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0:36:33 页码:8
最新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优质8篇)
2023-11-23 20:36:33    小编:ZTFB

小说是一种长篇故事性文学作品,具有完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背景描写。政治总结有哪些要求和标准?如何提高总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下面是一些智者们的名言警句,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篇一

如果,我有足够的金钱和足够的时间,我不会把金钱用于购买昂贵的衣服,首饰,女人的化妆品,我会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租一间房子,只要房子里,有一张可以安睡的床,一个可以透过阳光,星光的木窗,还有一个可以读书写字的地方,足矣!

在房子的周围,有我喜欢的青山绿水,有我喜欢的淡淡的野花香。房子外面有一道栅栏,栅栏上缠绕着紫藤,开出一串串的紫色花来。

我会买许多我喜欢读的.书,以前未曾读过的中外名著,西方哲学,古代历史,现代小说。

这样的生活,尤为惬意。

可以读读书,写写字,还可以泼墨山水,倾心这逍遥的世界。

人,无论你怎样的荣耀,怎样的平凡,最终,我们都要化成泥土。

心,如果能反璞归真,那才是莫大的幸福!

喜欢过这样简约的生活,远离红尘烦忧,心贴近自然。

禅茶一味,素食为佳,足矣!

闲时,抚琴而歌,写诗作画。

夜晚,邀月对饮,邀风舞蹈。

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游弋云水间,快乐似神仙。

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篇二

故乡的文字写了不少,但无论写多少,总是觉得无法完整写就心里的那份故乡情。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故乡的依恋就更加浓烈,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读贾平凹先生《鹤梦不离云》:“商洛虽然是山区,站在这里,北京很偏远,上海很偏远。虽然比较贫穷,山和水以及阳光空气却纯净充裕。”更增添了对故乡这个话题更多的思考。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离开老家,在县城碰见同村人,哪怕平时从没搭话,但却觉得亲切如常。搭上讪,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谁家盖新房了,谁家娶媳妇了,谁家添丁添口了……而离开县城去外地,在地铁站碰见从不搭嘎的熟悉面孔,同样会像老熟人那般打招呼寒暄,甚至不自觉地请人家帮忙或者帮对方提东扛西。我是有亲身经历的。一次是在乌鲁木齐,检票进入候机室才发觉手机掉了,而此时想起必须给家里打个电话,但却没有一个相熟的.人。突然间,发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兄!什么时候过来的?”听见家乡话,对方转过声也亲切地说,“嗨!这么远都碰见老乡,真是缘分啊!”……自然,借了他的电话用了。另一次是在汉口地铁站排队购票,等到我购票的时候,不知是谁拍了我一下,吓了一跳。转过身发现一大高个站在旁边的隔离带外,他说:“我等了十多分钟,终于碰上了面熟的,我不会自动购票,所以就站在旁边等熟人。请帮我买张到洪山广场的票。”之后,我们一路向武昌,在地铁里聊得非常开心。到了洪山广场站,他意犹未尽地留了我的电话,第二天约我去喝酒聊了很久,之后回到县城经常联系,成了朋友。

贾先生还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有故乡——商洛的影子和痕迹。其实人从生下来那天开始,就已经打上了故乡的烙印,只是有些人不愿承认罢了。而作为著名作家的贾先生毫不掩饰他对故乡的那种依恋的情怀。要是你在网上搜索,关于故乡题材的文章千千万万,但每一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依恋、牵挂,深深地根植于作者的心里。而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沈从文先生的散文《凤凰》,将凤凰的人文历史镌刻在字里行间,散发出对故乡浓浓的爱意。因为是自己的故乡,所以沈先生才那么熟悉,古今历史、人情风物娓娓道来……凤凰能够成为当今中国一大旅游热点,恐与沈先生的散文不无关系吧。无独有偶,余光中先生通过诗歌《乡愁》不仅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而且“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其实,《乡愁》诗里的每一句、每个字,都是对故乡用情深意浓的无声的思念和牵绊,令人加深早日回归故乡的渴盼。

贾先生还这样写道,“人应该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一股气,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活人,死后再从什么地方遁去而成坟。一般的情况都是,从哪里出来就生着活着在哪里的附近,也有特别的,生于此地而死于彼地或生于彼地而死于此地,那便是从彼地冒出的气,飘荡到此地投生,或此地冒出的气飘荡于彼地投生。”我看到这里,百思不得其解,似有佛语的味道,前后读了十余遍,但仍然似懂非懂。我想,贾先生应该是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用他特有的认知和方式表达吧。每次出差的归途,途径宜昌之后,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到达恩施火车站,心情就格外轻松,看见身边匆匆而过的人,即使不认得,也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亲切感。也许这就是贾先生说的那股气飘回来吧。

故乡是游子前行的灯塔,是迷失方向时的北斗星。有人或许会说,那是矫情,很俗,人应该入乡随俗的,何必纠结出生地呢?其实,在我们的心里都有这样“俗”的一面。“故土难离”“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描写故乡的佳句,何尝不勾起远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十多年前,一位从台湾返乡的远房伯伯已不能行走,一路飞机、火车、汽车,然后亲戚朋友用担架将他抬到故居前,老屋虽已不在但屋基尚存,离开故土六十年的他老泪纵横,像个小孩子似的,让人从地上给他捧起一抔土,用衣角包好后紧紧地捧在手里,深情地说,“我终于回来了!六十年来,日日夜夜都想着这个地方啊!回台湾可以瞑目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堂兄突然调回濒临倒闭的县印刷厂。八十年代中期从部队转业到山西一大型知名国有企业,不仅效益好,而且地处晋中繁华之地,回来后的薪资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在大多数人眼里,堂兄真是莫名其妙,傻得可爱。可与其交谈,一句话就让我理解了他的选择:叶落归根。简单的四个字,心中那种故乡情怀淋漓尽致,令人感动。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即使在动乱或者战乱年代,多少人抛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祖国、回到故乡,为故乡发展献策,为故乡建设出力。我想,不能全说他们心灵有多高尚、思想多伟大,其中最难以释怀恐怕还是深藏于骨子里的故乡情吧。

“莫恨明月暗淡缺,只因家乡月明圆。”不管城市、乡村,无数的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谋职,但到了春节前后,亿万人返乡造就中国特有的“春运文化”,让世人惊艳,让国人习以为常。即使家乡再穷再偏僻再落后,大家总是风尘仆仆、义无反顾地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追寻的不仅仅是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更深层的总是那份割舍不掉的对故土的依恋,对故乡的浓情。在远离故土的人看来,家乡的一抔土、一棵树、一根草、一片树叶、一滴水,都是那么地在意,那么地富有亲情,那么地记忆深刻。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篇三

“我这里有老家的酸菜和老腊肉,有时间来撮一顿啊”。离开家乡,最爱听的还是这句话。

儿时的家里很穷,除了宰年猪的时候可以吃上一点鲜猪肉,平时都是吃挂在厨房墙壁木桩上的老腊肉,而且也不是顿顿都有,家里煮腊肉一般是有客人来或者是邻居帮忙干农活的时候,煮腊肉的日子对我们这些小馋猫来说,就是过年!酸菜却是我们饭桌上天天都有的,儿时的老家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早早起床后,除了在家里煮饭的人外,其他的人都到外面干活。

春天的早晨,天刚麻麻亮,我们几姊姊就在家里大人的吆喝声和威胁声中,老不情愿地睁开惺忪的双眼,慢吞吞地背上背篼到山坡上去割垫圈草或者割猪草。冬天的早晨就更惨,搓着快冻僵的小手,在黄土地里捡玉米杆(煮饭引火用)。说是“捡”,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家乡缺水,秋天割了玉米以后,父辈们就用耕牛犁地,黄土地便成了满满的土疙瘩,这土疙瘩,大大的,硬硬的,用锄头或者“土巴锤”去敲碎,没有水份的土巴疙瘩,振的我们的小手全部裂开了口,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坚硬的土疙瘩敲碎,然后把里面的玉米杆装进高过自己的大背篼。为了得到家里大人们的表扬,我们都拼命地敲土疙瘩,拼命地把背篼里的玉米杆装的多多的,有时还在满满的背篼上面堆个大大的尖。等到红红的太阳照到了地里,家里煮饭的人就会站在房屋顶上,扯开喉咙叫着家里人回家吃饭。我们也在家人的吆喝下,背着大大的一背篼玉米杆,在邻居大人的夸奖声里,满心欢喜地回家吃饭了。

家里的早饭不是白米饭,因为家里根本没有大米,有时甚至连小麦面都吃不上,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里的早饭基本上是烘洋芋玉米面馍馍,菜是大大的一碗酸菜或者腌菜,没有新鲜的蔬菜,偶尔饭桌上会有一小碗豆豉炒腊肉,这一小碗就成了我们这些小馋猫攻击的目标。。。。。

家乡酸菜的做法很特别,和市场上卖的不一样。首先酸菜的材料必须是圆根樱,圆根是一种根茎蔬菜,说是蔬菜也不全面,应该说是根茎植物吧,因为它的茎叶用来煮酸菜,根是圆圆的萝卜,可以生吃,也可以和腊肉一起炖着吃,被霜打过的圆根萝卜甜甜的,清爽可口。宰年猪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用年猪骨头炖满满的一大锅圆根萝卜汤。甜甜的汤让我们在还没有正式吃饭时,就已经喝了一碗又一碗。

十一月份打过霜以后,就是收圆根的时候了,周末早早的就和家里的大人们到圆根地里,收圆根不用工具,我们小孩子们使足了劲,双手抓住圆根樱一拔,就连萝卜一起被拔出来了。我们把拔出来的圆根堆在一起,大人们就拿刀把萝卜和茎叶分开,萝卜捡大个的放在背篼里,背到早挖好的地窖里和胡萝卜一起埋起来,平时煮腊肉和过年的时候用。大人们把没有萝卜的圆根樱像编麻花辫一样编起来,编的`大概有三四米长,然后把编好的圆根樱搭在房架上风干。以备开春没有菜时煮。余下的圆根樱大人们就洗得干干净净的,烧一大锅不沾油的水,烧开了就把圆根樱放在里面打个滚,这时的火候最关键,时间长了,圆根樱就会腻,时间短了,圆根樱就太硬,嚼在嘴里费劲。酸菜的酸母子也是关键之中的关键,有老酸水时,圆根樱煮好捞在早准备好的大木桶里压紧,然后把老酸水加热后,趁热倒在桶里,拿一个大大的圆石头压好,在用油布把桶口封严实盖上桶盖。经过一天一夜的发酵,第二天早上把油布取开,酸酸的味道扑面而来,抓一根尝尝,半边腮帮子都软掉了。美味的新鲜酸菜就这样诞生了(如果没有老酸水,就可以在煮圆根樱时煮几个嫩白瓜或者苹果,也一样可以达到效果)。

酸菜的吃饭有很多种,可以炒,可以煮,还可以凉拌。儿时记忆最深的是酸菜土豆面块,那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晚饭基本上就是酸菜洋芋丝面块。说是面块,其实到了我们的碗里,面块的影子都见不到了,全是洋芋丝和酸菜。家里有年老的祖祖和爷爷,妈妈在面块刚刚起锅时,就把面块挑起来给祖祖和爷爷吃了,我们吃的就是剩下的酸菜和洋芋丝。所以儿时的我,特别讨厌吃酸菜。

不知不觉时,我已经过了讨厌吃酸菜的年龄了,在离开家乡来到这美丽的大草原上,这里没有了家乡的酸菜,没有了那种绿油油的圆根樱,没有了甜甜的圆根萝卜,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

偶然一个日子,我看见一家小饭馆的门上写着卖有家乡的酸菜面块,心里那个激动,仿佛看见了家乡那成片的圆根樱。快步走入,点了一碗老家的酸菜面块,心里忐忑不安地猜测着酸菜的模样,回味着自己曾经讨厌的酸味。面块好了,在酸酸的味道中,我看见碗面上躺着的竟然是正宗的老家腊肉炒的正宗的老家酸菜!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儿时的记忆全部浓缩在里面了,只是没有了讨厌,而是满心的感激:感激这种酸酸的故乡味道,感激儿时的浓浓记忆,感激游子漂泊的心有了栖息的地方,感激自己还能品尝活着的滋味。

故乡的腊肉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腊月间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宰年猪了。家乡的年猪都是肥肥的,壮壮的。家里有学生的,都会把日子选择在周末,这样学生就可以一饱口福了。儿时宰年猪的日子我们比过年还期盼,早早起床躲在屋顶上,看父辈们把猪赶出圏,几个人一起,逮的逮猪尾巴,逮的逮猪耳朵,宰猪匠手里拿着一圈皮绳,套住年猪的双腿一拖,年猪就倒在地上不能动弹了,父辈们把年猪放在杀凳上,宰猪匠从背后单腿跪压在年猪身上,左手把猪头使劲向后托,右手拿着宰猪刀,对准年猪的脖子,用力刺进去,旁边的人赶紧拿铁桶接住喷出的猪血,猪血是个好东西,可以用来做酸菜血旺,也可以蒸血糕馒头。血糕馒头的做法很复杂,要有经验的老年人才会蒸。

宰年猪家家户户都要请客,父辈们把猪肉分好,用盐和花椒腌一会,然后一双一双地挂在厨房里面的吊杆上,因为只有用厨房里面煮饭的炊烟慢慢熏出来的腊肉才香。而且老家的年猪是不喂饲料,只喂玉米面和土豆,肉质细嫩,肥而不腻,深得人们的喜爱。

离开老家的日子,每当身心疲惫时,总是怀念家乡的酸菜和老腊肉。工作之余,几个老乡邀约一起,到有酸菜和腊肉的饭馆里,来一盘豆豉炒腊肉,一盘青椒炒酸菜,那个味道啊,让人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这些游子啊,不管走得多远,心都在故乡那片美丽的土地上。

浓浓的故乡情哦,多少游子为你魂牵梦绕!

浓浓的故乡情哦,你让多少文人志士诉说衷肠!

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篇四

2月7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九,除夕。我站在值班室门口,服刑人员已经开始享受他们难得的四天假期,打球下棋,三五成群。天风转暖,十点多钟的太阳半上杆头,日光斜斜的打过监舍的楼顶,一半阴影,一半春光。院子里的猫慵懒的伸了个懒腰,似乎已经闻到了伙房加鱼的香气。桌上的热水刚刚烧开,升腾的雾气里,仿佛看得到一整个家乡的模样。

草木枯黄,漫天飞雪。锅中水沸,岁饺飘香。

从最初的一心外出求学未能成行,到毕业时执意南下求职难遂心意,人生奏过的两轮乐章虽各有风采,却也无甚转合。过年的段落里从未缺席的饺子、春晚、父母、老家,领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兄弟姐妹们之间难得相聚的亲昵,都在我的春节和弦里占据着弥足珍贵的地位。

路过的同事给我打了个招呼,我笑着递给了他一把花生。他也是和我一批考进来的新干警,也是远离家乡,独自奋斗。这除夕团圆的日子,他和我一样恰好排到了值班。

其实细细想来,这几年也经历过一些至少看起来不怎么如意的事情。第一次高考失利,十月复读倍感压力;大学暑假到富士康打工,一月夜勤生活黑白颠倒;毕业前夕考研未果,突然发现工作和生活都没了方向。一直到最后背上行囊,广深数月,独自闯荡。

但是这些东西何尝不是难以磨灭的记忆呢,生活给予你的每段路途,无论是始料未及还是无可避免,都一定有它存在于此的意义。与其对现在的不如意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对未来的不顺避之千里止步不前,何不把它当做成长道路上的试金石呢?经历了复读时期沉重的`精神压力,工厂流水线上不停歇的高压劳动,迷茫时期的心理抉择和前进方向,现在的你,有没有越发感谢当初那个未曾退却的自己。

午饭时间到了,茶几上也比往常多了许多大家带来的熟肉、水果和果汁。在三道门里走上一遭,每个监区也都挂起了灯笼,贴上了对联,张灯结彩,金猴迎春。突然觉得比起清冷起来的广州城,越发商业化的“年味”,这里的年似乎过得更加欢喜而纯粹。没有了亲人的陪伴和外出的自由,让自己生活的地方更有年的模样和家的气息,也许就是他们服刑人员为之装扮的最大所向。

这个时间家里应该已经在包饺子了吧。以往这个时候的我一定还窝在床上补足精神,给朋友发几条祝福的短信,然后在鞭炮声中和春晚一起迎接新年钟声的敲响。除旧岁,换新颜。

能够一成不变的,只能是人生的剧本,而不是人生的真实剧情。昨天领会了自己的新身份证,广州市xxx,新的住址也蕴含着新的含义。曾经以为自己会像毕业之初那样留在家乡,做一名朴实认真的新闻记者,拍别人的人生,写别人的故事。但是能够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来到熙攘的广州城,宣法教人,又何尝不是专业价值的另一种体现呢?广州虽大虽美虽繁华,但我终究还是游子。既然选择了扎根于此,就更需要为未来付诸更多的努力。

又到了看新闻联播的时间,看到换上喜庆红装的播音员拱手拜年,看到全国各地民众风俗各异喜迎新年,看到各行各业仍然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中国同胞,还是不可抑制的红了眼眶。不只是为了无法归乡的自己遗憾,更为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而无比骄傲和自豪。

也许是还无法完全融入这样的生活节奏吧,但是又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呢?

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篇五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要在这不过百年的时光里,踏遍千山万水,历尽风雨云月,不论结果是否完美,但求一个无悔。

诚然,人生的意义在于亲自去经历岁月给予的涩与甜。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别人的经验说到底是别人的人生,自己的使命则需要自己去探寻。

有些人经历过爱恨情仇的苦楚,就不再轻易地交心,宁愿做一个无情人,独立于红尘外,淡看尘缘,悲喜随意。也好,然而经历以后,你才真正懂得了如何去爱,珍惜那个值得的人,傻过才看清人心,疼过才明白好好爱自己,爱那个对的人。

有些人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悲痛,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自以为看透这俗世真谛,参悟菩提。其实啊,有些事是必然会经历的,而有些情感是你不得不承受的,经历以后,你才更加明白了要好好地活着,因为爱你的.人时刻在为你悲、为你忧、为你牵肠挂肚,唯有好好活着,才能让爱你的人安心。

也许你正在经历人生的迷茫、低谷、黯淡、烦扰,其实,你要知道,人这一生,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呢,不过都是在坚强地撑起生活这片天,因为你不坚强,谁也不会承担你的懦弱。

也许你正徘徊于孤寂、落寞、无助、彷徨,其实,你也知道,人生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啊,总有一段路是需要独自走过,总有一些悲欢是需要独自去品味,挺过,就是风景,回忆也便成了珍贵。

我喜欢说“相遇是缘”,茫茫人海,你我遇见,必定是前世有约,能够携手走完一程风景,便是莫大的缘分,若终究散落天涯,那也是命运的一段恩赐。铭记那些美好,不抱怨、不悔恨,缘来我喜,缘去不悲,善待自己的心,但求无愧。

爱自己,无关于自私,而是赋予自己灵魂的自由,做喜欢的事,见想念的人。就爱情而言,可以倾心付出,两情相悦,但若失了自我,那便算是辜负了自己。

人生时而就如这天气,阴晴忽尔间,活着,许是一份心态吧。健康地生活,悠然地行走,诗意地栖居,善与爱使内心丰盈,只消拥一颗云水禅心,无处不是明镜菩提。

这一生,若能怀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一段山重水复的路,优雅到老,那便是精致的人生。

我愿每个有缘相遇的人都能够拥有一颗欢喜心看淡得失,以平常心笑对尘事,以精致的状态去过好自己的当下,相信命运自有安排,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篇六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来自山西洪洞那棵古老的大槐树下,但是,记忆中却总是难以忘怀一段对槐树的怀念。

记得那时,还是懵懂少年。

求学归家的夜晚,一次随意的徜徉,本该被记忆的浪花研磨殆尽的一个普普通通夜晚,却把印记深深的留在我的心中......

那一晚,月华如练。

我走在熟悉的巷陌,记忆中萧瑟的街道,犹如浅浅的河流一般,泛着细细的白沙。

空旷的天空在寂静的乡村的夜里,给了我充分茫然的空间。

流动的时光带着随意的脚步,昨天、今天、明天都很模糊。

我几乎倦怠了,不知不觉转过一个街角。

忽然之间,一股强大的,沁人心脾的奇妙的香气铺天盖地得向我袭来,天地之间好像都被它充盈了,一下子将我包围。

惊诧的我不由自主的被它牵引,一步一趋得好像被施了魔法。

再走出几步,我看到了,月光下几株高大的槐树,全身挂满玉串一般的槐花,浓烈而慷慨的香气从一束束槐树花里倾泻而出......

那一晚,槐树花将我深深震撼和陶醉了。

原来,毫不起眼,甚至让人有点漠视的槐树,有着如此博大、宽厚而美好的胸怀。

长大之后,遇到赏花品香之人多矣,每每看到将鼻子凑向花蕊的镜头,便经常让我回忆那一晚,槐树花难忘的香气仿佛就又铺天盖地而来了。

那是令人激动的香。

不是因为它的奇或异,而是因为它的大气,它的率真,甚至激昂。

那是一种任你处在一个开放辽阔的空域里,都能将你从头到脚包裹起来的香,将你陶醉,充满慷慨博爱,使你无处可逃。

借用名家一个句式--枝杈纵横而质朴的槐树,就像山川大地上朴实的乡民们,平凡中深藏着高洁的精神。

不是吗?

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篇七

老婆是个典型的事业狂,一年四季,鲜有空闲的时候。加之又对麻将情有独钟,经常受“三缺一”的呼唤,欣然赴约。

而我,却是个喜欢闲情煮字的宅男,素来简单,喜好安静,偶有应酬,能推则推。

有不少朋友喜欢去娱乐场所消遣,我不参与也不憎恶。因为,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对幸福的理解。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有了些苦恼,无法排遣,就去灯红酒绿里,饮酒寻欢。有时候沉沦总比浮在上面无所适从的`好。

也许,沉沦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救赎呢。

而生活于我,要的就是少一份操劳,多一些悠闲。朴实无华的做人,心安理得的做事。

故乡是什么散文如何写篇八

我的故乡在美丽的金驹岭山脚下,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一条欢快的伊洛诃从面前潺潺流过,依山傍水,分外富饶。

话说金驹岭。金驹岭其实是一座山,海拔300多米。听父辈们说:山半腰有个金马驹,相传“拥有了金马驹就拥有了无尽的财富”,如今,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一条柏油山路蜿蜒曲折,通向山顶。小时侯,记得山下有一千多亩肥沃的土地。每当看到乡亲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望着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着微薄的希望,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幸福和满足时,我自然也浸泡在这丰收的欢乐氛围中。

如今山下有学校、有居民区有卫生院等文化娱乐设施。

“集团企业”就座落在山脚下。她y邻310国道郑洛段,便利的交通环境,依山傍水的地利优势。公司秉承“绿色、环保”的工作理念。营造了花园式的工厂。当你走进集团公司就像走进了花的海洋。挺拔整齐的万年松延伸到公司的各个角落。公司大院有各样的花卉、假山、鱼池,把她装扮得别有风味。漫步在公司整齐的道路上,两旁的夹竹桃树像迎宾的卫士,青翠欲滴,笑容可掬。车间外面到处可现绿荫、花园。中心大道上空悬挂的“集团实业、灿烂辉煌”几个大字,金光闪闪,展示着集团人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创业理念。想当年这里只是个百十人的小型水泥厂,历经三十多年,日月变迁。人们改变了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他们在这里创建了铅杆、炭素、包装、耐火材料等三十多种综合性工厂。故乡的人们在这里辛勤地劳作,不停地挥洒着汗水。

故乡脚下的土地,是那样的坦荡、殷实,似乎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公司水泥全国闻名,公司炭素国内畅销,经久不衰。铝杆、包装、耐火材料等多种行业蒸蒸日上。越来越红火。如今,我又回到故乡,在工厂做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每天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里是那么地快乐。我愿化为一滴水,融入你的身躯里,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为之奋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山最美,故乡的水最甜,故乡企业最多情。我的心在这里倘佯,我的汗水在这片土地上流淌,我的梦想在这里发芽。愿故乡的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女人美丽男人健康。老少快乐,回季安康,愿这片多情的土地啊,世世代代永远年轻,愿故乡的企业日新月异,再铸辉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