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研究论文的研究(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3:29:29 页码:7
2023年研究论文的研究(模板19篇)
2023-11-13 03:29:29    小编:ZTFB

人生苦短,总结能使人的经历更加有意义。使用明确而简练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易于理解;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出色的总结范文,获取一些灵感吧。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一

[摘要]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师应该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大力推广教学改革。首先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机械技术毕业论文。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传动、机械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独立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今后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保障。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分数普遍偏低。

前些年,高职学校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没有达到二本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很强。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再加上部分没有考上二本的学生去上了三本,导致高职学校录取分数线偏低,这样,学生的基础都不太好,学习能力也随之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传统的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以讲述理论课程为主,理论课程的讲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很抽象,学习起来就比较枯燥。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去过工厂的经历,没有见到过工厂里的切削加工机床等设备。当然更没有听说过机械的相关概念。这样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讲述他们曾经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初期就觉得难以理解,这样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果在学习课程之前,安排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初步对机械有个认识,对基本的概念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再回到课堂中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很容易在学习初期就建立起学习的兴趣。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多采用板书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会结合一些挂图和数学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采取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1.合理采用多媒体。

以往传统的授课都在普通教室里进行,主要通过教师板书和教具演示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走出普通教室,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通过动画演示,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讲到常用机构这一章内容时,特别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其中课件中很形象地把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的应用实例进行动画演示,这就使这一部分的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印象很深的是,每次讲到铰链四杆机构时,首先演示木质的四杆机构教具,随后动画演示四杆机构可以应用在雷达天线上、雨刷器上、汽车前轮转向上、公交车门启闭上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并且觉得四杆机构确实很有用,在很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就把知识掌握了。

2.采用提问式。

以往学生已经习惯由老师讲解新的知识,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这样学生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事实上有很多内容,老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提出一个和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随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例如,在讲摩擦型带的类型时,教师可提出:大家所了解的摩擦型带都用在什么场合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回答。缝纫机上有、四轮车上有、电梯上有。不一会儿,好多答案就汇总出来了。随后我的第二个问题继续提出:大家想一想,你们说到的这些摩擦型带的应用场合,如果把带垂直截开后,截面都是什么形状呢?此时,学生就开始相互讨论了,圆形、梯形、矩形。又一轮答案出来了。最后,按照大家回答的内容,我最终写出摩擦型带的类型。当我全部写在黑板上之后,学生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分析得出的答案,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融合。

前面提到,在学习本课程内容之前,最好安排学生去工厂或学校实习场进行实习,目的是对机械有一些简单、初步的认识。这样对后续学习课程有所帮助。实际上,在课程讲述过程中,以及课程结束后,还应该安排学生去机械实训室进行参观、学习。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另外,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讲,还应该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这样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实在在的课题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所学专业等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1]何东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序[j].高等职业教育,20xx(1).

[2]熊学慧,付海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浅析[j]职业技术,20xx(20).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二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二本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多,学生认真听课的少,思考的少。很多学生认为营销员的素质、技能需要在工作中磨炼,不相信课堂理论学习。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却反映了实践教学在营销人才的培养中作用很大。然而,在调查了一些高年级营销专业的在校学生和已经毕业工作的营销专业的学生后,发现当前地方二本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明显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时间安排偏少,效果不佳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各主干专业课程都应该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然而,从实践教学的安排时间看,占有25%的被调查学生反映只有少数课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余下75%的学生则认为都是教师课堂理论教学。从实践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对各类实践性教学的平均评分都很低,均不超过30分(百分制),见表1。另外,从课程角度看,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专业课程,调查显示每个班级平均仅有4至5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被学生认可,其他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被认为较差。上述情况表明了地方二本院校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时间安排明显偏少和效果不佳的事实。实践教学部分偏少直接导致了学生不清楚企业实际营销工作的要求,对营销工作环境缺乏了解,对自身素质信心不足等问题。例如,在被调查的学生中,56%的人对企业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认识较模糊。在关于营销员最重要的能力调查中,已工作的毕业生与在校学生存在多项认识不一致的情况。此外,大约有2/3的受访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素质缺乏足够的信心等。

(二)教学方式单一,案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实践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案例教学,假如不考虑职业资格培训和毕业设计,超过50%的学生认同的实践教学方式有调查、策划等实践项目,上机演练,情景模拟(如礼仪实训)等,达不到各类教学方式总数的1/4,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在案例教学中,没有启发学生独立、开放性的思维,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少,老师也有事先准备不充分等情况,结果多数课程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滥用案例教学方式,质量无法保证。例如,课堂案例教学中,学生经常仓促地阅读案例材料,并从原文中找出有限的字句去回答老师的提问,很难给出完整的、令人信服的答案。营销课程中的案例是讲述企业及当事人实际遇到的事件,解决案例中问题需要纵观整个事件,还可能涉及其他章节、课程、学科的知识,以及个人切身的社会经验。因此,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以达到知识共享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重点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首先,表现在每门专业课程内部缺乏实践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不明确。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应该有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重点实践教学活动。例如,《营销策划》课程至少要让每位学生经历企业具体产品的4p设计,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操作某项产品的实际营销活动。调查发现市场营销专业3/4的主干专业课程,没有针对课程的核心能力目标去开展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其次,表现在没有突出重点课程的实践教学,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得不到实施等。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得到最多的课程专题实践项目是:职业考证、毕业设计、市场调查分析、营销策划、礼仪实训等。然而,已毕业的学生则认为学校最有价值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校外顶岗实习,最有价值的课程专题实践教学项目是市场调查分析、沟通谈判训练、客户关系管理、营销认知实训等。可见,存在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和课程专题实践活动没有被地方二本院校所重视。最后,一些已经开展的实践活动又无法保证质量。例如,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学生抄袭网络论文的现象较普遍,老师管控不严格。

(一)主观上实践性教学没有被教师重视最近几年,高校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实践教学的要求。任课教师开始制定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部分。然而实践教学并没有扎实开展,教学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在于任课教师主观上还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没有深入研究各种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各门专业课程可以开设哪些实践教学,以及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安排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任课教师认识有限。其结果是很多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采取了案例教学和学生自己组织的形式,老师参与少,指导不力。由本次调查可知,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课程,仅有少数课程的实践教学被认为是有效的;当问及各门专业课为何不能“一边理论,一边实践”式教学,5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实践教学研究不够,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任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任课教师始终是问题的核心,教师事先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花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它。

(二)客观上实践性教学存在教师执行困难任课教师执行实践教学的困难表现在:(1)实践教学时间跨度长,计划准备工作多。例如,进行一次市场调查,就涉及从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问卷、组织调查活动、到最后得出调查结论,整个过程要用很长时间,中间还可能涉及调课,占用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实施起来较麻烦,并且可能得不到学生的支持。还有一些专题实践教学活动甚至要用一个学期才能完成,成效更难控制。

(2)一些实践性教学的空间活动范围大。如参观企业与顶岗实习,都是在企业单位进行的,空间跨度较大,而且会发生一些费用。通常,学校对任课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没有经费支持,学生集体外出十分困难。(3)地方院校专业课教师工作量大,课时有限。通常每门专业课有十多章内容,而每学期只有40至50多个课时,扣除节假日后甚至更少。任课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课程讲完,课时已经很紧,没有多余时间安排实践教学和演练。(4)普通教师能够联络的企事业单位少。

普通教师人际交往范围有限,在没有校方帮助的条件下,他们通常没有能力将学生送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去实训。

(三)实践教学缺少学校制度、设施与企业支持学校需要为实践教学制定相关制度,并提供设施和财力,最后还要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但一些地方二本院校在实践教学上缺乏制度保障:(1)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投资普遍不足。一些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机房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专业课程没有配置模拟实训软件等,使课程无法精讲演示和学生上机演练。(2)校方没有积极地建立稳定的校企实习基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寻找实训企业和合作单位是学校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帮助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3)学校没有实践教学的检查和约束制度。学校要求教师编制实践教学大纲,但教师是否按照大纲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学校没有检查和约束机制,这样使课程实践教学部分无法保证执行。目前,就市场营销专业来说,由于销售岗位的离职率较高,人员不稳定,愿意与学校长期合作实训的企业较少,这需要企业和学校积极寻找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此外,学校没有为方便实践教学而提供灵活的调课制度,且缺少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

总之,学校在实践教学领域,主要问题是投资不足,主动性不够,导致无法实施一些实践教学,最终又不能对任课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在本次调查中,61.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主动性不足,没有重视实践教学;63.2%的学生感叹学校没有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实践教学。

(四)学生管理工作宽松高校实践性教学成果的好坏不仅与学校、教师有关,还与学生有关。通常,任课教师安排的实践、实训的任务,学生总是很难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风气不端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成绩好不一定就业顺利,于是在学习上也显得有些浮躁和不安,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和能力锻炼缺乏耐心;因个人兴趣的差异,一些营销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做销售,打算未来从事其他工作,在专业课学习及实训中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种情况女生较多;高校普遍采取的学生对老师考评制度,老师的教学质量主要由学生的评分决定,少数学生对老师不满会降低教师的在该学期的教学评分。老师担心被学生评“低分”,这样使老师在严格要求时有所顾忌。学生除了触犯法律和离校不归等严重原因之外,旷课、挂科、态度散漫等违纪行为通常不足以影响学生毕业。而教师若批评、惩罚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结果对自己不利。所以,当前教师对于维护校纪问题显得较为谨慎,学生自由散漫的态度难以扭转。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三

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怎样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已成为高校工作的核心。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是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实验课更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一环[1-2].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微生物细胞染色及形态观察是微生物学实验的基础部分,学生在做微生物细胞革兰氏染色后的显微观察时,细胞经过染色等步骤之后,加之观察时使用油镜,细节较多,操作不好容易失败,也不易找到观察对象,一般失败几次之后学生就容易觉得比较困难而放弃实验。当实验室没有显微数码系统时,老师在讲解同学成功的实验结果时,往往是老师找到观察对象,让同学一个个的轮流看,很难有针对性地给每一个学生讲解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为了提高效率,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可就地取材,借助学生手机的拍照功能,让其拍照,存储到电脑上,然后给所有同学讲解实验结果,并可以直观指出细胞的不同状态和构造,比如芽孢和营养体。这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其积极性和参与性,不同实验结果照片在电脑上很容易做对比,找到问题,并可以做到有效的指导,具有时效性、共享性、高效率等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教学效果。通过结果的对比及同学成功的示范,会起到激励作用,学生往往会重复多次实验直至成功,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及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实验课程一般包括验证性和综合性等实验内容,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所限,我们的实验安排中,实验内容大部分为验证性试验,而最能够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则较少[3].验证性实验一般是老师准备好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基本的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学习了这些基本操作,能否把这些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协作能力,做综合实验时可以提供几个跟学生生活密切或相关的选题,比如:茶杯中微生物的检测,食堂餐桌微生物检测,学校不同植物根系微生物的检测,芽孢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等给学生作为参考,另外还可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主动性自己设计实验,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做不同的实验。相对传统的大家都做一个选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学习效果,通过自己查阅资料,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生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量实验时,由于载物台上不能同时放镜台测微尺和所要观察的装片,也就无法直接读出物体的大小,所以必须借助目镜微测微尺测定,学生对其原理:“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值会随着物镜放大倍数的改变而改变,每改变一次放大倍数其大小都需要校正”感觉比较难以理解。在讲解时用显微镜不方便演示,因为测微尺本身也很小,微生物也很小,不借助工具看不清,而借助放大镜、普通的直尺和一张写有字迹的纸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放大镜相当于物镜头,纸上的字迹作为观察对象,先用尺子量好字的大小。

当把尺子放在放大镜上面观察时,此时尺子相当于目镜测微尺,随着放大镜距离的改变所观察到的字迹大小也在改变,即放大倍数在改变,用尺子测得的数值也在改变,而字迹本身大小不会改变,说明此时在放大镜上的尺子测出的读数是不准确的,每一小格的实际值在改变,学生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容易理解“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大小会随着物镜放大倍数的改变而改变”,也懂得了为什么“每改变一次放大倍数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值都需要校正”.具体怎么校正?可以在放大镜上下分别放一把直尺,分别模拟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并且被观察的字迹可以和放大镜下的尺子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而学生懂得字体本身的大小不会变,这样放在放大镜上面的尺子每小格代表的实际值学生会比较容易算出,于是学生掌握了测微尺测定物体大小原理,后面的操作相对也就得心应手了。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可以培养让学生活学活用,善于思考、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由于微生物实验操作要注意的细节较多,比如培养基配置实验中称取牛肉膏[4],融化琼脂,分装过程,仅通过一次讲解,学生很容易忘记操作细节,而如果在讲解完之后,反复的播放视频(视频可通过网络或者自己拍摄),学生实验过程会更加有序,出错减少,提高效率和成功率。

再如无菌接种环节,虽然操作时间不长,但步骤复杂,在讲解步骤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空白练习,利用塞好塞子的空试管,接种环先做演练:如何灼烧接种环、拔塞子、取菌、接种,反复播放视频,学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也避免失败,节省了实验材料。与单纯的讲解之后学生就做实验相比,通过多媒体反复播放视频以及多次空白演练,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而且在课堂上做到了眼动、脑动、手动,全方位的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在遇到不懂得问题时也会积极请教老师,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能主动的要求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总之,实验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子以期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

[4]沈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就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生物学进行有效的构建,逐渐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对相关生物的认知构建,能够灵活地运用,让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以此来促使教学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

让学生的思维彻底活跃起来:1998年洪水泛滥是由人类滥砍滥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引起。近年来,荒山数量不断增加,稀有物种不断减少,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非典”“禽流感”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恐慌。听说过“多利羊”吗?等等。

传统的教学方法太过死板,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对生物课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比喻方法将概念具象化。

细胞膜、蛋白质、atp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物质结构,教师单纯地讲解概念,学生理解与记忆都会存在困难。而将它们分别比喻成花生米、花生糕、汽车的燃油,细胞膜如花生米一样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蛋白质的结构如花生糕一般,atp像燃油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

2.口诀谐音助记忆。

物质出入细胞膜一是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口诀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浓度由低到高,“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二是通过自由扩散,口诀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不需要载体,且浓度由高到低。八种必需氨基酸的记忆口诀可以为“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有丝分裂过称为“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铜硼锌氯铁钼猛”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

3.比较法教学。

生物教材中的概念非常多,且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类似之处,极易混淆。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生物界;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储备能源-脂肪,最终能源-光能。这种具有相同之处的知识点,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进行对比性记忆,学生就会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教学效果会变得非常显著。

4.用联想法发散学生思维。

如:爱因斯坦生活的年代,有一位漂亮的.舞蹈女明星,不喜欢风流潇洒的公子哥却对爱因斯坦情有独钟,以至于后来写信告诉他,希望以后和他结婚,这样他们的孩子将来既长相漂亮又有高智商。然后话锋一转,将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这位女明星可以达到心愿,他们的后代真的会像她所说的那样吗?”再比如,将绿色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模拟光合作用,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这都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联想之后教师再顺势给出专业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5.重点知识实验化。有时实验课的效果远超出教师的估计,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动了学生的大脑。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但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可能就会发现许多问题。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这是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所以教师要意识到实验法教学的重要性,上好每一堂实验课。

相比一脸严肃的教师形象,学生更喜欢自己的老师像朋友一样,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更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枯燥、抽象的理论教学,学生不喜欢好好听课,教师有时也会变得异常烦躁,但教师只要合理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就可以将繁杂化为简洁,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高中生很多都有抽烟的习惯,而很多学生只是去模仿,去不知道抽烟的危害,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以相反的态度告知学生:“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差不多有4000余种物质。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身边生病的人可以找你交流经验,实践出真知嘛!甚至哪天得癌症了,更是可以告诉别人自身的亲身体验”。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幽默方式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必定有限,有些对生物特别兴趣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可能更加强烈,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另外,理论讲解永远没有课外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我组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去博物馆参观,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今后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总之,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钻研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高中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五

摘要:

文化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放在音乐角度来说,文化和音乐是不分家的,音乐诞生于人们的内心精神需求,音乐的教育源自文化策略,互相促进。文化策略,包括本土文化策略和国际化的文化策略,而在现代音乐传播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文化,对于音乐和艺术交流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音乐的教育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文化发展策略来满足新时期文化音乐教育的需求,就可以顺应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希望能够结合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实际特点,探讨在国际多元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渗透文化策略元素,促进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文化策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考。

为了能够很好的引导音乐教育,促进文化传播,首先应该从理论层面抓起,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未来音乐和文化,在灿烂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慢慢在各个地区和区域孕育出各自独特的音乐文化,然后,在国际交流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带动了音乐教育和音乐元素的交流。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到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之中,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由于先进的交通方式和网络传播模式的带动不断的缩减。在这个基础之上,各地区和各国的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音乐艺术也有了多元结合之势。

(一)文化策略的定义。

文化是传统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共同产物,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不同的文化策略是基于不同地域人们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特点,在文化发展方向和社会方向上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文化策略内容非常宽泛,一般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从全球文化发展的未来角度来看,发展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和差距,可以增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得文化保持多样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政治交流打下文化层面的基础。

(二)探究多元化文化教育的意义。

所谓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就是只在不同层面、不同模块的文化,放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体验,加强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国由于国力的强弱,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其他音乐形式的传播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现代,由于世界和平的总体发展背景,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音乐教育事业上也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路,因此,通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底蕴,从文化和音乐发展策略的角度寻求教育平衡,探求多元化文化交融,不仅对于各国文化和音乐交流事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加深了全世界人民的友谊,促进了延伸行业和产业的繁荣。

由于各国的教育体制不同,音乐特色和音色特点也呈现出非常不一样的特点,有的民族非常注重对于音乐的教育,歌舞升平,音乐和舞蹈成为一些独特民族所不可缺失的文化。同时,多元化的文化音乐教育,还面临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传统管弦音乐和现代电子音乐的教育可能会给,音乐老师带来一定的困惑。因此,现代多元化音乐文化交流,往往要求教师能够比较熟悉多元化的文化底蕴,应该从音乐交流和艺术交流的角度,加强国际交往,不仅应该给音乐教师提供相应交流的机会,而且还应该反复强调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加深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从音乐教育形式和教材的内容上,加大对于文化复杂性和音乐文化传递的关注比例。同时由于多元文化在音乐教育实施时,需要以不同的教学模式为优化教育的基础,因此,加强文化和音乐结合时的不同形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介绍机会,利用微课教学和视频教学等,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世界民族文化相融合,提倡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于其他种族文化的理解。

(一)打破阻碍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瓶颈。

在世界和平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之下,打破原有阻碍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局限,突破种族主义,突破教育方式的僵化,以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法,改进对于音乐文化传承和音乐教育手法的传统教育模式。首先应该建立起在学校音乐教育管理者和音乐教育老师之间的宽容音乐文化氛围,加大对于音乐师资力量建设的力度,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在职培训工作格外重视,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和创新。

(二)以文化教育为基础,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

目前,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音乐技能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对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范畴的提升,因此,在现代多元化文化教育的要求之下,需要音乐教师加强对于国际优秀文化和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进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能够达到更高的高度,必须改变以往重记忆轻理论的教学理念。由于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并不高,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是可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音乐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用新型的教育方法,比如说:加强音乐教育的表演实训性与理论课程的结合,利用微课教学和小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邀请著名的音乐人到校演讲,以名人经历引发学生们对于文化课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文化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对于文化知识和文化彻底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三)注重本土文化特点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关联。

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要求进行多国和多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忽略本土的音乐文化特点,恰恰相反的是,由于我国历史传承悠久、音乐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在进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不能忽略本国音乐特色的精粹,而且在世界文化传承过程中,中国的音乐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事实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艺术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之下,要求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是学习世界性多元艺术文化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掌握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举一反三,对于世界音乐发展有所创新,并且能够在未来更快地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环境,为世界带来更加具有欣赏价值的作品。同时也可以让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让民族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促进世界范围内的音乐艺术和文化交流,共襄盛举,共创盛世。

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交流和教育,是在保持本民族音乐特色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外来文化和音乐传统的传承和学习,是有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拓宽音乐理论范围,保留世界范围内的经典文化遗产的必然举措。更加宽容的音乐文化教育,为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创新和探索的基础,从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发展底蕴来看,融通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从师资力量和文化策略领域重视音乐文化领域和策略的研究,是通往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成功之路的钥匙。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六

过去的会计工作重点是对实际发生过的经济业务活动予以记录、分析、整理,主要侧重于《会计法》中规定的核算和监督工作,要求使用正确的记账方法,工作重点在于确保工作依法合规,真实有效。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传统会计工作而实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与时代向脱节的地方,具体有以下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上的缺陷在传统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模式下,课程科目主要包括会计原理、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理论性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理论教育和专业课程比重偏大,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等不到加强,同时,专业课层次过高,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这都给学生毕业后在适应现代企业工作要求方面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缺陷过去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单方面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关系固化、僵化,缺乏活动,教学方式死板,教学方法以课堂灌输式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背硬记,无论学习活动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教学内容离不开教材,不但单调乏味,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三)教学成果评价模式上的缺陷传统的会计教学,主要通过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教学成果评估。这种方法,检验的主要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记忆的好坏,对于学生是否充分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法有效衡量。许多学生本身对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充份理解和掌握,没有学到脑里、心里,而是单纯通过几个通宵的赶工硬背,就能够通过考试,这种复述性的考试对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并没有很大帮助,也无法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学校采用德育、体育、智育多管齐下的教育评价方针,虽然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学生德智体各个方面的情况,但和当前学以致用,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实战能力的教学趋势并不相符,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好评的学生,未必适应当前紧张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尤其在考评体系中非常强调学生对既有规定的遵守,而不考虑其存在是否合理,非常不适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其关键是强调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对受教育者全面素质和实战能力的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随着改变,这些都给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就业形势要求会计人才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较强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都有着明确的要求。相关研究表明,当前企业对员工的评价因素,按照其重要性排列依次为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作为培养中等技术人员的职业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体系结构,实现通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以前有人做过企业财务负责人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还要对税收、金融、管理学、法律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而现阶段中等职业会计教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文写作、财务管理、电子计算机、外语、生产管理等方面很少或者没有进行相关学科设置,这不符合当代会计职业教育需求,必须予以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的内在属性是对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的要求。从会计教学来讲,就包含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会计专业知识和社会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要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科学设置课程,确保课程的全面性,除了会计专业课程外,还要设置数学、外语、文学、经济法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基础性课程,设置税收、证券投资、国际贸易、统计、市场营销、金融等实际工作中与会计业务相关的课程,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素质培养范围,实现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互补与共融的目的。(2)调整理论教学结构,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确保学生基础扎实,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较快的接受新知识、新技能。(3)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资源投入、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会计教学实践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水平,将实践教学作为中等教育会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工作主线,贯穿于会计教学全过程,建立校企联合机制,学校和企业保持常态联系,制定在校学生企业实习、实践计划,在校生定期到企业实习,熟悉企业工作环境,体验企业工作氛围,企业可以委托学校培养专向人才。学校和企业分别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功能,共同构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

(二)增强学生会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所占比例(1)新的教学模式要坚持学以致用原则,以学生为核心,从实战角度出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融合。目前的会计教学,多数是对教材的宣讲,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少接触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工作工具实物,由于缺乏直观感受,使得学生对会计学习多数停留在表层阶段,难以从具体问题延伸开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内容。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会计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可主动寻找、收集一些会计票据实物,通过课堂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增强教学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2)采用现代先机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向学生展示财务凭证票据的使用与管理以及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形,让学生对于会计工作有着更加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细节。(3)理论教学和模拟实际操作相结合,全方面提升学生会计业务技能水平。通过采用“会计模拟实习”的方式,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以培养和强化。“会计模拟实习”是指在专门营造的会计工作仿真环境中,有参加的学生做为会计开展的会计业务实践训练。在这个模拟实习环境中,一切条件都尽量和真实的会计工作保持一致。学生在里面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尝试开展会计业务工作,按照会计工作的真实模式和流程,使用真实的票据、凭证。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到会计工作的特点,对于学生全面学习、掌握会计工作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意义重大。(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实战教学机制。在“会计模拟实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定期派遣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工作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所接触,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打下基础,缩短毕业生上岗适应周期,增强毕业生竞争力。

(三)采用更加科学的会计教育考评制度和素质教育,特别是强调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目标相比,我国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考评方式僵化、考评方法简单、缺乏全面性和动态考评是其主要缺陷。针对这个问题,要采用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评教育成果,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动态追踪,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法,深入评价教学结果各项深层次影响。在原有学习成绩外,更要评价学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企业输送基层技术员工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机制激烈变革,经济发展速度空前的重要时期,会计人才作为企业发展运行所需人才的基本组成之一,其长期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相关管理单位和学校要充分重视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大投入,用于创新,优化学科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建设,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会计人才。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七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也获得了空前的飞速发展。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当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着多媒体技术,巧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使传统的枯燥的沉闷的课堂变得异彩纷呈,从而加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反之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滥用泛用多媒体技术,会导致更差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一是课堂教学容量小,授课效率低,这一点因贫困地区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和学习品质不高而表现得尤其突出。二是缺少生动的直观性,课堂教学千篇一律,学生感到单调枯燥,不感兴趣,收效不佳。三是语文知识的生成途径单一,往往是“满堂灌”、“一言堂”,缺少互动,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素质教育更是纸上谈兵。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若能根据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创新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充分发挥以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优势,是顺应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开阔学习视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何活用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粗谈几点体会,分享于同行:

1,创设情境,诱发想象,激发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使学生从心理上想学、爱学,学得投入,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视频、动画、课件等资源创设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就会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突出重点、消化难点、提升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要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进行,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媒体展示中课件的应用能充公发挥多种媒体的集成功能,增强教学活动的交互功能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声音、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气氛,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学生的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课堂注入活力。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采用此字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危峰兀立,山峦叠翠,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用。这样就将抽象概括转化为形象具体,使课文内容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现主体。

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远程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探究性,综合性学习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教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第一句时,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燎绕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提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学生从中体验美,并积极地发现美,表达美。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他们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活用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很多的优势,但是当前也有存在一部分的使用误区,不仅没有优化教学,反而给学生带来额外的负担。导致更坏的结果。现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汇总,希望我们都能都加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避免此类情况,用好用活多媒体技术。

(1)简单地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替代品。上课时老师忙于播放、展示幻灯片等资料,既不深讲,也突出不了重难点的板书。语文课近似于美术、音乐的欣赏课。使学生“只见机器不见师”,“只见画面不见文”,所获得的只是“转瞬即逝”的影音杂烩,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2)课件制作过于花哨,杂而不精。只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导致课件颜色众多,背景过于复杂,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去,而忽视了对知识和能力的接收和培养。

(3)幻灯片显示答案单一,课堂简单化一。学生往往只盯着屏幕看问题,等待下面的答案显示,因此影响、束缚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甚至根本不去动脑筋。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也使语文课堂显得异彩纷呈,充满了勃勃生机。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传景,以媒传情,才能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

[1]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文教资料,2006年9月中旬刊.

[2]郭宁宁编著.多媒体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张军多媒体教学的回顾与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4]李冰等.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00,(7):89.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八

针对传统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初步探索了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改革培养模式及考核方式以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教研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高等:校发展的优势。

分子生物学;教研一体化;创新;综合能力。

20xx年5月4日,国务:颁布了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曳,明确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创新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加强要实现高度的平衡。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专业课课程的学习呢钥根据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和分析了通过教师科研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改革专业课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内容繁多、抽象,不易理解[1]。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以灌注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烦情绪。很多情况下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理论的提出都必须以实验依据为基础[2]。要加深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理解,增加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3]。因此,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分子生物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大高校就对生物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但是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却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实验课的配套教材多年不变、实验设备老化、实验内容陈旧,与飞速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严重脱节,导致教学脱离实际;二是对实验课程的设置而言,由于需要较高的经费投入和师资不足等原因,很多实验只停留在实验理论的讲授和实验演示阶段;三是学时安排使得上课时间较为分散,实验内容的设置不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总之,当前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本科生对实验理论与实际操作的需求。为紧跟生命科学发展的步伐,分子生物学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模式上都需要进行改革。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教师的科研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参与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为了有效开展教研一体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从事基础科研活动的锻炼机会,应该采取以下一些符合教学实际、适于大学生参与的支持性和保障性措施:一是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吸纳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有一定基础并对本学科实验技术感兴趣的本科生参与,组建科研创新团队,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打造研究型、开放式的教学新模式。二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科研环境,将教学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设置教学科研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把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渗透到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中,使学生及时感受世界前沿知识的变化和魅力,大大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与专业兴趣,为以后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其所具备的能力,把握难度适宜、有利于理论知识掌握和培养能力的原则将课题进行合理划分,并对学生做出明确的分工[4]。四是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前,要求学生认真地收集归纳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方案在理论上的优缺点、可行性和科学性。通过这样的形式,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严谨、求真、创新、充满挑战、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将繁重枯燥的科研活动转变为学生展现自我创新能力的舞台。五是改革分子生物学专业课课程考核方式,不再采取单一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形式,而是把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并结合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情况、科研活动的成果、科研论文的撰写情况等都作为考核的内容。如此全面系统的考核,一方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肯定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从而激励学生理论课学习的热情,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增加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3.1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

科学研究的过程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同时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学精理论知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强化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3.2弥补了实验课教学的不足。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对大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的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仅仅是根据教材上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撰写报告,既不能从实验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不能从实验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创新能力的锻炼。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也仅限于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的完成[5],这种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违背了野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冶[6-7]这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教学科研一体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观察、分析、查阅文献的能力,还能训练其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知识简单型向综合创新能力型转变[8],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对勇于克服困难、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个人品质方面的一种锻炼,亦是对他们在研究团队中相互配合、资源共享的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国外学者万科特和奥雷维克孜(philipwankatandfrankreovicz)指出:野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计算机技能、时间管理技能以及项目设计和按时完成任务的技能。每周例会的课题报告,可以培养学生非正式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科研报告是练习写作能力的好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则有助于交流技巧的提高冶[9],这些更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3.3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对学校和高校教师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保证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之下进行个人学术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授课不再是一个单调的、乏味的过程,而是有着许多实例的、生动的、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过程。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将科研渗入到教学中的方式,十分容易接受,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另外,教研一体化模式符合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校的2种基本职能,都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研一体化模式不仅仅适用于分子生物学课程,它是普适性的。在高等:校的教育工作中,应该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学传授知识,以科研创新意识,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使教学科研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最终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1]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江渝,彭家和,钟小林,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必须适应现代化要求[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xx,6(4):355-356.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九

(1)《红楼梦》研究的最终目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对该书的文艺批评。从最早的“诸公之评”,到第二轮的“脂砚斋重评”,再发展到众多评点派的评批,其主体都属于文艺批评范畴。当然这些评批,其中亦含有部分考证与索隐的内容。但若说基本上与现代文艺批评已接上轨的工作,则起始于略早于胡适学说的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19)。

王国维(1877~1927)借用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红楼梦》作出是“悲剧中的悲剧”的评价是极有见地的,文中的部分唯心观点瑕不掩瑜。他可谓是《红楼梦》文艺批评的一大宗师。其后吴宓、张竞生、李辰冬、牟宗三、张天翼、王昆仑、何其芳、李希凡、蓝翎、蒋和森……等人不间断地提出新的见解。但其中大部分学人,均受到了信与不信胡适“自传说”学说的影响,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关联在文艺批评家的作品中是历历可见的。

(2)索隐派。其实索隐派和下面将要谈到的考证派、《红楼梦》内在矛盾研究,三者均属考证之列。胡适把它称之为“猜笨谜”,但当考证过头,违背了事实,考证了索隐了。《红楼梦》一书,首回就明言“把真事隐去”。索隐就是来索隐去的'真事。蔡元培先生的《石头记索隐》(19),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反清复明性质的政治小说,可称其代表作。我个人认为,对《红楼梦》一书作局部索隐或许是有价值的,这相当于寻找书中个别情节的作者借以构思的原型。但要做一统全书的总索隐则会走入“猜笨谜”的泥潭之中。

(3)考证派。这一派以胡适(1891~1962)的《红楼梦考证》(1921)为其代表作。胡适以提出考作者、考版本的科学方法,开创了《红楼梦》研究史上的新纪元。但其研究结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及高鹗是后四十回作者两大成果,虽影响了几代学人。但现今已遭到越来越多学人的质疑。周汝昌先生是当今胡适派学说的继承者,我个人以为是周先生已把在这条路上可走的路差不多都走到极端了。其实从原则上讲,考证派应是一个研究方法,其结论不一定要与胡适一样。

(4)以吴克岐(1870~1930左右)为代表的通过研究寻找并试图弥补《红楼梦》一书中客观存在的矛盾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从现存的资料看,可以上推到清代的苕溪渔隐。在他写的《痴人说梦》的“镌石订疑”部分,通过他对比某个他所见的早期抄本与刻本之异,总结出四十多处可议的矛盾或可改进之处,开了这类工作的先河。后道光十二年(1832),王希廉在《红楼梦总评》中,指出《红楼梦》文本中疏漏及有矛盾处数十条。但真正大规模做这一工作的当数与胡适基本上同时代的吴克岐了。

吴克岐一生著作丰富,仅与《红楼梦》研究有关者,字数超过百万。其中九成左右文字均为寻找文本之缺失与矛盾。他假托他发现古手抄本“庚午老人修改本红楼梦”、南京四象桥购得之残抄本、“午厂本”,并结合当时已影印之“有正书局戚序本”,摘录了千条以上异于程高本的条目,大规模地寻找《红楼梦》一书的缺失与矛盾,并用假托古人的方法对《红楼梦》文本作了具体增补改动,有时一段增文就有数百字之多。由于这些书当时并未刊印,故影响未能波及学界主体。

直至张爱玲女士用了十年时间考证《红楼梦》文本及版本,并于1977年出版了《红楼梦魇》,这一领域的工作才开始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问题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其后戴不凡、朱谈文二人也分别在这一领域作出了自己的探索。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

摘要: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竞争压力。在新形势下构建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当前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对同业者有所借鉴。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绩效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体现,所以商业银行生存竞争的实质是绩效管理的竞争。绩效管理是一项从总体战略着眼,以提高整体业绩为目的,针对员工个体和部门整体进行考核的业绩管理制度。加强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不仅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的必然要求。

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体系与金融体制的变迁相对保持一致,其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为银行内部管理提供了方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的发展。但自从银行业改革进入控股后,原有的绩效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银行业的发展,绩效标准缺乏科学性、应用性和合理性;绩效管理的定位缺乏规范性、准确性、务实性;绩效管理效果不明显,出现了短期经营与长期经营的目标失衡,管理层与员工沟通不畅导致部门之间目标的偏离,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失衡,绩效不能全面反映银行整体营运情况等问题。因此,建立新型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要适应银行业的实际发展,尽快和国际金融业接轨。

1.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1)部分商业银行领导层风险观念淡薄,重业务而轻管理。在人才选拔时,强调业务推广方面的能力,而忽略技能操控方面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偏差。

(2)受薪资、工作模式以及制度等影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利于银行的规范化操作和管理。

(3)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不足或专业知识欠缺,导致银行风险规避不到位,没有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

2.绩效管理定位不明确。

(1)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价是不正确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手段,侧重于判断和评价,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2)绩效考核目的定位过于狭窄,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或是为了分配工资而考核,这些都会导致绩效管理过程中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3.绩效考核的指标制定不合理。

(1)目前,银行的考核机制主要依赖单位的财务指标体系,缺少内部系统化的管理条例,没有根据实际建立起相对完整的考核体系,对员工的考核范围界定不明确,内容笼统,指标较少,设计比较模糊,不能体现考核的公平性。

(2)部分银行个人绩效考核的计划和单位、部门的绩效承接不默契,阻碍了单位整体性目标的实现。

4.绩效考核的方式、程序缺乏科学性。

(1)绩效考核应包括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和激励发展四个环节。但现行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任务下达、核算任务完成情况、兑现绩效奖金几个方面,这种粗放型的绩效考核办法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2)考核范围局限在可量化的指标上,对不可量化的指标缺乏相应的考核方法,如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创造性等,这些都是相当关键的影响因素。

1.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基础考核工作。银行应该不断完善整个考核流程,建立配套制度,对整体的绩效考评进行评估和改进,利用科技手段,对绩效信息进行归集和分类,保证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为衡量员工的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具体措施是:

(1)考核办法的制定,要合理征求多方面的意见,通过讨论确定并实施,保证考核过程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促进考核体系的透明化,保证考核有效性。

(2)成立专门的考评小组,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并评价,从而确定员工的绩效。

2.制定健全合理的指标体系。

(1)丰富考核指标内容,增加非财务性的考核指标,包括客户指标、员工自身发展指标、单位内部运营指标等,实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促进银行长期和短期目标的均衡发展。

(2)弱化市场份额指标,禁止在绩效考核规定体系之外下达相关市场份额指标。由于目前银行产品的同质化发展,容易引起相关竞争。

(3)增强内控合规发展的考核力度,把合规建设列入单位的考核中,加强内部治理模式的发展,建立符合单位发展的长效机制,把经营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3.建立合理的外部绩效监管机制。

(1)依据国家制定的绩效考核法则,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有效发挥监管导向作用,引导和督促各经营机构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理念。

(2)对商业银行发展进行全程监控,从促进单位发展的角度出发,选择最优的方案,完善业务费用管理和监控制度,督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抑制盲目扩张规模和非理性的竞争行为。

4.绩效考核要做到公平、合理、透明。

(1)使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绩效考核数据采集,提高数据计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绩效考核结果透明公开,防止考核指标不清晰、设计复杂以及不透明考核等问题,增强政策的指引效果。

(3)将全年的经营计划和单元价格挂钩,把整体利益和个人贡献紧密联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5.建立有效的、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沟通机制。在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沟通机制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学习、会议讨论等沟通方式来渗透和深化绩效管理理念,通过绩效的计划、目标监控和结果评价来完成组织目标的,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真诚合作。同时,加强管理者对绩效计划实施情况的监控,减少失误,逐步提高员工素质和个人技能,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绩效管理是银行业常用的一个管理手段,加强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性的任务。银行体制对绩效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构建有效互动的制衡机制,找好契合点,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1]李洪江.政府导向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2).

[2]王蕊.绩效反馈的价值、问题与优化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1(01).

[3]薛峰.银行业改革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11(05).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一

当前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坚持以掌握专业知识为首要目标;中英文授课比例适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广泛列举英文案例;督促学生课前、课后自我学习等,以期推动双语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为了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该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批归国学者自西方引入,因此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有很强的必要性。以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后,可以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让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学习相得益彰,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丰富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教育的接轨。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未能加以区别,实行统一教学,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授课时盲目追求英语的使用比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中没有根据本课程特征和双语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未根据双语教学难度大,课时紧的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以期与同仁共飨。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仍然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外语实践能力。教学实践中要处处根据这个目标调整各项教学安排,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状况,盲目强调英文使用比例,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舍本逐末。

由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先从选修课开始。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了鼓励学生们参加双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给予学分上的倾斜等。使学生们的双语课学习自觉自愿,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外有各种版本,选择面极宽。考虑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且含有经济学模型和微积分计算,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也给学生推荐配套的中文教材,便于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反复对照学习,加强理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选择了萨缪尔森著的西方经济学,因为该书作为经典教材同时被西方高校广泛使用,全书对基本原理叙述清晰,逻辑性强,案例丰富,内容深度也较适合刚入门的本科生。我们同时推荐国内高鸿业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书结构清晰,可以与萨缪尔森教材很好地对照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的ppt教学,以节省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图表、短文,还可以插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录像,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ppt以英文为主,课程开始阶段和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中文对照ppt,便于学生理解。ppt一般在开学后即发给授课学生,便于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本科阶段经济学知识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前沿理论。根据教学要求,三部分内容在课时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上应有明显差异。

基本原理是经济学课程的基石,也是本科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基本概念、经济学模型、基本研究方法等,应占据全部教学的70%~80%,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们理解透彻,熟练掌握。由于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图形,因此适宜制作成中英文对照ppt,便于学生们对照理解,授课时英文的比例也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由少及多逐渐增加,开始时约为30%~50%,如果学生们反馈接受良好,则继续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并逐步增加英文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并对其单独辅导,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基本理论的扩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即可,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难度,尽量使用英文讲授,难点部分则配合中文ppt,用中文再讲授一遍。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如:机票的不同折扣,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内容,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仔细阅读、整理,形成思路,再设计结构,组织语言,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xx,(3)。

[2]周华:经济学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j].学术探讨,20xx,(3)。

[3]苑金茹:双语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xx。

[4]罗君丽:关于开展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探索,20xx,(10)。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二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如果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置良好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任何教学手段顺利开展的前提,对于启发式教学而言,尤其重要。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在于: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三动:动脑、动口、动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心理健康技能,用以指导实际生活。课堂教学始终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营造出尊重、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2.重视新课导入。

能否将新课高效导入,是启发式教学得以成功的保证。以“情绪调节”一章为例,如果课堂开始就将单纯的知识点罗列,即使加以解释,学生仍然会缺乏学习兴趣,且不能使学生将知识有效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去,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导入课程时,可以插入与情绪有关视频、图片,或引入情绪问题等讨论话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知识的正向迁移。

3.掌握提问技巧。

启发式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问题设置,问题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情景之上设置问题。在课堂导入之后,有具体的教学情景或学生脑海中已形成相应情景,才能开始设问启发,否则就是空中建楼阁,没有生长点,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达不到启发的效果。

(2)以学生现在知识、智力、能力水平为基础;学生原有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生长点,任何教学都要依据学生现有水平而教,启发式教学更应重视学生现有水平,设置问题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接受、不反感、能理解的问题,通过思考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脱离学生现有知识、智力、能力水平,就如启发小学生了解大学课堂知识一般,无法成功。

(3)问题要具有探索性,有挑战性同时又不失趣味性;问题应该是真正能促进学生思考,不能为问而问。仍以“情绪调节”为例,在学生已观看情绪相关视频的基础上,可以提出“同一个事件,为什么会有不同情绪呢?”引导学生得出“是观念而不是事件本身不同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引出情绪调节方法——改变不合理观念。而通过思索得出的答案,更易于记忆。如果问题不具探索性,学生不需要思考便能从书本上或过去经验里找出答案,那么学生无法主生兴趣,也谈不上记住,无法记住,在实践中将不能有效运用。

4.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时,始终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责备,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不能直接指出,而是通过对比、反问等技巧,引导其逐步得出正确答案。对于本身就没有正确好坏之分的,例如“人格”“气质”等知识点,应多设置开放性问题,不设标准答案,激发学生创造思维,让学生学会求异,明白包容,从而用包容的态度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二、结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启”,而难点也在于“启”。要想做到行之有效的“启”,要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理论知识,将之迁移至实践中,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该要熟悉所授课程内涵外延,熟悉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与流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能够积极尝试启发式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反馈,不断研究创新,积累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启发式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上好本门课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三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首先讲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阐述了信息技术在与初中物理学科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三个方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改的不断深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教学是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实现资源与信息技术整合,从而达到实践教学。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

(一)体现出了课改的新理念。初中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出了物理教学模式在发展中的前瞻性,也体现出了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思想和理念。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基础性,加强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大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力度。运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学习转化为更为动态的物理学习过程,学生能通过多个途径和渠道学习物理知识。将网络上的物理知识做有效的整合,达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借鉴[1]。(二)为学生提供学习物理的新模式。学生在初中阶段是处于刚接触物理学科的时期,在刚开始学习中会存在不适应和生疏的情况,因此,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单向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物理教学,而且现在学生求知欲很强,会对许多物理知识存在疑惑,而教师就需要做好传道解惑。教师需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再运用信息技术来对教学进行开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物理学习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在模拟物理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从而达到物理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统一[2]。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信息技术在与初中物理学科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对学习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众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只有对所认识的事物有了兴趣,才会努力去探索,而兴趣也是人在进行一切活动主观能动性的因素。物理的学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好奇心,才是学习物理的良好开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和一些规律变得更为形象化和生动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能让一些复杂的物理反应变得更具体和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技巧,提高物理课堂的整体学习效果。比如,在讲《机械运动》时,先要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机械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实例,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彼此的所得,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补充和完善,而学生也会在相互的讨论中学习了本节内容,这就形成了一个活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3]。

(二)重视信息技术在学习自主学习中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空间,激发了学习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由进行尝试、探索和不断创新,为学生的学习提高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对“力”进行讲授前,可让学生运用因特网对力学的相关定律、概念、知识进行了解,再通过学科论坛进行交流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学习能及时反馈和学生自我的反馈,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提高学习学生合作能力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4]。

(三)必须实现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构建物理课堂,需注重让学生经历由自然到物理,再由生活到物理的这一认识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基本科学实践后,注重培养学生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习,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这也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是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达到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能让一些难理解的、抽象的、复杂的内容和物理变化过程,能够更为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讲授“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这一原理,可运用压缩空气引火等演示实验进行讲述。首先出示压缩空气引火器,并对它的构造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取一块绿豆大小的干燥硝化棉,同时用镊子将棉花拉得疏松,再放入到玻璃筒底,并在活塞上涂少量蓖麻油放入玻璃筒的上口。而这时就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再将活塞迅速地压下,就能看到硝化棉燃烧时所发出的火光。与此同时,将这个实验中的各种数据变化用课件进行展示,再通过课件对模拟实验进行反复展示,加深学生对物理变化原理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小结。

在当前物理教学中,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让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中,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转变教学模式,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陆丽萍.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整合的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b),,(4):64.

[2]陈立强.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7-8.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信息设备的普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都与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行业也是如此,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行业中,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会计电算化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企业当中。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而在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不仅方便会计,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但是,现阶段在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1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加便捷。

目前,会计电算化被广泛应用到会计行业,企业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会计审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烦琐的工作,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处理会计审计的相关工作时省去了许多原来需要手工操作的烦琐与麻烦,会计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资金的变动情况进行认真的审核即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减轻了工作量,会计审计工作更加便捷,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1.2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企业内部会计审核工作的重点发生转变。

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利用会计电算化来处理审计工作时,核对账单明细的工作由相关的软件自行完成,会计审计的审核重点主要是针对企业资金流动情况的记录与审核;而传统的会计审核工作则需要会计人员事事亲为。

2.1审计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理论内容。

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广泛应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为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会计审计工作在技术上、方式上、制度上、管理上都要不断改革完善。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或准则时要考虑周全,例如:企业审计人员的入职资格、内部控制的反馈制度、审计技术、审计方式等。

2.2软件工具的不足甚至落后。

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好企业审计工作,离不开功能齐全的审计软件,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审计软件是都很难满足这一标准,软件功能较为单一,其中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只能执行一些常见的数据访问,这就大大降低了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因此,企业要重视功能齐全的审计软件的开发。

2.3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好企业审计工作,离不开功能齐全的审计软件,同时也离不开专业的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的会计审计工作者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审计计划,并按照审计计划的具体内容开展审计工作,最后对审计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提交系统的审计报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同时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足,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时很难有效应对。

2.4内部审计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是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安全性,但目前我国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形式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未发挥到深层次上的作用。这样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2.5审计方法处于被动的局面。

会计电算化下开展会计审计工作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计算机审计的绕过阶段;二是计算机审计的透过阶段;三是计算机审计的利用阶段。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停留在第一阶段,存在片面性,缺乏完整性。最终导致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制约了其发展。

3.1制定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与准则。

传统的.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审计人员靠手工操作来完成,而现在的审计工作绝大部分都是有审计软件来完成的,传统的审计方法与当前的企业发展需要是严重不符的,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企业新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与准则,让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循,以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2积极开发审计软件,推进其商品化发展。

在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使用的审计软件,其功能不够健全,与当前的企业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也是非常需要这种功能其健全的软件,因此,要加大力气开发审计软件,不断推广,使其朝商品化方向发展。

3.3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既具有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能力,又具有会计审计的能力,同时还要有信息技术能力等。因此,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必要的考核制度,对于新招聘的审计人员,要全面把握其综合素质能力,引进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强的综合素质人才,帮助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4加快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带来巨大冲击,我们在改革发展会计审计工作的同时,要始终把握这种改革与发展是建立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上的,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改革与发展。

[1]冷一.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

[2]潘彦.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

[3]刘星彤.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探微[j].东方企业文化,2011(16).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五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越来越重要,是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财务风险意识建立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医院财务风险的特征和成因,并提出了如何预防与控制医院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风险预防;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是指在医院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于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原因,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医院主要存在两大财务风险:一是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财务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等造成的财务状况失衡风险;二是由于超前发展上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且论证不科学等导致的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而形成的债务风险。不同类别的医院,其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方法、重点和目标也有所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超速的发展,医院的法人主体地位也基本确立,同时也界定了医院应独立承担的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的新体制。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医院对财务风险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这给医院的稳步发展带来隐患。因此,正确分析医院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机制,不仅是防范财务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医院的财务活动是对资金筹集、资金投资、资金分配进行决策、控制和管理的过程,在所有的活动中均存在风险,财务风险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用于筹集资金方面的原因带来的危险或不确定性,这种风险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资金成本率超过投资收益率,使医院无利可图;二是医院举债过多,财务状况发生困难,,不能按期偿还债务;三是资金市场存在的风险,如贷款利率的上升。(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理财环境的变化或投资者自身的失误,投资者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这里主要是指投向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理财环境对理财活动内容、观念、目标及行为都有重大影响。如大型设备的购置,物价部门早已披露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要大幅度降低,且不分产地、型号,一律执行同一收费价格标准。(3)支付风险。支付风险是指资金运用的原因带来的风险。如药品库存占用过大,占用资金。计划经济时期,卫生部规定药品库存周转期为3个月,当时是因考虑药品供应渠道不畅,个别药品供应紧张,所以药品供应周期偏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供应渠道畅通,药品品种供应齐全有的医院库存仍占有大量的药品,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在保稳定、保发展的工作压力下,挤占专项经费、弥补资金缺口、确保预算收支平衡成为不得已的选择,财务部门也因此承担着极大的违规支付风险。(4)资金回收风险。对住院病人医药费清算不及时或欠款催缴不力以及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原因收治的“110.120”欠费病员,可能发生坏账损失,产生风险。2.财务风险的特征。医院作为独立的经营单位,与企业一样也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医院实施财务管理的前提是对自己所能承担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客观性: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2)不确定性: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是未来的财务活动毕竟存在两种可能,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未实现预期目标,因此,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并存。(3)全面性: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财务核算过程的始终,任何与资金运动相关的业务都会引起财务风险的发生。(4)激励性,财务风险的存在会促使单位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医院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医院财务风险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转,也损害了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要进行风险的控制,就必须了解风险产生的原因。1.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加入wto后,境外的慈善机构、医院集团等纷纷来华投资建立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和现有的公立医疗机构的竞争将会更激烈。医疗服务业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人们的需求也由过去的单纯治病转变为更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2.微观环境的不确定性。目前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最主要来源于存货资产运营不当。固定资产利用率和配置效率较低,其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差;国有资产管理通道不畅,出资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账实不符等造成存量资产运营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是医院的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3.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资产筹资、投资和运营的各个环节中。筹资环节中风险主要表现为负债总量过度、负债结构不合理等。一定的负债有利于降低医院资金成本,但同时负债筹资会加大医院的财务风险;投资环节上,医院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投资者自身的投资决策能力都会影响到投资的成败。因此,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尤其是获取有关信息是否及时、可靠,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4.财务管理可控的局限性。为减少财务风险一般医院都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财务活动的千变万化使其可控范围不一定能够覆盖全部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这就是说,财务活动的控制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由于医院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资产筹资、投资和运营的各个环节中,所以对于医院财务风险的系统预防和控制应当从以下几个环节来考虑。

1.有效的筹资管理是化解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对医院资本结构、负债状况和财务杠杆效应等进行系统分析。其次,要对资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根据负债警戒线确定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合理比例,既要取得收益,又要防范财务风险,避免因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而陷入财务危机。第三,在筹资方式的选择上,医院应优先考虑信贷融资,信贷融资具有筹资成本低、风险小和效率高等优点。

2.全面的财务可行性分析是降低医院投资风险的关键。医院项目投资前都要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对投入成本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市场份额、项目回收期进行可行性论证,建立投资分析论证、报批制度,避免投资的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3.必要的流动资金的管理是控制医院财务风险的核心。医院资金运营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应收账款、存货周转、流动资产的监督,使得资金既满足运营的现金需求,又能带来一定的增值。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结合应收医疗款周转率来监督医院应收医疗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等情况。应收医疗款周转快,说明医院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也强,坏账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但如果应收医疗款周转次数过高,说明医院的服务量的扩大会受到限制,从而会影响盈利水平。

4.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医院要更新预算管理观念,通过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和机制。预算的编制要细化到部门和项目,使预算执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并有时间表,以便监督;另外要加强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及时、定期向院领导汇报,做到适时监督和及时控制。

5.加强审计监督。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医院可以采用内外部审计并用的办法。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财务指标关联对比,找出财务工作中的弊病,通过对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审计,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6.优化医院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处理会计信息及进行会计核算的当事者,他们对于财务风险既能及时发现,又能起到为领导提供建议的参谋作用。为此,首先要通过培训和学习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其次,要经常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制度,研究新问题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要对会计人员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使其成为一个严格按制度办事,不徇私舞弊的会计人员。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六

面对公有老旧住宅小区资金缺口的问题,各级政府应该拿出专项资金,并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改造公有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加强小区内的硬件改造,先要进行危旧房的改善,对于不同程度的危旧房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帮扶。并完善、修复小区内已经老旧的水网、电网、煤气管道等,彻底改变以往小区一到用电、用水高峰期就断电、断水的现象,使管道煤气代替罐装煤气,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有效的管理带来的好处,享受到城市配套的方便。还应该加大小区内部和周边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小区内部的道路规划、停车位补建、绿化等工程建设工作。还应在政府的帮助协同下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改,劝退周边商贩,统一建设室内市场,提升整体环境。科学有效的使用维修养护基金,同时也应积极寻找更宽的经费来源渠道。

要彻底改善公有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就必须引进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办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转变原有的管理观念。同时也要确立物业管理公司是小区物业实施物业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此外,社会上加强有偿服务的宣传工作,谁受益谁付费,这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对企业内部要树立积极努力为业主服务的意识,用所提供的服务获得应有的回报。更要借鉴其他国内外的先进的成功的管理经验,弥补自己在物业管理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物业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强物业运作的透明度,让小区居民清楚地看到他们所交的物业管理费用在何处,只有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才能打消居民以往对小区物业冷淡、怀疑的态度。因此,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运作模式,有层次、有计划的管理调控,符合法律法规的管理细则,加上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才能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物业服务。

2.3调动公有老旧住宅小区业主的积极性。

作为住宅的实际使用人,小区居民才是小区的主人,只有他们改变观念,改掉陋习才能使自己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所以要充分调动小区业主的积极性,在老旧小区中可以鼓励居民参与讨论、投资、建设。利用这种办式作为文明共建的宣传载体,让居民感受到正规的物业管理带来的好处。

3结束语。

公有老旧住宅小区必须引入新的物业管理模式,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它工作量大,任务重,所以此项工作的完成需要政府、社会、民众的多方参与,改变原有管理制度,与市场接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有老旧住宅小区现存的问题。同时要更加注意的是我们在修建硬件的同时,居民也要养成良好的居住习惯,以及落实到为后期养护工作,才能真正有效的延长小区的使用寿命。这是一个共建的过程,需要来自每个方面的努力,才能改善城市中的短板,才能促进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秋向.我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6,04:274,276.

[2]张智敏.老旧小区治理的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3.

[3]闫明艳.城市开放式老旧小区治理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七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这种人力资源的管理而言,薪酬管理又是最为核心的一个方面,也是企业具体员工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就重点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主要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两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是最为核心的一个方面,这种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也是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核心支撑所在,而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来看,其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既包括相关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内容,也会涉及到员工薪酬的管理和分配,对于这种薪酬管理来说,其对于企业员工以及企业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合理公平的薪酬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还是比较多的,这些缺陷的存在表现在整个薪酬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都会对于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干扰,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激励效果不明显。

对于具体的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来说,其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要达到较为理想的激励效果,但是就当前的应用管理现状来看,这种激励效果却并不明显,很多企业的薪酬管理都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反作用,导致员工对于企业不满情绪的增加。

1.2绩效考核不完善。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具体应用来说,其最为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绩效考核,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才能够针对相应的薪酬体系给予明确的划分,保障薪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但是对于的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现状来看,其对于绩效考核制度的应用并不完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是比较多的,这样就必然会对于最终的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困扰。

1.3薪酬管理受限。

对于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现状来说,其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其它一些外部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进而导致企业自身制定好的薪酬管理制度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比如国家相关的政策以及相关的一些管理部门就会对于具体的薪酬管理制度和薪酬管理模式造成较大的干扰,导致其无法正常使用。

1.4公平性存在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平性问题也是一个影响比较恶劣的问题表现,并且其所带来的后果和不良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正是因为这种公平性问题的存在,就会导致其整个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效率降低。而这种公平性问题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企业薪酬水平和与之相关的同行业其它企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进而就会带给企业员工不公平感,影响其对于企业的满意程度;另外一方面则是在企业内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薪酬管理不公平问题,员工得不到与其劳动程度相对应的薪酬水平,进而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其工作效率的降低。

1.5等级观念较强。

在当前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对于等级和层次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很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薪酬的制定时,都会严格按照相应员工的等级进行薪酬划分,而忽视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对于企业的贡献大小,进而就会导致其薪酬体系失去了公平性,也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激励效果。

2.1建立多元化的薪酬管理体系。

因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达到相应的激励效果,基于这一点来说,相应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就应该充分的以企业员工为目标进行制定,在具体的薪酬管理中充分的考虑企业员工的基本需求,进而促使其相应的薪酬内容能够有效的吸引相应的企业员工,促使其能够为了获得更多的薪酬而更努力的为企业工作奋斗;也就是说,要以人为本的建立多元化的薪酬管理体系,以此为最基本的依据来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福利体系,综合运用假期、培训机会、旅游等多种福利手段来提升企业员工对于薪酬体系的期待度,进而促使其工作的积极性得到相应的提升。

2.2注重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

对于具体的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来说,应该重点针对其相应的公平性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这种公平性的提升才能够保障其激励效果的实现,否则有害无益。具体来说,这种公平性的构建和提升应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详细充分的调查好当前该行业内部普遍的薪酬水平,采取略高于同行业薪酬基准的数额制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进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来说,更应该加强公平性的控制和把关,提升其公平性,避免员工出现较为严重的不平衡感。

2.3合理应用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实施来说,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一种基本的管理和应用手段,这种绩效考核制度的应用也必然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其薪酬管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具体来说,针对这种绩效考核制度的应用应该尽可能的做到量化,即针对每一个企业员工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标准的数量化,进而就会出现一个较为直观的员工贡献值,进而把这一贡献值和企业员工的薪酬挂钩,这正是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应用模式,当然,对于具体的绩效考核制度的使用来说,应该最大程度上保障其应有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各种不合理的问题。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所在,其具体的管理效果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便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因此,针对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进行充分的关注,完善当前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合理的优化升级是极为必要的。

[1]王蕾.试析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导报,2013,10:208.

[2]王婧.浅谈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28:163.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八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开展与体会,为适应多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考核。

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将细胞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学位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11个生物学二级学科。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设有27个学院,11个生物学二级学科分散在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院、兽医学院、医学院,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也较广泛,如何适应这种多学院、多学科和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高教学效果,扬州大学不断进行尝试、改革,构建了适合各二级学科培养目标要求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现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介绍如下。

1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较新的学科,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对细胞活动调控以及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成和功能执行的科学[1]。对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讲,本科阶段都学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这2门课程,因此研究生所开设的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应该和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有所区别。由于传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教材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内容上有很多雷同,若采用这些教材,很容易使研究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扬州大学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4个部分:细胞结构、细胞遗传、细胞代谢与调控、细胞发育,该校没有选择任何固定教材,仅仅指定少数最新出版的教材作为参考书,如韩贻仁主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2]、geraldkarp主编的cellandmolecularbiology:conceptsandexperi-ments等[3]。

扬州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授课对象差异比较大,学生的来源和专业背景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使用开放式教师、开放式教学和开放式课堂的教学方法。

2.1开放式教师。

以往的研究生课程都是由固定的教师一上到底,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细胞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都熟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扬州大学采用不固定教师上课的制度,跨学科跨学院请资深教师进行授课,确保学生能够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前沿动态。设置的4个部分教学内容中,每一部分由1~2位专业教师负责主讲,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根据不同教学模块,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拘泥于任何教科书进行授课。有些教师的研究方向是植物,对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比较熟悉,讲授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可以做到深入浅出,而对动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讲授效果会比较差,因此主讲教师可选择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病毒等研究方向的老师。对于学生,有些是来源于农学院,其背景知识和兴趣侧重在植物方面,而有些来源于医学院或兽医学院,其背景知识和兴趣侧重在动物方面,这就要求选择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2.2开放式教学。

由于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因此在把握现有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将细胞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方法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培养其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讲解不同侧重点的专题。如细胞结构部分包括讲了2个专题,一个是细胞内膜系统:结构、功能、蛋白质分选和膜泡运输,另一个是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内膜系统一般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5类细胞器膜的总称,而广义的内膜系统概念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等细胞内所有细胞器膜的总称。在本科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这些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发生是分别独立介绍。虽然这些细胞器具有各自独立的结构和功能[4],但它们又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它们的膜结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转换的机制则是通过蛋白质分选和膜泡运输来实现的。在讲授内膜系统时,可通过蛋白质合成这条线将这些相关内容串联起来讲述。由于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上与内膜系统互为一体,因此将核糖体也加入进来,同时向上讲可以提及细胞核中核糖体大小亚基及mrna的合成,向下还可讲述细胞膜上的蛋白功能,从而用蛋白质合成一条线将细胞的三大结构即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联系了起来。同时,也启迪研究生自己去找线索,找出一根主干,将尽可能多的内容串起来。又如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以及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细胞分化分裂等一系列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对细胞骨架的研究是近代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大型分析仪器的应用和实验方法技术的改进。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重点向学生讲解细胞骨架的研究方法,包括每种方法的原理、基本过程和结果分析,以最新的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细胞骨架方面的论文为例,向学生介绍细胞骨架的研究是如何开展的。

2.3开放式课堂。

研究生课堂和本科生课堂相比,讲授内容量非常大。笔者一般会在课后将课件提供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用花太多精力记笔记,而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听课上,跟着教师的引导考虑问题,这样使其思维保持很高的兴奋度,且感到疲劳。在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在上课时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课后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指定或推荐的原始文献,或者让他们自己到网上查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此可培养学生阅读文献、查找资料、进行科研的能力。

作为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考核以考试为主,考虑到研究生学习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利用学到的细胞生物学知识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实用性较强,因此笔者选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所出的试题都是综合性的分析题,在考场内学生可以查阅任何参考资料,但参考资料中没有现成的答案,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仔细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检验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以后教学的开展。

4参考文献。

[2]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3]geraldkarp.cellandmolecularbiology:conceptsandexperiments[m].(3rded).王喜忠,丁明孝,张传茂,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研究论文的研究篇十九

李经理是某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于员工的绩效管理一直很苦恼,他感觉自己掌控不了员工的绩效,绩效管理似乎只是完成人力资源部要求的形式性工作。他也按照标准的绩效管理流程在进行:年初与员工沟通制定绩效目标,过程中不断给员工施加压力,推动员工绩效目标的完成,中期、年度考核后与员工沟通哪些工作没有做好……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在下一个绩效周期员工绩效仍然达不到期望的目标。

为什么很多部门负责人像李经理一样觉得绩效管理没有起到效果?是因为他们没找到影响绩效的杠杆——员工的能量管理,也就是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情况下,员工只是感觉到令人生畏的工作压力,面对的只是“工作”本身,负责人关心的只是工作结果。这就导致绩效管理陷入误区:过于关注工作、关注事情本身,而忽略了关注产生绩效的“人”,而对人的关注中,最重要是关注人的“能量”。

管理绩效的前提是管理好员工的能量,能量有正能量与负能量之分。正能量的特征是积极主动、乐观开放、有开拓性与影响力、思维灵活而有弹性等;负能量的特征是压抑敏感、紧张被动、思维单一、心态封闭、回避沟通等。简单而言,具有正能量的员工其身心处于舒展扩张状态,主观能动性强,潜能得到较大发挥,工作效率较高,更容易产生高绩效;而具有负能量的员工则处于封闭收缩状态,主观能动性弱,员工潜能受到压抑,工作效率较低,易产生低绩效。如果我们能让员工持续保持正能量状态,其绩效也会处于相对稳定、高位的状态,更容易实现个人与组织的目标。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员工是带着负能量去工作的,而负责人的管理行为看上去是为了推动绩效,实质上却带给员工负能量。比如:不断向员工施加压力,缺乏对员工的关心,以及帮助员工释放压力;长时间不与员工沟通,帮助其分析改进之处并提供帮助;只抓工作完成,不关注态度改进、思维与行为方式转变;只管用不管育,没有给员工提供能力提升与培训赋能;对员工的求助不反馈或反馈滞后,舍不得花时间在内部员工身上;只是一味让员工往前冲,自己却没有带领员工冲锋或与员工并肩奋斗。这样就导致员工的短期绩效貌似上去了,但积压的负能量效应随后而来,员工在短暂冲锋之后是长时间的低绩效状态。

员工绩效输出是一个持续过程,每个时间点上都可以看到其绩效表现,负责人不应该依赖于考核周期到了再去评估员工的绩效,而应该全程关注、考察、评估员工的绩效,当员工出现高绩效或低绩效的时候,及时肯定成绩、分析低绩效的根因,帮助员工审视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辅导与沟通,这个过程就是持续管理员工能量的过程。绩效管理没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绩效管理基本动作是阶段性开展的(点状的),而不是连续开展的(线状的),这样员工的能量自然也得不到持续的管理,从而呈现出波动状态。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沟通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沟通使得上下目标与理念达成一致,情感得到交流,士气得到鼓舞。所以,以下会着重分析如何通过做好绩效沟通来管理好员工的能量,帮助员工实现持续的绩效改进。

绩效沟通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沟通什么内容,二是如何进行沟通(方式与方法)。沟通方式与方法得当就会提升员工创造高绩效的热情,提高员工自我改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推动高绩效的产生。绩效沟通不但要沟通事情(绩效目标),还要沟通员工的能力、态度、思维与行为方式。但很多负责人只是沟通绩效目标,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决定绩效结果的根源在于员工的能力、态度、思维与行为方式,而这些因素是相对稳定的,需要有意识的改进提升,如果这些方面没有得到改进提升,员工绩效水平就会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笔者所在的部门有个员工,做事总是停留在表面上,不会直接参与、深入到业务部门工作中去分析、解决问题,碰到事情就是云里雾里的讨论一番就不了了之,或者转发邮件将工作“巧妙”的转交他人,总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笔者除了与其沟通重点工作任务之外,还特别指出其工作能力、工作方式需要改进提升之处,就是要主动深入到业务中去,提升分析、跟进、彻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光说不练,而是要把结果做出来。经过深入沟通与持续辅导,该下属发现自身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并有意识的努力做出改变(能量提升),在工作方式上有了很大改进,绩效结果也得到明显提升。

采纳率就是员工对绩效改进举措的认同、接受与应用程度。采纳不只是点点头,或者在绩效反馈表上签字,而必须是员工内心上真正接受,其态度与行为都要发生改变。员工的采纳有一个心理过程,即从抗拒到部分认同、到全部接受、再到最后的主动应用。

绩效沟通中,员工的采纳率是至关重要的,而提高采纳率有多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负责人在沟通绩效结果时,先询问员工对自己绩效的评价(比如对绩效结果的预期,以及这样评价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员工的自评会与组织评价比较接近,负责人在其自评基础上,逐步延伸至组织对其绩效的评价,往往容易获得员工对绩效结果与评价的采纳。

其次,在绩效沟通的最后环节要确认员工的意愿,比如他有没有信心、愿不愿意采取行动,提高自身能力与绩效。grow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办法(goal目标设定,reality现状分析,options方案选择,will确认意愿)。最后一步“确认意愿”很重要,是看对方的接受程度、采取行动的决心、提升绩效的信心,如果员工的意愿是正面的、强信号的,就说明员工的采纳率较高。

最后,绩效沟通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要学会在多场景下的沟通。比如在午饭时、等电梯时、会议前后,也可能是早上刚到办公室的宁静片刻,或者是在员工的咨询与求助之后……因为在不同场景下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好的状态出现就像时间窗一样稍瞬即逝,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时间窗去沟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绩效沟通的采纳率。因此创造随时沟通的可能性,才能持续管理好员工的能量,提升员工的绩效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