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9:47:29 页码:12
2023年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精选15篇)
2023-11-18 09:47:29    小编:ZTFB

人际关系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应该具备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准确明了的特点。这些范文中的个案和案例可以帮助你更具体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点。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一

随着高校扩招,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和就业能力较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和一般院校相比,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不足方面又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专业技能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工科院校由于受专业和课时限制,很多基础课和骨干课知识体系庞大,教师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只是挑拣了一些重要章节进行讲解,学生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导致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成为障碍。

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进入职场的起码条件,更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时考虑的关键因素。

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大学生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

事实上,当今绝大多数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薄弱,很多知识一知半解,缺乏深入系统了解,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再加之他们对专业技能的培训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较差,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甚至一些毕业生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理论知识内化为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工科院校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反而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根据相关的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9.9%的同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做自己的生涯规划,其他被调查者均表示只是大概了解,或者思考过但没有付诸实践;63.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人生目标,但缺乏对目标的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直接导致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漠视,致使大学生失去了一个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最好最直接的途径。

(三)人文素养缺乏,价值观念急功近利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可持续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协调发展。

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也非常注重人文素养的考量。

当今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历史文化知识缺乏、理想信念追求迷茫、生活趣味低级化、价值观念功利化;忽略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缺乏创造性、开拓性和积极务实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成为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

(一)树立“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理念。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就业能力开发,真正做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短期是帮助学生获得就业机会,长期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变化,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二)构建以“全面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框架模型结合usem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责任主体主要有三个,包括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专业课教学部门和用人单位部门。

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互通有无,保持信息通畅,及时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况。

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框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职业发展教育、实习实践机会、个人发展规划和就业安置服务。

五个部门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贯穿于大学各个时期。

框架模型的设计充分思考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特点。

1.专业课教学部门可以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核心课程或单项能力开发模块。

培养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课程学习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学科理解力,为未来从事本专业职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求职就业竞争中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工作。

2.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平台来进行就业能力提升。

通过课程的讲授和素质拓展,促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和职业发展趋势,提高职业规划管理能力;对于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可以借助团体职业辅导和个体咨询,一对一进行帮扶,进行有效跟踪观测。

3.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可以进行广泛深入校企合作。

建立教学计划内外的实习、就业实训基地、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对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有初步认识;学会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

4.大学生本人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个人发展规划档案,来提高学生规划意识。

督促学生对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做出规划,职业目标越来越清晰,学习动力增强,提升他们自信心和情商。

5.通过各类招聘活动的组织、各种形式的岗位信息发布来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充分发挥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就业能力提升的热情就业能力的训练提升需要高校、企业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和积极进取。

工科院校大学生是就业能力提升的参与者、受益者,他们的进取精神直接关系到就业能力提升的实现。

我们要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从课堂走向工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迷茫走向自信。

学校与企业、政府的互动交流少,较少反馈社会地方经济的需求,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岗位高校没培养,造成人才供求的不对等。

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准确定位,合理研判,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1979年英国曾颁布了一份“能力教育宣言”。

该宣言指出,由于受传统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思想的影响,英国教育没有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学生强于具体的知识,弱于在现实社会环境中运用发挥专长的能力,这种缺陷对学生个人、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危害。

“能力教育宣言”的发布立即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呼唤并支持学校进行以强化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高校已经普遍认同“高等教育能力教育”(hefc)的思想,到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已进行了能力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英国高校的应用和实践表明,usem就业能力模型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维护学术价值、兼具职业性来培养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就业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学科理解力、专业通用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构成了人的认知和能力,这种认知和能力必须要从个人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得到提高。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二

电影《雷神》(thor)作为近两年热映的美国大片,给观众展现了现代炫酷的特技镜头和高超的视觉效果。这是一部以现今的地球以及阿斯加德(asgard)为背景的奇幻电影,但其创作素材却取自古老的北欧神话(norsemythology)。电影的热映证实了北欧神话生生不息的魅力。作为欧洲文化或者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欧神话虽不如希腊神话和圣经那样广泛流传,但对世界的影响极大,渗透到西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一直为西方影视作品、文学创作、雕塑绘画等创作提供蔆蔆不断的源泉。电影《雷神》中呈现出来的主题之一便是生与死,这一点也反复出现在北欧神话中。事实上,生与死始终是西方文化中不可忽视的母题之一,贯穿着整个西方文化、甚至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始终,体现着人类对其生命本源、生命目标、价值和意义乃至其终极走向的深刻关注。北欧神话中的不断重现的生死主题反映了古老的北欧人对自然现象、宇宙和人类本身的想象、思考与解释。因此本文从《雷神》中的生死、复活等一系列的电影情节来切入北欧神话中所反映的生死主题,揭示早期北欧人对于生命的体验、感悟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生死观念。

电影《雷神》中对于生与死的描述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影中所描述的核心故事———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生死较量,其主要体现在在主神奥丁(odin)和托尔(thor)统领下的正义之神与恶神寒冰巨人(giants)和邪神洛基(loki)之间的生死对决;二是主要人物的死而复生情景。这两方面都以相同或者不同的形式呈现的北欧神话之中,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生死之战。

电影《雷神》中充满了生死之战。电影画面伊始,就呈现了寒冰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神族面临着其主要敌人———寒冰巨人一族的入侵,世界即将毁灭,众神之父奥丁带领诸神(gods)将寒冰巨人打回约顿海姆(j誧tunheimr),保住了其赖以生存的家园阿斯加德。而奥丁在临走之前将寒冰界的神力能源“寒冰之盒”带走,与剩余的军队返回阿斯加德。多年后,三个寒冰巨人再次挑衅与神族之间的关系,来到阿斯加德武器库企图盗取封存的寒冰之盒。寒冰巨人们虽然被武器库的防御者全部剿灭,但却破坏了托尔的国王加冕仪式。愤怒之下,托尔带领自己的弟弟洛基和朋友“四大勇士”穿梭到寒冰世界约顿海姆挑起与寒冰巨人之间的战役,“寒冰巨人之王”劳菲(laufey)带领部下迎战。在战斗中,奥丁突然现身,阻止了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回到阿斯加德的托尔因不满父亲的决定,与其发生争斗,使得奥丁对托尔彻底失望,绝望之下剥夺了托尔的王位继承权和神力,并将其永久逐出阿斯加德。在托尔被传送到今日地球之时,奥丁因与洛基发生口角冲突,突然昏倒沉睡,洛基瞬间接替奥丁的位置当上神域国王,并以寒冰之盒作为交换,与劳菲达成杀死托尔和奥丁的协议。在地球上的托尔得知奥丁还存活后,展开了神族与寒冰巨人间的第三次战役。在洛基将劳菲杀死后,因利用奥丁权杖向寒冰界发起进攻而又与托尔展开生死对决。《雷神》中所出现的三次与寒冰巨人之间的战役以相同或是类似的形式出现在北欧神话中,反映了古老的北欧人对于周遭自然环境理解和对生命价值及意义的思考。

(二)死而复生。

电影《雷神》中反复出现的另一个情节便是死而复生。从电影第一部后半段可以看出,凡人之身的托尔被与洛基联合的巨人杀死。在所有人几乎都绝望的时候,空中出现一道道闪电,掉落在他方的雷神之锤(mjolnir)直接飞向托尔,托尔也因此死而复生,重获神力,并利用雷电杀死了巨人,回到阿斯加德。如果说托尔被巨人杀死的这段经历是其肉体上的死亡体验的话,那么托尔在被父亲奥丁流放至地球,成为凡人,看着自己的雷神之锤却无力拿起则隐喻其力量的消亡。此时的托尔虽然活着,但却失去了神之为神的神力,这对于托尔而言不亚于死亡。而后因雷电死而复生不仅证实了其肉体的复活,雷神之锤的失而复得更表明了其力量的复活。死而复生这一情节也发生在诸神之王奥丁身上。奥丁因洛基怪罪其隐瞒身世而倒下未醒,在洛基与托尔展开大战的时候清醒,搭救将要掉进无尽宇宙中的两兄弟,然而洛基因无法接受失败结果而选择放手掉入宇宙之中。电影中托尔和奥丁的死而复生并没有出现在北欧神话之中,甚至有悖于神话中的某些情节,但却充满了类似的死而重生故事,其中包括光明之神巴德尔(balder)的重生以及世界树(yggdrasil)的生长、毁灭以及再生,这些反映了北欧人的生命意识及对生命的终极走向的看法。

在电影《雷神》中,从最初的奥丁与寒冰巨人之间的战役,到托尔因其闯入神域而展开与其之间的争斗,到洛基再次挑起双方之战,不难看出死亡笼罩着阿斯加德和地球;而与此同时,看似败下死去的人物又重新复活,看似被摧毁的彩虹桥(bifrost)和天宫阿斯加德在洛基选择坠入无尽宇宙后又预示着新生和重建。这种生与死的体验和交替在北欧神话中有着更加充分的体现。由于神话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其必定讲述一个民族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就北欧神话而言,其中的生与死反映着北欧先民们独特的生命观,即对生命价值取向,生命目的及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终极走向———死亡的理解和想象。

(一)生命的价值取向———生之为荣。

北欧神话中反复呈现着电影《雷神》中正义与邪恶力量间的生死搏斗,突出体现在诸神与寒冰巨人族间的常年战火;天界守卫者海姆达尔(heimdall)与洛基间的战役;雷神托尔与寒冰巨人和宿敌米德加尔德巨蟒耶梦加得之间的(jormungander)激烈争斗;奥丁与怪狼芬里尔(fenrir)之间的殊死较量。由于神话是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因此必定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就北欧神话发展源头来看,它是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北欧先民(古代北欧原始居民)在其生存繁衍过程中不断创造出的英雄传说,承载着北欧先民对其生活的自然世界的理解和想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主要包括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冰岛等,北极圈穿过挪威、瑞典、芬兰,另一国冰岛则邻近北极圈,这些国家的大片土地终年被冰雪覆盖,在当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严寒成为北欧先民的最大敌人。处于对严寒的恐惧,他们在神话中将其人格化,于是寒冰巨人成为邪恶的化身,是诸神的世敌。由于北欧地区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土地贫瘠等自然因素,在此生存的北欧先民只能依靠大海,不断冒险,获取食物来源。而大海并不是总是风平浪静,时常是充满了摧毁性力量,左右着他们的命运。北欧先民因此将翻滚的大海幻化成巨蟒等怪兽的怒气。此外,由于北欧抵触亚欧板块边缘,有着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带,在火给北欧人带来了生的希望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北欧人将其织入神话,突出体现在大蛇耶梦加得口中喷出的火焰气息;末日来临时,在巨人史尔特尔(surtur)领导之下,乘着火焰的波涛杀来的南方火之乡(muspelheim)的火焰军队,以及黑龙“绝望”-尼德霍格(nidhogg)喷出的烈焰。这些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反映了北欧先民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敬畏,另一面则塑造了他们顽强的斗争精神,因为他们深知要想生存下去就必去勇于面对恐惧。这种斗争精神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即要实现个人现世的“荣誉”。从《雷神》和北欧神话中可以看出,早期北欧人将其生命价值观与荣誉观紧紧相连,构成了其现世生命理念的核心。电影中的托尔擅自带着“四大勇士”和洛基挑起与寒冰巨人的争斗,虽暴露出他偏激、自负的个性,但也折射出他的冒险精神,即不顾自身的安危,勇于面对敌人,来追求个人的最高荣誉感。在与巨人们的第三次战役中,他挺身而出,竭力保卫整个阿斯加德和地球的免遭摧毁的命运。在诸神的黄昏之战中,托尔与巨蟒大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最终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却是其为荣誉而生的生命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事实上,北欧神话中有很多武士像托尔一样甘愿为了荣誉冒生命危险。《埃达》就曾说道“在战场上倒下,在刀剑下丧生被认为是武士的荣誉和体面的归宿”。[1]描述北欧故事的英国史诗《贝奥武甫》中记录着武士贝奥武夫之冒着生命的威胁,奔赴丹麦与恶龙搏斗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追求崇高的荣誉。在北欧人原始的宗教信仰中,奥丁只挑选那些热爱荣誉的武士进入他的瓦尔哈拉宫(valhall),奥丁自己也在同恶狼芬里尔的交战中被其一口吞掉,但其斗争精神诠释了其以荣为生的生命价值观。由此看出,《雷神》和北欧神话中的生与死背后蕴含的是北欧先民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理解和感悟。

(二)生命的终极走向———死之为道。

与希腊神话和基督教文化中的神不同,北欧神话中的神更具有人性,神并非绝对,神并非永恒,神也面临诸多背叛和毁灭,他们有生必有死。在北欧神话中,诸神永远在与危害世界的恶势力———恶神巨人族和邪神洛基在战斗的;整个神话是从战争中开始,贯穿于战争之中,最终在战争中结束,即诸神的黄昏(ragnar觟k)。虽然奥丁曾预言到诸神的黄昏,也就是末日的降临,但他没有告诉其他的神,因为他认为这是众神不可逃脱的命运。在这场战争中,每一个主角都奋力搏斗,然而几乎每一个人都死了。战争开启于光明之神巴尔德的死,洛基策划了一个阴谋,他借黑暗之神霍德尔(hoder)之手杀死了巴尔德,巴尔德的妻子因悲伤过度而死;随后众神应战,奥丁被巨狼芬里尔吞噬;战神托尔中巨蟒之毒身亡;海姆达尔砍死了洛基,自己也伤重而死;支撑九大国度的世界树燃烧一尽,整个世界就此毁灭。虽然这场终极战斗彰显出了北欧人的斗争精神,但流露出浓浓的悲剧意识。托尔及其随从无法战胜象征着野火、衰老和思维的巨人们,表达出北欧人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悲观看法。他们认为神也会死,死是天道,是宇宙间每个个体生命的终极走向。北欧人的这种生死观念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同样密切相关。因为需要谋生加之生存环境恶劣,要常年面对发怒的大海,要与北欧的严寒和漫长的冬季作斗争,由于土地贫瘠,农作物收成不多,很多时候又面对林中猛兽的袭击。这种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让北欧对人生无常与苦难有着深刻体会。然而尽管生死不可挽回,北欧神话中却又彰显着另一种生命观,即生死似乎可以超越。不同于电影《雷神》中的主要人物的死而复生,北欧神话中的死者不可复生,死亡不可避免,但是万物却可再生(rebirth)。对于一年四季的更替,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感受能如北欧人那般深沉,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对春天的期盼比北欧人更热切。神话中,托尔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象征着北欧人的春雷,他是破除寒冬的象征;弗雷(freyr)备受爱戴,是因为他代表生命的繁衍;世界树是再生的象征,它是由被奥丁杀死的巨人伊米尔(ymer)身上长出来的,它象徵着生命的终结,另一种蜕变的过程;在诸神的黄昏中,光明之神巴尔德象征著太阳,巴德尔之死暗示着白昼之后必然是黑夜。然而尽管旧的神癨会死亡,黑夜也终将来临,宇宙将会重生,代表自然力量的神瓦利(vali)就是新世界的神明,暗示暗夜长冬过后,新光明将再临,新的世界也将再次出现。因此,在早期北欧人的生命观中,死亡不可避免,但是生命和死亡又中处在一个永恒的循环一种,毁灭和死亡是为了获得永恒的生命。

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正如神话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所说:“……和神话都以实在的物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然而只有他们的影子才是真是的。”[2]因此,北欧神话乃是古老的北欧人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空间的认识、思考以及想象。神话中所反映出的自始至终的生死斗争过程,透露了北欧人的生命理念:从生命的价值到生命终极问题的思索。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北欧人体验到对死亡和毁灭的恐惧,但也正是这样的恐惧让北欧人不断追求着荣誉至上的生命价值观,生命就在这样不断斗争的恐惧感中抽芽新生。这种独特的生命观体现了北欧人对生命意志的展现和对生命意义的最高理解。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三

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探索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生命价值观教育,是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在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方面存在美育功能不足、价值导向功能弱化、人文关怀不够等问题。因此,要着眼于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形成合力共同创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其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校园文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他杀等事件时有发生,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当前部分大学生不珍惜个人生命,还在于他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能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他们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不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导致轻视个人生命,遇到一点挫折或有些事情不近个人意愿,就以生命相待,给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也给个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国家、高校的培养付诸于东流,家庭的付出无以回报,尤其是对于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不珍惜生命,将使父母和家庭遭受灭顶之灾,导致家庭不稳定,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伤害,也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帮助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以生命为中心,启迪心灵,润泽心智,旨在唤醒大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确立生命价值目标,最终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体验和感受。这一特性与校园文化不谋而合,校园文化作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创设环境、开展活动等隐性教育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达到教育效果。因此,积极推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对引导大学生提高生命意识、追求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校园文化是生命价值观教育载体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载体,一般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承载着相应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元素。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性载体,是校园文化赖以产生、发展的根基,主要包括学校的硬件建设和环境美化等,通过学校物质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和激情;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园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结的纽带,可以凝结为一定的生命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载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物质和精神成果。校园文化形式灵活多样,不仅包括校容校貌的建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还包括校规校纪等,都承载着一定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能够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丰富多彩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形式还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和主要内容,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运用校园精神文化形式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效果显著,尤其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

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规范大学生行为的功能,包括学生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校园制度文化是通过制定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从而发挥校园文化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把生命价值观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校规校纪中,不但能保证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得到贯彻,还能够保障生命价值观教育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落实。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最终将大学生的行为引导到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以确保校园文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为生命价值观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承载着一定的美育功能,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能够熏陶和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谐的校园环境应该包括错落有致的建筑,同时,充满草的翠绿,花的芬芳,鸟的啼鸣,鱼的灵动,随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受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重视硬件设施的数量和规模,过分强调设施的实用性,而忽视了校园环境建设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导致校园物质文化显得单调和苍白,不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甚至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会感到“压抑”和“憋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不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激增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校园文化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异化。首先,重形式、轻内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可谓门类繁多,形式多样,如文艺晚会、模特大赛、舞蹈比赛、唱歌比赛等不计其数。纵观各种活动,不难发现如今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趋向于娱乐化,甚至部分文化活动呈现出庸俗化,文化活动的价值导向功能弱化。其次,重数量、轻质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高校,促生了越来越多的社团组织,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数量庞大,使学生应接不暇,由于片面追求活动的数量,导致一些活动准备不足,活动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种种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使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减弱,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空虚、价值真空等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实现的是管理育人功能,管理离不开教育,离开教育会导致管理简单粗暴不能持久。回顾我国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管理色彩浓重。规章制度的建立大多是把学生放在了被管理者的位置,从目标看,主要是为了约束学生言行;从制定过程看,征求学生意见、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同时对于生命价值观涉及的内容较少,这样导致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意志,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着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

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增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我们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从校园物质、精神、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合力,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探索有效途径。

和谐的校园物质环境能够感染和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指明了校园物质环境的育人功能。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要追求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体现学校的气质和底蕴,培养学生的生命审美意识。大到校园整体布局、人文景观、教学设施既要统一于高校的整体目标,又要体现绿色发展和生命和谐的理念;小到一句警示标语,一尊雕像,一块绿地,都足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校园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注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有助于促进正确生命价值观的生成。高校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历史底蕴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和锻造大学精神,培育有利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校风,通过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使积极的生命思想融入学生血液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意识,实施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行为。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基础。只有把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才能保证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尊重生命,要增加生命价值观教育内容,制度的确立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尊重学生意见,体现学生意志;制度的实施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通过正反激励相结合,使大学生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逐步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明确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勇于承担生命的`责任。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还承担着一定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活动要祛除庸俗化和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突出尊重生命主题,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启发,受到教育。一是要积极开展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疏解学业、就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促使正确生命价值观的不断形成;三是组织志愿服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校园文化承载着强大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功能,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意识的提高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1]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9.

[3]吉昌华,郑水泉。略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2.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四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加。然而目前我国社会改革正处在一个攻坚期,这就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欠缺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本文主要是描述社会就业状况,以及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献计献策,以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给高校就业部门作参考。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公众话题。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快速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何为就业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做事、为人和求职的能力,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构成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综合各个学者的观点,给就业能力作一总结: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个性等因素的综合。当然知识能力包括了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由此看出,解决就业难的根本措施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不提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然而,大学生本身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善大学生本身的不足之处。

(一)基本能力的欠缺。目前高校教育的培养模式依然沿用了之前的方式: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很多的大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只是简单记住了书本上的知识,从根本上忽视了自身的基本能力。例如,很多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的同学,让他们用英语同友人交流就成为了一种难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学生并不能灵活应用英语来同别人交流。第二,学生的自信心不足。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下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不足。还有,回顾大学期间,每学期开始的时候都有好多的学生要提前回到学校准备补考,这件事也常常让人深思。大学时代,大多数学生都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因此在课上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成为了他们的习以为常的事情。事实上,及格只是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程基本常识的入门,并不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内在。大学生还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知识。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忽视了自身品质的建设。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学生还是沿用以前的标准来建设自己。当他们开始接触社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基本能力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此时,大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基本能力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所以,现代的大学生不能再用以前的标准来建设自己。

(二)转变思想观念。当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可是这依然没有引起大多数学生的警觉。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依然用陈旧的就业观念来审视自己。就业期望过高,对工资待遇和工作地点有着脱离实际的想法。大部分的学生都愿意拿着低工资在北上广生活或者回到家里,而不愿意去发展机会更多、条件艰苦的中西部工作。甚至一些学生托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进入国企或事业单位。综上所述,大学生们一定要转变自我的'思想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被淘汰的只能是自己。

(三)实践能力不强。当代大学生是一群生活在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了就会有好的工作找上自己或者有好的机会供自己选择。只有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的社会、企业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希望大学生一到岗位上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造成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原因综合来说有两个方面:第一,他们缺少足够多的社会锻炼的机会。第二,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方向,也没有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以后将要从事的行业。

社会的迅猛发展,让社会对于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说,只有不断进行训练和再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提高自我品质建设。在校期间,不能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要抓住每一个在外锻炼的机会来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一味地以六十分万岁来要求自己,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利用网络或者其他的手段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毕竟,这个社会拼的是知识储备量,谁懂得多,谁就有被优先选择权。偿若只是对自己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偿若在工作中遇到了相关问题而没有及时解答,这会让公司感到非常不满,甚至会直接辞退。

(二)更新就业观念。时代已经发生了变迁,社会对大学生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作为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也需要作出改变。我们眼中不能只盯着国家事业单位和国企,要放眼全社会,找到适合的工作。偏远地区、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等的工作虽然没有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待遇优厚,但是它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它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份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机会。因此,不必要再把目光全部放在国企和事业单位,试着去尝试一下自己不曾想过的工作机会,或许会有意外收获。在日常学习当中,不能仅仅学习跟专业相关的知识,一定要做到博览群书。因为现在社会需求量很小,而同时,社会供给量很大,这是造成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招聘单位不再只关注应聘人员专业知识,更会考虑应聘人员的知识储备量。就业观念不更新,基本能力不加强,就会感觉到就业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当降低自己的择业标准,先让自己找到一个平台,再根据自己的实力去择业,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三)注重社会实践。很多的学校都会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由于缺乏对职业的规划,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就是走一个过场,所以没有认真去参与到其中。等到真正面对就业的时候,才发现招聘企业不仅仅看中的是人的品德、学习成绩,他们更将目光投入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这时,大学生才会感觉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此,现在的大学生一定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着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在参加面试的时候感觉到从容不迫。面对我国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自身一定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取,尽早给自己的职业定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并朝这个目标前行。还有,学校和企业一定要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到工作中去。这样他们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去完善自己。此外,国家一定要完善社会福利待遇,东西部差距不能过大,为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蔡云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才智,,21。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五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效率和质量,对于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获得的能够帮助其择业以及完成职业发展目标的综合能力,既包括大学生毕业寻求工作时候的求职能力,也包括大学生进入工作环境之后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能力。当前,导致一些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体等,其中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是高校因素。一方面,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受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影响,一些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一味追求专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不高。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存在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投入力度不够、就业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其次是大学生自身因素。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奉献精神、心理素质等。但是,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往往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而相对忽视实践环节,导致综合素质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须从多层面努力。

加强实践教育。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中举足轻重。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将专业知识学习同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为此,应创建一批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让大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岗位需求、提高就业能力。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很多高校片面追求一次性就业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应高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建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可以邀请各领域的从业人员到学校同大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从事该职业应当具备的素质,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

加强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应积极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既可以开展团体职业心理咨询,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使学生保持健康心态,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日常塑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加强就业培训指导。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技能缺失,学校应把就业培训指导做深做细。比如,积极开展就业政策介绍、面试技巧培训以及简历制作辅导等,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利用新媒体发布求职信息、求职技能等。

加强创业指导。创业指导是培养学生创业所需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应落实好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引导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六

在7月31日公布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评选活动中,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以绝对的优势上榜,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佳雇主。

历经七年积累与升华,由权威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评选,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雇主调查品牌。据介绍,今年的评选历时半年,受到了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参与投票人数高达21万多人。

在业内专家看来,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百度能够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并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既得益于百度为其员工所提供的广阔的工作平台、完善的创新鼓励机制、平等透明的沟通环境、宽广的个人发展空间、内容丰富的培训机制和良好的薪酬福利等种种“内因”,也与其面向高校学子们所开展的一系列就业扶持活动及举措密切相关。

专家指出,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等冲击,我国的高校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在这种局势下,百度面向高校学生提供了包括技术培训、举办各种赛事、加大招聘力度等一系列扶持措施,既为其招揽到了优秀的人才,更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值得更多企业借鉴和效仿。

促进技术分享。

将搜索引擎课程引入高校,促进技术知识的共享,是百度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所作出的一大举措。

5月初,百度面向全国高校启动了一项搜索引擎技术公益巡讲,将百度内部成熟的搜索引擎技术培训机构―――百度学院(baiduinstituteoftechnology,简称bit)的相关课程引入高校,并派出资深技术工程师出任讲师,与学子们共同分享搜索引擎领域的最新技术理念及进展。

互联网搜索引擎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与传统计算机人才不同,更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然而,目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很少有对搜索专业技术知识进行系统讲授的课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百度萌生了将公司长期积累并已形成体系的技术培训课程引入高校、与学术界分享搜索引擎领域的最新技术的想法,希望通过此举为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目前,这一量身为高校学生定制的免费培训课程,已经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讲,并获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百度还与清华大学联合,出版了国内首本关于“搜索引擎技术基础”的培训教材,并将其纳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体系之中。

“现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较少有对搜索专业技术知识进行系统讲授的课程,要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中国自主的搜索引擎人才,需要企业与高校的共同努力。”正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刘奕群博士所说的那样,百度在高校所开设的专业搜索课程,建立在其多年来技术及实战知识的积累之上,极具实用价值,既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到最新技术专业知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更将推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市场应用的密切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培养实战型人才。

如果说搜索引擎技术培训及经验交流分享,提升的是高校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每年一度的“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则是百度为步入社会之前的高校学子们所搭建的一个实战平台。

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动手实践似乎一直是大学生群体的短板,这也直接影响着该群体的就业、创业表现。不少企业的招聘人员都曾经明确表示,大学生的可塑性强,但缺乏工作实践经验,从而间接加大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因此,企业更希望寻找具备实战能力的人才。

“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的设立初衷正源于此。作为中国互联网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程序开发设计赛事,“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旨在为以高校学生为主的广大程序设计爱好者搭建一个比试身手、切磋交流的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他们有机会通过激烈的赛事而得到实战经验。而这些参赛选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将藉此获得进入百度公司人才库[0.922.22%]的机会,优先参与百度公司实习计划、接受技术牛人指导职业发展和全球领先的搜索引擎核心技术培训。

也正是因此,每年“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的命题,都有别于业内众多千篇一律的商业竞赛模式,加入了很多真实环境下的技术挑战元素,极富实战特色。“我们期望通过完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实战能力。”大赛命题委员会成员楼天成告诉笔者。

实际上,除了借助各种赛事的举办,来加强学子们的动手能力外,百度还通过发起一系列的实习生招聘计划,以及开设减免面试轮次的绿色通道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真正投入实践,接触到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

据介绍,“实习生文化”可谓是百度内部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实习生可得到大量实践的机会,二是实习生享有充分信任、平等交流的氛围。在不少跨国大公司里,实习生一般只能从事辅助性、杂务性的工作,很难进入核心业务。但在百度,这种现象并不常见。哪怕是实习生,只要有想法,都可以说出来,甚至可以全权负责某个具体项目,而这样的实战经验,对于高校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打造创业孵化器。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创业不再是大学生的冲动和梦想,而是现实的出路。但由于学生们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资源及商业运营能力,对所在行业的了解和认知不够,很容易导致创业的失败。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商业意识和创意思维,要学会从市场的角度看待一个创业项目,从可操作性、商业模式、资源调配等诸多方面进行考量。

因此,除了致力于帮助高校学生们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外,百度还不忘充分调集各种资源,来对有志创业的青年们进行强有力的扶持。

6月25日,百度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情系e乡―――全国大学生乡村信息化创新大赛”的大学生创业活动。活动覆盖全国1200所高校超过100万的大学生,通过征集大学生对乡村信息化的创意、资助优秀的乡村网络推广项目等方式,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并同时帮助大学生创业。在这项赛事中,百度大手笔地投入了5000万元营销推广资源及最高20万元回报基金,调集百度知道、空间、百科、贴吧等多个主流产品及用户平台,并牵头引入北极光等风投资源,全方位支持、指导及帮扶大学生们进行创业。

据统计数据显示,20中国将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而-毕业的大学生中,分别还有100万和150万人没有完成就业。而加之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业内专家评价认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各界,包括很多有责任心的企业,都在致力于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高校学生就业。而从帮助高校学子提升基础技能,到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再到全方位扶持大学生,帮助其“孵化”创业梦想,显然,百度更加深谙“授人鱼,不若授人以渔”的道理。而这也是其获评“大学生最佳雇主”称号的原因所在。

“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借鉴百度的做法,更注重帮助高校学子们通过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造福社会。”专家说。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七

摘要:该文根据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普遍流程,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我国今后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够真正有效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小康。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举措;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顺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系统工程。大学生作为社会寄予厚望的高素质人才,应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要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

很多大学生往往不重视创新创业实践,这是因为大学前的教育告诉他们课堂上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课本学习比社会活动更重要。生活中处处有新知,大学生作为“七八点钟的太阳”,应该在老师教学的第一课堂之外,积极开辟自己的第二课堂。只有首先有了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大学生们才会在课余思考实践的问题,才能投身到课余实践中来。课余实践的机会多了,才能结合理论产生创新思维,再利用创新思维指导实践,实现“意识到实践,实践到意识,意识再到实践”往复循环的认识飞跃[1]。

有了创新创业意识之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个类型的实践活动,为自己创新创业积累经验材料。有效的实践活动主要有四种:

(1)科研训练:在导师帮助下进行科研训练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实验室和科研资源,引导自身对于科学前沿的认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2)学科竞赛:主动参加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科相关竞赛(软件设计竞赛、智能车设计比赛等)能极大的提高快速学习能力,并检验自身时间管理和项目安排的能力。

(3)素质教育:多参加读书会,借阅专业以外的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参加文艺体育活动,参加辩论队或演讲比赛,锻炼口才;培养一个人文的兴趣爱好,例如绘画、摄影、徒步等。

(4)实习培养:积极参加校外兼职活动,锻炼职业技能,了解盈利链的整个运作;参与产业基地或者公司实习,在拓展社会资源的同时摸清公司的基本运营流程[2]。

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广泛参与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会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兴趣和短板有充分认识。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优势,选择创新创业相关的方向。在确定方向之后,深入了解相关方向的理论知识,钻研相关方向的实践活动。例如对编程有兴趣的学生,可参加多个软件编程项目组,边完成项目边巩固编程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学科前沿知识有热情的大学生,可积极联系导师,争取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学习实验方法和科研技巧等。合理安排好校内学习和课余钻研的时间,在项目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一个方向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就可以准备自己创新创业的课题了。

现代社会已经脱离了单打独斗,团队合作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是必要的前提。团队初期组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兴趣组合式。要求每一个组员对同一个课题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保证了团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团员的寻找可以在校内相关社团展开,也可以在网上论坛和社交部落上寻找。

2、零件拼凑式。这需要组团人对整个课题有初步的规划,按照初期的计划表根据需求找到相关优势的人才。例如一个卖产品的项目,需要研发产品的人和营销产品的人,这两类要求可以分开来找。

3、导师推荐制。如果课题由具有经验的导师指导,可以让他充当组团人来组织整个团队,因为他有相关项目经验,知道什么样的团队能成功。

在创新创业实践的前期要找好自己在团队内的角色。团队的队长需要具备责任心、耐心,还要有可以作为全队榜样的干劲和斗志,副队长需要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普通组员各司其职,该出力的时候不要扯全队后腿,负责撰写报告的组员要紧跟项目进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项目的机会锻炼自身,发展职业技能。大学生一般都是通过尝试不同的实践活动最终确认创新创业实践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又经过长期的理论准备和反复实践,不妨利用这个方向上的积累优势给自己择业增加筹码。例如以科研为目标的同学,要在项目中锻炼好自己的科学精神,打好理论基础,学会写合格的研究文献;参加软件硬件项目的同学,可总结自己在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和项目开发水平,缩短就业时的实习期;在项目中负责营销和对外联系的同学,要总结好自己项目管理和对外公关的经验,为将来从事同类型的工作打下基础。

上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路希望能够给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和指导教师以启示,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自身将来的发展拓展了道路。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整个社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作为排头兵的大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去主动提高自己创新创业的能力。

[1]韩孟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106.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八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一个国家进步的力量。所以我们大学生要真切的认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面。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的性德、知识和能力,也称内在价值。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性能够惠泽他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那么,他也就是实现了其外在价值,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的幸福感,此时他心理上的感觉就是自我实现,即自我价值的实现。简单地说,自我实现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很幸福。

自我实现既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决定了其自身的无限性,因为只要一个人身心健康,通过不断地学习,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不断增加,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永无止境。做到自我实现,就必须充分认识自我,做到不断奋力登攀,并同整个社会和时代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所创。而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社会,更应是一个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给每一个生命个体创造同样平等竞争的机会。倘如此,每个社会成员才能自我实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才会更加辉煌。

(一)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虽然生活的时代与我们不同.但他对世界的根本观点从对人生的理解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永远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生甚至走向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骛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2004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活动,使我们认识了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木禹。他选择到贵州省贫困山区小学志愿义务支教,他的事迹在大学生心中引起了震颤,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很多。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不好,但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

“我哪有什么财富呢?作为一个大学生,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学费都交得紧紧张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看人家„„”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们对财富理解片面了。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涨难定,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当年林岗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谁相信这位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邓小平三起三落,当年人们“批邓”时,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副崭新的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退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这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第二个重要的财富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视它们!你没什么大出息,可是你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家很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生值得珍惜。虽然你没有发财又很想发财,但没有去偷去抢去骗去胡作非为,勤俭持家,虽然不富裕,可还是乐于助人,亲戚关系融洽,同学朋友们喜欢与你在一起——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也是你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也许没觉察到它们的重要,但它们终究会给你一份回报。第三个财富就是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意,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二)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则是人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取向。推动任何一个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

五、总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平时的学习、生活及活动中去,平时注意培养自身如下几方面的意识:一是民本意识。二是民主法制意识。三是公平正义意识。四是生态意识。五是诚信友爱意识。六是自律清廉意识。

当代大学生要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很多,但总结起来还是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九

:大凡事物,皆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遵循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发展的逻辑。以人的生命的尊严、生存的权利与生活的幸福,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社会环境。

大凡事物,皆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存在和发展,皆不例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或群体。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或个人层面,自然也就存在一个“遵循事物发展逻辑”的问题。

人的生命,是国家存在、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基本构成要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实现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条件下,正常、健康、有序的生活与发展。面对不同的生命个体,不一样的生存环境,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遵循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逻辑,顺应人与人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作为人的生命承载物,生命的逻辑,就是人的生命个体或群体存在、成长、发展的逻辑,是人民享有生命尊严、增长生存智慧、获得生活幸福的逻辑。我们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就需要了解人民生命、生存、生活的期盼和梦想,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关注每一个人的生存,快乐每一个人的生活。

人的一切权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值养成,源于生命的尊严,源于社会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如果没有人们对每一个生命的基本尊重,所谓国家文明,也只是由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高楼大厦,而不会有生命的温度。[[1]]这是人类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社会文明的道德底线。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无论什么人,不管贫富贵贱,其内心都希望能得到他人,包括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的尊重和认同。尊重生命,赋予生命以尊严,是人的生命成长的核心,也是社会文明的最高价值理念。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发展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是生存的前提,是生活的根本。世界上人口再多,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不仅因为每个人得到的遗传基因不同,更重要的是人有自主性。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走不同的道路,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性格、能力,成为世界中不可重复的唯一。[[2]]正是无数充满个性的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才富有生机,而且色彩斑斓。

在多元文化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会受到不同生命个体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形成不同的价值标准。然而,只要我们以生命成长为核心,关心人的自然生命,引导人的社会生命,发展人的精神生命,就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继而,通过帮助人们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升“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水平。用合乎生命的逻辑,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

生存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是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基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生命不是无价的,而是有价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的价值具有终极性,人的生命必须受到普遍的无条件的保护和最高的极端的尊重。

人的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各不相同,生存与发展存在差异,但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可以做到让所有生命个体,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享有基本的权利保障。在现代社会,生命的尊严及其实现,最低的标准就是要让人民享受到作为公民的权利。我们要让公民,更加平等地享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享有现代文明。这种文明,除了物质层面以外,还应该有精神层面的,关乎到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展示和凸显的是人类生存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让人“活得有尊严”的基本能力条件。

幸福是一种生命存在状态下人们可以拥有的生存权利。人民热爱生活,我们为之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一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法律作为最低限度的道德,也只有外化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权利,内化成一种普遍的文化自觉,法律才能得以遵循,法治才有可能实现。

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他们完善生命、学会生存、快乐而积极的生活,这是人类。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十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现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较为严峻的考验。而高校辅导员作为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领路人,其角色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新的转变,对于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辅导员也逐渐的参与其中,成为了就业兼职人员,这就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探讨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1、就业指导课不够专业化。

相关教育者要想更好的开设就业指导课,就务必要了解当前国家就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具备过硬的理论、专业的知识与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各高校的辅导员由于工作时间较短,又存在普遍年轻的现象,大部分都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就业指导的内容一般比较单一,主要就是简单的就业政策讲解、目前就业形势分析等。因此,在指导大学生就业时,大部分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而所谓的实际操作,往往指的是单纯强调简历的制作、专升本或考研等升学的途径,这些都过于笼统,并不能很好的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划,比如,有些辅导员过于盲目的渲染和一味的对学生强调“考研”、“降低就业期望值”、“不做假简历”等,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性发展和其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没有进行较为全面和更好的引导,甚至过分的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阴影,有心理负担,以致在日后的就业工作中盲目的与企业签约、毁约等等。如果没有引导好学生正确对待就业,就会造成学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2、辅导员工作繁杂,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校辅导员队伍配置一般是1:200,由此可见,辅导员需要指导教育的'学生数量过于庞大,而辅导员又处在教育工作第一线这样一个位置,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状况,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奖罚管理等等。此外,辅导员还需要进行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工作,甚至还有一些党团、学生会的各项工作需要辅导员兼任。因此,辅导员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从而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3、就业指导课不受重视。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以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开展。而对其内容来讲,仅局限在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技巧的指导以及就业信息的传递等几个方面。一般由高校辅导员担任大学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而且课程多是专科第二年和本科的第三年开展,属于选修课不算学分,再加上给学生毕业前的指导很有限,因此也不被学生所重视,这就形成了毕业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就业技巧方面的指导课程,没受到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知识讲授。

1、辅导员应不断的完善自我给自己充电。

高校辅导员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把握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就业政策的新特点、新内容,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规律、实践方法和就业指导的新思路、新方法,拓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领域,以人为本,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对于就业实践工作进行不断探索。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储备,时时刻刻不忘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高质量完成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辅助学生在择业期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2、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定的规划。

面对部分因为没有考出理想成绩而与心中大学失之交臂的情况,辅导员应该尽心尽力的采取多样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开导工作做好基础,努力使学生振作起来,同时树立学生今后就业方向的意识,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并培养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

3、专业的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是否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依据。因此辅导员要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地开拓创新,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不断的开展科技竞赛、专业学习参观等等活动来刺激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4、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

辅导员要做好就业心理教育工作,将就业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大学生,在就业一线工作的辅导员需要积极调整思路,转变认识观念。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就业问题并积极对待处理,这样逐渐找到了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解决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又需要和社会就业相结合的的问题,为准毕业生建立与企业和社会必要的沟通机制,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市场需求,以便提升自身素质修养。

5、深入了解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的个性辅导。

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及和学生长时间的沟通交流,能够真实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性格特点、思想动态、心理变化等,并对学生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也都有一定掌握。然后又针对性的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和方法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进行客观分析问题,走出自身的认识误区,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培养大学生符合个体情况的就业技巧,从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成功率,实现顺利就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扩招政策的实施导致了高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同时也间接为其造就了就业的困难。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依然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日常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可以进一步为大学生提供实时的就业理念灌输和必要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从何时来看,高校辅导员都依然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线力量,是整体完善就业系统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本人从事相关职业工作多年,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起到借鉴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十一

人要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贡献,讲奉献,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每一位大学生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都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而。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虽然生活的时代与我们不同.但他对世界的根本观点从对人生的理解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永远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生甚至走向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的根木原因所在。

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鹜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2004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活动,使我们认识了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木禹。他选择到贵州省贫困山区小学志愿义务支教,他的事迹在大学生心中引起了震颤,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很多。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做真实的自己!这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步。只有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状态,才能获得生活的幸福、心灵的安宁和内心的丰富。自我实现意味着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的、活跃的、全神贯注的体验属于自己的生活。自我实现意味着知道自己人生的取舍。

李嘉诚说:“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最有力量的,还是尼采的那句话:“成为你自己!”。

“我们不模仿,因为我们是他人的榜样”,如果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典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那就说明做人做事做到了一定的境界。即使达不到如此境界,“成为我自己”,则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基本体现。

自我实现既不是我行我素、孤芳自赏,也不是刻意追求完美、所谓完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一个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应该具备以下个人品质特点:

一、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自卑的人看不起自己,自恋的人太看重自己,自狂的人不能正视自己,自满的人忽视潜在的自己,惟我独尊的人迷失了自己,自甘堕落的人抛弃了自己,自杀的人接受不了自己,这一切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首先要开展内心对话,自己向自己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在的冲动的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情绪倾向,我要向何处去,我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把自己看清楚弄明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无条件的接受属于你自己的一切,你才能够找到你的人生价值,然后再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二、接受他人和生存环境。一个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必然寻求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相协调,既不被外部因素所左右,同时又努力把一切外部因素转化为有利自身成长的因素。

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感到处处碰壁,没有一个风向对他是顺风,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了环境的对立面。一个处处看着别人不顺眼的人,凡事都是他对别人错,即使满口的正直善良你也不要相信他,因为他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在职场,能够接受他人的人,以同理心处事,心胸开阔,人际关系良好,善于吸纳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很容易被领导赏识和得以提升。在生活中,善于接纳别人的人,能建立更适意的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在生活中获得深刻的幸福感。

马斯洛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儿童是睁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和天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只注意和观察事实是什么,对他并无争论或者要求,自我实现者也是以同样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试想,如果我们能够以儿童毫不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世界,我们的生活中会避免多少指责、怨恨、不满、敌视等消极情绪!

三、行为的自然流露。一个虚伪、装腔作势、玩弄花招的人,他已经找不到真实的自己,又何谈实现自我呢?所以,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在他的行为风格上必然坦率、纯真、自然,毫不做作和伪装。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力量上显示自己时,就决不会在技巧上做文章。”,如果你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如果你的内心力量够强大,你就没有必要刻意装扮自己。越是小官僚越会摆官架子,真正的领导者都是平和自然的;越是内心自卑的人越伪装得很傲气,越是没钱的人越充阔佬,他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大海不言不语,谁会怀疑它的深沉浩瀚呢,泰山挺拔屹立毫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谁又敢和它叫真呢?做真实的自己,敢于面对自己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坦诚面对人生,才是实现自我的必由之路。

程的精彩体验,永远不会有幸福感。所以,人生的价值既在于过程的精彩,又在于结果的实现,是对自己原始生命的再创造。

五、明确的目标、责任和使命。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无从谈起。关于人生目标和责任的论述很多,我只想强调一点: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目标,就是人生责任。每承担一次责任,就是一次人生价值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生命积累实现的。

独立思考能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个人品质。能够在享乐年华而不随波逐流,耐得住一点寂寞,享受偶尔的孤独,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思考,修身养性,时时自省,就会点亮心路上的一盏明灯,激发出自身无限的潜能和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的德行、知识能力,也称内在价值。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行能够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行能够惠泽他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那么,他也就是实现了其外在价值,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幸福感,心理上的感觉就是自我简直的实现。

自我实现既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决定了其身的无限性。因为只要一个人身心健康,通过不断的学习,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不断增加,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永无止境。作到自我实现,就必须充分认识自我,作到不断奋力登攀,并同整个社会和时代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所创。而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以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社会,更应该是一个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给每一个人创造同样平等竞争的机会。倘如此,没个成员才能自我实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才会更加辉煌。

千里之外,始于足下。有理想才会有奋斗目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塌塌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阶梯。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未来高科技人才的后备军,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依靠力量,他们思想素质的高低,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兴衰与荣辱得失.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的德生、知识和能力,也称内在价值。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性能够惠泽他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那么,他也就是实现了其外在价值,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的幸福感,此时他心理上的感觉就是自我实现,即自我价值的实现。简单地说,自我实现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很幸福。

自我实现既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决定了其自身的无限性,因为只要一个人身心健康,通过不断地学习,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不断增加,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永无止境。做到自我实现,就必须充分认识自我,做到不断奋力登攀,并同整个社会和时代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所创。而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社会,更应是一个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给每一个生命个体创造同样平等竞争的机会。倘如此,每个社会成员才能自我实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才会更加辉煌。

当一个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期有较佳的学习环境,大学时也能依个人志愿修习有兴趣的科目,出了社会能贡献所长,并时时关心社会与他人,这样的人通常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人在满足生理、安全、归属、尊重的需求后,在人生追达到顶峰的境界,就是所谓的高峰经验(peakexperience),要想进人高峰经验并完成人生的自我实现。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十二

以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为楔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是以生命的艺术精神为鹄的。道德、科学、宗教价值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引领未来世界文化的应该是艺术精神。同样,“境界”的高低也不是单线上升的路线。李石岑从历史和逻辑证明了艺术胜境才是符合生命的本质旨归。他的观点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情”的理路。

中国哲学;生命艺术;李石岑;梁漱溟。

中国传统哲学在汤一介先生眼里曾概括为以真(天与人)、善(知与行)、美(情与景)三个相关连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以及“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

在我看来,中国哲学的精神必须放在更大的“文化”概念范围内来把握,而一旦我们把中国哲学置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视野中,即刻会发现和西方文化相比有许多的不同:西方重视宗教与科学,而中土文化则为艺术和道德精神所贯注(这一点唐君毅、吴森均有论述)。很显然,谈中国哲学,艺术非但少不了,甚而说是相比西方文化更能彰显民族精神的文化特质。所以,方东美以他诗哲相兼的气度成就了一个广大和谐的中国哲学体系(这在拙著《方东美与中西哲学》已有表述,此不赘述)。他说:“回顾中国哲学,在任何时代都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以艺术的情操发展哲学智慧,成就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说,中国哲学是一种艺术化的哲学。换言之,“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特质。无怪乎辜鸿铭在他不朽大著《中国人的精神》里也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表达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情感的或人类之爱的生活。”

我一直认为,比较文化哲学自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发端,方东美先生扬其绪,并筑就了一个迄今尚无法超越的比较文化哲学的理论体系。然而,从梁先生的生命哲学到方先生的生命哲学一美学的异峰突起,难道其间没有起承转合的思想逻辑环节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阅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哲学文献,发现有一个大哲学家完全被我们遗忘了,他就是李石岑。正是他,对梁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做了犀利的批评,并从生命艺术论的角度立论,建构了自己的比较文化哲学的模型,才使得后来方东美先生在他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仅仅从人生哲学,而是从“形而上”为切人点来阐发中国生命哲学和美学。由是,我们必须清理这一思想的逻辑递进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理成章地解读后来方东美、宗白华等以生命为本体的艺术哲学诸思想家的理论体系。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李石岑洋洋四十万言的《人生哲学(卷上)》(1926年)详尽比较分析了西方、印度和中国的文化与哲学之后,提出了他自己的生命艺术论。他说:由是以观,科学、道德、宗教三者,都是抱着一个“生的无限”,都是做的“生的无限”的工作。我们可以作一种总括的说明。无论科学、道德和宗教,在第一镜,则皆为生的无限之希求。我们应该特别尊重这个境界。在第二境,则为达到第一境之方便之功利现象。我们应该不把它看做方便去努力。在第三境,则当更进一步,严加训练,把第二境第一境完全忘却,好像是先天的直接作用一般。于此,乃有科学、道德和宗教之威严。在第四境,则这种先天的科学、先天的道德、先天的宗教,更欲与第一境的“生”结合。凡对于过去的科学、过去的道德、过去的宗教而起一种反抗,其用意都是如此。所以“生的无限”,为人类最高的希求。艺术乃是这种希求比较的可以实现者。拿艺术和科学、道德、宗教相比较,便可以发现它们的成绩的优劣。虽然都是走的“生命表现”一条路,但所用的方法完全不同;从方法一点,很可以识别它们的造就科学和艺术论,科学用知的方法,艺术则用直觉的方法;就道德和艺术论,道德用消极的方法,艺术则用积极的方法;就宗教和艺术论,宗教用超现实的方法,艺术则用现实的方法。虽然都是对于“生”的希求,但科学的境界是“求生”,探求生命的实质;道德的境界是“舍生”,抛弃生命的形体;宗教的境界是“永生”,想象生命的未来;似乎都没有提到生命全体。若艺术的境界便不如是,艺术既可以吸取生命的神髓,又可以促进生命之扩大,卡朋特所以极力提倡生命艺术,就出于这种见地。近代东西学术所以对于生命艺术,提倡之不遗余力,也就推原于此。现代的思想界,在西方若尼采、柏格森、詹姆士、卡朋特、莫理斯、爱伦凯(ellenkey)之流,在东方若泰戈尔、厨川白树、岛村抱一之流,莫不看重艺术的思想,——尤其是生命艺术的思想,这是世界学术的一个大转机,我们将从此合十瞑目,顶礼世界未来的文化。

呜呼!八十年前李石岑就如此鲜明地表达了生命艺术观是世界未来文化之价值取向。只可惜他要申论的生命艺术观(《人生哲学》的下卷)虽然在南京第一中学讲演过,但终未出版。实属遗憾!即便如此,单从他的上卷已经可以略窥大致。

那么,让我们来检讨一下李先生是怎样从对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驳中得出他上述结论的。

首先,李石岑认为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名称就不当,因为梁先生实际上是由东西哲学去观察东西文化,而不是像题目那样给人觉得是主张东西文化旁及东西哲学,论述上往往也是一家、一宗,并非和文化相兼相容。

其次,梁先生的西方文化向前、印度文化向后、中国文化持中之说则更是牵强附会。在李先生看来:“无论西洋印度和中国,都只是朝前走的,不过走法不同,或者走的快慢不同。”况且,梁先生的三条路向立言也欠妥,“乃是按孔家哲学(不是中国文化全部也不是中国哲学全部)、佛家唯识(不是印度文化全部,也不是印度哲学全部)和西洋文化(不是西洋文化全体)立言”。

第三,李石岑对梁漱溟的未来世界文化的三个态度也不以为然。因为所谓要排斥印度态度,把西方文化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的态度,以及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的态度。这些观点皆建立在错误的向后、向前、持中的立论上。更何况梁先生的论述漏洞很多。就对印度的态度来说,他把“宗教”、“佛法”、“印度”混为一谈。然而,在李石岑看来,欧阳竞无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观点应该汲取。至于说对于西方文化全盘承受而又根本改过的态度则与理不通。李先生认为:“他这全盘的一受,又根本的一改,恰好弄成一个对销。”而就对“中国原来态度”来说,李石岑认为孔子的“原来态度”如成立,那也就是在他生前或死后不多的时候县花一现罢了。自然,梁漱溟的中国此刻“促进世界第二路文化之实现”不妨也该慢点言说。

既然梁漱溟以道德(中)、宗教(印)、科学(西)为文化哲学的评判基点,所开出的未来中国哲学应走路向的药方有错误,那么,李石岑给出的“世界未来的文化”(也包括中国哲学应该走的态度)蓝图又靠何基点来支撑呢?他说:由是以观,道德、宗教、科学三者,虽尽发展的能事,但非有艺术的陶冶,决不是以形成一种最大的文化。现代的文化,满装着功利的臭味,无论道德、宗教、科学,都是如此,世界未来的文化必从此转出一个新方向,必是由“到功利之路”,转出一个“到艺术之路”关于艺术思路的内容,且容本书下卷详为陈说,令试略言之。艺术以生命表现为唯一的天职;宇宙本是一个生命的大流,如果艺术能表现宇宙的生命,那便是一种最伟大的艺术。而所谓道德、宗教和科学,本都是走的“生命表现”一条路,不过方法有不同,或者态度有不同。人类最高的希求,为生的无限;所谓生的无限,具有三个条件;一,生的本质;二,生的增进;三,生的持续。

不难看出,李石岑是将宇宙、生命和艺术(在方东美那里为灿溢的美感)视为三位一体的。这种观点催生了后来方东美的“诗化的哲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石岑以生命艺术观为未来世界文化(包括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建立在缜密的学理分析和论证基础上的。他谈到老子时说:“老子把‘自然,看作艺术的中心,于是又把艺术看作人生哲学的中心。老子对人生完全是一种艺术的看法。”“道家齐生死之说,都是从道上着眼,换句话说,都是从艺术上着眼,因为从艺术看生死,则生死不唯不足以生其欣戚,而生死反足以表扬其艺术。”“老子的人生观一切受成于道,听命于自然,是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便是老子艺术的人生哲学。”而在说到孔子时则说:“孔子一面催促人家觉悟,鼓励人家努力,好本着血统的关系去组织社会;一面又要想出一种调剂社会的方法,使人类得到一个很圆满的生活。所谓生活,可以说就是情意生活;因为情意生活足以撼动生活的全体。而情意生活总含着一个要发泄的倾向,你就不让他发泄,它也终究会发泄出来的。不过情意生活尽量的发泄出来,就是‘诗”的作用,时时提防它,叫它不要胡乱的发泄出来,就是‘礼”的作用。这两种作用如果使用适当,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圆满的生活,这便是孔子调剂社会的方法。”毫无疑问,李石岑在这里是把“礼”和“乐”看作儒家的基本精神,尤为突出了“情意生活”(艺术的生活)能撼动生活之全体的作用。李石岑甚而更进一步阐述“乐”和“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他这样说道:“礼的作用在诗的作用之后。既已把诗和礼的功夫都做到了,才能谈到仁。因为情意生活有了圆满的发展,自然心气和平,可以达到快乐的境地。快乐的境地便是仁的境地了。(这无异于把“仁”解释成美的境界了!——引者注)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是第一步的工夫,礼是第二步的工夫,乐是最后一步的工夫。乐便是快乐,并不单指钟鼓那类乐器说,正是‘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的意思。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见乐就有这种快乐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只有仁者能够享受,‘所谓仁者不忧”,‘仁者寿”。如果不仁,就有乐也不乐了,所谓‘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乐与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不仅如此,李石岑融贯古今、会通中西的文化哲学具有一种“世界主义”的眼光。他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之短见。恰恰是这样,他的生命艺术观开放地吸收了诸多西方哲学的许多新思想。如尼采、柏格森、席勒、卡朋特、詹姆士、杜威等。在李石岑接受某些西方主张生命艺术观的思想家观点时,也不免有些过激言论,这种言论多少轻视了中国固有的生命艺术价值。当然,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权益之论。例如他说:“尼采主张艺术即生活,生活之艺术化,艺术之生活化。谓人类就本性言之,既自为艺术家,又为艺术品。中国人则对于艺术从不甚了了。中国人心中只有宗法社会下的伦理的思想,而无表现生活高潮的艺术的思想。无论政治法律军事乃至宗教美术,莫不拿伦理观念做中心,所以中国人的生活只有一种宗法社会下的伦理的生活,却从无表现生活高潮的艺术的生活。中国人的污秽丑陋,固非用艺术的精神不能救济,中国人的瘠弱、奄惫和可怜的安逸,更非用艺术的精神无法苏生。中国人只会沉醉于阿婆罗的梦幻观想里面,却不知更有爵尼索斯的酣醉欢悦的世界,更不知从爵尼索斯的酣醉欢悦里面再淘出一个阿婆罗的世界来。所以中国人又非有一种艺术的陶冶不可。”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境界哲学,不是西方的知识论哲学,这一点在学者似无太多争议。然而,把中国传统哲学家对人生境界的追求看作:由真一美一善(孔子);由美一善一真(老子);由真一善一美(庄子)这样的不同境界的追求和超越(如汤一介先生所说),我疑心这观点是否能成立。这似乎有拼字游戏的味道。因为,这种观点虽然是按境界,而不是按知识问题来陈述三种哲学的表现所取的不同三种价值取向,但事实上在孔子、老子、庄子的哲学中并不存在这种价值递进的取向,这多少还是有点依西方学科规范按图索骥之嫌。经这样一处理,圆融在中国文化里的艺术精神(美)被分解成了一个单元。犹如从大海里经过科学处理提取的盐。已经离开了它生命母体,成了一个僵死的“物”。

倘若我们检视一下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以及他提出的生命艺术论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论。我们会发现:“生命艺术论”(美学)的的确确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又是西方文化所不可比较的。

是科学的、逻辑的。反观中土生命之性是一种艺术的跃动,是情的蕴发,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其一,李石岑的“境界”论是独特的。他不是像某些哲学家解释的如同单列一条线向上超升的境界路线:如冯友兰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境)。李石岑是以“生命”为本体,把科学、道德、宗教、艺术视为价值纬度,层层超升。换言之,科学也好,道德也好,宗教也好,艺术也好,都有层层跃进的不同境界。只不过在方法上的不同,李石岑先生认为艺术之境的超越更符合生命的本质。最令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强调第四境时,“先天的科学”、“先天的道德”、“先天的宗教”和最初都有的“生”(第一境)结合而有一个逆向地反对“过去的道德”、“过去的科学”、“过去的宗教”。谁来统合?谁来与之对立,当然只有艺术。所以,李石岑虽然没有讲有“第五境”,但实际上这“艺术”和道德、科学、宗教之矛盾(既对立又同一)就是第五境。我们应该记住,李先生讲这番话时是1926年。毫无疑问,以后的冯友兰、方东美、宗白华、唐君毅都吸取了他的这个“境界”的许多思想因子。有意思的是,后来大多以“价值”按单线上升路线来讲“境界”,未必优于李先生的这个说法。

其二,为什么李石岑把“未来世界文化”看做是生命艺术的一统天下。这有一个基本判断作为前提:即科学、道德、宗教在过去历史上都曾各领风骚,但发展至今天,宗教已不是原来的宗教,它要和艺术结合;科学也不是过去的科学,它也要和艺术结合;道德也如是说。并且,李石岑认为“生命的表现”是由“功利之路”到“艺术之路”的前进。拿艺术和道德、科学、宗教相比,艺术更加符合宇宙的生命精神,艺术以直觉把握,“那种直觉,可以看作生命一样,是日进不已的。宇宙生命,固然是不断的创造,但是直接的内的经验,也是不断的创造。”由此可知,李先生把生命、宇宙和艺术的创造视为一体化的。从前述也可以看出,他对老子的“自然”以及“宇宙”的理解,也是把它看作一件艺术品。并不限于我们讲的琴鼓乐器的艺术表现。对孔子的仁和乐作一而二、二而一的解释,这都表明他理解的艺术是有本体论意蕴的。

其三,李石岑一方面看到当今艺术和科学、道德、宗教的融合,另一方面,更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并且,他在指出这些不同时是有价值取向的(指向生命艺术的表现)。如艺术与道德的价值比较,他说:“故道德为现实的,为规范的,艺术为直觉的,为浪漫的;道德重外的经验,艺术重内的经验;道德重群体之认识,艺术重个体之认识;道德有凝滞阻碍的倾向,艺术有活泼渗透的倾向。”再如他讲到艺术的真和科学的真之不同,他说:“由此可知直觉远优于思考,换言之,艺术之效力远优于知识之效力。是则艺术的真远优于知识的真矣。艺术的真之解释与评价,虽由美学上云见地而异,然艺术的真决非科学的真,换言之,非客观的真,乃一种之‘真”之感情也。艺术内容之对于哲学的人生的意义之要求,皆一种之真之要求也。美由真之补助,而美之价值乃益增;故美的真(aesthetischewahrheit)在艺术上有至高无上之位置也。”在谈到艺术和宗教时,他说:“从前说宗教是美的基本,现在不然;现在美是宗教的基本了。”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李石岑对未来世界文化(包括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的厘定是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

其四,李石岑不同意梁漱溟的“向前”、“往后”、“持中”三路说。主张只有一条“生命的表现”的路向。这个“生命”由本能使然。而就本能论,艺术家的直觉要胜于哲学家的直觉。他从柏格森的生命创化理论作申论,认为:“一为理智的或哲学的直觉(intellectualormetaphysicalintuition),一为情绪的或艺术的直觉(emotunaloraestheticalintuition)。哲学的直觉,以个个之事物为对象,而基于概念;艺术的直觉,则基于情绪。然后者较前者更原始的,更为本质的,我辈无论何人,在或程度,皆可为此种直觉之享乐者;故尤可知艺术的直觉,近于本能之作用;本能不表现于直接动作,而表现于情绪时,斯为艺术。”这里,我们可以见出李石岑为何独独青睬艺术,因为艺术是“情”之所动,更由生命本能发动。诚如一般人认为中国哲学是境界哲学,这个“境界”,汤一介先生说得好:“所谓‘境界”就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的觉悟和了解,这当然是纯主观上的,……至于能否在现实社会中实现那是另一回事。”由此推之,李先生所谓的生命艺术观之“境”(实为五境)说也是依着中国传统的这个路子走的。这个路子就是以直觉为主,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也是以生命为观照的对象。由“情”而发,像艺术家眼里的宇宙万物皆是充满灿然生机的。

统合上述,生命艺术观由李石岑批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而被揭发,它的的确确既融合了西方近现代尼采、柏格森之流所凸现生命的艺术情怀的观点,也贯通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情”的理路,它可能是未来世界文化的价值取向,甚而我们说由于这种艺术观流淌的恰恰是中华民族“情”的精神命脉,尤为值得研究中国哲学者来深思!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十三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而。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鹜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当迎头赶上,不落后于他人,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随波逐流自我放逐,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努力的充实自己,不断地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与内涵修养,能够识大体顾全大局。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当然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在大学生活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一次华美转变,让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一片光明,当我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我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我无悔的人生。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人的头衔显赫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瓦釜雷鸣,既不证明贡献,也不代表水平。高山缄默,自是一种巅峰;蓝天无语,自是一种高远!人的金钱数量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当人的思想被金钱占据时,就像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而不能再翱翔蓝天一样,不在容纳远大的理想。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短,流星只有一眨眼的生命,却呼啸出一道耀眼的强光,那满山的枫叶,到了深秋,才绽放出自己的魅力。我么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必须要有高尚的情操造就精彩的人生。力图使自己活泼而不轻浮,严肃而不冷淡。自信而不骄傲,虚心而不盲从。成功是学会深思,受挫时学会镇定,在追求人生的价值中学会奉献,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经风不倒,遇霜不萎,逢雨化龙。历雪独放。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十四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软件122孙伟1217043123。

大学生生命观论文如何写篇十五

(一)市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另一部分是由于家长对市场需求的一个既定认识,要求学生选择当时市场需求较大或者说所谓的终身职业的工作所需的专业,但学生本人并没有对所调整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只是盲目地跟从了家长的意愿。

但谁想在大学四年时间过后,当时所谓的热门专业是否还仍然是市场所需求呢,大批的学生去竞争着有限的岗位,出现了挤破头的现象,本就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紧张。

(二)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因对自身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找不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呈现出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导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1)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经过了数十年的苦读之后,渴求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但是据调查发现很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另一部分过低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不自信、自卑、优柔寡断,导致了错失良机,不能得到理想的工作。

(2)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态问题。

当代的大学生择业的心态主要趋向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留恋大城市、热衷热门行业、渴求专业对口、注意大企业忽视小企业、谋求利益高的单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等。

[3]但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却往往很难实现,大学生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希望也变成了失望,而且往往与政策的导向相悖,不太正确的择业心态也导致了大学生无法找到相适宜的工作。

(3)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教学体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应提高综合素养,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很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把握锻炼的机会,不加入学生组织,甚至不屑于在班上担任学生干部,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且不讨好的事情,可谁知让自己失去了最好的锻炼的舞台,以至于到求职的时候即使笔试高分通过,但在面试的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胆怯、不自信,无法很优异地去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好工作擦肩而过。

(三)高校就业指导许多高校对就业工作的普遍意识即为毕业生的工作,且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学习往往都仅仅局限于大四的应届毕业生。

但这种观念却是有失偏颇的,在学生步入大学的那一天起,职业规划就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必修课程。

过早的对学生进行定位,也并不适宜学生的发展,我们听到很多的就是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自己进行规划定位,考研的、考公务员的等等,但其实大学阶段也仍处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随着这些的变化,他们的观念会发生改变,当初制定的职业规划也变得不是那么的适宜个人的发展。

(一)对市场需求及个人规划进行正确认识现在专业的培养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但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对市场的现在和将来有一定的了解和预测,另外自身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的了解程度也需要很深,再做好专业选择。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尽可能多的去接触社会,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比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福利院活动,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到法院、律所进行实习,接案子,设计的专业进入设计院、设计公司参与图纸、效果图的设计等,为以后就业提供有力的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端正择业观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身对社会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有足够的了解,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树立远大的理想,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献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以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

自我定位调适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调适观念,强调大学生在择业准备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只有充分地对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等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找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避免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工作。

(三)健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再拘泥于统招统分政策时的模式,不能继续扮演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传递信息的角色,而应该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1)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分年级建立职业规划辅导。

由于不同年级对职业规划教育内容的需求不同,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大三年级的学生希望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四年级的学生更希望在个人职业素质方面能够通过一定专业性的训练有所提高,增强竞争力。

(2)丰富职业规划课程,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现今职业规划课程比较单一,不太适应市场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于是课程的多样化更加适宜市场的需求,也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职业规划的课程应该以思想道德素质、事业心和责任心、职业道德、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吃苦精神、创新能力等各方面为重心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规划机制完善。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可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就业基地来输送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教学,通过学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完善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改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识,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更有前景的发展平台,实现其人生价值。

作者:刘娜夏路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