手机阅读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35:59 页码:9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精选12篇)
2023-11-12 20:35:59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反思,对未来的展望。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对自己的信心,可以克服困难和挑战。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共鸣和启发。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一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按笔顺写字。

2、了解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审题。

(1)读题目

(2)说明题目要求

2、指导

3、其余两组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写。

3、指导练习临写

1、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2、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审题

(2)指导练习

(3)教师小结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学习的方法

3、练习:读读背背

1、课前准备

2、审题

明确要求

3、指导

(1)看图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评一评

小结:注意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二

1.能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2.学会区别形近字,并组词;能从一组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能按要求给词语分类。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得不适当的词语。

4.初步学会按指定的要求默读短文,做练习。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教学第1--5题。

一.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练习第1题: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1.读读词语,口头进行尝试修改。

2.说说错在哪里,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何修改。书面填写。

3.说一说平时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办。

小结:形近字要细辨,音近字辨字义。

三.练习第2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轻声读读,细细辨认。

2.学生独立完成。鼓励一字多组。

3.说说自己经常遇到的`容易混错的字。

四.练习第3题:找近义词。

1.指名学生读句子,读通后再理解意思。

2.找近义词:立即--立刻飞快--火速

五.练习第4题:把词语分类。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理解。农具:进行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

农活: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农作物:农业生产中栽种的各种植物,也叫庄稼。

3.读词语,将列举的12个词语按要求逐项分类写下来。

4.说说其他的农具、农活和农作物名称。

六.练习第5题:把句子写完整。

1.读懂题目和例句。

2.学生口头说一说。(寻求不同的答案)

3.学生书面填写。然后读读自己写的句子。

第2课时

教学要点教学第6、7题。

教学过程

一.练习第6题:划出句子中不合适的词语。

1.学生边读句子,边划出句子中用得不合适的词语。

2.说说如何修改。

第1句要求和严肃搭配不合适,改为要求严格。

第2句爱护改为保护。因为爱护一般用于人或组织所发出的动作行为。青蛙是动物,不可能做出这种动作行为。

第3句把纷纷扬扬改为啪啪啪地。因为纷纷扬扬是指雪花、叶等较轻的东西飘洒的景象。豆大的雨点落下来肯定会发出较大的声音。

3.读读修改后的句子。

二.练习第7题:短文训练。

1.读读题目,明确要求。

2.初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一件什么事。

3.指导解题方法:读短文后题目(1),明确要求。

(1)默读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捕鱼的经过。

(2)依据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词语。

(3)集体交流,自我订正。

(4)读短文后题目(2),明确要求。

a.在短文中找出有果然的句子读读。

b.联系上下文说说果然的意思。(事情的结果和预料完全相符。)

c.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用上果然一词。

d..用果然口头造句。师生评议。

e.独立造句。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三

1、会比较形近字,选字填空。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归类。

3、把带有“终于”的句子补充完整。

4、阅读短文,学习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交流“我的学习小体会”。

6、熟记名言,了解大意。

7、学习写好木字旁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积累、实践。

1、教师方面:教学媒体

2、学生方面:复习本单元课文,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还记得吗?(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中国科学家陈景润、法国雕塑家罗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交流你认识了这些名人后的体会,还要再认识一位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出示:综合练习7 学生齐读

说明: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为语言实践活动作铺垫,还引出了课题。

课前,老师请大家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然后写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一些体会。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我的学习小体会”的交流会。

(1) 先在小组里进行。

(2) 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说起,从很小的方面介绍,主要话题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实践。)

(3) 评选出最佳交流者。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分享了他人的学习经验。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美国的著名运动员。

1、自由读短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

2、默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讲什么?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直线在文中划出。认真读一读,并说出你的感受。

3、再读短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不同凡响、虚掩、极限。”

4、通过学习,你能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吗?

5、小结:若想获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实践。

说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短文,通过扫除生字障碍。

培养学生从整体入手,在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短文后的练习再来读懂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来读读名人为我们留下的话。

1、出示3句名言,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每句话的理解。教师补充。

3、学生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朗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体育”及“学习”方面的名言?

生命在于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这方面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们又来了!

1、出示题目,读要求。

2、学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体交流。

4、补充练习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遗( ) ( )点 ( )探

墙( ) 震( ) ( )摩 疲惫不( )

说明:三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成选字填空,先让学生试着完成,再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巩固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1、指名读题,审清题意。

2、读读这些成语,按出示的要求归类。

3、学生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

学习:

时间:

动作:

聚精会神、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光阴似箭、海枯石烂、

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5、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词语?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词语多?如: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不耻下问、锲而不舍

……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载

……

窃窃私语、高谈阔论、

谈笑风声、目不斜视

……

说明:通过进一步的词语积累,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能力。

1、出示表格,指名读例句,“终于”是什么意思?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3、小组先交流,评选出说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困生能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

1、读题。

2、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横、竖、撇、点”四笔组成。在桌面上写一写。

(2) 这四个字均左窄右宽。

3、在书上写一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集体交流。表扬写得特棒的同学,同时鼓励写字一般的同学,指出努力方向。

说明: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通过交流,讲评,让学生找到写好这些字的“秘诀。”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四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2)学习儿歌。

1.审题。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字就按什么顺序书字。

(3)出示:同

3.练习。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2.(出示图二)图上的李良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1.请三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们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

你想对这些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五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个训练项目,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1、认识街头招牌,了解经营范围和特点。先让学生读读题目中的八个招牌名,根据每一招牌名中的关键字词,联系生产实际经验,思考它们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特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一些店铺招牌名,说说它们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特点,从而加深对店铺招牌名重要性的认识。

2、给超市起名。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以人名作为店名,如皇甫超市、阿东超市

二是以地名作为店名,如杨庄超市、新华路超市

三是以超市的经营特色作为店名,如图书超市、水果超市

3、货物分类先引导学生认真读读这些货物名,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它们各属于哪一类,该怎样分类。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给予点评。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给这些货物分类的规律。

1、要求学生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反复朗读。加强感悟,达到积累的目的。

3、练习诵读

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段话中每一个字的写法,再在黑板上范写,最后指导学生写正确、端正、美观。此外还要注意执笔方法和评析。

1、了解辨论是怎么回事

2、引导学生了解辩论的要求:一是有一个辩论的话题,这个话题要有展开辩论的价值,话题本身蕴含有正、反方的观点。二是将不同的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方两组,各方进行组内分工,搜集资料,组织语言。三是辩论前,要推荐一名同学作主持人,主持人控制辩论会的进程,但不发表任何观点。四是在辩论中,正反双方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时进行补充或反驳,同时要注意说话文明,尊重他人。

3、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辩题展开辩论

继续练习写半包围结构的字,例字是“屋”、“眉”

1、本单元课文的部分组词

2、完成诵读与积累的听写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六

1.猜谜语。天牛是种怎样的昆虫?听天牛的自我介绍。学习生字“天”“牛”。

2.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4,认识天牛的昆虫朋友。

二.初读词串。

借助拼音读准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两人一组互相读最难的一排。检查,分行展示,相机正音。推荐男女生赛读。

三.看图识字。

1.瞧,天牛的昆虫朋友听到小朋友好听的读书声,排着队赶来了,你认识谁呀?出示三四组词串,指名说,随机出示图文,认读词语。指导看图说话。补充相关儿歌、积累词语。补充相关知识。想一想,填一填,再读一读。

仔细观察这些红色的词,你发现了什么?汉字真有趣,带虫的字大多表示“昆虫”认读词语。学习生字“虫”

生活中的昆虫特别多,你还见过哪些?指名说。

2.这些昆虫大多喜欢在哪里生活?指名说,相机出示第二组词串及图画,读准词语,相机理解词语“花丛”“树林”进行说话训练、积累:麦田稻田瓜田菜田,学习生字“田”你能像老师一样说句话吗?读好“树林”

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一组词串:小朋友是怎么看的呀?像这样仔细地看,就叫---(出示词语:观察)读准字音。其实,我们不仅喜欢观察昆虫,还喜欢把昆虫收集来做标本呢!把昆虫收集起来就叫(出示词语:采集)读准词语。

四.巩固拓展。

1.出示全文这些词语连起来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歌。不信,听老师读!范读,开火车轮读。分组读。拍手齐读。变序男女生读。

2.老师还为你们找来一首昆虫的歌。拍手念儿歌,男女生对读。

3.把课文里的字写好,昆虫朋友们会更愿意和你一起玩哦!虫田天牛。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七

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4.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三字经。

7.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8.学写毛笔字。

3课时。

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识部首:攵。

(3)集体交流。

(4)学生说一说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3.练习:

在表格中填写分别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同座位互相大声朗读所填的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左边的词语.

(2)指名读词。并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表示动作)。

(3)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右边的词,

(4)指名读词,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说明怎样动作)。

(5)将可以搭配的词用线连起来。

(6)将搭配好的词语读一读。

(7)教师归纳搭配词语的方法步骤:一读,二想,三画线。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画线的方法完成竖线右边的词语搭配。

(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反馈。

(1)讨论自练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位互查练习的情况。

(4)让学生朗读搭配好的词语。

1.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2.熟记成语。

3.读读背背三字经。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指名学生朗读。

(2)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

(3)师启发学生:两个句子用词不一样,但句子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呢?

(5)练习朗读句子。

3.练习。

(1)出示第二组的两个句子。

(2)学生自己朗读比较。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4)出示练习题:

出示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依照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造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晃动起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微微点头。

4.反馈。

(1)学生依照第组的后一个句子造句。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纠正学生造句中的错误。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朗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从《三字经》中选出的韵文。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分行讲解《三字经》的意思。

(5)教师再次范读三字经的节选。

3.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指名朗读。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指名背诵。

1.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2.学写毛笔字。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仔细观察老师做的实验。

实验材料:一只小瓶子、一只装满水的大玻璃罐、一根细绳子、红墨水。

用细绳系住小瓶子的瓶颈,在小瓶子里装满冷水,再加上几滴红墨水,将小瓶子慢慢放进大玻璃罐的热水中,安放在罐底。

(2)说说实验经过。

教师提示: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实验的过程。

(3)说说实验结果。

教师启发学生:小瓶子放进大玻璃罐子里后,出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这是什么道理?

(4)指名练说实验的过程和自己的想法。

3.练习。

(1)学生先分组在小组内练说。

(2)第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说话。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议。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练写毛笔字。

1、分析写法。

2、练写。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八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说说他们的笔画和笔顺,再按笔顺描红。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6个词语,练习把句子说完整。

3、照样子写字。

4、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在读读、写写、做做之间形成能力。

5、正确的读背成语和古诗,增加语言积累。

6、观察图画,根据要求穿悄悄话,提高听话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看清笔顺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读第一组的4个生字。

(2)出示卡片个别、集体认读。

(3)学生同桌交流生字的笔画和笔顺。

(4)指名按顺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画和笔顺。

3、练习,学生按笔顺描红。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仔细看图,图中有哪些水果?

3、认读生字词。

4、指名说说苹果的样子。

5、指名将苹果与拼音、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6、同法学习下面的词语。

7、句子训练

(1)你爱吃哪些水果,为什么?

(2)

自己试着用“我喜欢吃的水果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3)指名说,提出说话的要求。

(4)与同桌交流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8、指名学生按提供的句式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

(一)审题

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目。

(二)指导

1、出示卡片认读“虫、贝、乐”三个字。

2、指名按笔顺书空。

3、说说这三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学生观察“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师在黑板上范写“虫”。

6、学生练习。

7、同法学习练习书写其余的字。

二、教学第四题:做做读读

1、审题

(1)范读。学生借助拼音读题。

(2)交流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指导学生找到“大象”应填到图中的位置。

(2)读图左边的汉语拼音,说说要填哪几种动物的拼音卡片。

(3)填完时读一读。

3、综合练习。

(1)各人取出自己做的动物拼音卡片来。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抽读。

一、教学第五题:读读背背

第一部分:一组成语

(1)审题

(2)指导

学生自读词语

看图,找一找“红日东升秋高气爽窗明几净书声琅琅”分别从图中哪些地方看出。

教师描述这组词语描绘的情景。

(3)练习

第二部分:古诗

(1)审题

(2)指导

指导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天空中高高挂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教师范读古诗,简单介绍诗人李白。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指名试读。

(3)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口语交际-------悄悄告诉你

一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准备若干句要传的悄悄话的内容。

二、审题

揭示话题:口语交际----------悄悄告诉他

三、指导

1、指导观察图画

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下面的一段话,弄清本次训练要求。

3、指导练习。

(1)做示范

(2)练习传话

4、小组内练习

反馈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能区别并正确读出平舌音和翘舌音;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别形近字;能运用据词定义的方法,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能给事物选择与它的形态相适应的量词。

2、能仿照例子,用“把”字改句子;能辨别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独立阅读一段话,说出它的主要内容,能背诵这段话,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第1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一行注音的字和下一行注音的字,声母各有什么共同点。

(2)让学生上下对比的拼读,体会,再归类读,强化平舌音翘舌音的不同。

(3)把词语的次序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第2题。

根据“单元学习提示”,独立选择,再进行校对。

三、第3题。

所填的量词可以单用,也可以重叠用。

教师可以课外延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再说几个。

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校对。

五、完成课外作业。

一、第5题。

(1)先把例子读懂。

(2)允许学生增删个别词语。

(3)教师讲解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2、3小题,再反馈。

二、第6题。

(1)复习一下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必须具备的两个部分:“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2)逐句仔细读,找出两部分都具备的完整的句子,并在句后加上标点符号。

(3)适当增加机动练习。

三、第7题。

(1)数一数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在每一句的前面加上序号。

(2)说说每一句各写了什么?

(3)知道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熟读成诵。

四、完成作业,巩固知识。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十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学会读书做记号。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卡片、小黑板

三课时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一。 处处留心

1。 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

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

思考:两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

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3。写好钢笔字

一。读读背背

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2。(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 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4) 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二、写好钢笔字

出示“官”“窜”“霞”

生说说发现(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

指导书写,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师故事引入赞美

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二、材料交流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 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能读出大写拼音字母,会区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写字母,能写出部分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递、追、差、屋、发”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4、能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教学过程:

一、第1题。写出小写字母。

1、背诵字母表。

2、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3、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习音序的方法。

2、一起查“优”字。

3、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个字。

4、反馈、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和例子,明确题意。

2、填上合适的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歌》。

教学过程:

一、第4题。

1、说说“趣、递、追、差、屋、发”的笔顺。

2、看田字格,按笔顺写好这几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讲评。

二、第5题。朗读诗歌。

1、划出带有拼音的字,拼拼读读,读准字音。

2、理解内容。诗歌分两部分,说说个部分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一是掌握速度停顿,二是用赞叹和自豪的语气来读。

4、先个别试读,再让全班照样子读。

三、第6题。

1、看图练习说话。

2、把图意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3、学生做得怎么样,几天后反馈评价,注意学生的平时表现。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汇总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区别同音字、音近字。

3.认读词语。

3.朗读疑问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方式。

4.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5.熟记成语。

6.朗读背诵训练。

7.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句的训练。

难点: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计划:。

练习2、3、4抄在小黑板上。(略)。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完成书上个练习。

课外:背诵。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看例子,弄清题目意思。

(2)指读例题,区别q和o。

(1)独立完成3道练习题。

(2)用小黑板出示补充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作答。

4、反馈。

核对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卡片:厂--场。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厂”和“场”的意思。

出示词卡:务--物。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物”和“务”的意思。

出示词卡:身--声。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声”和“身”的意思。

出示次卡;居--局。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居”和“局”的意思。

在本子上练习组词。

4、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情况。

集体读已组成的词,巩固对字形的记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帮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词语。

(2)用小黑板出示:普通--普普通通。通过比较,认识到叠词在形容的程度的不同,有“很普通”的意思。

(1)集体认读,个别认读词语。

(2)进行叠词的扩展练习,让学生说说所学过的或知道的同类叠词。

(3)让学生读准,体会词组表示的意思,也可以说说你所知道的类似结构的词组。

4、反馈。

请读得好的同学带读;指出读的不正确的,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指名朗读第一句:小鹰飞得高吗?

比较四个句子,明确它们的意思不一样,了解疑问句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1)齐读四个疑问句。

(2)分组朗读。(强调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3)同座位相互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语气)。

4、反馈。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读的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三、教学第5题。

1、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热、些、想”这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热”。

a出示“热”。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写“热”,上半部分占位大,超越了横中线下半部分则占位小写。

b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红“热”字。

c学生练习描红“热”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些、想”。提示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师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辅导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四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室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学无止境:学习是永远不会到尽头的。

一往无前:勇往直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的、无所畏惧的奋勇前进。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本组课文帮学生理解名人的名言。

(5)教师再次范读。

(1)练习。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3、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八题。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买文具。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问题。

二、指导。

1、指导观察图画。回答:

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和售货员阿姨对话的?(可联系自己平常买文具时怎样说怎样做。)。

2、引导学生想象阿姨会怎样说怎样做。

3、指导说话。

(1)指导学生分角色练说,相机指导。(特别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同座位练说。(可互换角色练习两次,鼓励学生大方自然地练说)。

(3)请表演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引导学生评议好在哪里,指出不足之处。

(4)同座位再次练说。

(5)请班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表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