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6:30:43 页码:9
最新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精选18篇)
2023-11-23 16:30:43    小编:ZTFB

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先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型学科,要确保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就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进行教学方式革新时要着重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宏伟目标。

2.1教学方法革新案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近十年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建立起了系统完善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灵活等问题,极大提高了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了对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推广双语教学的实践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转变教学理念。要提高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应用现状,首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明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理念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其次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最后,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我校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和创造平台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切实改变了过去讲细、讲透、“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我校采用了讨论式、推演式、课内外结合式、理论联系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发现。

讨论式教学: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多路访问相关协议时,首先划分小组让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创设情境来启发学生将协议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并尝试自己归纳总结出协议的基本步骤、思路以及特点。另外,对于实践性强的内容可以安排专题让学生自学,在实践前可以安排实践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或小组事先完成实践任务,比如网络设备互连及基本配置时,可以事先安排一组学生在课前完成实践内容,在上课时让学生来进行课程讲授及演练操作过程,事后全班对此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

推演式教学:针对较复杂,具有一定层次性且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比如在讲授网络可靠性原理时,通过推演式教学使学生理解可靠性原理,并初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大多数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比如在讲授回退n帧协议、流控机制、分组排队等内容时,在讲解协议原理的'同时使用可视化模拟软件来实现协议运行的动态演示,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增强了教学效果。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在高校的普及,为了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方法来实现教学手段的丰富。

多媒体课件制作:所有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难点都制作了演示文件,通过融入多媒体(含动画)让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形象。比如在学习多路访问相关协议时做了演示文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协议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质量整体的提高。

建立网络学习的平台:通过建立起校内网络课程学习交流平台,教师在教学前将制定好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传到网络课程学习的平台上,学生登录到平台去下载资料和在线学习。此外,教师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建立qq学习群,微信群),做到及时向学生分享最新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并及时提醒学生在线学习、准备学习资料、完成线上检测、在线提交项目任务等,让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理论联系实践:推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实践教学法,其通过选取、模拟、参与工程项目来创设实践情境,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来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完成项目实践来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是适应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需求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推进实施项目教学法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具体实施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选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由于项目教学法具备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在项目制定或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五个特点因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项目,通过制定阶段性项目和长期项目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能力,并确保项目的主题与实际生活相符合,让项目教学更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

(2)项目实践:保证教学的开放性。要确保项目实践的开放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需求来精心设计项目;创造实践可行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项目设计的层次性,要确保每个阶段的项目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构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在制作网页时可以给出一个开放式的专题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页内容来进行设计,在设计时首先划分好小组;教师给出项目任务——制作一个类似网易的网站,给出科技、军事、时尚、女性、历史、财经、旅游、汽车、房产、新闻、娱乐、体育等网页专题,每个小组选择两个专题来进行网页制作(每个专题不少于十张显示网页),并确立起短期项目计划(每个小组完成网页制作)和长期项目计划(专题网页制作汇总并制作首页,以及后期运行、管理维护等)。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巡查来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讲解、提出建议,从而引导学生围绕项目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的知识应用能力,确保整个项目过程的开放性,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3)实践延伸:设计留白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在项目设计时教师应当适当留白,通过故意制造漏洞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考虑并不总是全面的,教师也像学生一样需要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去积累、去提升、去完成新的知识体系构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带动他们一起去完成项目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潜能。

3结束语。

当前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是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等方式来丰富双语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二

摘要:钢琴课是高职高专幼师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课程。钢琴的学习是幼儿阶段音乐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启蒙。所以,钢琴教学成果的好坏与否,直接决定了高职高专幼师专业的学生以后能否胜任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而且,高职高专幼师专业的钢琴课程也逐渐受到关注,所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对高职高专幼师专业钢琴课程进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钢琴课程;高职高专;幼师专业;改革。

归根结底,钢琴教育属于音乐的素质教育,高职高专幼师专业钢琴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对钢琴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这一学习音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各种风土人情有所了解,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增加情感的感悟,对综合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自从高职高专院校这门课程开设以来,在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但解决问题就要进行改革,笔者在此对高职高专幼师钢琴课程改革的研究以及实践经验做几点阐述。

一、高职高专幼师钢琴课程的现状。

自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钢琴课程以来,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没有很合适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幼师专业,她们将来要面对的是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各方面都还在发育阶段,对事物认知浅薄,他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就格外需要合适的教师,所以就对高职高专院校幼师专业的钢琴课程的教授要严格对待。

而现在的钢琴教学,不论在教学内容、方法或是形式、手段都还停留在最初阶段,保留着传统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培养人才的标准,与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逐渐脱节,甚至会阻碍幼儿的发展。

在传统的钢琴教授过程中,由于传统思维模式和教学经验的影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老师通常还是保持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教学的内容依旧是趋于理论而相对缺乏实用性;学生总是在琴房和教室自己练习,学习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还有上文提到的教学形式、手法单一等。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高职高专幼师钢琴课程才需要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解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和应用性。

二、高职高专幼师钢琴课程改革的措施。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知,高职幼师钢琴教学应以就业为指导方向,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真正价值。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要积极的引入新元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高职钢琴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为推动教育的改革作出贡献,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和时代特点,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2.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高职高专幼师专业的学生有效的学习钢琴具有极其积极的作用。可能大部分学生对钢琴不是很熟悉,在自己的固定思维里觉得离自己比较遥远,所以学习起来效果就相对差。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要在钢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钢琴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和规律,基本原则和方法等都进行详细的阐述。这个方法对于钢琴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帮助他们迈进更高的层次。这一方法可以描述为“钢琴教学法”。

此外,应该增加有关钢琴作品鉴赏和欣赏演奏会的课程内容。钢琴的学习虽然是一个技术过程,但是,学生应该欣赏更多优秀的作品,从而达到改善自身水平的效果。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演奏会和各种形式的'钢琴音乐会,能够让学生们在这样一个高雅的环境中陶冶情操,能够让他们在钢琴演奏的现场切身感受钢琴这种优雅的艺术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一定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这样不仅对学生本人,对他们以后的幼师钢琴教学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加强钢琴课程的实用性。

如上文所述,现有的钢琴课程教学偏重理论化。除了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音乐会外,应该尽量让学生走出自我锻炼的琴房或者教室,迈向真正让钢琴闪亮起来的地方――舞台。舞台对于检验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成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也就是要经常举办一些或大或小规模的音乐会,让学生参与到演出中去。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兴趣,而且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荣耀后,也会更有激情和耐心去把他们学到的东西教授给幼儿,这样间接的方式,会在不经意间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高职高专幼师专业注重钢琴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可以全面提升学生驾驭钢琴教学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地面对更多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选择各自适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再到实践性的教学效果,全套的改革模式会让高职高专幼师专业的学生钢琴独立教学应用能力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高职高专幼师钢琴课程教学上灵活、科学、实用、价值和综合性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贺亮。高职幼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探讨[j]。神州教育,2009:63.

[2]郭丹。论如何提高职校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水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1):220.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三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有幸参加了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感悟极多,受益匪浅。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就要努力地进步自身素质,理论程度、教育科研才能、课堂教学才能等。在网络学习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互相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通过这一轮的培训学习,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进步,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一切让我的收获变得灿烂无比。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虽然培训的时间有限,但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给予我的启发和考虑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老师们还以鲜活的课堂教学案例和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了我们详细的理论指导,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如今,我无怨无悔,我们应懂得以乐观的心态对待教育事业,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同时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用阳光般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培训中,教授说过:“进步老师教学技能,进步语文教学效率的不二法门是大量阅读,反复理论。”因为任何人想要开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展精神对话。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化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展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缺乏,我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老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如今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老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挤出时间大量阅读,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开展。

通过此次培训,我也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老师”之间的间隔,也明白了我们老师是在行动研究中成长的,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老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历。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特别是将平时点点滴滴的理论积攒起来,进步自身的素质,练就“真功”,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通过本次。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四

中高职贯通培养不断扩大,推进了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进程,随之而来的一些现实问题也不断显现,课程的有效衔接尤为重要。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索专业课程衔接,减少衔接过程中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为其他专业的课程衔接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高职贯通;专业课程;课程衔接。

20xx年,上海试点“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涉及4所中职学校、3所高职院校,4个专业,共招生480人。至20xx年,贯通培养已覆盖全市33所高等学校、51所中职学校,涉及68个专业、100个专业点,在校学生9000余名,扩大了18倍。本文以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和上海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该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为例,对其专业课程衔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别。一般通过企业调研、问卷、毕业学生回访、头脑风暴、专业指导委员会议等多种方式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见下表。根据企业调研、毕业生情况反馈、企业人事调研问卷确定该专业的职业生涯路径,以及迁移岗位(详见图1)。中职毕业后第一份就业岗位有网络工程施工人员、系统集成人员、网站运维人员、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人员等。高职毕业后第一份就业岗位除上述岗位外还有系统运维人员、rfid施工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考虑其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在学校毕业3至5年后可能变为技术支持人员、项目经理、网络工程监理师、也有部分同学转到培训讲师、售前工程师、客户经理等;毕业5至10年后可能升职到产品线工程师、高级网络工程师、区域销售主管,也有部分同学最终成为企业的技术总监和销售总监。

1.中、高职阶段专业学习层次衔接问题。根据不同阶段课程标准,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较高,在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需实现中高职“知识阶梯式增长、能力螺旋式提升”。密切与行业、企业联系,邀请企业专家指导和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企业环境要求改善校内实训条件,为学生提供“身在企业”的仿真工作场景。建设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与教学内容衔接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操作和体验。将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引入课程。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完成企业真实项目,以实践体验的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熟悉和解决就业岗位涉及的实际问题,实现教学实训与岗位实践的零距离对接。目前该专业有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服务部署与管理、linux服务配置与应用、网页设计制作、web应用开发课程贯穿在中、高职阶段。在课程设计中职以单一课程操作、技能应用为主,高职以多门课程融合、理论联合实际、项目综合实训为主。以专业核心课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为例,开设12个学分,共计192学时,开设在三、四、五、六、八学期。课程目标训练学生运用综合布线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的能力。通过学习,达到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任职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能从事综合布线施工技术员、综合布线工程师、工程监理及项目经理等岗位工作。课程主要内容第三学期(32学时)工程前期准备,施工测量与绘图;第四学期(64学时)小型楼宇智能化信息系统集成,采用电缆布线;第五学期(64学时)ftth宽带接入网系统改造,采用光缆布线;第六学期(32学时)网络方案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项目管理、现场验收、验收报告编写等。如完成这部分内容,可前往相关企业完成一线的施工工作。到了第八学期(64学时)需结合网络服务部署与管理、linux服务配置与应用课程完成一个企业真实系统集成案例。在小组完成案例过程中需考虑综合布线设计、硬件与软件匹配、工程施工、软硬件安装集成、项目验收等问题。将之前所学再一次巩固提升,而不仅仅是一个操作而已,需知道为什么这么设计。学习任务层次由中职封闭性到高职设计导向性转变。2.中、高职阶段专业课程教材衔接问题。目前公开出版各类教材品种很多,但教学跟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都有关系。本校和公开出版教材相结合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公开出版教材解决理论知识和典型问题,校本紧贴行业发展,依托校企合作机制,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结合学校实验环境,为学生定制情境教学,配合课时完成工作任务。尤其是综合实训在某些情况下那可以使用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手册等。3.教学方式方法衔接。在中职学生还未成年,自我约束力差,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在教学上需要老师形式多样,关注学生职业习惯养成,需要注重人身安全。到了高职学生已经成年,学习习惯有所改善。在课程设计环节,需考虑如何将之前所学进行巩固和提高,不让学生专业新鲜感和学习热情下降的,最难的是如何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这样做。4.双证融通衔接。该专业职业能力考证不是简单统一对应的'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互联网管理人员(四级)、(三级)证书,需考虑个体差异,通过选修课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多样化。在中职可以选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网页制作人员(四级),高职可以选考思科网络工程师(ccna)、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红帽认证工程师(rhce)等证书,完成双证融通。5.考核评价标准衔接。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制订具体的考核目标和关键考核评价指标,分别确定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的权重。在课程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学习进度、课程和项目特点,灵活采用项目答辩、原理测试、项目实施过程评价等不同形式、不同侧重的考核评价。中职注重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高职注重职业综合能力的考核。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积极探索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校企联合评价机制。评价理念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教师或企业人员评价;评价内容涵盖项目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职业能力的掌握、工作操守、团队意识等综合职业素质;体现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整体性。

真正的中高职贯通应该是在职业能力上的贯通,在不同阶段能够适应岗位需求。而专业课程是一种是培养某种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对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3]兰小云.中高职衔接亟须系统设计[j].西北职教,20xx。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五

本文对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改善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方式的方法策略。

双语教学改革是现代化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和必然趋势,而计算机网络课程受到自身网络技术发展快、专业知识更新迅速快的特点影响,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具有必然性和迫切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六

摘要:文章从校内实训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教材的编写不够系统,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落后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对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提出具体建议,即整合现有的商务礼仪教学资源;改革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商务礼仪课程考核形式;灵活应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

关键词:教学改革;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从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我国永久落户之后,跨文化商务交往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有效避免跨文化商务交往过程中的冲突和误解等问题,对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实施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是培养学生商务礼仪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为社会输送商务礼仪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对于我国跨文化商务礼仪交流活动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现状来看,实现商务礼仪课程创新面临着诸多困难。通过对相关教学案例和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笔者将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校内实训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商务礼仪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校内实训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会直接影响商务礼仪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商务礼仪实训教学设施主要涉及教学场地和教学配套耗材等方面内容,按照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及实施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实际需求,传统的实训教学设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不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教学形式上,校内实训教学设施的不够完善,对于商务礼仪课程创新任务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导致相关改革创新战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教学方式单一。从当前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所开设的商务礼仪课程,以大课为主,多采用讲授式,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商务礼仪课程是一门偏技能型课程,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容易把该门课程变成一门“礼仪规范”说教课程,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无法掌握相关的礼仪技能。这不符合教学改革环境下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目标。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落后。教学改革环境下,基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商务礼仪实践经验以及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两个方面[1]。但是从高校商务礼仪教学现状来看,由于该课程任课教师大多为学院教师,没有丰富的商务礼仪实践经验,虽然接受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但是仍旧不能很好地满足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基本需求,对于商务礼仪实训教学的效果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商务礼仪是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基本行为规范,标准的商务礼仪可以为一个人在商务交流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也是表现个体商务交际能力、内在文化涵养及基本道德修养的外在形式。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主要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的实践训练,在保证学生提高商务礼仪道德修养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气质,规范商务活动中待人接物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务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礼仪在各个商务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当前,商务礼仪课程成为高校重要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之一,掌握良好的商务礼仪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的日后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发展十分必要。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重要作用,需要在实际的课程创新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内容的改革是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基础环节,在实际的课程创新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改革环境下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要求,结合现有的商务礼仪教材,对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形象礼仪、交际礼仪、接待礼仪、涉外礼仪及公共礼仪等多项课程内容进行汇总,从而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商务礼仪的'整体知识结构。

第二,实践教学常态化。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需要建立在实践教学常态化的基础上,在部分商务礼仪课程项目讲解结束之后,应该及时安排相应的实训练习,通过系统的情景式课程任务布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教学知识点。实践教学常态化,有利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商务礼仪实践应用能力。

第三,任务书设计标准化。之所以要求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遵循任务书设计的标准化,是因为任务书设计的标准化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同时,根据商务礼仪课程内容合理设计任务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商务礼仪课程任务书的设计主要包括任务名称、学时、组别、组长、成员、课前任务、组内讨论、客户实训、组内互评、小组自评及教师评价等多个方面。

(一)整合现有的商务礼仪教学资源。

从当前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所用教材除了基础的《现代交际礼仪》之外,涉及的商务礼仪教材资源还有很多,但是这些教材或书籍大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与应用方面的内容则相对较少[3]。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想要进一步保证商务礼仪教学质量和提高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效率,还需要对现有的商务礼仪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秉持着商务交流活动与职业能力的创新原则,以商务礼仪职业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主线,在突破传统课程教学限制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合理化。比如,按照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对教学内容和顺序进行以下调整。即职业形象礼仪模块教学—应聘礼仪模块教学—特定商务活动礼仪模块教学—商务宴请礼仪模块教学。其中各个模块中的课程教学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细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商务礼仪相关知识。

(二)改革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

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商务交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际商务礼仪在跨文化商务交流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教学改革环境下,基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需要充分认识到商务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对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高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效率,进一步稳固商务礼仪的持续发展。以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东盟商务礼仪教学为例,由于东盟各国在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已经形成且约定俗成的东盟商务礼仪进行明确。比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中国商务人员与东盟国家商务人员之间的交流情景,通过对东盟礼仪中独特的合十礼、双手握手礼等见面礼仪,以及宴会礼仪中文莱禁酒、柬埔寨忌杀生,印度尼西亚在用餐之后需要剩余少许食物等一系列礼仪的实践认知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跨文化商务礼仪的理解与感受[4]。

(三)优化商务礼仪课程考核形式。

优化商务礼仪课程考核形式是改革环境下,基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将学生的商务礼仪平时成绩纳入总成绩考核中,可以结合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25%。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等几个部分;第二,商务礼仪课程中各个教学模块的情景模拟成绩,这部分成绩可以适当占据总体成绩的40%左右,通过对学生在各个教学模块中的实际表现情况,将其汇总到总成绩考核中;第三,综合商务礼仪课程情景模拟实训成绩,这部分成绩可以占据总成绩的35%~40%。对于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来讲,情景模拟实训教学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3~5人的学习小组,然后在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全部结束之后,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商务交流活动情景,赋予学生不同的身份,然后通过对学生在各个不同商务交流活动场景中的表现,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四)灵活应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经济活动对于高校商务礼仪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需要在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过程中,灵活应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借助网络教学空间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推动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比如,凭借互联网平台自身开放性的特点,建立包括课程教学标准、电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重难点教学指导、微课教学视频、案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活动项目参考资料及相关习题等多个部分在内的商务礼仪网络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式的商务礼仪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利用课内课外相互融合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方法,为教学改革环境下,基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综上所述,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对于提高商务礼仪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课程创新过程中,应该从整合现有的商务礼仪教学资源、改革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商务礼仪课程考核形式,以及灵活应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真正认识到商务礼仪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为我国的跨文化商务交流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七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的生活化。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秉持“教学即生活”的现代教学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并以生活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在课堂中。如此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进而逐渐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一、挖掘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知识获取有了更为广泛的来源与途径。当代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可能来源于长辈们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也可能来自日益发达的网络世界。可见,当代学生无论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还是方式都比以前有了极大的变化。但是,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在拓宽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的可能性,因此,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便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品德与社会课程除了要注重从多个层面去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外,也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此方能达到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学“环境保护”一节内容时,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就身边的环境现状进行调研,如针对校园中乱扔垃圾的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一些地方,河面上到处漂浮着塑料袋等杂物。此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仅仅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还远远不足,还需发动社会上的力量,大家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这项大事业中,方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污染情况,并针对情况研究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促使学生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干净整洁有序。总之,要让品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时刻注意自身行为,继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立足生活需要,教学目标确定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以生活化的方式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其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围绕教材内容。要由學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以完成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与此同时,要将情感、行为、习惯、知识与技能亦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如此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重视教学目标乃是教学的归宿与导向,因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需依照学生的生活,而不应局限于教材。

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平安回家”一课的教学目标,其重点应是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以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与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虽时常提及该问题,但由于学生日常接触较少,因而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该章节的教学,教师应从细微处入手,比如通过让学生了解常见交通标志所代表的含义,帮助学生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之后,教师还可补充更多的学生不常看到的交通标志。学校可通过聘请综治副校长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召开主题班队会模拟表演、打印“交通手册”把法带回家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认知,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服务生活。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这样,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际生活应对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品德与社会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多看、多思考,从而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表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歌舞,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魅力,有效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民族小调,促使学生真正感悟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这样,教师通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四、结束语。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有效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此同时,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也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与反思,进而让思想品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子英.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探析——以《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2).

[2]程振禄.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体建设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2).

[3]张文萃,郑航.品德与社会翻转课堂教学建构[j].中小学德育,2015(05).

[4]杨云.利用活动彰显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魅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6(04).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八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计算机互联网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社会呈现了需要大量的网络方向的人才进行“组网”、“用网”、“管网”的现象。虽然各高校及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的人数也逐年在增长,但仍然出现能够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高端应用型网络人才非常紧缺的现象。为此,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变革迫在眉睫。而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成果的关键和直接体现,所以人才培养的改革要重点抓课程设置。本文结合北部湾经济发展现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简单的探讨。

20xx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广西的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就如火如荼进行着,方方面面的经济领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些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据统计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领域专业人才里20xx年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就达到3万多,到20xx年增长到4.5万左右,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要占到了三分之一,在这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时候,高职学院应该各方面联动起来,加快改革,培养出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

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每年也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但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同时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有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是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致使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有的学生与社会脱节,到单位就业基本上是无从适应,无法胜任工作。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如下:(1)课程设置雷同较多,特色不彰显。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均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的课程设置上雷同率较高,各校的特色不突出,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差异不大,出现了有些岗位竞争大,有些岗位招不到人的现象。(2)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网络技术是日新月异,很多时候课程的'设置总是在出现新的技术而相应开设,并没有做到有前瞻性,导致跟不上发展的步伐。(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成果不显著。网络技术的发展是飞速更新的,但都是万变不离其中。在课程设置中要合理把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使之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和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以应对时代的发展。(4)校企合作得不到很好落实。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预约给学生提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岗位,而是把顶岗实习生当作其廉价的劳动力,把他们安排到单调并没有技术要求的流水线上,从而并没有达到实习为了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目的。(5)校本教材开发的力度不够。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源多元化,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果没有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就做不到因生施教,教学成果就不显著。

北部湾经济如火中天地进行着,给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也越来越多,主要有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进行优化与整合,为学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和服务北部湾经济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个人见解。(1)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用人单位的需要,并在课程中体现出来。课程设置之前,高校要到多家企业进行调研,意在了解用人单位提供给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岗位都有哪些,这些岗位都需要的什么样能力和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多听听就业指导中心的意见,动用所有有用资源来获得最有价值的参考,才能制定出最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2)课程涵盖面要广。既要包括基础的综合的基础素养能力,又要包括专业的“建网”、“用网”、“管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现代文化的逐渐形成,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既要有综合基础素质能力又要有专业操作能力。综合基础素养主要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来培养,从而达到让学生获得较丰富的基础素质,以便应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发展需要。专业的“建网”、“用网”、“管网”在课程设置上最好开设网络编程、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网络施工方面的课程,使得学生逐渐深入掌握网络知识,并具备网络各方面的应用能力。(3)加强校企合作开发适应经济发展专业教材。加强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时让企业人员参与其中并多参考业内主流企业的认证标准和培训资源。使得编写的教材既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课程设置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到实处。(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一定要合理。部分高职院校觉得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而忽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高职院校也不能向本校及以上学校一样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要适度、要精。使得学生既能懂得操作的依据和原理又能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未来出现的未知知识和未知技术。高职院校的学生受企业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节约了企业的岗前培训成本。因此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的比重相对与理论课程要重些。(5)课程考核要参考计算机网络业内龙头企业(如cisco、华为、sun,ciw等)国际it认证的中级考试标准。有些课程考核可以采取考证方式进行,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可以根据这些认证的考试大纲制定相应教学大纲,相应的知识内容渗透到平时教学中。

本文对广西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它既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又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大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九

为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质量,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构建新的立体化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是必然之举。文章结合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总结阶段性教学效果,剖析存在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诉求,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深化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1],是各种系统开发的基础平台,是计算机网络构建、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与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核心能力的支撑课程。因此,追求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网络人才,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不竭的动力源泉。

文档为doc格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

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网络的功能、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拓扑结构、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工作基本原理等知识,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所必须的入门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课程学习指南。

在本章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产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联机系统阶段、计算机互联网络阶段、标准化网络阶段以及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在这当中,着重识记各阶段定义、逻辑结构以及各阶段的标志,如联机系统阶段的逻辑结构图、is0、nii等。此外还有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与目标、计算机网络类型等知识点都要求大家掌握。

在本章中还有网络系统的组成、网络节点的概念、分组交换网络基本概念、工作过程及特点等知识点更应当熟知熟记,例如分组交换,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对于分组交换的特点,通过学习,掌握分组交换节点的存储方式:存储的是分组数据,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有较高的交换速率。同时指出了分组交换的信道策略:动态分配信道,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指出了因此种方式所带来的不足:分组数据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由于分组数据中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一定的额外开销;分组交换网的管理和控制比较复杂。这对于后面的学习和理解是很重要的。此外还有广域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协议与标准、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网络分层结构模型,这些知识点无一不是需要大家烂熟于胸,能够分辨出其中的细微差别的。

另外,本章中还有一些诸如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通信信道共享等要求应用的知识点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能够简单应用。

同样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所必需的入门知识。在本章中,数据和信息的概念、数据处理与信息处理、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等知识点都是应当熟知的。此外本章还阐述了数据通信和数据通信的概念,数据通信的特点,数据通信模型;数据通信过程;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通信通道;通信线路联结方式;线路通信方式;数据传输方式;数据通信的主要指标;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数据编码;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多路复用技术;电路交换;存储转发(又称存储交换);数据报与虚电路;atm的概念、结构、特点、传输基本原理;帧中继的概念、结构、特点传输基本元等内容。其中atm、帧中继等概念为其后的第五章中的内容打下了理论基础。

从硬、软两个方面比较详细并完整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及相互间的关系。

从硬件的角度讲,主要讲述了网络硬件系统基本结构、网络接口卡的概念和功能、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方式。对于其中的功能、结构、连接方式要做到能够非常清楚明了。比如网络接口卡,相互间如何进行数据传输,如何进行数据传输中的缓存,工作在七层协议中的哪几层上。此外还有各种服务器和工作站,文件服务器、网络打印服务器、网络通信服务器、网络数据库服务器,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哪一个是在网络出现一定规模后必须的,哪一个是提高网络资源共享能力的,哪一个是作为网络数据资源而存在的,几种服务器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这都需要认真研究。此外,还有工作站与终端,都是网络中互连起来的网络设备。

对于网络连接的通信控制设备,大家需要了解通信控制设备的基本功能、典型通信控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对于集中器、调制解调器、交换器、有线通讯媒体、无线通讯媒体等要从概念、功能、特点等多方面做到熟知并会选用。例如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和应用方向等。

软件方面,要求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工作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等。这当中ipx/spx、tcp/ip、x。25等各种协议的特点、工作适应范围等都要熟知、熟记。对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特点更要清楚。

此外对于netware、windowsnt、unix几种网络操作系统要做到对其操作系统特性的了解。对于windowsnt,现在使用的不是很多了,大家可以从windows2000server(advanceserver)来理解。至于unix,从目前非常流行的unux中可以管窥一二。有能力的考生自己动手实践,以加深理解。

是本书的一个重点,介绍了包括了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任务、工作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tcp/ip协议等,是学习网络基本原理和从事网络研究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对于本书后面所学到的内容将大有稗益。

例如0si参考模型中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其划分的主要原则为:划分层次要根据理论上需要的不同等级划分;层次的划分要便于标准化;各层内的功能要尽可能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相类似的功能应尽可能放在同一层内;各层的划分要便于层与层之间的衔接;各界面的交互要尽量的少;根据需要,在同一层内可以再形成若干个子层次;扩充某一层次的功能或协议,不能影响整体模型的主体结构。

由此可以确保同种网络之间的互连和其他遵循0si参考模型的异种网络之间的互连,同时可以保证网络应用系统不必须考虑网络物理层等层的问题,而主要集中到应用层上。

物理层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层的概念;物理层的功能;物理层的主要问题;物理层的标准;物理层的特性;几种常用的物理层标准。其中,关于物理层的四大机械特性,包括其中的某些指标都要掌握,此外还有关于rs232标准一些机械、规程、功能等。

数据链路层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链路与数据链路;帧与报文;信息数据单元;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同步协议与异步协议;hdlc的概念、连路结构和操作模式;bsc的概念和特点。其中各种协议以及数据链路层的各种管理、控制性能;帧与报文等都是数据链路层的重点。

网络层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层概述;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常用的路径选择方法;流量控制与死锁;流量控制的实现。通过对于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的对比,掌握在网络层两大类服务;同时还要掌握产生死锁的原因以及路径选择算法。

运输层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运输层概述;运输层协议类型;运输层服务;传输控制协议。运输层是整个分层协议的基础,在七层协议中的重点,大家应当分析不同类型运输协议以及不同网络服务类型的区别等。

高层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会话层的概念、结构和特点;表示层的概念、结构和特点。高层是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的集合。要求对这三层的概念、结构、特点要有一定的领会。

tcp/ip协议是整个章节的重点,tcp/ip的体系结构,tcp/ip协议族中哪些协议是可靠连接,哪些不是等等,大家要做到烂熟于胸,这里就不作过多的介绍了。

是最重要的章节。主要介绍了局域网、广域网的概念、结构以及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应用和标准,介绍了典型的局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首先要掌握局域网的概念、局域网硬件的基本组成、局域网软件的`基本组成、局域网技术要求。局域网概念一定要从lan是一种通信网络而不仅是一个计算机网络;mn支持多对多的通信;lan概念中的“设备”是广义的;lan地域范围通常在10公里之内;lan通过物理通信组成;lan信道以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传输这六个方面来考虑。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重点是csma/cd、控制令牌。首先要把握传统的局域网采用的是“共享媒体”的工作方式,然后考虑各种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所适用的拓扑结构:csma/cd只使用于总线形网罗拓扑结构;控制令牌适用于环形和总线形。

对于iebe802,大家应当掌握该标准及其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还要注意ieee802标准实现的产品都是使用曼彻斯特代码。此还有针对局域网的ieee802。3、ieee802。4、ieee802。5标准。其中ieee802。3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局域网的标准。同时需要理解总线网的特点,即它进行媒体访问无优先权,信息的发送是通过竞争进行的;结构简单,媒体介入方便,价格便宜;但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有限制;信息负载少,数据吞吐量较高,延时短;反之,冲突的增加,数据吞吐量下降,网络延时增加;实时性差;采用点到点或广播式通信。通过这些特点,大家可以对局域网的性能有所了解,同时对于10base5、10base2、10base—t三种以太网从长度、连接数、接口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局域网组网选择提供依据。ieee802。4是令牌网的标准。应当注意的是它的4种优先级,使用的传输介质和它的特点,从它的特点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该标准采用无冲突媒体访问方式;结构从物理上讲是总线网,而逻辑上是环形网,连接简单;信息载荷与总线网在信息载荷方面的特点正好相反;传输延迟固定。此外还有针对令牌局域网的ieee802。5也应当认真记住它的特性。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一些高速局域网技术,包括千兆局域网、共享媒体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络、fddm等。千兆局域网就仍然遵循ieee802。3标准(扩展),继续执行经过修改的csma/cd,应注意它的实现方法、支持的传输媒体等。共享媒体局域网和交换局域网都是对网络的改造,大家要清楚地知道,共享媒体局域网的两种技术功能和交换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层次化星形拓扑)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好处(使共享变成独占,使串行变成并行)。

关于智能大厦与结构化布线,大家要熟记智能大厦的概念、智能大厦的基本组成、结构化布线的概念和构成。这里要求非常清楚有关3a、4a、5a的概念和区别,以及智能大厦基本目标、服务功能。对于智能大厦的基本组成要充分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3a、4a或5a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包括结构化布线系统和3a系统。而综合布线系统则要考虑eia/tla568标准、综合布线特点及构成等。

关于广域网,要掌握广域网的概念及特点、广域网的分类等知识点。同时,还要掌握电话拨号网、x。25网、ddn网、isdn网几种广域网技术的结构、工作方式等。应要仔细辨别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异同,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根据定义,局域网作用范围只有几公里,广域网作用范围通常是一个地区;从拓扑结构上说,局域网结构简单,广域网结构复杂并且多样化;还有通信媒体、通信方式、通信管理、通信效率、服务范围、网络性能、投资等多个方面考虑,这样就可以区分二者的不同。还介绍了客户机用匠务器结构,这是局域网的基本工作方式,经验交流《“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课程学习指南》。这当中,要掌握客户机用服务器结构、结构、特点、基本组成概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客户机用臣务器的基本组成中有一个连接件,这个连接件不是硬件,而是进行连接的软件,通过连接件使得客户机/服务器实现了其开放性。

对于局域网来说,容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大家对于教材中有关的诸如双重文件分配表和目录表技术、快速磁盘检修技术、磁盘镜象技术、双工磁盘技术等的原理有所了解。

讲述的是关于网络互连的问题。这里面需要掌握网络互连概念、网络互连目的、网络互连形式、网络互连功能、网络互连任务等基础知识,还要对于各种互连设备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网关,工作在高层中。这对于网络互连来说是应当特别注意的,同时工作在不同协议层也是网桥、路由器的区别点之一。除此之外,大家还应当对各种互连设备的详细情况做到熟知。

介绍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网络管理的标准由此形成的网络管理体系的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方法。本章的概念点很多,从网络管理的概念、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网络管理基本模型到故障管理的基本内容、配置管理的基本内容、性能管理的基本内容、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记账管理的基本内容,再到snmp的概念、snmp的基本组成;此外还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关概念、网络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保护网络系统的基本要素、网络安全策略、网络系统安全保护功能安全风险的特点、常见风险名称、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代换密码法、转化密码法、des加密标准、加密方式等。要对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由哪些方面引起的做到心中有数。环境:计算机网络通过有线链路或无线电波连接不同地域的计算机或终端,线路中经常有信息传送,因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计算机网络都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对于自然界,如恶劣的温度、湿度、防尘条件、地震、风灾、火灾等天灾以及事故都会对网络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影响;强电、磁场会毁坏传输中和信息载体上的数据信息;计算机网络还极易遭雷击,雷电能轻而易举地穿过电缆,损坏网络中的计算机,使计算机网络瘫痪。由于社会不安定,没有良好的社会风气也会增加对网络的人为破坏,给系统带来毁坏性的打击。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共享、软件共享、数据共享。各个终端可以访问主计算机的资源,各个终端之间也可以相互共享资源,这样为异地用户提供了巨大方便,同时也给非法用户窃取信息、破坏信息创造了条件,非法用户有可能通过终端或节点进行非法浏览、非法修改。此外由于硬件和软件故障也会引起泄密。同时,大多数共享资源(如网络打印机)与它们的许多使用者之间有相当一段距离,这样就给窃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设下了便利条件。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要通过数据通信来交换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物理线路、无线电波以及电子设备进行的,这样在通信中传输的信息极易遭受损坏,如网络线路的辐射等都对信息的安全造成威胁。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网络可以从多个节点接收信息,因而极易感染计算机病毒,病毒一旦侵入,在网络内将按指数增长进行再生,进行传染,很快就会遍及网络各节点,短时间内可以造成网络的瘫痪。网络管理:网络系统地正常运行离不开系统管理人员对网络系统地管理。由于对系统地管理措施不当,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保密信息的人为泄露等。而这些失误,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同时还要对所保护网络系统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心中有数。安全策略:每个组织都必须制定一个安全策略以满足系统的安全需要,为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提供保证。例如,对一个军事系统承包商来说,安全性是首要的,他所实行的安全策略,完全不同于通常需要开放的访问和自由交流思想的学术机构希望实行的安全策略。安全策略涉及法律、技术、管理等多方面问题。防火墙,“防火墙”在网络系统中是一种用来限制、隔离网络用户的某些工作的技术,安全系统对外部访问者(例如,通过intemet连接的访问者)可以通过防火墙技术来实现安全保护。记录,为了解、防护和恢复未经授权的访问,在网络上的每项活动都必须被记录下来,系统管理员必须能以某种方式处理记录的信息,以便获得所需的信息来定位和特征化侵入行为。识别和鉴别,网络中的用户和系统必须能够可靠地识别自身,以确保关键数据和资源的完整性。网络中必须有控制手段使用户或系统只能访问他们需要或有权使用的资源。系统所具有的这种能力还必须是不容易被破坏的。脆弱性评价,网络上的每一系统都应进行正确的配置以保证足够的安全性。虽然手工能够对大型网络中所有的脆弱性进行检查,但工作量非常大。对脆弱性的研究可通过把系统看成一个“黑盒子”的方法,从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两方面工作来检查系统某些方面的脆弱性。物理保护,电缆、终端(特别是网络服务器)、路由器和其他系统硬件会受到物理危害(例如,通过“搭线”到网络电缆上)。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应当规划网络的物理安装,以便潜在的安全性危害降到最小。网络服务器和路由器应当锁存在屋子或柜子中,并限制用户的访问次数。应对访问网络上使用的软件进行限制以确保不危及数据。对网络连线进行规划以尽可能减少搭线的潜在可能。

讲述了有关internet和intranet的知识,对于大家来说,对于internet基本功能、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的概念及应用达到应用应当不是难点,但是对于其中包括nii的概念、基本内容、internet的概念、基本结构、internet对人类社会的影响、isp、域名、internet的连接及接入方法、chinanet的构成、chinanet的基础设施、chinanet服务的基本内容应当认真学习掌握。对于intranet,要充分考虑它是以incrmet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系统。是一种三层c/s结构网。这种结构网与传统的单层c/s结构网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单层结构c/s网的网络服务是以服务器为中心进行的,客户与服务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构成的服务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式。三层c/s结构网使服务器从ian中脱离出来,而把服务器移到更大的网上,这种网络提供的服务是通过分布在网络上的多台服务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这些服务器与客户的距离无关,其所构成的服务是客户/网络(client/network)服务模式。三层c/s结构第一层表示层用于完成与用户的接口;第二层是利用服务器完成客户的应用功能;第三层数据层响应客户的请求,服务器独立地进行各种处理。同时还要对于网络硬件平台的构建,包括选择技术(以太网、千兆以太网、fddi技术)、原则(坚持适用、高效原则),以及网络软件平台的构建(必须以tcp/ip协议为基础),包括网络操作系统、浏览器、中间件和数据库设计等进行掌握。

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及相应技术、概念和基本原理。要求掌握集中式数据库与分布式数据库、0dbc技术、数据一致性、客户/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研制nmis的原则、nmis的网络策略、nmis的网络规划、edi与电子商务、及网络多媒体应用。

要重视对nmis网络规划的掌握。开发者通过对系统的详细分析,确定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后,应着手进行系统的网络规划工作。用户设备,系统硬设备是系统正常运行,实现系统目标的物质基础,通过对系统实际调查分析的结果,和对各职能部门的需求的分析来确定终端数量,工作站、主机和服务器等设备的类型。对nmis来说,这些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们必须满足:设备性能一致性,互适应性强;设备性能稳定,可靠;性能价格比较合理;充分考虑到系统变更。网络分布,分析用户数量及其位置,确定服务器、工作站及终端的具体位置,对具有特殊需求或限制的用户,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网络服务,制定解决数据库与资源共享,文件的传送与存取,网络互连、电子邮件等的具体方案及各技术指标。数据通信,不同类型信号度量的方法,对网络而言传输的负载是不一样的。通过对信号类型的分析,估算信号输入量,传输速度,根据用户需求选择通信介质,制定传输方案。

mis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一个mis在技术上要具有先进性,又要讲求实效,要能为用户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由于用户的环境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用户随时都有可能对系统提出新的功能要求,所以,mis必须具有开放的、便于操作的接口,使系统便于扩充,适应各种变化。系统功能完整、数据流程严密,mis在功能上要能覆盖用户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进程。通过输入系统所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原始数据就可得到用户所需的各种结果。并且系统数据流程要具有严密性,符合实际要求,它是实现系统目标的关键。系统安全可靠,mis必须具有完善的安全的后备支持措施,用以保证系统可靠的、正常的运转。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具有整体性、时间性、易掌握性等特点。mis具有一系列上述特点也是必须掌握的。

理论内容多、应用性强是本课程的突出特点,只有多思考、勤实践,才能融汇贯通。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一

依据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力学课程的建设现状,经典结构力学的基本教学要求为: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力学概念与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具体在教学内容上,就是在掌握静定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方法、超静定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方法(主要指力法与位移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一种工程实用手算方法(渐近计算法),并能使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结构计算,能对结构的受力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

2工程实用手算法教学内容及要求。

依据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了结构力学课程工程实用手算法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为:能够应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与无侧移刚架的内力,能够应用二次弯矩分配法与分层计算法计算刚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能够应用反弯点法与d值法计算刚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其中,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主要通过经典结构力学的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学课时数为4学时;第二、三部分教学内容主要通过高层建筑结构课程的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学课时数为6学时。

3工程实用电算法教学内容及要求。

工程实用现代电算方法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求解器与pkpm设计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其中,结构力学求解器的教学主要通过经典结构力学的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学课时数为6学时;pkpm设计软件的教学工作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来完成。本部分的基本教学要求为: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力学求解器进行结构力学作业自检,并能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中运用力学求解器与pkpm设计软件进行整体结构与构件的内力、变形计算。

4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及措施建设。

4.1课堂教学方法建设。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结构力学课程在数学—力学—结构工程课程体系中的桥梁地位和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适宜、先进、灵活,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法。课程组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根据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和质疑式教学方法[4],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4.2课堂教学手段建设。

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课程组教师自主编制了结构力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所无法表达的内容,比如在介绍如何把实际结构简化为理想的结构计算简图时,可以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各种实际建筑结构,这样的表达简单、清楚、准确,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在介绍结构变形的发展过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使学生一目了然。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可以把实际工程搬进课堂,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了课堂上的实践性教学,充分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6]。为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组教师建成了结构力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把电子版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学课件、自学参考书库、习题库、考研资料库等资源上传到网上,供学生使用。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并对学生进行答疑和辅导,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适时交流互动。

4.3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指综合训练与工程实践两个阶段,具体包括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在这两个阶段,要求课程组教师全部深入到学生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用手算计算方法与现代电算方法的应用能力。在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设计内容选取恰当的工程实用手算法对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并要求80%的学生能应用力学求解器进行电算校核,以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在毕业设计中,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工程特点选取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然后再选取恰当的工程实用手算法对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并要求50%的学生能够应用力学求解器或pkpm设计软件进行电算校核,以达到工程实践的目的。

4.4创新素质教育建设。

4.5考核方法建设。

本着“重平实、重应用”的原则,将期末一次性考试变为多层次、多方式的考核,具体内容包括: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对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回答问题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采取每章小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知识掌握情况考核,以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注重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对部分工程实用性较强的内容,采取布置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期末考试只对经典理论部分进行考核。

5结语。

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知识—训练—实践”为主线的良性循环的新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突出了经典结构力学的核心地位,兼顾了工程实用手算法与现代电算法的综合训练与工程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力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工程实用手算能力与电算能力,确保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二

论文导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处理络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其日后具有继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才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组织都要围绕这个教学目的来展开。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论文格式。目前国家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大众化进程,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如何设计课程及教学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较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众所周知,高职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没有热情,逻辑思维能力欠缺,依赖教师,自学习能力差。如何让学生能真正地学到知识,获得职业技能,提高自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且与工程技术结合非常紧密。论文格式。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而不是过多地讲具体的计算网络中所使用的专用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因此应尽可能地讲述较新的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致很快地过时。有必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最新的网络产品,重点讲解一些最常用的网络协议。

对这些产品与协议的介绍将有助于学生对网络理论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网络层次结构时,每一层的`讲解最好结合相应的网络产品。在物理层的讲解中,可以结合交叉线的制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讲解中,可以结合hdlc协议及ppp协议;在介质访问控制层的讲解中,可以结合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以及最新的无线网络设备;在网络层的讲解中,可以结合路由器的使用与ospf协议,等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应提醒学生:现有协议可能会被新的协议所取代,现有的网络产品也可能被升级,重要的是通过对当前这些协议的学习与分析,理解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明白协议在面对问题时采用了怎样的解决思路。一旦学生掌握了处理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就能够在面对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时继续学习。培养这种继续学习的信心与能力,才是课程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论文格式。此外,教师应淡化教材的作用。教材仅是主要参考书,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相关的书籍和报道。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工程性较强,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传统的教学计划安排是先讲授《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然后安排为期两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有时理论课和实训课还不在一个学期,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发现很多学生已对所学理论知识忘得差不多了,实训老师得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讲解基本原理,这样学生实操时间相对减少,往往很多学生实训结束达不到相应的技能。为此我们学校采取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训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任课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讲授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即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就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实践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实践课的教学方式上,首先演示和讲解实验目的、步骤、相关的背景环境以及需注意的事项,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人人动手,实际操作,完成实验内容以及教师所给出的情景问题。遇到问题首先要求学生分析问题,教师在旁边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网络技术操作,实践性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但是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学校提供的机会总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在改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的同时,教会学生使用模拟环境,使学生能在宿舍自己的电脑上做网络实验,提高实践效果。比如使用virtualpc即虚拟pc技术,让学生在一台pc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不需要重新启动系统,只要点击鼠标便可以打开新的操作系统或是在操作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学生可以把一台机器当作多台使用,彼此互不侵犯,从而可进行对等网络、windows20xxserver组建及linux网络等实验。而利用boson.netsim模拟软件,学生能完成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实验。通过模拟环境,学生不仅能熟悉命令完成配置,也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同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宿舍组网,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组网,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计算机网络发展更新迅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崔轩辉。计算机组网工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173—180。

[3]骆耀组。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150—200。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三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教学难度大。

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又存在教学学时偏少、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总结以往授课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三方面谈一谈改善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科学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作为高职院校,应遵循“淡化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应用”的原则,不照搬本科院校的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tcp/ip协议、接入internet技术等,不求全求多。

教学内容不按osi参考模型层层展开,而是以局域网组建为核心,从局域网拓展到互联网。

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来说,网络的设计、组建、管理和维护不是他们毕业后的主要岗位群,因此基础理论知识简要介绍,将重点放在操作技能的培养上。

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注意与专业相结合。

例如,对于机电、电子与自动控制技术类专业,不仅介绍商用以太网,还介绍工业以太网;不仅介绍网络操作系统,还介绍嵌入式网络操作系统。

这些专业的工作岗位里经常用到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嵌入式系统,学生需要知道两种网络及嵌入式和非嵌入式的区别和应用领域,从而更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

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一)类比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有很多抽象的、晦涩难懂的概念和术语,这就需要经常使用类比教学法,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化枯燥为生动,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下面介绍两个使用类比教学方法的例子。

例1:对计算机名、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关系的理解,可类比为日常生活中的信件投递过程。

1.信封上收件人名字相当于计算机名或物理地址。

如果信是给本班同学的,则在信封上仅写名字就可在班里投递成功,因为范围小,大家都认识他。

这就像局域网中两台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名或物理地址(不用逻辑地址)也可以通信一样。

早期局域网netbeui协议就是使用计算机名作为地址通信的,而ipx/spx协议则使用物理地址通信。

2.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就相当于逻辑地址。

如果信是寄给外省的同学,为保证信件的投递成功,要在信封上写上详细地址、名字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含有省、市、区等层次信息,有了邮政编码就知道信件应送往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了。

同理,范围较大的网络通信不能仅使用计算机名或物理地址了,要使用逻辑地址,如ip地址。

ip地址像邮政编码一样含有网络号和主机号两个层次的信息,根据ip地址就知道要与哪个网络的哪台主机进行通信了。

例2: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过程可类比为不同的通信方式。

1.对讲机通信相当于集线器通信。

当每个人在同一栋宿舍大楼里但在不同房间时,可使用对讲机进行通话,特点是一个人说话时其余人都能听见,说话和接听不能同时进行,同一时刻只能一个人说话,如果两个以上的人同时说话就会发生冲突,这种工作模式就是半双工模式。

这就像用集线器组建的局域网,集线器信道是共享的,某一时刻只能有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集线器简单地将某个端口收到的数据“广播式”转发给所有其余端口,只有目标计算机才会响应。

2.内线电话通信相当于交换机通信。

使用对讲机这种半双工模式不方便,所以同一栋宿舍大楼里的人可使用内线电话进行通话,特点是点对点通话不用广播,允许多对电话同时通话,说话和接听同时进行,这就是全双工模式。

这就像用交换机组建的局域网,每部电话相当于交换机上的一个端口,电话簿相当于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当某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时,交换机读取数据包中的目的物理地址,根据“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转发到相应端口,这就是点对点通信。

交换机允许多对点同时通信。

3.外线电话通信相当于路由器通信。

当两个人不在同一栋宿舍大楼里时,要通话就必须拨打外线,总机负责把电话转接到目的号码,总机就相当于路由器。

这边的总机负责找到对方的总机,并将内线号码转成外线号码,这就相当于路由器的路由寻址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了。

(二)使用工具软件辅助教学。

除了类别教学法,充分利用一些工具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一般的工具软件是幻灯片、flash动画和教学影视片段等。

这里要介绍的是使用虚拟机和sniffer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例子。

例1:使用虚拟机演示局域网组建和网络操作系统配置。

通过虚拟机软件在一台电脑上组建多台虚拟机,每台虚拟机运行单独的操作系统而互不干扰。

有了虚拟机,我们就可以在虚拟裸机上演示如何安装网络操作系统;演示在多台虚拟机之间或虚拟机与真实机之间搭建对等网和c/s模式的局域网;演示internet连接共享的配置;演示windowsserver的活动目录、应用服务器的配置等。

图1所示是使用vmware软件构建的虚拟网络环境。

具体形象的操作演示使得局域网组建和网络操作系统的学习不再空洞,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得到真实感受。

例2:使用sniffer软件学习分层和协议簇。

sniffer是一套获取、分析和产生网络数据包的软件,sniffer可以在各层协议上进行解码,每一层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

对于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进行协议分析并不是课程的重点,但协议分析器在说明局域网工作原理和通信流量、通信内容的构成、网络安全、网络病毒攻击等方面,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动的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sniffer对数据包的`分析解码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分层和协议簇的概念。

方法是在sniffer软件中设置捕获访问某网站的数据报文,选取其中的http数据报文,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应用报文是如何从应用层到传输层再到网络层接着到链路层逐层进行封装,并且可以看到各层中相应协议规定结构的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三)网络教学法。

由于互联网信息丰富,所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常用网络产品的性能和参数,对学生学习网络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例如,上网查看市面正在使用的交换机的图片、类型、参数和价格,学生就能产生感性认识,明白所学知识在选购交换机时的作用,增加对交换机性能和价格行情的了解。

又如,对域名的认识,除了介绍域名结构、域名解析原理外,还可上网搜索查看域名申请过程、域名和ip地址的绑定和域名价格等。

上网搜索所需知识已是获取知识的最快捷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教会学生上。

网搜索知识的技巧和培养学生上网主动学习的习惯。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通过实验环节,可以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然而,由于网络设备价格高等原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无法建设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

利用虚拟机和sniffer软件来架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网络实验可开设如下:(1)使用虚拟机软件学习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2)将两台虚拟机组建成对等网;(3)将两台虚拟机组建成c/s模式局域网,并配置ftp服务器、web服务器、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和防火墙;(4)使用sniffer软件捕获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的交互信息,分析所捕获的数据包数量、数据包类型和数据包内容,从而掌握子网掩码、网关、arp协议、icmp协议的作用和工作机制。

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后原本晦涩难懂、抽象空洞的课程变得形象易懂、真实可见,学生好学,教师好教,“教学做”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四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双语教学实践的重要学科,受到了各大高校的热烈追捧,但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未能结合本校实际建立起系统、完善、全面的双语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导致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应用率较低,教学效果与预期存在巨大差距。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缺乏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整体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重视应试而非应用,导致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较低,无法很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另一方面是受限于学生的英文理解能力,对于选用的原版英文教材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点理解产生偏差和误区,从而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为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在对知识展示时也多以板书和ppt课件为主,缺乏多元化的知识表现形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五

针对目前高校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分别对理论课授课内容、理论教学方法、课堂实验教学模式及课外实训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践,对于改革实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赵长容马美萍曹建明连国军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浙江,温州,3250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7)分类号:g71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理论课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六

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通过此课程的研究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为以后学习web应用程序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计算机网络》不但能为后续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能积极适应信息技术新发展的不断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创与创新意识以及实际组网技能。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最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教学矛盾,提高教学质量是该课程教师的亟待解决一大难点。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符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境。那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该如何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解决教学难题?本文笔者将根据该课程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实践,在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学方法拟定、实践项目的设立和组织四个环节谈谈如何围绕建构主义理论开展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以更好地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服务。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和他对学生需要的考虑,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它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对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立与实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的产生,且教学理念支配着教学行为,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态度决定一切。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应遵循以岗位需要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教学服务社会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将课程进行重组与创新,实行整体优化。

1.以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对《计算机网络》的行业情况重新调研后,酌情逐渐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并强化实践实训项目,使课程设置与国家对高职高专课程相一致。

2.以就业及市场需求为教学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各个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去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要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根据以上具体需求,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修订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并对实验环境进行优化,对课程内外教材进行丰富等。

3.为了建设质量高、具体、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作为依据;为了建设先进的教学和实训环境,必须以现代的技术作为依靠。

4.为了让学生具备其基本的网络知识,就必须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其具有搭建基本网络的能力,掌握安装、配置、和调试各种网络设备,以及管理和维护网络的能力。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教学模式的建构对教学理念的实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时代在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变革,教学模式也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和需求,各种各样的模式都在不断的被提出和被试用。对于高职高专来说,由于自身职业性质的设定,使得这些高校在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要更多的把实践教学、操作推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目前来说,工学结合的模式是被普遍认可和被广泛推行的教学模式,以下就以此模式作为分析对象,浅析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之路的开展和展望。

(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生产,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能力,除了要实践操作以外还需要从理论上研究其特性,获得创新。为使得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特色得到保证,应该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根据当前的就业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参与网络的组建及维护工作,扩大学生的.知识而。再次,学校或课程教师可以努力地发掘其他外部可利用资源,在多个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以更好地与社会紧密结合。最后,还可以聘请企业内高级工程师以及其他专家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教育,让学生们能亲身感受到行业知识的魅力。

(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独立去解决相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构建结构,必须要深刻的理解此知识内容反映的性质、规律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感受,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因此,教学模式可以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论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杜威的反传统教学模式,让人们意识到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网络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网络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各种各样大容量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内容的决定者,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思想,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记和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和协同工作的能力,有利于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进程,有利于学校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建立共享区、留言板等形式把《计算机网络》课程资源上传、共享,学生可以在课外对将要学到的内容进行预习,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

(四)学历教育应与证书培训有效结合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学校的毕业生应取得学历和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两种证书,这既是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各行业逐渐把专业上岗证书和专业等级证书作为毕业生就业的必备条件。此外,双证书教育的管理及实施效果,还是高职高专人才评估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综合检验的指标之一。学历教育与培训证书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重新构筑课程内容新体系,可以实现教学环节与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教育教学手段是在思想理念提高后用于实践的具体表现,也是检验思想理念的正确性、合理性、完善性、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在提高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学手段也不能停滞不前。所以,我们为了促使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的配套和同步,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上尝试了很多创新的办法,以服务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一)本课程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灵活多样。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考虑到学生记笔记、思索的需要,又考虑到扩大教学容量,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灵活的教学形式。对于需要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问题等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问题直观、形象、易理解,也可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公式推导等需演绎的内容,采用黑板加讲解的方法。

(二)通过类比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标。

讲课中可以把课堂内容与生活的事件相类比,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易懂,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如讲网络层的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时,用城市中的交通问题作类比,使学生较为轻易理解。尤其是拥塞控制,通过类比,很轻易就能理解网络中的packet包太多是导致拥塞的原因,然后就有采取一些算法来控制和解除拥塞。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除了教师讲授,还应鼓励学生讨论,课前提问,课后总结。课后的习题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定期给出关键词,让学生查阅文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态,了解计算机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应用的能力应着重培养,毕业设计应该采用实验操作、综合练习、课程设计、而向应用和开发服务等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调查分析综合和实践理论实践的逐步深入中,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企业中去,实现自身价值。

(一)根据学生兴趣开设实验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根据本课程的实验进度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实验小组,使学生勇于创新。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几乎每节实验课都有实际操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不再是千人一面,让实验内容有更好的发展,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这样就需开设实验兴趣小组来得以实现。

(二)综合作业与课程设计结合,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不同内容的课程,进行综合作业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技术得以进步,需要通过各种各样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体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有本着以学生为本、以教学理念为导向、以教学模式与方法为源头,以提高人才的培养为宗旨,使人才的培养模式得以创新,只有这样《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才有更大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七

摘要:为了贯彻国家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响应国家提倡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许多高校纷纷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探索与改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显示:(1)武汉工商学院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2)教学模式落后、评价方式单一;(3)学生积极性不够、教师专业度不高;(4)体育设施短缺、体育文化活动不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身体健康作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高校学生体质逐渐下降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接受体育课程的最后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制约着学生未来能否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因此,本文力究目前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和策略,以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发。

1.2.2、访谈法。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1.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对比,为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1.2.4、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需要的信息,设计关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抽取部分学生发放问卷。

2.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条件和基础,教学目标的模糊势必会造成预定教学效果的偏差。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教学目标不应该只限于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应该放在如何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和意识,达到生理、心理、技能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发展。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同样造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武汉工商学院开设的体育课程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和武术等项目,以学生自己选修为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项目都有人数限制,一部分学生被迫调到其他体育项目,相应地限制了这一部分学生上课的兴趣。经过调查得知,武汉工商学院只有大一和大二学生才有体育课,每周一节,由此可见,体育课程设置的不仅年限短,而且课时少,不能有力促进学生大学四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不利于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2.2、教学模式落后,评价方式单一。

国家实行新课改以来,许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泛泛之谈,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导致教学模式维持没变,依旧以老师讲解示范,学生自我练习为主,缺少许多师生之间必要的交流和讨论,难免造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丧失,不利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学生体育技能达标情况考核为主,只注重学生最后考试结果,忽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情感、努力程度、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评定。调查过程中发现,体育课程选修之前,部分学生从小受过一定程度上的体育兴趣培训或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致使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参差不齐,虽然一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努力,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这部分有基础的学生相比,依旧还有一定差距,如果采用传统的技能达标考核标准进行考试,很容易磨灭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2.3、学生积极性不够,教师专业度不高。

中学阶段,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没有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进入高校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学生自由度的提高,电子产品进入了学生生活,手机和游戏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势必会减轻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部分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欠缺,不能将自身专业知识很好用到体育教学中,例如有些教师从小运动员出身,在体育教学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往往以较高标准要求学生,没有理清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学校没有开设游泳、体操、体育舞蹈等诸多项目,学校有不少这类项目的教师,他们不得不进行跨项目教学,这种跨项目教学不但影响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2.4、体育设施短缺,体育文化活动不足。

场馆设施是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具备充足的场馆、完善的器材,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尽可能的实现。武汉工商学院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体育选修课中,存在许多学生共用一片场地情况,造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大打折扣。同时,足球、篮球、网球等体育课程在室外进行,难免遭受下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严重影响课程目标设计和进行。体育文化是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活动是宣传体育知识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来看,武汉工商学院每年在体育文化宣传和体育活动举办上少之又少,加上各种体育社团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支持,不能发挥其真实的作用,也相应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置课程。

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工作的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应当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身体是工作或学习的条件和基础,高校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发展的重任,因此,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学生现阶段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工作、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课程设置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课程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学生在课程上的第一选择。同时,应当增加体育课程的年限和每周体育课程的次数,合理分配体育理论课程和体育实践课程的比重,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和系统地掌握运动技能,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程度,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3.2、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体育课程要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逐渐由控制者向引导者过渡,引领学生由灌输式向合作式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迈进。比如:教学前,教师可以挑选有运动经验的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老师再对此进行评价,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不但迎合了学生的需求,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易犯错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沿用考核评价体系,考试虽然是展示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但也存在许多偏颇。评价时,应采取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注意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因认真的学习态度取得的技能、心理、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进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3.3、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度。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表现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一味追求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体育运动竞技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引入新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成败。目前,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学校领导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派遣年轻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聘请高水平的教师进行任教,调整好师资结构,院校领导加强对教师上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教师做好自评和反馈工作,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4、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体育文化活动宣传。

体育场地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的体育设施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武汉工商学院目前场地设施较为短缺,学校领导应该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增加体育场馆设施数量,同时延长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时间,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对场馆进行维修,确保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

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健康观念的另一种方式是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拉动学校及周边商家对体育活动的支持和赞助,利用校园广播、学报、宣传栏等媒介对武汉工商学院近期体育活动举办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开展体育文化知识讲座和举办体育知识技能大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有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学校领导要对学生体育社团进行大力支持,不仅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更能锻炼学生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4]韩冰.终身体育视域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讨[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6]陈龙.对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

[7]王国亮.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汇总篇十八

根据高频电子电路在电子行业的基础作用和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本文作者结合本校高频电子电路的教学现状和自身教学的`经验与体会,介绍了本课程在教学形式、内容、方法上进行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实践证明,新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黄成玉赵立永马红梅薛伟宁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北京,东燕郊,101601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6)分类号:g71关键词:《高频电子电路》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