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4:10:25 页码:14
2023年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汇总9篇)
2023-11-13 04:10:25    小编:ZTFB

成功不是偶然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努力和坚持。总结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读书推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乐趣。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一

教学目标:。

1、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2、能根据情境图所反映的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在情境图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兴趣。

重难点:

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加、减法问题。看一幅图能列出4个不同的算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情境图,提有关10的加减法问题,列式计算(多媒体动出示)。

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可能说,有2只蓝猴,8只黄猴,地上4只,树上6只,树上有5个桃子,猴子手里拿者5个桃子等。)。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那你能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提数学问题吗?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你们可真爱动脑筋,那其它的问题你们会求吗?自己先说说,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5+5=10,10-6=4,10-4=6,10-5=5等。

三、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

老师贴花的图片,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

师: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1)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求一共有几朵花?算式:7+3=10,或3+7=10。

(2)一共有10朵花,拿走7朵,还剩几朵?算式:10-7=3。

(3)一共有10朵花,拿走3朵,还剩几朵?算式:10-3=7。

(培养学生看图要全面的看,仔细的看,从不同角度去看,培养学生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的能力。)。

四、轻松一刻。

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唱“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精神既得到了休息,又复习了10的组成。)。

五、练一练。

1、55页第一题。

师:同学们看图会做10的加减法,那不看图你还会做吗?请把课本翻到第55页看第一题,试着填一填。

(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都可以。

2、电脑出示55页第二题。

(1)小组讨论,提问题,写算式。

(2)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六、引入游戏,巩固练习。

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10。

如:学生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卡片2,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和8组成10”接着,小猫、小兔、小猴等都找朋友。

(培养学生独立看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结束,复习10的加减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1-3年级数的运算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在“对密码活动”入手,创设了“游玩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经历8和9的加减法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在表达交流中内化,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计算,体会算法多样性,同时初步渗透“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思想。此外,在教学9的加减法时,将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迁移,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数学建模意识。

【教材分析】。

《8和9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

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数数法”“想加算减”和“数的组成和分成”多样性算法。通过系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在熟练和巩固计算的方法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本知识点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对今后学习笔算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就本节课的教学而言,学生要得出运算的结果其实并不难,学生已学习了。

8、9的认识,在学习。

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幅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中,借助情境创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提取数学信息、提炼数学问题和列出算式的过程,将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渗透到一图四式教学中,把概念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而不能仅仅指向知识点的传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8和9的加减法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在游玩数学王国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合作探究。

(一)第一站:花园。

1、谈话,发现数学信息。

2、开放探究,学习8的加减法计算。(1)探究8的加法计算。

师:如果我们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朵小花,该怎样列式计算呢?(板书:5+3=83+5=8)。

师:求一共有多少朵小花,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小结:一共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你是怎样计算5+3和3+5的得数的?先摆一摆,再想一想。(2)将8的加法学习方法进行迁移,学习8的减法计算。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朵小花,思考过程是这样的:(1)列式。

(2)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3)说说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请同学们也按这样的过程来解决还剩多少朵小红花。(交流后板书:8-3=58-5=3)。

3、交流探讨,辨中“感悟”

小结:计算8的加减法时,利用8的组成,计算更简便。

(二)第二站:数学宫殿。

1、小组合作,解决9的加减法问题。

师:请看这幅小棒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图上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写四道算式。

2、交流汇报。

(板书:5+4=94+5=99-5=49-4=5)。

3、小结:计算9的加减法时,利用9的组成,计算更简便。

三、学以致用第三站:智慧乐园第一关:

四、总结收获。

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收获,使得所学知识在交流中进一步提升。】。

五、板书设计:

5+3=85+4=93+5=84+5=9。

8-3=59-5=48-5=39-4=5。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三

教学目标: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笔算下面各题。

2.师:小叮当文具超市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看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你最想买的文具的价钱的?

(2)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a.0.8元=8角0.6元=6角。

(3)师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1)谈话导入例4提出问题: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2-0.6=)。

(2)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3)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96页做一做。

学生可以提出两步.三步计算的问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做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板书设计:

0.8+0.6=1.4。

1.2-0.6=0.6。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四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

1、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1、教具:投影仪。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若干。

一、复习导入。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

3、现在要计算两张纸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那些算式?

4、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的,另一类是分母不同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

1、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请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2、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3、就分母不同的加法算法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们进行讨论。

4、结合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验证哪一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5、交流汇报。

(1)“与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2)“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3)“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4)“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练一练。

1、第1题,看图填一填。

2、第2题,估计下列那些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1,,0,再算出来。估计分数加减法的得数大小比估计整数运算的结果要困难得多,为此,在开展本题练习前,再一次复习用分数表示直观图。

3、第3、4题,独立完成。

4、第5题,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议用线段图分析题意,作草图即可。

四、总结。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5—97页的例1和例2。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师:老师在逛商场时可遇到一大堆的问题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1、老师第一次逛商场买了两件商品,一件:534元,另一件:498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请大家用竖式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让先做完的两个孩子去黑板上板演。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板书)。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让先做完的同学去黑板上板演。

集体订正。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师:那么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师: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3、老师第三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件:53.4元,另一件:

4.98元,孩子们能根据老师给的两条信息自己提问并解决它呢?请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让一个孩子上去板演。如果正确了,师就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如果没有,教师故意把两个数的末位对齐写成竖式)问:这样的竖式行不行?

生:不行。他没有相同数位对齐。

师:和前面的题比较,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它们都是末位对齐了。

师:为什么前面的计算可以末位(最低位)对齐,这道题就不可以呢?

让学生明白:前面的末位数位相同,这里的末位数位不相同。

师:为什么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就不能计算呢?

生:因为它们的计算单位不一样,所以,要相同数位对齐了才可以计算。

师:那么在小数计算中,什么情况下可以末位对齐?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呢?

生:在小数计算中,末位数位相同就可以末位对齐,末位数位不相同就不能对齐。

4、师:好,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试一试。只列竖式,不计算。(小黑板)。

9.8+6.28=21.56+6.7=50+3.75=111.60—99=。

5.64-1.7=7.2-6.45=100-9.78=。

集体评价。

评价时,请孩子說說:你给大家提个醒,在写竖式时,哪一步最容易出错?

师: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些对齐的竖式里,小数点有什么规律?生:小数点都是对齐了的。

师: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师:说得好。(在相同数位对齐的板书下面写上小数点对齐)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呢?生回答略。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不同点:整数的末位对齐了,而小数的末位不一定对齐。追问:为什么呢?

让学生明白:整数的末位就是。

师:对齐了竖式,你们会计算吗?先说说,你准备怎么计算?生: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刚才的几道题给计算出来。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二:

出示例二:

师:孩子们都会做小数加减法了,能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吗?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推理。“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1.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2.能够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课件、投影仪。

(课件演示文具店,售货员出现在学生面前)。

引入:欢迎各位小顾客光临本店,本店为大家提供各式各样的文具,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所以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文具,你想选购本店哪两种文具?四人小组讨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把自己购买文具的方案在组内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结合学生学过的搭配规律,探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为学生进一步探索购买文具要花的钱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1、每人尝试计算自己购买文具要花多少钱?如果计算有困难的可以请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估计有以下两种方法:(1)将文具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2)将文具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3、全班交流。

随机请一学生交流自己购买文具的情况,花了多少钱?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统计班内有多少学生和他购买了同样的文具?自己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学生有购物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整数加减法)做依托,尝试运用口算方法解决自己所提的问题是完全可能的,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探索成功的喜悦。

4、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1)以刚才那位同学交流了自己购买文具的情况为例,请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估计会出现下面两个竖式:如80.8+6+0.6。

141.4。

(3)用竖式算一算自己刚才购买文具的价钱算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迁移过去加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尝试运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学生成功运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依托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竖式计算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对齐数位,以及十分位相加满十,向个位进一的道理,很好地掌握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再次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

(二)、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

(1)尝试用竖式计算。

刚才我们每人都购买了两种文具,哪种文具贵些?贵多少钱?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做完后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

(2)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迁移小数加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是完全可能的,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三)小结。

(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除了刚才选择的文具外,你还喜欢哪两种文具?先求出它们价格的和,再求出他们价格的差,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时,教师的板书要有启发性,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印象,另一方面使一些学生进一步体会任选两种文具是有规律的,力争找出所有的组合,体会数学的魅力。

1.完成p96页“做一做”

学生可以提出两步.三步计算的问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做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3.用数学:练习二十二第2题,学生独立解决。

第(2)小题可以估算或者口算,也可以计算出结果在做比较,得出10元不够的结论。

4.练习二十二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数据再计算。

5.练习二十二第4题,提出问题在计算。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

(2)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生应用意识。

0.8+0.6=1.41.2-0.6=0.6。

元角。

1.20.8。

-0.6+0.6。

0.61.4。

元角。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在活动中体验靴子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板书:6+4=。

4+6=。

(3)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把书上59页算式的结果填完整。

(4)交流汇报:任选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告诉大家。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小红在玩抛花片的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播放动画。

(3)交流小红抛花片的结果。

(4)在书上写填一填把这个结果用四道算式记下来。

(5)请你想一想,小红再抛一次结果会怎样呢?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按照你的想法可以列哪些算式呢?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和同桌一起找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交流后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

谈话:小兔子也想来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请你用小兔子伞上的数字减其他伞上的数字。同桌活动后全班交流。

3、开火车口算卡片。

4、想想做做第4题。

比一比,谁说得多。

同桌相互说以后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观看动画。

(2)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独立完成。

(4)交流订正。

6、想想做做6。

(1)读懂文字。

(2)观看动画。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4)独立完成。

(5)交流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第3题。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七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i.做复习第1题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做复习第1题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整理计算方法。

三、加、减法综合练习。

1、口算。

小黑板出示复习第2题,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得数,并结合得数末尾去0、整数部分的o要写的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计算过程和验算方法。

3.做复习第5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第二小题列竖式后怎样算比较简便。

4.做复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说题意。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厂什么内容?你在复习中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八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4.7-0.50.56-0.46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5.7+0.23.6-1.67+2.3。

学生独立。

完成并验。

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环节二。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环节三。

练习。

1、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

2、抽生板演检测。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汇总篇九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用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7+3和10-3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让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及规律。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3、通过用10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能过“一图四式”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能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掌握10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互逆关系。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四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教学过程:

(一)导情激趣,复习铺垫。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快乐天使领我们到数学王国开开眼界,你们想去吗?不过,快乐天使要和你们对对密码,如果密码对上了,数学王国才会“芝麻开门”噢!

复习完10的组成后,快乐天使说:“小朋友们真聪明,密码已经成功对上了,我们一起去游览数学王国吧!

设计意图:此外采用与快乐天使对密码的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边举数字卡片边说10的组成,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二)参与游戏,自主控究。

1、套圈游戏。

快乐小天使先带我们去数学王国的游戏室参加套圈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1)课件出示甲、乙两队分别套10个圈。

(3)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甲队套圈的情况,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等学生说完后,课件出示4道算式:

6+4=10-6=4+6=10-4=。

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

(4)师生交流,请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

数一数,共有10个圈,所以6+4=10。

因为6和4组成10,所以6+4=10。

……。

(5)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乙队套圈的情况,说出四个算式:算出得数,并说说算式。

2、玩玩想想,操作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四人小组合作做套圈游戏。

四人小组围成圆圈,举行套圈比赛,看10个圈能套中几个。

(2)观察套圈情况,在小组内说说算式和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组长经过整理后,把小组内列的算式写在课题下。

(3)班级交流。

谁愿意把自己列的算式说给大家听?并说说你是怎么列出来的?与这位同学不一样的小朋友请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每组的4道算式。

设计意图:做中学,玩中悟,学动中拓展,符合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心理特征。在这一环节中,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游戏,根据每次套中和没套中的圈列出四个算式,通过交流掌握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新知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

3、讨论记忆方法。

(1)你们能想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吗?说说看。

(2)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在一起,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游戏“找朋友”

学生扮演快乐小天使,我是快乐小天使,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2”,谁是我的好朋友?其余学生(拿着数学卡片),我是“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加8等于10”。

2、10减几(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第二题)。

(四)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小天使。

1、小朋友,数学王国里玩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想,对我说说看。(学生小结)。

2、教师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