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法制教育教案(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1:22:38 页码:7
法制教育教案(大全8篇)
2023-11-13 01:22:38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育教学手段。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教案,小编整理了一些教案写作的技巧和要点,供大家参考。

法制教育教案篇一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己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

生:......

(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

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板书:警惕)。

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

a.活动:小组讨论。

b.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

1.小组活动。

2.指名汇报。

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板书:智慧)。

4.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根据环境和情况不同,办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断录像。(出示录像)。

5.师: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出示:一个生命随风而去)生:......师: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悬殊大的,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及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师: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那该怎么办?(板书:法律)。

6.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出示课件)。

2、师总结:(出示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保护自己。只有我们多掌握一些自己保护的本领,积极地去保卫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

3、播放音乐,齐读儿诗。

法制教育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导课。

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

生:......(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

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板书:警惕)。

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

a.活动:小组讨论。

b.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

1.小组活动。

2.指名汇报。

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板书:智慧)。

4.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根据环境和情况不同,办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断录像。(出示录像)。

5.师: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出示:一个生命随风而去)生:......师: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悬殊大的,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及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师: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那该怎么办?(板书:法律)。

6.介绍《未成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拓展。

1、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出示课件)。

2、师总结:(出示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保护自己。只有我们多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本领,积极地去保卫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

3、播放音乐,齐读儿诗。

法制教育教案篇三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青少年学生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青少年学生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同学都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方面的锻炼,提高警惕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安全、文明、健康、快乐地度过难忘而又富有意义的住校生活。同时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也是十分必要。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者变相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特提出以下几点“住校生安全防范”的意见,希同学们时刻牢记,严格执行。

1、来校和回家途中不逗留、游玩,高度注意交通安全。

2、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寝室内不存放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50元以上),保管好自己的ic卡。学校不提倡学生穿名牌服饰来校,提倡节俭。相关私人物品放入箱柜,上锁,自行车按规定停放,上锁。

3、爱护学校公共财产。如扫把等严禁用手游玩;不用力攀折上铺档板;不做有危险性的游戏,如铺与铺之间的跳跃等;不私拉乱接电线;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4、不在走廊楼梯处冲撞玩耍,要轻走轻声。严禁在窗台、扶栏等危险处攀爬、游玩、晾晒衣物等。

5、打扫卫生时,要注意安全。

6、开水瓶要整齐地靠墙摆放,避免走路时碰翻。

7、严格执行事前请假制度,如有请假,至少要报告班主任值周教师。按时就寝、起床,寝室长点名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睡觉时严格遵守规定,不两人同睡一铺,不容留非本寝室人员过夜,不擅自调换床位。

8、遵守纪律,熄灯后安心入睡。不讲空话,严禁点蜡烛,严禁用打火机。不传播无聊、迷信、下流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言论。

9、注意冷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健康。如有生病,要及时报告班主任,不能拖延。

10、既关心、团结同学,又要注意谨慎交友。要关注同学的心理情绪变化,互相安慰、鼓励。如有反常情况,寝室长有责任及时报告值夜老师。

11、男生、女生都要提高抵抗诱惑的防范意识,自尊、自重、自爱,提高对坏人坏事作斗争的能力,不轻率与陌生人结交,不经管理人员允许,男生严禁进入女生生活区。

12、注意饮食卫生,不带饭菜点心零食来校。如发现食堂有过期、变质、三无食品出售,可马上向学校反映情况。

以上安全防范措施还需同学的深入理解、拓展,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同学,学校将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对严重违纪学生将作纪律处分。

法制教育教案篇四

1、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并知道一些自救的方法。

2、提高幼儿的自己保护意识和能力。

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并知道一些自救的方法。

提高幼儿的自己保护意识和能力。

毛巾、一些防火安全标志、关于火灾的一些图片。

1、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图片上都怎么样了呢?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结:这几张图片里面都是发生了火灾,房子着火了。

2、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火灾吗?

(请幼儿进行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小结。)。

4、教师提问:火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危害呢?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都是小孩子不能去玩的,如鞭炮、打火机等等。如果发生了火灾,那我们就会非常的危险,因为大火不仅会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所以,小朋友一定不可以去玩火。

(告诫幼儿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2、教师继续通过提问,让幼儿说出一些预防火灾的一些方法。

小结:看到有火的地方,小朋友不能去靠近,更不能去玩火。

教师: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想出地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等等。但是小朋友们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要拨打119的火警电话哦。

2、教师出示关于防火的标志。

教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标志呢?请幼儿来说一说。

(严禁烟火、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吸烟等等)。

3、教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这么多的防火安全知识,小朋友们都记住了吗?这些知识不仅小朋友们要知道,回到家里,你们还要当一个小小宣传员,告诉你们的家人和同伴,也跟他们说一说应该要怎么样预防火灾,如果遇到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做!

4、结束活动。

法制教育教案篇五

为了未成年人的安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爱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爱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爱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爱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别的状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灵敏捷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到达爱护自己的目的`。

1、要让学生熟悉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灵敏捷的处理问题,避开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争论,拓展思路。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肯定许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

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别状况时要随机应变机灵敏捷的爱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依据书、保,收听播送,上网搜寻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争论(大屏幕出示争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状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单独一人在家时,有生疏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假如有生疏人跟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生疏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觉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当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熟悉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迷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生疏人抢你的书包,或威逼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方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生疏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爱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心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小学到一些法律学问得到启迪。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仆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灵带着干警擒获犯罪分。

子的,使学生充分熟悉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爱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熟悉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争论沟通,丰富了自我爱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到达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法制教育教案篇六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守法意识;

2、使每一位学生远离未成年人的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

3、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懂法、守法、用法;

4、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年。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影响及成因

1、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字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

2、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

1)法制观念淡薄

2)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的影响

3)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好强逞能等心理

4)辩别是非能力较差

5)生活上的互相攀比、盲目追求

6)受江湖义气的影响,丧失个人的原则和立场

二、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良行为。

1、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

一是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二是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

三是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

四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劫

五是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易诱发性犯罪

六是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

七是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

2、走向犯罪的三步曲:

(1)好逸恶劳、沾染不良恶习

(2)恃强凌弱、走向违法道路

(3)不思悔改、滑向犯罪深渊

3、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1)、厌学,滋生不良行为。

2)、好奇心的试探,引发不良行为。

3)、放纵不良习气,产生不良行为。

4)、无序张扬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行为。

4、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预防

五要

1、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贪图享受,一味的追求金钱。

2、要认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知识,只有把书念好,经常学习法律知识,才能分清是非,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要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起,从小事做起。

4、要具备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心态。

5、要学会保护自己。

七不要

1、不要吸烟喝酒。

2、不要接触校外不良社会青年。

3、不要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暴力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4、不要打架斗殴,要善待他人,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用优越感去刺激他人。

5、不要携带管制刀具。

6、不要盗窃,故意损坏财物。

7、不要上网打游戏、赌博、聊天等。

小结:通过分析,找准方向,制定对策,循序渐进。

法制教育教案篇七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摆臂方法。

2、发展肩带力量和肩关节灵活性。

3、培养学生正确的摆臂方法,以及蹬摆积极有力,提高快速跑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正确的摆臂动作

难点:蹬摆积极有力

(一)、情景导入,准备活动

教师活动:

1、课堂教学常规练习。

2、教师组织徒手操练习。

3、队列队形练习。

4、组织400米慢跑,讲解慢跑过程中跑步的正确姿势,以及呼吸方法。 学生活动:

1.认真的听好讲解和观看示范。

2.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徒手操学习。

3、认真完成队列队形练习。

4、认真积极地完成400米慢跑。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1、原地摆臂练习

教师活动:

1、示范正确的原地摆臂姿势,讲解动作要点。

2.指导学生根据教师口令半握拳前后直摆手臂。

3、变化口令,指导手臂弯曲前后摆臂。口令速度有慢到快再到快慢结合。

4、原地慢跑到快跑摆臂练习。

5、50米慢跑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同伴的摆臂动作,纠正错误。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

2在教师的口令下前后摆臂练习。互相观察同伴的动作是否正确。

3.根据不同口令进行快慢摆臂练习。

4.慢跑50米练习,在练习中体会正确的摆臂动作。

5、纠正错误继续练习。

组 织:四路纵队

2、 50米快速跑练习

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根据已学会的正确的摆臂动作进行快速跑练习。

2、纠错练习。

3、讲评。

学生活动:1、根据教师口令50米快速跑练习。

2、分组比赛。

组 织:四列横队

(三)、渗透《体育法》 第三十四条 体育竞赛实行公平竞争的原则。体育竞赛的组织者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应当遵守体育道德,不得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四)、放松自我

教师活动: 教师示范放松的动作,讲解方法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放松自己.让自己尽快的恢复.以便更好的下一节课的学习.

法制教育教案篇八

1、培育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遵守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加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遵守法律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爱护自己。

由详细案例铺开,让学生参加探讨,发言,相互沟通感想和学习体会。

小组探讨,个别发言,老师总结。

一、案例引出: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游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探讨:

问题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1、学生探讨发言。

1、学生探讨沟通。

2、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峻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严峻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峻损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峻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扰公民人身权利罪。

问题3: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处?

1、学生依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

2、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当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依据《刑法》第四章侵扰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其次百三十五条:过失损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问题4: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

三、老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特别的好!是的,我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在玩笑时,千万要留意平安,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损害了别人,也不能因为一时大意让别人损害到自己,这样的后果是既触犯了法律,又造成了双方一辈子的苦痛。那将是多么惨痛的事啊!希望同学们从今日起先留意与同学和谐相处,玩笑时留意分寸,课间留意文明休息,别让那冲动的一瞬间成为悲剧的起先。另外,我们要多学法,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遵守法律的好公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