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5:39:35 页码:10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模板8篇)
2023-11-12 05:39:35    小编:ZTFB

好的交流是实现人际关系和工作效果的关键。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和满意呢?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文,供大家在写总结时参考和借鉴。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篇一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简介(略)。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

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小结: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五、背诵这首诗。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篇二

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春》被选入了语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课本中,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奋发向上,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诵读的基础上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体味语言的准确生动性,感受景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节课,我面临着如下需要解决的难题:。

[描述]:。

星期五,我在上课之前进入了教室,学生们脸上流露出放假回家的期盼与兴奋,有的同学甚至开始收拾将要带回家的练习本,一副“铃声响起就往外冲”的架势,教室里的气氛比平常下课时要热烈得多,走过一群学生旁边,听见他们正在商量出校门后到商店去买卡片的事(学生们最近正热衷于收集一些动漫人物的小卡片),语文课本被歪放在一边,丝毫没有为上课做准备的打算。我明白我既不可以直接对学生说“不要急着回家”,也不可以批评他们收集卡片,“玩物丧志”。回家心切,是我也会有的状况,人之常情;而玩具更是孩子们的天使,童心未泯的初中生其实也很可爱。但这样的一个状况,肯定会影响到我的授课效果,必须想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上课铃响了,看着学生们心不在焉的表情,我觉得自己应该直面问题,我首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现在最盼望的事情是什么呢?如我所料的,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了“回家”!在回答的同时,有同学调皮地笑了,接着他们的回答,我很理解的祝贺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接着,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同学们盼望回家只要盼两个星期就可以了,有一个人也有盼望,他盼望春天,而他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他是谁呢?这次,依然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朱自清”!这次的回答让我很高兴,因为大家终于开始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了。然后,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朱自清他是怎么盼望春天的呢?学生很整齐的说除了《春》这篇文章中的第一句,也是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知道,这个时候的同学们已经进入课堂了。

在画完之后,我让学生们合上课本,看着黑板上的“春草图”,边回忆我画画的步骤,边试着背诵课文内容,让人惊喜的是,不少学生已经能够背诵出来了,看来这个方法确实有效。接下来的春花图,顺序性更强,虽然画出来的画很抽象,但学生却是牢牢的记住了写作顺序及主要内容,有很多学生还能将所许学的内容背下来。剩下的内容我准备在下次课完成,在下课之前,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让他们去收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完成的很好。

[思考]:。

很庆幸当初没有放弃美术这一爱好,今天用到了。这节课我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在学生状态松散的情况下如何将学生带入课堂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了解课本内容。从授课结束之前学生的反应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课文,这一点基本上实现了我的期望,对于假期过后的第二节课,相信学生们也能像这节课一样地参与进课堂,因为他们是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的。

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开发与保护他们的创造能力。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教学策略,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有能力上的提高,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完这节可课,我有很深的感想: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用小的成功诱发学生的兴趣,用学生的兴趣坚定成功的信念,用成功的信念赢得学业成就。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篇三

1、撇开思维方式。把握文章的巧妙与曲折。

2、各种形式的阅读,感觉文章语言的诗意美。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的主题.

4、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了解梨花的精神。

阅读课文,了解为什么以“梨花”为标题。

一、课堂导入:

(课前播放轻音乐,播放梨花图片)

我们身边有很多美好,例如我们今天走进的课文,不仅有美丽的文章还有梨花林、美丽善良的哈尼族小女孩,更有高贵的中国品质。这篇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的《驿路梨花》。

二、正课:

(一)曲折的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并用“我”第一人称来概括整个故事。

结合课前预习快速进行。

2、把握叙事角度,试图总结整个故事。

例如:

(2)教师点拨:叙述顺序的特点和差异。

3、人物和小茅屋的故事是什么?小屋的主人是谁?

(1)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构思巧妙的写作方法。

(二)赏析品味

1、圈点勾画好词和好句,这些词和好句子最能触动心弦,标记它们或写出你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师的提示:它可以从用词、写作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得到欣赏。

(1)同桌交流

(2)小组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代表进行点评

教师适当点拨:这篇文章里的语言具有诗的意境,处处如诗如画

2、升值而读,读,读,读出诗歌的美丽感受。

(1)指名学生读;

(2)教师配音范读;

(3)生配音读。

(三)写作背景

1、简要介绍学生对作者的理解。

学生在课前结合课文并联系作者的共同知识。

2、教师补充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

展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理解彭荆风的作品。

彭荆风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初中,成为学徒、校对员、记者、副编、文学团体“木叶文艺俱乐部”。他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他坚信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x”中入狱7年。“梨花”是他出狱后的第一部作品。在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困苦之后,他在他的著作中描述没有怨言,但有些是人性的善与美。正如他自己所写的:在经历了普通百姓难以忍受的折磨之后,当我真诚地面对云南边疆的纯朴的少数民族,呼唤美好的未来时,我不禁表达了我对过去的想法!我只想发现和传播生命的美,这就是为什么我写的梨花。

3、学生联系课文再谈对作者和文章中一系列人物所彰显的传统美德。

(四)思考理解

1、思考“梨花”的梨花的含义,体会梨花精神。

2、明确“驿路梨花”做题目的妙处。

3、读写结合,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种花,它有着怎样的象征含义。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篇四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简介(略)。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小结: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五、背诵这首诗。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篇五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研究》课题开题以来,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已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结合第一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如下:

xx年2月——xx年12月。

在学校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全体课题研究人员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优化教育教学的工作原则,踏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因此本阶段我们本着课题为教学服务的原则,主要的是教学实践研究为核心,把前期的研究的成果付诸于教学案例的研究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质量。挖掘和探讨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

(1)把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

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个人教科研计划,建立个人课题研究档案,围绕课题撰写教案、上探究课,让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2)注重调查,让教科研深入学生,深入课堂。

科研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发展。在课题的研究的过程中注重把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平时的日常教学中,运用有效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要关注运用的效果,为此我们结合课题的内容,定期做好问卷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实效和推广价值。

1、把第一阶段所得出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放开传统教学的束缚,打破以往陈规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积极组织课题组活动。每月一次,组内的研究人员分享和总结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后期的研究措施。

4、研究策略:理论指导——实际试验——阶段分析——反思改进——总结推广。

xx年1—2月。

1、召开课题组研讨会,讨论第二阶段工作重点;

2、参加课题组一些活动。

xx年3—6月。

1、对第一阶段的初步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与再实践,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本月组织组内的岳丽丽老师、崔迎春老师和我上一节“同课异构”课《社戏》,三位老师分别从人物、情节和环境这小说的三个不同要素入手设置不同的问题,进行教学实践。

本阶段主要是学习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来理解抒情类记叙文如何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掌握文章能容,理解作者情感。

根据最新中考说明的信息我们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非文本阅读,从宏观上把握理解每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掌握说明内的内容。

2、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请教资深教师指导课题的研究。

xx年7月--xx年12月。

按之前的总方案制定本阶段工作计划,结合课本进行研究探讨。

定期开会。

整理充实内容调整方案,继续开展研究。

具体分工:

xx老师。

xx老师。

xxx老师。

负责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核舟记》《时间的脚印》《诗经》《礼记》二则《唐诗二首》。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篇六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朱自清先生将对美的认识融入文字其中,同时也在细腻的描写之中展现出独特的个人心境。

高x的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要将文字和情感联系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很难体会语言蕴含的美感和情感。所以本次教学将立足在感受语言和情感的基础之上。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

2.掌握课文脉络、基调及大意。

3.寻找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

4.跟随朱自清独特的心境,鉴赏荷塘月色之美、语言之美。

5.培养学生对“生活之美”的向往。

教学重点:欣赏朱自清眼中荷塘月色的美。

教学难点: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下体验到的另一个自己。

朗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一)导入

荷本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再配上那“更深月色”,自然就是是“荷塘有月人有情,荷香月色美共赏”。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今天我要将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荷塘月色》。

(二)朱自清生平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走近朱自清,在走近朱自清描绘的那片天地。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1923)、散文集《背影》(1928)、诗集《踪迹》(1929) 等。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1916年12月15日,朱自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妻感情甚好1929年11月26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历史》、《别》、散文《给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

(三)掌握课文大意、基调和脉络

1.学生再次深入阅读x分钟,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出发地点(家门)和缘由。

第2段:写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8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9、10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2.从段落大意中,理出文章线索

提示线索:线索:事物、人物、情感、事理、空间、时间等。

线索:空间和情感。

空间:家-荷塘小路-荷塘-荷塘下路。

情感:颇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四)整体感知

初步读懂文章之后,我们回到我们这节课的主体——寻找另一个自己。文中什么地方提到另一自己,换一句话说就是与平常有所差别的自己。

第三段第二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也就是有一个平常的.自己和一个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们在文中找找,朱自清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平常的自己: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我爱热闹;爱群居。

3.有一定要做的事,有一定要说的话。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1.爱冷静;爱独处。

2.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3.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4.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五)透过朱自清的眼睛看景物描写

朱自清另一个自己享用的是怎样的荷香月色呢?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哪些段落描写荷香月色。根据前面我们的段落大意,是哪些段落?第四、五、六自然段。那我们且来看看第四自然段。我们先来听一段朗读,来感受一下。听完之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讨论要求:

1.找出景物以及景物给你的感受。

2.分析作者如何描写景物。

3.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讨论要点:

1.分析如何描写景物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

2.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六)明确描写方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用典、借代、对偶、通感等。

2.描写手法: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实写虚、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渲染、白描等。

(七)赏析关键的词

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2.叠词。

(八)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1.生动、形象、强调、突出、烘托、渲染等。

2.语气(加重、减轻、表达喜爱色彩)、音乐感。

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方法,也能感受到朱自清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的荷塘。以上,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在颇不宁静之中,走到了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淡淡的月光之中找到了内心宁静的自己。

(九)简要鉴赏景物描写

因为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这样的享受之中他也发现了抛开了生活中扰乱心绪的事情,然后尽情欣赏自然之美的自己。

发现了热闹是它们(外界)的,我什么也没有。或许正是这种“没有”的简单才能拥有精神的自由——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

2.那朱自清想起了什么?

由荷花想到:江南的旧俗——采莲。

3.采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热闹、风流、有趣、舒服、欢愉、天真、清新、纯净······

4.这时候的朱自清先生又是怎样的自己?

与不宁静的平常的自己形成对比,看见了那个未受时代污染、骚扰的完全本真的自己——享受想象中的自我娱乐。

5.文中提到的什么地方比较符合朱自清先生寻找自我娱乐和自我享受?

江南也就是家乡,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家,回归到了平常的自己。

(十)总结

生活可能会让你“不宁静”,但是你却可以在繁杂的生活之中,找到适合自己自由灵魂的自由天空,让自己摆脱苦恼的心情,享受生命本身的快乐,享受精神自由的快乐,享受自我娱乐的快乐。总之,生活的黯淡不能隐没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篇七

2、能力目标:切合文章联系实际感悟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父辈的坚韧,体悟父辈的艰辛与责任。

诵读课文把握父亲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朗读、讨论、点拨。

多媒体。

一、导入,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阅读课文。

1、检查预习,认清字词。

2、讲述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主要情节,理清思路)。

三、理解阅读。

问题探究一: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3、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4、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小结)。

问题探究二:说说父亲。

1、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说说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什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跳读、思考、讨论、交流)。

四、感悟阅读。

1、思考文章的标题能否用“父亲”或者“新屋”等来替换,原因何在。

2、你从文中读出了我对父亲怎样的情感反复咀嚼文末句话,体味一下。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汇总篇八

《水调歌头》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课,要求学生在大致读懂古诗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中秋之夜望月怀人的心路历程,渲染了空有一轮明月,家人却难团圆的凄清氛围,表达了对词人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词人虽遭贬谪却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构思精巧,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情感真挚,融入了带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悟。

花好月圆人团圆,月亮的圆缺总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审美体验。在漫漫的文学长廊中,众多文人墨客对月抒怀,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佳作,既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真无邪,又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温婉浪漫。那么在这么一个美好的夜晚中秋之夜,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作品《水调歌头》,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第一回,初始体验的读。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介绍方法:自由诵读,在诵读中体验词的情感美;读完后能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自由诵读后,每人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说说。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词人虽遭贬谪却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着深入学习,以对诗歌的情感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文载道,词缘情,诗言志。好的诗词能表现作者的独特情感。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与忧伤,既有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又有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之情,但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传达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正一反,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本词多了一份旷达的气息。

在此处顺势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弟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词写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欢饮达旦,在醉意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第二回,深入体验地读。带上深入一步的理解,全班齐读,在齐读中一起体验作者的情感。读前让学生讨论:这次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体验?上阕在朗读中要读出词人的矛盾心理,下阕在朗读中要读出词人对天下所有人的祝愿,情感的基调是从消极、惆怅转向豁达、乐观。

三、再读课文,体验内容之美。

第一回,初始体验的读。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说明:现在用读来体验词的内容美,边读边体验;读完后能说说作者先后用哪些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内容有怎样的美感或特点。

每人先独立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小组长向全班介绍本组的学习体会。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这首诗先后写了以下内容:

上阕望月,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作是知心朋友,把酒相问,展现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正一反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此处的描写,既写出词人留恋人间,又写出其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相伴,一起舞蹈嬉戏。

下阕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叹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打通了空间的阻隔。让空中的一轮圆月将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板书)。

上阕望月(写景)借景抒情。

下阕怀人(抒情)情景交融。

第一回,初始体验的读。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说明:请各位边读边体验和欣赏表达内容的语言;读完后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词句,写下自己的“一句话欣赏”,说说作者在语言形式(包括音韵)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每人独立进行,然后在小组内书面交流。

最后教师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这首词有个小序,咋看无足轻重,其实不可或缺。其交代了写作的缘由,通过这个小序,可以读出背后的很多信息,词中所表达的旷达的胸襟与小序中的“欢饮”合拍,“兼怀子由”一个兼字,引出了下阕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显现了词人的情感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细微处的信息。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第一回,初始体验的读。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说明:人们运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或者说,是想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有人说,诗和词在表达上的区别是:诗言志,词言情。诗表达的是“大我”,词表达的是“小我”,是个人真切细腻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在前面第一环节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换位体验。就是说,要化身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现在的你,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文豪苏轼,当时已是近不惑之年,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中秋之夜家人难团圆,现在,请你用生命去体验,去朗读。

朗读之后继续提出学习要求: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依次对词句进行情景描述。

然后抽点两人左右现场表达,以渲染课堂气氛。教师接着介绍自己的描述,继续渲染课堂气氛:

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饮酒直至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我端起酒杯问青天: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的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陪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是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虽然相隔千里之外,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然后让每人说说此时的感受。先在纸上写下来,然后自主发言。

第二回,深入体验的读。合上书本,带上深入一步的体验,全班一起背诵着读,要读出自己的生命体验,外声内情,声情合一。

在前面“三美”依次理解、逐个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情感美、内容美、语言美融合在一起,在诵读中整体体验,读出自己完整的理解,读出感受,读出享受,最后能够美读成诵。

每人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之后每个小组长代表本组向全班综合介绍。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经典的古典诗词可以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扇敞亮的“天窗”,透过这些天窗,大家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天,我向同学们推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再次感受苏轼的旷达的胸襟和博大胸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