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0:32:28 页码:13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模板16篇)
2023-11-24 00:32:28    小编:ZTFB

总结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技能。在总结中,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图表和数据,更好地呈现问题和解决方案。总结作为一种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文体,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掌握写作技巧吧。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一

前言:

一直都想用笔来描述下父亲,每次都因无从下笔而拖延至今。很多时候想到的是,能否把父亲给予我的爱,充分的体现出来。现在终于悟到,父爱伟大到无法用语言与文字能完全的表达,今天,我再次回忆,我走过的生命中,父亲留下的身影。

我的父亲,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至今没有惊人的事业,没有伟大的功绩。我父亲姊妹5个,他是老大。打我记事起,父亲就是个货车司机。每天在天不亮的时刻,他已经开车出去,凌晨的时候才能回来。夏天的暴晒、冬天的严寒、风雨无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了我们的家而默默地付出。小时候的我,是很幸福的,村里的孩子们都羡慕我的生活。邻居常说:“小时候的我,是村里最幸福的孩子”。在我1-3岁的时候全是吃奶粉和麦乳精。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能吃上这些东西已经是很不错的条件了。大点的时候,虽然我干吃麦乳精和奶粉的时候比较多,但是家里从来没有断过我的口粮。4岁的时候,我多了一个妹妹,虽然家里的负担重了,但并没影响我们的幸福。家里的厨房,总有一条羊腿挂在那里。每天早上,妈妈会给我做一碗香味可口的小酥肉,然后给我穿衣、起床,看着我吃完。现在妈妈还时常跟我提起那时我丢脸的事儿,只要家里的羊腿吃完了,不用妈妈去买,只要是早上有下乡卖羊肉的小贩。我是直接跑到门口,可以把小贩带到家的。在穿上面就更不用说了,由于家里的衣服太多,稍微小一点的.都送给别家孩子啦。由此可见,我的童年是很快乐,很幸福的。这里面装满了父亲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虽然做着平凡的工作,却让我的童年有滋有味,充满了欢声笑语。那时候的父亲,在我眼里是幸福的代言词。

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人,因为我是一个捣蛋的孩子。在那个年代,父亲也许只认识到,棍棒下面才会出孝子。9个月大就会走路的我,充分证明,我是个好动的孩子。开始上学的时候,我捣蛋的本性就完全的暴露。小学一年级,报名的第一天,就给邻村孩子干了一场。胜利而归,下学到家的我,还想得意洋洋的表功一番。没想到迎接我的是一顿挨打。因为那孩子家长,带着孩子来我家告状。这件事情,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我挨揍的时候,那孩子家长还站在旁边拉着我爸,还说什么:“说说就行,不用打”。不说还好,一说反而激起了父亲的脾气,好家伙,被揍的小屁股青一块紫一块地。回来让我妈好心疼,把父亲骂了一顿。我也是有脾气的人,心想:“小子等着,只要咱们还在一个学校,你丫以后没好日子过了”。就这样的我,第一个学期,全校的老师,学生没有不认识我的。对于我只有一句话:“这孩子真愁人”。往后的挨揍,更是家常便饭,一天三顿都不足为奇。偷鸡摸狗拔蒜苗,损事坏事绝对少不了我,打架更是我的专长。后来我隔壁邻居,都知道我们家什么时候开始吃饭,因为我都是饭前挨揍,他们都摸准点了。虽然如此,但丝毫不影响我的食欲。那时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能不能吃个馒头堵堵窝囊气”。可想而知当时的我,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水深火热,一心想革命的年代啊。

9岁的那年,我终于忍受不了这种生活啦。大年除夕被揍过之后,我提出了抗议。我要学武术,父亲当时愣住了。我知道那一宿他没有睡觉。初一的早上,他满足了我的愿望,更是尊重我的选择吧。我如愿以偿的进入武校,开始了我的武术生涯。也许是回家的次数少,也许是父亲真的认为我长大了。从那时刻起,我发现,父亲不再常用以前那种打骂的方式了。多是跟我讲,跟我说。虽然有时还会来上一顿棍棒,但次数明显减少。武校的学费是相当惊人的,每月的吃饭、买器材、买服装,都是相当大的开支。但是父亲并没因此而断了我的梦想。就这样让我上了近5年,因一次受伤而停止。庞大的开支,让父亲更加的操劳。依稀记得那年父亲头上添了几根白发,脸上多了几道皱纹。现在想想,也许当年的我,真的不是用说服教育可以带出来的孩子。挨打的时候是很痛,但至少让我牢记,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坚决不能去做。只有最疼,记忆才会最深。都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始的教育,也是一生最重要的教育。因此,我现在还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人。在最落魄、最困难的时刻,没做一点违背良心的事。其实这些,都是和父亲的教育息息相关。

走进社会意味着我可以自力更生;意味着以后的人生要靠自己拼搏;更意味着可以为父母分担责任,减少辛劳。但这一切,都没有在我身上体现出来。清晰记得因父亲在电话中骂了我2句,接下来的2年,没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没回过一次家。在多个城市之间的漂泊,让我体会了社会的残酷。在上海的那段时间,由于多年生活没规律,导致胃病非常的严重。那时候的我真的很无助,倔强的性格仍让我不曾给家里联系。

那天的早晨,我从网吧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我的住处,远远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那么的深刻;是那么的亲近,此刻我所有的压抑与悲伤在刹那间决堤。但我忍住泪水没让自己哭出来,就在那里傻傻的看着父亲。父亲笑呵呵的看着我,眼里没有一丝责备,面容没有一丝气愤。那时候的我,胃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刻,三天来,吃什么吐什么,水都喝不下。就在当晚,我彻底的病倒了,全身痉挛,手都无法伸开,那种感觉,无比难受。当时父亲吓坏了,由于晚上找不到出租车。背着我跑去找医院。父亲当时都51了,从喘息声,已经知道非常的吃力。而他还在一边安慰着我,孩子,再坚持会,马上就到了。此刻,我无法再坚持,无知愚昧的倔强,眼泪顺着脸庞,落在了父亲湿透衣服的背上。到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步履艰难了,但是仍然要跑着,给我办各种手续。直到深夜病情控制住,父亲依然坐在我的病床边守候到天亮。从那一刻起,我终于深深的体会到,父亲无限的宽容与疼爱。容忍我一次次的犯错,一次次的任性,最终以一次次的原谅来改变我的性格。也是在那次,我知道家人2年来,对我的担心与牵挂。也是在那次,父亲开始默默的听着我发牢骚。

岁月是无情的,让青春流逝、让容颜老去。真正发现父亲的苍老,是在2个月前和父亲的一次视频。当我看到满脸皱纹的他,我无法忍住内心的悲伤,眼泪顷刻流了下来。父亲今年55岁了,常年的劳作,让他真的老很多。而现今他仍然为这个家辛勤的劳作。他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让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教诲的少年;牵挂的成年。我儿时印象中,父亲雄伟的身影,已经渐现瘦削;父亲焕发的精神,已经渐失光彩。他跟我说话,多是商量与听从,他时常在别人面前,提起我多么的懂事。可悲的是,我至今仍没有给他分担一点辛劳。我常说让他别那么的劳累,多注意身体。但是我又何尝不知,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我能有一个更好的将来呢。都说养儿是为了防老,但又有多少儿女,能常伴父母身边?仔细算一算,从9岁离开家,到外求学、社会漂泊至今。待在家里的时间,竟然只有短短的5个多月。总想着自己在外发展好了,就会给父亲分担家里的责任,让他有个安详的晚年。但我更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后记:

如今,我能做到的就是,每周给父亲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问问家里的情况,让他不要为我担心。在每次看到关于父亲的文章,我都会去想:“我能在3年内,为家里做点什么?我能在父亲60岁之前,为他做点什么?”时间就是这么的快,有时不容我们去想、更有时不容我们去做。我没有很华丽的文笔,来表达父亲给予我的爱,但我知道,再华丽的文章,都无法表达出,父亲无私的奉献。在此更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有个安详的晚年!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二

父亲如果还在,该有77岁了!

可是,父亲,却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1年前的那个春意料峭的二月。

父亲走的时候,只有55岁多,所以,留在我脑海中的父亲,永远意气风发,永远年轻潇洒。

父亲是个农民,然而不论从形象、谈吐、心胸来看,父亲都丝毫没有好多农民摆脱不了的那种偏狭。

父亲是时髦的,甚至可以说是时尚的。八十年代末,有了电视,有了广告。我们家的日子,也不似先前那么紧巴,于是,经常就能看到,在电视广告里看到过的东西,放在了我家的桌面。那时候,就已经有了染发的玩意,但就使用量来说,别说农村,就是城里人,用过的也着实不多,然而,父亲,却堂而皇之地将染发剂买回了家。

父亲长相本就年轻,这当然不是我的随口一说。有一年,父亲带着他的大孙子坐车,旁边的人看孩子可爱,禁不住问:“你儿子几岁了啊?”父亲听了,呵呵直乐,说:“嗨,这是我的孙儿呢。”

父亲不但很时尚的会自己染头发,对服装方面,也颇有鉴赏眼光。我大学假期回家,买了几件新衣裳,不是农村人通常喜欢的红绿色,而是城里人认为洋气的`酱色或者咖啡色,这样的衣衫,在大多农村人的眼里,就觉得太老气了些,然而父亲见到了,却非常欣赏,甚至很少表扬人的他,也对我的新服装露出了颇为赞赏的眼光。

父亲是个标准的大男人,平时说话做事干脆利落、说一不二,然而,父亲又是一个很细腻的男人,有时也很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我刚读初中的那一年,大哥去广州出差,回来给我和姐姐一人买回一件短裙。当时的我,穿上裙子觉得有些害臊,但毕竟,还是满心欢喜的穿上了,不过,也只是在家里穿穿,去了学校,多半会不好意思穿它。

父亲很认真地跟我说,女孩子穿上裙装,一定要讲究坐相,不然,会不雅。多年以后,去到城市里上大学,看到我身边的一些人,穿上裙子后却不知道注意自己的坐相,样子的确粗俗难看,心里就很为她少了亲人的教诲而暗暗遗憾。

我上大学的一年,父亲来省城办事,顺道来看我,先去了我先前的宿舍,知道我搬了家,然而毕竟学校不大,父亲费了些周折,也就找到了我。我那时大二,不懂得化妆,但也学着别人的样,给脸上胡乱涂抹。我想涂抹后的我,一定不甚好看,然而父亲却并没有指责。只是笑笑地对我说:“我刚刚去到你原来的宿舍,那些孩子说你们搬家了,现在住进去的孩子啊,都是研究生呢,真了不起呢。”说到这里,父亲却突然话锋一转,说:“不过呢,我看她们啊,一个个把眼睛抹的像熊猫,并不好看。”话到这里,我自然心知肚明地笑了,父亲这才又悠悠地说:“咱不抹啊,咱长得又不难看。”

其实以我对父亲的理解,父亲那么时尚的一个人,自然不会不接受女孩子的化妆。只是我因为不懂得,抹过之后的自己,估计实在是太丑的慌,所以,父亲心里,不大喜欢。

教育孩子方面,父亲的格言是,给好心别给好脸。所以,我们兄妹四个,没有人不怕他。大哥为长,父亲对他,最最严厉,及至到了我,因为是老幺,父亲的教育,就似乎宽容了许多。兄妹四人,也只有我,敢当面“顶撞”他,当然,我的顶撞里面,有着一些艺术和幽默,如果父亲真的生气了,我也是大气不敢出的一个。

比如父亲有时说句话,我不赞赏,父亲坚持,我就跟他开玩笑,说:“爸,你可是咱家的希特勒啊!”父亲听了,也就乐了,父亲乐了,事情就还能再掰扯掰扯。

父亲一生勤奋,总是忙碌,而我,什么忙也帮他不上。很多时候,有意无意间,从心底里,我很愿意逗逗他,让他开心,让他快乐,让他的日子,也能轻松一些。不错,的确,我是真的愿意,自己能成为父亲的“开心果”。

父亲不是小肚鸡肠的人,然而个性却又极其鲜明。这样的他,对待自己喜欢的朋友,就愿意跟他们掏心掏肺的聊,如果谈不拢,可能就不大愿意在对方身上耗费太多时间。别人如果不懂得他,会多半以为他是在记仇,然而,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

父亲是有大智慧的人,更是幽默风趣的人。就在前几天,我们兄妹几人在一起聊天,想起父亲当年信手拈来地给我们每个孩子取过的形形色色的外号,几个平均年龄已经大于五十岁的人,还忍俊不禁的哈哈直乐。

春天出门的父亲,披上风衣,戴着墨镜,怎么看怎么像个国家干部,我这样说,并不是对国家干部充满了神往之色,只是觉得这样的比喻,比较形象。

农村的父亲,当过多年的村长。有时候的他,是个和事佬,别人的家长里短,他要管;有时候,他又厉害的像个凶神,群众的利益,他要争。

父亲只是一个农民,一个普通的农民。他走的时候,我的农村的家里,帮忙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我家的院落。他一手修建的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自制白花,默默来送别他。

父亲,你知道吗?杨柳又绿了啊!

父亲,你知道吗?迎春花、玉兰花、桃花、海棠花已经次第开放了呢!

父亲,你把自己的最后一眼留在了春天,从此的你,将永远活在花团锦簇的季节。

父亲,你我虽然天上人间,但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不管岁月怎样流淌,都无人能剪断我对你绵延不绝的思念。

父亲,想念你,尤其在这特殊的节日里!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三

我的父亲,平凡而又平凡。但是我爱他!

他出去出差了,不知为什么,我想他。仅仅离开一两天的他,我仍是舍不得。

他回来了,带给了我一个漂亮的包,那是我的爸爸给我的,是我最爱的爸爸给我的,我走在哪里,背着那个漂亮的包,我明白,我背的不是包,而是父亲那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别人问我,我会骄傲的说:“那是我的爸爸给我的!”

我长大了,父亲老了,那个平凡的爱我的爸爸老了,岁月带走了他的年华,送来了皱纹与白发!

此时,我依然爱他,爱他的平凡与平凡。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四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年有半,对父亲的思念就像老屋边的资水流淌,没有一天停止过。这种思念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来也匆匆去也无痕,这种思念就好像老家的那条河,安静,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一直激流涌动。老早就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觉得应该把这种思念用文字记载下来,当做回忆也好,当做对自己的向上的驱动力也罢,可是每次一坐在电脑边,敲不了几个字,就罢手了,倒不是因为没词可写,而是总觉得它们无法和自己心意相通,言不及义,意在言外。昨天是端午节,对我来说,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已不在凡尘的凄楚,今天是父亲节,我依然在梦里千回忆父亲,醒来泪水湿衣巾中煎熬,明天是父亲生辰,更是对他老人家生前历历慈祥貌,耳畔时时肺腑音的缅怀。这三天连在一起,让我对父亲的思念像决堤的洪水,于是,再一次坐在电脑边,打开很久以前写了几句话的文档,继续我对父亲的回忆与思念。

我的父亲生于民国三十一年,对于父亲的童年,我多半是从奶奶的口中知悉的,爷爷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精神变得不太正常,家里由奶奶苦苦支撑着,父亲作为家中的长子,担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那时候的穷困,我是难以想象的,这也让奶奶和父亲的后来的回忆一直定格在酸苦里。父亲年轻的时候,曾经去株洲当过一段时间的工人,奶奶说,她思念儿子,加上家里离不开父亲这个劳动力,父亲很快就离开株洲回家了,所以在株洲的日子也仅仅成了父亲一段短暂而日渐模糊的记忆,后来父亲说起过几次,从他的话里,我听到了唏嘘的惋惜,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得出他是有志向的,这或许是父亲七十生涯里的一个遗憾吧。

父亲的身体一向不好,正当壮年的他患过结核和血吸虫病,这在他那个时代的农村,很多人都得过,在今人看来,这些病也算不得什么,但对于家徒四壁,每天为口粮犯愁的父亲来说,那算得上一段血泪史。其中的细节,我只能想象,每次看望姑姑,她总会念起那时候她为父亲打针,采药时的情景,满腹心酸。再到后来,父亲得了白血病,直到永远离开我们,可怜的父亲,一个一生与人为善的好人,忍受了多少病痛的折磨!

我是家里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近不惑之年,母亲常开玩笑的说道,要是没有我这个满伢子,他们就会少辛苦一点。母亲的话不假,养儿难,农村养读书的儿更难,但是我是何其幸运,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满满的爱,满满的幸福。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话不多,一辈子与人为善,不与人争,不与人吵,不管是对母亲和我们这些儿女,还是对周围的邻居。父亲几乎从不打骂我们,母亲脾气有些暴躁,父亲便提笔写了个大大的忍字,我知道他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家和万事兴,更是为了让我们能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我对父亲最大的记忆,就是他的勤劳。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没休息过一天。为了这个家,为了支撑起四个子女的一片天,为了我们的大学梦,他起早贪黑,从无怨言。那时候,大姐在读大学,哥哥在读高中,我也在读初中,一个贫苦农村家庭供三个孩子读书,在我们那是不多见的。为了供我们读书,父亲没日没夜的劳作。每天我起床,父亲总是不在家,每晚我入梦,父亲还在奔波。养牛,养猪,种地,都不够支付我们姐弟三人的学费。父亲和母亲经常为此而烦忧。那时候,我们那的人很多做起了鸡蛋生意,就是从周围农村收购鸡蛋,然后卖给城里人,赚取差价。其中的辛苦恐怕我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父亲负责外出收购鸡蛋,天还没亮,就出发了。冬天,母亲会给父亲准备煎炸好了的糍粑,夏天则带两根黄瓜。出去就是一整天,冬天,糍粑会变得很硬很硬,父亲只得向路边的人家借口水才能下咽,所以,父亲的胃一直不好,因为他从来舍不得花一分钱在外面吃点什么好的东西。为了能收购到更多的鸡蛋,父亲要靠双腿走很远很远的路,多收购一个鸡蛋,这个家就多一分希望,冬天的天黑得很早,父亲基本都是天黑才到家,我记得那时候,我总是在河边的大堤上守望父亲回来,冬天的风异常地刺骨,我盼望着父亲的身影,祈祷着父亲的平安,那颗悬起的心直到看到一个远处疲惫的熟悉的身影才放下,那情景到如今想来都是历历在目,不堪回首。

大学四年,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年年拿奖学金,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并且成了湘潭大学的一名老师,哥哥也到美国攻读博士后,那段时间,我知道父亲是快乐的,因为他的辛劳总算有了回报。在邻居们羡慕的眼神里,我读到了父亲的骄傲。不久,哥嫂把父亲和母亲接去美国,在那里待了一年,在美国,父亲收获了儿孙绕膝的欢乐,在美国,父亲第一次接触了一个农村人从未接触过的信仰——耶稣基督。后来父亲一有空就读圣经,自己还写体会,我觉得父亲的晚年有了精神的寄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父亲给我的第二个最大的记忆,就是他的节俭。父亲一生都没真正享过一天的福,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麻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给他买新衣,他总舍不得穿。母亲总是当我们面奚落父亲,说要他出去买点什么,几乎是很困难的,他一辈子就这样,节俭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湘潭和我住在一起的日子,母亲老是埋怨父亲,说他每次扫地,扫到厕所里的垃圾总是不冲水,对此父亲并不争辩什么。但是我知道,父亲这是在节约用水啊!

正当我们几个子女憧憬着让老父老母过幸福晚年的时候,病魔再一次向我的父亲伸出罪恶的手,就在父亲从美国回来不久,他便检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对我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我们不知所措,我们憎恨老天如此不公,我们觉得头上的天都快塌了!为什么好人总不长寿,我的父亲,就在他看到希望的那一刹那,老天给他关上了那扇门。即便如此,父亲还是很乐观,每天能吃能睡,依然不抱怨,生怕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在父亲的眼里,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后,恐怕没有什么可怕的了,白血病也不例外。每天依然读圣经,参加教堂的活动,我想他是真的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感谢上帝给了我父亲那么大的精神支持。

父亲的白血病似乎并没有对他生活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只是到了后来,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他的听力越来越差了,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父亲的乐观。但是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父亲在与病魔的博弈中,越来越处于下风。2011年夏天,我们的母亲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母亲的离世对父亲打击很大。父亲常常会一个人发呆,发很久很久的呆,对着母亲的照片,思念着那个与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父亲常说,你们的母亲命苦,跟着他,没享过福,为子女她操碎了心,遍尝人间的酸苦,到终老还忍受病痛的折磨。对于母亲,我们是有遗憾和歉疚的,每次想来,心都会很疼很疼,却只能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喟叹,这种遗憾和歉疚会伴着我们一辈子!

2012年端午节,我们为父亲过七十大寿,宴请四方亲朋,父亲很开心,儿孙满堂的幸福让这个和白血病搏斗了六年的老人忘却了一切烦恼和不快。只可惜幸福总是太短暂,是年冬,父亲便一直住院,2013年春节过后,父亲从益阳市中心医院转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父亲临终前已然说不出话来,唯一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布满皱纹的眼角流出的两行眼泪,诉说着父亲对儿孙们的千般不舍,那两行泪也同时烙在了我的心里,永远永远。

都说父爱如山,我对山见识不多,我更觉得我的父爱如水,如老屋边那条大河里的水,那么清澈,那么平凡,平凡的外表下又那么激荡。大河的水从年头流到年尾,默默无声,一如父亲对我们的爱,从开始到现在,默默的流淌在心底,伴随着我们到永远。

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遗产,没有钱,没有房产,但父亲留给我们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勤劳,善良,乐观。父亲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父亲是个有信仰的人,他穷其一生都在用他的行动践行着他的信仰。

写到此处,我抬头看看父亲以前的照片,我哭了,像是在梦中和父亲相见后醒来一样,父亲,我真的很想您!明天是您的生日,天国那边有母亲陪着您过生日,您应该不会觉得那么寂寞,儿子先给您老人家拜寿了,祝您老人家生日快乐!您许愿的同时,儿子也想替两个姐姐和哥哥许一个天大的愿望:下辈子我们还想当您的儿女!

愿我的父亲在天堂一切安好!父亲,我们梦里再叙!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五

几年来,一直想为父亲写些什么,但总找不到好的切入点。

父亲是个农民,个子不高,c小精干。黝黑的皮肤衬托了他的勤劳和朴实,嘴边常挂的半截烟灰不落的香烟,则暗示了他的质朴和少语。农村的丈夫大部分是大男子主义,对妻子是“一言堂”,对儿女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由于童年的调皮和无知,我们父子间没少出现“冷战”。

至今我也不能理解为什末父母总是吵架,也许母亲的倔脾气与父亲的“专横”正好相对。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成了我这个家庭机器运行的规律。不过父亲总是首先发出服软的信号,如做顿饭让我喊母亲去吃、打电话叫姨妈上我家拜访什么的。母亲不是小气的人,所以父母间的“战争”也就鸣金收兵了。我的家庭也再次步入“正规”。

我是家里的“独苗”,即使父母总是争吵,却不肯让我受一点委屈,甚至是对我溺爱,这也养成了我不愿受人约束的性格。小时候,不管是村庄还是学校,我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虽然个别人有哥哥或其他帮手,但我有爸爸撑腰。因为小学学校距离我家很近这也更加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在学校就算老师批评我,我也会哭着回家告状,而父亲总是气势汹汹的去学校评理。父亲的举动让我非常“威风”,但幼年的我却没有朋友。

在我心中父亲是无敌的打手和全能的助手,无论我要怎样父亲总会满足我。直到那天晚上父亲在我面前留下眼泪。那次的经历使我懂得了父爱的伟大,心中的懊恼和自责改变了我幼小时扭曲的`世界观,我的生命才算真正意义上开始。

由于我是家里人的心尖,我从没离开过父母,但该上初中的我只好作为住宿生到他乡求学。这也第一次体现了我对家的依恋。

为了不让我再学校难过,父亲可谓吃尽了苦头。即使是秋收农忙季节,仍每天骑自行车到十多公里的学校看我。但懦弱的我根本压制不了心魔,即使眼睛早已哭肿。

我记不清楚那是那一天了。上午第三节下课,父亲照例来学校看我,说到花园那边等我放学。忍到下课,我急忙跑到花园,在一块树荫下,父亲坐在半块砖头上抱着腿蜷缩着睡着了,看到地上散着的七八个烟头和一口口黄痰,不知为什么我又哭了起来。父亲睁开眼迷迷糊糊看到我这个样子,非常生气,踹了我两脚,把我领回家里去了。

晚上,我被绑在门前的小槐树上,父亲用小木条打我,我吓得大哭,围着树乱转。父亲没打几下便停了下来,扔了小木条,茫然的蹲在我旁边,点着了烟,看着月亮,眼睛湿润变红。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眼泪很听话,顺着父亲的皱纹慢慢变少。母亲来给我解绳,看着我身上的红痕,骂着父亲心狠。

第二天我被送到了学校,不过是小学,父亲让我再读一年六年级。第二节课,校长把我喊道办公室。

办公室里就我们两个人,面对面站着。看着我,他叹了一口气,略带沙哑的说:我和你父亲是同学,即使在六年级,你父亲的算账水平让老师都好奇,但家里缺钱,耽误了一辈子。为你上学的事他昨天找我,你也知道昨天大雨且去我家的路非常泥泞。我打开门的时候只看到两条延伸很远的车辙印,自行车立在那里,不过车轮已被泥塞的不能打转。他从胸口的口袋里掏出已经湿透的烟,我接过来,不过一碰就断了,里面的烟叶也掉了出来,你父亲尴尬的看着我。

我低着头,眼泪成股流下。双膝颤抖,想要下跪。

父爱如山,能给孩子永远的依靠和守护,父爱的伟大,在于那万难之中哪怕只有一丝希望,父亲也会迎难而上。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六

我的父亲里里外外一把手。在家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外事业成功,是个好领导。在现今社会,父亲这样的人是很难得的。

记得小时候,70年代,物资还很贫乏,我们家又在距县城10多公里的厂子里,生产区和生活区又相距1至2公里。每天三顿饭几乎都要自己做,父亲、母亲每天早上早早起来给我们准备早点,中午、晚上辛苦上班后,还要从厂区走回来给我们做饭,爸爸是主厨,妈妈打下手。过年、过节的爸爸忙记碌碌的炸酥肉、煮杂菜、蒸扣肉、黄焖鸡……总能坐一桌好菜,全家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回想起儿时记得最深刻的是父亲抄蚕豆给我们吃,抄蚕豆时,蚕豆一个个从热锅里往外高高的蹦出来,父亲就顶了个簸箕围着锅抄,我和哥哥就在旁边又笑又闹。香香的蚕豆至今是我最爱的零食。

因为爸爸,家是温馨的家,我才有了快乐无忧的童年。

上中学了,我考取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学校离家有十多公里,十二岁的我第一次离家了,父亲用自行车驮着我到学校,忙前忙后为我办了各种手续,帮我找到宿舍,帮我挂好蚊帐,安顿好行李,为我买了一把水壶后,又怕我水不够用,又买了一个背壶,嘱咐了我很多话,才离去。

以后的日子里,在我生命的重要时刻都有父亲的身影。上大学,送我去学校的也是父亲,那时父亲已经是厂里的一把手了,不过仍骑着自行车驮着我去学校。这时的他穿一件当时还少有人穿的款式新颖的皮衣,头发微白,但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比起许多同龄同学的父母年轻多了,在新同学中引起了小小的骚动,我心里也小小得意,为父亲而骄傲自豪。

父亲也是个好丈夫,妈妈在我初二时生了病,得了癌症,父亲忙前忙后的照料,订了报纸,购买各种书籍寻求治疗的方法,听说芦笋能治病,他就在厂里的荒地里种芦笋,听说土虫能治病,他就求附近村子的村民帮他捉土虫。他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经历了多次手术和磨难还快乐的生活着,而很多与她同龄的人却已过世。本来父亲的事业还可上一层楼,但为了照料母亲,他从第一线退了下来,而今很多时候,男人怎可能为女人而放弃事业呢?所以,父亲是个至情至性的人。

后来我成了家,有了孩子,孩子上小学,人小还不能自己回家,我们工作忙,又顾不及,父亲在孩子一年级时,担负起中午接送孩子,负责孩子中午饭的任务,在我困难的时候又是父亲伸出了救援的手。

和父亲的矛盾源于亲戚。父母老家的亲戚很多,只要他(她)们来,父亲总是热情接待,有求必应。有次有个远房表亲的女儿做手术,竟然要求父亲照顾手术那两天的吃喝,那天,天空还飘着小雨,看着70多岁的老父亲做好饭提着饭筒往医院里赶,我是那么心疼,实在忍不住,就顶了父亲两句,父亲辩解说这是他愿意的,我从此便对这家人翻白眼,对老家来的亲戚也是带理不睬的,怕他(她)们要求父亲这样那样的,但父亲一如既往,不余余力地热情待人,想来热情助人,体恤对方是父亲与身俱来的品质与年龄没有关系。

今年除夕,回家欢聚,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又亲自做了一桌菜,是那样的浓酽温暖家年味。父亲这辈子,为我们,为全家悉心操持,全心全力,情深意长。爹爹的恩情铭心记,在父亲节之际,祝愿爹爹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七

关庙冲,是个长达二十多里的冲子。父亲曾经是那条冲里的名人。现在,即使在我居住过的那个小村庄--------王岭,还知道父亲的人,也已经不多了。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他的影子已渐渐模糊,模糊得大家不知道他是谁了。“国本大爷”、“肚大队长”,曾几何时,也是那条冲的名片啊。

父亲姓黄,名国本,1925年出生。他给东家做过许多年的小放牛,也打过许多年长工。幼年时,他便用那柔弱的肩膀,支撑着一个贫穷的家。贫困的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的食量大得惊人,以致有了个“大肚子”的名号。

记得小时候祖母常跟我说起父亲的一些往事。她说,东家很喜欢他,因为他勤快。小时候我们念书时,只知道,万恶的旧社会,地主的心肠都跟蛇蝎一样恶毒,当时我就是搞不明白这是啥回事,怎么跟书上说的不一样。后来我还知道,父亲不仅喜欢东家,而且感情还深着呢。1978年他患上绝症后,还去东家的后人家走走。这是一个人生命行将结束前的一次走动。我知道,这次走动在父亲的心里岂是寻常的走动,这是他在回顾生命的时候,感到那里有他太多的生命印记。那里曾是他饱肚子的地方,那里曾是他温暖过的地方,那里曾是把他当人看的地方。这时候我才开始有些醒悟:不是所有的地主老财都是十恶不赦。起码说,他们当中有些人雇长工剥削长工的那个度还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主仆”之间融洽着呢。

祖母也曾跟我说起过父亲的婚事。父亲三十多岁才结婚,原因很简单,家穷,娶不起媳妇,解放后才娶的亲。母亲年幼时破过相,脸上有许多麻子,且又是地主家女儿。就这样贫穷家庭的老小子,遇上了抬不起头的地主家的丑女儿,于是有了我们一大家子。

父亲既勤快,又直爽,且肯动脑子。很快地成了那条冲里的一个人物。先是老东明大队大队长,后是关庙大队大队长。一当就是几十年。那条冲里谁不熟悉“肚大队长”?上下十几个村子,许多人和他年纪相仿,团在一起,老伙计一般亲热。赶上吃午饭或是吃晚饭,大家总是喜欢留他喝上一盅。一把山芋爪,几粒豆子,一碗南瓜丝,便是下酒的最好菜肴。那时候也不是什么干部不干部的,就是“哥俩好”的那种感觉。也许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这种喝酒的心态也很难再现了。

父亲爱酒,他喝酒时从不讲究菜肴。记得我开始教书的时候,有次有个村子死了条牛。父亲下队时顺便买了点回来。我便准备做水煮牛肉给父亲下酒。做时才知道家里没有一滴油,只好用烧开的清水下牛肉,再放上几粒食盐,仅此而已,父亲竟也吃得津津有味。父亲爱酒,可生在那个年代,酒,不是你想沽就有酒沽的。有时候一年也难打上一斤。好在我叔父在庐江城里工作,且是单位负责人。他知道我父亲喜欢一杯,回家时,总不忘带上几瓶。那可真是滴滴金贵啊。父亲平时也舍不得喝上一口。可是家里一来人,他便笑呵呵的把藏在柜子里的酒,一瓶接一瓶的往外拿,直到拿光为止。那时我曾想,拿一瓶上桌已算很客气了,为什么不留两瓶自己慢慢喝,非要一下子喝个精光呢?后来我才渐渐理解,原来父亲心里对朋友的'那种“诚”,比酒还要金贵得多。从那时起,父亲的那种品格,慢慢的融入我本纯洁的心田.

关庙一条冲子的人谁都知道父亲不爱“好”,穿的衣服因为旧,看上去总是邋遢遢的。在我的印象里,他几乎没添制过什么新衣服。记得叔父从城里给他买了斤暗黄色的毛线回来,母亲给他织成毛衣。平时他也难得一穿,看不出他喜欢这件毛线衣。1980年春季,那是个冷酷的春季。疾病的痛苦把父亲折磨得死去活来。临去世前几天,他跟我说,他死后,把那件毛线衣和一件新马甲一同放进棺材里去。听到父亲的话,我止不住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原来冲子里人眼里的“肚大队长”,村子里人眼里的“国本大爷”,我心中的父亲,不是个不爱“好”的人,他也爱美,只是一辈子的穷困,让他养成了极为节俭的习惯,能将就点就将就点,绝不肯乱花一分钱。

父亲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他用一份善心待人,在他身边的人,只要需要他帮忙的,他总是竭尽全力。他做了一生的基层干部,无论在哪里,不挪用集体一分钱,洁来洁去,清水白米。父亲是个非常和蔼的人。他患上绝症后,我和妻结婚,她初来乍到,父亲对她总是关心倍至。我妻怀孕后,他总是叮嘱我母亲要多多关心孩子。短短的几个月相处,我妻已把他当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父亲去世已经三十多年了,每当提到他,我妻眼里总是闪着泪光。

有人说,一个村庄是一个地方的伤口。王岭,我的故乡,它便是关庙冲的伤口。多少次花开,多少载风雨,我的痛还在那深处。因为那里曾有我患病父亲的痛苦,那里有我无法报恩的遗憾,那里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思念。让泪化雨,清明时节,纷纷扬扬,洒向王岭东边的那片山坳。那里长眠着我的父亲。天人如能感应的话,父亲,我已给你满上三杯了。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八

在很高很葱绿的卷蛇样的山脊上,远远望去先是不见这山的窄而是留意那突兀的荒废采石场,很多巨石卡在山坡,很吓人。又换个角度看,山脊左边被打出了个洞,沿着洞盘着怪异的山路,又见点点牛群被赶着走着,虽没人但看牛人也不走道,领着窜林子里,细长的鞭尽涮着草。道末的位置有一小溪,清清翠翠的悦耳击石声缕缕飘来,跟着直上山就到着这村了。这村不在山头,依着那采石场成的,落在半脊上,四周是稀疏的林子,旁边的路上会偶有茶地,但还是荒废的草地居多,草帽粗布打扮的老人们或是坐在门庭咂烟,或是团聚与小卖部檐下打牌,或是跑理发店闲聊,各有事做,好不热闹。而小孩就跑贩卖碟片的小店里端坐着看许许多多妖神鬼怪的片子,左右挤攮,脸均有细微晒伤的红色干裂痕,手指粗短许多,这便是我外婆家的那片景样。

年幼的我是住在外婆家的,父亲母亲全打工去了,生活的日子那时很安然。安然久了便有些平平重复的郁闷,偶得的欢喜和惊奇,就是父亲来看我,带着一兜的蜜汁面包和奇妙的玩具们。那时很天真烂漫,变着法地在好友们面前晃来晃去,觉着自己很是幸运,却不知别人压抑得很,也渴望无助地很,好在我们彼此的熟悉,只是打打闹闹地轻微抢拽一下。在那个静悄悄的小村里,我们成了唯一的动静,远方父亲奔波地忙碌样子与这阳光照着的我们的模样袅袅升起一丝一缕的溜入了彼此不知道多少个梦里,让人憔悴不得。

故很记父亲的模样,两个小酒窝躺在脸颊两侧,氧化的苹果色,鼻子很闲的垂着,似拉的,很长,眉毛懒洋洋的挂着,大刀状,耳朵却是很俏皮的翘着,眼睛也咕噜咕噜闹腾,动来动去,两嘴唇很长,肉又多,又胡乱拉着,俨然一副周伯通的顽童样子。

很期盼父亲来,他的性子完全随了他好玩的样子,总带着我去调皮。记得一次快过年些许,父亲买了许多炮仗拉着我去放,我们寻着路去,去找农家小村路上经常见的牛粪,往上面把炮仗一插,守着,路过的行人们赶路,被我们见到来着了,就点着火,往路边的小林子窜,行人迎面炸的满身都是,好几次我没忍住笑被人追着骂,就跑,边跑还边直笑,赶路人多少气愤,记着我们摸样的找我们,为此常东躲西藏,抓着了就是一顿骂。现在想起这一幕幕仍忍不住发笑,笑得久久难受想哭。我这偏执的浪子呀,可是发誓要学有所成才得回去哩。

我只零星去过父亲老家几次,寨子里的人很喜欢骂世,究是神是妖,这骂得黑白不见的本领,要不承认是不行的。像我遇到一事,村里想在路边的`一块空地建个焚烧槽,要给一补贴,两家人就争:

“我家离得自然,自是我家。”同武侠小说中的对决,风转起,叶落开,开争了。

“凭甚!我家菜地不就在那!”手直指着过去,不让。

“无趣,你个狼狗!外祖母是道给我家的地!”过去推搡一下,接骂。

“你个肥人!那我整日扫,怎见你来!若道是你家,你不来?”没理赶忙转话。

“呀,我道你是好心,却你这城府心芽这大!”掐着架势,说不清,要打。

路人急忙劝开,过会其他家人就拿着家伙来,毕竟乡亲,没好意思打,就又掐着骂,之间唾沫豆大,脸窜得通红,不见累,一直骂到天黑才有事离去,委实厉害。

然父亲是不愿骂的,却也不愿被人骂,只得早早地学会看脸,一变就立马转话,练得一手好嘴,所以亲戚们买贵重东西都寻我父亲去,父亲图热闹,也欢喜,我见过父亲说价:

“我前日见过,不到这价,嗯?”玩弄着此物问。

“哪里?我这可是良心价。”商家打感情了。

“只得一半。”仍在把玩,装得一副老练。

“这我得亏,成本都不值,卖甚!九折还好说。”开始让了。

“嗯?料还不错,比我以前见的好些,七折?”见对方让了,父亲手一抖,顺口打起哇哇。

“啊?好料啊!咋卖?”商家只得叫苦对阵起来。

“呀!你看,这有瑕疵,不值,怎加?不卖走了。”扬身就走。

刚出便被喊话:“八折,八折,再看看。“商家急了,刚忙拉。

“非七折不可!”又走。

“行行行,哎呀,卖你,卖你了。”拿下,得此品,旁的亲戚们也得来相近的些许神气。

父亲如此好?不全是,缺点也多。待客香烟全是大红河,大炮台,不算阔。客一走,软纸大丰收,二锅头,还都是小心翼翼!记得一次父亲去学校看我,拉我出去吃饭,我们那是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吃的多是少数民族风味,味道很奇妙,像我们那稍有名气的撒撇,先入口时苦涩的腥加些浓浓的碎草味,而后有透透的凉贴着嘴内四散,外人吃时很欢,就顺嘴问做法,那可是讨到惨了,因为这碎草味和腥味的缘由是因牛粪做的料,也莫不需干呕,奇奇怪怪的虫子我们下酒的多得是。我们就往一傣家风味小摊馆去,坐下,我加了一10元份的撒撇,问父亲吃什么,父亲眯了一下眼睛,抖了抖眉,神气的说吃了。等上好我就开吃,刚下筷就听着父亲的肚子发馋的叫,我转上眼睛尴尬的盯着父亲,又问父亲是否真已吃?“肚子怪罢,馋些,你吃就是,话多!”嗯!?来气,狂吃,整场父亲肚子叫了好些声全没理,待到吃完父亲付账时我就在一旁看,果然是只有十几块的钱,我就叹:待会又要厚着脸皮的找我要回去的车费喽……想想就止不住的幸福着捂脸笑。

钱到手就光,办事全是钱!为此没少和母亲闹矛盾,父亲也不懂劝,分开睡,睡沙发全默默受着,我微信上劝,支招,父亲全没用,说懒?不是,他觉着没必要,也不喜那些洋气的法,记得一次又吵,恰逢情人节,我就帮父亲买了花,带去放桌上了。母亲先见到,牵起花来问父亲。父亲抬头就看我,我直眨眼抖去眼色,眼睛弯朝上,奸笑样,见父亲要说就开始开溜,父亲先是呆了一会,就道:“嗯?不好闻,费钱,才不买哩。”我语塞,能怎办?尴尬收场。可知,又睡了大半年的沙发,好在外公外婆来玩才结束。

除此之外呢?好玩误事。记得有次过年时,晚上做饭献祖,做到一半,跑隔壁闫大爹家喝酒去了,我和母亲气,锁门,睡。半夜父亲回来,不开,他也没带钥匙,又跑到闫大爹去,接着喝,他觉着没事,哪有?气得要死,等第二天他已经在家里了,满身酒气,母亲还没醒,我纳闷,跑出去看,不得了,竖着一把大梯子,这家伙是晃荡着爬进来的,后怕,摔了怎办?劝,不听,怕再做傻事,只能由着去了,所以时常的样子是我半夜得去开门,或是电鱼去,或是打鸟去,或是偷竹笋去,之后我回去睡还不得,要现做,笑吟吟的硬要我一起吃,拗不过,顶着乏意思意思,气!尝一口又吃得超饱,没法,确实好吃,没忍住,就连此刻轻轻想想那味也是不住的往嘴钻,又爱又恨不得。

现在回味这些,突感悟日子好短,离家求学也近一载了,念家之情也是已攒的极深了,难过身处武汉只得心里默默对父亲念念,叹叹父亲,又笑笑父亲,至此就热泪盈眶了。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九

记忆中对父亲有过许多不理解,甚至觉得父亲有点迂腐和傻气,为此特别不认同父亲的一些做法,有时还与父亲对着干。

父亲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也是我们村唯一的一位老师,学校的事就是他的事,记得那时农村家长大都不重视孩子念书的事情,父亲却比人家家长都重视,一到上学年龄就督促着家长们该让孩子上学了,说不要让孩子当睁眼瞎子,重走父母的老路。惹得有些家长以为他有什么好处似的,但父亲好像听不出人家的怀疑,年年如此。其实父亲带的是复式班,少一个孩子还少一分心血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就他一个人,上完语文上数学,讲完一年级的讲二年级的,周而复始。当时环境就是那样,父亲一天不停地讲,经常嘴唇上火起皮。我的小学四年也是父亲教的,经常听见他气的骂学生,我讲的嗓子都哑了,你们还不好好听。其实那时村里都不重视念书这件事,这哪里是父亲一个人努力就能改变的局面,但父亲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上课,批改作业。记得每天批改作业都是晚上,白天根本没有时间,我们写作业,父亲在一旁批改学生的作业。

这种迂腐在我看来就是傻帽一个,从来不懂得为自己着想,还给自己增加负担,让人误会。而这些似乎与当时的我关系不大,但我作为他的学生,他偏向别的学生却令我特别生气,为此我有点恨父亲。

那是一次活动课,所有的孩子都在玩唯一的一个篮球,没有操场,就是传着玩的,谁逮到了就是谁的,纯属小孩游戏。那次正好我抢到了,一个比我大一岁的男孩不服就抢走了,我和他评理,他急了就顺手朝坡底扔走了,那个坡很陡也很长,去捡的话,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这事闹到父亲那里,我自以为我有理,肯定是那个男孩去捡球,一方面是惩罚,另一方面担心时间长了篮球丢了。谁知父亲听完我们的讲述,让我去找球。我知道父亲的严厉不敢不去,但特别委屈,后来找母亲说起这件事。母亲也觉得对我不公平,父亲说我总不能让别的孩子去找吧,自己的孩子吃点苦没事的,不然让人家以为向着自己的孩子。但我不懂那么多,我觉得父亲就是傻气。别人家的父亲当村长就让自家的孩子摘队里的豆角吃,人们也没有怎么想。

还有更生气的是父亲把学校真的当成自己的家了,那时自家房子和学校都是泥土房子,每年秋收之前都要抹一次房子,以防雨水多淋塌房子。那是家家户户的重体力活儿,谁也特别犯愁,但又不能不抹。这不仅需要好多黄土(黄土粘性大)还要加上麦秸用水浸湿十来天,然后和好泥,再一铁锹一铁锹的运到房顶,特别费力。就是男劳力也累得几天歇不过来,房顶还需要一个运送泥的,一个抹的,全过程不仅时间长还需要人力多,我们家这项工作基本人人出动,但就父亲一个劳力,爷爷六七十岁的时候还帮衬着在房顶抹泥,母亲和泥,父亲往房顶运泥,真是一铁锹一身汗,父亲就光着膀子抬,看见父亲每抬一铁锹额头上的青筋就鼓起来一次,特别费力,但父亲从不吱声,那一刻我们都特别心疼父亲,不论平常多么不理解他。我们姊妹虽然抬不动但也轮流铲泥,力尽所能地帮大人们干活,以减少他们的辛苦。

就是这么劳累的活儿,父亲把学校的房子好像包了,每年一次从不含糊。我们特别生气但敢怒不敢言,终于有一年爷爷也干不动了,就说他是不管了,又不挣一分钱的。父亲说我不管学校的泥土房子说不准哪天就塌了,塌了房子,不仅学校没了,还担心压坏孩子。我们觉得也是这个理,正好爷爷干不动了,弟弟们也长大了,能承担起这份重体力了。所以房子一年都没有落下抹泥。那时父亲只是一个民办教师,挣着每月17元的工资。

记得村里没有黄土,每年都是从几里外的地方往回拉黄土,我和父亲拉过好几年,赶着毛驴车,后来是马车,先到有黄土的沟里挖出黄土,然后再装到车上,再运到学校,每年一处院落就得拉好几车。我记得我每挖一铁锹都要鼓足一次勇气,想和父亲申辩这是村里的事情,应该由全村人负责,不是就我们家的事情。终于有一次爆发出来了,谁知父亲心平气和地说,我是老师当然我就应该负责。如果谁也不管,孩子们去哪里上学?那不是把全村的孩子都耽误了吗?大事如此小事更是如此,每年的教室粉刷更是父亲的事,桌椅板凳坏了也是父亲修理。但父亲从来没有抱怨过,好像事情原本就该如此,村里人也似乎习惯了这种状态,都不以为然。后来我们也习惯了这种状态,到了时候该干么干么。

这些也就罢了,谁让父亲是一个老师呢?可是父亲操的心太多了。下雪了,父亲早早起来,把村里的主要道路都扫开了,比如去学校的路,担水的路等等。冬天水井冻了,他不声不响去把冰刨开了;村里谁家有个头痛感冒的,从来都是随叫随到,父亲懂得一点医疗知识,都是义务服务。我们有时对父亲抱怨,他总是说,人这一辈子谁还没有一点难处,帮一把不就过去了,不必那么计较。

最可恨的一次是我们家的牛被放牛的弄丢了,可是放牛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丢的。那时一头牛就是一家人耕田的全部指望,也是一家人的重要资产。全村人都帮着寻找,但因为是大冬天,等找到了,一头好端端的牛已经死了。父亲不仅没有让放牛的赔偿一分钱,还把一头牛炖了招待了找牛的村民,怕人家吃不好还不让我们分享一块肉,说是村里人帮忙理当答谢,又说放牛的贫寒无力赔偿。那时我们也很贫穷,牛也是我们的全部家当。但是父亲说让人一步路自宽。

是啊,父亲讲不出什么高深道理,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我们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正是这些无形的财富让我们一生受益匪浅,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有一颗平常心,同理心,同情心。让我们在利益面前懂得进退,是非面前懂得宽容,让我们知道谦让是一种善良,是一种涵养,是一种大度,是一种高贵,是一种美德。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十

父亲节到了,回忆起我的父亲那真是感慨万千。我的父亲已经不在了,但从我的记忆中父亲是那样的'伟大,那样的慈祥。

我很小时候就没有我的母亲了,记忆中不知母亲是什么样子,是我父亲含心如苦的把我们拉扯大。听说父亲原先是在煤矿上上班,因母亲的去世,我们姊妹们有多,父亲放弃了优越工作回家种地了。记得小时候那时新县城还没建设,那时父亲是干部,每天都去参加规划县城的会议,模糊的记忆中父亲弄了两个筐每天都担着我和妹妹去开会。开会时把我和妹妹留在门口卖丸子哪,父亲当时说的话我现在还记忆尤新:他们饿了就给他们吃我出来给钱。我当时只有五岁,父亲给我说饿了就吃,看好妹妹别让她跑丢了,多么慈祥的父亲。

我现在已经也成了父亲,我会象我父亲那样无私无微当好父亲、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的男人。也祝愿我的父亲母亲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最后也祝愿天下所有父亲母亲:健康长寿!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十一

在高烧和病痛中。

您离开了我们。

十四个年头了。

当我们的日子开始好过时您走了。

如今母亲安康。

您的儿女和谐。

孙男弟女兴旺。

您,在那边还好吗。

我还是那样不紧不慢的忙碌。

日常的琐碎和眼前的苟且。

让我不能时时的想你。

在每年的清明时节和。

一些凑巧的机会里。

我都带您的两个孙子去看您。

在您的坟前讲您的故事和。

您对我们的殷殷期待。

您,在那边还好吗。

我会在偶尔的场景里想到。

您年轻时的`音容和。

病后为了恢复而做的努力。

我总是在刹那间理解了您。

不管是年轻时的暴怒还是。

那偶尔的沉醉。

我记得您没有打过我一回。

不仅因为我是最小的还有。

我是最愿意陪伴您的儿子。

爸爸,您在那边还好吗。

我还好,身体一切都正常。

就像您知道的运动员一样的指标。

就是头发开始白了。

眼睛开始花了。

干事业的决心和热情却没有减。

如今房子换了更大的。

车子换了更宽敞的了。

您,在那边好吗。

您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为教育事业奉献了38年。

不畏风雨不辞辛苦。

忠厚耿直专一执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们就是您最杰出的作品。

而您,是我们永远的荣耀。

爸爸,节日快乐。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十二

今日看到一篇歌颂父爱的文章,大意是一个穷苦求学在外的孩子,因为没有钱隔三差五的打电话或写信给父亲,所以只好与父亲约好,每个星期六的晚上给他打电话但不能接。父亲为了听那实际上根本听不到实质内容的电话铃声,常常是在夕阳的余光中穿过两片白桦林匆匆地来高兴地去,父子俩便在这清脆的电话铃声中传递着对彼此的挂念与安慰。我也有父亲。记忆中,父亲似乎于我没有做过这如许的事情,他总是阴郁着一张脸,一年365天难得有几天瞧见他微笑。父亲身高大约163厘米,黧黑的脸色显示着他并不健硕的身形。他一天到晚忙进忙出,童年的记忆里,就连过年这样的`隆重日子似乎都不是整天在家。我看到他做过的事情:翻土、犁地、插秧、割稻、背谷、扯棉梗、刨树根、挖沟渠、筑坝浇水捕鱼,一切农村男子该做的能做的没一样没做过。我也很少看到父亲生病,唯一的几次便是瞧见他感冒,鼻音隆隆,但忙碌的身影并不停止旋转。有时候,我都要惊诧何以如此瘦小的躯体里竟蕴藏着那么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人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不知疲倦地做着这些体力活而不叫屈?直到今天已为人母,才知道这就叫做责任与爱,是它们撑起了父亲整个人生。

年幼的父亲因为该死的政治原因失了上初中的机会,后来又因为性格和其他的人为因素失了做老师与村秘书的机会,最后只能安分的终日与土地为伍,彻底断了与知识、文化的联系。曾经听很多人说起父亲读书时极其的聪明,极其的刻苦,深得老师的喜爱,作文更是写得呱呱叫。一个学习如此上进、优秀的人当年该是忍了什么,做了多少挣扎才绝望的放弃读书的机会啊。我曾经很愚蠢地、很单纯地以为父亲不顾家庭的贫穷,义无反顾的让我们三兄妹读书,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曾亲自完成的“读书梦”,我们不过是他实现梦想的棋子。他和大多数没文化的父母一样,总是那样残忍地、痴愚地、狂热地、霸道地选择没有选择余地的方式逼迫孩子读书,即使这样做换来的不过是无休无止的操劳、孩子的怨恨和众人眼里的不值。现在想来我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父亲精神的一种亵渎。

我的读书生涯中曾有过几次想辍学的念头,有些因为钱,有些因为自以为是的“绝望与疲累”。还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去小镇坐车返回学校,当时时值六月,毒辣的太阳光狠狠地照在身上,父亲和我身上已没有一丝干纱,我瞧见他一个劲的望着远处车来的方向,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庞直往下淌,仿佛一条小溪,源源不断。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的父亲很可怜,他矮小的身体在我的眼里越发凄凉。我有些悲哀地想起,我们三兄妹有什么权利这样去要求自己的父亲无私地付出,他为什么要在毒辣的阳光浴海里“洗澡”而非轻轻松松地坐在大树下纳凉?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简直可以称得上无耻。我嗫嚅着,对父亲小声地提出:“爸,我们回家吧,学校,我不去了。”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听见了我说的话,他怔怔地望了我一眼,仿佛只为确定我是否还站在原地,而后又急切地望向远处。他不停地擦拭脸上、手上的汗水,那些地方仿佛如汩汩流出的喷泉,那样绵延不绝,永无停歇的时候。我知道父亲的心思和决心,我也知道生性沉默的父亲也有碰触不得的东西。我曾经亲见他教训哥哥不好好读书的暴行。话我终于没有再说第二遍,车来了,我还是回到了学校,而父亲竟一次也没有再问过我当时是说的什么。我感谢父亲的沉默,其实那时想他应该是听到了。于我这样一个敏感的人,只要父亲当时一个稍不满意或凶恶的眼神,也许我这一辈子便再也与书本无缘,,再也不会还在三十几岁的时候只想到过这种内省笃定的生活,而非如世上很多人不顾一切地行进在追名逐利的浪潮中找不到自我。我的父亲比别的父亲单纯的要求遵从自己的愿望,去完成自己心中的再也无力去完成的梦想要高尚得多。他那看似逼迫的心思里,隐藏的是对知识的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敬啊。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有限的条件里最大限度地去接近真理,懂得用世上最有力量的武器去对阵世上一切未知的困苦与磨难,永不退缩。

从没见着父亲有何兴趣爱好,因为有太多事情要做,太多心要操,书早已不看。感觉父亲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那绮丽的人生全都化成了一条细细的线,镶嵌在每个角落里,落寞而单调。世上任何高雅的艺术都靠近不了这颗孤寂隐忍的灵魂,亦或如此这样的灵魂于我们都不能联想起任何高雅的艺术。然而我似乎又错了,我分明听到父亲的那句仿佛来自肺腑的话语“音乐好比阳光,照亮心灵。”那一刻,我神情恍惚。我觉得只是这样一句抽象的算不上时髦、有个性地对音乐理解的句子竟震得我“无语泪先流”。也许这不是父亲当时心境至真至切的表达,也许这不过是父亲一时兴起的“现学现卖”,但就是那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语,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心灵永远不会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贫穷,它也有色彩绚烂、无声歌唱的时候。

我的父亲就是那样的一个男子,普通到在任何一个农村男子身上你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芸芸众生中他似那“无脸”的人,裹在历史的潮里连背影也不定真切。然而他又是这样的特别,他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行事,行走在一条情非得已的路途上,脚踩钢刀,目光坚定,一步步接近真实与真理。他的身影虽然瘦弱,但在儿女的心里永远高大,尊贵无比。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十三

因为没有了母亲,这些年,我把父亲也当做了母亲。

那天,阳光很好,我们把车子开到家门口不远处,在车上就看到父亲坐在外面超市门口的台阶上,穿着一件漂白的唐装上衣,父亲很少穿着这样干净整齐,所以在我眼里,很是显眼。

他的目光向着我每次来的方向——正北方向望着,望着……。

当时车里离他只有几米的距离,我下了车,他却没有任何反应。当时,我的心略过丝丝疼痛……我知道,父亲八十多岁了,他的眼睛已经看不清太远处的景物。他虽然看着我,却不知道我是谁,所以他脸上没有任何惊喜的表情。

我喊父亲,他听出我的声音,顿时笑了。慢慢地想站起来,我走上去扶他。

父亲和我并肩一起走进院子,我发现,父亲的背驼得已经比我都矮了,想想当年,我需要仰视才能看到他的笑容呀。

父亲院子里依然像每年一样摆弄了小园子,种上了豆角,黄瓜,韭菜……其实,这些,他都是种给我们和邻居们吃的,平时,他很少吃蔬菜。在院子里养的.那条大狗好像新脱的毛,显得很干净精神。与父亲平日里形影不离的那只小猫,看到我们,嗖的一下子跑掉了,不知去向。

走进屋子,父亲的屋子还是很破旧的,甚至有些阴暗,可是他喜欢。屋子还是有些凌乱的,炕上摆满了各种杂物,可是父亲习惯了。过年的时候,我打扫父亲的屋子,把他很多东西都扔了,炕上弄得干净利落,可是还没出正月,就又恢复了原样。我不责怪他,知道他已经习惯了将各种东西摆在手边,所以,他愿意这样就好。

因为养猫的原因,屋子里有些异味,可是父亲不嫌弃。儿女们都劝他不要伺候猫啊狗的,可是他喜欢。我想,那也是他的一个精神寄托吧。

父亲穿着不讲究,平时衣服都不是很干净,也有新衣服,可是就是喜欢穿旧的,让他换,他也不换。他从不让我帮他洗衣服,都说要自己洗。他岁数大了,可是他不糊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几个姐姐要是说帮他洗,他就不拦着,他从来不让我洗,是不是在他眼里,我还是最小的,没长大呀!

我知道父亲的脾气,所以,他不让我做什么,我从来不勉强;他想做什么,我也都顺着。就如养猫养狗,就如住在老屋子里,就如不愿意穿新衣裳,就如不去儿女家小住……我就想,这么大岁数了,千金难买他愿意。

父亲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几个月前,父亲患了前列腺炎。而今,每日需戴着导尿管度日,虽然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其实也有了诸多不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倔强的自己一个人生活,七个儿女,他谁家都不去。

每月九号,我和爱人还有二哥都要去一次医院,给父亲换导尿管。每次换导尿管的时候,我都会在身边。在我心里,他只是父亲,我该孝敬的人。在我眼里,他只是老人,我该照顾的人,没有性别之分。

其实,写下这些文字,我的心总是沉重的。

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孝顺。很多时候,我也没有做到最好。就如我能做到的,只是尽量多回家看看,我却做不到,每天在他身边。

现实就是这样,我来到这个世界,父母给了我一切,而我,又给了父母多少呢?

父亲,如果真的有你离开我的那一天,我想还是会哭的,因为,照顾你,看见你,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此时,我就已经泪流满面……。

散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十四

今天又是周末,阳光灿烂,我带着儿子来看望父母。在整理房间时,我看到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照片上的人——笑容满面,目光炯炯,眺望远方,他就是我可亲可敬的父亲。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父亲在家排行老三,按说年龄最小,就应是最娇惯的。可恰恰相反,因大伯早年当兵,大姑远嫁他乡,父亲不得不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1971年父亲高中毕业后,参与了各种实践活动,修过红旗渠,打过钻山洞,年纪轻轻,犁、耙、播、收……样样拿手,在村子里赞誉极高!

1975年,村中学校选拔民办教师,父亲拔得头筹进入学校,因谦虚好学、踏实能干,所教学科回回全乡第一,那时父亲在村里可是顶呱呱的教师!1981年,父亲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中到林县师范参与全县极少名额的英语专职教师培训。由于家中条件差,父亲经常吃着窝窝头,就着咸萝卜,别人都在食堂吃饭,他怕其他老师笑话,就总带着这两样东西去学校后面的小山上边吃边背单词。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结业,取得英语教师资格,成为黄家坡村唯一的本土英语教师,培养了从本村考上大学的一批又一批人才。每当说起这些,父亲满脸都是骄傲!

1986年,对于父亲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爷爷偏瘫在床,奶奶也因过度思念当兵的大伯,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家中的经济实在困难,父亲不忍离开自己热爱的这片教育热土。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当老师挣得太少了。最后父亲忍痛离家,重新创业。经人介绍,父亲于1986年9月来到了林县机械厂,他从最基础的炉前工做起,因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不计得失、只讲奉献,半年就被提拔到供销科当销售员。父亲为了跑业务,经常出差在外,可他从未给单位多花过一分钱,别的销售员都说父亲是“黄大傻”,可父亲却说,这样才心安。父亲头脑灵活,办事利落,一单单业务接踵而至,业绩蒸蒸日上。几年间,父亲先后被荣调到林县东方红机械厂、林州市铝业公司,职位也从普通销售员提升为供销科科长、副厂长、副总经理。父亲多次被评为企业的劳模,他的事迹被打印成册在全工业系统宣传学习,他的座右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张贴在每张办公桌上,他是大家公认的好公仆!

父亲工作上认真、踏实,生活中更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无论是在老家——黄家坡,还是在现在的新家——水车园,只要看到别人有困难了,就会主动去帮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离家不远处,有一个垃圾点,每当收玉米或冬天下雪时,垃圾点就会堆满玉米杆或积雪,父亲总会四点起床,用自己的双手抱,用铁锹一下一下地铲,在天明以前把垃圾点收拾得干干净净,门口水车园的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老黄真是个好人呐!”

1994年我初中毕业时,本可以报高中,可父亲却坚持让我报师范,我明白父亲的心思,他这是难舍那份教育情怀呀!1997年,我师范毕业,父亲送给了我两句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和“一勤天下无难事”。带着父亲的谆谆教导,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勤奋好学,踏实敬业,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很快成为了教育战线的排头兵!教学19年,我先后获得了许多县、市、省等各级荣誉,父亲看到我取得的一项项成果,总会会心一笑,我也成为了父亲的骄傲!

儿子今年13岁了,一谈到自己心中的偶像,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我姥爷,姥爷说话掷地有声,做事干脆利落,一生不求索取,只图奉献,他就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父亲已于2013年光荣退休,但他并未停止自己的脚步,内蒙一家铝条加工厂特别赏识父亲的能力与人品,硬是反聘他做经营厂长,继续为企业出谋划策。父亲在退休之年,又远赴北方边陲,开创一片新天地,这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黄爱叶: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教师。


【本文作者:。(公众号:芝兰园)】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十五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父亲,我们在岁月里描绘他的形象,油墨的明暗映衬出他们不同的脸。我的父亲有一张沧桑的脸,更多时候他还是爱微笑,可他把一首童谣和人生故事全藏进了皱纹,在我梦里展开。

――题记。

6月19日,重庆迎来了中国美术馆西部美术藏品巡回展,一百多件藏品都属各处名家之手笔,有张大千的《松荫观瀑》,吴冠中的《巴山春雪》,罗中立的油画代表作《父亲》等。

这些作品原来都只能在书中或画册上看到,这次算艺术回馈于重庆本土普通百姓。观赏者可近距离欣赏大家手笔:山水画之灵秀瑰丽;花鸟画之神韵妙笔;人物画油墨之浓淡巧分春、夏、秋、冬。

画家张大千也曾在重庆工作过,岀生于四川内江市区,祖籍广东番禺。五十年代,有“画荷圣手”之美誉,后旅居海外。与齐白石齐名,有“南张北齐”一说,响誉海内外。而罗中立算后起之秀,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他的油画《父亲》创作完成于八十年代,参加过中国第二届青年美术展,斩获金奖桂冠。后来此画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在世界巡回展也仅四次,阔别三十五年后,《父亲》这次荣归故里,于重庆人而言,是莫大的欣慰!

因为名画每次巡展都会有损耗,对运输条件要求也很苛刻,这次西部巡回展中国美术馆特意调来了专用特制低车盘卡车,北京至重庆全高速武警押运运输,因重庆气候较湿润,而名画对展览的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重庆美术馆作好了迎接油画《父亲》和众名家画作到来的准备。西部藏画巡展在重庆共巡展四十天,除了重庆美术馆,市民还可在解放碑美术馆参观,市民凭身份证领券可近距欣赏名家画展。

在想象中,参观名家画展应人潮如水,人声鼎沸。可在重庆美术馆内,领到券的市民秩序井然,是啊!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一场灵魂对话的典雅之约。

那多么像我的父亲,我突然想给父亲写信,可又怕他无法收到,我只好把只言片语留在qq日志里,更多成了回忆。

往事如一本书,慢慢轻拈尘卷,展开是和父亲有关的章节,跃然于脑中回放。

我生于七十年代,六岁时土地还未包产到户,农村还是大集体劳作的时代,那时农业并不发达,几乎吃不饱饭,生产队分给一家一户的粮哪够吃。这可愁坏了父亲,除了白天上工外,总是在夜深人静时还在和母亲编东北炕席,只听到竹砍板与蔑条发岀沙沙的摩擦声。而一张席子可卖一元钱,竹子是自家房前屋后的,也可补贴些家用。那时,吃肉成了我们的奢望,二叔有工作,他们家生活好一些,每次闻到熬锅肉香,馋得我和小妹直流口水,村里的小孩常去他家守嘴(守在门外等主人发善心),可父母教导我们要有骨气,我们从来不去。

父亲和母亲熬夜编炕席常编到晚上十二点以后,除了称油买盐,送礼开支等,一个星期买一次肉给我们打牙祭,父母几乎只喝一点汤,均分给我和小妹,我们吃了连碗都舔得干干净净的。有时父亲母亲会湿润眼睛,而我们似乎不能体会他们那一刻的心情。

当时农村建房子大家都是互相帮忙,不用给力钱的。父亲劳力好,常帮村邻抬石柱子,哪家建房子,都有父亲的身影。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老家这边多是串架房子:石柱子,木檩子,有椽皮青瓦那种,也算粉墙黛瓦的民居吧,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高低错落有致。帮人家干活,主人再穷也要好酒好肉招待,不能亏了下力人,可当时生活很紧张,家家都不宽裕,建房子都是攒出来的钱。凉菜(卤菜)也有片数的,一桌八个人,一盘就八片,父亲为了让我们兄妹吃到肉,总是在该他夹肉时他不吃,摘一朵菜叶包好留着,拿回来给我们吃。记得几乎是我们睡得迷迷糊糊时,他就回来了,把我们喊醒“看爸爸给你们带什么回了!”我们闻到卤肉香自然就醒了,自然是吃得津津有味。而他就那样微笑着坐一旁,看着我们兄妹吃。我们就在那样的环境里一天天长大。

有一件事至今还记忆犹新,是1979年的事,生产队收获的粮食全放置在合作社的保管室里,那是全生产队的口粮,每天晚上都有人守夜。两人一组,记得爸那次和一个保管员分到一组。那时农村还没用上电,合作社房子的檐柱上会挂一盏马灯,农村的夜晚特安静,蝈蝈蛙鸣是催眠的夜曲,偶有几声狗吠,伴着天上稀疏的寒星。隔半小时,他们就会拿手电筒绕合作社巡逻一圈。父亲和保管员一边抽着烟,一边摆龙门阵(聊天),打发这静寂的一夜。那个姓李的保管员沉默了一会儿,开口了“荣国,你看这个世道,我们一家几个娃饿得黄皮瓜瘦的,当父亲的心疼呀。”“那有什么办法呢?大家都一样。”父亲言道。保管员望了望父亲“你看这儿不是有现成的吗?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父亲一脸诧异的眼神,沉默片刻说“这是全生产队的口粮啊!我们拿了,别人不是分得更少吗?这也是监守自盗,犯法的事,绝不能做。”他们的谈话陷入了尴尬中,当时父亲认为,这事就这样翻篇了。

可第二天天亮,岀了一桩怪事,从保管室到我家的房子沿路都有撒落的谷粒,我家靠村口西边,离合作社较近。生产队粮食被偷了,当时炸锅了,群众瞪着血红的眼睛,似乎要把人撕了剥皮,高呼:“有人监守自盗,我们要把他捆到乡派出所去。”无疑,很多人认为是父亲偷了生产队的粮食,父亲承受不白之冤,但还是有一部份人力挺父亲:“我们知道荣国的为人,大家想想,他哪家的忙没帮过,拿过别人家芝麻大点东西么?”空气里带着一股火药味,一点即炸。

这时生产队长开口了“凡事得有法可依,有实据可证,这些事,我们从表面现象无法说清楚,让乡派出所调查后再作处理吧。”父亲听了,松了一口气。很快,乡派岀所介入了调查,经过走访和分析,那个保管员自然浮出了水面,他恨父亲不同他合伙偷集体的粮食,想用这个办法报复一下父亲。后来,那个保管员被拘留了半个月,从此,与我家结下了梁子。而父亲只是一笑:但求问心无愧吧!别去在意那么多。

土地承包到户后,父亲被选为生产队长。生产队事也特多,催公粮、交提留,这些事都落在父亲身上。今天张三和李四家因土地边界发生抓扯,父亲得去调解,明天哪家公婆与儿媳吵了,父亲也得去劝说。父亲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讲究的是公正,因此在村里,还是较有威望的。

还记得有一次搞计划生育,同村刘家院子的一户人家怀上了二胎,他家大儿子有残疾,申请的二胎手续迟迟未下来,可在这个时候就那家的女人怀上了。而且夫妻商量准备生下来,其实八十年代初,农村人也不知怎样避孕,怀上了就生,可那时是计划生育控制的高峰期,那家的女人在她家的亲戚家东躲西藏。不知乡政府怎么知道消息的,那女人回来了,乡派出所、乡政府、联防队、村干部准备那晚围住她家的房子,抓住那女人弄去。村上六点通知了父亲,父亲急了,那户女人所怀的胎儿也有六个月了,是一条生命呀!急忙通知了他们家,就在他们刚逃去不久,几十人的大网布控好了,可后来他们扑了个空。这肯定要彻查谁走漏了消息,自然查到了父亲的头上,那时,父亲当生产队长一年的工资就二百多块钱,最后被乡政府全扣了。父亲对妈妈和我们也聊此事,他笑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凡事在他眼里,总会被轻描淡写。都说父母是榜样,很多东西或许会潜移默化,根植于我们身上。

回忆会断篇,我最怕想起爸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身患癌症时那憔悴干瘦的身影。有时想拨那个熟悉的号码,想喊一声:爸爸!可他累了,长眠不起,我哭了,怕扰了他的梦!

我的父亲大人散文简短篇十六

1982年底,江西财校放寒假过年,某日我从学校兴高采烈坐车回来。刚走到老家村口时,本堂的一位大嫂对我说:“你父亲去世了,他是睁开眼走的。你母亲怕影响你的学习成绩,没有将此事告诉你,你母亲真是聪明……”

得知噩耗,如五雷轰顶、悲痛万分,心情难以平静。我赶快走进家里,一根杂木棍直撑住厨房顶边横梁的寒舍中,只有母亲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她脚下的竹火笼里冒出一团黑烟,冬天烧干谷壳取暖。我轻声叫了一声:“妈,您咋……”我知道老妈是个聪明人,这样做一定有她的道理。目的是不让我分心,怕影响我的学习。为了培养我读书日后有出息,母亲可是尝尽了人间的苦头,由于家里贫困,母亲想方设法借钱供我念书。

失去了父亲,其实母亲心里也很难过。我怎么能再责怪她呢!母亲告诉我:“你父亲就葬在后山的九龙坑坡上。”我飞快地向后山走去,到父亲坟前一看:坟头上插着一个花圈,只剩下圈竹枝了。新盖的沙土旁长着少量的青草苗也干枯了。又能怎样呢?我用火柴点燃母亲事先备好的鞭炮,一阵轰鸣后,我弯腰作揖,磕头跪拜!

当天夜晚,我无法入睡,父亲入土为安了,可他的音容笑貌总在我脑海中浮现:父亲初小文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至今我仍写不出)。他年轻时写的一本农村常用字字贴,我读初中时带到学校后,被班主任刘老师当黄书(占为己有)没收了。父亲四兄弟,四姐妹。大伯我也没见过,很早就去世了。父亲男的排行第二,老三(三叔)没读书,但又蠢又恶,脸上的肉是横的,小时候我很怕他。四叔也没读书,虽然话多傻点,但很善良。

父亲在村里当了30多年的村干部,是老共产党员。他身手不凡,会一点武术,但他没有赚钱的手艺(木、篾匠等)。以前公社、大队来人,都是在我家吃饭,母亲也只好于家弄饭招待客人。不但蹭吃蹭喝,来客只交一毛五分钱、三两粮票一餐,我母亲一般是拒收的;而且耽误了做工时间,以前是按工分计酬,其实一天下来只赚几毛钱工分,人却累得够戗的,村里分配粮食等食物皆按得工分多少发放。久而久之,母亲有时也会埋怨父亲不要当这大队长,当穷了家,还得罪了村中不少人。但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自己没犯错误下台,好像不合情理。

据说在“打土壕,分田地”之时,大队没收了地主、富农好多的金银财宝放进祠堂仓库里。书记吩咐会计对我父亲说:“这么多的财宝,按照书记的意思我们三人各分一点,别人哪能知道?”父亲听后,坚决不同意,并斥责了人家一顿,大队会计悻悻而去。最后他们两人私分了一部分,我父亲根本不知道。父亲时常告诫我:“穷人家的孩子要诚实本分,靠真本事吃饭,不贪不占,不作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对我后来的行动倍感教育,为何我工作多年后不愿入党?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母亲和大哥也常埋怨父亲当大队长当穷了家,太耿直太公心了。

1972年10月,我在本大队栋下小学读书。某日下午,父亲到大队开会顺便来看我。班主任罗老师对他说:“你儿子很听话,成绩也不错,大队长只管准备钱让儿子念初中了。”我爸回答说:“只要儿子肯读书,就是100元钱一个字,砸锅卖铁都会让他去读的。”此时,引得教室中同学一片哄笑。其实我是知道家里很穷,也许父亲要面子,也许是高兴,但老爸当时是争硬劲啊!

1977年的'冬天,因村中老江弯曲耗田又涨水,公社决定在村前山脚下修一条新江。某日上午,大家皆拼命的做事,我三叔偷懒不愿干活,有人向我老爸反映。父亲心想:自己是大队长,三弟带头不肯干,人家也会跟样的。于是,父亲走到三叔面前说了他几句,转身回原处正弯腰去挖土时,三叔举起锄头一声不吭地朝父亲头部砸下去。可怜的父亲顿时鲜血淋漓,应声倒地,不省人事了。在场的人慌忙把他扶到大队医疗站,经过赤脚医生简单处理后,因手术大拿不下,只好扶他上车转送县医院救治。

经过县人民医院抢救和治疗,未痊愈,父亲落下了后遗症。由于伤势过重,年龄偏大,其头部神经、血管阻塞,并伴有轻微脑震荡。从此父亲经常神志不清,不能做任何事情,长期呆在家里,所以我家的生活更加困难了。

1982年底父亲是睁着眼睛离开人世的。享年69岁。因为他的二儿子没有替他送终,父亲临终前未曾看上我一眼,肯定是不甘心、无奈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直至现在,父亲也没留下一张遗像或照片。每每想起这些,我都泣不成声、泪如雨下。

我可爱而又可怜的父亲,儿子以前没有能力让您过上一天好日子,享受过一回像样的幸福。请原谅您这也许不孝的儿子吧,如果还有来生,我仍愿做您的儿子,肯定让父亲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就此搁笔了父亲,愿您在九泉之下很好的安息吧!

2011.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