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蛟龙入海初中简短 蛟龙入海教案(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02:01:49 页码:7
蛟龙入海初中简短 蛟龙入海教案(7篇)
2022-12-20 02:01:49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如何写蛟龙入海初中简短一

2、[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3、[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4、[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5、[鱼跃龙门]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6、[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7、[匣里龙吟]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8、[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9、[尸居龙见]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10、[日角龙颜]旧时相术家指额头隆起为龙颜。称之为为帝王的贵相。日角,额角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

11、[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

12、[前怕龙,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13、[批逆龙鳞]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等。

14、[马足龙沙]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15、[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16、[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17、[虎掷龙拿]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18、[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19、[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20、[虎略龙韬]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21、[虎窟龙潭]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22、[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3、[虎斗龙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24、[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25、[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26、[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27、[鹤骨龙筋]指瘦挺虬曲的样子。

28、[凤子龙孙]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29、[凤翥龙翔]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30、[凤翥龙骧]形容奋发有为。

31、[凤翥龙蟠]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32、[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33、[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34、[凤舞龙蟠]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35、[凤舞龙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36、[凤髓龙肝]比喻珍奇美味。

37、[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38、[凤楼龙阙]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39、[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40、[凤骨龙姿]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41、[凤附龙攀]指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

42、[凤表龙姿]形容英俊的仪表。

43、[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44、[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5、[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如何写蛟龙入海初中简短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龙。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黄龙。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黄龙沟的中段是一条约1.5公里长的坡状乳黄色钙化沉积带,称为“金沙铺地”。黄龙景观以雪山和森林拱卫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彩池的艳丽奇巧,只好尊奉它人“人间瑶池”。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 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是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是古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 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位于金沙铺地下半段左侧的盆景池,是一组由近100个彩池组成的彩池部落。彩池随地势的起伏层层叠置,形态多变。但它们又是堤坎相连、碧水同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宛如一串串割不断。理还乱的多胞治。池畔翠柏挺拨,老干悬抓;池中灌木杂陈,花草伴生,又像一个个水中盆景。综景盆池群落,树水相映、碧水涟涟,确有诗一般的意境。

位于金沙铺地上半段左侧的一组池群,有大小彩池80余个,被名为“明镜倒映池”。因为池群紧靠沟边林区,由于水平如镜,远山近树,艳阳明月等世间景物,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倒映池中,任凭游客赏玩。因为有这样特殊的环境,游人除在池边尽情欣赏倒影美景外,还常常以水为镜,对镜梳理打扮一番,或用照相机镜头把水中景物和自己的尊容拍摄下来,对影成双,别有一番情趣。

离开明镜倒映池继续上行,过“迎仙桥”可见左侧又有一组彩色池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娑罗树丛中,因此命名“娑罗映彩池”。这里所产的娑罗就是杜鹃。彩池边的杜鹃品种据统计有20余种之多。由于杜鹃品种不同,花期也尽相同,花形花色各异。所以彩池边的杜鹃花从春天开到夏天,绵延不断,有的艳如桃红,有的素如白绢,妖柔艳美,尽映池中。秋天,经霜的红叶好似满天红霞倒映池中;冬天水竭,如玉的冰花与银装素裹的彩池融为一休,宁静而淡雅。

继续上行,请看,游览道右而又有一大片彩池群,不仅数量众多,且色彩缤纷各逞艳丽,被命名为“争艳池”。池群计有大大小小的彩池500多个,可说是黄龙沟规模最大的一级彩池群,也是黄龙钙化池景观中色彩最丰富的池群之一。为什么叫“争艳池”呢?说的是群池中无论从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角度去观赏,每个池子都有各自的奇特和艳丽之处,真有争奇斗艳的感觉。从池子的大小看,有大至数亩者,波光潋滟;有小如盆、碟者,玲珑精巧。从形态看,有的状若荷花,有的形似柳叶,千有效期万别,无一雷同。从颜色看,有的水色淡绿,有的水色乳白,或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淡金等斑斓色彩,晶莹剔透,艳丽动人。从质地看,有的池堤状如金盔,有的池埂亮如银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彩池中的水底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任游人去心驰神往地尽情欣赏这大自然造就的奇妙世界。

在争艳彩池对面的树丛中还有“琪树流芳池”和“龙背镏金瀑”等景观,因处于沟边偏僻处,离游览道远一些,所以游客很光光顾。从争艳池上行到黄龙中寺的一段是林莽灌丛,没有彩池景观。游览道上仅有宿云桥和接仙桥在迎送过往客人。黄龙中寺距沟口约3.5公里,距后寺约有1公里。这黄龙中寺原有弥勒、灵官、天王、大佛、观音等5座殿宇,均为单檐歇式造型,现仅存观音殿旧址1座,供上下游客休息之用。

离开黄龙中寺向黄龙后寺进发,可见路旁有两个较小的小池,一名“簸箕海”,与民间用的簸箕大小差多;一名“马蹄海”,比真马蹄要大好多倍。这两个黄龙沟内惟一的“海”的池子,其实应列入沟内最小的池子之列。它凭什么却得“海”了头衔?大家认真的端详一番便会发现个中秘密。原来,这两个池子虽然面积不大,却深不可测。按照民间的传说,水深的地方一定是与龙宫相通,或许是哪王开的一道门亦未可知,当然就应该叫“海”了。

簸箕海的西边林莽之中还有一群水池,取名叫“映月彩池”,因位于沟侧林阴中,水面平静,月影倒映,更显清丽明亮。但白天无月影可赏,所以游客多半是直上黄龙后寺游览“石塔镇海”池和“转花漱玉”池等景点。

来到黄龙后寺,眼一片开阔地,这儿应该算是黄龙沟最大一块平坦地界了。眼前的黄龙寺看上去已显得十分简陋,只寺门上方那条彩色巨龙十分醒目。门楣上一块古匾倒引的游人左看右看,不肯离去,似乎杨从中寻找些什么东西。待近前一看才知道,原来这匾额经过了一番奇特的艺术加工:你从正面看是“黄龙古寺”四个大字;从左面看则变成了“飞阁流丹”四字;从右面看,又变成了“山空水碧”四字,且书法雄浑俊美,题词寓意深刻。

寺前左侧一片杜鹃花丛中一地洞口,外貌不扬,深入洞内,方知里面别有天地。它便是有名的黄龙洞,又名佛爷洞。黄龙洞的大小深浅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游人足迹所至约有100米左右,洞内有潺潺清泉,百态钟乳。进洞10米后,空间逐渐增大,并一间宽50余米、高20余米的大厅。厅内套有无数小洞。沿大厅右侧天我石级而上,可见3尊高1.2米的坐佛;另人宝莲灯一盏,以及势欲腾空而起的数条白龙。据考证,佛像建于明代,由于数百看碳酸泉水的浸淋,塑像表面已蒙上一层淡黄色钙化晶体,不知情者,还会误认为是大自然的杰作。不过,像这种天人合作的艺术珍品,在世界上也确实少见。溶洞顶部还有石幔、石瀑、石吊灯等玲珑精致的石钟乳,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每年深秋至次年初春,洞内泉水分别变成了冰笋、冰林、冰幔、冰瀑等自然奇观,又成洞内冬景一绝。

黄龙寺后一大片灌木丛上方,还有一组艳丽奇绝的彩池群,计有大小彩池40余个,也是黄龙沟海拔最高的一组彩池,名为“石塔镇海”池,池群后人们称之为边石坝的台地上,池坝形态各异:有弧形、有扇形,还有裙边形等,参差错落,层叠而上。似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言的诗。池水的色调亦随水底沉积物和池坝颜色有深浅而变得多姿多彩。当阳光高照或白雪掩映的时候,池水会变得更加艳丽动人,勾起游人无限情思。最叫人称绝的是在两个较大型的彩池中间,分别有两尊石塔和石层露出水面,下半截已被钙化沉淀物淹没。据考证,石塔和石屋都是黄龙寺遗物,说明这组彩池形成的年代并不长,但眼前场景却给人一种神秘、久远的印象和云雾仙宫的感觉。可能是因此,人们称黄龙彩池为“人间瑶池”,像天上的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正是:瑶池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处寻?可偏偏在黄龙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了。这便是黄龙景观的圣洁迷人之处。

在石镇海池上部约100米处还有一奇特的彩池。池面约有2平方米左右,绿树掩映,碧水涟涟。池水自行旋流,水面泛起圈圈涟漪。如向池中投以鲜花、树叶,甚至硬币,你们会随着碧水旋转不停,慢慢沉入池底。这旋转的水流是怎么形成的?大家仔细观察就知:池底有一股泉水涌出,泉水冲出地面的方向正好与池壁成一定角度,泉水随池壁旋转,带动池子里的水跟着旋转,因引出现前述奇观,“转花漱玉池”的名称亦因此而来。

黄龙沟景区的程就此结束。各位如兴致尚浓,可登上后面的玉翠峰顶鸟瞰黄龙全景,将“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的奇特美景尽收眼底。黄龙后寺左侧高坡上建有一观景台,登台暸望,黄龙后寺及石塔镇海全景一览无遗,是拍照留影的理想选择。

下山时我们可从黄友沟左侧森林中开出的游览便道和栈桥下沟去,不仅可以换一个角度欣赏黄龙彩池美景,更可尽情地吮吸森林中富贪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它会给您疲惫的身躯注入新的活力,让您带着兴奋与满足离开这难以忘怀的“人间瑶池”。

如何写蛟龙入海初中简短三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九龙峡自然风光游览区,

我是这里的导游员,今天的游览路程有我为大家讲解,如果旅游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将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决,希望九龙峡(龙宫)的一景一色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古襄国国都邢台县浆水镇,东距邢台市区62公里,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7平方公里,主峰王帽山由海拔1800米,自上而下,龙的蜿蜒,万泉如涌,深潭清冽,飞瀑跌宕,宛若蛟龙,极峰俯瞰,九峡蜿蜒汇向一珠型山峰“九龙戏珠”浑然天成,“九龙峡”因此而得名。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山幽景奇,四季如画,攀栈而上,依次为上龙宫、上龙宫群峡、原始次生林,草原、明长城、师傅寨古迹、大观光游览,上百余个景点。卓异的高山飞瀑,罕见的幽谷奇峡,丰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民俗风情,理想的休闲场所是九龙峡自然生态风景区的五特点。兼有《盘古降九龙》、《观音度九龙》、《佛图澄与石勒》等古典神话传说。九龙峡山高峡深,夏无暑气,山地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0.5℃左右,加之构造特殊,地貌奇特,有九寨之美,黄山之秀,张家界之丽,华山之险,享有“太行自然风光明珠”之美誉,明朝著名的诗人宋仪望这样描述九龙峡:

无题(明)

邢洲西云有重关,

乱叠芙蓉万仞山。

野色远连苍蔼外,

钟声遥入翠微间。

云归洞口僧初定,

月上峰头客到闲。

读罢黄庭无一事,

恍疑身世隔尘环。

九龙峡已成为华北别具特色的一处游览胜地。欢迎四海宾朋前来尽享最后一片净土的自然生态妙趣、探寻龙族文化、抒发思古幽情、乐赏高原奇景,登“龙门”,饮“龙泉”,骑“龙马”,攀龙扶凤。

九龙峡又名龙宫,下分九条支沟,弯转起伏,气势宏伟,犹如九条巨龙,山伴有清泉涌出,叠叠瀑布下注老龙潭,高百余米,犹如飞龙,故名“龙宫”。龙宫的名字从上古的夏商周时代叫起,延续至今有好几千年了。相传,龙便以上龙宫“龙泉”生出,并生九子,九条巨龙在此居住,九龙在一起经常打闹,兴风作雨,有时几年洪水滔天,有时几年干旱无雨,给当地人们造成严重灾害,后来观世音菩萨知道此事,驾祥云来到龙宫,度化九龙,他们弃恶从善,以后成道升仙,分往四海,各管一方。龙宫景区九道龙峡便是九龙成道后留下的躯壳。

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的形象的“蛇身”是龙的原始形,“龙”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形象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牛的头、马的耳,口角有须,颌下有蛛,它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呼风唤雨,纵火施术,历来就是英雄、权威和尊贵的象征。

龙形态各异,变化万端,有鳞的为蛟龙,有翼的为应龙,有雨的为虬龙,末升天的为蟠龙,好戏水的为晴龙,喜火的为火龙,黄色的为金龙,白色的为玉龙。龙宫的各个龙峡,便是古人以龙的形态命名的。

九龙峡的特点

一、奇特的高山飞瀑

太行山虽然有瀑布景观,但具有较大流量和较大落差的瀑布极为少见,而龙宫瀑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流量有一定规模并稳定;二是落差达百米以上;三是成群出现;四是造型奇特,音响、色彩多种多样。从造型上看,老龙潭瀑布飞流直下百余米,犹如巨龙从天而降,圣水泉瀑布从半山崖上的石缝中喷溥而出,优美至极,南龙宫、金龙撒珠瀑布犹如卷帘,银珠四溅,潭底石头斑“点”犹如鲜血,世人罕见,潭、溪清澈,均从石底流过。山泉星罗棋布,水的来源全部来自山泉。

二、罕见的幽谷奇峡

龙宫景区进入上龙宫区域,全部为峡谷,北龙宫、南龙宫、中龙宫、蟠龙峡,总长都在1—2公里间,加上各条支峡有40余条,峡谷最宽不过20米,最窄只有1.5米左右,由于河北方面暖流与山西方面冷气流在此会流通渠道,气候和各种自然侵蚀,这里的峡谷均形成u字形直立,形上口小,下口谷底宽,峡谷延伸全部为之字型,能见度只有10—20米,都好象自然裂开一样,步步都在屏障中,如此峡貌实为罕见,并具有一定的地质学研究价值。

三、优越的休闲场所

龙宫除了悬崖即为茂密的森林,整个山顶、栈道全被植被覆盖,即使峡谷的石头也被一层绿苔覆盖,春天满栈道野桃花盛开,夏日各种山花竞放,秋来黄栌 红叶满山,冬至处处玉树盛妆,极具观赏价值。

蟠龙峡、原始次生林,这里谷底有泉,气候湿润,峡谷两侧绝壁上树木相互交叉,遮天蔽日,凉爽至极。唐朝诗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很能解答这里的景色。

四、丰富的文化积淀

龙宫据历史记载:《管子》、《春秋经》、《邢台县志》载:“邢西有一百四十里有夷仪城,城西十里,山势险峻,夏无暑气,有兵防口……犹人伐邢,与车百乘,以千人,以防之……”营房 台、古长城即为见证。古长城大门门首并刻有“保定巡抚、大明兵备”修复长城的记载。古长城 的雄姿仍不减当年威风,巍然耸立在林涛环抱之中。这里山高陡峭,是通往山西的要塞,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从营方台的“神仙洞”找出当年抗大藏下的文件和地雷,从古营墙挖出古币和箭头,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交兵留下的痕迹仍斑斑可见,

此外,这里还有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传说,如“小白龙与小龙女的故事”、“小龙女拜观音为徒的故事”、“观音度九龙的传说”、“师傅寨的传说”、“板栗的传说”等,都非常引人入胜。

龙宫山高峡深,地势高亢,山地气候比较显著,比市区要低6—10度,年平均气温10.5℃左右,是邢台气温最低的地方。夏季闷热天气且不很热,而晚上更为凉爽,山上气温更低。年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是邢台县多雨区之一。常风云雾飘游于山腰,形成云海景观,更可贵的是这里溪流长年不断,有水使沟谷清幽,给避暑度假提供了优越环境,即可游山,也可玩水;即可观赏广阔的高原草地风光,又可以使你品赏北国的松涛景观。站在草地边缘远眺,即可饱览河北山川秀丽、一览众山小的气派,回头便可见山西高原景色,低头可见山下龙宫南国小九寨的风光。

如何写蛟龙入海初中简短四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竖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黄龙沟的中段是一条约1.5公里长的坡状乳黄色钙化沉积带,称为“金沙铺地”。黄龙景观以雪山和森林拱卫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彩池的艳丽奇巧,只好尊奉它人“人间瑶池”。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逝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逝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逝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位于金沙铺地下半段左侧的盆景池,是一组由近100个彩池组成的彩池部落。彩池随地势的起伏层层叠置,形态多变。但它们又是堤坎相连、碧水同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宛如一串串割不断。理还乱的多胞治。池畔翠柏挺拨,老干悬抓;池中灌木杂陈,花草伴生,又像一个个水中盆景。综景盆池群落,树水相映、碧水涟涟,确有诗一般的意境。

位于金沙铺地上半段左侧的一组池群,有大小彩池80余个,被名为“明镜倒映池”。因为池群紧靠沟边林区,由于水平如镜,远山近树,艳阳明月等世间景物,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倒映池中,任凭游客赏玩。因为有这样特殊的环境,游人除在池边尽情欣赏倒影美景外,还常常以水为镜,对镜梳理打扮一番,或用照相机镜头把水中景物和自己的尊容拍摄下来,对影成双,别有一番情趣。

离开明镜倒映池继续上行,过“迎仙桥”可见左侧又有一组彩色池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娑罗树丛中,因此命名“娑罗映彩池”。这里所产的娑罗就是杜鹃。彩池边的杜鹃品种据统计有20余种之多。由于杜鹃品种不同,花期也尽相同,花形花色各异。所以彩池边的杜鹃花从春天开到夏天,绵延不断,有的艳如桃红,有的素如白绢,妖柔艳美,尽映池中。秋天,经霜的红叶好似满天红霞倒映池中;冬天水竭,如玉的冰花与银装素裹的彩池融为一休,宁静而淡雅。

继续上行,请看,游览道右而又有一大片彩池群,不仅数量众多,且色彩缤纷各逞艳丽,被命名为“争艳池”。池群计有大大小小的彩池500多个,可说是黄龙沟规模最大的一级彩池群,也是黄龙钙化池景观中色彩最丰富的池群之一。为什么叫“争艳池”呢?说的是群池中无论从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角度去观赏,每个池子都有各自的奇特和艳丽之处,真有争奇斗艳的感觉。从池子的大小看,有大至数亩者,波光潋滟;有小如盆、碟者,玲珑精巧。从形态看,有的状若荷花,有的形似柳叶,千有效期万别,无一雷同。从颜色看,有的水色淡绿,有的水色乳白,或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淡金等斑斓色彩,晶莹剔透,艳丽动人。从质地看,有的池堤状如金盔,有的池埂亮如银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彩池中的水底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任游人去心驰神往地尽情欣赏这大自然造就的奇妙世界。

在争艳彩池对面的树丛中还有“琪树流芳池”和“龙背镏金瀑”等景观,因处于沟边偏僻处,离游览道远一些,所以游客很光光顾。从争艳池上行到黄龙中寺的一段是林莽灌丛,没有彩池景观。游览道上仅有宿云桥和接仙桥在迎送过往客人。黄龙中寺距沟口约3.5公里,距后寺约有1公里。这黄龙中寺原有弥勒、灵官、天王、大佛、观音等5座殿宇,均为单檐歇式造型,现仅存观音殿旧址1座,供上下游客休息之用。

离开黄龙中寺向黄龙后寺进发,可见路旁有两个较小的小池,一名“簸箕海”,与民间用的簸箕大小差多;一名“马蹄海”,比真马蹄要大好多倍。这两个黄龙沟内惟一的“海”的池子,其实应列入沟内最小的池子之列。它凭什么却得“海”了头衔?大家认真的端详一番便会发现个中秘密。原来,这两个池子虽然面积不大,却深不可测。按照民间的传说,水深的地方一定是与龙宫相通,或许是哪王开的一道门亦未可知,当然就应该叫“海”了。

簸箕海的西边林莽之中还有一群水池,取名叫“映月彩池”,因位于沟侧林阴中,水面平静,月影倒映,更显清丽明亮。但白天无月影可赏,所以游客多半是直上黄龙后寺游览“石塔镇海”池和“转花漱玉”池等景点。

如何写蛟龙入海初中简短五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黄龙沟的中段是一条约1.5公里长的坡状乳黄色钙化沉积带,称为“金沙铺地”。黄龙景观以雪山和森林拱卫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彩池的艳丽奇巧,只好尊奉它人“人间瑶池”。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是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是古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位于金沙铺地下半段左侧的盆景池,是一组由近100个彩池组成的彩池部落。彩池随地势的起伏层层叠置,形态多变。但它们又是堤坎相连、碧水同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宛如一串串割不断。理还乱的多胞治。池畔翠柏挺拨,老干悬抓;池中灌木杂陈,花草伴生,又像一个个水中盆景。综景盆池群落,树水相映、碧水涟涟,确有诗一般的意境。

位于金沙铺地上半段左侧的一组池群,有大小彩池80余个,被名为“明镜倒映池”。因为池群紧靠沟边林区,由于水平如镜,远山近树,艳阳明月等世间景物,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倒映池中,任凭游客赏玩。因为有这样特殊的环境,游人除在池边尽情欣赏倒影美景外,还常常以水为镜,对镜梳理打扮一番,或用照相机镜头把水中景物和自己的尊容拍摄下来,对影成双,别有一番情趣。

离开明镜倒映池继续上行,过“迎仙桥”可见左侧又有一组彩色池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娑罗树丛中,因此命名“娑罗映彩池”。这里所产的娑罗就是杜鹃。彩池边的杜鹃品种据统计有20余种之多。由于杜鹃品种不同,花期也尽相同,花形花色各异。所以彩池边的杜鹃花从春天开到夏天,绵延不断,有的艳如桃红,有的素如白绢,妖柔艳美,尽映池中。秋天,经霜的红叶好似满天红霞倒映池中;冬天水竭,如玉的冰花与银装素裹的彩池融为一休,宁静而淡雅。

继续上行,请看,游览道右而又有一大片彩池群,不仅数量众多,且色彩缤纷各逞艳丽,被命名为“争艳池”。池群计有大大小小的彩池500多个,可说是黄龙沟规模最大的一级彩池群,也是黄龙钙化池景观中色彩最丰富的池群之一。为什么叫“争艳池”呢?说的是群池中无论从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角度去观赏,每个池子都有各自的奇特和艳丽之处,真有争奇斗艳的感觉。从池子的大小看,有大至数亩者,波光潋滟;有小如盆、碟者,玲珑精巧。从形态看,有的状若荷花,有的形似柳叶,千有效期万别,无一雷同。从颜色看,有的水色淡绿,有的水色乳白,或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淡金等斑斓色彩,晶莹剔透,艳丽动人。从质地看,有的池堤状如金盔,有的池埂亮如银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彩池中的水底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任游人去心驰神往地尽情欣赏这大自然造就的奇妙世界。

在争艳彩池对面的树丛中还有“琪树流芳池”和“龙背镏金瀑”等景观,因处于沟边偏僻处,离游览道远一些,所以游客很光光顾。从争艳池上行到黄龙中寺的一段是林莽灌丛,没有彩池景观。游览道上仅有宿云桥和接仙桥在迎送过往客人。黄龙中寺距沟口约3.5公里,距后寺约有1公里。这黄龙中寺原有弥勒、灵官、天王、大佛、观音等5座殿宇,均为单檐歇式造型,现仅存观音殿旧址1座,供上下游客休息之用。

离开黄龙中寺向黄龙后寺进发,可见路旁有两个较小的小池,一名“簸箕海”,与民间用的簸箕大小差多;一名“马蹄海”,比真马蹄要大好多倍。这两个黄龙沟内惟一的“海”的池子,其实应列入沟内最小的池子之列。它凭什么却得“海”了头衔?大家认真的端详一番便会发现个中秘密。原来,这两个池子虽然面积不大,却深不可测。按照民间的传说,水深的地方一定是与龙宫相通,或许是哪王开的一道门亦未可知,当然就应该叫“海”了。

簸箕海的西边林莽之中还有一群水池,取名叫“映月彩池”,因位于沟侧林阴中,水面平静,月影倒映,更显清丽明亮。但白天无月影可赏,所以游客多半是直上黄龙后寺游览“石塔镇海”池和“转花漱玉”池等景点。

如何写蛟龙入海初中简短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龙。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黄龙。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黄龙沟的中段是一条约1.5公里长的坡状乳黄色钙化沉积带,称为“金沙铺地”。黄龙景观以雪山和森林拱卫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彩池的艳丽奇巧,只好尊奉它人“人间瑶池”。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 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是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是古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 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位于金沙铺地下半段左侧的盆景池,是一组由近100个彩池组成的彩池部落。彩池随地势的起伏层层叠置,形态多变。但它们又是堤坎相连、碧水同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宛如一串串割不断。理还乱的多胞治。池畔翠柏挺拨,老干悬抓;池中灌木杂陈,花草伴生,又像一个个水中盆景。综景盆池群落,树水相映、碧水涟涟,确有诗一般的意境。

位于金沙铺地上半段左侧的一组池群,有大小彩池80余个,被名为“明镜倒映池”。因为池群紧靠沟边林区,由于水平如镜,远山近树,艳阳明月等世间景物,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倒映池中,任凭游客赏玩。因为有这样特殊的环境,游人除在池边尽情欣赏倒影美景外,还常常以水为镜,对镜梳理打扮一番,或用照相机镜头把水中景物和自己的尊容拍摄下来,对影成双,别有一番情趣。

离开明镜倒映池继续上行,过“迎仙桥”可见左侧又有一组彩色池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娑罗树丛中,因此命名“娑罗映彩池”。这里所产的娑罗就是杜鹃。彩池边的杜鹃品种据统计有20余种之多。由于杜鹃品种不同,花期也尽相同,花形花色各异。所以彩池边的杜鹃花从春天开到夏天,绵延不断,有的艳如桃红,有的素如白绢,妖柔艳美,尽映池中。秋天,经霜的红叶好似满天红霞倒映池中;冬天水竭,如玉的冰花与银装素裹的彩池融为一休,宁静而淡雅。

继续上行,请看,游览道右而又有一大片彩池群,不仅数量众多,且色彩缤纷各逞艳丽,被命名为“争艳池”。池群计有大大小小的彩池500多个,可说是黄龙沟规模最大的一级彩池群,也是黄龙钙化池景观中色彩最丰富的池群之一。为什么叫“争艳池”呢?说的是群池中无论从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角度去观赏,每个池子都有各自的奇特和艳丽之处,真有争奇斗艳的感觉。从池子的大小看,有大至数亩者,波光潋滟;有小如盆、碟者,玲珑精巧。从形态看,有的状若荷花,有的形似柳叶,千有效期万别,无一雷同。从颜色看,有的水色淡绿,有的水色乳白,或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淡金等斑斓色彩,晶莹剔透,艳丽动人。从质地看,有的池堤状如金盔,有的池埂亮如银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彩池中的水底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任游人去心驰神往地尽情欣赏这大自然造就的奇妙世界。

在争艳彩池对面的树丛中还有“琪树流芳池”和“龙背镏金瀑”等景观,因处于沟边偏僻处,离游览道远一些,所以游客很光光顾。从争艳池上行到黄龙中寺的一段是林莽灌丛,没有彩池景观。游览道上仅有宿云桥和接仙桥在迎送过往客人。黄龙中寺距沟口约3.5公里,距后寺约有1公里。这黄龙中寺原有弥勒、灵官、天王、大佛、观音等5座殿宇,均为单檐歇式造型,现仅存观音殿旧址1座,供上下游客休息之用。

离开黄龙中寺向黄龙后寺进发,可见路旁有两个较小的小池,一名“簸箕海”,与民间用的簸箕大小差多;一名“马蹄海”,比真马蹄要大好多倍。这两个黄龙沟内惟一的“海”的池子,其实应列入沟内最小的池子之列。它凭什么却得“海”了头衔?大家认真的端详一番便会发现个中秘密。原来,这两个池子虽然面积不大,却深不可测。按照民间的传说,水深的地方一定是与龙宫相通,或许是哪王开的一道门亦未可知,当然就应该叫“海”了。

簸箕海的西边林莽之中还有一群水池,取名叫“映月彩池”,因位于沟侧林阴中,水面平静,月影倒映,更显清丽明亮。但白天无月影可赏,所以游客多半是直上黄龙后寺游览“石塔镇海”池和“转花漱玉”池等景点。

来到黄龙后寺,眼一片开阔地,这儿应该算是黄龙沟最大一块平坦地界了。眼前的黄龙寺看上去已显得十分简陋,只寺门上方那条彩色巨龙十分醒目。门楣上一块古匾倒引的游人左看右看,不肯离去,似乎杨从中寻找些什么东西。待近前一看才知道,原来这匾额经过了一番奇特的艺术加工:你从正面看是“黄龙古寺”四个大字;从左面看则变成了“飞阁流丹”四字;从右面看,又变成了“山空水碧”四字,且书法雄浑俊美,题词寓意深刻。

寺前左侧一片杜鹃花丛中一地洞口,外貌不扬,深入洞内,方知里面别有天地。它便是有名的黄龙洞,又名佛爷洞。黄龙洞的大小深浅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游人足迹所至约有100米左右,洞内有潺潺清泉,百态钟乳。进洞10米后,空间逐渐增大,并一间宽50余米、高20余米的大厅。厅内套有无数小洞。沿大厅右侧天我石级而上,可见3尊高1.2米的坐佛;另人宝莲灯一盏,以及势欲腾空而起的数条白龙。据考证,佛像建于明代,由于数百看碳酸泉水的浸淋,塑像表面已蒙上一层淡黄色钙化晶体,不知情者,还会误认为是大自然的杰作。不过,像这种天人合作的艺术珍品,在世界上也确实少见。溶洞顶部还有石幔、石瀑、石吊灯等玲珑精致的石钟乳,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每年深秋至次年初春,洞内泉水分别变成了冰笋、冰林、冰幔、冰瀑等自然奇观,又成洞内冬景一绝。

黄龙寺后一大片灌木丛上方,还有一组艳丽奇绝的彩池群,计有大小彩池40余个,也是黄龙沟海拔最高的一组彩池,名为“石塔镇海”池,池群后人们称之为边石坝的台地上,池坝形态各异:有弧形、有扇形,还有裙边形等,参差错落,层叠而上。似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言的诗。池水的色调亦随水底沉积物和池坝颜色有深浅而变得多姿多彩。当阳光高照或白雪掩映的时候,池水会变得更加艳丽动人,勾起游人无限情思。最叫人称绝的是在两个较大型的彩池中间,分别有两尊石塔和石层露出水面,下半截已被钙化沉淀物淹没。据考证,石塔和石屋都是黄龙寺遗物,说明这组彩池形成的年代并不长,但眼前场景却给人一种神秘、久远的印象和云雾仙宫的感觉。可能是因此,人们称黄龙彩池为“人间瑶池”,像天上的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正是:瑶池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处寻?可偏偏在黄龙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了。这便是黄龙景观的圣洁迷人之处。

在石镇海池上部约100米处还有一奇特的彩池。池面约有2平方米左右,绿树掩映,碧水涟涟。池水自行旋流,水面泛起圈圈涟漪。如向池中投以鲜花、树叶,甚至硬币,你们会随着碧水旋转不停,慢慢沉入池底。这旋转的水流是怎么形成的?大家仔细观察就知:池底有一股泉水涌出,泉水冲出地面的方向正好与池壁成一定角度,泉水随池壁旋转,带动池子里的水跟着旋转,因引出现前述奇观,“转花漱玉池”的名称亦因此而来。

黄龙沟景区的程就此结束。各位如兴致尚浓,可登上后面的玉翠峰顶鸟瞰黄龙全景,将“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的奇特美景尽收眼底。黄龙后寺左侧高坡上建有一观景台,登台暸望,黄龙后寺及石塔镇海全景一览无遗,是拍照留影的理想选择。

下山时我们可从黄友沟左侧森林中开出的游览便道和栈桥下沟去,不仅可以换一个角度欣赏黄龙彩池美景,更可尽情地吮吸森林中富贪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它会给您疲惫的身躯注入新的活力,让您带着兴奋与满足离开这难以忘怀的“人间瑶池”。

如何写蛟龙入海初中简短七

腾龙洞位于清江上游利川市的近郊,离市区仅6公里,是由干洞和水洞两大洞穴系统组成的洞群,海拔1090米。腾龙洞风景区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于一身,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互通。洞口高74米,宽64米,主洞已探明长52.8公里,洞穴面积100 多万平方米,是由水洞、旱洞和洞外景观三部分组成。经考察论证,腾龙洞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溶洞。主洞前段平坦,宽可容15辆卡车并行,平均高度为60米。洞内空气流通,终年气温12°c—18°c,无毒气,无污染,无蝎蛟。洞庭湖内石炭岩地貌发育完好,石柱、石笋、石花、石幔、石人、石猴等奇观随处可见。洞中多暗流,时隐时现,时急时缓,并常有鱼虾游,为其它溶洞所罕见。

国内有关洞穴专家确认,腾龙洞群不仅是国内目前已知的最大岩溶洞穴,而且是世界特级洞穴之一,旅游、科研价值十分珍贵。

素有“山东第一洞”之美誉的博山开元溶洞大气磅礴、瑰丽雄奇,是一个廊道厅堂式洞穴,因洞内发现有唐朝开元年间的钟乳石刻而得名,全长 744.9米,最高和最宽的地方达30米。沂源溶洞群包含九天洞、灵芝洞、千人洞、石佛洞、盘龙洞等多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其中,以九天洞和灵芝洞最为显著。九天洞1994 年中科院陈诗才教授鉴定九天洞是“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穴”;20xx 年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经过科学考察后认为,“九天洞石花,类型之多样,面积之广大,国内外无与伦比”,并称之为“天下第一石花洞”。九天洞洞腔长518米,高5—18 米,比起“腾龙洞”的大小那是小巫见大巫。

还有位于宜良县城西北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的九乡溶洞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溶洞,风景区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也是不及腾龙洞的雄伟壮观!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洞”的织金洞,其总面积307平方公里,也是远远不及腾龙洞之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腾龙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当之无愧的!

水洞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是雷声吗?是雄狮怒吼吗?猜猜看。天空如此晴朗哪有闪电雷鸣?这里并非动物园哪来的雄狮怒吼?请大家随我一起来看个究竟。哇!黄河虎口瀑布怎么搬到这儿来了?您看着汹涌澎湃的清江水咆哮着跳下20多米的深涧,蜂涌而入溶洞之中,这个幽深而高大的洞穴犹如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巨龙,把一条江河吞入了腹中。声响的谜解开了吧,原来是江水撞击较高落差的河床发出的声音。多么磅礴的气势,多么壮阔的场面,难怪古人把这情景称之为“卧龙吞江”了。改革开放了,巨龙不能沉睡必须腾飞,腾龙洞因此而得名。它是我们山里人,土家儿女拼搏奋斗、勇往直前的象征。

这里就是水洞,又名落水洞,洞口高20米,宽10米,洞内可泛舟游览。水洞中的钟乳石,玲珑剔透,形态万千。水声时如蛟龙咆哮,听了惊心动魄;时如深夜鸣琴,令人心旷神怡。清江伏流16.8公里,是腾龙洞群的一大奇观。八百里清江从大巴山余脉的都亭山起,形成了“三明三暗”的著名景观。它经第一暗洞檀香洞由齐跃山东麓冒出的地表之后,浩浩荡荡,接纳沿途诸水,流经58公里乎川,以气吞山岳之势奔入卧龙口,形成冰岩转石、余末成雾、吼声小震天的“卧龙吞江”奇观。站在洞口,头顶如白云飞奔,脚下似春雷滚动,仿佛身临仙境。清江由卧龙口进入地下后,几经周折,左冲有突,形成无数个地下平湖和急滩险瀑。

山中有洞不足为奇,洞中有山堪称一绝。腾龙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内有小溪,溪中有盲鱼。洞内5座山峰,把洞分隔成了10个大厅,这第一个大厅的名字就叫做“孔雀迎宾”大厅,它是根据洞顶密集的钟乳石构成的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图案而命名的。

腾龙洞的神奇景观为众多的文人墨客所感叹、所倾倒,他们有感而发,即兴挥毫。你们看,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任重为它题写了洞名;你们瞧,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的亲笔题辞:“登山当攀珠峰,揽胜应探腾龙”冯老把腾龙洞与珠穆朗玛峰相提并论,难道不是对腾龙洞世界之最宝座的肯定吗?冯老曾站在这里感慨万千:“祖国的风景名胜我差不多都去了,就觉得不得了,没想到到利川来看了腾龙洞,才知道天外还有天”。

这里是观景池,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电视系列剧《西游记》的片头剧照:孙悟空在前招手探路,唐僧骑马紧随其后,沙僧在后注视着左右,而牛魔王探头探脑蠢蠢欲动,垂涎三尺想吃唐僧肉。这就是一幅腾龙洞洞顶的平面图。大家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观景池,它利用景观的倒影,把腾龙洞的雄伟神奇渲染得似乎更加引人入胜,仿佛一个个电视特写镜头。

请大家顺着洞口直视,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尊惟妙惟肖的人头肖像,你们看她像谁?是不是很像维纳斯啊?她可不是人为的雕塑,而是岩石的错落有致自然而成。是不是很神奇啊?

大家游览过许多溶洞,没见过洞内还有这么大的篝火舞厅的吧?多少作家、专家和游人喜欢在这里,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欣赏世界优秀民歌之一利川的家乡民歌龙船调,观看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肉连响、摆手舞、车车灯,并且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表演队伍中手舞足蹈,自我陶醉,品味民族风情。

这长约千余米的第二大厅,被人喻为古战场遗址。你看那左边的点将台,右边的石锣、石鼓,偌大的石钟、石旗,再仰望顶部高若云天,细看地面脚印混杂不清。看到这些,我们可以想象血雨腥风、鱼死网破的厮杀场面,传说美丽善良的牟慧仙姑在这里为民除害,降服了兴风作浪给利川屡屡造成水患灾害的一条孽龙,使利川从此变成了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富丽平川。

洞中之洞最绝妙的莫过于这个仙女洞了,您看在墩墩雪白的钟乳石中间一个倩女亭亭玉立、纤丽俊俏、楚楚动人。传说她是盐神的化身。因当年痴情于巴国首领,却被潜心开发“南夷”心切、无意谈情说爱的首领毒箭射中,霎时,盐神变成了这尊仙女石。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女关,而巴国首领为了千秋大业不为美女色相而动情丧志,大家是否为之肃然起敬呢?

那是妖雾山,人们说它是神秘的山,恐怖的山。山边那道峡是舍身峡,它是骇人听闻的峡、悲壮的峡。据利川县志记载:“采硝者,秉烛而入数十里,惧而返。”意思是说过去有几个采硝的人,打着火把进入洞中,当走到妖雾山的时候,妖雾迷漫吹灭了火把,因无法出动二葬身于此地。以致古县志记载腾龙洞总长度为3公里,因为垂直高度150余米的妖雾山使人们误认为到了洞的尽头。1984年,腾龙洞问世以后,当地组织的考察探险队行至这里时,发现了3具骷髓及烟袋、铜钱等遗物,人们为纪念这几位勇士的精神,便将这里命名为舍身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