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哲学与人生随笔范文(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6:47:45 页码:8
最新哲学与人生随笔范文(大全10篇)
2023-11-24 06:47:45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经验和成果的回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方向。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际关系技巧?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一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百年来,爱情两字,折磨了无数人也幸福了不少人。人人都想和心上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做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眷侣,可世间却有无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可怜种。爱情,究竟是什么,究竟拥有何等魔力,才能让天下人如飞蛾扑火般奔向它的怀抱?《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是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知名的著作。它可以详细地告诉我们爱是什么,可以为大家解答为何我们需要爱。

《爱的艺术》作者艾里希·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他于19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里,1922年从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赴美在大学执教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艾里希·弗洛姆一生著作等身,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爱的艺术》一书中的观点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它不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一部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作者艾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自身没有拥有爱人的能力,如果自己不向他人付出爱,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在《爱的艺术》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笔写道: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饱含哲理的文字真真切切地打动了阅读此书的每一位读者,吸引大家如饥似渴地品味下去。

“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爱情是信仰的一种行动,信仰少的人必定爱得也少。”“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爱的艺术》博大精深,却又平易近人,适合于每一个对爱存在困惑或好奇的读者朋友们。

好的哲学书籍推荐2:《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你让所有的乌云都退散,所有的花儿都绽放。所有迷失了路的羔羊都能找得到家,都能够找到心的方向、心的天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经典文学作品。书中讲述了一个牧羊少年寻找宝藏的艰险历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68种语言的版本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畅销于160多个国家,是唯一一部全球销量超过3500万册的当代文学经典,并荣获了33项国际大奖,享誉世界,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文字,将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熔为一体,感动了天下无数的人。这部伟大著作,让作者保罗·柯艾略闻名世界,成为“唯一能够与马尔克斯比肩,拥有最多读者的拉美作家”。保罗·柯艾略于1947年出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年轻时的他因为性情叛逆而被送进精神病院三次,也因反对政治独裁而进过监狱。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了保罗·柯艾略博大悲悯的心胸和无限的才华。从《朝圣》开始,他的18部作品陆续被翻译成71种语言畅销全球,影响巨大,获奖无数,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当今世界年轻读者的最佳小说,是几十年一遇,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经典名著。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教授说:“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脚下,但我们却需要通过九死一生的寻找,才会有所悟。”《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将深刻的哲学理念与童话寓言相结合,深入浅出,使无数读者懂得了做人的真谛,获益匪浅。

美国总统克林顿说:“我女儿切尔西向我极力推荐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它,我会把它推荐给希拉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个“足以改变读者心灵一生”的寓言,一个发人深省、纯美动人的童话,让我们跟着牧羊少年的脚步,去寻找属于我们的真正的宝藏吧!

好的哲学书籍推荐3:《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是美国顶尖身心灵导师丹·米尔曼著作的一部改变无数生命的心灵圣经。这部半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奥运体操选手丹·米尔曼在深夜的加油站里遇见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工人“苏格拉底”,从此获得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训练方式的故事。《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充满哲理、充满寓意,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畅销26年经久不衰,并被改编成好莱坞励志影片《和平战士》,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作者丹·米尔曼(danmillman)是全美顶尖的身心灵导师,曾是前世界级蹦床锦标赛冠军选手,同时身兼斯坦福大学体操教练、欧柏林学院教授和武术辅导员等数职。丹·米尔曼说,他一直被幸运之神眷顾,在安稳的环境中长大。但外在的荣誉和光环并没有为他的内心带来永恒的宁静,直到他在深夜加油站遇见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睿智、慈悲且幽默的教导下,丹·米尔曼从此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一书中,作者活灵活现地塑造了年轻迷惘的丹·米尔曼、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依和充满哲理的“苏格拉底”等三个重要角色,让人难以忘怀。

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让我们产生加持气场的愉悦感受,也会让我们的脑子变得清明。那独特的反问对白会让我们跟着叙述走,和年轻的迷惘的丹·米尔曼一起思考,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秘探索。

好的哲学书籍推荐4:《幸存者回忆录》。

《幸存者回忆录》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天黑前的夏天》之后的重磅力作。小说以富于哲人气质的深邃和诗人的想象,深刻地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前途,获得广大媒体和读者的如潮好评。《幸存者回忆录》是一曲缝补人性破裂的慈悲篇章,一部以“小说之美”映照“哲学之深”的不朽佳作,是多丽丝·莱辛最深刻、最富想象力的经典文学作品。

“我感觉就像是生命的引力中心被移动了,平衡力移到了某个地方,我开始相信在墙背后进行的一切,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我那整洁、舒适的日常生活。”《幸存者回忆录》讲述了一个超现实的故事,作者用丰富的故事细节表达着自己对于文明的忧患。

多丽丝·莱辛凭借自己对世界透彻的观察和敏锐的审视,以女性独特的绵延婉约的文笔创作了这部《幸存者回忆录》,给世人以深深的警醒,却在黯淡中仍透出微茫的希望。

《幸存者回忆录》虽然不是一本易读的小说,但是请耐心地读下去,因为最后的丰富收获绝对会让我们感叹:没有错过这本书,真好!

好的哲学书籍推荐5:《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的著作。徐泓,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之前,她是一名高级记者,是中国新闻社新闻部副主任,从事以对外报道为主的新闻工作有20多年,多次获得全国性新闻奖。19之后,她先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徐泓曾出版过人物采访专著《大人物小人物》,著有《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所珍惜的——北大传媒30人》等著作。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一书汇集了著名电视人陈虻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的思想精华。它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是一部新闻界精神领袖首部绝版的思想文集。而陈虻,是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敬一丹等一众央视人视为精神领袖的著名人物。他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纪录着由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带给我们的是思想,是力量,警醒着我们别忘记出发时的信念,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二

有小伙伴推荐对哲学还没有任何概念的童鞋看《苏菲的世界》,这确实是一本浅显易懂的好书,但个人觉得《大问题》更适合作为入门书。

和很多介绍哲学的书籍不同,它不是跟着哲学发展历史或者流派走的,而是围绕着有趣的问题来说。譬如说,他先问你是否觉得你看到的、感觉到的树就是真实的一棵树,如果你觉得是真的,那么他就会引入休谟的怀疑论来质疑你;如果你觉得是假的,那么他又进一步的问你那到底什么才是真呢?这其实也就是在哲学史中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从问题,而不是从流派或者哲学家的角度出发来谈哲学,我想,是进入哲学的最好途径。

同时这本书还会不断地锻炼你去像一个哲学家一样的思考,不断去追问,寻找自圆其说的答案。这是每个哲学家的基本功课。

2、《第一哲学沉思集》。

这是哲学大家笛卡尔的一本重要著作,至于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在书的前言中,大师就已说清楚:“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要想在科学上建立可靠不变的东西,必须对自幼年时期起就接受的一大堆信以为真的见解进行总清算,以便从根本上重新开始。”

3、《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和他的很多其他作品一样,这本书也是一个对话录,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在《理想国》里,有一篇对话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柏拉图设计了一个场景,有一群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洞穴里,这群人永远都是被捆绑着,背对着洞穴之外的世界,永远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通过火光在洞穴墙壁上生成的影子。这群人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假的,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

哲学家就像是那个第一次走出洞穴看到真实事物的人。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三

我认识一位很有身份的长者,他退休之后一直从事公益活动,帮人联络做义工和培训社区志愿者。

有一天,我们一起吃饭,席间有一位做生意的朋友突然问到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事情,这个朋友表示最近正好想支助几名失学儿童,希望长者帮着安排。

我知道长者那里这样的名单有不少,心里很高兴这是一件好事情。

过了一个月,我又碰到这位长者,无意中问起这个朋友助学的事情,他笑笑说:“不了了之了。”

我有点惊讶,就问:“那您催她一下,她会不会忘记了?”

长者淡然的说:“如果她真的想资助,不通过我,她也会做到。如果她是真心的,不用我提醒,她自然会来联系我。如果她不过是在饭桌上有口无心的一说,我去催促她,反而让她难堪。即使她最后做了资助,也必然不是情愿的。我们帮助一些人的同时,并不是为了虚名,去为难另外一些人。如果因此而引发她的怨气,那么做好事,反而变成了恶事。”

我哑然,他让我知道,这样的真实的考虑他人感受,出自内心的言与行,才是真正的慈善。

有一个周五的傍晚,我和几个朋友邀请他一同品茶,正在品茶当中,他的手机响,他看到是个陌生的电话,怕是因为有事情要求助的,所以就放下茶杯到一边去接了电话。

我听到他说:“我这边有点事情,不方便,请你改日再打。”对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他说:“明天是周末,是休息日。”再接下来,听到他很大声的回答说:“抱歉,我不想再接你电话,你挂了吧,别再打过来。”

我有点惊讶于他的激烈语气,因为这位长者,他一直待人谦和,很少恶语相向,更从来不自恃身份,对他人说教。

他坐回来之后,我用目光询问是谁惹他发火。他笑了起来:“是不认识的人。”

“不认识的人?”

他说:“是银行卖理财基金的,我说,我不方便听她介绍,请她换个时间打过来。她说明天打,我说明天是周六是休息日。”

我忍不住问:“那她说了什么让你那么不舒服?”

长者说:“她说,没关系,她们周六也上班,不休息。我说,他们不休息,但是我得休息。”我也笑了起来,但是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话说完就可以,我的这个涵养非常好的朋友会冲着陌生的销售小姐发火。

“我最后用很生气的口气和她说,我很不满意她这样的人给我介绍产品,请她任何时候都不用再打过来。对方显然是个刚工作不久的新人,她以自己的时间来衡量他人,她不懂得为他人考虑,而且这样没有礼貌的人将来会吃大亏。

“所以,我要给她一点教训,让她感受到挫败的时候,能够明白点道理。该严厉的时候不严厉,那才是失德。”说完,他笑起来,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

我动容,即使在最微小的地方,即使对方是个陌生人,他也在为对方考虑,希望对方懂得吸取教训,懂得尊重他人。

从他身上,我了解到什么叫智慧,真的智慧没有纸面上的规则,最难得是出自真正永远为别人着想的心。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四

1、《心灵的平和之美》克里希那穆提长江文艺出版社。

2、《零秒思考》赤羽雄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万维钢电子工业出版社。

4、《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机械工业出版社。

5、《周易古筮考精解》尚秉和万卷出版公司。

6、《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小川仁志中信出版社。

7、《婚姻的意义》提摩太·凯勒上海三联书店。

8、《人生何必太较真》庄之鱼现代出版社。

9、《人生哲思录(珍藏版)》周国平上海辞书出版社。

10、《让全世界都知道你很低调》马洛企业管理出版社。

好书推荐:《人生即修行且行且珍惜》。

《人生即修行且行且珍惜》阐述的是人生的一个历练过程,人的一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对我们的人生观,审美观以及人生态度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也出现形形色色的心理状态。本书从人的不同成长过程及人生态度来述说人生的意义。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朋友就是修行路上与你一路同行的人,可以相互扶持、互相依靠,所以,拥有真诚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找到对方说说心里话,诉说生活的苦与痛,分享彼此的快乐。

每个人都追求美,出众的外貌,美丽新潮的服饰,潇洒、婀娜的风度,都可令人倾倒,但那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内在美,却更能在人们心底留下烙印。心,是个没有刻度的容器,可大可小。心灵美的人,人们往往能从他及他平常的一言一行中,从他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中看到他的魅力。一个人流露在外的美往往能迷惑人的眼睛,而内在美却可以深深打动人的内心。它是一种看不到的尊贵,能紧紧的拴住人们的感官,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年长色衰,也不会因为失去华服豪饰而掉色。气质之美,靠的是形外真挚的表现,以及内在质朴的心灵!

说到修行,其实生活在这个世间的每个人每天都在修行,只是修行的层次不同。人们追逐着时间与名利,追赶着潮流与时尚,虽然身心俱疲,却乐在其中,这是修行。你天天想着害人,想着占别人的便宜,这也是在修行,修的是恶行,也终将得恶报。而一个一心利他的人,是在修善行,就必得善报,这也是自然规律。

作者简介。

李世化,陕西榆林人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资深文化出版创意人,曾在国企及多家文化公司担任管理工作,策划、撰写多部图书,代表作有《管理越简单越好》、《管理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经济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等。

部分目录。

第一章成长是一个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

学习是人生不变的主题.......................................................(2)。

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生,走不远.............................................(5)。

承受不起生的痛苦,怎能得到生的快乐...............................(9)。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12)。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16)。

遇喜可以得意,不可以忘形..............................................(19)。

逢悲可以伤感,不可以落魄..............................................(24)。

第二章朋友是一种和我们并肩平行的“直线。

世上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单独生存.......................................(30)。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33)。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朋友没有绝对的情投意合........(36)。

我们改变不了他人,可以选择改变自己.............................(3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42)。

和朋友要常联系................................................................(45)。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五

看《苏菲的世界》,看先哲们们的思想火花在这个虚构世界中碰撞,看先哲们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感受哲学的魅力。在这本书中我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你太习惯这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用小说的手法,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来阐述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佳句赏析:

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的不同是: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人的自由是一种诅咒。我们并没有要求被创造成自由的个体,自由使我们注定一生中要不断地做选择。世上没有我们必须遵守的永恒价值和规范,这使得我们的选择更加有意义。因为我们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全责。

除了语言之外,我们会有哪一种历史背景也是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没有人和这类背景之间能有一种“自由”的关系。因此,那些无法在国家中找到定位的人就是没有历史的人。你也许还记得这种观念也是雅典哲学家的重点。没有人民,固然就没有国家,但如果没有国家,也就没有人民。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我们永远不能把错误归咎于“人性”或“人的软弱”等等。我们可以发现时常有成年男子做出种种令人厌恶的行为,却把这样的行为归咎于“男人天生的坏毛病”。可是世上没有“男人天生的坏毛病”这种东西,那只是我们用来避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借口罢了。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六

白色产房里一声清晰的婴儿啼哭,宣告着一个新的生命登上了人生的列车,并将独自驶向或光明或黯淡的前途。

上帝并没有对谁过多的垂怜。每个人都赤裸裸地降生,不染一丝尘埃,用清脆响亮的哭泣来宣泄最原始也最深刻的寂寞。这寂寞,来自最初紧锁的心灵——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扇紧锁的门。

还记得吗,最初赋予我们关爱的亲人和朋友,是用什么悄悄打开我们心扉的呢?是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是无助时的一个眼神,是彷徨时的一句话语,抑或是哭泣时的一张纸巾……人的心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容器,有时能容下很多的仇恨,有时却容不下一丝莫名的感动,非要让泪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过,来证明脆弱敏感的心弦已被拨动。而拨动这弦的,是关爱、体贴和友善!也许,友善实在称不上是什么伟大的感情,但是,即使是那些最铁石心肠的人,那些用冷漠、仇恨、罪恶浇铸的冰一样的化身,都不得不屈服于友善的巨大威力之下,心甘情愿地敞开尘封已久的心灵。于是,孤寂的人生路途开始出现迷人绚烂的色彩,心与心之间也架上了坚不可摧的桥梁,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却又理所当然。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谓知己,听来似乎是众里寻上千百度也难以遇求的。其实不然,一切伟大友谊的开端,并不是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更不是污浊腐臭的物质利益,而是和善的态度,是温和的话语,是发自内心的关爱。当我们的躯体游弋于纷纷扰扰的尘世,心也似久旱的河床即将干涸时,友善便如同天降的甘霖,即使只有几滴也能溅起无限的希望。那么,这位好心的施恩者,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旅途上的知心旅伴。知己,便是这样“炼”成的。

上帝是这般的慈祥,因为,他给了我们每个人施恩的权利。当潘多拉打开罪恶之盒的瞬间,世间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罪恶。然而,正如有因必有果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能化解这些罪恶。一颗诚挚的心,再加上几个友善的举动,也许你便能使地狱的恶魔升入天堂。就像有位得道的高僧,将唯一的衣服送给了入室盗窃的小偷,这一友善的行为,拯救了一个迷途知返的灵魂。“玫瑰送人,手有余香”。当看到那被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完璧归赵的刹那,老和尚欣慰地感叹:自己终于送给了对方一轮明月。是啊,友善是真正的明月,照亮了在罪恶边缘徘徊着的心,让这因孤寂而萌生恶念的心,重又回归到善的初始。

人生是一辆不断驶向死亡的车。人生的意义在于沿途醉人的风景和知心的伴侣。而想拥有这一切,首先要拥有一颗恳切、友善的心。这是上帝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我们获得一切爱与幸福的钥匙!

请你不论置身何地,都绽放那迷人的友善的笑容吧。也许,你真能就此获得一切。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七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八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我们所熟知的“上帝已死”、“权力意志”都来自于这本书。但提示大家,读此书前,一定要先对尼采的思想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这本书,全篇都是散文诗。

推荐2、《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最后推荐一本马克思的著作。我们从初中开始,就不断在政治课本上看到这个老头的名字,但毫不夸张的说,那些课本里说的东西,老头如果看到应该会被气死。

而今天推荐的这本马克思的书,相对于他《资本论》一类的著作,要薄得多。但是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马克思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起点,那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

推荐3、《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和他的很多其他作品一样,这本书也是一个对话录,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在《理想国》里,有一篇对话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柏拉图设计了一个场景,有一群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洞穴里,这群人永远都是被捆绑着,背对着洞穴之外的世界,永远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通过火光在洞穴墙壁上生成的影子。这群人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假的,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

哲学家就像是那个第一次走出洞穴看到真实事物的人。

推荐4、《人性论》。

在谈到哲学流派时,我们常常会说到怀疑主义这个流派。而这个流派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休谟。

因为休谟写了一本书,他在书中论证并不存在客观的真理。譬如说,他认为,作为人类认知根基的因果关系,其实并不是在自然中真实存在的,而只是人类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所造成的。

这本书分三卷,都挺厚,休谟在三卷里面分别谈了人类的认知、情感和道德三个问题。而最牛逼的是,这么一本厚重深奥、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是人家在25岁的时候写的。

推荐5、《纯粹理性批判》。

当休谟写了这么一本怀疑客观真理并不存在的书之后,有个人觉得一定要证明休谟的说法是错的,否则难道人类辛辛苦苦探索出来的知识都只是一种“心理习惯”嘛?!

于是他开始去寻找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尝试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而他所做的这些努力都记录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

这本书非常重要,他将在哲学史中常常对立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结合了起来,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也是每一个有志于了解西方哲学的人,必须咬着牙啃下来的书。

推荐6、《小逻辑》。

有哲学家称:19世纪以后所有伟大的哲学思想均源于黑格尔。

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灵魂和核心,而《小逻辑》是黑格尔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这本书本来是黑格尔印发给学生的讲课提纲,黑格尔去世后,他的学生在编订全集时,又把听课笔记加进去作为附释,成了现在的样子。

但是这本书不容易读,至少要读两遍以上。

推荐7、《大问题》。

有小伙伴推荐对哲学还没有任何概念的童鞋看《苏菲的世界》,这确实是一本浅显易懂的好书,但个人觉得《大问题》更适合作为入门书。

和很多介绍哲学的书籍不同,它不是跟着哲学发展历史或者流派走的,而是围绕着有趣的问题来说。譬如说,他先问你是否觉得你看到的、感觉到的树就是真实的一棵树,如果你觉得是真的,那么他就会引入休谟的怀疑论来质疑你;如果你觉得是假的,那么他又进一步的问你那到底什么才是真呢?这其实也就是在哲学史中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从问题,而不是从流派或者哲学家的角度出发来谈哲学,我想,是进入哲学的最好途径。

同时这本书还会不断地锻炼你去像一个哲学家一样的思考,不断去追问,寻找自圆其说的答案。这是每个哲学家的基本功课。

推荐8、《第一哲学沉思集》。

这是哲学大家笛卡尔的一本重要著作,至于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在书的前言中,大师就已说清楚:“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要想在科学上建立可靠不变的东西,必须对自幼年时期起就接受的一大堆信以为真的见解进行总清算,以便从根本上重新开始。”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九

我并不常思考死亡。

尽管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话题。

不愿去想,是因为恐惧;喜欢,多半也是因为恐惧。

我相信越是迷茫就越要去追究意义。

就像聆听海顿的《惊愕》:在陷入温暖的习惯与放纵前,去强迫自己面对结局,用一只低音炮的突兀,换取恐惧以震醒脑子。

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举动在节奏上的把控就要像这首交响曲那样完美,因为一旦脱轨,不是因过分突兀导致了心理上的打击,就是频率过高反而令人习惯后变得波澜不惊毫无成效。

想是这一类残忍的话题无疑是利刃。

只是我确实更偏爱一些温暖的词汇。

本能所致,想到难过的'事情,便会下意识避开不想,转而沉入那些令人心生愉悦的幻想里。

这也大概是为什么在达成成效之前,人类更喜欢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幻想自己取得成就的样子。

这是动力,但更可能是痴心。

痴心要有的,但也是谁都会有的。

哲学与人生随笔篇十

西方哲学史(全新译本增补修订版)。

本书是梯利在康奈尔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出版于19,书一经出版,立即被哲学界奉为名著。在这之前,无论中西方,鲜有像样的哲学史专著,即使大学里的哲学系也是为各家哲学流派所控制,很少讲授现代意义的哲学史课程。可以说梯利的这本书开创了哲学史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哲学史编写的范本。在它以后,卷轶繁多的哲学史才开始陆续出现。我们读这本书,是因为梯里开创了一门学科——以前的哲学史类书籍,充其量只是“历史上的哲学”,只是罗列了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以及他们提出过的观点,至于他们的内在联系,着墨不多。梯利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成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系统而有机地诠释、解析。因此可以说,梯利书写了这样一部著作:以哲学史家的远见卓识,生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落笔非常客观。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是我们阅读历史、研习东西方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读之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