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7:49:38 页码:11
最新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大全12篇)
2023-11-24 07:49:38    小编:ZTFB

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不够,我们应该重视健康,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总结范文中的语言简练、表达准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一

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共存。

如果你是动物,你该怎么办?请爱护我们吧!我们也是地球上的一员!

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

万物之灵之首,应负万物之灵之责!

保护鸟的栖所,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没有了动物,就如蓝天没有了白云。

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对动物不要过于亲密,以防把你的病传给它或它的病传给你。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烹饪家养动物人人有责。

世界因有动物而美好,我们也是动物,为什么不能美好呢?

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孤单!地球没有了动物,就如蓝天没有了白云。

对所利用动物应怀感恩之意,对所饲养动物应怀体怜之情。

保护珍稀动物,关注地球生态。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二

1、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2、不虐待,不折磨,不欺辱一切动物。动物也有尊严。

3、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4、尽量用无磷洗衣粉,减轻水质污染。

5、假如动物穿上你的皮!

6、关注候鸟,保护环境。

7、不鼓励买动物放生,善心可能导致恶果。

8、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9、同建绿色温馨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天。

10、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你自己。

11、不把野生动物圈为宠物饲养。

12、到自然界时,不要擅入保护核心区,不肆意采集,索取。

13、鸟儿的歌声是大自然最动听的声音,让这声音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

14、爱护动物,珍惜生命。

15、保护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三

1.首先,环保斗士普京与生物学家们一起横穿北太平洋追踪一条灰鲸,持劲弩射鱼叉取皮样。

2.近几年随着放射生物学的发展,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进步很大。

3.风湿症的疾病的治疗已经用新生物学的治疗在最近几年经历彻底的变化,这些治疗的新证据被广泛地包括。

4.恢复视力曾经被认为是不可企及的目标,但是由于技术、遗传学、脑科学和生物学的进步,这一目标也有了实现的可能。

5.第四章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对企业网络产生、发展和进化进行了阐述,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6.当生物学家恒定所有社会因素时,过早面对威胁或死亡似乎会在生理上引发繁殖行为。

7.本种为稀有植物,对了解腐生植物的生物学特徵、代谢方式、植物区系等都具有研究价值。

8.甜高粱是高粱的一个自然变种,同普通籽实高粱相比有着诸多独特的生物学和农艺学性状,如高光合效率、大生物量和更强的耐逆性等。

9.我生于伊尔库茨克地区的安噶斯克,我毕业于国立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的生物物理系,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

10.杜克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辛迪李说:“我们对一个地点进行多次勘测,每次都会发现新的物种。”。

11.现综合国外在蟑螂糖生物学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上予以综述。

12.这些法官主要来自马里兰州与俄亥俄州,他们上了纳米科技、合成生物学以及环境生物科学的速成班,这些主题都是他们日后审理高科技案件时可能要接触的。

13.在自然界中,某些天然产物如多烯大环内酯型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吸引着众多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的注意力。

14.本文研究了常规翻耕和轮耕两种耕法,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措施后土壤的生物学效应。

15.生物学方面他就知道如何给鸡剔去骨头,酿酒酵母和普通的面包酵母的反应变化。

16.尽管合成生物学家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团体,但他们已经警觉到这种风险存在并思索如何应对。

17.根据精原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它们极有可能就是精原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

18.宣称同性爱违反自然的说法是公然与生物学和历史对立的。这种说法是为了让审查机制存活下来而编造的巨大谎言。

19.在古代羽毛的研究领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徐星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专家。

20.在进化生物学中,一个不同的物种的定义并不完全明确。

21.本周宣布入围的六本书在题材和风格上非常多元化,从历史到哲学,从进化生物学到宇宙学。

22.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现代医学基础学科。

23.engel说道“年的论文是这项技术在生物学上的第一次应用,现在我们应用d电子光谱技术在光合系统中发现了新的现象。

24.然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宋正海表示,像方舟子这样的人不能承担科学警察这样的角色。“方舟子是一位生物学家,他怎么能鉴别出其它领域的‘伪科学’呢?”。

25.库卓毕业于贵族大学瓦瑟学院,主修科目是生物学。

26.从形态学检测、化学生化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个方面,对现行的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27.目的:比较槐角苷及染料木素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8.所以生物学家长期为此困惑:为什么人类的头虱是黑猩猩虱子的近亲。而阴虱却是大猩猩虱子的近亲。

29.请注意这些特例:分子生物学正利用节理论来研究dna分子动力学,亚原子物理学用到了抽象群论。

30.本文还探讨了卵黄球结晶体形成的可能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四

1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学说。

2一个杰出的生物学家,竟去涮了几年瓶子,真是骥服盐车。

3今年,她毕业了,获得了生物学学位,但她却闷闷不乐,心绪不宁。

4他是我国最权威的微生物学家。

5如果有人发现了‘阴影生命’或者‘异态生命’,也许这就会成为生物学界自达尔文以来的最大轰动。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五

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熏蒸剂等来防治作物的病、虫害及杂草危害的方法,称为化学防治。采用方法有浸种、拌种、毒饵、喷粉等。但是,这些化学药剂都直接时人畜有害,施用不当易引起中毒。

化学吸附

吸附剂的责面和被吸附物质的分子间,是一种不可逆的类似化学键的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吸附,称为化学吸附,亦称活化吸附或原子吸附。同时由于表面上伴有解离作用,故亦称解离吸附。化学吸附的速度较之物理吸附显著缓慢。

化学处理法

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处理或回收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例如:

用中和法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用萃取法回收废水中高浓度的酚;用吹脱法除去废水中有害的溶解性气体以及对含有大量病菌的医院及制革工业)废水进行加氯消毒处理等,均称为此学处理法。

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简称con。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徘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氮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养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cod的单位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说明水质污染程度越轻。cod的测定方法,不仅有高锰酸钾高温氧化法,也包括高锰酸钾低温氧化法(氧吸收量)和重铬酸钾氧化法。化学需氧量常由于氧化剂的种类、浓度及氧化条件等之不同,对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的氧化率也不相同。因此,在排水中存在有机物的情况下,除非是在间一条件下测定cod,否则不能进行对比。一般用高锰酸钾高温氧化法,其氧化率为50~60%,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其氧化率为80~90%。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及河流状况不同,cod的排放标准均不一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试行标准》中规定,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小于100毫克/升,但造纸、制革及脱脂棉厂的排水应小于500毫克/升。日本水质标准规定,cod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小于160毫克/升(日平均为120毫克/升)。

环境影响评价

在一项工程动工兴建以前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又称环境影响分析。

1969年,美国首先提出环j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并在《国家环境政策法》中定为制度。随后,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澳大和亚、法国等也陆续推行。中国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这种制度要求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即根据气象、地理、水文、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作出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经济学

表示环境条件的生物标准,被称为环境指示物。即包括土壤的ph值值、含氮量、地下水位、气温及阳光等重要指标,也包括土地的生产力、气候等复合因素。近年来,对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的环境指示物已引起重视。

环境毒理学

物效应,作用机理及早期损害的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背景值

指未受污染的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要素。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该值对开展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进行环境污染趋势预测预报,制定环境标准等等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镜保护工作中一项新发展起来的学科,目前这一工作的方法和内容尚不统一,更不完善。例如,美国在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采用“地学环境制图法”,即对一地区各种环境要索编制成图,再绘出现有地学环境图,从两图对比中找出问题,用以对环境质量作出评价。许多国家对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研究还处于间接阶段,因此,大气和水质的质量评价标准也在不断修订。

环境管理

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基本职能。它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六

摘要: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是在人类的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后才出现的学科,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与途径。本文主要回顾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概况了该学科的两大基本原理,即功能原理与伦理原理。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种保护途径。保护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对策。

关键词: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文献综述。

人类在距今160万年的第四纪成为地球上的优势族群,在人类形成初期,人类为了求生到森林里去采果,到草原去猎杀动物,到河流去捕杀鱼类和虾。以本能的方式生存了几百万年,随着人口的越来越多,人类发展到了黄金时期,人类开始驯养牲畜和栽培作物。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公元前80就有了稻米,小米,蚕和猪等。

在农业社会,我们的先民就产生了一种崇敬自然的情感,中华民族就有了较为自觉的“天人”观念。《史记·历书》有记载: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宫,各司其序,不相乱也”。说的是天地万物不仅对人有养育之恩,还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能被人类随意的干扰和打乱。这说明在古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明确的保护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一直在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就从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儒家和道家而言,都是在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在《易经》中,深刻地阐述了天人关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感而万物生”,“天地细蕴,万物化醇”。说的是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同为天地所生的鸟兽草木和人都是神圣的,人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天下才能太平,人如果不与天道合一,人类就不可能存在。

而且佛教教义认为,人类与其居住和生存的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只有融合谐调,才能共存共荣。认为一切生命现象,不论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不论是有智慧的还是精神现象比较低的,都有生存的权利,并坚决反对除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被创造出来供人享用的论点。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对自然进行赞美,讴歌大自然,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保护生物的意识渗透到我国人民生活中,形成了一些良好的风俗习惯。如我们的祖先给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合的动植物,也定了过年的日子:如“一鸡”(即正月初一鸡过年)、“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九龙”、十虎“。这种排法并没有把人排在第一天,而是排在第七天(即正月初七为人过年),其内涵是说人与诸种动物是平等的。

历代的统治者也设立了日趋完备的生物保护机构,制定了保护生物的法令。夏、商、周等朝代都制定了保护和管理山林的制度与禁令,据《逸周书·大禹篇》记载《禹禁》中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禹禁》可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资源保护法。

1.1.2世界范围的起源。

在中世纪,西方哲学占优势的信条是自然应转化为财富,尽可能地用于为人民谋福利。这种对自然以人类为中心论,导致自十六世纪以来欧洲殖民地大量资源被开发和退化,这种哲学没有顾及自然资源的长源后果。与此同时,在遍及世界各殖民地中,一些科学家逐渐得出受保护的森林对于防止土地流失,保护木材供给和防止饥荒都是相关的。某些殖民地官员也开始认识到一些森林应该禁伐,因为它们对确保附近农田稳定降水是必需的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警兆意义。1769年法国殖民行政当局,首先在印度洋毛里求斯岛,颁布了25%的土地面积保存森林,以防止土地被侵蚀;到1852年,英联邦科学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报告,强烈呼吁在全部辽阔的次大陆建立森林保护区,以减缓环境灾难和经济损失。

现代保护生物学的许多论点,在100年前或更早欧洲科学家的著作中已经建立。物种可能遭致灭绝的可能性,已于1627年野牛从欧洲丧失所证实。还有毛里求斯特有的杜杜鸟也于十七世纪70年代灭绝。波兰政府在1546年建立保护残存野牛的自然保护区,并禁止狩猎,确实做了许多工作。然而保护野牛行动终归失败。

十九世纪晚期,英国由于栽培作物面积增长和广泛使用火器狩猎,导致野生动物显著减少。许多物种大约同时从野生状态中消亡:鹤、鹤、硕鸭、鹊、海鹰、野猪、狼等。这些惊人的变化促使英联邦自然保护运动形成,但由于种种原因,英国的自然保护区占不到总面积的1%。伦理保护学家缪尔(muir)认为,美丽的自然地区,如森林丛林、山峰、瀑布对于宗教,心智培育和情感恢复都有很大价值。缪尔坚信自然的美学价值可与商业开发的金钱价值相比较。

另一位自然保护学的先驱,利奥波德将人类也看成是生物群落的一部分,而不是置身于自然之外。利奥波德提出―进化生态土地伦理‖(evolutionaryecologicallandetllic)。即土地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保持这种生态过程将最后给予人类最大的长期价值。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渐趋空前繁荣,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全世界面临着人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等五大问题的挑战。与此同时,生态学经过e。p。odum和h。t。odum兄弟的加工宣传,生态系统理论已变得完整和充实,并逐渐为广大生态学家和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将人类自身放在生态系统之中,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尝试利用生态学来解决一些人类面临的`实际问题,协调人类既是栖息者又是操纵者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在经济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地发展。60~70年代,群落生态学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发展更是丰富了保护的理论和实践。1978年,第一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召开,生物多样性危机已普遍受到关注,保护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迅速发展起来。1985年的美国保护生物学协会创立和1987年的/conservationbiology0杂志创刊标志着该门学科的成熟。现在,保护生物学会已成为北美会员人数增长得最快的一个学会,而2本保护生物学专业期刊/conservationbiology0和/b-iologicalconservation0的发行,则为保护生物学家们提供了交流研究成果,传播保护生物学知识的园地。1990年开始,北美的许多大学设立了保护生物学专业,并成为大学生们喜欢选修的热门专业。

许多基金会,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都将保护生物学作为生物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整体,局部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将影响整个生物圈。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自1973年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签订以来,国际上已签署了一系列国际公约。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1992年6月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persity)、里约宣言(theriodeclaration)和气侯变化框架公约(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

我国保护生物学研究起步较晚,力量薄弱,但发展较快,在我国,大多数物种受威胁状况不明,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缺乏长期的、系统的有效监测,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还没有应用;许多自然保护区虽然已经建立,但其设计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959年中国科学院在鼎湖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但真正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开始于80年代后期。199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工作组,1992年3月改立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统一协调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1993年,生物多样性杂志创刊发行。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5中国21世纪议程6和5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6以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这些均表明中国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步伐。1994年8月,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和中国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到11月,已召开了四届。至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保护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基础等专著的出版则标志着我国保护生物学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已从学科及其方法的介绍转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上。

保护生物学研究是为了保存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存物种的进化潜。

力,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处理危机的决策科学soul(1985)将保护生物学称为危机学科,这种学科往往要求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否则等搜集到足够的信息再决策将会错过决策机会。决策者将利用直觉和创造力加上现有的信息来比较相似的事例,再参照理论模式进行决断检验决策的标准是:珍稀物种是否仍然具有野生状态下的可生存种群?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保存完整?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是否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保存了未来利用的基础等等。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处理统计现象的科学生态系统是复杂的、难以预测的研究对象。因此,保护生物学常常不能对一个环境问题提供简单的答案。环境问题往往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不确定性是生态与自然保护的固有的客观特征,因此只能在一定概率水平上给出生态问题和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答案。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价值取向的科学科学应当是不涉及人的观点与愿望、无价值取向的、完全客观的东西。然而,科学研究是靠人来完成的,人的经验和目的往往影响科学。在这一点上,保护生物学是为了保护有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它是一门价值取向、使命取向的科学。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和实践正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soule(1985)将其原理分为功能的和伦理(或规范)的两类。

2.2.1功能原理。

主要居于历史事件以及生态学、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种群遗传学的理论和研究结果。

进化原理构成自然群落的物种是进化的结果。在生物群落中,每一物种都是群落组成的有意义部分。它们的遗传特征所赋予的生理和行为等特点都是特定生物区系相互作用和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协同进化的稳定性不同于非自然的群落。这一原理又有以下推论:1)物种是相互依存的。处于群落中的物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寻找和捕获食物、逃避天敌等行为,而且有各种密切的种间相互依赖和尚未完全确定的相互作用,如竞争、捕食。寄生、共生、中性、偏利、偏害和协同进化等,或说每一物种都有各自的特定功能,对群落产生影响。因此,自然群落中的每一物种都应受到保护。2)很多物种是高度特化的。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七

生物学(biology),简称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

在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的古代,人们对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迷惑不解,他们往往把生命和无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没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认为生命不服从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不少人还将各种生命现象归结为一种非物质的力,即“活力”的作用。这些无根据的臆测,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逐渐被抛弃,在现代生物学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生物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生命现象就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物质、能和信息三个量综合运动与传递的表现。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例如,生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能够以远远超出机器的生产效率来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制造体内的各种物质,而不排放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能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揭露生命过程中的机制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代生物学是一个有众多分支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本文着重说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分科、方法和意义。关于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将分别在“生命”、“生物学史”等条目中阐述。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八

尽量不看驯兽,马戏等违反野兽天性的表演。

宁可食少肉,不可居无书。

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它们的自由生活。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请爱护动物。

请勿轻率地将动物拿回家,若养不活既摧残生命又伤害童心。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也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动物也需休息,请勿肆意打扰,大呼小叫。

保护鸟类,为环境增姿添彩。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九

同一片天空,同一个家园。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爱护它吧!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假如动物,穿上你的皮!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请珍惜您最幼小的朋友。

不参与残害生灵的活动,如射猎动物。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爱的天性呢?

小鸟想回家了,你想回家吗?

关爱生命,停止杀戮,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地球。

别让人类成为最孤单的生命!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十

1..“最小可存活种群”是种群生存力分析方法得出的主要结论,它表示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大小.如果一个种群达到这个“临界值”,它就有走向灭亡的危险.

3.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扥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4.指示种:有指示作用的种类.就是对环境变化敏感,比如某种海生动物对石油类敏感,一旦有石油类污染物就会发生大面积的死亡,可以认为是石油类的指示种.

5.伞护种: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物种,这个目标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境需求,从而对该物种的保护,同时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比如说鲸鱼的生存环境涵盖了许许多多的鱼类以及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鲸鱼的生存环境也就为其他鱼类和水生动物提供了保护伞.

6.旗舰种:指能够吸引公众关注的物种.旗舰种的选择并不完全基于生态学意义上的重要性,而是注重它的公众号召力与吸引力.例如大熊猫能引起公共关注,宣传保护大熊猫就是提倡保护大熊猫的生态系统.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十一

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isolation)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病人等。

1.设单间隔离室,病人住单间病室。

2.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应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及拖鞋。

3.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4.凡患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病人。

5.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室。

6.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毒并通风换气。

7.探视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治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也称反向隔离。

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isolation)亦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患者、早产婴儿、白血病及脏器移植患者等,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保护性隔离措施如下。

1、应在病区的末端,设立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2、隔离病房设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的空气流通。

1、患者安置于隔离单元内。

2、接触患者前,应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工作人员及病人家属有呼吸道症状时应避免进入病房。

3、接触患者前应严格按照“六步法”洗手,不提倡使用消毒液进行快速手部消毒。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无此设备,可用避污纸开关水龙头;洗手时间要求至少30秒;洗净后用干手纸干手。

4、病房清洁工具如拖把、水桶、抹布等为专用工具。病室物表、地面、床单元每日使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清洁消毒。

5、床单、被套、枕套、病员服等每日更换。棉被、毛毯、病员内衣每周更换1次。

6、生活用品专人使用。

7、严格禁止探视,做好规定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

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9、非层流病室内空气消毒使用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

保护的名词英文翻译汇总篇十二

劝君莫捡野禽蛋,强取豪夺断后源。

双肩的冻,及不上它们的痛,请不要穿毛皮。

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做保护志愿者,积极举报违法者。

美丽来自于生命当生命枯竭还将会有美丽存在?

不买珍稀木材,保护动物家园。

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我们的地盘我作主,我们的动物共爱护。

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保护野生动物,不打鸟,不捉蛇,不捉青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