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江南的秋雨散文(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0:54:22 页码:8
江南的秋雨散文(汇总15篇)
2023-11-17 20:54:22    小编:ZTFB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关注的责任。总结范文中的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易于理解和接受。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一

我在看。我在写。我在安静。我不吵。我不闹。我不回应。

可是我怕什么。我什么也没做。可是我还是怕。因什么都没做。

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没有人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始终心存芥蒂、耿耿于怀。在那些似真似假似对似错非善非恶的是非里纠缠,只是觉得很累,累得很难再努力的相信一个人,累得只想要安静。

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当这种默契有了裂痕,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出现了危机。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陈奕迅《红玫瑰》里的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不知不觉成了很多人的潜台词。所有的不甘成了最不堪的词汇,沉默兼容着所有的心情波动和言不由衷。我始终不敢承认这段友情是不是真的出现裂痕,或者是骨子里的骄傲作祟,也或者是一种奇怪的保护心里,又或者现在不想说太多只想让彼此冷静,唯有沉默以对。知道这样的自己是多么的任性或者可笑或者冷血无情,可是我终究是一个骄傲的人,这种骄傲是不容许任何人践踏的。身体流淌的血液里从一而终都带着这种骄傲的因子,哪怕时光磨灭了我所有的棱角,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哪怕平时的我是多么的温和无害、容易相处,你最好不要有恃无恐。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有着自己的原则和不容碰触的底线。

曾经独自一人来到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第一次在高达9000米的高空观望这个世界、在拥挤的地铁里一言不发,累得在人满为患的公交车上睡过去。那个时候的自己似乎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不怕的样子,只是证明一个年少轻狂的我。可是现在那样的勇气似乎已经逐渐消失,而现在的我也再没有十七岁的心理和十八岁的面容。那些无所畏惧早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而伴随着的是更加的理智。越来越懂得将自己裹紧,以冷漠孤傲的面具示人,不敢轻易相信一个人,不敢表露出自己太多的情绪,想要让自己避免所有的潜在伤害。记得以前生物书上说过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当然也是人性的本能。这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在危险来临的时候自动避开有害的一面。那么我可不可说这也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可是这种本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经历很多事情过后逐渐形成的。

倦怠的容貌刻、隐忍的模样。其实有很多想要说的话,只是语言的苍白无力,文字的杂乱无序,只能任由其以戏谑的姿态慵懒的蜷缩在内心。

飘零的易冷烟花,寂寞了谁的梦里呢喃,黯淡了谁的安暖素颜。

四月的水雾迷沙,迷乱了谁的素时年华,缠绵了谁的咫尺天涯。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二

12.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或答原文对应部分即可);清廷官员一旦被流放,很可能面临家人、家族甚至邻里的牵连治罪,内心充满了歉疚却无力挽回。(一点2分)。

13.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1分,与上文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相呼应)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1分)体现了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1分)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们精神遗留有关联的联想。(1分,“流放创造了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亦可)。

14.虽然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这些第一流人才也受尽磨难;(2分)但不如流放宁古塔流放法,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2分)流放宁古塔并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和产生一流的文明。(2分,“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亦可)。

15.通过对宁古塔残酷环境的渲染,和对流放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被流放文人的深切悲悯;对清廷统治者用残忍的流放刑法戕害文人和大规模株连治罪行为的愤慨;对在苦难中文人间能产生最珍贵友情的赞美,体现出对高贵人格的赞美;对被流放文人在跨越苦难之后,创造文明传承文化的敬佩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三

在晚唐有两座令人瞩目诗山,一座是杜牧,另一座就是李商隐。杜牧还算比较幸运,做到中书舍人,李商隐则是不幸多了,一辈子都是做人家幕僚,一辈子都是涧底松。有两句哭李商隐诗是这样说的“虚怀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望江南认为这两句诗概括了李商隐一生恰当不过了。李商隐一生仕途不得意,但是他诗歌却异常得意,在北宋被奉为始祖,李商隐也许没有想到,就如卡夫卡一生失意,作品却被后来人奉为经典。生时候没有人当回事情,死后作品却时时被人弄起,李商隐让人感叹!!

李商隐总是认为自己不凡,只有认为自己不凡,自己才能是太阳,自己才能是明月,自己也是晚唐最亮的月亮,自己要在晚唐天空大亮一下,就是因为自己“出轨”,就是因为自己是李党王茂元乘龙快婿,自己这轮明月再也没有机会大亮,就连昔日好兄弟令狐綯也不给自己机会。望江南在想如果不是李商隐娶了王茂元女儿为妻,也许李商隐真会在晚唐政治天空大闪一下。但是现实不能假设,李商隐娶了王茂元女儿,李商隐上哪知道自己会从此遭到大厄。从此令狐綯对李商隐如对唾沫一样不再当回事情。李商隐给令狐綯写多少诗,望江南不知道,但是望江南想李商隐的当时心情,自己多么希望令狐公子能够看待昔日同窗面子上能够宽怀一下,李商隐甚至想要能够下跪能够和好,自己也愿下跪,毕竟自己一直把自己当成太阳,李商隐希望自己这位昔日拜把兄弟能够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李商隐自己情真意切,无论李商隐多么低头,令狐綯“你李商隐已经成为背恩小人,我与你是两道人,我怎么会给你机会呢!”望江南不知道唐宣宗知不知道李商隐,唐宣宗素有小太宗之称,唐宣宗爱诗,他不可能不知道李商隐,唐宣宗爱惜人才,也许他向令狐綯问过李商隐情况,也许他听令狐綯汇报说李商隐是背恩小人,现又是李党人,对李商隐也冷落起来,把李商隐不当一回事。

令狐綯最终没有给李商隐笑脸,李商隐一次一次示好,换来是不理不睬。李商隐这轮明月在晚唐政治天空没有撒下缕缕银辉。

“我李商隐不能白到世间走一遭,我李商隐要用另一种方式证明存在,反正晚唐也没有几个写诗歌能够如我李商隐。”李商隐只能在写诗抒发自己不得意。“我李商隐的爱情是空前绝后,我的娘子是美丽动人多情端庄,我的《巴山寄北》就是写我与我娘子好的!我李商隐用爱情诗写我的爱情。”“我李商隐我要用无题来证明我自己独特,你问我为什么写诗无题,这就是我李商隐与人不同之处。我李商隐就如无题一样,你读去吧!我李商隐是西天空美丽晚霞,你只看到我美丽,你看不到我心痛。”不得意人天空总是阴雨,不得意人总是泪多。不得意李商隐,我想他要用自己方式证明自己曾在。“我李商隐在诗中说我自己,我用美人不遇楚湘王比喻我自己难遇,我用美人独守比喻我未有知遇。”望江南在想李商隐心情:自己老婆要过好日子,自己又没有做生意头脑,令狐兄弟始终不给自己往上拽一拽,李党人已经被朝廷彻底抛弃,自己只得跟人做幕僚,弄点微薄薪水。由李商隐,我想起卞和,他希望自己宝被人识得,李商隐也是这样,希望自己这块宝朝廷能够重视。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望江南要说李商隐是春蚕到死丝不尽,蜡烛成灰泪难干。

八五九年李商隐在郑州庄生化蝶,李商隐在临走时候也觉得自己人生不过是一場梦,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个瑰丽的梦,自己只不过梦想成为天空最耀眼星辰,而自己却是昨夜星辰昨夜风,自己人生就如自己诗句: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李商隐是死难瞑目,因为自己这轮明月没有在晚唐政治天空中大亮一下,“我李商隐真是沧海月明珠难泪,蓝田日暖玉无烟。”

李商隐一生因为没有贵人帮扶,这轮明月没有在晚唐政治天空中发光。但是李商隐却因为他的诗未有人作郑笺,而让后人去不断探索其诗奥秘!李商隐也因为他诗独特,他千古留芳。

李商隐诗真不能作郑笺吗?望江南认为不是这样,只要我们读懂李商隐这个人,我们照能作郑笺!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四

春风舞动柔波,鼓起伊人衣衫。

我的心湖起伏、蜿蜒,绿色的波浪,层层叠叠。

飞鸟呼朋引伴,青草铺开绿色的地毯。

泪水清亮,流过江南,渡上我的脸,化作,春天的诗篇。

小桥流水绘江南,百闻,不如一见!

江南,在水一方,风中的飞絮,飘舞着季节的浪漫.....

红尘梦中,白云浮动,梨花飘落。

春去春来,像一棵树的江南,把爱扎根在岸,诗意在风中,随叶摇摆。

她来了,二八少女,我的江南。

携手,走进另一个春天。

漫步轻歌。水无涯,心无岸。

栖息在爱的画卷里,青春激昂,江南悠悠,悠悠江南。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五

第一次到江南是在秋,那时我与程哥刚调织造公司营销处,处室的空气是有些许沉闷。处领导催促外跑,要么不动,要么就是到潍坊昌邑。我们两个初到没有什么客户信息沟通,只有不断学习。有时相对闷坐,心里空的难受。这样过了大约10天的光景,我对程哥说:老业务们有沉淀,我们干坐不行,来了只有走出去,既是闯南墙、赔钱也要奉陪一年。处领导结合了我们的建议,安排两个老业务,分作两队,程哥一队北上,我们一队南下,谁想,从此始便与江南结缘。到今十几春秋匆匆,驻多离少在江南奔走,可以说江南许多地方是比自己故乡熟悉的多呢。

擦皮鞋的随处可见,有满世界流动的,有在车站、商场蹲守的,生意还不错。我想,浪费!不会是忙得没时间自己擦鞋吧?后来又想,生活流动性大,要整洁得体总不能老是随身携带擦鞋工具吧?或者偶尔忘记携带,生意应运而生,也未可知。后来又想,何如饭店小老板,整日被人吆五喝六,掏小钱,享受一下被服务的感觉呢。

住处就在布匹市场附近,柯市也是我们此行的目标之一,隔日大早就到市场去。这时路上行人已是熙熙攘攘,拥挤的程度比家乡赶会还厉害呢,人多的更不是一点了。看装束,要在这里拍张56个民族大团结照片是不成问题了。又想,都是忙生意的人,又哪里会有时间配合呢?外国人也常看到,黑皮的非洲人,大鼻子的美国佬,心里意为奇景,但见没人看他们,也装作见过世面的样子作平常状,偶尔瞟一眼作罢。

绍兴柯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河道纵横如织,来往船只不断,我想,在众千船家中可否有鲁迅笔下的'影子呢?好失落呀,触目的怎么总是漂浮的水葫芦呢?靠近河面,船只经过带起的涟漪不是书本连线中的清澈,而是浑浊与异味。如今,房产商作楼盘,总想弄片水,叫做什么水岸,什么湖岸,由此我实在有些怕井绳的感觉了。

行走在路上,透过车窗眺望远方,房舍白墙黑瓦古色古香,树木花草没有一点秋天的萧瑟,细雨如丝,真是鲜鱼青菜,更加清新了,内心深处不由赞叹这如“湿”如画美景了。车上未闻花香,鸟语却不时萦绕入耳,总是听不懂的方言,但却旋律如歌。即使长途稍有睡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江南,特别是田野村舍,楼房居多,因是湿气大,一楼很少住人,一层楼两间居多,两到三层,没有围墙,与大坏境更为自然和谐,墙是立砖建造,不知是为了节省材料还是有什么科学道理。外观因潮湿多显陈旧,屋内装饰却考究,江南百姓享受生活实际的多呢。不似那时故乡建房,不管家境是否殷实,勒紧腰带也要五间瓦房,带院高门楼。外观富丽堂皇,屋内常见空空如也。

苏州园林,闻名天下。陪客户有幸到过虎丘、留园。建造精巧玲珑,可方寸间赋予更多追求,给人拥挤的感觉。不似大漠孤烟来的豪放、爽快。

住处几经搬迁,后到居民小区,晚饭后也常散步。小区内随便站一个地方环顾左右就有数家麻将室,灯火通明,老少男女,很是热闹。赌资不大,一晚上多就几十、上百输赢,这属于小娱乐,也没有治安干预。大赌也不少那就相当隐蔽了,治安也时常禁查。我认识一个批发海鱼的女老板,三十多岁,赌龄却已十几年,被抓数次,跳墙数次依旧赌性不减。平时铺子她小姑和几个雇工张罗,偶到铺子闲坐,典型甩手掌柜。此江南可不是另类,江南俗语:从小不赌,大了受苦,我想或许是有些道理,他们培养的就是博弈冒险精神吧。就是如此,可实在是柄锋利的双刃剑,就此穷家荡产不计其数。

号称天下第一村:江阴华西村。居者别墅,已不足为奇,中心三座尖塔据说塔顶闪闪放光的葫芦疙瘩都是纯金子的,每个有1吨重呢,足显财大气粗。借力与民,以小搏大,即要多担风险。据说,华西就遇到一次融资挤兑风。好歹吴仁宝,有计谋、有神通,从某地用货车调来十几麻袋的钞票,当场打开兑现。众人怀疑心立去,挤兑风云消雾散。后来又说,不是十几麻袋,只有几袋子呢,那已是微风无澜的话了。

印象江南,十几春秋,平淡无言奋斗。曾经沧海难为水,收获最大的是坚韧、淡定的心态。再向江南挥手,写于离开江南半年时。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依然带着夏天那一z微微淡淡的气息,飘然而至了。随之迎面而来的,显然,也是那秋意浓浓凉爽宜人怡情的气候。浅秋静美,秋意爽,仿佛让人看到了丹桂的飘香,菊花的芬芳,枫叶的落英,霜红的争艳,以及还有那累累的丰硕收获!

立秋前后,成都,连续下了第一场绵绵的秋雨。一銮镉暌徽罅梗它竞然洗去了酷暑燥热的夏日,猛然间,就将人们带进了浅薄凉爽的初秋。尽管多日的连绵秋雨,让人有点淡淡的感伤,但秋日以这种方式地到来,比起酷热地夏天,显然,人们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

九月十日,连绵的细雨仍未停止。上午,在送大o子到西南民大报到,办理好入学手续后。下午二时许,我们预先愉快地接受了儿子与儿媳的多次善意劝说,毅然搁笔放下手中的写作及其它事务,并提前做了一番准备。然后,带着浅浅秋日愉悦爽朗的心情,由儿子驾车载着我们父子-行四人,从成都出发,一路承校便开始了对向往已久的川北那片神秘而奇特的地方的旅行了!

夜宿阆中观古城。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在杜甫这首著名的《阆水歌》的轻吟下,我们经成南高速,穿越南充市境向前行驶。途中,历经三个小时车程,于当日下午五时许,即到达了那在绵绵细雨与薄雾轻浮的笼罩下,山水相依的古老而神秘的古城一-阆中。

尔后,选择住进了既热情且古朴卫生,又价格合适的私人旅店――“汪家小院”。待收拾停当后,在朦胧的夜色与时隐时现的市景中,我们闲情逸致地沿着古老的巷街而行,在-家叫“吴家老厨房”食店,专门点烹了颇有名气的色香味俱全,而价格低廉的嘉陵江青椒裸斑鱼。然后,静心尽情地坐在古朴的食店里,在那略带神秘朦胧的夜色,又宛若星星眨眼的霓虹灯的闪烁下,倾情地聆听着古城轻音的呼吸与味道,怡情地品味着美食、美酒、美景,真使人飘飘然如仙如神如醉如痴,自然别有一番意境与滋味!

所以,我们对这座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阆州古城,显然有着另一番独特地深刻印象。由此,而倍增了我们游览它的兴致!

第二天上午九时,我们慕名品尝了阆州古城特肴――“一根面”。之后,绕有兴致地漫步在数千年历史的古街巷中。游览了古城诸多的名胜与山水景色,将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与古街、古迹、古苑、古水、古山、古玩,一一收入眼眸带入心底,收藏于心于脑,铭刻于心。以此增添自己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素材的积累,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然而,经过亲临古城参访与游览,我却被阆州古城悠久而灿烂的古老历史、文化、山水、景物,以及美丽而动听地传说,深深地震撼了。一扫过去“只知其名,不知其里”的朦胧慨念。真有:“不入海,不知海有多广多深,不到阆中,不知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有多么厚重”的真实体验。使人由衷地感叹:此次阆中之旅,真不枉此行啦!

诚然,由此而让我们清晰的知晓,阆中,不仅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更是中国“春节”的发源地。它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徽州,并肩齐名为中国四大著名古城。它建城的历史悠久,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的军事重镇,汉蜀为巴郡,随为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多为历代州、郡、府的治所。

然而,古城的建筑艺术风格,较为透彻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为棋盘式的古城格局。由于古城地理位置所处在南北方之间,因而,它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古城建群,形成“半株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据称,为我国古代建城选址的“天人合一”,较为完备的典型范例。

因而,在阆中古城中,文化、文物方面是极其丰厚的。城中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佛塔、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四川贡院等8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另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南充市及本级111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处于四川省内县级之冠。

而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嘉陵江水依城而绕,山水城相依,造就了生态幽雅,风光绮丽,自古既有“嘉陵第一江山”的美誉。灿烂的历史人文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本源文化、巴人文化、风水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天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源集其一身。彰显了阆中的文化厚重的积淀,映衬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壮丽景色,彰显出了古城的历史古朴文化厚重的婆娑多姿的无限魅力。难怪,连诗圣杜甫都发出了:“天下稀”的千古赞叹!

然而,在阆中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却有着神奇动听而美丽的传说。相传,华胥氏是伏羲、女娲之母,她根源于四川盆地北缘的渝水(今阆中市),其后裔部分留居原地,其中一支华人带着部落的图腾“花”,沿着东去的河流向肥沃的平原和丘陵迁肌:笥械幕人演变为东瀛的一支,舜帝即为其中后裔,而大部分华人则演变为炎黄族系,构成了早期的华夏民族部落。至春秋时,中原地区的东瀛人,入炎黄族系,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核心。

上古时代,相传自伏羲至大禹九位帝王,为同宗而有天下,各后裔支系并延至商周时代。对于此传说,文字载于宋代罗泌的《路史》:“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诸”。《路史》作注称:“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得名,乃阆中渝水也”。而另据上世纪末,国家对大地湾羲皇故里的考古发掘,根据出土文物及皇城遗址推测,距今已约有80的历史。华胥氏葬于今陕西省蓝田县,而华胥氏陵墓至今尚存,正缘于此,才有今天的“华山”之名。

承上所述,至今尚流传于阆中的这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或许,是有一定历史依据与可信度的吧?!

揽胜雄奇剑门关。

九月十一日上午十一时,阴间多云。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阆中古城,沿着南(充)――广(元)线,驱车行驶了三小时车程,前去参访慕名已久的天下雄关――剑门关。

剑门关,李白曾作诗是这样来形容它的:“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剑门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见,剑门关的雄奇、惊险,却是古代军事的重要关隘。

由此,处于对历史文化的感知,以及对雄美险峻关隘的猎奇,驱使我们对它要一探究竟。所以,我们一行为节省时间和体力,免去爬山的辛苦和汗水,购买了缆车票。电动缆车载着我们,沿着近七十度的山体上行,将我们送到大剑山底下的小山山梁上。待我们欲再乘坐上大剑山顶上的缆车时,由于当时气候有些恶劣,风势较大,为确保游客安全,缆车已停止运行了。无奈,我们只好作罢,停留在小山梁上观景了。

我们与众多青年男女游客一道,浏连在风景如画的小山上,虽不及大剑山顶的视野开阔,但也有:“会当临绝境,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抬首远眺,视野仍较开阔,一眼望去,仍可见十数里远的山水景物。但仍有一批年轻勇者,沿着似刀劈的悬崖上开辟的古栈道,在奋力向前行进。有的爬上山顶后,不知是为了释放劳累,还是为了测试雄关大剑山的粗犷,竟然扯开嗓子,大声并声嘶力竭地嘿嘿的吼叫。由此,而引起了群山一阵阵悠长,而连绵不断的回声!

据史载,以及接待人员介绍。剑门关,地理位置处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剑门县北部,现为国家五a级景区。唐武周圣历二年(669年),新置剑门县,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今县辖汉阳镇),有“大剑至小剑隘c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为由。尔后,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戌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因而,它的历史作用,以及它在政治、军事、经济、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自然是不可低估的!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七

那是2010年的春天,抱着梦想与对江南的向往,我一路南下,经陕西、河南、湖北,到了期待已久的湖南株洲。在那家声名显赫却又非议颇多的企业寻找我的未来。作为一名营销人,我当时也毫不例外的被它的实力所吸引,就像一名待嫁的女子总盼着嫁得美好的郎君。

到了目的地,下火车的时候,迎接我的是扑面而来的江南特有的清新空气,我贪婪地呼吸着,对那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在去园区的途中,我在客车上看见了歌声中传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湘江,它宽广、清澈又波澜不惊,岸边泊靠着几只停歇的船只。在看惯了黄河的奔腾、炽烈后,只觉得它是一种静态的美,这条美丽的河似乎在诠释着南方人独有的某些性格。

在园区,我时常向外张望着,欣赏那一个个低矮的小山头上郁郁葱葱的树木。那绿得发翠的颜色好像要随时流出水来,不比北方的树木那样浓墨、干瘪。我虽生于北方,却独爱南方,爱那里只见绿色的一个个山头,爱那里一片片无际的水稻田。我常怀疑自己是否生错了地方,像我这种散淡又略带些忧郁的人应该生于南国,享受那里的温润。如果再得找寻一位有同样情怀的江南女子共度此生,我想我的人生当比范蠡与西施归隐后的生活更浪漫,想象着我们划着小舟消失在烟雨缭雾中,留下的只有一波波渐渐消散的'水痕。

南方的天气是多雨的。在园区的一个月里,几乎二十多天都在下雨,下得一点不郁闷,只觉得愈下愈诗意。窗外那一枝枝清翠的竹子在雨中、在微风中摇曳的多么有节奏,有条不紊地轻奏着春天的旋律,教室里学习的我们也是安静的,一切是和谐与宁静。

最期盼的、最痛快的日子,要数坐着公司的大巴车,一辆辆浩浩荡荡的向长沙贺龙体育馆进发。到馆内,观众席上早已摆好一面面牛皮鼓,只等着我们在开哨后为公司所属的足球队击鼓助威,那里没有彬彬有礼,只有谩骂声不绝于耳,扰乱客场的球队是我们的目的。下雨的时候,那雨水淋着场上的健将,也淋着我们,可鼓声却越大了,谩骂声也越大了,每个人都在为胜利拼撕竭力,现在想起来我们都宁愿错误地以为自己也上过战场。

培训结束了,我被派往陕西。在先后辗转宝鸡、延安两个地方后,有一天突接到调令,我又被派往江浙地区。苏南、浙江是我向往已久的,那可是我心目中江南之地的真正所在,会真的见到烟雨朦胧、小桥流水,或者还会期遇美丽温婉的佳人。却终因顾虑重重,未成此行。最后,我还是选择离开了这家企业,留给我的就像是一场梦,匆匆地目睹了江南的初容,惶恐地轻享了那里的奢华。就这样,在那个春天我梦断江南,留给我的只有永远剪不断的或甜或苦的记忆。

重回兰州不久,恰逢招录考试,在那位执着同学的影响下,我又满怀希望的加入了考公的大军。谋得一份公差,或者是千古学子的第一夙愿,不到不得已怎可受尽那颠沛流离。怀着必胜的信念和最后一搏的决心,我报考了较易考取的岗位,这般谁可与我争。结果如我所愿,于是我来到了甘南州迭部县,这个同样有绿山、有清水的地方,而这里的山势更为雄浑,处于高原之巅的源头之水也更为清澈。每当下雨的时候,县城之南的那一连高大山脉总会烟雾缭绕,与南方的山有几分相似。虽或神不同,但在甘肃能碰见这样的青翠之地,已属不易,我又有何求。那一抹南山的风景是我枯躁时最好的慰藉。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八

今夜,江南飘雪,鹅毛大雪覆盖了整个苏州。夜晚的到来打破了白天的喧嚣,走在下班的路上,人烟稀少,霓虹灯的照射下,偶尔能看到几个行人,他们跟我一样,都在赶往回家的路;家,在我眼里,就像一家客栈,白天匆匆的离开,晚上又匆匆的回去,就像结了婚的我一样,永远感觉不到爱人的存在,因为我们总是离多聚少,为了谋生,不得不相隔天涯。

江南的夜,寒风刺骨,走着无人问津的路,就像没了老公的寡妇一样,独守着空房;在这慢慢长夜里,我想起了很多,想起了曾经背叛过我的人,想起了小时候别人对我的嘲笑,曾经在工作中豪情万丈的我,终于在现实生活中低下了昂贵的头,如今的自己,就像一只攀爬的蜗牛,再怎么努力,都无法翻越那座高山。本来我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可属于我的一切,都被别人轻而易举的夺走,留给我的,都是一些残缺不全的东西,我没必要握在手里不放,更没必要去珍惜。生活中,我没有太多的留恋,曾今幻想过的美好,瞬间都成了过往云烟;有一种委屈在心里憋了很久,都没有勇气说出口,或许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悲伤,一个男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尊严,而我却弄巧成拙,守着那该死的尊严在别人面前摆酷,可又有谁知道,尊严下面却是别人无法看到的伤痕,今生我成了一条狗,下辈子如何我也要做个人;有些东西,没必要去争取,得到了反而会更痛,握在手里的沙,如果握不住,还不如干脆扬了它。

今夜的江南,寒气逼人,屋里没有一点温度,该睡的人都已经睡了,而我依旧失眠,我讨厌这样的夜晚,因为总是浮想联翩,不知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总是被噩梦惊醒,我怕我看不到未来的样子,觉得越来越恐慌;继续用手机敲打着键盘,抒写着自己的文字,或许除了文字,在没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吧,思绪仿佛回到了三年前,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写过近百篇散文,两部小说,字数超达百万,看着曾经写下的一切,曾今对梦想的执着,如今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别人永远不会懂我,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江南的夜,犹如腊月的寒流,卷缩在被窝里,回想起曾今走过的点滴,是悲、是喜,只有自己冷暖自知。年关将至,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踏上回家的路,而我却选择了留在异乡,不为何也!只为了那曾今编制的梦。

家,离我好远,在千里之外的天水,家,离我又好近,在我心上最柔软的地方,可我……始终没有勇气踏上回家的路。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九

望江南一是愿意学卡夫卡,在寂寞中写作。在寂寞时候写作,可以打发寂寞。望江南二是在想写作时候写作。想写作说明灵感来了,硬写作造不出好酒。三、望江南不在乎你对望江南文章怎么看,你说好也罢,孬也罢。四、绝不为钱写作。望江南除了以上几点创作观点外,望江南还有以下几点:

一、流行文学作家不一定是经典文学作家。流行文学作家追求是流行、好看、易读。经典作家追求是有意义、有深度、经得起读。望江南因为追求经典不在文章好读、流行上下功夫,望江南只是在文章有意义上下功夫。

二、望江南为文追求是独树一帜。望江南不是为写某文而写某文,而是为表达望江南某个观点。望江南总是在文章中亮剑,望江南所有文章废话都是为亮剑服务。

三、望江南对于文学奖看法:不得文学奖也并不是说明文章不好,得了文学奖也并不是说明文章就好。文章好与孬,让时间说话。历史上许多好作品都是没有获得文学奖。比如,白居易《长恨歌》得什么文学奖?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得什么文学奖?张恨水《金粉世家》得什么文学奖。望江南对文学奖看法:得我幸,不得我命。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十

喜欢雨,尤其是江南秋天的雨,雨点柔情千丝万缕。青山揭开秀帘,风儿带着花瓣,青石板小巷温润的苔藓,藏在竹林深处的秋禅,乌篷船里笙歌阑珊,小桥上执伞女子的眉弯,长亭柳岸的水烟……百转千回,我的江南,我的爱恋。

将飘香的丹桂和篱边的菊花酿成酒,就着万千秋雨韵成的和弦,思绪万千,惊了岁月,优了雅情,爱也千年,梦也千年。

春雨娇羞,夏雨炽烈,秋雨细腻温柔。乱了思绪,添了思念。情悠悠,秋水长天。

何当共剪西窗烛,都话巴山夜雨时。留得残荷听雨声。三更归梦三更后,枕上十年事,都到心头。今夜相思几许,一半因风吹去。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秋雨里的.心事,是欢喜,是哀怨?留在这个季节的是那脚步,那人,那心。

赏秋景,听雨声,念往事,秋天是个适合回忆的季节,秋天也是极容易勾起回忆的季节。风吹去了一些秋雨,却吹不散满腹心绪,若可以,就请秋风带来一些你的消息,以慰相思。

听着窗外的雨,感受丝丝秋意。多少心事借风借云借雨,将悠悠的情送给隔山隔水的你,以求寂寞中的慰藉。

秋雨消褪了夏日的暑意,秋雨舒缓从容,胜似闲庭信步。秋雨带着丝丝凉意,尘嚣远去,心轻梦净,淡泊名利,惬意无比。

街上依然行人如炽,更有共执一把伞呢喃的情侣,研一砚浓墨,展宣执笔,和着宫商角徵羽,清晰的脉络,一抹的在乎,江南的秋雨,心不再孤寂。往事琉璃,缘应珍惜。情悠悠,仅隔一屏的距离。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十一

范进是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中虚构人物,此人考科举多少年总是名落孙山,是主考官可怜给他一个举人。读《范进中举》,望江南不是感觉范进好笑、滑稽,望江南觉得吴敬梓写出中国人情世态可悲、可叹。

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村里人对他态度是不一样。中举前,人们看范进是不当回事,穷读书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穷读书的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没有人关心范进,没有人可怜范进,范进就是饿死与自己何干?就是他岳父也骂他:现世宝,自己是倒了八辈霉把自己女儿嫁给他。范进中举后,乡邻对他是前倨后恭,对他是点头哈腰,对他是低眉眼笑,他岳父胡屠户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喊女婿范进为范大老爷,说范进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吴敬梓没有个人体验是写不出范进的。望江南为什么说这话?据望江南所知吴敬梓也去参加过科举,也曾落榜,吴敬梓曾经也受到乡人白眼,他写范进中举前乡人不当回事正是自己人生体验。吴敬梓没有像范进中举青云直上,他始终是秀才,他没有体会到中举后喜悦与荣光。吴敬梓是个“败家子”,他把上人留给他的`家业全部败光。为了躲避乡人冷眼,他搬到南京,搬到南京吴敬梓也是“饥寒交迫”,据说他冬天没有炉火烤,他就饶南京城跑步,据说他常常饿得肠内雷鸣。吴敬梓这个落魄之人真是可怜之极,就如中举前范进家无米炊,又有谁能够雪中给炭,饥中送食呢?望江南在想此时候吴敬梓肯定在哀号:朱门酒肉臭,城有冻死人。

据说乾隆南巡,许多读书人都去迎跪,吴敬梓却高卧在家里。望江南每次看到这里对吴敬梓敬意陡然而生。谁不想富贵?谁不想得意?但是吴敬梓绝不做弄富贵有损名节事情。望江南明白为什么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写王冕不为富贵屈膝吴王故事,吴敬梓就是想告诉人:我吴敬梓就是王冕,我写王冕实则写我吴敬梓本人,我吴敬梓不是王但是能冕。

吴敬梓不是为写范进而写范进,不是为了给人读了发笑而写范进,而是让人们通过范进遭遇体会告诉吴敬梓自己辛酸遭遇,这就是吴敬梓为什么要写范进。通过范进,我们可以体验到世态炎凉,通过范进我们可以看到趋炎附势市井百态。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十二

她满怀欣喜,猗立望江楼。早晨朦胧的光,浅洒在她的的脸上。妆容有多精致,心中就有多期待。

回忆过往,自笑终身有靠。

望江楼中有很多人——稚童、老人、茶客、书生、文人骚客。然而,又有几个如她一般?

一叶一叶的画舫灯船毫不留恋从她面前过去,只徒留一尾水纹。她不肯放弃,一直站在那里,用饱含千言万语的目光紧盯远处江边边际。有谁信,若是哪片舟上有她的心上人,她定是可一眼瞧出。

可从晨光熹微等到落日余晖,日复一日的只是带着失望回家。

哭一整晚。再整理好心情,描眉、贴画、敷粉、抿红,再登上楼——一整天幸福的煎熬。

她等,可时光不等。匆匆的过去,她甚至忘了,她天天期盼归来的人的音容笑貌。几年的失望,累积在心头,将她打击的不成样子。

孤帆悠悠,将她的心绪带到远方。堤上千丝万缕的柳绕在她的心上,活生生的勒成齑粉。可是,多绝情。哪怕等到,肝肠寸断,也等不来那个人的'一句:“回来了。”

她曾多少次梦到,她对着那个人的背影喊:“我这颗心,是多不够糟蹋的才会交给你!”可在梦里,他都没有回头。

她还是等,只是没有了蜜一般的温和甜润的目光来笼罩整个江面,只是没有了执念。只是麻木的站在楼边,任尔东西南北风。

江水带走一片一片的舟,也带走了当年那个如花似玉的好姑娘,和一颗以为会永远炽热的感情。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十三

已经不知道这是多少次被问到:“你是文科生吧?”

闺蜜对着我莞尔一笑,转而对着坐在我们对面的她的男朋友说:“错了,她一直都是理科生。”

“理科生还这么喜欢地理历史?”她男朋友疑惑不解。

“对啊,我们班以前很多这样的怪胎,明明是理科生,文科知识却好得不像话,真不知道他们当初选的时候怎么选的。她啊,怪胎之一,在我们班见怪不怪。”闺蜜答。

好像每次出去都是这样,没说两句,对方就会说“不愧是文科生”或者“你是文科生吧?”

刚开始还会辩解两句,后来都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是轻微点头。

选理是自己真心想读理科,对史地文学各类书籍也是内心真心喜欢。

所以,我的身上,永远都是感性与理性并存,正经起来不像话,逗逼起来更是要上天。

2

其实以前我好像并不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和朋友嬉笑玩闹上。

但似乎从小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执拗,一本课外书到我手里,我一定要把它看完,再去做别的事。

所以经常小时候,别的小朋友约我出去玩,而我拿着书的时候,我就会对他说:“等会儿等会儿,等我把书看完吧。”后来人家等不及了,我就带着书一起和他走。

到了地点,还有别的小朋友啊,他们可以先一起看看电视,闹一闹。然后我就静静拿着我的《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直到手中的书翻到最后一页了,我就把它丟一边,找小伙伴了。

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玩上,只有少部分时间奉献给了那些课外读物。

真正对文学课外读本有好感,应该是初三的时候!

初三有一个同桌,每天上课都没不听讲的,手上永远捧着一本又一本的课外书,然后和我讲里面的故事,情节,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还要找她给我讲故事呢!

从她的口中,慢慢打开了文学大门,对她手里的书籍也慢慢感兴趣。

后来,她的书就这样一本一本被我读完,别人都说,服了你了,初三了,还有心思开始研究起这些东西来了。

在那个初三,我读完了《水浒传》《朝花夕拾》《茶馆》《小王子》……还有很多的青春文学,如郭敬明、雪小禅全部文集,花火杂志,新概念作文等等,记忆不好,还有很多都忘记了。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下课在翻看语文老师讲台上的《中国文学通识》,那时候觉得挺厚的,大概有一千多页吧!语文老师看到我感兴趣,直接就说:“喜欢就拿去看,看完了再给我!”

我好像心里吃了糖,对着老师傻傻笑,然后从讲台上拿走了那本书,然后不舍课外每分每秒,用了一个星期把那本书给看完了。

给老师还书的时候,老师竟然有点惊讶,笑着说:“这么快,你到底有没有看额!”

“肯定有啊!”不过那时候并不懂好好做笔记,只是觉得大脑装了好多以前不懂的东西。

中考结束,语文成绩明显占优势。

3

以为高中会有很多课外时间徜徉书海,没想到这绝对是大大的错误。

时间都是被课程排满,学校图书馆一年也没有去几次,却在高二阴差阳错进了学校文学社。

当时社长在我们班,我们班语文老师是学校文学社指导老师,我就想去试试玩玩,看文学社到底为何物而已。

笔试随便写写画画,然后东拉西扯,混顿成文。面试也没怎么上心,结果就这样进去了。

进去后,刚开始在创作部,每个月两篇稿子,以为进来玩玩,现在竟然有任务,要来真的了,实在不想写,但进了这个坑,还是尽点人事吧。

写了几篇,其中一篇就上了校刊。后来又无意在期中考试中语文成绩在所有理科班学生中排第一,语文老师找我说要我当创作部部长。

我心想:呵呵了,我是来打酱油的啊!

当时创作部成立不久,临时部长是宣传部部长,正式部长还在物色,而我刚进文学社不久,对这一无所知。

我开始推辞语文老师的要求,认为自己不合适。后来社长又来找我,没办法,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了。

文学社的工作也是一阵一阵的,忙时忙死,闲时闲死,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审稿,而自己动手写的却少了。

一年后,到了高三,别了文学社。学校要求高三把一切重心放到学习上。

然而,在这个最繁忙最紧要的关口,我又出小插曲了。

学校进驻了一家书店,而且离我们的教学区和宿舍区都很近。我第一次进去,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书籍,立即被吸引了。

每天中午吃完饭到午休前这短短的半个小时或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我还要进去泡一泡,碰到爱不释手的也会毫不犹豫,当即买下。

我的高中学校是一所偏理科为主的学校,我的高三班主任更是重理不重文的人,每次看到我从书店出来,都提醒我,“多放点精力放在数理化上,别每天都一门心思看课外书了,大学有你看的!”

其实,我也知道,当时那样做确实不太好,可是心里却觉得那家书店有魔力,那些课外书都有魔力,比那些数理化,有趣多了。

逐渐涉及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不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想知道的也越来越多,书籍里面的那个世界好神奇。

后来,放假泡书店的时间从一小时,到两小时,最后索性都是安安静静在那里呆一天了。

我想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4

进入大学,大一的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忙,盲,茫,进了校团委,开各种会议,在各个场所奔波,完全把自己的初衷抛之脑后。

后来折腾了一段时间,好像人突然想清楚了,知道自己要干嘛了。

高中已有的社团经历,让我选择退出了那个别人看来还不错的校级社团组织。

朋友的频繁聚会,台球室,电玩城,ktv,大排档……,也渐渐开始选择了远离。

我要干嘛呢?

我给自己定了一些大学目标,四年1000本书,至少达到5千万字的阅读量,这是其中之一。

而大一之前浪费的那些时光,无法收回,那么就从这一刻起,不管如何,每天都要有所得。

我现在也无法确定,自己究竟看了多少本书。

只是我知道,我看书的速度确实越来越快了,以前一本情节小说,三、四百页,我需要5、6小时,现在两个多小时完全可以搞定,还可以把情节复述给你听。

以前我不知道我该看哪一类的书,现在一本书在我手里,可以很快分辨内容的含金量,不会再总是被那些所谓的书单给忽悠了。

以前对一些很理论性的东西完全沉不下心的,现在竟然可以平静地读完了,还会觉得乐趣无穷。

以前觉得那些忽悠人的哲学,儒学……现在也可以细细品味,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以前看了就忘,不知道摘重点,不知道做笔记,现在学会整理各种重点,金句,精华了。

以前觉得自己的大脑总是混乱不堪,各种思想在大脑里打架,自己快要被这种无序整到窒息了,现在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相互关联,不同学科之间也总是息息相关。真的是不同的问题,有相同的答案,那叫万变不离其宗;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那是万物各有其源。

5

总是有人和我说,自己看书不够快,不知道该怎么读书,不知道该怎么做笔记,不知道该怎么写作,不知道该怎么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只能这样告诉你,最大的.原因就是你读书太少。

当你的阅读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你看书的速度自然就快了;当你的知识储备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自然就自成体系了;当你看的书多了,你自然就知道自己需要怎么样的书籍来继续补充自己的大脑了。

当你看的书多了,你自然就会有表达欲望,你自然就可以写作起来如鱼得水,用语言和文字巧妙叙述你的人生。

当然,这一切一切保证读书量的同时,也要多加自己思索,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目的是形成一个能活学活用,有灵魂,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书呆子,也不是一个知识存量很大,而不会糅合,整理,不会提取的数据库。

我天生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总是以“懒癌患者”自居,可是在文学书籍的世界里,我却一直未曾想过抽离。

那一本本读书笔记,无意中或长或短的随笔,在别人借阅我的书时随处可见的下滑线和各种批注,这些都是一路走来最好的见证吧。

这个世界上若有若无的才华很多,漫不经心的敷衍很多,被现实照碎的梦想很多,对别人的美丽和成绩云淡风清说几句漂亮话的机会很多,可是,踏实的行动,坚持的努力却不多。

那些别人的经验,别人的故事,都很励志。可是励志的故事,总是别人的,实现梦想的痛苦,一步一步走过的脚印,才是自己的。

那些别人总结的干货,看起来都很有用,可是又有多少人看过之后是真正用了的呢?大多数不过把它当“鸡汤”,暖了暖胃,余温一过,那满腔热血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我,从内心选择始终坚持文学这条路上前行,前面的世界也越来越广,然而不管如何,我会一直走下去。

因为,有些习惯,终生保持,有些爱好,终生追求,是作为一个“懒癌”最基本的素养。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十四

一样的习惯,清晨起的大早,打开窗户,沏一杯热茶,坐定,欣赏办公桌上的花木。经过一个周末似乎生长了一截,新生的枝叶淡黄脆嫩!可人的很!

小城已立夏了,似乎小城和我一样忘了季节,原本早来的春雨近几日才迟迟到了,从周六一直降到今晨,窗外依然还是烟雨迷蒙,百米外的高楼也看将不清,这种景象在这座小城是期盼已久才有的。

我所生活的小城,有"陇上江南”的美誉,烟雨也是常有的,但我觉得离江南远的太远!远的心伤,远的绝望!

你是这个季节里一直沉默的不胜凉风的水莲,我便就是那个不是过客的过客,不是归人的游人,也许你又是那条青石小道上打着油纸伞的姑娘,我便是那条攀你不上的'青藤!我一直幻想走进那条青石的小道,可终将胆却靠近那条幽长的小道!

烟雨很美,江南很美,你更美!

我是一个生活在北方而又厌倦北方的人,北方留给我的是伤痛,背影与阴影。我少知己,寡朋友,无红颜!!

雨依然下,心平静了又乱了,昨夜那场梦,把我带到江南,带进这条烟雨迷蒙的青石小巷,带进雏菊花开的青石小巷。

已过纯情的年龄,却又这般矫情,那条早年梦里的小巷,昨夜又在梦里,一生走不近,走进终将走不出。

雨依然下着,也许江南也是烟雨迷蒙,也许你和我一样,在这个清晨,沏一杯热茶,想起过我!也许此刻你也望着窗对,望着那条青石小巷,盼我马蹄的声音!

烟雨很美,江南很美,梦很美!

江南的秋雨散文篇十五

不经意的我,走进了梦里江南,以为自己在江南浪了一大圈,再回首,才发现我不是轻飘飘的走过了江南,而是沉重地徘徊了又徘徊。

关于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一颦一笑,都随想念的风呼啸而来,千回百转。

我以为我走出了江南,原来,一回首,江南就在我身后。我把自己的灵魂安放在山水间,我的心徜徉在那小溪边,那绿油油的芋头在溪边摇曳,那老枫树在溪边婆娑,那里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放眼小桥流水人家,温润了我那颗孤冷的心。

寻寻觅觅间,畅想过大漠孤烟的空旷和无边的荒芜,看过大海蓝天的广阔与飘渺,踏过北方凛凛寒风的冰雪……蓦然回首,我才发现,自己最挥之不去的依恋情怀,还是江南的依依杨柳、悠悠碧水和那如诗如画的九潭自然公园,还有那里淳朴的人和故事。

最梦是江南,我曾把江南写成我的梦,以为江南就是我的梦,原来,那是我的人生。

回首,那蛙声仿佛还在耳边,关灯后那房间里数不清的萤火虫仿佛还在眼前闪动……江南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里,从不曾淡忘。

回首江南,那七月的江南,荷花亭亭,稻浪滚滚,竹子翠绿,百花齐放,一如我崭新的人生。

看那一湾碧绿的塘水,鸭子自由的游,质朴得能捏出泥土味的渴望,有一份自在与飞翔之间的畅游。

回首江南,那里橙黄橘绿,稻熟蟹肥,冉冉的物华,一如我激越燃烧的岁月。

回首江南,我依稀看见在那悠长而寂寥的雨巷,走来一介书生,撑着油纸伞,坚强的把一个清高的追求,付在风的脚步里,在烟雨中缥缈了生死相依的梦。

我去的江南,没有古镇桥头悲惋的二胡曲,没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没有乌篷船那摇撸声,有黛瓦白墙的临水人家,养着斑纹美丽的鸡鸭,房前屋后开着各色的花,还有那杨梅酿的杨梅酒,久而弥笃的独特香味,足足可以让我品味一生。

回首江南,寂静的江南,水蓝如镜,小桥倒着影,明朗的景致,一如我坦荡恬淡的情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