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0:14:59 页码:10
2023年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汇总16篇)
2023-11-17 20:14:59    小编:ZTFB

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沟通交流技巧。总结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今年的工作总结,让我深思与反思;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一

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文作家,以他“美文”创作的实绩,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他在古典文学的础石之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尤其是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散文作品,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十年前我写过诗;后来不写诗了,写散文;入中年以后,散文也不大写得出了——现在是,比散文还要“散”的无话可说!许多人苦于有话说不出,另有许多人苦于有话无处说;他们的苦还在话中,我这无话可说的苦却在话外。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

在别处说过,我的“忆的路”是“平如砥”“直如矢”的;我永远不曾有过惊心动魄的生活,即使在别人想来最风华的少年时代。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我的职业是三个教书;我的朋友永远是那么几个,我的女人永远是那么一个。有些人生活太丰富了,太复杂了,会忘记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是什么时候都“了了玲玲地”知道,记住,自己是怎样简单的一个人。

但是为什么还会写出诗文呢?——虽然都是些废话。这是时代为之!十年前正是五四运动的时期,大伙儿蓬蓬勃勃的朝气,紧逼着我这个年轻的学生;于是乎跟着人家的脚印,也说说什么自然,什么人生。但这只是些范畴而已。我是个懒人,平心而论,又不曾遭过怎样了不得的逆境;既不深思力索,又未亲自体验,范畴终于只是范畴,此处也只是廉价的,新瓶里装旧酒的感伤。当时芝麻黄豆大的事,都不惜郑重地写出来,现在看看,苦笑而已。

先驱者告诉我们说自己的话。不幸这些自己往往是简单的,说来说去是那一套;终于说的听的都腻了。——我便是其中的一个。这些人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话,只是说些中外贤哲说过的和并世少年将说的'话。真正有自己的话要说的是不多的几个人;因为真正一面生活一面吟味那生活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一般人只是生活,按着不同的程度照例生活。

这点简单的意思也还是到中年才觉出的;少年时多少有些热气,想不到这里。中年人无论怎样不好,但看事看得清楚,看得开,却是可取的。这时候眼前没有雾,顶上没有云彩,有的只是自己的路。他负着经验的担子,一步步踏上这条无尽的然而实在的路。他回看少年人那些情感的玩意,觉得一种轻松的意味。他乐意分析他背上的经验,不止是少年时的那些;他不愿远远地捉摸,而愿剥开来细细地看。也知道剥开后便没了那跳跃着的力量,但他不在乎这个,他明白在冷静中有他所需要的。这时候他若偶然说话,决不会是感伤的或印象的,他要告诉你怎样走着他的路,不然就是,所剥开的是些什么玩意。但中年人是很胆小的;他听别人的话渐渐多了,说了的他不说,说得好的他不说。所以终于往往无话可说——特别是一个寻常的人像我。但沉默又是寻常的人所难堪的,我说苦在话外,以此。

中年人若还打着少年人的调子,——姑不论调子的好坏——原也未尝不可,只总觉“像煞有介事”。他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写出那冒着热气或流着眼泪的话;一个神经敏锐的人对于这个是不容易忍耐的,无论在自己在别人。这好比上了年纪的太太小姐们还涂脂抹粉地到大庭广众里去卖弄一般,是殊可不必的了。

其实这些都可以说是废话,只要想一想咱们这年头。这年头要的是“代言人”,而且将一切说话的都看作“代言人”;压根儿就无所谓自己的话。这样一来,如我辈者,倒可以将从前狂妄之罪减轻,而现在是更无话可说了。

但近来在戴译《唯物史观的文学论》里看到,法国俗语“无话可说”竟与“一切皆好”同意。呜呼,这是多么损的一句话,对于我,对于我的时代!

1931年3月。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二

一、真实的思想。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二、真切的情感。治学严谨的态度。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微用心,使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极其动人的真切的情感。

三、真实的自我。直抒胸臆,平淡描述,把自己的观点,内心的变化,直接告诉读者,使读者看其散文,就像朱自清在和自己静静谈心,真率,温馨,纯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三

冯友兰先生在《新事论·赞中华》篇里第一次指出现在一般人对于青年的估价超过老年之上。这扼要的说明了我们的时代。这是青年时代,而这时代该从五四运动开始。从那时起,青年人才抬起了头,发现了自己,不再仅仅的做祖父母的孙子,父母的儿子,社会的小孩子。他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群,发现了自己和自己的群的力量。他们跟传统斗争,跟社会斗争,不断的在争取自己领导权甚至社会领导权,要名副其实的做新中国的主人。但是,像一切时代一切社会一样,中国的领导权掌握在老年人和中年人的手里,特别是中年人的手里。于是乎来了青年的反抗,在学校里反抗师长,在社会上反抗统治者。他们反抗传统和纪律,用怠工,有时也用挺击。中年统治者记得五四以前青年的沉静,觉着现在青年爱捣乱,惹麻烦,第一步打算压制下去。可是不成。于是乎敷衍下去。敷衍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来了集体训练,开出新局面,可是还得等着瞧呢。

青年反抗传统,反抗社会,自古已然,只是一向他们低头受压,使不出大力气,见得沉静罢了。家庭里父代和子代闹别扭是常见的,正是压制与反抗的征象。政治上也有老少两代的斗争,汉朝的贾谊到戊戌六君子,例子并不少。中年人总是在统治的地位,老年人势力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就是老年时代,青年人势力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就是青年时代。老年和青年的势力互为消长,中年人却总是在位,因此无所谓中年时代。老年人的衰朽,是过去,青年人还幼稚,是将来,占有现在的只是中年人。他们一面得安慰老年人,培植青年人,一面也在讥笑前者,烦厌后者。安慰还是顺的,培植却常是逆的,所以更难。培植是凭中年人的学识经验做标准,大致要养成有为有守爱人爱物的中国人。青年却恨这种切近的典型的标准妨碍他们飞跃的理想。他们不甘心在理想还未疲倦的时候就被压进典型里去,所以总是挣扎着,在憧憬那海阔天空的境界。中年人不能了解青年人为什么总爱旁逸斜出不走正路,说是时代病。其实这倒是成德达材的大路;压迫的',挣扎着,材德的达成就在这两种力的平衡里。这两种力永恒的一步步平衡着,自古已然,不过现在更其表面化罢了。

青年人爱说自己是天真的,纯洁的。但是看看这时代,老练的青年可真不少。老练却只是工于自谋,到了临大事,决大疑,似乎又见得幼稚了。青年要求进步,要求改革,自然很好,他们有的是奋斗的力量。不过大处着眼难,小处下手易,他们的饱满的精力也许终于只用在自己的物质的改革跟进步上;于是骄奢淫佚,无所不为,有利无义,有我无人。中年里原也不缺少这种人,效率却赶不上青年的大。眼光小还可以有一步路,便是做自了汉,得过且过的活下去;或者更退一步,遇事消极,马马虎虎对付着,一点不认真。中年人这两种也够多的。可是青年时就染上这些习气,未老先衰,不免更教人毛骨悚然。所幸青年人容易回头,浪子回头金不换,不像中年人往往将错就错,一直沉到底里去。

青年人容易脱胎换骨改样子,是真可以自负之处;精力足,岁月长,前路宽,也是真可以自负之处。总之可能多。可能多倚仗就大,所以青年人狂。人说青年时候不狂,什么时候才狂?不错。但是这狂气到时候也得收拾一下,不然会忘其所以的。青年人爱讽刺,冷嘲热骂,一学就成,挥之不去;但是这只足以取快一时,久了也会无聊起来的。青年人骂中年人逃避现实,圆通,不奋斗,妥协,自有他们的道理。不过青年人有时候让现实笼罩住,伸不出头,张不开眼,只模糊的看到面前一段儿路,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又是小处。若是能够偶然到所谓世界外之世界里歇一下脚,也许可以将自己放大些。青年也有时候偏执不回,过去一度以为读书就不能救国就是的。那时蔡孑民先生却指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权衡轻重的圆通观。懂得这种圆通,就可以将自己放平些。能够放大自己,放平自己,才有真正的工作与严肃,这里就需要奋斗了。

蔡孑民先生不愧人师,青年还是需要人师。用不着满口仁义道德,道貌岸然,也用不着一手摊经,一手握剑,只要认真而亲切的服务,就是人师。但是这些人得组织起来,通力合作。讲情理,可是不敷衍,重诱导,可还归到守法上。不靠婆婆妈妈气去乞怜青年人,不靠甜言蜜语去买好青年人,也不靠刀子枪去警告青年人。只言行一致后先一致的按着应该做的放胆放手做去。不过基础得打在学校里;学校不妨尽量社会化,青年训练却还是得在学校里。学校好像实验室,可以严格的计划着进行一切;可不是温室,除非让它堕落到那地步。训练该注重集体的,集体训练好,个体也会改样子。人说教师只消传授知识就好,学生做人,该自己磨练去。但是得先有集体训练,教青年有胆量帮助人,制裁人,然后才可以让他们自己磨练去。这种集体训练的大任,得教师担当起来。现行的导师制注重个别指导,琐碎而难实践,不如缓办,让大家集中力量到集体训练上。学校以外倒是先有了集中训练,从集中军训起头,跟着来了各种训练班。前者似乎太单纯了,效果和预期差得多,后者好像还差不多。不过训练班至多只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培植根基还得在学校里。在青年时代,学校的使命更重大了,中年教师的责任也更重大了,他们得任劳任怨的领导一群群青年人走上那成德达材的大路。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四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巨匠。他写散文,不掩饰,不造作,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一切的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他的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散发着震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他的散文,善于描绘景物,各具特色,充满了诗情画意,以景美、情浓创造了一种诗画俱美的意境,给人以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

一写景――画家的眼睛。

有人说,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在写景时,他用画家的眼睛,去写山水风雨、一草一木。他一贯主张作家创作“便是以文字作画,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而且他还讲究描景绘物要做到“逼真”。他认为,“逼真等于俗语说‘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唯其如此,才能“气韵生动”。

读朱自清的散文,既像欣赏一首首优美的抒情诗,更如品味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春》描绘了六幅画面,以作者盼春、迎春、颂春的欢快激情作为内在线索,次序井然地组合成春天的画廊,而以未露面的诗人鸟瞰春天的一双“眼睛”,作为画面之间的焊接点,写出了春天的情致、春天的神韵。《威尼斯》就是一组组以浓墨重彩来描绘威尼斯风光的油画。“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红得热烈,绿得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不仅使人们领略到威尼斯的明艳亮丽,而且使人们领略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

二抒情――诗人的情怀。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先生认为,散文的艺术生命是情感,在1924年8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文学作品之吸引人,最大因却在情感的浓厚”。朱自清的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不是靠浓词艳句织就的过眼云霞。它的特点:真诚、含蓄、适度。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适度就是浓淡相宜,浓而不烈,清而不淡。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在抒情时,他总是以诗人的情怀,抒写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或伤感、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同样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给亡妇》中悼念亡妻与深深的自我忏悔之情,令人动情;《儿女》中幽默的情趣和温馨的气氛等,更是让人感到情真而意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同是秦淮河,由于天时、灯光、月色不同,水面呈现出异彩:天未断黑时,“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的了:黯淡的水光,象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在灯月交辉的情形下,秦淮水又“绿如茵陈酒”。真是“一眨眼一个花样,层出不穷”。先生“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把月光、水色、灯影与桨声糅合在一起,画中藏意,景内含情,把历史的重载和满腹的怅惘都压在船上,在恍惚迷离、素淡雅丽的画面中,撩起读者的情思,引领读者进入一种贮满诗意的境界。

三情景艺术的完美表现。

1融情于景。

朱自清善于将自己的爱憎融于所反映的生活,融情于景,化意于事,意与事浑然一体,情与景相映成趣,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春》有一段这样描写:。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儿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野花儿本来是静止的植物,因赋予了作者的感情,它们才获得了生命,才有了灵性,像人的眼睛闪悠,像天上的星星眨动,仿佛成了活生生的小动物了。既有情致,又具神态,这种融情于景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再看《绿》中的一段:。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接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在描写客观景物时,朱自清采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段,融入自己的感受、情绪,将梅雨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诸种形容,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他笔下的自然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充满情意的“人化的自然”。梅雨潭被作者情意化,无法不使人感到它有醉人的绿、迷人的美。

2寓情于景。

对于散文而言,可以说景是情的外衣,情是景的灵魂;失了外衣情无所寄,失了灵魂,无异于华丽的皮囊,毫无意义。朱自清散文寓情于景,韵味无穷,不仅仅是他创作上的特色,更是他散文语言魅力之所在。

说到情,朱自清散文《背影》堪称至情之作。其间父子深情、离别之意、愧疚之情充斥全篇,力透纸背。就连那景也满贮了情,似乎一触就会迸了出来。你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生活场景的描摹,也是情感的抒发。父亲爬个月台似登险峰,仅仅是为了给“我”买几个橘子。透过父亲攀爬月台的情景,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口,慢慢探身下去”,“慢慢”、“蹒跚”写出父亲的行动不便,我们看到的是父亲拳拳的爱子之心。爬月台的一组动作:“攀”、“缩”“倾”,这样的白描,没有一点形容、比喻,也没有辞藻的堆砌,但由于准确地抓住了“老”、“肥”但又“努力”的特点,就更写出了父爱的深沉。特别是往回走过铁道的描写,更把这种感情推向高潮:“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真是欲扬先抑,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而“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则昭示了“我”由对父亲的不理解转而领悟父亲那深沉的爱而产生的愧悔之情,以至“两年之后父亲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仍清晰在目,挥之不去”。这是景的描绘,情的迸发,两年了仍清晰在目,真可谓“不思量自难忘”。寥寥几笔,思父之情、责己之切跃然纸上。这寓情于景不仅使得朱自清散文增加了形象性魅力,更使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内蕴丰富,余味无穷,丝丝入扣地揭示了两代人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催人泪下的人间至情。

3情景交融。

生动传神、浓郁深邃的情景交融往往构成了一篇好的散文作品的生命。《荷塘月色》描写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作者情感的主要特点是“淡淡的”,所以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的主要特点也是淡淡的。透过人化、情感化的景物,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的向往,又寄托着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苦闷情怀。幽静的小路、风致的荷叶、洁白的荷花、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月光与作者内心的愁绪,相交织组成一曲和谐的旋律。这不仅显示了艺术构思的缜密精巧,而且表现出写景抒情的工妙技巧,以清幽、淡雅的画幅衬出“颇不宁静”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好情操,更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了。

总之,朱自清先生常用语言的丹青,注重抒情与写景的完美结合,在他的散文园地中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一处胜迹,一幅景色,一个事物形态,从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描绘,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以景美、情浓创造了一种诗画俱美的意境,为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五

朱自清先生是抒写至情的能手,《背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主要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揭示无微不至的父爱亲情。作品抒情委婉有致,细腻入微,谋篇布局逶迤曲折,具有与众不同的趣味。《背影》开篇点明题旨:“我与父亲不相见三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但破题之后作者并不急于把“背影”亮出来,而是采用反衬的笔法,把体现父爱的其他种种表现细数一番。先写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祸不单行”的逆境里,怎样强忍沉重的心情反过来安慰“我”,其次又写父亲在奔波谋生的繁忙中,怎样无可奈何地委托旅馆的茶房送“我”登车去北京念书;再次又写父亲终于改变托人送行的主意,在百忙中“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在反复曲折地写完父亲对我的关心之后,才把高度集中地体现父亲的最动人的“背影”这一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让读者和“我”一同洒下感动的泪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布棉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这里作者细致刻画了父亲蕴含着深厚慈爱的背影,富有人情味,感人至深,使读者与“我”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朱自清先生还是散文领域卓越的风景画家,《荷塘月色》就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名篇。作者用语言的丹青点染风景,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富有层次地开拓诗一般的境界,于情景交融之中,让读者领略荷塘月色之美,但读者并不是一开篇就将如烟如梦的荷塘月色表现出来,而是引领读者在通向荷塘月色路上绕了三个弯子,那就是作者对月下荷塘的想、寻、爱。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接着由“想”而沿着荷塘寻去,当寻到荷塘之后却又不急于展示荷塘之美。而是偏要把自己独处荷塘月色下悠然自得之情抒写一番。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侧面渲染荷塘月色之美,从作者的思绪中眼波里来折射出荷塘月色之可爱,为正面描写荷塘月色做好了铺垫。然后才去慢慢地揭开月下荷塘的面纱。主体部分,作者不惜与以工笔细描,着力点染荷塘月色的美景,作者先写荷叶荷花清香,用一连串精美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将荷叶的卓然风姿、荷花的晶莹美丽描绘得无比美妙。接着作者又捕捉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着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落笔化静为动,形象地传递出了月下荷塘精致微妙的美感。此处精妙在于虽未提到月光,但荷叶荷花的景状无不因淡淡的月光而显现,使读者依稀感到月光的存在。作者写荷塘上的月色则具有另一番景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流叶子与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叶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是笼着经纱的梦”则为虚拟。“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薄薄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作者认为这样的月色正恰到好处,有一种朦胧的美。接下来,作者又写到“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其色调可谓浓淡相宜,更妙是写“景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作者运用通感使视觉转换为听觉,生动展示出了荷塘月色的飘逸之美。总之《荷塘月色》用巧妙的构思,极美的文笔,为我们展示精妙无比的风景画,抒写了与众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散文高超的艺术手段,是建立在他对客观事物的精细观察之上,否则就不可能妙笔传神,也不可能书写出与众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在《山野掇拾》指出:“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例如《绿》中,朱自清先生对梅雨潭的绿就作了加倍的描写。先用博喻说是“象少妇拖着裙幅”“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象最嫩的皮肤”“象湿润的碧玉”然后又多方比较,说是北京什沙海地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碧草与绿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经过这样反复的渲染,梅雨潭的绿于是成了世界上最宜人的景色,从而让读者跟着作者一道“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再如《匆匆》,作者对时光的易逝就加倍进行描写“太阳他有脚即可,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望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到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腕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经过作家如此一番的加倍描写,使人们不能不在“平常身历之境”中万分地惊异于时光之易逝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论叙事、写情、状物、抒情,无不委婉细腻,娓娓动人,表现在他对客观事物加倍地描写,巧妙地描写,拆开来与拆穿来描写,展现了客观事物的“锱铢淄渑之别”,抒写了与众不同的趣味。他的具有娴熟艺术技巧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国散文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六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生动地抒写了他的禀性、气质、灵感、情思、嗜好、习惯、修养、人生经历和人生哲学,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全部思想、全部的感情和全部的人格,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个性生命。纵览他的散文,我们能够从中窥见一个典型中国知识分子的学识、审美、情趣和尊严,领略一位真正爱国学者的思想和人生。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是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的。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有以下两个突出的方面:

朱自清原是一位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其诗人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像一个导游把游客步步引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尤其是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

来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等,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此外,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来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就为考生整理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希望考生可以认真了解。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七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驾驭文字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是超卓的。像《荷塘月色》这样的脍炙人口的散文精品在他的作品里并不鲜见。与《荷塘月色》堪称姊妹篇的《绿》也是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绿》之所以成功,我以为作者善于运用衬托艺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以瀑衬潭。浓墨重彩地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是全文重点所在,但作者却用几乎二分之一的篇幅来写梅雨瀑,可见瀑与潭的密不可分。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作者先简写与梅雨瀑有关的景与物,再详写梅雨瀑。一个“冲”字,写瀑流的气势;一个“扯”字,不仅描写出瀑布流下时被突出的岩石分割后的形状,也绘出其形状不规则之美,其线条之美。这就比远眺时的形象更具体、生动、鲜明了。“飞花碎玉”一词,体现了瀑流的撞击力之强;“乱溅着了”,描摹了瀑水落地之美;“晶莹而多芒”,是显水之色泽;“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是绘水花的形状,同时又在不经意中,点破梅雨潭得名的来由。作者之所以不惜以一半的笔墨来具体描写梅雨瀑和梅雨潭得名的来由,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梅雨潭周围景色的迷人,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梅雨瀑本身之美,而是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的需要。譬如一个盛装待嫁的美丽的新娘,当然需要一个亦是美丽的伴娘一样,红花要绿叶来陪衬嘛。

二、以景衬潭。作者真是一个善于调朱弄丹的能手,在着力描绘了梅雨瀑的灵动可爱之后,作者对全文描写的中心――“绿”作了精心的刻画。“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我们”,你看,作者还远远没有看到绿本身呢,梅雨潭的绿色就是那么迷人了。“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移船相近邀相见”了。通过“揪”、“攀”、“鞠躬”和“探身”等动词,写出了我对这“闪闪的绿色”、“离合的神光”的神往和急切想看到并享受潭水之美的心情。作者终于来到潭边了,“瀑布已在襟袖之间”了,但“作者心中已没有瀑布了”,因为“绿”占据了“我”整个心灵,使“我”已顾不上去欣赏瀑布和飞溅的水花,而只陶醉于潭水奇异的绿中了。接着作者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描绘了梅雨潭水绿的静态美,动态美,使人对她一见钟情,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与梅雨潭水亲切接触。但作者还意兴未尽,又用比较的手法来大力衬托潭水的醉人,你看“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吧,但跟梅雨潭水相比较,杨树的绿,“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吧,但与梅雨潭水相比较,那“丛叠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绿,又“似乎太浓了”;至于西湖的波与梅雨潭水相比,又显得太明了;拿秦淮河的水与梅雨潭水相比,又显得太暗了。作者以彼景衬此景之后,感情越发不能自已,终迸发而出,变为直接呼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抒发了对梅雨潭水之绿的无限依恋之情。

三、以人衬潭。作者面对奇异的绿,倾情呼喊之后,推想梅雨潭水这般迷人的原因:“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既然蓝天融在潭水里了,这就激发了作者更进一步的推想:这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圣水;既为圣水,它就一定有不平凡的力量;既然具有不平凡的力量,就应该有着不平凡的作用。这样,就自然完成由物衬潭向以人衬潭过渡。将水“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你看“绿水”简直等同于神话里的仙衣,可以使人具有特异功能了;将水“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绿水”,就是圣水,它可以普救众生了。读到这里,我们以为观止了,然而正如《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说书那样“于那极高处尚能环转折”,“盘旋穿插”。作者思想感情的潮水就象那打开的闸门,滚滚滔滔,不可遏抑。他又奇妙地把潭水想象成“如同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她活泼,她可爱,她清纯,她亮丽,她充满生命的活力。作者忍不住想拍她,抚她,亲她并命名为“女儿绿”。这是多么奇艳瑰美的画面啊,多么妙趣横生的情怀啊。就在这层层铺垫与烘托中,文章到达了高潮。作者那勃勃向上的激情也升腾至最高点,作者不但人醉了,心醉了,而且神醉了。作者终于完成了以人衬潭这最精彩的一笔。

拓展阅读:《绿》原文。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八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篇,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篇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篇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九

朱自清的散文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散文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不仅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还应该尽可能地写得优美。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所以他的散文或多或少受着诗歌的影响,但是朱自清在散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大过诗歌,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而且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学教材里,《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诃》、《荷塘月色》、《绿》等名篇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他的散文蕴含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把读者带入一个韵味悠长、遐想美妙的艺术境界,并且在心里留下经久不灭的痕迹。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1结构方面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大多篇幅不长,随意性强,但构思独具匠心。人们在读他的散文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文中的语句非常松散随意。但是,朱自清先生再随意的散文也会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到处都充斥着精巧的构思和缜密的结构。散文《绿》,一开头就写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在朱自清的笔下,这种绿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绿了,它被赋予了灵性,因为作者情感的投入,是这片绿有了动感。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荷塘月色》虽然一路写来,处处见“静”,但是处处的“静”,却衬托出了心中的“颇不宁静”。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他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有细致状物的功力,正如他评论别人的描写艺术所说的那样,笔像“小解剖刀,银光一闪,骨肉判然”。他的抒情经验告诉我们,景物描写愈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绘画美,感情的抒发也就愈见真切、细致。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抒情主要分为三类:

首先是借景抒情,作者总是选取最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二者融为一体,毫不给人以割裂游离之感。如《荷塘月色》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情的,那淡淡的月光,那脉脉的流水,那微微的荷香,都被作者笔下的情思所笼罩,真切地表现了当时那种心绪和感情,抒发了那种忙里偷闲的情趣,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淡淡哀愁,表示了对故乡的怀念。文中写景较多,但很集中凝练,字里行间隐隐地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心里颇不宁静”的思绪。他不但把感情和周围的景物联系起来,也和历史联系起来。在这里,景色衬托着人的感情。如果没有这些景色,人的感情也无以附着,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也将受到损害。

其次是借人抒情,如《背影》中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泉眼”,由远而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感的痛惜之情。语言凝重,对父亲的怀念着之情溢于言表。“背影”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是作者描绘的重点。父亲岁数大了,加之境遇、心情不好,行动不便,但却要坚持亲自去买橘子,给儿子路上吃。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写得非常细,我们读这些内容,肯定不感到“繁”,只能感到父亲形象的高大。父亲的背影可谓凝聚了“千行辛酸泪,万斛亲子情”啊!

第三类是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抒情,平时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小事,却在朱自清的笔下散发出浓厚的哲学意味,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例如,《冬天》,写了三个冬夜的三件事之后,文章结尾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总是温暖的。事情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体现了真挚美。

3语言表达方面的风格。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入画”,他的散文多采用“活的口语”,特别注重语言的锤炼,但在运用语言时,决不矫揉造作,加以修饰渲染。在他的散文中,它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平易淡雅,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们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如《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展示在你面前;“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的轻柔,温情送入你的心田;还有写草、写花、写人的活动,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沿用了生活中的口语,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对春天中人的活动描写一段:天上风筝渐渐多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语言形象、新颖,含意深刻,把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写得如此鲜活,不能不给人以振奋向上的力量。让人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在脑海中也能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利用“通感”的方法,把“嗅觉”(清香)转化为听觉(歌声),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给人以神奇般的感受。

事实上,凡是获得伟大成就的作家,都具有自己鲜明的写作特色。朱自清的散文有情致,有风趣,有诗的意境。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他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像一面镜子一样将永远烛照后世!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十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至于解放后,选《背影》的少了一些,而《荷塘月色》一文,则因其文笔的优美,一直被选作教材,为大中学生所吟诵。

在对作家的研究中,他们的作品的艺术、思想往往是其本身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所处的时代相互作用的结果。

朱自清作为现代作群中最具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其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位卑而未敢忘忧国”的思想贯穿他的一生。他践行“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得其散文作品中也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一)、时代背景。

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旧中国在风雨飘零中苦苦斗争,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自身背景。

1、作为当时社会上小资产阶级的一分子,由于受到阶级的局限性,虽发现了社会的不平与黑暗,但并未能找出产生这种黑暗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2、家庭的离乱、变迁,父子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二、朱自清的典范之作——《背影》、《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的题材大致分为四类,其中有直接写感人至深的亲情作品,又有借助景物抒发心情的名篇。

(一)、感人至深之《背影》。

1、《背影》的大致思想内容。

描述了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的全过程。用朴素真切的语言,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父子之间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2、《背影》的写作特色。

内容上:(1)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情深。

(2)文中四次出现“背影”,虽情况不同,但思想感情一脉相承。

语言上:(1)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精神气质,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

(2)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除夹入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的家常话,生活气息浓厚,提炼的非常简洁。

(3)文章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文中使用白描,将父亲为“我”买桔子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仿佛父亲的背影就在我的眼前。

(4)语言平时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感人至深。

(二)、美景传情之《荷塘月色》。

1、《荷塘月色》的背景。

1927年7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他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这篇《荷塘月色》。

2、《荷塘月色》的思想。

杨朴先生说过“此文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型和爱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并说“这就是使此文章成为朱自清潜意识愿望的象征”。他认为《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情感,与时代的政治无关。其实,这并不是绝对地脱离政治,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后,因憎恶现实无力济世的痛苦,不愿同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而清高自处的思想情感。

他在文章中通过写荷塘的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来突出自己不与世俗想混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三幅意象画。

(1)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把“妻”与“儿”的睡熟的幻梦与“我”通过对暗夜里月色的氛围营造而形成梦境与现实的统一。

(2)通过对曲径小道的描述而达到梦境与现实的整合,实现他们之间的情感的联系。作者以小径作为了融合现实与梦境的象征性通道,并言之“是梦境通过现实的必由之路。”

(3)这种梦境与现实与现实的错位式描写,实质是为了宣泄一种被压抑了的愿望,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作者企图把这种潜在的意识愿望脱离政治性因素的包围。

作者用这三幅意象画把恬淡月色中梦境的游离作为一种现实压抑的突暴式愿望,并认为“夜游荷塘”只是一种情感心绪的抒情化表达,从而由这种内心的隐意识引延出“美人象征”这一说法。

3、《荷塘》之荷花。

初读文章,里面恰到好处的比喻、拟人给我留下抹不掉的印记。与语言的优美、辞藻的华丽似乎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这样列举,写荷叶,“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颤动是,叶子与花被微风吹过,“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荷花的风致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但流水的流动却使叶子“更见风致了”。作者把这种形式的表现认定是形式的表现,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听的形式。因此推定荷叶象征着美人的新鲜论断。

朱自清以一种朦胧的象征来宣泄对美的独善情怀,先把荷叶的意象置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作结,即以传统的荷叶形象来阐释朱自清外露的原型意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作者心头笼罩了一层不散的愁云,如文中所表现的灰暗基调。

(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缜密精巧的构思。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总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朱自清以其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十一

摘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荷塘月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月下荷塘的.跃然约上,“神异”奇美,无美不备。《绿》中“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春》中“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这些内在诗情与外在景物和谐,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朱自清的散文有极严密的结构,组织有序,剪裁分明,布局完整和谐,形散而神不散,显得随意而又巧妙自然。《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首揭全文之旨,点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一路行去”,对尽情享用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如画”,他多用“活的口语”,十分注重语言的创新。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备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具朴质无华、蕴藉腴厚之美,其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风格朴素无华,平易自然。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等,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荷塘月色》语言清丽优美,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情感色彩浓郁、意境情境交融、构思缜密精巧、语言清新自然,以其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总的说来,朱自清的散文能够在朴素自然的美的风格中立新意,创新语,在平淡之中看出神奇,平正通达,可是又富有创造性,美在他的散文中几乎完美无缺,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当中,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并不多见。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十二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感情真挚亲切,鲜活自然,充满诗情画意,而且,结构精巧严密,构思精妙。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诗人、散文家,尤以散文卓着。他的散文以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抒情色彩浓郁以及语言的清新自然、悠美典雅表现着散文的艺术魅力,他丰富的散文结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和学习。朱自清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说自己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散文的“自由”与“随便”。朱自清散文作品收放自如,放收有序,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概括地讲,朱自清的散文的特点,可以说主要表现在他精妙的构思和缜密的结构上。

一、精妙的构思。

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特点,在艺术构思上,集中体现在“文眼”的安设和线索的贯穿上。正如高尔基说:“除了观察,研究、了解,还必须‘构思’,创造。创作——这是把许多细节联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体??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存在。”

(一)“文眼”的设置。

所谓“文眼”,就是指作者经过艺术性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焦点”。比如:《春》这篇散文,就是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生机和创造力,进行了充分的赞美。作品率先写了对春天的盼望,紧接着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分别细致地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图,最后,作者从春天的自然景物描绘转到春天人们的活动描写。作为作品的“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粉饰却是最具功力。

(二)线索的运用。

在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里,我们都会看到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关联起来并服务于主旨的线索,以此达到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二、严谨缜密的结构设计。

朱自清散文严谨的结构,不仅仅体现在艺术的构思上,我们通过他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结构严密性同时还表现在它的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特点。

(一)服务性。

作为形式美的因素,结构是为表现作品思想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旨思想服务的。比如《背影》,就是以“背影”为核心,对所有材料进行艺术性地剪裁、加工和布局,对它们进行取舍、整合,然后有机地组织安排,来表现父亲舐犊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再如《春》中,作品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部分构成,其中以“描春”为重点。“春”是全文的中心,是全文的线索脉络,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继写“描春”再现春天的生机盎然的景象,最后的“颂春”照应开头,很好地服务了春意盎然的“春”。在《春》这篇散文里,作者通过情感表达的层层推进,采用了谨严有致结构,很好地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二)整体性。

纵观朱自清的散文,不乏看上去互不关联的材料,却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作品。如:《南京》一文,是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大小景点,不论是赏玩、还是遐想,还是凭吊,都表达了对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感伤。《罗马》一文,则是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连缀在一起来叙写开来。如这类记游的散文还有《松堂游记》、《莱茵河》、《威尼斯》等等。

(三)多元性。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还富有变化的美。他往往从主题表达的需要出发,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他的作品。如:同样是怀念自己妻子的作品:《冬天》与《给亡妇》,它们的结构就不同。《冬天》这篇散文,作者用怀念亡妇时的温馨和甜蜜,掩饰着内心的楚痛,作者故采用了“顾左右而言他”的横断面结构。而《给亡妇》,怀念则是一腔悲痛,因想到亡妻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内心的怀念和哀思为主线,一气贯通地抒发感情。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的结构。由上观之,朱自清先生严谨缜密的散文结构,不仅体现在精妙的构思上,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不仅表现为服务于思想内容,也表现了结构的特点。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十三

一、意境美。意境是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优美的意境能深深地激动人心,使读者如临其境,心驰神往。1抒情和叙事相融合,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物与我浑的妙境,2、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显示一种将人生的彻悟,历史的开掘,理性的思考,都融会于一体的艺术境界。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用真和美去概括,最合适不过了。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真实的自我,真切的情感,真率的话语,真实的思想,构成了朱先生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美,朱先生的散文,意境美,语言美,如诗如画,给人美的享受。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所以,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里面叙述的人、事、还有景致,给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好像朱先生就我们在身边,给我们讲着他自己的故事,他的父亲,他的爱人,他的儿女,他的朋友,他的见闻、美景等等。

如《背影》、《儿女》、《择偶记》、《给亡妇》等,都记录了先生和家人的真实生活。这些散文,虽然写法不同,表现格调也不一样,有的欢快,有的低沉,有的朴实,有的幽默。但是里面写的内容,都是真实感人的。你看,不能忘怀的父亲的背影,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小事,那么平凡,那么有乐趣。甚至心中的烦恼、“丑事”,也不遮不掩的展示在读者面前。特别在《儿女》一文,“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1]其中,朱先生描述了自己由年轻时烦孩子、经常打骂孩子,逐渐自己人到中年了,成熟了,会爱会疼孩子了,也能从家里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了的心路历程。

再到《给亡妇》的末段,“我和隐今夏回去,本想到你的培坟上来;因为她病了没有成。我们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养他们,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母亲一你!谦,好好儿放心安睡吧,你。”[2]通过这些朴素的文字,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好丈夫、好父亲的形象,非常亲切感人,这些文章就是今天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读了也会受启发,从而知道应该怎样去与孩子、家人友好想处、幸福生活了。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到游记《欧游杂记》等,这些散文,真实的描写自然风光、记录下了先生的旅游行程和感受,无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读者朋友好像就在月光下的清华园荷塘边散步,还有青蛙呱呱叫,还有蝉虫知知唱:那水上的城市威尼斯,单单小河道就有四百十一八条,桥就有三百七十八座,读者就像与朱先生一道,搭着“刚朵拉”小船,正在旅游休闲呢。

其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那么亲切、感人,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固然与他高超的写作技巧有关,与先生对事物深入观察,体验现实,热爱生活,用心去写作有很大的关系。先生写作,要求自己“说自己的话”,说到后来,都“无话可说”了,在《论无话可说》一文中,“我觉行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3]只有用自己的全身心去写作的人,才会有这种好像被掏空的感觉。

在《山野拾掇》一文里,朱先生认为自己是“凡事要问底细:‘打破沙缸问到底!还要问沙缸从哪里起?’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所以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辩,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辩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4]比如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志与水里的蛙声”,有了蝉鸣知了曲,青蛙呱呱唱,美丽的荷塘月色景致,就活泼起来了。这蝉鸣蛙叫的热闹,也更好的反衬出此时先生的心情了一“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反也没有。”[5]可是,有人说,晚上哪里有蝉鸣知了唱的?朱自清先生经过自己多次实地考察,还请教了专家,证实了蝉在平时的黑夜里是不叫的,但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是会叫的。这个事实,体现了先生尊重生活,尊重现实,观察细致入微的作风。足见朱先生散文艺术的“真”,是来之不易的,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经过仔细的观察,用心去感受,才得来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之所以让读者倍觉亲切,与他善于倾诉有好大关系。比如,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把自己的观点、内心变化,直接告诉读者,就像与读者谈心一样,与大家分享喜怒哀乐。把内心的思想认识倾诉出来。“我在那小西洋人两颗枪弹似的眼光之下,茫然地觉着有被吞食的危险,于是身子不知不觉地缩小一大有在奇境中的阿丽思的劲儿!我木木然目送那父与子下了电车,在马路上开步走;那小西洋人觉未一回头,断然地去了。我这时有了迫切的国家之感!我做着黄种的中国人,而现在还是白种人的世界,他们的骄傲与践踏当然会来的:我所以张皇失措而觉着恐怖者,因为那骄傲我的,践踏我的,不是别人,只是一个十来岁的‘白种的’孩子,竟是一个十来岁的白种的‘孩子’!”[6]这是《白种人一上帝的骄子》的一个小段落,朱先生内心为什么会在一个十岁白人小孩子面前,觉得受了那么大的屈辱呢?在国内的上海尚这样,一个十岁的白人孩子尚这样,怪不得鬼子连“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都敢写出来。这时,朱先生有了“迫切的国家之感!”在文章里,朱自清先生把自己感受的屈辱、对国家民族落后的忧虑,与读者朋友诉说。朱自清先生创作散文的时候,把读者朋友,当是了自己的知音来倾诉了。

又比如在《生命的价格一七毛钱》里,控诉了卖孩子的罪恶,“我亲眼看见的一条最贱的生命,是七毛钱买来的!”“钱世界里的生命市场存在一日,都是我们孩子的危险!都是我们孩子的侮辱!您有孩子的人呀,想想看,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7]朱先生的愤怒,跃然纸上!

读着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眼前总会浮现先生的形象,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怒,博学多才,态度诚恳,思想进步的高大形象1先有朱自清先生写文章时的情真意切,才有先生的文章的真切近人。

首先,是意境美。意境是诗歌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描绘的客观事物。具体点说,意境就是作者在描写生活情景时,内情与外境高度融洽所创造出来的美妙和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水乳交融、物与我浑然为一的艺术产儿。故此,优美的意境能深深地激动人心,使读者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在抒情和叙事相融合的意境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洋溢着一种真挚的“人情美”。在《背影》中,记叙了多年前父亲地、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朱先生通过在特定环境下的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慈爱和儿子对父亲深沉的威念。

作品在平淡的叙述和细微的言行中流露真情。从父亲“甚是仔细”的再三叮嘱茶房还不放心,从决定亲自送我并忙着照看行李,与车夫讲价钱或是上车替儿子捡定座位到最后又穿过铁路过栅栏攀月台买橘子方才离去。无不显出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关爱之情。

父亲的一举手一投足,总易牵动作者感情的弦索,激起心灵的颤动,所以即使平常而琐碎的小事,亦充溢着一般强烈而深厚的感情,从而产生了非凡的感染力,父亲的衰老、疲惫的背影负载着人世的艰难与悲哀,而父亲忘我的爱终于使儿子感到自责,父亲的“背影”在父子分手后便“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8]这代表一种失落和惆怅,作品最后还简述了父亲别后的眷恋之情。

《给亡妇》是朱自清先生30年代追忆他的第一个妻子的悼亡之作,几乎都是家庭琐事,集中叙述了亡妻无私的母爱和亲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切的哀思和怀念,极见深情,催人泪下,与《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在抒情和议论描写相结合创造的意境中,朱先生的散文,显示出一种“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诗情画意美。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的创作实践了这一点,用重彩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做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创作出了一个个诗意浓郁的意境,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能够绘出影像的是画,透出神韵的是诗。好的画和好的诗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朱自清先生虽写的是散文,却与诗画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他的散文,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称散文意境创造的经典之作。有道是“言为心声”。朱自清通过美伦美奂的景物描写,将其郁结的心声艺术地折射给读者,通过文中营造的幽远意境,巧妙地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情怀,让读者在不言中艺术地体味底蕴。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9]为了求得片刻的闲适,作者想去看看月下的荷塘,但是作者没有先写荷塘,而是先描绘荷塘的小路及荷塘周围的静谧的环境。

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非常真切细致。第四、五、六段,重点写景,先写荷叶、荷花、花苞、花香、这是静的画面;再写微风过处时的震颤。“像空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边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浪。”[10]这是动的描绘。随后,再从各个侧面写月光的影射、倾泻、投影,把视觉所及的光、物交错在一起,组成一幅令人心醉的优美的画面:写月色,映衬得荷塘格外恬美;写荷塘,反映出月光的动人。描写景物的角度经常变换,时而平视,时而俯视,时远时近,有上有下,使得整个画面具有立体感,在画面的布局上,层次分明,淡浓相宜,疏密适度,具有浓郁的诗意。

而“寂莫的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婷婷的舞女的裙”;以及“荷花零星点缀下如粒粒明珠,又如闪烁的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风送荷香,吹动荷叶,露出了脉脉含情的绿水。”使人感到了一种醇醇欲醉的浓香扑面而来,温馨而又甜蜜。月光则更美了,如“流水一般”,“静泻在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青纱的梦。”“参着斑驳”的灌木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和影和谐的旋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静结合、虚实如生、浓淡适宜、疏密有致的“情意化了”的风景画。[11]在这个清幽恬静的月下世界里,“我”尽释生活的困扰和现实的负载,身心在迷人的夜景中逍遥自在。“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什么都可以不想”,只剩下一个人“独处的妙处”。[12]读着作者的描写,置身作者创造的梦幻境界,人们不禁也和作者一道放开心怀,轻松地神游在没有烦扰与喧嚣的尘外世界里。

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春的景象被朱自清先生描写的多精彩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3]读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味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翻飞,下有野花活泼调皮的眨眼。远、近、上、下、虽是信笔点染,无事雕琢,却又成为高妙的艺术品。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面中溢了出来,充满着生机!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有一般浓郁的抒情意味,贮满一种淳洁清幽的挚情。然而,在这股感情后面,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份厚重的历史和现实的负载,读来格外厚实。正是这份淳真厚实的感情稍然无声地外化在令人惊叹的精美描写之中,景物才被情意化而变成诗意盎然的意境。作者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不露痕迹地在意境的营造过程中托寓了自己的情思。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更是将朱自清先生浓郁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朱先生喜爱古典诗词。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功底,他把散文当诗来写,努力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作者以他那生花妙笔,饶有趣致地描绘他与友人泛舟“十里秦淮”,面对由画舫灯影、珠帘锦帐、美酒丝竹以及桨声歌妓编织成的畸形繁华,尽情地抒发对金陵文化的怀古幽情,以及觉醒了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而引起的感伤、幻灭、苦闷和挣扎的思想情绪。文章深沉老辣,充盈历史感。正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作在清丽委婉的文字里,载满了浓重逼人的历史云烟以及现实人生的沧桑感慨,将这种人生彻悟、历史开掘和理性思考融汇于眼前景象的迷人描写之中,编就一个“晃荡的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文中”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列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一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例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14]这一段,既有近物的细致刻画,也有远景的淡淡勾勒,而这一切又是为了突出画面的主体一月儿,为了写出寿淮河上独特的月景。从形态、精神两个方面,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像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色彩淡雅,画面优美。更可贵的,这并不是客观描绘,而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朱自清先生似乎把自己完全融化到画面里去了,在那里寻找到了寄托。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具有至醇至真的诗意美,而且在语言上质朴、凝练、新颖、自然。

1、朴素自然,平中见奇。

朱自清先生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但在运用语言时,决不矫揉造作,加以修饰渲染。如《春》中写草:“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人的活动:“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15]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延用了生活中的口语形式,不去注意的修饰,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

朱自清先生提倡人民用口语化的语言写文章,他的散文有“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的美誉。《背影》一文,朱自清先生全用自描记叙事实,不做任何修饰、渲染,通篇文章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罹父亲,但“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话里的词藻。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虑,决不随便,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16]这里的“说定”,如果换成“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是说而不定,很好的`表现出了父亲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咐的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了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的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词语的运用强调说明了父亲已为儿子上火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的爱子之情跃然纸上,文中评议与所表达的感情,浑然一体,达到了“得意而忘言”的艺术境界。

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先生崇尚朴实,但绝不显露寒伧,朱自清追求雅淡,但是雅中有丽,平里透奇,如开篇说:“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要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17]这样的语句一层层写下去,突出了秦淮河的船与众不同。如盯改为“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意思的表达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后一种说法,字用的少,但却失去了朴素天然的味道。运用第一种说法,像是作者在同别人谈家常,聊天似的。这就是朱自请先生的语言了。

还有些作品。如《荷塘月色》、《绿》等,语言华美、纤。可这些文章都是一些浓彩重墨的工笔画,因此需要语言华丽,才能使形象显得丰满浓厚。虽然文字经过了精雕细刻,千锤百炼,而且显得雍容华贵,但是这些语言读来,琅琅上口,颇有情韵,更显示了朱自清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

2、精彩动人的修辞。

首先是比喻的运用得心应手,运用这种艺术表现技巧,对作品“诗意”增色不少。难状之声。难描之形,难绘之景,难传之情,朱自清先生凭借精巧的比喻艺术给读者描绘了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出现了一个幽深迷人的意景。他写春,独具慧眼,敏锐捕捉主体和喻体“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子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神、有情,放射出诗意的光辉。

《荷塘月色》更是如此,朱先生将出水的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把叶子中零星点缀着的白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8]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显示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比喻,更是叫人拍案叫绝。当描绘灯下水景和水面灯光时,写道:“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19]多么新奇的比喻啊!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实比实,朱自清则不然,偏偏以虚比实。“水光”,“光芒”都是眼里看的见的,相比而言,“梦”都是虚的了。“梦的眼睛”更是子虚乌有了。然而,奇迹正在这儿产生了,表面上看,这样比法果是越比越渺茫,单实际上,正好表现了秦淮河上灯火初明时,波浪峰尖上跳荡的灯光的情景,越琢磨越有味道。朱自清先生巧妙用比喻,是颇费工夫的了。

比喻用的精彩,其他修辞也同样让人另眼相看。《春》中拟人的运用,“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20]一个“钻”字,就表现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再加上“偷偷地”修饰,状其不知不觉出现,生动的表现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给写活了。

又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好。”[21]这一句朱自清用了排比的手法,读来朗朗上口。

3、富于变化的句式,善于运用迭字、迭词[即重叠字、重叠词]。

朱自清先生锤炼词语的功底很深厚,他的散文中有不少凝练形象的字,句式也富有变化。在散文中有着对称或排比的句式,既流畅又整齐。叠词叠句的运用在描述中加强了表现力。《春》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200]这些语言,显得活泼自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善于运用迭字迭词。使静态的景物写成“活的”了,呈现生气勃勃的景象。

“这是小小一片高原,在明西峰与少妇峰之间,三百二十英尺长,厚厚地堆着白雪。雪上虽只是淡淡的日光,乍看竟耀得人睁不开眼。这儿可望得远了。一层层的峰峦起伏着,有戴雪的,有不戴的;总之越远越淡下去。山缝里躲躲闪闪一些玩具般的屋子,据说便是交湖了。原上一头插着瑞士白十字国旗,在风里飒飒地响,颇有些气势。山上不时地雪崩,沙沙沙沙流下来像水一般,远看很好玩儿。”[23]这是《欧游杂记.瑞士》描写雪原景物的段落。

其中的“白雪”“日光”“峰峦”“屋子”“国旗”原来都是静态的,朱自清先生除了使用迭词“厚厚”“淡淡”“层层”绘形绘色外,又巧妙的使用动词迭词“躲躲闪闪”,使远处交湖山间的屋子,就拟人化,情趣怏然了。文末又用拟声迭字“飒飒”“沙沙沙沙”,写出了旗帜的飘动、雪粒的崩泻。这样,小小的高原,静中有动,动静交映,整个就写活了。

朱自清先生特别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春》等文章的键段落,都集中、大量使用迭字迭词来描写景物,尽情极致地抒发感情,以取得最大的艺术效果。

《荷塘月色》注重的叠词运用用达26处,“蓊翁郁郁”、“|曲曲折折”、“亭亭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等等,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叠词多达72出之多,“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涟漪”、“于是人们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朦朦胧胧”、“富富丽丽”等,这一些叠词的运用,以及朱自清先生散文中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和儿化语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美不胜收。

4、朱自清先生还有意避免“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打破了常规句式的沉闷,使文章语言在冼炼中表现出多样性。

在《欧游杂记.序》中,朱先生自己就有专门论述。“可是老是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24]朱先生举例说“他的胳膊底下钻出一个孩子”,一个“钻”字就比静态的画中说他胳臂底下“有”个孩子活了。正是朱自清先生这样时时处处为读者着想,用心作文,几十年如一日,他的散文艺术,才取得这么高的成就。

参考文献:

《朱自清作品精编》漓江出版社6月第一版。

具体段落引文出处如下:

[1]:引自《儿女》。

[2]:引自《给亡妇》。

[3]:引自《论无话可说》。

[4]:引自《山野拾掇》。

[5]:引自《荷塘月色》。

[6]:引自《白种人一上帝的骄子》。

[7]:引自《生命的价格一七毛钱》。

[8]、[16]:引自《背影》。

[9]、[10]、[11]、[12][18]:引自《荷塘月色》。

[13]、[15]、[20]、[22]:引自《春》。

[14]、[17]、[19]、[21]:引自《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3]:引自《欧游杂记.瑞士》。

[24]:引自《欧游杂记.序》。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十四

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体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美”是《荷塘月色》的主要艺术特色。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篇,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篇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篇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1)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

2)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3)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4)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5)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6)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7)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

8)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

9)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

10)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

11)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

12)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13)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14)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15)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16)这时我们已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

17)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

18)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

19)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

20)从东关头转湾,不久就到大中桥。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十五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能够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选择材料,捕捉新意,创造出集中概括的艺术形象,而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在情景交融中表现出淡淡而又韵味深长的诗意。

朱自清通过对情景的细致描写和自然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景致当中,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朱自清的散文中有一种余音绕梁的诗意。如在《荷塘月色》这篇诗情画意的散文中,作者情感的主要特点是“淡淡的”,所以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的主要特点也是淡淡的:花是“白”的,雾是“青”的,云是“淡”的,月影是“黑”的,树色是“阴阴”的,歌声是“渺茫”的,流水是“脉脉”的,月光是“静静”的,白花是羞涩的,满月似乎在小睡,远山只有些大意,路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这样的境界,由于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景中孕情,所以具有了很大的感染力,给人一种朦胧美、诗意美。

朱自清能用自己的平凡所感,诗意化地道出了大家的共鸣。例如《匆匆》一文,简直就是一篇散文诗。“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被诗意化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感到它“逃去如飞”,“吃饭的时候”、“洗手的时候”、“默默时”、“伸出手挽留时”、躺在床上的时候,都觉得时间匆匆溜过,道出时间不可逆性的客观事实。于是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伤时又惜时,叹息之中包含着不甘虚度年华之情。然而在作者的笔下时间又具有强烈的可感性,文中的“我”面临着时间来去匆匆的这一客观事实,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家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够做什么呢”?感叹光阴似剑,自己很渺小,所能做的事情也微不足道,完全像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十分鲜明,为文中的“我”注入了真实的自我感受。如果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用诗句的形式来说明要珍惜光阴,那么《匆匆》就是用散文的形式来表达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感受,同样富有诗意。

朱自清对抽象事物的`感知是融真情而循序渐进的,感叹中富于诗意化,反映人间真情时他的个人情感更是简朴中溅出莹洁。作品在刻画父亲背影的同时,又多次描述了作为儿子的“我”的感动的眼泪,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这里,儿子的眼泪并非懦弱,而是自然流露出对父亲的不舍之情,从而烘托了父亲的背影形象,加强了背影的感染力量。如果没有对父亲的真挚的亲情,作者是不可能将这些平常的动作刻画得如此的生动和传神的,我们也就更不可能在这些刻画中体会到作者父亲对作者淳淳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深情了,我们常常所说的细致之中见真情,这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平常的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了真挚的情感也正是《背影》这篇文章的最最感人之处,使得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和儿子为父亲的行动感激及对父亲的处境伤感所流下的泪水,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一幕。

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他一贯主张作家创作“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因此,他的散文中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朱自清绘景状物时常像画家一样,一幅景色,他能从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描绘,有话可说,有画可作。如他描绘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寥寥几句话就把春雨那细密、轻柔的情状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幅画面从整体上看:绵绵的春雨斜织着,四周的绿树、青草被润得发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层浅蓝色的淡烟薄雾之中,傍晚亮起点点黄晕的灯光,使整个淡青蓝色的背景上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乡间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桥,撑伞慢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劳作的农夫……,这一切景物构成了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图”。这种清新、秀丽的绘画美,使人同作者一样对柔美的春雨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南京》中,描画玄武湖的水,“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扫叶楼前的绿水绿树,“那绿色真是扑到人眉宇上来”。《潭柘寺戒坛寺》中,写潭柘寺角门前两竿矗立的粗竹,作者觉得它“足称得起‘天外飞来之笔’”。像这些呼之欲出的描画,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比比皆是,生动的形态,素淡的情致,融成一体,真可谓妙笔丹青。

朱自清在对景物描写时,极善运用颜色,在他笔下,各类景物无不带着多种色彩,作品的画面没有一处是单调的、平板的、模糊的,从而构造一种绚丽的绘画美。在《绿》中,作者描写梅雨潭的“绿波”,他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似乎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绿叶”“那又似乎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

朱自清的散文注重修辞,善于运用比喻、通感、比较、联想等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修辞风格,因此,他的散文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修辞美。

首先,朱自清善于运用比喻、复喻的修辞形式,把抽象、深奥、陌生的事物化作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利用事物的特征来着意刻画形象说明事理,使得语意通俗、逼真、鲜明。如《荷塘月色》中: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以上六个明喻又构成了一组复喻,借写荷塘的荷叶、荷花、荷香、荷风灯,写出了“笼着轻纱的梦”的月下荷塘美景,充满诗情画意,余味无穷。

其次,朱自清出神入化地运用相互映照的通感辞格,巧妙地传递意味深蕴的情感信息,产生一种新奇无比的美感。如《绿》中: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是用触觉来表现视觉,让读者可见,可以感知。对“醉人”的、“可爱”的绿读者有了更加真实深切的感受,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

再次,朱自清还不时在其作品中运用比较的修辞手法来比较两种事物的优劣和异同,把自己的感觉在比较中清晰的表达出来。如《绿》中: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作者用四个比较物的不同,以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比较梅雨潭的“绿”,不是太浓就是太淡,不是太明就是太暗,都不及梅雨潭的天然形成的恰到好处的“增一分”不行,“减一分”不可的“着实可爱”的“醉人的绿”、“奇异的绿”!从比较中写出了梅雨潭的自然神韵美。

最后,朱自清常常创新的运用联想的修辞形式,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如《绿》中:

作者在假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把女性本身的属性和“奇异”、“鲜润”、“醉人”的潭水的碧绿清澈联系起来,把“绿”写得让人惊奇、让人诧异,体现出了梅雨潭“绿”的特色。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他的散文以独特的诗意美、绘画美、修辞美的特点,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散文的典范。

最近我买了一本《朱自清散文》,当我读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时,颇有感想。

这时发生在电车上的一幕,作者看到两个西洋人,他仔细的看其中的一个孩子,不料却受到那个西洋孩子的袭击——眼神的攻击,那眼神中也透露着轻蔑与鄙夷,让作者不禁感到一丝凉意。

我觉得朱自清说的对,人人都应有赤子之心,因为这个世界不属于某种人,也不属于某国人,更不属于某个人。我们都有享受这个世界的权利,这也是文中世界之世界的含义。而文中的“小西洋人”却片面的嵌入了国家与人种的定型中了,他们自认为比别人优越,所以以轻蔑的态度来对待中国人,来践踏国人的尊严,这不光是中国人的损失,更是世界的损失,这也是对世界的侮辱,再回头想想也就是那时中国人“低三下四”,才会出现“中华不振”的情况。也就是那是中国的“弱小”才“育”出了那样的小西洋人。而我又从“脸上布满了横秋的老气”看出,这样的优越感不仅能使人变成穷凶极恶的禽兽,也能使天真的儿童变成老态横秋的老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作者称那个孩子为小西洋人而并非“孩子”,因为他不属于世界,只属于大洋彼岸一个渺小、孤独的人。

读完这个小故事,让我更加看清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其中一份子。而在这时我想,胜者也不一定为“王”,败者也不一定为“寇”吧。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篇十六

十年前我写过诗;后来不写诗了,写散文;入中年以后,散文也不大写得出了--现在是,比散文还要“散”的无话可说!许多人苦于有话说不出,另有许多人苦于有话无处说;他们的苦还在话中,我这无话可说的苦却在话外。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

在别处说过,我的“忆的路”是“平如砥”“直如矢”的;我永远不曾有过惊心动魄的生活,即使在别人想来最风华的少年时代。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我的职业是三个教书;我的朋友永远是那么几个,我的女人永远是那么一个。有些人生活太丰富了,太复杂了,会忘记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是什么时候都“了了玲玲地”知道,记住,自己是怎样简单的一个人。

但是为什么还会写出诗文呢?--虽然都是些废话。这是时代为之!十年前正是五四运动的时期,大伙儿蓬蓬勃勃的朝气,紧逼着我这个年轻的学生;于是乎跟着人家的脚印,也说说什么自然,什么人生。但这只是些范畴而已。我是个懒人,平心而论,又不曾遭过怎样了不得的逆境;既不深思力索,又未亲自体验,范畴终于只是范畴,此处也只是廉价的,新瓶里装旧酒的感伤。当时芝麻黄豆大的事,都不惜郑重地写出来,现在看看,苦笑而已。

先驱者告诉我们说自己的话。不幸这些自己往往是简单的,说来说去是那一套;终于说的听的都腻了。--我便是其中的一个。这些人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话,只是说些中外贤哲说过的和并世少年将说的话。真正有自己的话要说的是不多的几个人;因为真正一面生活一面吟味那生活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一般人只是生活,按着不同的程度照例生活。

这点简单的意思也还是到中年才觉出的;少年时多少有些热气,想不到这里。中年人无论怎样不好,但看事看得清楚,看得开,却是可取的。这时候眼前没有雾,顶上没有云彩,有的只是自己的路。他负着经验的担子,一步步踏上这条无尽的然而实在的路。他回看少年人那些情感的玩意,觉得一种轻松的意味。他乐意分析他背上的经验,不止是少年时的那些;他不愿远远地捉摸,而愿剥开来细细地看。也知道剥开后便没了那跳跃着的力量,但他不在乎这个,他明白在冷静中有他所需要的。这时候他若偶然说话,决不会是感伤的或印象的,他要告诉你怎样走着他的路,不然就是,所剥开的是些什么玩意。但中年人是很胆小的;他听别人的话渐渐多了,说了的他不说,说得好的他不说。所以终于往往无话可说--特别是一个寻常的'人像我。但沉默又是寻常的人所难堪的,我说苦在话外,以此。

中年人若还打着少年人的调子,--姑不论调子的好坏--原也未尝不可,只总觉“像煞有介事”。他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写出那冒着热气或流着眼泪的话;一个神经敏锐的人对于这个是不容易忍耐的,无论在自己在别人。这好比上了年纪的太太小姐们还涂脂抹粉地到大庭广众里去卖弄一般,是殊可不必的了。

其实这些都可以说是废话,只要想一想咱们这年头。这年头要的是“代言人”,而且将一切说话的都看作“代言人”;压根儿就无所谓自己的话。这样一来,如我辈者,倒可以将从前狂妄之罪减轻,而现在是更无话可说了。

但近来在戴译《唯物史观的文学论》里看到,法国俗语“无话可说”竟与“一切皆好”同意。呜呼,这是多么损的一句话,对于我,对于我的时代!

1931年3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