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6:22:45 页码:13
最新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实用12篇)
2023-11-23 16:22:45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写总结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篇幅和深度,精简而不流于表面。感谢大家对总结的关注和支持,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更好地写好总结。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一

唐代社会,虽然世族的势力被削减,但仍然不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唐律》中也明订,人分为“良”“贱”两大类,贱民只能与贱民结婚;地主杀害部曲最多求刑一年,而部曲杀害地主必处斩。虽然科举制度实行,但由于世族的生活条件较为优渥,其子弟的文化修养也就跟着较高,不论是否参加科举,进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难;唐代宰相出身世族者也就不在少数。唐代进士选拔,另有一些社会公评的含义,防弊措施并不严格,常有考生向主考官请托,自我吹嘘的情形,但当时人并不视为舞弊,所以录取进士的,有许多是权门子弟;而才气纵横的杜甫,两次考试都落榜。

唐朝时,北方的山东郡姓,保持很高的社会地位,太宗曾令高士廉编氏族志,希望根据政治上的地位来评等,结果成效不彰,不过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世家大族不易保持门第地位。牛李党争便是为了科举制度存废而起的党争,但已不能阻止平民的崛起,加上印刷术的问世,书籍流通便利,私人讲学普遍,门第更加无法垄断知识。唐朝中期与五代这段时期的连年动乱,让北方士族基业遭受空前的破坏,到北宋时便已凋零,此后的中国领袖,不再是传承不替的门第,而是经由“富不过三代”,从科举制度出身的士绅。

唐代是“胡风”盛行的时代。所谓“胡风”,特指流行于唐朝社会各阶层的种种并非汉民族原有的社会风习而言,其中主要有当时从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等地传来的风俗,也有由五胡十六国时期南下的游牧民族遗留的社会风俗,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唐朝胡风盛行的局面。如“胡乐”、“胡服”、“胡食”等在长安城是极其盛行的。西域外族服饰文化对唐朝服饰影响巨大。隋唐时期的北方地区有胡汉双轨制度,日常庸服为鲜卑胡服,庄重祭祀场合改用传统汉服(唐服)。唐代妇女的地位较高,在服饰中也有体现。贵族及宫廷女子多为半裸胸的宽松罗裙。裙腰系得较高,在腰腋之间。歌女服饰染色醒目绚丽,贵族染色富丽高雅。按领子款式分为圆领、翻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隋文帝开创穿黄龙袍的习礼,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袍成为皇室专用之服。

唐朝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即使被今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崇尚“丰肥浓丽、热烈放姿”。这与汉代和古代其它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然而,这种“另类”和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其实,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唐人的“另类”审美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

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二

昨天晚上快十二点下班时被我们店的狗咬了一口,咬的我心十分的伤痛,下班了老公他又大声吼我,我心更加疼痛,他接我回家他也心情不好,我很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后来老公他一人进了房子,我一人偷偷的`上了我们住的房子的楼顶,一个人放声哭了起来。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三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用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四

唐代的装饰艺术以其华丽优美的风格成为时代的特点。例如敦煌藻井图案中可以看出,垂幔变成了璎珞,卷草上长出了丰茂的花朵;卷草叶子种类变得多样,而且变得有相当厚度。这些花朵大多是重瓣密集,呈尚未完全舒展的状态,每一花瓣都汁液饱满,以至膨胀而反卷。

唐代的卷草花纹在敦煌藻井图案中,都是色彩鲜丽绚烂的。唐代花草的纹样在锦绫染织品上,在铜镜和瓷器上都很普遍。唐代碑刻的侧面的浮雕卷草花卉图案(如西安碑林的大智禅师碑是有名的例子)表现唐代图案纹样的健康的风格。

在花卉纹样中,莲花进一步丰富起来,宝相花开始流行。牡丹由于成为洛阳的名花,在装饰艺术范围内也成为此后最被重视的纹样。

和花卉纹样相配合的是一些禽鸟、蝴蝶之类。特别是小花小鸟组成为一幅小景,很有诗意。成对的鸟,如鸳鸯等也是常见的。

唐代的动物纹样中还有一些龙、凤之类,多表现得很生动。

唐代装饰图案在风格上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写实的作风,组织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形象处理洗炼,而不进行很多的变形。唐代装饰艺术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自战国末年以来的又一次大变化。

唐代的纹样有明显受外来影响的是团窠纹样,团窠中有成对的动物,团案四周是连珠,锦绫中的“绫阳公样”可以作为代表。那是受波斯萨珊王朝的纹样影响。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五

《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经验、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太害怕被他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看到身边的人活跃幸福的姿态,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选择缩在自己的壳里,避免与人发生关联。适度的自卑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追求优越性,并非是要尽力超越他人甚至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晋升,而是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接纳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长处,与“理想的自己”相比较,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常常见到年轻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者儿时的经历作为自己糟糕境遇的借口,将自己当前的窘境归咎于他人。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却根本不考虑“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于我们的竞争或胜负意识,因为常常拿自己跟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步入那个”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或优越感就会随之而生。竞争或胜负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当成“敌人”.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人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通过发怒、责难对方,试图让对方屈服,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夫妻关系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是如此,同事之间甚至上下级关系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骂或者公然挑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想对方的隐藏目的是什么。“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借此让对方屈服。一旦破除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就能克服自卑情结;直面人生课题,不给自己找借口,才能摆脱人际关系烦恼的摆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首先我们要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过分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常常会扼杀我们选择的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在中日韩这几个推崇赏罚式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获得表扬和奖赏。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的认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身边有个朋友重点大学毕业,毕业后开了家餐馆,虽然工作辛苦,但干得特别充实,每个月也能净盈利两万。但朋友的家人对他开餐馆一事特别反对,认为餐饮是低级的工作,三天两头跑去店里找他吵架。朋友最后迫于压力,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企业干起了文员,每天郁郁寡欢,觉得相当痛苦。

第四夜。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六

3、在某个方面加深对唐朝文化成就的认识。

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

1、朗读课本文字部分,欣赏图片;

4、选择你们小组认为最吸引人的方式做准备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教师:1、大量阅读有关唐朝文化的资料。

2、准备课件。

(课前一分钟):

主持人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唐诗。

1、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我们不仅知道了唐朝政治经济繁荣,国际交往频繁,都城长安宏伟繁华,还认识了任人唯贤的唐太宗,不怕艰辛的鉴真和增进民族友好文成公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文化》。翻开课本自由朗读文字、欣赏图画,用一句话说一说,你们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读书。

3、指名回答。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方法并解疑。

3小组汇报成果,全班交流点评。

4、感受影响深远。

a、师:要说的话太多,要展示的内容太丰富,同学们,唐朝已经离我们远。

b、指名回答:

生:我们语文书上就有《浪淘沙》和《牧童》两首诗都是唐朝人写的。生:我现在学习的书法就是“颜体”,我知道还有人在学“柳体”。生:唐装已经成为世界流行的服装了。

生:我知道唐太宗的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这句话影响了许多人。

生:我知道春节晚会的节目《千手观音》就是根据敦煌壁画来的。

5、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棒,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倾听了这么多,你们对唐朝文化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博大精深。

生:影响深远。

生:丰富多彩。

师:一段历史创造了一种文化,而文化又延续了那一段历史,繁盛的。

历史必然迸发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其实唐朝文化的精彩不仅仅在于你们刚才呈现出来的东西,还有许许多多,如“唐三彩”、唐装、丝绸之路、孙思邈的《千金方》、雕版印刷术、画圣吴道子等等等等,每当我们去学习和了解它们时,我们都会钦佩和赞叹唐朝人们的智慧,为唐朝的繁荣昌盛而自豪,为祖国有如此灿烂的历史和文化而骄傲!如果感兴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

完成“唐朝小百科”。

“敦煌壁画”:唐代画师们敏锐的观察力、高超过人的艺术技巧造就出了大唐王朝墓室壁画,为我们后人再现了唐朝曾经的灿烂和辉煌。

“书法作品”:唐代书家林立,众派纷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唐朝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呢!

(展示方式:“我是敦煌小导游”,幻灯欣赏敦煌壁画图片,小组成员解说)。

a大家好,我是敦煌壁画小组的邢奕飞,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欣赏敦煌壁画,大家可以叫我邢导。

敦煌壁画是一种宗教艺术,是描写神的形象/活动/关系以及人神之间关系的,人们借它来寄托美好的愿望,安抚善良的心灵。

敦煌壁画有历代壁画5万多平方米,是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仅唐朝就占40%,这充分说明唐代的地位超过其他朝代。

敦煌壁画分为佛像画、山水画、装饰画、故事画和经变画等等,其中故事画和经变画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所以,人们说,敦煌壁画不仅是艺术,也是历史。

大家看课本为我们展示的图片画的是什么呢?(指名)这副图叫《反弹琵琶》,反弹琵琶是敦煌绘画中艺术表现手法最具特点的.画面,也代表了敦煌艺术的最高绘画水准。

(汇报方式:沏茶、品茶营造茶香氛围,小组成员逐一汇报,做判断题和其它组互动)。

a茶的普及是从唐朝开始的,茶是人们生活的三大饮料之一,茶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b780年,陆羽《茶经》问世,这是一部写茶的历史、茶具、茶的种类等方面的书,是研究茶文化最有价值的一部书,陆羽被誉为“茶圣”。

c陆羽是个孤儿,被寺院高僧抚养,因从小为师傅沏茶而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茶经》中所描述的茶具大约有28种。

d茶风俗得利于佛教的活动,因为寺院一般位于深山老林,有丰富的茶叶可取,同时与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e听了我们的汇报,大家来做一做判断题吧!

附:(幻灯片展示)。

1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2茶文化的形成与佛教的发展有关。()。

3陆羽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4陆羽被称为“茶圣”。()。

5陆羽《茶经》中所详细介绍的饮茶工具大约28种。()。

6茶的普及是从唐朝开始的。()。

(汇报方式:背诵唐诗,介绍唐文学的诗歌、散文和传奇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1唐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

2王维山水诗: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高适、岑参、王昌龄的边塞诗.

4李白与杜甫是古今诗坛的“双子星座”。李白被称“诗仙”。杜甫诗歌号称“诗史”。

5中唐时期,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卢纶、李益的边塞诗,白居易、元稹的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有名。

6晚唐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是杜牧和李商隐,世称“小李杜”

7唐诗诗歌题材广泛,数量繁多,艺术精湛,是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8唐代的散文是文学的又一重大收获。《全唐文》收作者三千多人,一万八千四百余篇,韩愈、柳宗元是两位最优秀的散文家。

9唐人的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之作,如《莺莺传》、《李娃传》。

(汇报方式:介绍唐代书法家及特点,模仿书法家作品加深体会)。

1、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又一个高峰,在真、行、草、篆、隶书各体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其中,真书和草书的影响最大。

2唐初皇帝唐太宗特别喜欢书法,被誉为“古今帝王书法之冠”,尤其喜欢行书。欧阳询、虞志南、褚遂良、薛稷的书法最为有名,被称为“唐初四家”。

3、盛唐时期的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技艺精湛。唐玄宗李隆基酷爱隶书和行书。

4、诗人杜牧的书法也颇为有名,是晚唐的代表人物之一。

5、大家看,我模仿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作品写的“颜体”和“柳体”。我还模仿怀素的作品狂草了一把,不过写的什么我有些不认识,呵呵。

(依次简介“我知道的唐朝名人”,做“唐朝名人我知道”的展板)。

1、我知道唐太宗叫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开明、大胆、任人唯贤的治国方略成为唐朝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我知道魏征,他原来是李密的谋士,后来随李密降唐,他是唐太宗的忠臣,为了治理好国家,他据理力争,一生进柬200多次,经常让太宗下不了台。

3、我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就是唐玄奘,是著名的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高僧;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4、下面我来总结,唐朝盛世人才辈出,政治领袖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重要官员魏征、杜如晦、上官仪;著名文人“大李杜”、“小李杜”、韩愈等等,还有唐玄奘、文成公主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制作筒车,幻灯展示唐朝农业发展)。

1、水稻种植技术大大进步,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

2、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革新。

唐代以前的犁都是笨重的直辕犁,耕地费力。唐代农民创造出一种轻便的曲辕犁,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活,大大节省了人力畜力。

3、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流域等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旧渠和河堰。它山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

4、开劈大量荒田。

(唐三彩,唐朝服饰,医学等等)。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七

唐朝的舞蹈则是以健舞和软舞最为出名。健舞因其节奏明快、雄健豪爽而得名,有《阿辽》、《柘枝》、《拂林》、《大渭州》、《黄獐》、《阿连》、《剑器》、《胡旋》、《胡腾》、《杨柳枝》等多种。软舞即文舞,优美柔婉,节奏舒缓,有《垂手罗》、《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借席》、《乌夜啼》、《凉州》、《绿腰》、《屈柘枝》、《甘州》等。著名的舞蹈“七德舞”、“上元舞”、“九功舞”合称“三大舞”,流行于宫廷。舞蹈家则有公孙大娘、谢阿蛮等。晋朝永嘉之乱后西域舞乐东传中原,与华夏舞乐融合两个多世纪,至唐代已有很强的胡风特色。多种健舞软舞都采用一种昂首望上,双脚原地急转如旋风的动作,因来源西域,谓之“胡旋”。唐代散乐多含杂技,统称“百戏”,包括浑脱、寻撞、跳丸、吐火、吞刀、筋斗、踢毯等项目。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八

很幸运拥有这样一本好书,将孩子的内心世界描绘得如此细腻、如此真实,“渴望被发现的秘密”,相信每一位成年人在孩提时代,都会有一种渴望,那是对爱和关注的渴望,当日益成长的心智逐渐成熟,这些在幼年时期的迷茫、困惑和不解,或多或少都会对人生产生影响。

《渴望被发现的秘密》,这是一本适合孩子看的书,更是一本适合父母阅读的书。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很认真地读完了恩杰一家的故事,有点可怜的恩杰(这是女儿的说法,她一直说恩杰好可怜,总是伤心难过),强悍而有点霸道的汉杰,常常牙痛,但父爱满满的爸爸,为生活辛苦工作,又要照顾家庭的妈妈,这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却是无数个家庭的缩影,平凡而温情,淡然却幸福,或许,在这里,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真正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也不过如此吧!

恩杰有了小秘密,但他宁愿被老师罚也不愿写在日记本上,让老师看到,他把所有的心事都写在了旧电脑上,呵呵,小小年纪的恩杰,还是很倔强的,十岁的女儿也是这样,以前写的日记还会给我看,现在都写好锁在抽屉里,不让我看到。也许,每个小孩都想拥有自己的小小世界吧,但我觉得,有秘密是可以的,但是家长还是要多关心孩子,有些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就不能私自让它成为秘密,而是要告诉大人,有依靠,才能共同解决难题。恩杰的妈妈太忙了,往往无暇顾及他的感受,而同哥哥汉杰的关系似乎也是水火不容呢。

孩子的成长,总是要经历那些小困惑,小伤感,但有家人和爱的陪伴,我想,伴随孩子童年生活的,一定是快乐的记忆。那些渴望被发现的秘密,最后都将不是秘密,有家人,才会有依赖,有关爱,才会有幸福,最后,当哥哥拉着恩杰的手去医院看生病的爸爸时,那一幕好温馨,恩杰也感觉哥哥的手好温暖!

本书除了简洁细腻的文字,深入内心的描写,还有一个地方让女儿非常入迷,女儿说,书好看,插画更是美啊,简单的笔划,却把人物形象画得那么好,即使不看文字,也能体味书中人物的喜怒衰乐,呵呵,真是图文并茂,意义深刻呢。女儿对这本书早已爱不释手呢!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九

先说说这本书的印刷与排版吧。这是一本“桥梁书”,以前对桥梁书的理解是文字与插画并存,便于从孩子们从绘本向纯文字过度的。拿到《被渴望的秘密》这本书之后,翻开总序的《走过桥,通向彼岸和远方》让我对桥梁书的认识更深一层。

从字体排版,文字的浅显易懂,插画的辅助理解,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字数,还有与孩子们近距离的故事内容……让孩子们通过桥梁书的提升阅读兴趣,进向更深层的文字理解才是桥梁书的意义所在吧。

《渴望被发现的秘密》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107页的书本里,讲述了高恩杰一家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恩杰渴望被妈妈发现的秘密。妈妈在旧钱包里攒钱,恩杰悄悄拿了里面的钱和同学们一起买零食与玩具,他觉得以前都是庆石和初熙买给他,他也希望自己可以买给朋友。开始恩杰是怕被妈妈发现,妈妈爸爸和哥哥杰说的某一句话,小小的恩杰也紧张得很。可是当他再一次拿钱的时候,打碎玻璃杯,脚被划伤之后恩杰开始渴望爸爸妈妈知道这个秘密。受伤的恩杰觉得爸爸妈妈都只关注着汉杰,关注他的比赛,关注他的需求,而把恩杰“遗忘”在了角落里。

恩杰怀揣着这个秘密,心里是忐忑的。在这些小忐忑里,恩杰把自己的秘密写在了那台被邻居淘汰掉的旧电脑里,恩杰与汉杰还是在磕磕绊绊的相处,恩杰关注着爸爸的牙齿,某些时候他甚至比哥哥更“贴心”,讨厌汉杰的不懂事。可是汉杰比赛的时候,恩杰忘记了自己的脚疼,全身心的为哥哥加油。最后,汉杰牵起恩杰的手一起去医院看爸爸的时候,忽然就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呀,心底的秘密在某一天会被家人了解,风雨之后会有温馨的家人等候与爱护。

再说娃看这本书的感受,孩子十岁,阅读这本桥梁书很轻松。拿到书的当晚就读得津津有味,故事内容贴近孩子,让她读起来轻松又有那么一点儿感同身受。她说心里有小秘密的时候其实很“难受”,想告诉妈妈又怕挨批评的时候,想让妈妈早点儿发现这些秘密又想着妈妈不要发现这个秘密。就像之前她在睡觉前偷偷的上网,好像汉杰,被妈妈发现后,妈妈没有骂也没有打,和她好好的谈了一场,我们说如果以后心里有秘密,又不敢说的时候,可以用小纸条沟通,当面不敢说的,那就写下来。她说虽然之后不能再上网了,有些不如意,可是再不用晚上偷偷摸摸的,能按时睡觉,倒有一点儿恩杰被妈妈发现之后的“轻松”。

作为妈妈,我当然渴望了解孩子心底的秘密,就像作者的序里写到:“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你以后也会这样吗?希望如此。只有这样,你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你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也不要对爸爸妈妈保密。即使你有很多错误、很多不足,我们也可以相互依赖――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是一家人。”我要把这段话读给孩子,不管她之前有没有看到,这就是我心里的话。

最后还是要说说这本书吸引孩子的地方,除了内容本身的故事性,还有就是插画的可爱。插画作者用简单直接的笔触与内容,展示着恩杰的心情。灰心的、担心的、兴奋的、温馨的,最美妙的是最后一页的插图,恩杰与汉杰手牵着手的背影,温馨得让人心底也淌过小小的幸福。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十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

唐朝建立后封赵郡王。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升任荆州大总管,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

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岁。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元,配享高祖庙庭。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旧唐书》: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厚自崇重,欲以威名镇远,筑宅于石头,陈庐徼以自卫。

孝恭性奢豪,重游宴,歌姬舞女百有余人,然而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太宗甚加亲待,诸宗室中莫与为比。

疏属尽封,启乱害公。河间孝恭,独称军功。

“河间节贯神明,志匡宗社,故妖不胜德明矣。道宗军谋武勇,好学下贤,于群从之中,称一时之杰。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永徽中,无忌、遂良忠而获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诬陷刘洎、吴王恪于前,枉害道宗于后,天网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

《新唐书》:“景、元子孙,当草昧之初,乘运而奋,方高祖攘除四方,所以宣力,皆显显为世豪英。至河间之功,江夏之略,可谓宗室标的者也。”

陈元靓:“唐室之隆,时推英宗。佐佑王业,缉熙帝功。擒萧定乱,戮辅英凶。锡祀河间,茂哉厥庸。”

黄道周:“孝恭唐族,智勇无双。行循巴蜀,降者相望。众请坑戮,孝恭酌量。获降则杀,谁肯复降。进围萧铣,铣镇破亡。获其战舰,尽放满江。救谓已破,不敢直当。既知再进,铣已降唐。辅公祏反,兵寇丹阳。孝恭往讨,酒浮血光。众惊恭喜,授首之祥。既而擒斩,河间封王。人虽暴戾,功实难忘。”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十一

如果说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即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活在当下要求我们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做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更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赋予人生以意义。

阿德勒的心理学,通过对简单案例的讨论,把读者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而且让我们意识到,真正让自己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唐朝文化总结如何写篇十二

李唐王朝的势力范围在经过唐太宗至唐高宗的急速扩张后,东至朝鲜,西至咸海,南至越南,北至贝加尔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体量。但隐患也由此而来。

帝国的扩张,免不了与周边的小国发生冲突。鼎盛时期的唐王朝边境与多个民族接触,如吐蕃、突厥、契丹等,均不断对大唐边境进行侵扰。为了缓解中央政府面对边疆地方侵略的压力,唐朝不得不以藩镇的形式出现在一些缓冲区域。

这一制度一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也为唐朝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一、节度使是土皇帝吗?

藩镇这个词中,“藩”的意思是保卫,主要目的是为了作为唐王朝与外敌之间的屏障。最初的军队规模不过几百人,但这样的战斗力完全无法应付少数民族的入侵。唐朝政府只能扩充军队,使其变为可以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其最高的军事长官为节度使。

最开始,节度使只是单独负责军事管理的最高长官,主管军队,同时,朝廷还会派按察使、营田使、度支使、运转使,分别掌管官员的巡视、屯田、财政、粮食的调拨。朝廷的目的是限制军权独大,使官员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各个藩镇在朝廷的控制之下的目的。

在唐朝初期有一项制度,是均田制,均田制是指新开垦的土地在农民耕种一年后便归其所有,在其死后要归朝廷,进行重新分配,这种制度在人口少而土地多的情况下会实施的很好。一旦人口增长,就会出现土地兼并,造成农民均田的土地不足,赋税加重,农民倍感压力。所以到了唐朝中期,这种均田制完全瓦解了。

而这些人是初唐另外一项重要制度――府兵制的人力来源,这些农民利用农耕间隙进行训练。一旦有天灾人祸,作为府兵制的农民不得不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朝廷无法控制地方的兵源,只能把主动权交给藩镇。

藩镇部队初期为朝廷委派的府兵制军队,而当朝廷分配的士兵不足时,各个藩镇便开始自行招募士兵。招募来的兵源,多为犯罪、失去土地的农民。而节度使又掌握着生杀赏罚大权,所以对节度使依赖性极强。

初期唐王朝还有余力供养这些士兵。但随着士兵越来越多,朝廷便无力担负。为了防止兵变,维持节度使抵抗外敌的实力,朝廷不得不把地方财政权交给节度使。比如天宝元年的范阳节度使裴宽,不仅负责度支使、营田使两项工作,而且又担任转运使,完全把持了当地所有的税收。从此节度使的权利成为了军事、财政、行政三位一体的最高军事长官,基本成为了一个土皇帝了,也拉开了他们吞噬大唐的序幕。

财政、军权一把抓的节度使是巨大的隐患。

二、越来越大的藩镇。

从唐睿宗景云二年,为防止吐蕃入侵,河西成为了唐朝的第一个藩镇,值唐玄宗天宝年,藩镇的数量增加至10个,藩镇的兵力不断扩充,占到全国总兵力过半。

藩镇的强大,让中央军到了“唯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复用,人至老不闻战声。”的地步。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人兼任几个藩镇节度使的情况,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节度使权利无限扩大的过程,也是其自我割据逐渐形成的过程,随着藩镇权利割据,与朝廷权利的矛盾也就日渐增长。最终,朝廷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碰撞,“安史之乱”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经过了七年的平叛,安史之乱才被完全平定。然而唐王朝在经过如此破坏后,不仅没有办法取缔藩镇这种制度,反而为了达到内地与边陲的实力平衡,在保留边陲藩镇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原设置更多的藩镇。安史之乱的降将继续担任节度使之职,形成了范阳、成德、魏博的“河北三镇”,这些被寄予厚望的节度使又相继反叛,心怀恐惧的朝廷又在中央设置了宣武、武宁、忠武等藩镇,起到防御“河北三镇”。这样就达到了“以藩治藩”的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诸藩也因为长期与河北三镇的攻伐,有了野心。

而作为朝廷的财税重地的东南,为了进行把控,也设置了节度使,但其兵力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朝廷对其有着有力的控制,所谓“天下藩镇,东南最宁”。但忠心耿耿的`东南藩镇已经无法挽回大唐被蚕食的命运,这时的藩镇数量由十个增加到了四十多个。冗杂的藩镇,早就成了悬在大唐头上的一柄利剑。

三、大唐最后的挽歌。

到了唐宪宗时期,朝廷试图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开始对川西、淮西、等割据势力用兵。在长达十几年的不断高压军事战争的努力下,中央军终于消灭了一些割据的藩镇。其他强藩看到了朝廷的决心,纷纷向朝廷纳贡,表示臣服。结束了长达六十年的藩镇不上贡的状况。

表面上看,宪宗的削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朝廷的权利和威望达到了自玄宗以来的最大值。但是藩镇割据的基本病灶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根除。

事实上,藩镇的节度使并不一定是最想维持割据的,他们手下的无赖、莽夫、和外族组成的募兵才是藩镇形成割据的根本因素。这些人世袭了藩镇作威作福的好处,非常恐惧朝廷将权威收回,每当削藩命令一下,这些募兵就会挟持长官,要求节度使保护藩镇的利益,空降的官员更是无法收复这些老油条。

于是,在宪宗死后,各地藩镇没有了强权的约束,又开始抬头。更糟糕的是,宪宗之后,历任皇帝不同程度的宠信宦官,宦官开始把持朝政。他们不仅结交藩镇节度使,甚至委派自己信任的人担任节度使。唐昭宗时的宦官杨复恭,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勾结。在朝廷攻打李克用时,宦官与李克用通风报信,从中作梗,使朝廷大败。藩镇的势力与朝廷中的大臣和宦官盘根错节,势力完全渗透到了朝廷中,左右朝廷的政局。

随着黄巢起义的爆发,唐王朝的虚弱暴漏无疑,各地藩镇毫无作为,唐王朝的势力最终只能被压缩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小区域里。

各地藩镇更是趁着对起义军镇压的机会,扩充军备,出现了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宣武节度使朱温等势力强大的节度使。这些割据的藩镇之间相互攻伐,逐渐形成了后来的五代十国的雏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