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5:43:42 页码:9
最新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优质14篇)
2023-11-23 15:43:42    小编:ZTF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需要总结一下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写总结需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推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一

摘要:小学生厌学的事件屡见不鲜,表现为学生对学校生活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逃避行为,若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成绩下降而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从家庭中学习目标设置的方面来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厌学。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指出:任性和反复无常是一种猛然的爆发,是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的,凡是外力强迫的或听从命令的行为,而且行为者在听命行事中没有自己的目标可达到,或者不明白该行为与其他行为有何关联,就会反复无常的任性表现[1]。由此可见,对儿童厌学的“任性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学习目标出现问题。

1.1家庭中的学习目标不合理。

当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时,首先要考虑养育者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杜威认为,如果教育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恶果之一就是因为根本行不通而导致胡乱利用眼前条件。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心,比如养育者均希望儿童在学习成绩上成为“第一名”“名列前茅”,常常以此为儿童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种情况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1)养育者会因为该目标而急切地为儿童报各种昂贵的课后补习班,而忽略儿童自身实际,也不计补习班的真实效果。倘若脱离了儿童自身情况,儿童也会为此痛苦,上课走神,学校效果不佳,徒增学习负担。(2)儿童缺乏为此学习的动力。比如儿童的成绩在中等左右,但养育者要求每一次考试都达到“第一名”,显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管理学中期望理论说激励动力等于期望值乘以效价,对结果的渴望和达成结果的难度同样重要[2]。也就是指即使达到目标的奖励回报再丰厚,当目标遥不可及的时候,动力值依然不高。即无论采取何种奖励与回报,当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难度过大时,儿童学习的动力依然不强,不愿付之行动。由此可见,脱离实际的目标会造成儿童产生畏难情绪、打消学习积极性,失去动力。

1.2儿童个人目标不受重视。

《民主与教育》中提到,儿童的养育者往往定下他“自己的”目标当作孩子应有的成长目标。儿童的学习目标多为养育者或者学校、老师代替儿童制定,属于外定的目标,而非儿童根据当下自身经验和自身情况得出的目标。两种目标没能有效的协调而产生矛盾让儿童无所适从。儿童天性被压抑,也因此难以调动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3对学习目标缺乏沟通和理解。

儿童厌学也可能是出于对他人订立的学习目标的不理解。儿童尚处在成长阶段,社会经验缺乏,对于养育者要求其积极学习不能够清楚的理解———比如“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因而困惑不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有部分养育者认为道理浅显无需与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或者“长大了就明白了”,或者认为成人这样说儿童自然就会理解,并没有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种分歧自然而然就造成了儿童无法理解学习目标,对其感到困惑,缺乏学习动力。

2.1合理化家庭中的学习目标。

针对儿童厌学情况,养育者应当合理的制定家庭中儿童的学习目标,从儿童自身出发,不宜不切实际,比如,先进步两到三个名次,再进步一到两个名次,逐步前进,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修改。这样有助于让儿童看到完成目标的希望,一方面愿意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另一方面可凭借完成目标而产生成就感,肯定自身价值,继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儿童一步步完成目标、发挥才能的时候,儿童的未来也就无需养育者过多担忧了,因为并不需要养育者直接为儿童订立一个宏大的、遥不可及的目标,更宜将儿童的学习目标制定得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

2.2重视儿童的个人目标。

蒙台梭利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对玩具、糖果等物质奖励并不感兴趣,激发他们能力的是自由的天性发展[3]。因此当儿童出现厌学现象时,物质刺激并非最优方式,而是养育者应找出儿童的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相结合。(1)养育者应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人目标,面对儿童的自身目标养育者不要轻易否定,不要把养育者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儿童身上。人人生而不同,儿童有自身的天性发展需求,可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养育者都不相同。养育者将自己认为适当的目标强加于儿童只会违背儿童发展的天性,造成儿童的痛苦,有损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其真正的天性则得不到发展。(2)儿童正处于身心的发育期,尚未成熟,其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并不明确,不是“想成为战地记者”“希望当遗传学家”这样能够为成人社会迅速接受并精确定位的目标。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表现为一种爱好、一种专长,在其生活中体现出来,此时需要养育者用心观察,并借助成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加以分析,帮助儿童明确个人目标。比如美国检察官梅琳达,从小最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是与人吵架[4]。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养育者应当让儿童个人与家庭和学校设立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从根本上激发儿童学习、进步的兴趣,积极发掘自身潜能,乐于学习。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懂得“自我教育”,当设定目标之后,儿童不需要成年人的干涉,会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让儿童目标和家庭中的学习目标相结合,能够帮助儿童从自身克服消极厌学情绪。

2.3加强沟通和理解。

养育者需要尊重儿童并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耐心讲解,才能有效的为儿童解释学校和家庭设立的学习目标的理由和与之带来的好处,帮助其理解和认同。若是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儿童硬要求儿童理解并赞同,比如“好大学”“能赚大钱”“找好工作”,对于成长中的儿童而言,目标从近在眼前的“取得好成绩”“考试成绩前三名”变成了遥远未来十分不确定又不具体的事物,更加模糊,反而不易理解并付诸努力。因此成人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和讲解,当儿童理解并认同了学习目标的时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厌学情绪,自发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译林出版社,2012.

[2]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4]唐艾里姆,珍妮艾里姆.养育女儿[m].北京出版社,2002.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二

[1]胡昆,丁海燕,孟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

[2]唐开聪。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学业拖延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2.

[3]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三

在笔者所教学的班级中,留守儿童居多。但这也不是我们一个班具有这样的情形,所在学校其他班级留守儿童也同样比较多。平时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也总感到现在的留守儿童多,对我们教育的影响也比较大。因为其存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的还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则必须去认真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策略,现拙于笔端的是自己比较肤浅的了解和不够成熟的思考,权且抛砖引玉。

1留守儿童的无所谓心理。

留守儿童都随祖辈一起生活,远离自己的父母。有条件的学生每年的寒暑假可以与自己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平时他们听不到自己父母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享受不到比较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这些学生对什么都感到是那样的无所谓。吃好吃差无所谓,穿好穿差也无所谓,学习好差也是那样的无所谓,所有学生都在诸多的无所谓中生活学习着。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尤其不利的,特别是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老是感到是那样的无所谓,这应当就是特别糟糕的事情,也应当就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教育的一大悲哀,甚至就可能是我们一个个家庭之未来的悲剧。解决的办法应当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多与我们学生的父母获取着经常性的联系,要求他们争取时间多了解自己孩子的现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对家长,作为我们必须力求做到的是多晓之以理。应当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个个留守儿童的家长,一般说来也都不是文化素养较高的家长,他们对孩子们的'学习还多不以为然。我们需要告诉家长们的是你们现在凭着体力可以外出挣钱,可是现代经济和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你们的孩子如果仅有你们现在的水准,其将来挣钱的机会可以说就是寥寥无几的。当我们能够晓之以理于我们学生的父母亲,他们将会无形中减小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尤其能够经常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互动,变孩子在生活学习当中的多无所谓为多有所谓。当我们的一个个孩子都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有所谓的感觉或意识后,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无比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认真学习的正能量。

2留守儿童的无需求心理。

我们所接触的留守儿童,从一般的角度去说,其智力也都不是十分低下的。但学业水准却是那样的平平。在诸多的留守儿童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可以说是那样的大有人在。由于留守儿童在一个教学班属于一个比较偌大的群体,他们的多无需求也就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活力四射,而他们所影响的也不仅仅就是自己,更主要的也在波及着不少的非留守儿童。如果用上一句让留守儿童所不能接受的话语去形容也在一定的意义上不为过。说留守儿童是害群之马,当还是比较贴切的。但作为老师是完全不应当去称呼这些无辜之学生的,他们有谁愿做留守儿童,他们有谁想做害群之马?我们也不得不去承认,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能够多倾注我们的爱心,以一颗赤诚之心去呵护他们,他们绝对不可能就是害群之马。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之诸多的活动乃至相关的系列活动中,总是那样的对留守儿童多倾注着自己的关爱,那一个个留守儿童便在诸多的温暖享受中增强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好胜心,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主性,尤其增强着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如在自己的教学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得不到任何关照的留守儿童,平时的学习生活多是那样的孤孤僻僻,也很少与人交往,一个好端端的孩子,一个智力还比较超群的孩子就这样的自甘落后,笔者看到是那样的心疼起来,便比较主动地和其交起了朋友。在交友后的一个个教学时段内,他是那样比较主动地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也是那样比较心诚地谈及自己学习中的诸多困惑。作为学生能这样交心,那老师还有什么理由去作壁上观。伸起自己温暖的手,将他拉了起来。

3留守儿童的无拘束心理。

平时我们多看到的那些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可以说是点滴的规矩都没有,应当说凡事没有规矩是不可能成其为方圆的。我们不能对留守儿童的这种多不以规矩去办事就是那样的视而不见,也不能就是那样的听而不闻。留守儿童的万事都事不关己,而且就是比较严重的高高挂起,是万万不可取的。作为教师必须通过引领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的活动让留守儿童渐渐变得有拘有束起来。留守儿童不去认认真真地读书,也不去工工整整地习字,更不去踏踏实实地习作,也不去老老实实地和伙伴们交友,更不去比较理想地为人为事,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我行我素。这样的学生是永远都不可能成才的,到时候家长会是那样的怨天尤人,虽然不可能对我们教师去说三道四,但我们的良心会受到谴责的。对此,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无拘无束变得那样的有拘有束当应成为我们的首选。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形成留守儿童的规矩,尤其还针对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去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活动,或者就是相当理想的活动情境,促使留守儿童在具体的活动中接受活动情境的熏陶感染,接受情境活动的陶冶、启迪和匡正。让留守儿童能够不断地有拘有束起来,作为老师还必须让他们去比较高度地信任自己,尤其在开展一些系列活动时不要去露出任何意义上的蛛丝马迹,让他们也能够在比较自觉的自娱自乐的活动中逐步改变自己无拘无束的陋习。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绝非就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就是那样的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去花出很大的气力,可能意义上的呕心沥血也是完全意义上的值得。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也会完全意义上的不很修远。

参考文献:。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四

留守儿童多产生于中西部地区贫困的农村,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在吃、穿方面条件较差。由于缺乏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生长发育较慢,个子小、常被同学欺负,因此,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是被遗弃感。

2、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摇篮,儿童的成长受父母双亲的直接影响,家长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性格特征、道德品质、心理状态、行为方式都是从孩提时养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生活习惯,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能保证学校教育的效果并且更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学校教育着眼于一个班级的全体,而对个体的关注相对较少,而家庭教育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关注到个体儿童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见面机会少,父母将他们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照看,甚至有的儿童长期无人监护。由于父爱母爱缺失、与父母缺乏联系沟通、监护人素质低下且教育方式不良等原因,致使一些留守儿童产生了孤僻、内向、骄纵、霸道等不良心理问题。

3、学校教育缺乏关注。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战线。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他们大多寄宿在学校。如果学校和教师真正关注留守儿童,注重对留守儿童健康身心的引导和培养,就会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反之,若在活动中对他们表现出的勤奋和认真视而不见,则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一定的伤害。学校和教师能否及时发现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困难,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事实证明,很多教师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情况了解不够、关注不多,使儿童逐渐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在教师那儿得不到表扬也就越来越不自信,再加上学习的压力,他们慢慢变得自卑、易焦虑,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并最终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和学习。

4、儿童的阶段特征。

艾利克·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他提出了人格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个体的发展贯穿于人生过程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阶段性,而在不同阶段都有特定的环境、目标、任务和冲突,正确地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使个体得到好的发展。埃里克森把人发展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而我们所界定的留守儿童是处于6~16周岁的儿童和少年,对应而言,就是其中的第四个阶段(从六岁到十一、十二岁),也称为学龄初期,和第五个阶段(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也称为青春期。第四阶段学龄初期的重要事件是入学,发展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儿童在这个阶段初入学校,由在家庭环境中的日常生活和游戏玩耍转为在学校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如果他们的努力和学业成绩能受到教师的关注,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第五阶段青春期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生理方面快速发育,第二性征显现,但心理方面还不成熟,若不正确引导,自身的好奇心、无知和冲动会带来一些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如果这个阶段发展不健康,就容易产生抵抗社会的心理,甚至犯罪。由此可见学龄期和青春期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而留守儿童在最重要的时期如果得不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也没有有效的心理沟通,就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我们从新闻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留守儿童犯罪的案例,数据也显示,在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案件中,留守儿童的案件占到总数的四成。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五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只是靠外出务工人员或留守儿童单方面就可以解决的,应该由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尽量能在本地就业或打工,能真正的富起来,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另外,要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体制,让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上学;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成立专门机构关注留守儿童的情况;与学校联手合作,建立留守儿童帮助系统,完善留守儿童的档案,明确监护人,时时加强关注;加强宣传力度,呼吁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与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2、学校、教师方面。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工作室,发现并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排解他们的忧愁,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积极给予帮助,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自信、自立、自强地面对生活和学习;建立留守儿童帮助系统,完善留守儿童档案,教师要定期家访,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加强与家长和监护人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在外打工的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教师要提高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辅导人员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团体辅导,对一些出现心理行为偏差的留守儿童进行个体辅导;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一些孤僻的儿童多发言、多锻炼,使他们融入集体,丰富他们的生活。

3、家长方面。

父母尽可能有一方留守照顾孩子。外出务工的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有效沟通,多打电话,多回家,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主动询问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给予子女来自父母的关怀;要加强与留守家中的监护人和学校、教师的联系,了解子女近况,共同配合解决问题。

留守的监护人同样要提高自身素质,多给予留守儿童关心和爱护,而不是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要经常了解他们在学校的近况;加强与学校的配合,对儿童出现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早发现、早纠正;为留守儿童提供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儿童能安心于学习。

4、留守儿童自身方面。

留守儿童首先要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有了困难要主动多与父母、监护人进行沟通,寻求安慰和支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和交流,多参加班内、校内活动,让自己多交朋友,融入集体。留守儿童要努力为自己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学、教师、亲戚、兄弟姐妹、邻居、亲戚等人以及班集体保持密切的联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向他人寻求帮助。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才能保证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六

1.1传统的幼儿园教育观念存在一定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都以应试教育为主,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教育形式,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也波及到了幼儿园教育,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孩子来讲,这种教育形式是十分不利于孩子未来发展的[1]。由于应试观念不强调孩子个性的发挥和天性的释放,单纯的以应试成绩作为优秀与否的衡量标准,不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整体特点,在学前教育阶段就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将过早的将孩子套上考试的枷锁,使孩子过早的承担考试的压力,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这将直接影响以后的教育过程。

1.2家长的教育和攀比心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加之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过早的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小学教育,并且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应试成绩,并以此作为人前炫耀的资本,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2]。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几乎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普遍认为越早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就会越有利,从而过早地让孩子承受学习的压力,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成长特点,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是具有一定不利影响的。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这种超龄的小学教育对于孩子来说,不但抑制了天性,而且很可能会过早的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和成长。

1.3缺少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机制。

由于幼儿园教育处于教育的早期阶段,并且其中私立幼儿园较多,所以,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幼儿园教育机制来指导幼儿园教育。而且当前多数小学入学时都需要经过入学测试,测试的内容主要以文化课为主,并以此成绩作为小学入学和班级分配的主要依据[3]。这无形中就给幼儿园教育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因为家长基本都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优劣的直接标准,如果幼儿园培养的孩子在小学入学考试中的成绩不够理想,那么将直接导致后续招生的困难,很多家长就会选择教育质量更好,更能提高孩子考试成绩的幼儿园,所以,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幼儿园不得不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小学教育,以此来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升入小学,从而在家长之中建立良好的口碑,保持生源的持续。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七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的教育之上,学前教育也因此受到较多的关注。但是,由于家长的急于求成心态和学前教育机制的缺失,当前许多幼儿园教育存在一定的小学化问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本文以幼儿园管理为视角,深入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育的整体特点,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学前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机制的缺失,当前许多幼儿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发展。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八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间的差距也渐渐拉大,越来越多的农民青壮年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来到城市打工,而把他们的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随之而来,在广大农村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因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一些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据调查,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不断壮大,并且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以及自我监护的,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孩子。”进一步细化为“年龄在6~16周岁,寄留时间累积超过6个月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近三成留守儿童的家长外出务工时间在5年以上。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79.7%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儿童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迅速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户口、住房、上学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从而出现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怎样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当前社会需要探讨的问题。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十

[摘要]根据调研发现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除了社会的外在因素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足、培养方式低效、实践训练缺乏等方面。培养问题的存在与就业难形成正相关关系,因此,要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优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关键词]就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和每位在校生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理论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到三年的高端学习,应该比本科生更容易就业且就业层次更高。但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两所高校,通过对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剖析,来分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关系,以窥见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问题与对策。hk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处在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其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hb是一所省属大学,所处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办学历史与师资力量也相对较为匮乏,其高等教育学专业虽是省级重点专业,但是教育资源仍然捉襟见肘。这两所高校分别代表了我国两类不同等级的高校类型,同时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同级高校中都属于发展比较好的,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就业现状。

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学点发展迅猛,出现学位点多、在读学生多、指导教师多的繁荣局面。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在它下面的二级学科中,高等教育学的人数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因此,要了解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可以以教育学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如图一,教育学招生人数从的14793人,增长到的33612人,年均增长32%。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必然日益严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120多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在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超过3000多人,从某种意义上看,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己经从“纯精英”逐步进入了“类大众”阶段。一项对30所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有8所学校认为就业情况“一般”,2所学校认为就业情况总体“较差”。结果凸显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艰难处境。

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这种培养方式可能会对日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有益,但是并不适合大部分今后不可能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再加上有些导师忙于自己的事务,无暇关注学生的心态和学业情况,因此,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很焦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究其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非常明显的“学术性”倾向。笔者通过调查各校培养方案了解到,大部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都是致力于培养出学科理论知识雄厚、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型人才。但这种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造成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尴尬境地。

二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各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集中反映在各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上。现以hk和hb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发现其在培养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

在培养目标上,hk较为具体,主要培养“教育学科教学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高校辅导员及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和其他”。这样言简意赅的表述,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毕业后所能从事的行业,方向较为明确。相比而言,hb的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对学生在思想道德、学科知识、外语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最终培养的是“能够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hb的培养目标与大多数的高校类似,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可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hk做到了,它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这样就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

(二)课程设置不足。

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设有公共课、学位必修课、学位选修课。两所高校开设的公共课程一样。在学位必修课上,两所高校都开设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中外高等教育史和高等教育管理学,hk还另外开设了教育社会学,hb另外开设了大学课程论和当代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在学位选修课上,两所高校都開设的有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hb还开设了高等教育哲学,hk还开设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社会学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国际高等教育认证与评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比较、院校研究概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大学教学与教师发展研究。很明显,hk的课程建设更为丰富,尤其是在专业选修课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也为就业的分流做好了准备。

通过对这两所高校课程设置的比对,发现hb在课程设置上尤其是在选修课上相对不足,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视野,也无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当然,hk尽管在课程体系上较为规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学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属性。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纸上得来终觉浅”,不与实践结合,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在就业时,即使有好的就业机会,也会因能力不足而与之失之交臂。

(三)培养方式低效。

hk和hb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都采用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发挥导师的力量,又要发挥整个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每位导师指导1~3名学生,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的学习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并重的方式,导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督促学生学习。

两所高校的培养方式有其合理性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强调了导师的作用,但是并未明确提出导师的职责,并且缺少考核检测,从而会导致很多导师的指导流于形式,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指导。其次,这种培养方式缺乏对学生业绩的考核,很多学生处于懈怠应付的状态,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实践训练缺乏。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训练必不可少。但是仔细翻阅这两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发现在这个环节上都比较模糊。hk只是提及要有“校外调查及学习、教学实践”,但是具体如何实施、效果的监督检查并未说明。hb提出教学实践是参加本科生的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组织课堂讨论等”。虽然hb明确提出了教学实践的要求,但是也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有能力给本科生上课吗?这是在拿本科生当“小老鼠”做实验,这既是对本科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硕士研究生的不负责任。况且,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并非走进一线教学课堂更很少进高校教学课堂,即便进高校也多是做学生管理事务,这样的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令人质疑。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优化的思考与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当前,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社会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岗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校大扩招的最初几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很多进入高校做了教学和管理工作。但近年来,高校在招聘教师和科研人员时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很少能进入高校工作,即便有幸进入高校,也多是管理岗位或学工队伍。这就导致大部分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与实际就业的严重错位。

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是从事高教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人才,而就业市场大量需要的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当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对这一需要设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任何一个部门工作,都几乎完全是生手。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下大功夫,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更要确保学生实践能力锻炼。虽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岗位尚未实现专业化,对管理人才并无专业上的特殊要求,但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才会具备集中优势,在未来就业时能够直接上岗。

(二)优化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真正意义在于使研究生通过形成以本学科专业知识为内核,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为外围的多维立体的个性化知识结构以服务于科学研究需要。”[1]从对以上两所高校课程设置分析看来,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理论性课程开设过多,实践性课程几乎没有开设。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学术性的课程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符合实践性强的人才呢?此外,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选修课比重过小。尤其是hb所代表的这一类高校,受师资力量所限,无法开设足够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虽然hk这类高校确实开设了很多选修课,但是其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仅仅局限在了高等教育这一领域,并没有其他学科专业的拓展。诚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多方面加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但这也将导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思维的局限性就会使得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因为管理岗和学工队伍都是一些實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领域。因此应适当加强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拓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过程考核。

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是培养质量的第一把关人,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对导师指导工作进行规范跟踪管理,相对较为随意,这样就很难保证研究生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及时的指导。

因此应该对导师的具体职责、评价与考核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表扬,对指导效果差、难以满足研究生发展需要的导师实行淘汰制,不断优化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并将此种制度切实落实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与此同时,培养机构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过程管理,增加淘汰和分流机制,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早谋求合适的出路。严格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环节,并且对评价标准从为学术创新转向学术与应用兼顾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实际就业取向采取多元的毕业评价标准,在美国“‘档案袋’和‘课题研究设计’等实践性强的毕业考核项目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的学位论文”[2]。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学习美国的做法,以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以求有更为满意的就读需求。

(四)重视实践训练。

结合hk和hb两类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习要求来看,主要还是在校内面对本科生进行一线教学。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实际就业的情况,高校应重新思考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训练。

相比担任本科生教学工作,还不如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的见习辅导员,或者兼而有之,从教学实习和管理实习两方面进行实践训练。教学实习可以参考“导生制”进行,即先跟着实习指导老师观摩学习,然后自行备课,并与实习指导老师不断交流,待时机成熟时尝试进行教学。管理实习就是让其对某个班级进行管理。实习考核从实习指导老师和所带班级的学生两方面进行,确保实习工作的圆满完成。此外,根据就业实际,鼓励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走出校门,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增长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都是必要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要突破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象牙塔’式的学校育人环境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3]。当然,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四结语。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培养问题的存在与就业难形成正相关关系,因此,要积极重视就业问题,办学改进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此,有必要重新设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招生环节,注意招生有一定学校教育实践基础的学生;在培养目标上,更加多元和灵活,允许学生在中期考核的时候分流到专业硕士学位就读;在课程设置上,加大研究方法课、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给学生更为开阔的视野;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度,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在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对于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评价标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研究生教育规模在迅速膨胀,高层次人才数量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必须与毕业生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虽然不能说培养为就业服务,但没有足够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肯定不是成功的。就业不好的专业势必为社会所淘汰,也为学生所厌弃。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自觉完善适应自我发展的调节机制,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培养与就业的匹配。

参考文献。

[2]李云鹏.教育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物流运营商的法律条款的问题基于rfid的第三方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应航运企业第三方物流躺供应链实施现状与策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概念模型初探ahp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中的应用谈数据挖掘技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及其特征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管理建设探讨基于web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第三方物流的价值探析的形式与质量标准[j].比较教育研究,2013(3):28-32.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十一

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基础时期,而此时父母的亲情和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陪伴和教育引导,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造成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揭示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情绪问题。

(二)行为问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基础性、潜移默化性、长期性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个性特点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步形成的。而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既缺乏亲情关爱,又缺少严格管教,加上监护人监护不力,社会环境负能量影响,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明显偏多。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抽烟、饮酒、逃课、撒谎、打架行为的概率都高于非留守儿童[2];此外,留守儿童出现铺张浪费、卫生习惯差、不团结同学、不尊重关心他人、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也明显偏多。

(三)性格问题。

长期缺乏亲情关爱、严格管教,在期盼与失望、孤独无助、放任自流中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往往具有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不善分享与合作,敏感多疑、自惭形秽、自卑内向、悲观消极退缩,胆小怕事或放荡不羁、抑郁、叛逆等性格。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在“焦虑、孤独、情绪障碍、自尊等方面的问题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3]这些不良性格都将是他们未来成长的障碍。

(四)学习问题。

(一)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缺失。

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是儿童最初、最重要的外部支持,是儿童获取其他外部支持的基础,在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心理氛围是儿童最重要的心理资源,也是他们深刻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构建自我的来源。然而留守儿童却因为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关注与支持而丧失或部分丧失了这一重要支持来源。”[5]使孩子在心理上缺乏最温馨的亲情依恋,缺乏最安全畅通的情感与思想交流沟通,也缺乏行为与性格塑造的榜样与监督。因此,缺失家庭支持和亲情关爱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

(二)监护人管理不当。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朋监护。隔代监护主要指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监护人往往年龄老化、身体较差、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文化水平不高、代沟巨大,对孩子一是无力教育管理,二是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落后,最大的问题是放纵、溺爱。单亲监护指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打工,一方留在家里独自承担家务农活及养育子女。单亲监护总体上优于隔代监护,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不齐全的问题。由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没有父亲在身边,在成长中就缺乏理性、规则、勇气、刚强等男性阳刚性格特质的陶冶塑造;由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则缺乏温情、细腻、隐忍、委婉等女性阴柔性格特质的陶冶塑造。而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最佳的性格特质是双性性格特质,既有男性阳刚的一面,又有女性阴柔的一面。所以,单亲监护主要的问题是会导致孩子性格发育的弱点。另外,单亲监护者往往一个人在家承担起全部家务与农业生产的任务,十分忙碌劳累,容易造成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亲朋监护往往使孩子到一个自己相对陌生的环境,不但基本缺失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而且难于适应,更别说融入新环境、新家庭,让孩子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一些亲朋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区别对待,有歧视、不公平公正,甚至虐待等态度和行为,这显然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些年来随着留守儿童问题被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学校对留守儿童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学校教育无法弥补家庭支持与亲情缺失对儿童成长带来的影响。而且农村学校,特别是基点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还是师资队伍数量、水平与事业心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留守儿童教育上最主要的问题,一是缺少专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二是没有起到联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主导作用。

(四)社会支持不力。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社区组织都加入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采取了不少关爱、帮扶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雷沃留守儿童公益计划、春雷计划、春苗营养计划等,重庆市涪陵团区委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青商会争取政府购买资金,通过聘用在读心理学研究生志愿者逐一走访摸排后确定受助者,再聘用本地具有心理咨询资质和经验的专业志愿者对受助者进行一对一的帮扶,通过节日家访慰问、电话访谈、互动作业等方式与受助者建立帮扶关系,为受助者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完成心理健康评估报告并总结项目成效。[6]但目前许多团体的关爱帮扶措施往往是任务性、一时性、小范围的活动,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全面性,更多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关注与支持。(五)政府治理不够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教育改革和投入的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寄宿制学校的普遍建立,为解决偏远地区儿童上学和流动儿童救护不力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总的来说,政府的投入和监管力度还不够,城乡差异依然较大。首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儿童辍学率,特别是隐性辍学率仍然偏高,高中入学率偏低的现象在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其次,政府对学校周边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黑心商贩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儿童身心健康,网吧、歌厅、游戏厅、垃圾食品等仍然像毒瘤一样在学校周边蔓延。再次,政府也为解决在父母身边的流动儿童入学难正在努力。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户籍制”依然存在,政府在法律、政策层面改革的不完善,“对农民工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仍然存在不公平待遇。”[7]不少地方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一些在父母身边的适龄流动儿童为了上学不得不无奈地选择办学条件十分差的“打工子女学校”或回到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一)满足亲情关爱。

父母的'亲情关爱是孩子的精神乐园。外出打工父母为了家庭经济、为了孩子无奈选择了自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但若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健康成长,即使找到了钱也得不偿失、后悔莫及。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在外的留守儿童显著低于一方在外的,隔代监护的显著低于亲朋监护的儿童。[8]因此,外出打工人员若有可能最好把子女带在身边,或留一人在家,有亲朋可以委托监护的最好不要选择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父母再苦再累再忙也不要忘了加强与孩子沟通联系,尽量每天在固定时间里通过电话、qq、视频、微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全面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烦恼与快乐、担心与期盼;最好是增加回家与家人、孩子团聚的次数。还应该加强与孩子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努力使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履行监护责任。

监护人既然接受了孩子家长的委托,就应该担负起监护的责任,了解自己监护的不足,改进监护方式方法,尽力保障孩子健康成长。隔代监护的爷爷奶奶辈,首先要有教育管理好孩子的信心,要与时俱进地了解现代儿童心理和教育的沟通方式,要防止溺爱、放纵孩子,要多与孩子父母、学校教师沟通交流、商量请教孩子的教育管理;单亲监护要尽量减少一些家务和农活,多给孩子的教育管理留一些时间和精力,要了解并尽力改进或弥补自己监护的不足,努力使孩子个性健康成长;亲朋监护者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努力使孩子融入到自己家里,不要让孩子有寄人篱下之感,更不能对孩子有偏见、不公、虐待等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态度或行为。

(三)改进学校教育。

学校要把党和国家对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关心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引导他们应对各种具体困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教育他们自立自强,健康阳光地成长。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跟踪留守儿童成长。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组织、沟通联系、引导、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社会各界教育自愿热心人士的作用。特别是要在家校联系中指导、培养、协调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积极配合。如培训指导监护人如何监护好留守儿童;建立并利用好“校讯通”,不要局限于布置作业,要通过校讯通及时与孩子的父母、监护人沟通交流,反应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指导协调好家庭教育;设置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时与父母沟通等等。

(四)增强社会教育。

提倡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社区组织各方力量协助,更加系统、全面、长期地投入关爱留守儿童的事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要协调统一组织发动全社会各种爱心组织、团体、志愿者的行动。首先,要加强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投入力度,完善关爱体系、建立长效制度、丰富活动内容,如设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戚电话、代理家长等。要丰富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健身场所、文化长廊、图书室等,加强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管理,减少不良文化入侵。其次,要联动大型慈善活动机构,计划与当地爱心人士、志愿者、高校团学组织协调统一帮扶留守儿童,尽力做到对所有留守儿童全覆盖,对每个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帮扶、长期帮扶,直至义务教育结束或父母返乡不再成为留守儿童。

(五)加强政府治理。

首先,要从制度管理、经费投入、教师配备与管理上保障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重视。要给打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与机会,要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要保障农村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生活教师的编制。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清扫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卡拉ok等场所,严格管理社区等其他地方的这些场所,使青少年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其次,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检查督导,强化落实家长(监护人)与学校的法律责任,杜绝适龄儿童辍学与隐形辍学等现象的发生。要尽力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一方面要打破“二元户籍制”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使打工人员子女在城市真正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与补贴,发展地方各类产业,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置业,以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

参考文献:。

[4]李玉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6]涪陵网.团区委总结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项目[eb/ol].。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十二

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工作,导致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通过调查发现,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制约了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发展,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抚育与关爱,心理健康问题随之而生。这与我国新课改要求培育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内容相矛盾。

封闭式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环境不稳定,使得他们没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从而孤立自己,喜好独来独往。他们缺少父爱、母爱,缺少心灵的港湾、情感的依靠,性格变得内向孤僻,心灵变得脆弱、不堪一击,对生活感到无助、失落,不爱与同学交流往来,期待真情真爱,渴望亲情。

自卑心理。與其他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及游戏,尤其是亲子活动。亲子活动的开展对留守儿童来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看着别的孩子与父母手拉手,看着别的父母正在鼓励和安慰他们自己的孩子时,留守儿童的心里是很难过的,因此会形成不愿参加任何活动的心理。留守儿童在伤心难过或做错事的时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便没有心灵的“顶梁柱”,没有坚实的后盾,没有自信,产了自卑。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知识的缺乏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来弥补,然而,学习的兴趣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得到弥补的。不健康的心理是摧残留守儿童的“定时炸弹”。学校是“留守儿童”成长的摇篮,学校应尽可能创造和利用相关方面的教育资源。例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室,精心挑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再如,学校可以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灵需求,为他们做备案,建立一人一档的档案材料,跟踪调查。联系他们的监护人或者直接联系他们的父母,告知他们孩子的情况,采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相关教育与引导,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阴影,让“留守儿童”享受被关爱的阳光,让“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合理、及时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慰问与引导。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首先开设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应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还可以开通“悄悄话”邮箱,通过“悄悄话”邮箱传授相关的知识,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可倾诉、无处可倾诉的痛处,解开留守儿童的心结。其次,教师一旦发现留守儿童心理有问题和行为有偏差时,应及时处理,防止学生的心灵重创加深,要防微杜渐。教师在与留守儿童交流时,应多运用鼓励性、赞美性、商量式的语言。只有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交流,学生的情绪才可能稳定,学生才能积极配合工作,学生才可能敞开心扉,最终才可能顺利解决相应的问题。

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家园。农村居民一般文化素质不高,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生活、成长,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家园,提高农村人民素质势在必行。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在农村可以设立一些有趣味性的、技能性的、休闲性的、乐器性的兴趣小组,让留守儿童生活在、玩耍在一个高文化、高素质的环境中,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园,学校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从而才能弥补家庭关怀的不足,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监护者整天忙于劳作,文化程度不高,无暇顾及他们。父母不在身边,而正在青春期的他们思想还不成熟,做事情欠考虑,自我保护意识低,容易上当受骗,容易被不良风气所感染、左右,心灵比较脆弱,从而形成叛逆、我行我素、抽烟酗酒、泡吧游戏,容易被社会不良人士带坏。因此,学校应加大校风校纪的宣传力度,杜绝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对未成人的影响,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呼吁大家共同携手为留守儿童铸造一个爱心“暖巢”。

“孩子在,父母游”,留守儿童已成为各大网络新闻媒体的焦点,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个个期待、渴望的眼神反复出现。这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父母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和养家糊口进入城市务工,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积极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学校自古以来就承载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因此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教育,以健康的心态勇敢面对现实,让留守儿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情感,让他们健康、阳光地成长。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十三

2.1积极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管理理念。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理念出现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管理理念[4]。由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特点,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孩子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而在于通过幼儿园教育,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形成,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老师不能单纯的以提升孩子的应试成绩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培养和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减少文化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从而避免出现小学化问题。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寓教于乐,不能急于求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促进孩子天性的释放,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2加大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并且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更是如此[5]。由于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尚且没有一般的判断和辨别能力,所以,老师是孩子除了家长之外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孩子在平时主要的模仿对象,因此,幼儿园老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出现小学化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老师的教学素质不够高,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园应该在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多下功夫,这也是防止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问题的主要步骤之一。

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幼儿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未来成长,以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也可以从外界聘请有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展讲座,与幼儿教师分享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从而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6]。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应该积极引入幼儿教育的专业人才,以此来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应该及时完善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能以学生应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应该在教学评价中综合考虑,从而为幼儿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以便于教师改进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小学化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影响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培养和提升孩子综合能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形式,从而避免小学化问题的出现,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2]闫丽蓉.和谐管理思想观照下的幼儿园管理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9):1.

[4]郑天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调查研究――基于海口市9所幼儿园的调查[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5]王冰,武艳艳.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与对策――基于“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1):60-63.

[6]赵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分析――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视角[j].教育实践与研究,(24):8-10.

推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篇十四

摘要:小学生厌学的事件屡见不鲜,表现为学生对学校生活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逃避行为,若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成绩下降而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从家庭中学习目标设置的方面来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厌学;。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指出:任性和反复无常是一种猛然的爆发,是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的,凡是外力强迫的或听从命令的行为,而且行为者在听命行事中没有自己的目标可达到,或者不明白该行为与其他行为有何关联,就会反复无常的任性表现[1]。由此可见,对儿童厌学的“任性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学习目标出现问题。

1.1家庭中的学习目标不合理。

当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时,首先要考虑养育者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杜威认为,如果教育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恶果之一就是因为根本行不通而导致胡乱利用眼前条件。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心,比如养育者均希望儿童在学习成绩上成为“第一名”“名列前茅”,常常以此为儿童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种情况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

(1)养育者会因为该目标而急切地为儿童报各种昂贵的课后补习班,而忽略儿童自身实际,也不计补习班的真实效果。倘若脱离了儿童自身情况,儿童也会为此痛苦,上课走神,学校效果不佳,徒增学习负担。

(2)儿童缺乏为此学习的动力。比如儿童的成绩在中等左右,但养育者要求每一次考试都达到“第一名”,显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管理学中期望理论说激励动力等于期望值乘以效价,对结果的渴望和达成结果的难度同样重要[2]。也就是指即使达到目标的奖励回报再丰厚,当目标遥不可及的时候,动力值依然不高。即无论采取何种奖励与回报,当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难度过大时,儿童学习的动力依然不强,不愿付之行动。由此可见,脱离实际的目标会造成儿童产生畏难情绪、打消学习积极性,失去动力。

1.2儿童个人目标不受重视。

《民主与教育》中提到,儿童的养育者往往定下他“自己的”目标当作孩子应有的成长目标。儿童的学习目标多为养育者或者学校、老师代替儿童制定,属于外定的目标,而非儿童根据当下自身经验和自身情况得出的目标。两种目标没能有效的协调而产生矛盾让儿童无所适从。儿童天性被压抑,也因此难以调动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3对学习目标缺乏沟通和理解。

儿童厌学也可能是出于对他人订立的学习目标的不理解。儿童尚处在成长阶段,社会经验缺乏,对于养育者要求其积极学习不能够清楚的理解―――比如“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因而困惑不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有部分养育者认为道理浅显无需与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或者“长大了就明白了”,或者认为成人这样说儿童自然就会理解,并没有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种分歧自然而然就造成了儿童无法理解学习目标,对其感到困惑,缺乏学习动力。

2.1合理化家庭中的学习目标。

针对儿童厌学情况,养育者应当合理的制定家庭中儿童的学习目标,从儿童自身出发,不宜不切实际,比如,先进步两到三个名次,再进步一到两个名次,逐步前进,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修改。这样有助于让儿童看到完成目标的希望,一方面愿意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另一方面可凭借完成目标而产生成就感,肯定自身价值,继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儿童一步步完成目标、发挥才能的时候,儿童的未来也就无需养育者过多担忧了,因为并不需要养育者直接为儿童订立一个宏大的、遥不可及的目标,更宜将儿童的学习目标制定得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

2.2重视儿童的个人目标。

蒙台梭利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对玩具、糖果等物质奖励并不感兴趣,激发他们能力的是自由的天性发展[3]。因此当儿童出现厌学现象时,物质刺激并非最优方式,而是养育者应找出儿童的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相结合。

(1)养育者应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人目标,面对儿童的自身目标养育者不要轻易否定,不要把养育者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儿童身上。人人生而不同,儿童有自身的天性发展需求,可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养育者都不相同。养育者将自己认为适当的目标强加于儿童只会违背儿童发展的天性,造成儿童的痛苦,有损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其真正的天性则得不到发展。

(2)儿童正处于身心的发育期,尚未成熟,其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并不明确,不是“想成为战地记者”“希望当遗传学家”这样能够为成人社会迅速接受并精确定位的`目标。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表现为一种爱好、一种专长,在其生活中体现出来,此时需要养育者用心观察,并借助成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加以分析,帮助儿童明确个人目标。比如美国检察官梅琳达,从小最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是与人吵架[4]。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养育者应当让儿童个人与家庭和学校设立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从根本上激发儿童学习、进步的兴趣,积极发掘自身潜能,乐于学习。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懂得“自我教育”,当设定目标之后,儿童不需要成年人的干涉,会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让儿童目标和家庭中的学习目标相结合,能够帮助儿童从自身克服消极厌学情绪。

2.3加强沟通和理解。

养育者需要尊重儿童并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耐心讲解,才能有效的为儿童解释学校和家庭设立的学习目标的理由和与之带来的好处,帮助其理解和认同。若是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儿童硬要求儿童理解并赞同,比如“好大学”“能赚大钱”“找好工作”,对于成长中的儿童而言,目标从近在眼前的“取得好成绩”“考试成绩前三名”变成了遥远未来十分不确定又不具体的事物,更加模糊,反而不易理解并付诸努力。因此成人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和讲解,当儿童理解并认同了学习目标的时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厌学情绪,自发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译林出版社,.

[2]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唐・艾里姆,珍妮・艾里姆.养育女儿[m].北京出版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