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4:27:08 页码:8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汇总14篇)
2023-11-24 04:27:08    小编:ZTFB

总结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通过总结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发表一篇优秀的总结可以提升我们在学术界或职场中的声誉和竞争力。希望下面这些范文能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一

党性的概念是列宁最早提出来的。1894年列宁从哲学和世界观角度提出了党性问题,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估计时都必须公开地站到―定社会集团立场上。”对于党性问题,我们党最早阐述它的是刘少奇,他在《人的阶级性》一文中对其作了精辞的概括: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声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这一概括,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阶级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党的党性又不直接等同于阶级性,而是高于阶级性,是阶级性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主要阶级基础的政党,中国工人阶级所具有的基本特性理所当然地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阶级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有着远大理想、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不仅具有工人阶级的一般特性,而且,把工人阶级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性,升华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把工人阶级的团结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升华为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铁的纪律;把工人阶级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的优秀品质,升华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工人阶级坚韧性、战斗性和革命彻底性,升华为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宝贵生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的集聚和升华,是高度发展了的阶级性。

那么,什么是党性修养呢?所谓党性修养,就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我们党的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修养”一词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存在久远,它的最初的意思,是指通过内心的反省,培养一种完善的人格。“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我们的老祖宗是很重视人的修养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的经典著作和古人的著作中,都包含了许多这样的观点。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这里,“修身”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说的“修养”,虽然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有益成分,但绝不等同于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而是与完成伟大任务、实现伟大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自觉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使自己的情操、风格、精神境界和言论行动更加符合客观世界发展规律、永远保持先进性的过程。一般而言,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党性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工人阶级先锋战士所必需的基本素质要求。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的党性及党性修养,其内涵和要求也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从本质上讲,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等。这些,构成了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基本原则。但是,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不仅要坚持党性的基本原则,还要把握党性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党的任务的变化,党性原则的具体要求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党性的基本原则,比如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等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会有具体的、特定的内涵。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主要目标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这种时代的要求和当时中国的实际,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同反动派进行殊死的搏斗。那么,那个时期共产党的党性的具体要求应该表现为一种特有的“牺牲精神”,于是就有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执政党,党所面临的环境、地位和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条件下,共产党的党性内涵又有什么具体要求呢?总结我们党执政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执政条件下,共产党的党性应该突出表现为能否过好权力关、地位关和名利关,集中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二

我们党―贯重视和强调加强党性修养。为什么会如此,根本的就在于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先进性是党的生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只有细胞健康,整个肌体才能健康。换句话说,只有每个党员都是先进的,我们党才是先进的。党的肌体能否保持健康,决定于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取决于每一名党员的素质,而党员素质的提高,必须要经过党性锻陈和素质修养来实现。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对于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和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加强党性修养是新形势提出的新课题。当前,国际风云变幻,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国内改革日益深化,我们的发展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处在矛盾多发期。这种形势使我们党、我们的党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些考验面前,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同志保持住了共产党人的本色,保持住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吐。也就是说,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是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的。但我们也要看到,也确实有一些党员和干部,没能经受住考验,丧失了理想,丧失了党性。轻者迷失方向,成为彷徨者;重者蜕化变质,成为人民唾弃的腐败分子。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我们要通过在全党范围内倡导加强党性修养,使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帮助党员提高应对各种考验的能力和自觉性。

第二,加强党性修养是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特别是我们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新的任务面前,我们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东西很多,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来弥补这个差距,以使我们的能力能够适应新形势和完成新任务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提高“五种能力”,即: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不断地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坚持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生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我们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这“五种能力”,唯一的途径是加强学习和修养。

第三,加强党性修养是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现实需要。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好,群众就支持我们,拥护我们。反之,群众就反对我们,党也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应当说,我们的作风从总体上讲是不错的,但是,在我们党内,又确实存在着作风不纯、不正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甚至以权谋私,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党的形象,影响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就必须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使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心里永远想着群众,始终代表群众利益,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第四,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修主课。刘少奇曾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的本质改造。这揭示了党性修养的实质。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先天具有、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后天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一个自觉的、长期的、十分艰苦的磨炼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党锻炼是一个党员进步的前提,锻炼得越自觉,进步就越快。江泽民曾十分明确地旨出:“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需要经过长期磨炼,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在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实践中,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一生自觉地经受考验。”一个人组织上入了党,并不等于思想上也完全入了党。要达到在思想上完全入党,真正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改造自身存在的一切与党的先进性相背离的思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此,我们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将加强党性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必修之课。

需要指出的是,在加强党性修养这个问题上,一些同志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比如,有的同志认为现在讲修养是搞过去“左”的那一套,“过时了”;有的同志认为党性修养“没有用”;还有的同志认为别人不讲修养而自己讲修养“要吃亏”,等等。广大党员要增强搞好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就必须与这些错误思想作斗争。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三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没有党性的人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党性不强或党性不纯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磨炼、自我改造、自我修养才能获得的。注重党员修养,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条成功经验,同时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共产党员的必修课。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四

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等等。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目前许多企业都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1、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各企业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管理制度。公司经理和生产厂长等主要领导干部要把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要有一名副经理(副厂长)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总机动师或分设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在主管经理(厂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车间由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工段、班组也有兼职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

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最熟悉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发挥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在其制定的《设备技术管理制度(试行)》中,要求设备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操作工应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应加强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1990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检查某石化总厂的一个循环水泵房:14台泵,台台完好;14个润滑点都及时保持润滑良好;7692个静密封点,只有一点不明显的泄漏,泄漏率只有0.13%;37盏灯具完好;774块玻璃,块块明亮无缺;工具箱工具摆放整齐,对号人座;备用设备班班盘车,靠背轮上有记号。泵体的颗颗螺丝发亮,阀门的根根丝杆见光。他们真正做到了“屋外与屋内一个样,高空与地面一个样,后院与前院一个样,系统与装置一个样”。

2、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综合生产管理工作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生产管理工作,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前一种运动形态的管理称技术管理,后者称为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设备从规划到设计、制造阶段,费用是递增的;安装阶段以后费用开始下降;运转阶段的费用大体保持稳定的水平,而且历时较长;最后费用再上升,说明设备已到了应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阶段。对使用单位,购置新设备时不仅考虑购置时的购置费(即生产费),还要考虑设备在运转阶段的使用费(或维持费)。

设备综合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使企业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它不是只顾设备的某一阶段,而是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费用最经济,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为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设备的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生产费用是设备构成以前调研、设计、试制、制造、储存、运输等付出的费用,一般是产品的售价。使用费用(又叫维持费用)是设备在使用阶段付出的费用,包括动能、工资、维修、折旧、保险、培训等费用。在设计阶段不能只顾降低制造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节能性等,要长远地估计到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使用阶段不能只强调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而要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获得的生产成果进行比较,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设备管理多注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中也突出了考核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于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而对经济效益不那么重视。我们运用设备周期费用的概念,就可以克服在设备管理上只看技术成果,不看费用消耗;在设备使用上只重工艺需要,不讲合理使用和发挥设备潜力的现象。

为了便于对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做出判断,应适当增加经济效益指标。由于企业普遍推行了设备维修费用等项目的考核,因而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支出。

3、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

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为生产服务。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变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用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向,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当企业经营方向转变的时候,企业的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也应及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变化了的经营方向对设备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4、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结合,互遇信息。设计、制造部门不能只顾降低设备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环保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等。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使研制出来的设备符合用户要求。在设备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用户应及时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

5、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计划检修。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6、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求集中力量对现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只有把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工作做好,才能克服现有企业耗费高、能耗大、质量差等弊端。另外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无止境地延长“寿命”,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因为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技术性能日益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逐渐增多,修理费用一次比一次高,修理周期愈来愈短。据资料统计,一台普通车床如折旧周期按22年计算,则在22年中所花的使用费用为设备价值的6倍。所以在设备维修中,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7、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

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向着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及结构复杂化等特点发展。为了对现代化设备搞好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结合。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五

3、铝模板材料收发管理、前三层技术跟踪;。

4、协调总包单位处理现场问题、处理工厂未完善的模板问题、现场人工安排;。

5、掌控工程进度,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客户满意要求;。

6、完善工程签证等各种相关结算资料,材料进场资料;。

7、有效控制产品售后服务产生的人工等成本;。

9、组织安排现场铝模板工程的日常巡查管理工作,协调现场配合工作;。

10、主持召开项目例会,对项目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六

(3)督促各组严格执行中心安全管理制度,根据需要制定本部门有关实施细则;。

(4)协助中心领导建立健全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

(5)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6)组织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监督整改措施落实;。

(7)组织开展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检查和评价。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七

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等等。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目前许多企业都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搞好设备,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各企业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度。公司经理和生产厂长等主要领导干部要把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要有一名副经理(副厂长)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总机动师或分设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在主管经理(厂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车间由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工段、班组也有兼职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

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最熟悉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发挥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在其制定的《设备技术管理制度(试行)》中,要求设备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操作工应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应加强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1990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检查某石化总厂的一个循环水泵房:14台泵,台台完好;14个润滑点都及时保持润滑良好;7692个静密封点,只有一点不明显的泄漏,泄漏率只有0.13%;37盏灯具完好;774块玻璃,块块明亮无缺;工具箱工具摆放整齐,对号人座;备用设备班班盘车,靠背轮上有记号。泵体的颗颗螺丝发亮,阀门的根根丝杆见光。他们真正做到了“屋外与屋内一个样,高空与地面一个样,后院与前院一个样,系统与装置一个样”。

设备综合生产管理工作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生产管理工作,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前一种运动形态的管理称技术管理,后者称为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设备从规划到设计、制造阶段,费用是递增的;安装阶段以后费用开始下降;运转阶段的费用大体保持稳定的水平,而且历时较长;最后费用再上升,说明设备已到了应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阶段。对使用单位,购置新设备时不仅考虑购置时的购置费(即生产费),还要考虑设备在运转阶段的使用费(或维持费)。

设备综合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使企业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它不是只顾设备的某一阶段,而是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费用最经济,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为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设备的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生产费用是设备构成以前调研、设计、试制、制造、储存、运输等付出的费用,一般是产品的售价。使用费用(又叫维持费用)是设备在使用阶段付出的费用,包括动能、工资、维修、折旧、保险、培训等费用。在设计阶段不能只顾降低制造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节能性等,要长远地估计到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使用阶段不能只强调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而要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获得的生产成果进行比较,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设备管理多注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中也突出了考核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于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而对经济效益不那么重视。我们运用设备周期费用的概念,就可以克服在设备管理上只看技术成果,不看费用消耗;在设备使用上只重工艺需要,不讲合理使用和发挥设备潜力的现象。

为了便于对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做出判断,应适当增加经济效益指标。由于企业普遍推行了设备维修费用等项目的考核,因而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支出。

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

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为生产服务。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变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用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向,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当企业经营方向转变的时候,企业的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也应及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变化了的经营方向对设备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结合,互遇信息。设计、制造部门不能只顾降低设备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环保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等。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使研制出来的设备符合用户要求。在设备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用户应及时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

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计划检修。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求集中力量对现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只有把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工作做好,才能克服现有企业耗费高、能耗大、质量差等弊端。另外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无止境地延长“寿命”,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因为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技术性能日益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逐渐增多,修理费用一次比一次高,修理周期愈来愈短。据资料统计,一台普通车床如折旧周期按22年计算,则在22年中所花的使用费用为设备价值的6倍。所以在设备维修中,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向着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及结构复杂化等特点发展。为了对现代化设备搞好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结合。

面对现代化的生产装置和复杂的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到对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而且要对引进的外国先进设备,在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对全体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长期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技术教育培训和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为了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应加强对现代设备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研究,积极组织国内、国外及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进行考察、学习、引进、移植、总结、推广,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与设备生产管理工作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各企业必须进行设备研究工作。对于重点设备研究项目或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项目,要组织各企业的设备研究力量或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协作,集中力量,分工协作进行攻关。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应及时推广应用。

在20世纪60年代,大庆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装备落后,生产及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人精神,在短时间内,为国家拿下大庆油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树立了工业学大庆的光辉旗帜。大庆油田30多年以来,一直稳产高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大庆油田的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也非常出色。大庆人在生产斗争中,磨炼出来的“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严格的要求、严细的作风)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试问大庆人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创造了奇迹,主要原因何在?结论是明确的:他们靠的是中国***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和20世纪60年代相比,如今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弘扬雷锋精神,学习大庆经验。在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人的工作。设备再先进也是人造的,结构再复杂要靠人去操作、维修和管理。而人的思想觉悟水平和技术水平对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关系极大。要教育广大职工护工厂的设备。当然,思想工作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把思想教育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才能把设备生产管理工作持久地搞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1)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下实现产出最大。也可理解为相对作业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及方法,是否最适合并被充分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时间人均产量就会提高,生产成本就会降低。

2)品质就是把顾客的要求分解,转化成具体的设计数据,形成预期的目标值,最终生产出成本低、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产品品质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对于生产主管来说,品质管理和控制的效果是评价其生产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品质管理,就是为了充分满足客户要求,企业集合全体的智慧经验等各种管理手段,活用所有组织体系,实施所有管理及改善的全部,从而达到优良品质、短交货期、低成本、优质服务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3)成本是产品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企业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成本的高低,如果成本所挤占的利润空间很大,那么相应的企业的净利润则相对降低。因此,生产主管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必须将成本绩效管理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4)交货期是指及时送达所需数量的产品或服务。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交货期的准时是非常重要的。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一个企业即便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够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而且生产的产品成本低、价格便宜。但是没有良好的交货期管理体系,不能按照客户指定的交货期交货,直接影响客户的商业活动,客户也不会购买你的产品。因此交货期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客户进行商业活动的关键,不能严守交货期也就失去了生存权,这比品质、成本更为重要。

5)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免遭损失,安全地进行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出现工作事故,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交货期,还会对员工个人、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对国家也产生很大的损失。

6)员工士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离职率、出勤率、工作满意度。高昂的士气是企业活力的表现,是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有不断提高员工士气,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从而使公司尽可能地快速发展。

总之,设备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设备综合管理与许多因素有关。根据许多在设备管理改革和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效的优秀单位来看,领导重视是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八

安全生产是公司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实行“防火、防盗、防事故”的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全民动员”的方针,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生产经营秩序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  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第三章  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人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把安全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计划 。

4、积极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事故隐患,使生产经营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和行业要求。  

6、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职责

1、制订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并负责组织落实。  

2、落实本部门兼职安全员、消防员(车间)人选。  

3、组织本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6、协助和参与公司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7、定期向安全生产负责人反映和汇报 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 

8、在每周检查公司5s管理工作的同时检查各部门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区与5s管理工作责任区的责任人相同),在例会上通报检查情况,及时做好安全总结 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杜绝事故发生。

三、安全员岗位职责

1、具体负责相应区域(车间车辆、设备操作等)的安全管理、宣传工作。

2、每日巡查相应区域的安全生产情况,定期检查维护生产设备、消防器材、电路,确保设备器材的正常使用及安全完好,及时纠正解决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3、了解管辖区域的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汇报安全生产情况。

4、及时汇报突发事故,协同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处理事故,维持事故现场,及时抢救伤亡人员,制止事故事 态发展。

四、义务消防员岗位职责

1、接受安全员的工作安排,分管每一具体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2、由安全员组织,进行不定期的消防演习,确保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

3、由安全员组织对公司安全生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刻制止并做好防范措施,向安全员汇报。

4、协助安全员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理工作。

五、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1、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活动,增强安全法制观念和意识。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遵守劳动纪律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3、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及时向公司有关负责人反映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安全会议

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月的工作总结 各部门要求有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定期分析安全生产状况,对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制订对策,并组织实施。

第五章  安全培训  

1、公司全体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教育。 

3、公司对全体员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应将按安全生产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六章  安全生产检查  

二、公司应组织生产岗位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具体要求是:  

(一)、生产岗位安全检查,主要由员工每天操作前,对自己的岗位或者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自检,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进行操作。内容包括:

1、设备的安全状态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2、规定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3、所用的设备、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4、作业场地以及物品的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5、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准备齐全,是否可靠;  

6、操作要领、操作规程是否明确。  

1、是否有职工反映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职工是否遵守劳动纪律,是否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生产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三)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主要由公司每年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危险物品、消防设施、运输车辆、防尘防毒、防暑降温、厨房、集体宿舍等,分别进行检查。

第七章  生产场所及设备安全措施   

2、在生产经营场所内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生产作业场所、仓库严禁住人。  

二、公司的生产设备及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生产设备必须进行正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保持安全防护性能良好。     

三、特种设备必须按下列检验周期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1、溶解乙炔气瓶,每三年进行一次检验。   

第八章  职工安全卫生保护措施  

3、公司禁止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禁止安排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过重的体力劳动或危险作业。

4、公司应通过卫生部门防疫站对生产工人进行上岗前体检和定期体检,[莲~山 课件 ]采取措施,预防职业病。

第九章  伤亡事故管理  

2、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后,公司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并报告 集团公司。

第十章 附  则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外协用工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外协工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工矿商贸企业从事生产、检修、工程建设、服务作业的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名词术语】 本规定所指外协工,是指直接与劳务派遣单位或工程项目承包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通过劳务派遣或者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到用工单位、发包单位从事生产、检修、工程建设、服务作业的人员。

本规定所指外协用工,是指工矿商贸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或者工程项目承包用工方式使用外协工协助本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用工形式。

第四条【管理责任】 采用劳务派遣方式的用工单位应当对外协工安全生产负直接管理责任,劳务派遣单位负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采用工程项目承包方式的,发包单位应当对发包的工程项目及外协工的安全生产负协调、监督责任。承包单位应当对承包工程项目及外协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负责,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约定,接受发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

第五条【合法性规定】 用工单位、发包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和承包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证照资质。

第六条【建立外协用工管理制度】 用工单位、发包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承包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外协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外协工安全生产管理。

第七条【外协工的责任】 外协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或者承包单位和发包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服从安全生产管理。

第八条【监管部门的职责】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应当依本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或辖区内外协用工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劳务派遣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

第九条【资格审查】 用工单位应当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资质与条件进行审核,对不具备合法资质和不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要求的,不得与之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第十条【劳务派遣协议中权利与义务】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并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不得违反本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劳务派遣要求】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外协工应当符合用工单位对其身体、文化程度、安全生产技能和资格等条件的要求,并与派出的外协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

第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的职责】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加强对外协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八)为外协工进行派遣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用工单位备案,建立外协工职业健康档案。

第十三条【用工单位的职责】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规定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规定,加强劳务派遣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负责外协工的现场安全管理,并履行下列职责:

(二)为外协工提供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个体防护用品;

(四)按有关规定对外协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五)履行与劳务派遣单位所签订合同中约定的安全生产事项;

(七)对劳务派遣期间接触职业危害的外协工进行岗前、岗中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外协工职业健康档案。

第十四条【用工单位的义务】 用工单位不得违章指挥或强令外协工在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未排除的生产经营场所或岗位作业。

第十五条【用工单位的权利】 外协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其退回劳务派遣单位:

(二)严重违反用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四)《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退回的情形。

第十六条【外协工的权利义务】 外协工享有《安全生产法》第三章四十四条至五十一条中规定的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工程项目承包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

第十七条【资格审查】 发包单位应当对承包单位的资质与条件进行审核,对不具备合法资质和不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不得与之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

第十八条【资质管理】 承包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范围承接工程项目,不得假借、转借资质承包工程项目。

第十九条【安全管理协议】 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中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不得违反本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条【发包单位的责任】 发包单位应当加强对承包单位及外包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不得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为承包单位提供符合相关法规规定及合同约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三)告知外协工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中双方对外协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

(十一)有多个承包单位交叉作业的,应当采取措施统一协调管理;

(十二)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用工变化情况。

第二十一条【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承包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外协工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负责,承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二)配备满足承包工程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

(九)按规定和协议要求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防治,保障其符合国家标准;

(十一)为外协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

(十二)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外协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十三)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管理,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并报发包单位备案。

第二十二条【现场安全管理】 承包单位在承包的工程项目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五)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标识等。

第二十三条【发包单位的义务】 发包单位不得违章指挥或强令承包单位及其外协工在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未排除的生产经营场所或岗位冒险作业。

第二十四条【承包单位的拒绝权】 发包单位提供的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协议约定的,承包单位有权拒绝生产作业,待发包单位整改达到要求后再组织生产。

承包单位及其外协工有权拒绝发包单位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并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举报,发包单位不得因此与承包单位解除承包合同。

第二十五条【承包单位隐患整改的义务】 承包单位对发包单位提出的安全隐患,应当按要求立即整改。发包单位应当协助承包单位进行隐患整改和现场协调,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并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十六条【发包单位的安全检查权力】 发包单位对承包单位不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发包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安全管理混乱的,重大隐患治理不力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发包单位重大经济损失的,发包单位有权依法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绩效审核】 发包单位应当建立合格承包单位名录,定期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资质、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安全生产绩效进行审核,对审核不能满足要求的,取消其承包资格。

第四章 应急救援及事故责任

第二十八条【应急预案】 用工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外协工、发包单位应当将工程项目承包外协工纳入本单位的应急管理体系。承包单位应当按规定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九条【劳务派遣用工事故报告及救援】 劳务派遣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用工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并按规定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同时通报劳务派遣单位。

第三十条【工程项目承包用工事故报告及救援】 工程项目承包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承包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并按规定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同时通报发包单位。发包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协助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第三十一条【事故调查】 劳务派遣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用工单位负责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劳务派遣单位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工程项目承包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承包单位负责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发包单位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第三十二条【事故责任认定原则】 事故责任认定按照本规定各方应履行的职责,根据事故调查责任认定,各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事故赔偿】 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由劳务派遣单位或承包单位负责办理伤亡者工伤保险补偿事宜,用工单位或发包单位应当配合外协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第三十四条【事故统计主体】 劳务派遣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统计归属用工单位。工程项目承包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统计归属承包单位。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外协用工属地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综合监督。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本辖区内煤矿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进行监察。

第三十六条【监管责任】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外协用工的监督管理,督促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义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三十七条【备案】 劳务派遣单位和承包单位在注册地以外地区高危行业企业实施劳务派遣和工程项目承包的,应当按规定向用工所在地、工程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外协用工事故属地管理】 外协用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由事发地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及事故责任认定,按规定进行事故上报和统计,并通报劳务派遣单位、承包单位注册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

第三十九条【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义务,未取得相应的证照和资质、有关人员未持证上岗、安全投入和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违章指挥、冒险作业、隐患治理不力、事故报告不及时等情况,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依法进行督察和处罚。

第六章  罚则

第四十条【对劳务派遣单位的处罚】 劳务派遣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一)未履行本规定第十二条有关安全生产职责的;

(二)提供的外协工安全生产资格和技能不符合劳务派遣协议中规定条件,弄虚作假的。

第四十一条【对用工单位的处罚】 用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被派遣外协工人身伤亡的,承担事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与未取得合法劳务派遣资质的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

(三)未履行本规定第十三条有关安全生产职责的。

第四十二条【对发包单位的处罚】 发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承包工程项目停产整顿;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将工程项目发包给无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的;

(二)对承包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要求的;

(四)因压缩合同约定工期造成事故隐患的;

(五)未履行本规定第二十条有关安全生产职责的;

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处罚。

第四十三条【对承包单位的处罚】 承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对责任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将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的;

(二)超越资质范围,假借、转借资质承包工程项目的;

(三)未履行本规定第二十一条有关安全生产职责的;

(四)未履行本规定第二十二条有关规定的。

第四十四条【未报告事故的】 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未按照本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上报事故的,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五条【未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 外协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危险紧急情况下,未按照本规定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立即组织救援,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安监人员玩忽职守的】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在对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管理的监管监察工作中,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参照执行】 在企业从事设备承租服务、设备与产品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项目现场作业的非本企业外来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名词术语】本规定所称劳务派遣,是指用工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设置要求,向依法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提出用工需求并签订协议,劳务派遣单位将与自己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本规定所指外协工)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一种用工方式。

本规定所称劳务派遣单位,是指按照《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资质,向与其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用工单位进行劳务(外协工)输出,从事劳动服务的公司,也称劳动服务公司。

本规定所称用工单位,是指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使用劳务派遣外协工但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实际使用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规定所称工程项目承包,是指发包单位将本单位的生产或检修、建设施工、服务作业等工程或项目,对外承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法人单位即承包单位,由其组织员工(即本规定所指外协工)完成工程项目承包合同规定任务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

第四十九条【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20 年 月 日起实施。

《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一)社会大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动走向城市,参与城市的建设,形成了庞大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近15年来,随着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化,企业用工制度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统计,2015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在高危行业,他们占到了总用工量的60%以上,在建筑行业更是高达80%以上。

目前企业对非正式录用的工作人员,称谓不一,如:农民工、外委工、外包工、协力工、外用劳务工、劳务派遣工等。在《管理规定》的起草中,我们将这种用工方式统一称为“外协用工”。

外协用工形式适应了企业灵活选择劳动力的内在需求,又符合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要。从本质上说,它是市场机制引导和利益驱动下形成的,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劳动制度创新产物,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城乡就业和再就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外协用工已成为众多行业企业用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技术服务等高新技术领域这种用工形式也有趋高发展的态势。

外协用工发展速度之快,其原因:首先,适应了企业业务开展或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可以借助于外部力量或专业资源解决企业大量生产、服务的问题;其次,企业使用外协用工,用工机制更为灵活,可以改善劳动管理,劳动报酬相对低廉,有利于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增强竞争力。用工企业是与劳务派遣单位或承包(分包)单位签订合同,而外协用工个体是与劳务派遣或承包(分包)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有关劳动保障及管理风险都应由劳务派遣或承包(分包)单位承担,可以弱化用工单位劳资关系,降低企业用工的风险。

(二)企业诉求及调研发现的问题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很多会员企业反映,外协工在为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引发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难题,特别是外协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多发和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等问题,给企业带来很多困惑,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呼吁国家层面尽早出台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排忧解难。应协会会员企业的诉求,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于2015年11月底至2015年5月开展了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活动,形成了调研报告。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1.有关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立法滞后,现行法律法规不适应外协用工的发展形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因用工模式的改变,不再单纯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各行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有关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管理及劳动关系管理的规定,对与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各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已经不适应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及外协工生命安全和权益保障及外协用工模式规范发展的需要。

2.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外协用工安全管理不到位。调研发现,各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经验,有力地促进和强化了对外协用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是,企业对外包(承包)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以及自身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一些企业对外协用工的教育培训、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承包工程项目则存在“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象。二是注重揽工程、要效益、轻安全,大都不愿意在安全上添设备、作投入,在安全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而发包企业对承包(分包)工程项目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许多企业为了赶工期,对外包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违反作业安全的行为熟视无睹。三是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设项目单价过低,导致安全投入不足。一些企业为了竞得项目投标,一味压低项目报价,缩减项目安全投入,忽视安全生产和对外协工的安全保护。

3.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安全保障能力差。一是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过低,不足以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二是承包(分包)商的市场准入标准不高。建筑行业制定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分别对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的资质条件进行了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同地区因经济水平和管理理念不同,对资质审查、发放标准的掌握也不同,导致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业大量进入市场,大量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通过挂靠大公司进入市场,形成了恶性竞争,既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又无法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生产。对于非建筑行业的承包单位目前还没有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4.外协工素质差,流动性强,管理困难。一些劳务派遣单位和承包单位规模小,人员构成主体为农民工群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调查,外协工的流动率在30%以上,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水平低,增加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

5.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对外协用工监督管理不力。外协用工劳动关系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使其极易成为监管部门的监管盲区。政府相关部门监督检查企业外协用工维权的问题比较多,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的情况少。针对目前一些企业忽视、弱化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情况,政府监管部门还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调研报告中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建议。2015年5月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将调研报告上报国家安监总局,总局局长骆琳同志和副局长孙华山同志分别作出了批示,要求将此课题成果予以必要的宣传和政策转换。

二、起草主要过程

1. 2011年年初,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孙华山副局长的指示要求,国家安监总局政策法规司将“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的起草工作列入总局201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部门规章),并委托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组织开展起草工作。

2. 2011年2月,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成立了起草小组,由刘成江副会长任起草小组组长,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邬燕云和协会副秘书长邱宝杓任副组长,具体工作由协会宣教部负责,来自中钢武汉安环院、中石化、中铁建、中煤、中铝、中国远洋等八家企业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作为起草小组成员,参与了起草小组的工作。

3.2011年3月28日,召开了起草小组首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起草工作方案,规定的名称、适用范围及相关概念,落实起草工作任务,讨论起草工作进度安排。2011年7月召开了第二次起草小组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起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达成共识。

2011年6月至8月,起草工作小组协会内部成员,组织了四次内部讨论会,讨论修订草稿内容。

4.2011年9月8日,召开了《管理规定(讨论稿)》征求意见会议,来自武钢实业公司、武钢兴达公司、中煤建设集团公司、北京栗园劳动公司、燕华建筑安装公司、中铁建设集团公司装饰分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等15家企业涉及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或劳务公司)的相关负责人20余人参加了会议,针对讨论稿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

起草小组一共历时7个月,前后修订了十稿,形成了此“送审稿”。

三、解决的主要问题

1.体现立法宗旨之一:明确划分了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各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和职责。

上述单位之间特别是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对其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清,尤其是发生事故以后,扯皮现象多,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也不利于安全发展和企业安全生产。

管理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各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采用劳务派遣方式的用工单位应当对外协工安全生产负直接管理责任,劳务派遣单位负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采用工程项目承包方式的,发包单位应当对发包的工程项目及外协工的安全生产负协调、监督责任。承包单位应当对承包工程项目及外协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负责,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约定,接受发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

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十条分别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2.体现立法宗旨之二:切实体现维护外协工的生命安全和权益保障的宗旨

管理规定的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等条款及第四章条款,涉及到外协工生命安全和权益保障等内容,及安全费用、工伤保险、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险的缴纳责任方,职业健康体检、个体防护用品的提供方,均给出了明确规范要求。

3.明确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界定为安监总局直接监管的范围,适用于工矿商贸企业内从事生产及检修、建设施工、服务作业外协用工的安全生产管理。

4、明确管理对象,界定名词术语

根据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调研情况,外协用工具体形式较多,但是根据人员的劳动关系、用工方式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主要可归结为劳务派遣和工程项目承包两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用工涉及到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两个对象,是劳务派遣公司将招收的人员派遣到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组织生产劳动,进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程项目承包涉及到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是承包单位承包了发包单位的工程项目,包括生产、检修、建设施工等项目,承包单位组织外协工进行生产劳动,其安全生产管理相对独立。因此,本《管理规定》的管理对象包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共两组,对上述四个对象及外协用工、外协工等名词术语进行了界定。

5、与其他法规的一致性与补充性

《管理规定》与《安全生产法》:管理规定的主要核心内容来自《安全生产法》,管理规定重点是明确企业各方主体责任,这是对《安全生产法》内容的一个细化和补充。

《管理规定》与《劳动合同法》:本管理规定中的劳务派遣概念与《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务派遣概念保持一致性,是相互衔接的。

四、《管理规定》的作用

《管理规定》的发布实施,对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如下作用:

1.《管理规定》填补了关于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立法的空白,其颁布实施,将改变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无法可依的局面,使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管理规定》明确了相关各方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必将极大促进企业加强对外协用工的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减少外协工生产安全事故,保护外协工的生命安全,保障了外协工的合法权益,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管理规定》的发布实施,将会淘汰一批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劳务派遣单位、承包单位,并促进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条件较好的单位不断发展壮大,对显著提升外协用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更加规范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起到法规的导向引领作用。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九

借条。

的基本内容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本外币)、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只要具备债务人姓名、借款金额、债务人姓名及借款日期(尽管是后来添上的),但符合借条的主要要件,因此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产生争议,是可以作为证据向人民法院主张债权的,人民法院也会采信的。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十

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二、各级领导在所属职责范围内,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三、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要求做到群管、群防、群查、群治的安全工作方针,确保无安全事故。

四、新工人进厂必须坚持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五、酒库、酒成品仓库、包装材料仓库,严禁使用明火烧焊,要有严格的防火安全措施,要有明显的禁火标志,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降低空气中的酒精浓度。

六、发现机、电设备运转声音异常或有异味,必须立即关闭电源、挂牌、停机检查、维修,不得带病运转操作,设备运转部位都必须要安装防护罩。

七、车间内不准带小孩、洗衣服。

八、车间、仓库内严禁吸烟、烤火、烧饭,非仓库人员不得擅自入内。

九、公司生产区域及仓库各处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妥善保管。

十、公司的所有电器保险丝要适当,不准任意调大或调小,更不能用铜丝代替,不准用湿手湿布去擦电器设备。

十一、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证方可上岗。

十二、事故发生后“三不放过”

1、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

2、事故者及广大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

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必须立即停产整顿,找出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将不合格产品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质量事故:

1、产品理化指标不合格;。

2、产品外观不合格(酒量有沉淀、酒质混浊、酒中有异物);。

3、外包装不合格,或者装错包装、贴错标签;。

4、未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出现的不合格产品。

二、当发生产品质量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生产,维护好现场(已发出产品应立即退回,全部返工,重新生产)。

三、立即由分管质量的经理,组织质检、车间等有关部门到现场调查处理。

四、做好质量事故分析处理,找出产品质量事故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纳入工艺文件中去,以防再次出现质量故障。

1.2015新版工厂规章制度。

2.2014最新企业规章制度范本。

3.2014最新食品厂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4.公司员工规章制度大全(最新)。

5.完整的劳动规章制度。

6.塑料厂规章制度。

7.公司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范例)。

9.2016年工厂规章制度。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十一

1、负责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控制生产进度,负责工序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负责生产过程中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员工的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操作培训。

3、负责公司各项生产和管理程序、制度的执行和检查。

4、负责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损耗控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十二

党性是什么,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是一个政党生命所系、力量源泉所在。党性反映一个党员的政治素质,展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本色。强调,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理论修养。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为此,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切切实实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学习方法上,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通过学习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二是加强道德修养。“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修养直接关系到人生境界的高低,修养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道德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自身的修养放在第一位,做官先做人,为官重修德,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注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在立德上下功夫。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中,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总之,每一名共产党人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更应努力争做道德模范。

三是加强政治修养。党员政治修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对新一届中央委员提出要“自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一名好干部,第一条就是信念坚定,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主义理想仍然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共产党员的人生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必须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张,展示了共产党人政治修养的最高境界。要实现党的纲领,坚定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张不动摇,这就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

四是加强纪律修养。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命线,是立党之纲、治党之需、强党之要。强调:“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有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要使守纪律成为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觉修养。”严守纪律,终归要在心底留一分敬畏之心。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增强组织观念,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深刻认识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吾日三省吾身”,如此,才能真正把党的纪律作为自己的言行指南。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一身正气,坦坦荡荡。

五是加强作风修养。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90多年的历程清晰地表明,正是因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党才赢得亿万人民矢志不渝的坚定支持;正是因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的正确主张才会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而形成推动历史发展的洪流。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群众工作,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对群众的思想情况摸准、摸实、摸清,尤其要对其产生的疑虑要摸透,要全盘掌握其所想、所需。如果是“闭着眼捉麻雀”,“不瞄靶心乱放枪”,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要坚持常深入基层,到问题多、有困难的地方去,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加强微观指导,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十三

4.负责生产现场5s现场监理工作;。

5.负责组织产品生产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并具体执行;。

6.负责督促下属人员执行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并检查考核;。

7.汇总、归档车间相关统计报表及记录。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怎么写篇十四

生产管理做为一个高层管理者,他的工作从点到在,从基层生产工人到管理者,再到对于生产机械的管理,可谓内容繁多。以下是列述出详细的,可供参考。

目前许多企业都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1、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各企业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度。公司经理和生产厂长等主要领导干部要把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要有一名副经理(副厂长)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总机动师或分设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在主管经理(厂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车间由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工段、班组也有兼职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

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最熟悉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发挥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在其制定的《设备技术管理制度(试行)》中,要求设备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操作工应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应加强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1990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检查某石化总厂的一个循环水泵房:14台泵,台台完好;14个润滑点都及时保持润滑良好;7692个静密封点,只有一点不明显的泄漏,泄漏率只有0.13%;37盏灯具完好;774块玻璃,块块明亮无缺;工具箱工具摆放整齐,对号人座;备用设备班班盘车,靠背轮上有记号。泵体的颗颗螺丝发亮,阀门的根根丝杆见光。他们真正做到了“屋外与屋内一个样,高空与地面一个样,后院与前院一个样,系统与装置一个样”。

2、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综合生产管理工作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生产管理工作,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前一种运动形态的管理称技术管理,后者称为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设备从规划到设计、制造阶段,费用是递增的;安装阶段以后费用开始下降;运转阶段的费用大体保持稳定的水平,而且历时较长;最后费用再上升,说明设备已到了应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阶段。对使用单位,购置新设备时不仅考虑购置时的购置费(即生产费),还要考虑设备在运转阶段的使用费(或维持费)。

设备综合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使企业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它不是只顾设备的`某一阶段,而是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费用最经济,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为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设备的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生产费用是设备构成以前调研、设计、试制、制造、储存、运输等付出的费用,一般是产品的售价。使用费用(又叫维持费用)是设备在使用阶段付出的费用,包括动能、工资、维修、折旧、保险、培训等费用。在设计阶段不能只顾降低制造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节能性等,要长远地估计到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使用阶段不能只强调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而要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获得的生产成果进行比较,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设备管理多注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中也突出了考核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于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而对经济效益不那么重视。我们运用设备周期费用的概念,就可以克服在设备管理上只看技术成果,不看费用消耗;在设备使用上只重工艺需要,不讲合理使用和发挥设备潜力的现象。

为了便于对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做出判断,应适当增加经济效益指标。由于企业普遍推行了设备维修费用等项目的考核,因而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支出。

3、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

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

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为生产服务。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变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用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向,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当企业经营方向转变的时候,企业的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也应及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变化了的经营方向对设备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4、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结合,互遇信息。设计、制造部门不能只顾降低设备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环保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等。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使研制出来的设备符合用户要求。在设备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用户应及时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

5、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计划检修。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6、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求集中力量对现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只有把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工作做好,才能克服现有企业耗费高、能耗大、质量差等弊端。另外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无止境地延长“寿命”,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因为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技术性能日益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逐渐增多,修理费用一次比一次高,修理周期愈来愈短。据资料统计,一台普通车床如折旧周期按22年计算,则在22年中所花的使用费用为设备价值的6倍。所以在设备维修中,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7、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

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向着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及结构复杂化等特点发展。为了对现代化设备搞好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结合。

面对现代化的生产装置和复杂的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到对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而且要对引进的外国先进设备,在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对全体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长期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技术教育培训和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为了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应加强对现代设备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研究,积极组织国内、国外及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进行考察、学习、引进、移植、总结、推广,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与设备生产管理工作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各企业必须进行设备研究工作。对于重点设备研究项目或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项目,要组织各企业的设备研究力量或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协作,集中力量,分工协作进行攻关。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应及时推广应用。

8、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在20世纪60年代,大庆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装备落后,生产及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人精神,在短时间内,为国家拿下大庆油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树立了工业学大庆的光辉旗帜。大庆油田30多年以来,一直稳产高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大庆油田的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也非常出色。大庆人在生产斗争中,磨炼出来的“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严格的要求、严细的作风)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试问大庆人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创造了奇迹,主要原因何在?结论是明确的:他们靠的是中国***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和20世纪60年代相比,如今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弘扬雷锋精神,学习大庆经验。在设备生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人的工作。设备再先进也是人造的,结构再复杂要靠人去操作、维修和管理。而人的思想觉悟水平和技术水平对搞好设备生产管理工作关系极大。要教育广大职工护工厂的设备。当然,思想工作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把思想教育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才能把设备生产管理工作持久地搞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生产管理绩效主要分为以下六大主要方面:

1)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下实现产出最大。也可理解为相对作业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及方法,是否最适合并被充分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时间人均产量就会提高,生产成本就会降低。

2)品质就是把顾客的要求分解,转化成具体的设计数据,形成预期的目标值,最终生产出成本低、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产品品质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对于生产主管来说,品质管理和控制的效果是评价其生产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品质管理,就是为了充分满足客户要求,企业集合全体的智慧经验等各种管理手段,活用所有组织体系,实施所有管理及改善的全部,从而达到优良品质、短交货期、低成本、优质服务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3)成本是产品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企业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成本的高低,如果成本所挤占的利润空间很大,那么相应的企业的净利润则相对降低。因此,生产主管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必须将成本绩效管理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4)交货期是指及时送达所需数量的产品或服务。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交货期的准时是非常重要的。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一个企业即便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够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而且生产的产品成本低、价格便宜。但是没有良好的交货期管理体系,不能按照客户指定的交货期交货,直接影响客户的商业活动,客户也不会购买你的产品。因此交货期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客户进行商业活动的关键,不能严守交货期也就失去了生存权,这比品质、成本更为重要。

5)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免遭损失,安全地进行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出现工作事故,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交货期,还会对员工个人、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对国家也产生很大的损失。

6)员工士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离职率、出勤率、工作满意度。高昂的士气是企业活力的表现,是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有不断提高员工士气,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从而使公司尽可能地快速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