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0:57:19 页码:13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汇总8篇)
2023-11-17 20:57:19    小编:ZTFB

分类是将事物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或特征进行归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总结应该具有反思意义,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总结范文,从中获取对写作的新鲜感悟和认知。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篇一

元宵节,回了一趟文成。

给曾先生打了三个电话,心里空空的。

他就像是我的热水袋,可以暖手,暖脚,暖肚子。

晚上住在我哥家里,嫂子细心地帮我铺了床,给我备了睡衣。我去年夏天在这个房间睡过一次,对这张床还保有熟悉的感觉。房间里,种了很多肉肉,绿意嫣然,煞是好看。简约美丽的大吊灯散发出如月光般朦胧的亮光,心里是淡淡的思念。

在床上练习ishakriya静坐,发“啊”的音时,感觉到大脑皮层在震动,发麻发胀,有一股能量在顶轮来回窜动着。哥敲门进来,问要不要喝水。我说:“好呀,你倒给我。”

哥轻轻地带上门,估计是去厨房烧水了,我在床上发呆。不一会儿,哥一手拿着一个装满茶水的玻璃杯子,一手提着茶壶走进来了。他把杯子递给我,又出去搬了一张凳子放在我的床边,然后把我手里的水杯连同茶壶一起放到凳子上。茶汤是淡黄色的,很清澈,味道也很特别。拿起杯子,会有一股淡淡的醇香入鼻,小酌一口细品,茶里有粮食的味道,再轻轻咽下时,会有微苦刺激着味蕾。我说:“这茶养胃吧,挺好喝的。”

哥说:“这叫荞麦茶,是从**旅游时淘来的。给你带一包走吧。”

我说:“好啊。”

恩,全收了吧,你的爱与关怀。有一个哥哥真好!

微信里收到一张图片,是我跟一位微友的对话截图,聊天的框架上写着“珊珊妹妹”。我说:“谁是珊珊呢?”他说:“是你啊,我跟你认识十几年了,一直以为你叫珊珊。”哦,珊珊妹妹,还挺温馨的。我们从未见过面,只是偶尔闲聊几句,这十几年的偶尔几句闲聊也足以捡到一个哥哥了。

哥总会照顾你的,是你可以偶尔依靠一下的。是ta以外的那个人,像清澈的荞麦茶,清清淡淡,多喝不腻。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篇二

去年谷雨,闲居在家久了的妻突然说要我陪她去上苦坑百丈级采一天的茶。我自是欣喜若狂。家乡篁碧自古产茶,而又以篁碧南山苦坑百丈级的茶叶最负盛名。晚清名儒雷维翰曾如是赞曰“未饮已然十分喜,入口更觉满腹香”。可是,生于斯、长于斯,我却是难的真正品尝过这曾是贡品的正宗苦坑茶。

真去了,又有点懊悔这趟苦旅。

早上六点就出发,翻彭家山,越下苦坑,一路羊肠山道,崔嵬陡峭。到了苦坑,更是要淌山涧、攀石岩。直到中午,才过了竹林到了百丈级。此时尚是早春,而我和妻都已是衣裳漉漉。稍感庆幸的是。尽管累了些,却没错过这一路景致。尤其是进了山腰的毛竹林,看青篁滴露、闻风动竹舞。片刻的心怡。稍稍释却了一路倦怠。

到了地头,又是一种心境。有喜,有失落。唐诗有说“幽篁尽处采茶女,婀娜蛮腰踏碧波”。我感受不出这种浪漫,茶山在竹林尽头那不假。可采茶女们的婀娜蛮腰美曼身姿却不怎么样。来的尽是中年农妇,一脸的泥汗,满是泥浆的衣裳,被荆刺撩乱的发丝,臃肿的茶筐。我非但感觉不出浪漫,甚至有些鄙夷。喜的是,印象中的茶园是密匝匝、绿油油,密的压抑,绿的刺眼,而百丈级的茶未轻人工修葺,树干硕壮、东一株、西一株、涧边一株、石壁一株。有白、有红、有绿,有紫,白的红的是新开的杜鹃。绿的是满山绿叶、紫的是一种叫不出名的野花。耳畔时不时传来叫声各异的鸟鸣。然后找块大石舒舒服服洁净的一靠。这倒挺惬意。但这也仅限于我这种闲人。正轻采茶女是绝计没这份闲情的。嫩嫩的茶叶,倘是要凑足一斤千品,怕最少也得两三天拼命的采摘。

回到家里早是黄昏,妻还得捡茶洗澡,晚饭只有上岳父家蹭一顿了。真闻到茶香,还是妻炒青时,火烫的铁锅,妻用她毫无保护的手在锅里翻炒、跌干,茶香,伴着锅里涌出热雾一阵阵涌出……看着妻一头的汗珠和被烫的猩红的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茶叶做好已是晚上十点,一称,一天的收获仅得三两茶叶,迫不及待撮上一点用开水泡了,乍看色,如捧一杯翠玉在手,待尝过却又有些失望,此茶亦如早先喝过的其他篁碧茶叶,唯觉香气纯些,回味舌尖更甜些。离意想中的好茶很有些差距。便回头问妻,辛苦一天值吗?妻有些愠恼,稍倾,回答说,值!我愿意!

我好同棒击,突然明白,此前我何以未喝道百丈级的茶叶,而市面上更买不到真正的苦坑茶。其原因是这茶叶是采茶女们的真情茶,只有她们从心底里尊敬、爱戴的人才能使她们不辞辛苦的去采摘,哪怕再远、再累,得到的再少些,她们也心甘情愿。百丈级的茶叶之所以难买到,是因为它早不是单纯的商品,这茶叶,其实是茶女们的一种感情寄托,就如同儿女给母亲的康乃馨,丈夫给妻子的玫瑰。不,还不止如此,康乃馨和玫瑰还可以买的到,这茶叶却是无价的情意。

又喝一口茶,这回更香了,而且,这茶里更透出了一种别样的味道:亲情!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篇三

那年的星光布满漫山的缀着雪花的松林。

雪压松枝,担起一山的晶柔。今天的期许会再来,明天的再来会醒转。今天和明天,只是前顾,后盼。

我把这个冬天的心事托于掌间,一笑,全是你眸间的水漾清凉。那是那年记下的模样。素衣下有你的坚持我的青涩,将尘里的遗落结印,一步一道场,一岁一华年,我念你无我,我叹你何来无我。恣意的纵情让我于手稿描下侘寂天涯,面对绯色的花朵,坐忘初见的那道弯,再笑,还给不老的影子,此方,无我,彼方,无我。

“过年了,你回去吗?”我问

“还没确定。”你答。

于是那年雪后的某天,我从河东跑到河西。雪后的冬阳仍带着清冷,扑面的风夹着峭寒,我怀揣满心的欢喜撒落你的庭院,不顾你眉间的惊诧急急地说:“今年,我不回家。”我只很想让你了解固执的内野,让异乡的你坐持相知的清明,临窗画雪,烹雪煮茗。尽管流年散碎,总有默然的煦笑浸染时光的底片。

我望着你眉间的惊诧,嗫嚅着:“我想,想……”

“怎不打电话?”你温和的笑扫尽眉间的惊诧,扫落我的忐忑。你拽着我的手:“我们出去吧。”

车一路向东,沿着湘江堤岸,有深冬的蔓草在河风里萧瑟,沿路的积雪还未融化,簌簌地从树枝上扑落下来,散成一地白霰。几只鸟雀在人行道上安然当步,脆鸣的啾啾声划破雪寒。

行至爱晚亭,停车,驻足。松涛吟啸,枫叶随风。踏着斜斜的石经,雪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满眼都是玉叶琼枝,天光云影,随手可触是亮银色的喜悦。一个人,一个人和自己喜欢的人,或者一个人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一群人,自是感觉不可同日而语,我这么想。我以为实时的距离不能凌驾于神魂,只是看清这一点,所有遗落的方式颠倒众生相,换成时间作答。

我的手指摩挲在松针上,用沾染的雪凉渗透手掌的肌理。有风吹来,扬起一片雪雾,抬起头,银缎的帷幕,织成一张白网,仰着的脸有片片凉滑过。

“好美!”我伸出手,欲接纳空中翻飞的圣洁的白蝶,心底的弦在冬阳煦暖下拨出潺潺的流泉。

“别冻坏了。”你的大掌暖暖的包裹我的小手插进大衣口袋。十指相扣,沐浴一场流雪回风,入了山林的苍茫。

不觉间山林抹上黄昏的流光,昏暗的周遭似留着旧时光的昏花。此时想起,如同泛着黄斑的旧照,你我穿行在斑驳的山峦,一念,就是青春的散场,点点雪莹留下映照与时光纠缠。

这个冬天,漫山的枫叶未点醒湘水,麓山还未看见雪松。山林依然苍翠,经年依然载着一场没有回音的等待。我们总是把年少的祈望留给时间,而最终做了时间的囚徒,输给时间。

我记得你说过,人首先要学会自立,才能自保,四处方可为家。

后来看桐华的小说《长相思》,看着看着泪流满面,毫无救药的喜欢上相柳。小夭和相柳在清水镇相遇,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小夭说:我无力自保,无人相依,无处可处。当他们种上情人蛊时,他感受着小夭的一切喜怒哀乐,他承了她十分之十的心痛。随后,相柳以防风邶的身份出现在小夭面前,教授小夭射箭,当小夭和璟结成良眷时,相柳借獙君之名送大肚笑娃娃:小夭有力自保、有人相依、有路可走,一世安乐无忧。

这份深情以相柳的大义而终,演绎一场苦涩的戏码。

相柳将小夭从海底大涡流救出。

船甲板上,邶和小夭曾相助过的'奴隶“左耳”问小夭:以前和你在一起的那位公子呢?你叫他“邶”。

小夭说:他死了。

左耳问:你会想念他吗?

小夭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回答。

左耳非常固执,盯着小夭,又问了一遍:他不在了,你会想念他吗?

小夭道:会!

会!纵你和相柳是同一人,我仍会用一生去想念你。

一生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时光,长到青发变华发,长到交付了所有以及各种各样的意外。

你就是那面南墙,头破血流,用深情来句读。

我不要醒着的泪流满面。

再见时已是生暖的三月。

“来了。”我挑起青蓝蜡染的布帘,你举头相迎,莞尔一笑,推杯换盏,指稳毫间,“这是白沙井井水泡的茶。”

我落座于清舍一角,看着你布一丈茶席,素指轻挪,笑意温醇。托盏浅嗅,满腔茗香。不觉说:“陆羽在《茶经》言,煮茶用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白沙井是城中之井,竟泡出如此的汤色和香味。”

“白沙井水是从砂岩中涌出的清泉,水质好,千百年来长流不息。因而泡出的茶才如此。”清朗的声音洋溢在周遭。我的目光追随,看你暖壶,暖盖,清洗,巡城,点兵……恍惚间听到时光一层层剥落的声音,风来了,风又走了,留下人世的聒絮,沉烟木窗,廊前檐角,一切似太过遥远,一切又似尘埃掀帘,竟似世尊在茶间的拈花一笑,七分拂尘,三分封印。而我倦于一隅,似听临的小小沙弥。

你从手腕褪下一串佛珠给我戴上,“这是我从家乡寺庙求的。开过光了。”

轻轻的水汽浅浅弥散开来,你把第一泡水倒掉,谓之茶叶掸尘。

你说:“茶水一心。”我不懂。

我数着佛珠:“二十一颗。”

“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你解释说。

“为什么?”我问。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珠是相,佛珠数亦是相。芸芸众生,何去何求呢?”你答。

我终是不懂茶水一心竟似不懂你。

你搅水的手印如笑语飞花入定红尘。而我以一杯的苦茗,以耽执供养三味。

五月,我打电话给你,应朋友之约,去桃花源。

你问:“多久?”

我回:“十天。”

你说:“回来后打我电话,公司的座机。”

我是第十五天打的电话。他告知我,你已离开了公司,就在第十四天。

是不是就这样,我该拿最真实的我去面对。

当红叶飘尽,雪压麓山的时候,我走入清舍。

老板拿个礼盒给我,说,这是你交代的,我什么时候来到清舍什么时候把礼盒给我。

拆开礼盒,是一个玉质发卡,呈青鸟状。

三月的桃花开尽了,一年,一年,第一杯茶,续了再续,陪我喝茶的人,在成色的茶汤里起起落落。

出云松江城主不味公说:红叶落下时,会浮在水面,而那不落的反而沉入水底。

第一杯茶,适合坐在旧时光里慢慢喝。

一扇门在风中吱吱呀呀,门前有一条石板路,路前不远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石拱桥,于是隔着竹帘,听着木门的吱吱呀呀,慢慢地,慢慢地,喝茶。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篇四

午后,沏一杯茶,倚在木窗前,看阳光在庭院里移动,岁月的脚步无声而从容。啜一口芳茗,唇齿间茶香萦绕,细细品味出岁月的滋味。

岁月,究竟是一副怎样多变的面孔?随着悄悄递增的年岁,岁月之手用时间之刃描摹我们额角的痕迹,我们却无法用语言描述岁月的面目。岁月是否无休止实得无法袒露一点点虚伪?岁月直白得是否不能掩藏一丝丝难堪?如果岁月能够阻止灾难,消弭苦痛,只留下祥和与美丽,那该多好!

辛弃疾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岁月,造就了厚重的历史,驱走了英难的风流。曾经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恍惚里已找不到从前的模样。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如今,仓皇北顾,不堪回首。只问道,谦颇老矣,尚能饭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

晏殊词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岁月,总随着夕阳归去,把期盼留在漫天的晚霞里;岁月,总随着落花翩飞,把希望寄托在果实里。当燕子翩然归来,是否还识得旧人?那小园独自徘徊的背影不得不暗自叹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原来,岁月就是一种人生,人生却宛如一次长途旅行。同在旅途,并非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境界。芸芸众生都身在旅途之中,为着自已设定物质的目标,享受的境界,用青春年少,用尽必生的心力去拼命追求,到头来却少有满足,终因为欲无止境!

其实,也有一部分人心在旅途,为着心灵的舒适而活,如李白、陶渊明、谢灵运等等,秉着内心的坚持,不随波逐流,不阿谀奉承,不为五斗米折腰。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赋予人类以尊严与崇尚,增值着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人乃神在旅途。如孔子、庄子、释迦牟尼,他们赋予人类以哺育万物的慈爱,熔锛完美人格的精神境界,他们放下一己的辎重,用大爱铸造了永恒。

行走在茫茫岁月的`洪流里,我们身在殊途,背负着太多不舍放弃的行囊,我们用累的喘息证明着自己依然活着,依然在生命的旅途中前行。我们确定已绝对无法达到神在旅途的境界,但我们可以把心交给自已,让心在岁月里至臻完美、越发自由。在物欲横流,喧嚣繁杂的今天,我们真的需要去追求心在旅途这不能在世俗中加以衡量的生命境界。

朋友,请将漂泊游移的心靠岸,沏上一杯淡淡的下午茶,沐着草叶间柔和的阳光,细致品位岁月的滋味,放下生活的负累,人生的意义或许会精彩许多。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篇五

巧克力买含量高的黑巧克力!

虽然贵一点,但可以让你在吃的时候报着“品尝”的心态,一小块品质佳的巧克力带来的满足感足以让你幸福开心一阵的。

要记住,甜味很重的巧克力会给你带来过多的热量,运动少的上班族慎重。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篇六

冬夜是一杯正在膨胀的茶,适宜在寂静的时候,细细品味个中苦涩,清香。

斑驳心事,在漂浮的茶叶上荡漾,屡屡清香夹杂着苦味,夜,支离破碎。独坐孤灯疏影,雪花沉浮往事。一幕,又一幕。

寂寞的夜里,纷纷扬扬的雪花点亮唯一灯盏,迷茫,凄切。

窗外,团团簇簇的雪花,蜂拥飘过,茶叶伸长孤独的脖颈,浮动孑孑身影,在我微微开启的唇下,发出轻轻哀鸣。品一口茶的苦涩,尝一口茶叶的孤独,没有箫声歌舞,寒风袭来,夜阑人静,心被孤独的雪海包裹。寒彻,冰冷。

一棵树孤独地站着,在深夜里看昙花静静绽放最后的生命,听一阵雪花衰败的.声音。我也无法饮下那口苦丁茶,我要留给孤独的夜莺婉转亮嗓,给一剪寒梅傲雪怒放。不忍心看那片落叶被大雪埋没,岁月腐烂。要在它残缺的孤独中,体味卑微与高贵,粗俗与壅雅的区别,看杯中沉浮的茶叶,如何将最后的胆汁分解成苦涩,换来一声幽怨喝彩。

繁花与落叶,残缺与健全,富有与贫穷,潮起与潮落,白天与黑夜,孤独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的孤独,迷茫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在霓虹闪烁的街头,被一片雪花一次次跌落。

这个风雪之夜,我想隐退夜色,奔向远方的山谷,去看世间万物的神秘组合,也许,我会融入其中,成为那棵苍翠的松柏,临危不惧,傲霜斗雪。多想再依偎一下故乡的肩膀啊,用思念泡开的浓茶,湿润沙哑的喉结,让我大声地唱那首《大海啊,故乡》,让我在寂寞的寒夜里,怀抱温暖,沉入梦乡。

天地之大,人海茫茫,“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就是那棵孤独的树吗?还在空旷的雪地里独自怅惘?物事人非,知己难觅,心事重重谁人晓?高山流水,春去冬来,只得揽寒夜苦丁,顾影自怜,孤芳自赏于遥遥天地间。

无边落木萧萧下,夜色如银,飘雪依旧。猛回首,花依旧却黯然失色,人如旧,可心已大相径庭。端起茶杯喝茶吧,不要让一盏孤灯熄灭,不要冷落那一腔热情,在苦甜交错的茶道里,安然这个冬天,等待万物复苏。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篇七

我喜欢下午的时光。在我看来,清晨是用来警醒的,上午是用来奋斗的,晚上是用来思考的,只有下午才是用来休闲的。下午时分,没那么多要紧事了,要紧事上午已经做了,再有什么要紧事可以留到明天。所以完全可以把下午这段时光当做一段静静流淌的河水,沉浸其中,荡涤尘埃,慢慢享受清洁舒适的感觉。

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会饮一杯下午茶的。我并没有小资情结,也并不刻意追求生活的精致与雅趣,只是觉得应该在这段时光里好好享受轻松。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如果让我剪一段时光,我必定是要剪下午这一段的。剪,是一种心境,就像从花枝上剪下花朵一样,时光之剪上留有缕缕芬芳,可以让人轻松愉悦起来。光线饱满的午后,我从短暂的小睡中醒来,感觉神清气爽,于是准备净手烹茶。

午后安宁,我坐在阳台上,静静地看茶叶在水中曼妙舞蹈。它们是水中的精灵,遇沸水立即舒展开来,挥舞着水袖浮浮沉沉,直至袅袅茶香弥漫。一缕茶香,满室清芳,自己钟爱的气味弥漫着,人也有些微醉之感。我把茶倒入杯中,慢慢品味,细细享受美好时光。“心随流水惹香茗,身似闲云捕茶清。”茶无需名贵,也不必懂得茶艺,饮茶饮的是一种随意散淡的心境。

享受这样一段时间,实在是对自己的一种善待啊!舌尖与茶香碰撞的`瞬间,我忽然间生出对生活的感恩之心,能够剪出这样一段时光留给自己,人生的所谓烦忧又算得了什么?有这么多美好等着我们去品味,一切都可以云淡风轻。我啜饮清茶,总想轻吟一声:“活着真好!”

我年轻时并不懂得饮一杯下午茶的意趣,直到中年以后,人安静下来,才开始品味到茶中的妙处。董桥有篇文章叫《中年是杯下午茶》,我不喜欢他的说法。他在文中说:“中年最是尴尬,是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是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是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董桥的文中透露出太多中年的无奈和悲哀,说出了中年的热情减退和力不从心。

这或许是大多数中年人的心理。我身边的很多中年人,每日忙碌地奔走着,自以为怀揣梦想却总是被现实打败,自以为憧憬明天却总是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中,终日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困顿中无所适从。他们总说:“哪有闲心喝什么下午茶!”

我要说的是,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饮一杯人生的下午茶。人到中年更应该留一段时光给自己。中年不尴尬,反而多出了一份从容。中年人的事业和家庭都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人生优雅平和的风景已然初现,正是应该学着品味人生之时。所以,真的不用那么急着赶路,更没有必要因青春逝去而失落。人生最美是中年,善待自己,找回一份淡然和宁静,找回一份轻松和优雅。

人生就像一杯茶散文怎么写篇八

文字,不是刻意雕凿的意境,不是随便臆造的悲伤,不是粗心挥去的遗憾。

文字,是随意抒发的心情,是专心描绘的起伏,是认真记录的点滴……。

走近文字,听赏,是一季又一季的芳香,是逝去时光留下的光环。文字,如夹放在书本里的标本,在斑驳岁月里展现独特的优姿。喜欢静坐在闲庭,看庭前流水轻轻,摘一张柳叶,在丝丝细细中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对望心灵声音的彼岸,那是文字落款的幽思。我的文字,多数因景而生,多数因情感而兴。

写文字时,我的眼睛里总有一壶飘香的清茶,一湖碧绿的清水。两种不同的清,在我的指尖落下许多淡然,刻下许多伤感的言辞。清茶,教我入微的去体会生活,从细碎的角落开始,沿着起伏的.节奏去慢慢琢磨深层意思。我静静的写,将轻细的细节悄悄的扩大,从而把心里的感想也一并抒之为快。在清茶的淡雅中,心里的许多酸涩随之被渲染,幻变一种清清淡淡的感觉铺在心上。清水,教我从澄净中出发,不要将太多复杂的愁思记在脑海里。我跟随清水到遥远的远方,一路轻歌曼舞,在蓝天白云下,流水清清,心情便也清澈澄明。水,日夜流淌,清水越远,心里的尘埃便也日渐而少。

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会放几片新鲜的茶叶,沏一壶清清淡淡的茶。喜欢品着茶,一边听纯音乐,一边写自己的心情;随意简单的写,无须用多么凝重的格式去限制自己,只因为我追求的是心境清晰。某些时候,心情若沉重得不堪负荷,我独自漫步寻找一湖清澈的水,顺着小桥流水的轻盈,写下自己的诗意情绪。清水,无形无色,也如我对文字的了解,无形无色。

虽然于正规角度来说,写文,应追求一个形状,让自己的文章顺畅不失逻辑。然而,我是个随心之人,不愿意被框框条条限制自己的思维空间,也不愿意被所谓的逻辑去牵引自己的方向。风格,这个名字或者并不适合用来描述我的文章,毕竟我写的根本不是文章,只是一种任性的随笔。我的文字真的就像那个怎么也教不听的孩子,老是顽皮的让人无计可施。文字任性,有时会让人失望,也会让人感到迷惑。

是的,迷惑。记得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无意间谈起以前写的一篇文章。我找到那篇文章细细的阅读,但是读了好几遍都读不懂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句子也有许多读不通。我悬着疑问思考,这真的就是我写的吗?于是,继续阅读,我才知道那里面写的文字并不是表面意思,而是借物抒情,全文是景色,然而鲜有知道文中情感的人。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所有的文字都是一时之感。那些停在某一刻的文字,仅仅代表的是那一时间的心情,它宣扬不了未来,也干涉不到过去。它就那么静的伫立在某年某月某时间,若不去翻起修改,它的模样不会改变。但是,人心却会因为时间而变化,这便是我读不懂过去的原因。也罢,无需太过于深刻理解,留一方浅淡的朦胧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写到这里,我想起刚学会用电脑写日志的那段时光。因为认识的人少,也因为读的人不多,书写自然也就随心所欲。偶尔有几个朋友阅读,分享,文字自然容易被读懂,心情也自然容易被感化。但是,后来,认识的人多了,一百个朋友之中难以选出一个真正懂得我文字的人。有时候想想心里很凉,但是也明白这是件正常的事情,尽管伤感,也依然独来独往的继续抒写。文字的路,我慢慢摸索,始终以自己的心情为航标,一直向前,向着那个可以寻到知音的路口。

然后,我被人误解,被人指责,甚至被人诬蔑。难听的话语一天比一天多,无聊的人一天比一天无聊。望着自己的世界,心里觉得很难过,因为一直不被理解而一直努力争取被理解,然而却一直不停被人误解。不过,纵然现实看起来并不乐观,可是我仍然会选择做自己,我只要做好自己便好,闲言碎语就让人说去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