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3:44:40 页码:10
2023年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优秀14篇)
2023-11-13 03:44:40    小编:ZTFB

健康的身心状态对于实现个人目标非常重要。总结要简明扼要,而又能准确地反映出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希望以下的总结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一

这是一段被称为暑假的日子,不用上学,没有老师和太多的作业,同龄的伙伴都回到了村里,此时的感觉,是仅次于过年了。

阴历八月的天,除了热,便是雨。地处中原,不在梅雨地带,但连绵一两个星期的阴雨却是常有的。每到这时,放牛便成了家庭作业。

早饭后,不用相约,同伴们便赶着自家的牛,走进这细雨飘飘,云遮雾罩的苍山了。伙伴们总想聚在一起,可山里的牛却不尽如此,倘若一片草地上有两头公牛,不到十分钟,争斗是再所难免的,两个庞然大物在陡峭的山上争斗,那结果决不是刺激好看,弄不好是要有伤亡的,牛想不到这一点,吓坏的是我们这些牧童,要知道对于当年的.农家,牛简直就是家庭兴衰贫富的支柱了。所以,每遇此事,手忙脚乱的我们总使用暴力把它们打散拉走,当然,拉开了它们,也就拉开的伙伴,心情也便和天气一样阴沉起来。

我家养了一头公牛,膘肥体壮,精力充沛,耕起地来和小四轮差不多,颇受家人的喜爱,但我却讨厌它,因为每到放牧的日子,它的另一面就表现的淋漓尽致,遇到公牛它便去争斗,遇到母牛它便去追逐,把“放牧是为了吃草”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搅得大家不得安宁,结果我和它总被逐出群体,走的远远的。遥望别的同伴在一起或私语或嬉闹,我总把羡慕和不平所滋生的愤恨迁怒于它,我想,换了你,也会烦它的!

不过,日子久了,我也体会到独自放牛的乐趣。蒙蒙的天空下,细雨如丝,云低低的压下来,压在山头,压在山腰,把牛和你裹在其中,风轻轻地扯着云,缓缓地飘山跨谷,说不清是云在移还是山在动,只看到山在云海中沉浮,牛在雾絮中隐现。手提赶牛的藤条,漫不经心的打落满草的银珠,劈出一条嫩绿的小路,然后拣一块巨大的山石,托腮坐在石尖,把雨帽或破伞放在身后,听着牛儿“沙沙”的吃草声,望着山云莫名的变幻,感受细雨轻刺脸上的丝丝惬意,再深深吸几口湿润的空气,真的说不清是在山上还是在天上。渐渐地我对牛也不那么愤恨了。

多年已过,牛们已不知去向,我也离开了故乡。但放牛的感觉却深藏在我的心中。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二

年2月8日,接到老家儿时一位好友玉山叔的电话,问我放假没,当得知我放假在家时,高兴地说:“跃民,你在家等着,一会儿,我们几个童年伙计一块儿开车去城里找你玩,顺便给你送些家乡特产。”玉山叔的话,让我回到了童年记忆里。

我出生于1963年7月1日。童年的记忆应该从我8岁上小学开始,对8岁前的生活没有星点记忆,只记得小学一年级以后的故事。记忆让我回想起小学一年级报名时的情景。记得那是1971年9月6日上午,吃罢早饭,我背上妈妈做的崭新书包和妈妈一块儿去学校。学校离我家有2里地,是当时的大队办学,据说学校建于1958年,“水寨公社张侯庄学校”的校名是由时任张侯庄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赵俊所取,学校里办有初中,10多名教师几乎全是民办老师。我们张侯庄大队当时辖张侯庄、桥头张和赵庄3个自然村,三个村的.学生都集中到这所学校读书。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家长把我送到学校,除了本生产队几个同龄的孩子外,其他的学生一个也不认识。我的班主任老师叫赵兰英,家住赵庄村,和我一个村,按辈分得叫她姑姑。她是个年龄约20左右的姑娘,个头高挑,头扎羊角辫,面荣俊俏,略带腼腆的脸庞上透露出一丝威严。我们班有50多名学生,我个头较小,老师排位时把我坐到了第一排,我的同桌是个十分调皮的孩子,刚排好位,他就用小刀把座位刻上一条线,告诫我不要越位。让我气得背起书包跑回了家,哭着告诉妈妈不想上学,结果挨了一顿打。使妈妈连骂带拽地把我送到了学校。妈妈把我交给班主任,做了一些道歉和嘱咐后便回去了。兰英老师批评了我的同桌,让他给我道歉,不成想,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经彼此介绍才知道,同桌叫侯国方,比我大一岁,家是张侯庄村的。之后,我们一块儿学习,一块儿玩耍,甚至一块儿逃学。

童年记忆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和同龄孩子一块儿玩耍。主要游戏有:蹈级、蹦弹子、压牛车、推桶箍、抓子儿等。每到夏天,生产队里同龄的孩子还会相约到生产队的瓜地偷瓜吃。为了一块儿偷瓜方便,大家便相约晚饭后带上席子和单子宿到生产队的打麦场里,一到夜深人静时,同伴们便开始行动了。他们悄悄避开看瓜人,在瓜地里乱摸乱摘,只要是瓜,无论大小一概摘到,等大伙回到打麦场里后,会共同庆贺,一块儿分享“劳动果实”。这种游戏到四年级才结束,现在想来,当时是多么幼稚可笑。说起逃学更加可笑。一年级时,由于年龄小,不知学习的重要性,终日想着怎样玩耍或者装病逃学。学校北墙有个废弃厕所,为了不被老师发现,我们曾从厕所的猫洞里钻进钻出,跑到墙外的麻地里摘“麻索”吃,后来被同学发现报告了老师。班主任赵兰英老师让我们在讲台上做了自我批评和表态后才作罢。后来,兰英老师专门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学习的重要,鼓励我加劲学习,并在班里多次表扬我,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童年记忆里有不少趣事,回忆往事,不觉让人发笑。年少时真是幼稚可笑。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三

想起离开家时,那是三年前转眼我又回到家了,只是一切都变了,原是狭窄的小路现在变成了宽大的车路。路还是那条我走过无数次的路,可惜找不回童年的熟悉感,我渐渐的想起了童年的记忆,小时候因为学校离家远,我们几个小孩就走路去学校,这一路嬉闹开心,留下了我们不曾忘记的快乐。

到了夏天家里种的玉米长高了像士兵们一样挺立在路看着我们。听着知了响亮的歌喉,烈日炎炎的太阳,我们顶着红得像苹果的小脸回到了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长大了,走的路就少了,从熟悉的伙伴成了见面只笑而过不再说多余的.话,但我们都会不忘记童年那断美好的快乐。

回到家中看着房子的变化也挺大的,以前是用瓦盖的房子如今变成了高楼,时间真能改变一切啊!这一年的春天和往常一样地里的油花菜开了,桃花,梨花开的真旺。

粉色的桃花像姑娘抹上腮红娇羞的笑着像是迎着春天,白色的梨花像身穿白色素衣的仙女一尘不染它,洁白的让采蜜的小蜜蜂两眼冒爱心,看来是美得不可方物了。

到了春耕家里人又忙了,家乡有这个习惯先把地犁了,在买来肥料撒在地里,据说这样能使种出来的庄稼好。弄了好后等过几天就开始种着玉米,大豆,在山沟里没有科技机器,只有人工一点一点的挖洞种。早出晚归累了一天很是辛苦,不过到了秋天能有个好的丰收是值得了。

秋天是最忙的时候,又要下地里干活,又要去远的地方去收稻子,在家干活的都是老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剩下小孩子和老人,看着挺可怜的。小时跟爷爷奶奶去过那个地方,因为远所以去的很少每次去都很高兴,一路都要走上半天的路,只要想到可以看到川流不息的河水,和夜晚睡在地上看着星星就觉得一瞬间充满了力量。

我记得有次我和哥哥还有奶奶爷爷去看稻子,我趁他们不注意就来到了河边玩,一不小心我脱在一边的鞋子掉在水里,我就沿着鞋子跑丢了,等等哥哥找到我了就拍拍的在我的屁股上,嘴里还说我不听话,我眨巴着眼睛看着哥哥,嘻嘻的笑了。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四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童年该是这条河流的源头了。源头的水质无疑是最清澈明净的,源头的空气当然也是最清新温润的,而源头的风景自然是纯真的原生态的模样,这也许是童年最为可贵之处吧!因此,童心的博动犹如泉水的细浪在跳跃,童年的眼眸也分外的通透而明亮,童年的一举一动一频一笑,因此才那么天真无邪。可是,童年毕竟是童年,永远也不会追随着时光长大,正如源头始终是源头,而流向下游的'河段将不再固守原来的模样;为了所谓的前进与发展,为了所谓的梦想大海,学会了随机应变,学会了遮遮掩掩,学会了曲折奉迎,更可恶的是还学会了同流合污及肆无忌惮。童年将一切的美好全都留在了源头!

童年还会是什么,不知你是否有吸烟的嗜好,而我对此确有别样的感悟。一棵烟静静地燃烧着,眼看着越来越短,正如生命在静静地消解,而童年则是你最先弹落的那一撮烟灰。人的呼吸如星星之火,闪闪烁烁、泯泯灭灭、终化成几缕青烟几盏灰随风飘散而去,最后扔将出去的烟蒂仿佛是等待腐烂的一块尸骨。记忆形同虚拟,回忆挽回不了过往;现实的姹紫嫣红、繁华似锦会让人眼花缭乱或热血沸腾,但我总能看见手中那不断脱落的烟灰。是的,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过烛光般温馨的童年,也有过烈焰灼灼的青春以及激情燃烧的岁月,但这恐怕不能称作现实吧!在你看见辉煌的时候已经是过眼云烟了。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得好: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童年不可以复制,青春也无法粘贴,幸福更不可能克隆。昨天、今天、明天三者唯一相同的就是,它们都将一去不复返,只有消失才是永恒!

其实,没有长不大的童年,就象没有不被污染的河流,这是人生的无奈,也是人生的必然。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五

不知什么时候,家乡仅有的一条小河早已干涸成路,昔日潺潺流响的河水和我的童年一样一去不返,裸露的河床上垃圾成堆,沟壑纵横,满目疮痍。

而在我的记忆里,儿时的小河何曾惨不忍睹至此?

整个夏季,我和小伙伴们几乎就在小河里渡过,常常脱光了衣服,在暖暖的河水中游泳。一般情况下,小河是温顺的,流着股不大不小的溪水,清澈见底,河底的鹅暖石硌的人脚疼,几种我们叫圆鱼和扁鱼的小鱼在大石头底下藏匿,稍有响动,便迅速游动,搅得石底的沉淀物上下翻动。那时候,天空好像总是很蓝,阳光总是很明媚,空气总是很清香,经常相约小伙伴去小河捞鱼,盯准小鱼藏匿的地方,用担粪的篓子在深水中使劲猛划,忽地提起,许多张着小口急促呼吸的小鱼在篓子里活蹦乱跳,很紧张的样子。捞着鱼的心情是欢畅的,惊叫着让同伴快速拿来盛鱼的瓶子,稍有迟慢,便破口大骂,很有“将军”的意思!

可鱼儿是需要在更广阔更自由的河水游弋生存的,小小的脸盆是容不下它们渴求自由自在游动的心怀的。不出几天,这些小鱼便翻着白白的肚子,圆睁双眼,挺着硬硬的身子在脸盆中横漂着,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面对漫漫一盆死鱼,心情竟是无名的悲伤。

当然,小河也有粗暴的时候。接连几天的暴雨之后,小河便开始暴涨,浑浊的河水带着怒吼从上游翻滚而来,有胆量的大人就在河中捞“浪渣”,看着那些不惧大水的大人和浑水搏斗,我们这些小孩别提有多羡慕了!

童年死去的鱼儿,就像夏季的一阵风,很快地消逝在岁月的流失中。只有今天,当我重新面对干涸的小河,往事如溪水样汩汩流淌起来,没有停止的意思。

二、沙梁。

童年的饭菜大多是谷面干馍、玉米面糊糊、洋芋蛋蛋、苜蓿坨坨。偶尔的,能偷吃到一口沙梁上满槐树的槐花,也算是一种“高级”享受吧!

那时候,为了防止小河发大水淹没村子,家乡人在小河的旁边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沙梁,梁上栽满了槐树。一到夏天槐花开放的时节,满川飘着浓浓的香气,能把人醉死。槐树的花是洁白的,串串如珍珠的花朵映亮了半边小川,夏风吹落的花瓣漂浮在水面上,惹的小鱼吐着泡泡打转,就连蠢笨的青蛙也躲在小河深处偷偷观望,很有哄抢的架势。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六

告别难忘的同学,以及朋友,

告别快乐,无邪,天真的童年,

开始新的生活了,

在开始新的生活之前,

一定要让自己明白,

要遗忘曾经发生的所有快乐,悲伤等的事情,

这样才能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

一个全新的自己,

不要让自己活在记忆里,

那样的生活很累,很累,很累的。。

也许我们往往忘不掉的是我们心中的他(她),

因为那个人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来最美好的`记忆,

也许那个人即给了你快乐,

也许还给了你悲伤,心疼吧!

在懵懵懂懂的年龄遇见了那个人,

自己认为是爱,喜欢,还是好感,

也许都不是的吧!

懵懵懂懂的年龄,

根本没有方向感,

根本没有判断的能力,

小时候认为自己所有选择都是对的,

当自己渐渐长大了,

明白了许多事情,

才明白自己小时候的选择大多都是错的了,

以后一定会把小时候的傻事情,

笑着讲出来。

我们以后也许忘记了小时候的一切,

那些的一切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从脑子里忘记,

只是一时的忘记,

也许回到再次走到那个路口,

那个地方,

那一张张照片,

那些记忆又再次想起了,

心会微微一震,

眼泪在眼睛里回荡着,

然后再笑着对自己说,

原来这就是自己的小时候,

真是无邪,快乐的童年,

那时单纯的自己啊。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七

童年是难忘的,人们最爱回忆的是自己的童年生活。在我的心里也永远珍藏着那样一份幸福而又美好的回忆,我童年的记忆。

很庆幸自己出生在农村。与城市的孩子不同的是,农村的孩子似乎少了点严格的教育却多了些玩乐。我在农村长大,那种无忧无虑,纯真无邪的童年生活深深的扎根在我的血液里,甚至我身体的每个部位。它陪伴我成长,也教会我成长,为我生命的旅途注入光明。

“小呀嘛小二啷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童年熟悉的歌谣不时的在耳畔回荡,轻轻地哼唱勾起我对往事的回想。

熟悉的儿时的校园和绿茵茵的操场,那里留下的是我和小伙伴们奔跑的.脚步声,嬉戏的打闹声。还清晰记得当下课铃打响的那一刹那,伙伴们迅速的从书包里掏出各种做游戏的工具焦急等待玩耍的样子,是如此的疯狂。走廊上,操场上,随处可见伙伴们欢快蹦跳的身姿,随处可听他们爽朗的笑。都说孩子的笑是最纯洁的,是的,那笑容如同一朵圣洁的天山雪莲盛开在茫茫的珠穆朗玛山顶,珍贵稀世,恒久的嵌入心灵。

当夕阳的笑脸只剩下半边的时候,村子的稻场却非凡的热闹了起来。每天的这个时候稻场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捉迷藏,跳绳,跳皮筋,扎跟头……孩子们忘情的玩耍几乎忘记了吃饭,印象最深的便是扎跟头了。那是个惊险的游戏,那时的我胆小如鼠,因为害怕摔着所以只能远观伙伴们的“表演”,不敢涉足。后来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那个刺激的游戏。而后我才知道它带给我的乐趣远远超过了我对它的恐惧。直到现在我仍然怀念那个像杂技一样的扎跟头游戏。

童年记忆里弥足珍贵的是那样一条河―――淮河。一条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两岸的子孙,流水潺潺处细说点滴过往。春天,在河堤上牵着风筝飞翔;夏天,在清凉的河水里沐浴阳光;秋天,在河边的田地里与父母一起收获;冬天,在河坝上与伙伴们踏着积雪打雪仗,滚雪球。无限的乐趣如同四季的景色层出不穷。每一次忘记时间的玩耍总是在大人们急促的呼喊声中结束。因为没有尽兴只能悻悻而归。

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的美好。童年的歌谣,童年的校园,童年的稻场,童年的淮河,还有童年的伙伴。你们如同我生命中经久不息的歌曲,你们如同我生命中最绚丽的鲜花,你们如同我生命中那轮永不落山的太阳,带给我永恒的旋律,带给我沁人的清香,带给我生命的力量。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八

今年的雨特别多。像记忆中的童年。

昨天早晨,暴雨一直在下。刚刚下班的我不知怎样回家。就在眨眼间,雨又小了。于是,不带雨具的我笑着走进了雨中。

此情此景,仿佛又重现了儿时的我。

记忆中的童年,雨也是很多。常在午后,暴雨突至。但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会太久,暴雨就会戛然而止。而此时的天空是晴朗的,天边还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此时的我,就会光着小脚丫,在街道上奔流的雨溪中不停的跑来跑去,仿佛在追赶那一道彩虹。全然不顾那些潜在的危险。

被告知我被伤到的奶奶,惦着三寸小金莲,一路碎跑着赶了过来。一把搂过我:别怕,孩子,有奶奶呢!

村医比奶奶好些,她是用白色的纱布使劲的给我裹了一层又一层,尽管血还在往外渗,但已不再流出。

被迫我在床上呆了好久,好久……。

但内心中还是留下了恐惧。从此以后,很怕一切锋利的东西,是从心里惧怕的那种……。

但雨中的伤,没有使我讨厌雨,而是更喜欢雨,没有理由的喜欢。

喜欢雨。

在雨中怀念童年。

在雨中想念奶奶。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九

我的故乡属于丘陵山区,我家居住的村庄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我居住的庄子里,有两家大姓,一家姓李、一家姓张。他们都是大户人家。其中张家的势力最大,这个生产队因张姓的人家而得名“明张”。

在村前,有一条小河,我们叫她“河湾”。那小河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弯弯曲曲、绵绵蜒蜒,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河水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顺势而下,一路欢唱,汇入到下游的三岔河,再流向遥远的地方。这条“河湾”就成了我们生产队和其他生产队的天然分界线。这里人多,田也多,大冲小洼遍布,沿河湾分布着大片农田,庄稼人称这地叫”大冲”,是生产队的主要粮仓。分布在边远的小冲小洼里,也只是些碗大碟子大的小块。紧挨着村庄南面,自东向西,有海英塘、墩塘、腰塘三口当家塘。三塘之间都是田冲。田间灌溉主要靠这三口塘蓄水,也是庄子里主要的生活用水塘。在这小小的山村里,放飞我童年的梦想,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

大门楼子。

在这庄子的里面,离我家不远,有一块地儿叫“大门楼子”。听老人们说,那里原先是张家的大门楼子。自打我有记忆时起,曾记得那里有个石头做的大门槛,光溜溜地,凉氲氲的,我们经常骑在大门槛上玩耍,唱唱儿歌,做做游戏什么的。大门两边还有半截土墙,也许是以前残留的围墙,残垣断壁的,我们常常爬到墙头上,像走钢丝一样在上面左歪右晃地走着猫步玩。丝毫也想象不出这里曾经繁荣过、气派过。这大门口却是个热闹的场所,孩子们整天在这里嘻耍打闹。早早晚晚,大人孩子,就在吃饭的时候,端着饭碗,集聚到这里闲扯、凑热闹,家长里短,七嘴八舌胡扯一些山村野史和不着边际的奇闻异事。那热闹劲不亚于现在的人民广场。如今,大门楼子早已消失了,它已经成为人们脑海中一种印象、一种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了,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的淡忘,直至完全消失。

做游戏。

从大门往里,是一条青砖小路,路的西面有一排土墙草屋,大概有三四间。住着张氏的祖孙三代,奶奶、儿子、孙子,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屋檐下却有一溜石台阶,门前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地面全是青砖铺成,四周还有个围子,这里是孩子们做游戏的最佳场所。

那昝子,乡下条件差,晚上没有电灯,只有灰暗的小煤油灯。每到晚上,孩子们都集聚在这里,在皎洁的月色下,嘻嘻哈哈地皮脸(打耍)、做游戏、唱儿歌:

“点点支锅,

淘米下锅,

舀碗冷水,

逮到小鬼,。

噗!”

一个大孩子手心朝下,一群孩子用右手食指点在他的手心,一听见“噗!”就飞快地四散奔逃,不能被抓住,这是游戏时的歌。

或是唱着:“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带把刀,走你家门口抄一抄,问你吃橘子吃香蕉”。这游戏要事先选出两个人来,做敌对两方的头儿,代号分别是橘子、香蕉,剩下的人就排队挨次钻进两人用双手架起的“门框”,进一个问一个,然后打仗也好,躲猫也好,分成两派。

还有玩偷桃树的游戏。孩子们依次排好,坐在石阶上,大腿翘着二腿,当着桃树。然后安排一个孩子装小狗,蹲在他们后面看桃树,不时学着小狗:“汪汪”地叫着。再安排一个孩子在旁边当小偷。当孩子们都装着熟睡的样子,口中不时地发出“呼噜、呼噜”扯呼的声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偷悄悄地过来偷桃,依次将孩子们翘起的腿,一个一个地放下,意思是摘桃。当摘最后一棵桃树时,被后面的小狗发现了,小狗“汪汪”地叫着,小偷听见狗叫,拔腿就跑。孩子们被小狗唤醒,立马起身追赶小狗,如果小偷被抓住了,就算输了。

由于条件限制,童年时的玩具基本上都是自制的,而且很粗糙,玩法也很简单。比如,做纸枪,将旧课本撕下,叠成一个个方块,再插上小芦黍杆做枪管,就做成一把纸盒子枪了;或者用黄泥巴摔大炮,先将黄泥巴摔熟,做成小碗状,一手托着泥巴碗,然后使劲地在泥巴碗里“呸呸”吐些吐沫,再用手指在碗底慢慢地磨,磨得越薄越好,认为磨的差不多了,最后,用嘴对着大炮哈哈气,将大炮举过头顶,猛地往下一摔“啪”的一声,大炮就炸了。有时,忙呼了半天,大炮却被摔歪了,成了哑炮,只得重新再来。

到要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杀年猪,孩子们渴望着这一天的早早到来。家里杀猪留下的猪尿胞,是很好的玩具。将猪尿胞揉揉,插个小竹筒吹上气,里面装进小石子,用麻绳系好,留一截绳头。孩子们拎着绳头用球踢,脚起脚落,那尿胞里的石子,也跟着“呼噜、呼噜”作响。孩子们一边踢一边数数,比赛看谁踢的最多。

那时的冬天,孩子们还流行踢毽子。用一个铜钱,将一截鹅毛管穿过钱孔,用布缝好,在鹅毛管上插上公鸡毛,就是一个鸡毛键子了。每次家里杀鸡,看见漂亮的公鸡毛,就会赶在大人烧开水汤鸡之前,挑选漂亮的鸡毛拔下,放在书里夹着,收起来做毽子用。那时,不论你走到学校或是村头巷尾,都会伴随着一首踢毽子的童谣: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十一。

……”。

踢毽子已成了乡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一玩就是大半夜,要不是大人等急了来催回家睡觉,还不知要疯到什么时候呢!

张家大厅。

沿着青砖小路往里,是一个大院,一看就知道这里曾经是个大户人家。那院子中间是一幢高堂大屋,很是气派,人们叫它“张家大厅”。大厅座北朝南,外面是青砖小瓦,拾级而上,里面是雕梁椽柱,房顶上有个“天窗”,太阳光透过天窗照进来,形成一个长长的光柱。有时,孩子们好奇,迎着光柱把脑袋伸过去,光线刺得人睁不开眼。那地面上,还竖着好几个大柱子,一直通到房顶,特别显眼。大厅的屋檐下是一条长长的石台阶,光溜溜的。前面是一个青砖铺就的大院子。就是这样一个所在,大人们称那儿叫“张家大厅”,我父母也这么称呼。住在大院外面的都是单门独户的小户人家,我们家就住在院子外面的东头。

从我记事时起,这大厅已属于公家的财产,大队的小学就设在这里。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是在那大厅里上的。我上的班级是合成班,一年级和三年级在一个班。二哥正好上三年级,我和他就在一个班级里。那长长的台阶,就像一条大板凳,下课时,孩子们一溜排坐在台阶上聊天休息,两只脚拖在和晒太阳的好落地,大院子就成了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好场所。因这大厅房屋太旧,年久失修,房顶经常漏雨,成了危房。一年级上学期刚上完,大厅就被扒掉了,学校也就搬走了。我上一年级的下学期就是在新校址上的。还记得,那年放暑假,我和同学们一道参加建设新校劳动。把大厅扒下的旧瓦、旧砖,用粪筐抬到新校址去,用稚嫩的肩膀为新校建设添砖加瓦呢!老师担心同学们中暑,就往每个孩子的嘴里放几粒人丹,当时的我们,口里含着凉韵韵人丹,感到很稀奇,也很兴奋。此情此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隐隐约约还记得,在那里曾经看见过斗地主。住在高头庄子的金玉,他父亲是中农,他妈妈是地主成份子,后改嫁跟了金玉的父亲,因为金玉妈妈成份不好,经常被拉到大厅批斗。曾看过金玉妈妈被反绑着双手跪在地上,旁边站着几个民兵,手里拿着三节棒,其中就有金玉同父异母的姐姐,她要和后妈划清界限,所以,主动站出来揭发她的后妈。还有栓子的妈妈,我们庄子里的小孩都叫她大妈,大妈本是穷苦人出身,从小在婆家当过童养媳,长大时正赶上土改,就随婆家被划成了富农成份。后来因丈夫死了改嫁跟了栓子父亲。其实,大妈为人非常和善,平时不多言不多语的。因为成份不好,常常被拉到大厅挨批斗。记得栓子的小老爷(小叔),为了表现自己立场,也在批斗会上揭发自己亲嫂子,其实家门口的人都十分同情她。

院子东边是一长溜厢房,有好几间,那里住的是一个小名叫“毛头”的寡汉条子。听说“毛头”的父母早年就不在了,他是跟奶奶长大的,奶奶过世后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比我们长一辈,我们称呼他“老爷”(小叔叔的意思)。“毛头”家的门是朝东院墙外开的,离我家后门很近。我父母心肠软,见他光棍一个,人又生的脓包,脓脓唧唧的,怪可怜的。好在他仁义,嘴巴也甜,整天对我父母总是大哥长,大姐短的叫得热呼,所以我父母对他也十分照顾,家里烧什么好吃的常常送些给他。

大厅的西边是一个侧厅,和正厅是连着的。也是一个大门,门里是我小学同学强子的家。听大人说强子爹爹(祖父)是大房,老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是长子,所以,他家住的是正房。他家的西侧还有一排厢房是他二爷(叔)家住的。小强子家有个后门,通过后门,里面又见一个小院,小院的东侧也有一排厢房,是强子的奶奶和老爷(小叔)一家住的。西侧的厢房是和他二爷家住的房子连在一起的,都属他二爷家的。拾级而上,再往里面,还有一个小院落,这可正真称得上是屋有三进、庭院深深了。

院子的北面有一排瓦屋,有好长几间,一直伸到老东边。这里的房屋是属强子小爹(小叔祖父)家的。伸到老东边的那几间瓦屋,是属于强子三爹(三叔祖父)家的。两家之间被一排南北走向的几间厢房分割开来,院子西侧是用青砖砌的围墙。在这瓦屋的西山墙旁边,还开了一道小门,那是一扇小木门,门上吊着个木门栓,白天基本上不栓。到了晚上,为了防贼,小门栓早早就插上了。小门的外面,左边是一截废弃土围,墙跟边有个粪荡,是积旱粪用的。右边的空地是堆柴火的草堆。在草堆的北面,紧挨着的,是个土围墙的菜园子,那是三爹家的菜地。从菜园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到三爹家后院的小门。

三爹的家,在大厅的后面,西边和小爹家连在一起,东边是我小学同学栓子的家,两家房子是一条龙的。屋前东西两侧,分别是两家的锅屋。门前的空地,是两家共有的出场。西侧,紧挨三爹家锅屋边,也有一四方块的青砖小院,是开放型的,没有围墙,只有青砖码的小围子。这里也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好落地。边上有棵洋槐树,那槐树枝叶茂盛,像把大伞,孩子们常在树荫下蔽日、躲雨。

栓子家后面,也有个后院,和三爹家后院是一墙之隔,院子后面也开个小门,和三爹家后院小门是并排开的。从栓子家东侧的锅屋拐过去,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到那两个后院小门。

打仗。

菜园的西侧,南北相连的是两口水塘,是西头庄子的主要生活用水塘。北面是小英塘,塘背上全是农田叫“小英塘冲”。小英塘水很浅。每到夏天,这池塘,简直就成了孩子们的天然大澡堂。暑假里,从半上午开始,男孩们就精屁股郎当地泡在水里,个个晒得像黑鱼精似的',黝黑、发亮。遇到大人一嘘(训斥),他们就“哗”地一声窜上岸。等大人一走,他们又“噗通、噗通”钻进水里。说来也怪,大人们经常吓唬小孩,说:“水里有水猴子,一不留神就会被水猴子拉下去的”。说归说,孩子们在这里可从来也没看见那个小孩被淹死,所以,对于大人的吓唬,孩子们根本不长记性,全当耳旁风了。用大人的话说,四个蹄子一落地就全忘了,孩子们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塘的上沿,有一排柳树,树荫下定了一大溜牛桩,是拴牛的好地方,老牛经常被栓在这里“崴汪”。庞大的身躯在水里左翻右滚,击得水花四溅、浊浪滔天。这水,被孩子和牛搅和的,浑呼一片,根本无法淘米洗菜。

在小英塘南面,紧挨着是大英塘,塘坎下有一片农田叫“大英塘冲”。就是这“两冲”夹“两塘”,把我们这个生产队分成了东西两个自然庄子。因西头庄子地势高,我们就叫“高头庄子”,东头庄子地势低,就叫“低下庄子”。

我儿时的好伙伴银女家就住在高头庄子里。高头庄子里外来户较多,大部分都是早年从苏北、皖北逃荒要饭过来的。我家住在低下庄子里。这里住的基本上都是老户人家。两道塘埂便成了东西庄子间来往的通道。每次去上高头庄子玩,都不走庄子前面的那条大路。而是曲径取幽,先从大门楼进去,穿过强子家,经过后面的两道小院,最后由张家后门出去,再拐到塘埂上去。感觉这样穿堂入室地走,蛮有意思的,压根没考虑是不是超近路了。

在低下庄子的西头,也就是张家大院的西院墙外,是一片农田,那就是大英塘冲。在田冲和院墙之间,还有一条逼仄的小道通到大营塘埂上。夏天的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低下庄子里的孩子们,集聚在一起,拉帮结派和高头庄子里的孩子们干仗。孩子们沿着这条小路汇集到大英塘拐子,趴在塘埂边隐蔽起来。手里举着小树棍子、细竹竿子当武器。模仿电影里日本鬼子,手举大刀冲锋的样子。嘴里“嘎嘎嗝,嗝嗝嘎”,叽哩哇啦地叫着,摇旗呐喊,向高头庄子的孩子挑衅、宣战。一旦惹怒了高头庄子的孩子们,他们哗啦啦冲过来。低下庄子的孩子们,见来势凶猛,干不过他们,赶紧撤离,撒腿就跑,一窝蜂地退了下来。腿脚慢的,慌张之际,被路面的石子绊倒,两肘和双膝被石子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也不哼一声,够种得狠,忍着疼痛,爬起来再跑,勇敢之举,令人钦佩!

躲猫。

最有趣的是捉迷藏,我们叫“躲猫”。孩子们分成两派,一派躲,一派找,轮班坐庄。张家大院就是最好的躲藏落地。记得,强子家的大门后面有个废弃的石头大兑窝子,是早先舂米用的。我们常常会选择躲在门后兑窝里、锅门口(即土锅灶后面)、床肚底下、蚊帐后面、稻子里或者水缸拐子。这些地方比较隐蔽,是孩子们躲猫的好去处。有时,学着电影《地道战》里鬼子进村追杀老百姓的样子。一伙人追逮另一伙人,一边是学鬼子在猖狂地追,一边是扮跑鬼子反的老百姓在惶恐地逃。从小强家的后门进去,穿过小院,从后面小院门出去;或者从栓子家前门进去,穿过后院的小门,再跑到三爹家的后院,再从前门出来。穿堂入室、你追我赶、拐来绕去,叽哇乱叫,忘情的如入无人之地。根本不在意大人们的训斥,觉得这样玩特神秘、特有趣,比电影里还要精彩,仿佛个个都是天生的小演员。对于孩子们的这些嬉闹、打耍,大人们也习以为常了。许多年以后,我常常在梦里还忆到那一幕幕场景。

一晃多年过去,随着人口的增多,这村庄已被分成东、西两个村民组了。那张家大厅也早已不复存在了。昔日那青砖小瓦、土墙草屋,已被一栋栋小楼所代替;那儿时的玩伴都已两鬓染霜、儿孙绕膝了。但是,那熟悉的乡音还在,那萦绕于心中的童谣还在。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十

匆匆一瞥,二十多个春秋已经远去,站在家门前的这座小桥上,凝望着那一个个的小身影在尘土飞扬中欢声笑语。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身影映入别人的眼帘。想蹲下去和他们一起玩耍,可总怕别人看见后说三道四,此想法一出,自己都吓了一跳,细细回想,好像已记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担心了。从他们身上移过目光,向远方望去,那一道童年的身影正在从远方走来。

“小呀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风雨狂也不怕太阳晒,只怕老师骂我懒啊!没有学问怎样见爹娘”。唱着这首儿歌,背上书包走进了小学校门。可是才进校门一节课都没上完就想回家了,于是,几个小伙伴商量着跟老师说“我们肚子痛,想回家。”在这么苍白的谎言前,老师还是被我们的那一双双可怜的、无辜的.眼神所打动,让我们回家。哼着小曲,我们几个小伙伴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出了教室,走出了校门。几个小伙伴一起跑到皮卡车后面的货箱里玩扑克,直到放学被老师看见。我们才一笑一笑地跑开了。

在河里,我们玩着一直在玩的泥土,用水搅拌泥土做成“碗”,一人一个,比谁做得大、做得好看。有时把我们几个人里最大的一个泥土碗摔坏,然后静静地看那个被摔坏了“碗”的小伙伴一直哭泣,直到我们相拥在一起打架。带着鱼竿或者虾耙(我家乡的一种捕鱼工具)、拿上桶,一放学就往河里赶,只为了能早一点和多捕一点鱼,尽管每次都捕不了多少、也不吃捕到的鱼,一切都只为了开心快乐。

夏天,尽管父母都不准下河洗澡,可我们几个伙伴总是背着父母悄悄地跑到河里去,一去就是一个下午,不论是阴天、还是晴天,总是等到父母站在远处唤我们回家的时候,才穿上衣服像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一样慢慢地走回家。然后被父母拧着耳朵说不准下河洗澡,为了不被父母打,开始答应得好好的,可第二天又是一样。

收回四散的思绪,真的很想再去体验一次,再和几个小伙伴弹弹珠、跳跳橡皮筋……可不知什么时候才发觉自己担心害怕了,害怕别人说的话、害怕自己丢脸。现在,几个青梅竹马的伙伴们,也有好几个结婚和嫁人了。此时才发现,转眼二十多个春秋过去了,我们早已不复从前,即使再次重温童年的欢笑,我们也回不到童年了。时间真不留情、真快啊!直到现在才明白古人说的“时间如白驹,瞬息而过”的真正意义啊。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十一

童年是美好的。那巍峨的山上的野果一年四季都有,任我采摘。春天,映山红漫山遍野时,我们吃着茶树上的肉叶,欣赏着迷人的风景;夏天,杨梅树上结满鲜红的杨梅,就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梢;秋天,长满刺的野板栗咧开嘴在像你微笑,打着招呼;冬天,那偶尔被遗忘的野芒果被发现时,是多么地快乐。

草地就是我们的战场,那一件件沾满草汁后洗不干净的衣服就是最好的见证。摸爬滚打,草地就是我们的床,累了就以地为床,以天为帐。甚至有时把小伙伴分为两半,来场痛快的摔跤比赛,有多少次摔得鼻青脸肿,又有多少次弄得伤痕累累,但从不喊痛,更不曾流泪。

小河是鱼儿的家,更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夏天一到,我们就喝着河水来解渴的。哪一天我们不要在河里度过两三个小时呢?瞧,一群光着屁股的小孩又在水里嬉戏,有时一个接一个地从高处往水里跳,有时他们潜入水中找一块做好记号的石头,有时他们在水面上飞快地游着,更有时他们在水里打起水仗,呛得一个个喘不过起来……玩着玩着,忘记了夕阳西下。突然,某个伙伴大喊一声:“太阳快下山了。”于是一个个惊恐地从水中跑出,迅速的穿好衣服,赶着那头被系在树桩上的可怜的老水牛去喂草。

探险是我们的最爱,那种刺激、心跳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每次出门都要做些准备,说准备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瞒着父母带好饭菜和镰刀,我们就出发了。一座座高山留下我们的足迹,一颗颗大树下有我们的身影。还记得第一次爬上我们村里的最高山——石门寨。那种经历千难万险后战胜困难,最后站在高山之巅俯视群山小的感觉,那种手握命运的感觉,至今留在脑海深处。更记得那次去河对岸的山崖的崖壁缝里探险,一个伙伴差点丢了性命。经过多次的探路与计划,我们在一个阳光高照的初冬的上午出发了,进入崖壁缝的一条必经之路的下面是高达百丈的乱石,每隔一两尺才有一个不到半尺的落脚点,那个伙伴就在这里一脚踩空,所幸的是他抓住了岩石,最后被我们拉了上来。吓得我们每个人都冷汗直流,躺在岩石上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面色铁青。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我们还是一致决定继续探险,最后全部有惊无险地走进了崖壁的缝里。

也记得有一次去战时留下的碉堡里探险,我们沿着木头往下爬到碉堡里。一到里面,我们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学着当兵的人走起路来。最后走累了就躺在里面,一个伙伴蹲在一角掏着泥土。突然,那个伙伴大叫一声:“快来看了,我找到了个铁球。”于是大家就围拢起来研究这个铁球,最后什么也没发现。带着这个铁球我们从碉堡里出来了,来到了山脚下,我从那个伙伴的手里拿过铁球,说:“看看我能扔多远。”说完我就用力下一扔,“轰”的一声把大家都吓瘫在地,原来我们捡到的是一个手雷。

童年也有忧伤的时候。最伤心的是爸妈的吵架,每一次他们吵嘴我的泪总是往心里流。其实他们吵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天天累死累活的做事,但是口袋里就是没有钱,有时连最起码的开支都没有,于是就用吵架的方式发泄出那种对生活的无奈。每次看到爸妈那疲惫的身影,每次听到爸妈那沙哑的声音,我都会暗暗下决心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最烦恼的莫过于在双抢的时候的中午去放牛。每到抢收抢种的夏天,每天清晨都要起来放牛,上午跟着大人去田里干活,中午又要去看那个伙伴——那头老水牛,下午继续和大人一起干活,傍晚还要放牛。如此忙碌着将近一个月,有时甚至连下河洗澡的时间都没有。

童年的我还有许多的故事,故事中有苦有甜……。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十二

1.

我不记得外婆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了,同样,也不记得和外婆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记事起,每年大年初二总被强制带到外婆家,无论多么不情愿。

童年,少年,青年,成年,每个时期,无论叛逆,无论安静,总是讨厌这一天,大年初二。一大早就被母亲叫醒,吃饭,换干净衣服,之后看着母亲屋里屋外,准备好一切,接近中午,急急出发去外婆家,一路上不断唠叨。

到外婆家我总是寻找一个没人的角落,一个人看书,不和所有人说话,为此母亲总是当着众人面说我不懂事。每年如此,竟出奇的相似。

所有孩子们一起,他们跑着,闹着,叫着,争抢着糖果,争抢着玩具,我都没有兴趣,让我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见到外婆,她总是笑着拉着我的手,说又长高了,告诫我好好学习,每年如此。

总觉得,这就是形式,心里讨厌却每年不得不来。

外婆去世后的那年大年初二,母亲还是一大早忙来忙去,出发时候,临近中午。

所有人都到齐,我依然一个人找个角落自己看书,看着看着,突然感觉少了些什么感觉。

我放下书,走到正屋,一眼看到的就是挂在墙上外婆四方的大照片。

我第一次如此仔细的看着外婆,仿佛为了弥补之前的陌生。

照片里,外婆头发花白,皱纹爬满额角,顺着脸书写沧桑,笑起来那么安详。我感觉她要对我说话,对我说,东东你又长高了,东东你要好好读书,东东你要经常笑,不要总皱眉头。

那一刻,我突然泪流不止。

我努力寻找和外婆在一起所有片段,零碎的记忆拼凑起来的也是残缺的画面,甚至,我根本找不到任何一张我和外婆的单独合影。

昨晚竟又梦到外婆,拉着我的手,很温暖,什么都没说,只是微笑。

2.

老家抽屉里,放着一个玩具,一个小青蛙。

发条有些不好用,但用力扭几圈,松手,小青蛙一跳一跳。

第一次见这样的玩具是在强子家门口,似乎小时候,他总有玩不尽的新玩具。

强子当年八岁,我也八岁。

他永远都是盛气凌人,骄傲的走路都是仰着头,不知道生来如此,还是因为他家里有那些我们见都没见过的玩具。

一天中午路过他家,看到一个玩具小青蛙在地上一跳一跳,好奇的我弯下腰,瞪着眼不愿意走开。

我想摸一下,强子一把推开我,不让我碰。

那时莫名火起,就执意要摸一下,强子比我高,拦着就是不让我碰。

我们俩就厮打起来,混战中我鼻子中了一拳,热辣辣的,又酸又疼,一摸,手上都是血,我大哭起来,响彻云霄。

强子爸爸出来一看,赶紧带我去诊所包扎,并把那个小青蛙送给我。

强子急了,大哭起来,跪在地上死活不起来,他爸爸一把拖着他一路回家。

多年后他家搬走了,我问父亲原因,父亲说因为他家强子喝酒出了意外,死了。

我一下心里非常愧疚,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这只小青蛙,想起我和强子,都为它哭的稀里哗啦。

很想对他说句对不起,只是,每次只能对着这个小青蛙,心里默默道歉。

3.

大学转专业之后,我分到一个新的宿舍。

宿舍空出一个床位,我就住进来了。

八个人,七台电脑,回到宿舍,看到他们七个人瞪着屏幕,键盘噼里啪啦。

也是这时候才认识赵光。

他是计算机系的,看上去很斯文,在宿舍永远都是对着电脑,很少说话。其他室友说赵光玩起来昏天暗地,学起来废寝忘食。因此,游戏上他称霸一方,学习上他又名列前茅。

大三我准备考研,经常早上五点起,晚上十点多才回,极少和宿舍人交流。

一天下午,我在手机上收到一条消息,要网上确认报名有关信息。由于心里着急,不想跑太远去网吧,就去了宿舍,准备用下他们电脑。

回到宿舍,其他人都不在,看到赵光的电脑屏幕亮着,他人也不在,就准备先用下电脑。

刚打开页面,电脑卡死没反应,鼠标也动不了,无奈我就强制重启了电脑。

这时候宿舍门开了,赵光回来了,看到我把电脑重启了,一下子异常激动,对着我大吼,怎么不经过我允许就重启了,知不知道我有很重要的东西没保存,这几天饭都不吃都在弄这个。

我一连道歉,心里愧疚万分。

后来他登录电脑,瞪着我,不再说话。

从那之后,我们俩再没说过一句话。

只到听说他在学校外边发生意外。

太突然,猝不及防。

我是从自习室被人直接叫到辅导员办公室,进门发现宿舍人都在,唯独缺了赵光。

后来才知道他在外租房,发生火灾,抢救中。

几天后,得知,抢救无效。

那以后回到宿舍,看着他曾经的空床位,我五味杂粮。

本来想,考研之后,找个时间,和他好好道歉,好好沟通,不想大家之间冷冰冰,想不到,竟然只能剩下想想。

4.

生命的列车穿梭,到站上车,下车,我们擦肩而过,我们结伴而行,只不过,不知道哪一站错过,再不相见。

来不及说再见,就像,来不及一切重演。

想用今日一文,愧疚也好,思念也好,告诉你们,尽管没来得及说再见,此心相通,不会孤单。

也想告诉身边朋友以及读文的你,感恩生活,用心对待,和你相关的每一个人。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十三

几十年以后,当我再次来到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不禁热泪盈眶。在那里留下了我的身影,我的童年,和儿时懵懂无知的稚嫩。

大概是两三岁左右,我被带到姥姥家,由姥姥照看我。我是怎样被带去的,已无法记起,但留在那里的一些生活片段,至今难以忘怀。

姥姥所处的村庄,在河的对岸,站在大门外的杏树底下,就能望见。尤其到了中午或傍晚,在树木环绕,有袅袅炊烟升起的地方,那就是姥姥庄上的人家。不过姥姥的家,在山的另一面。纵使再极力瞭望,也是一种期盼,一种心情,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那道山梁阻隔住了许多思念,和我一直望不到边的眷恋。

姥姥在我的记忆里,花白的头发,一脸慈祥,一直笑眯眯的样子,给人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满脸的皱纹掩饰不住她的沧桑,满嘴只剩一颗牙齿,很难想象她吃饭的模样。姥姥始终穿着一件浅蓝色洗的有点发白的大襟棉袄,缠着小脚,每走一步,都得拄着跟她一般高的一根木棍。因为长期使用,已经磨蹭地溜光溜光的,这便默默地变成了老人家的一条形影不离的腿。姥姥一个人住,在一个自然形成的山崖下面,挖有一只简易的窑洞里。窑洞上面的半壁上,还长了许多野生的枸杞树,由于天长日久的缘故,盘根错节,每年都郁郁葱葱,葱茏中有一种担心。因为断崖上有时会有鸟窝,尤其夏季,有蛇出没掏鸟蛋,有时在枝条上吞食麻雀,一不留神掉下来,肯定是一场不小的惊吓。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那里基本上都是无毒蛇,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平时也不怎么害怕,尤其小孩还觉得好玩。我见过有人用手抓过蛇,我曾怯怯地用手摸过,每想到碰到它那种冰凉的感觉,就会毛骨悚然。我一直对蛇敬而远之,所以夏季都不敢在院子里面坐。枸杞树上,时常有麻雀光顾,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还有喜鹊,有时也凑凑热闹,在这里叫叫,又飞到那里叫叫。见得最多的,就是野鸽,常常成群结队飞行表演,累了,休息会儿,也会“咕咕”地交流。布谷鸟在农历五月最多,俗称“报谷”,就是报节气,麦子黄了。记得在窑洞的内壁上,曾经有一个燕子窝,每年春天,燕子都会准时来到。我爬在炕上,仰起头,看着它飞进飞出时矫健的模样。不大一点的院子,也没有围墙。紧接着院子的就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屲坡,一看到那种陡峭的坡度,总担心从上面滚下去了,自己爬不上来,所以一直不敢往边沿上走去。如果有杂草生长上来,多多少少会遮挡我的视线,伪装我的恐惧。院子与一条饮牲口路相连,所以方便许多。在院子入口处,有一个圆柱形的,犹如削去顶部的小山包,除了与院子连接处有一个狭长的小道外,其他地方都是直立的绝壁,是一个比院子大的场所,也是堆放柴草的地方。而那里,就变成了我的瞭望台,站在那里,可以清楚的看到牲口在小溪边喝水的样子,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对面山上兔子蹦蹦跳跳的身影,野鸡在草丛中窜动的速度,还有一群绵羊从早走到晚的路径。望见沟的尽头杏树畖里隐约可见的三颗大杏树,和沟底每天出出进进忙碌的人们,这就是我全部的视野。我不知道对面山顶是什么样子,不知道杏树畖到底有多少棵杏树,也不知道大人们一天都在忙些什么,其实刮风下雨与我没有一点儿关系。我的生活宁静如水,平静的心情在平淡中恣意泛滥。

记得是一个冬天,还没下雪,在向阳的山坡坡里,太阳晒的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一种蠢蠢欲睡的`感觉,懒洋洋的。我独自在一个坡跟底下,漫不经心地玩刨土土的游戏,不料竟然刨出了一个小拇指大小的胡萝卜。那萝卜红红的颜色,特别诱人,经过霜冻后,吃起来既脆又甜。这种意外的收获,让我倍感惊喜,那里就是我的聚宝盆。没事的时候,我就在那里挖宝,有时有收获,有时没有。如果找到一个大个的,便手舞足蹈地拿到姥姥面前炫耀一番,姥姥总是慈祥地看着我,笑眯眯地抚摸着我的头顶,夸赞我,说我有本事,我高兴地不得了。冬季天气干燥,吃过午饭,我扛着笤帚在前面雄赳赳气昂昂地带路,姥姥拄着木棍,提一只篮子,紧跟在后面,领着我去沟底,在枯黄的草地上,用笤帚扫一些柴草回来煨炕。小孩子淘气,有时走得紧,姥姥赶不上,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嚷嚷道:娃娃,走慢些,我老了撵不上麽。因为是下坡,小孩子调皮,有时一顿紧跑,一阵风似的刮到坡底,回过头再看,姥姥还在半山腰里,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慢点跑,别跌倒了,别跑滚沟里了着。我只是咧嘴一笑,顺便答应道,好——着——呢——,我故意把声音提高,把音调拉长,想听对面山上的回声。姥姥说,娃娃子还是腿快,一会儿就下去了;我老了,走不动了,不像你们跑得快。坐下歇会儿,还是嫌姥姥走的太慢,便沿着坡往上跑,一会儿功夫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姥姥站在原地,说道,又上来干啥,费劲的,我歇会慢慢就走下来了。我还是坚持迎上去,把篮子背在身后,和姥姥一点一点往下走。因为是盘旋路,看上去不远,七扭八拐,却挺费时间的。到了沟底,找一个平坦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后,因为姥姥一直是走走停停,走走就得歇歇。那时太小,不明白老人的身体状态,只知道自己疯野。我自己先侦查了一下地形,找一个草多的地方,安营扎寨,然后便忙不及待地开始疯狂的干活。这时,姥姥还没有走过来,就嘴里念叨着:唉,娃呀,等我来了干。我就想抢先干一点,结果,用笤帚根本扫不动,我一脸哭笑。姥姥颤巍巍地走过来,跪在地上,用手里的木棒,轻轻地把草敲断。我一看,便对姥姥说,这活我能干。姥姥没阻拦,我接过木棒,小鸡啄米一样,很快就敲碎一片。姥姥心疼地赶紧说,娃,赶紧歇会儿,够了,再多扫不了。我也确实累了,于是蹲在一边,看着姥姥。老人家扫一点,往前挪一点,再扫一点,扫扫停停,堆成碗口那么大的小堆。我便用手一点一点的装进篮子里,把土疙瘩,石子等挑出来,卯足了劲,向对面山扔去,看看是否能飞过沟渠。姥姥便笑着说道,这娃匪事的。装少半篮子,就不装了,姥姥说路远,提不动,我们在地上坐坐,就走走停停的往回赶,回家的路太吃力,歇的时间更多。

每天都吃饭,我不知道面粉从那里来,我只知道,每天,姥姥都要到对面山沟里去提水。一个一尺多高的紫红色瓦罐,有三个提耳,穿上麻绳,打个结,就拎着走了,但我一次都没去过,姥姥说,对面山有个老猴子,专门背小孩,不背大人,一看到小孩,就背走了。因为我害怕被老猴子背去了找不到家,就不敢出门,躺在床上,用被子把头包住,这样老猴子就找不到。

可能过了不久,我就真的回去了,回去后看到家里人都吃红芋干的拮据的生活,才知道自己过的那才是天堂生活。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怀念那段人生中难忘的岁月,并一直在记忆中珍藏。

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篇十四

不知什么时候,家乡仅有的一条小河早已干涸成路,昔日潺潺流响的河水和我的童年一样一去不返,裸露的河床上垃圾成堆,沟壑纵横,满目疮痍。

而在我的记忆里,儿时的小河何曾惨不忍睹至此?

整个夏季,我和小伙伴们几乎就在小河里渡过,常常脱光了衣服,在暖暖的河水中游泳。一般情况下,小河是温顺的,流着股不大不小的溪水,清澈见底,河底的鹅暖石硌的人脚疼,几种我们叫圆鱼和扁鱼的小鱼在大石头底下藏匿,稍有响动,便迅速游动,搅得石底的沉淀物上下翻动。那时候,天空好像总是很蓝,阳光总是很明媚,空气总是很清香,经常相约小伙伴去小河捞鱼,盯准小鱼藏匿的地方,用担粪的篓子在深水中使劲猛划,忽地提起,许多张着小口急促呼吸的小鱼在篓子里活蹦乱跳,很紧张的样子。捞着鱼的心情是欢畅的,惊叫着让同伴快速拿来盛鱼的瓶子,稍有迟慢,便破口大骂,很有“将军”的意思!

可鱼儿是需要在更广阔更自由的河水游弋生存的,小小的脸盆是容不下它们渴求自由自在游动的心怀的。不出几天,这些小鱼便翻着白白的肚子,圆睁双眼,挺着硬硬的身子在脸盆中横漂着,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面对漫漫一盆死鱼,心情竟是无名的悲伤。

当然,小河也有粗暴的时候。接连几天的暴雨之后,小河便开始暴涨,浑浊的河水带着怒吼从上游翻滚而来,有胆量的大人就在河中捞“浪渣”,看着那些不惧大水的大人和浑水搏斗,我们这些小孩别提有多羡慕了!

童年死去的鱼儿,就像夏季的一阵风,很快地消逝在岁月的流失中。只有今天,当我重新面对干涸的小河,往事如溪水样汩汩流淌起来,没有停止的意思。

二、沙梁。

童年的饭菜大多是谷面干馍、玉米面糊糊、洋芋蛋蛋、苜蓿坨坨。偶尔的,能偷吃到一口沙梁上满槐树的槐花,也算是一种“高级”享受吧!

那时候,为了防止小河发大水淹没村子,家乡人在小河的旁边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沙梁,梁上栽满了槐树。一到夏天槐花开放的时节,满川飘着浓浓的香气,能把人醉死。槐树的花是洁白的,串串如珍珠的花朵映亮了半边小川,夏风吹落的花瓣漂浮在水面上,惹的小鱼吐着泡泡打转,就连蠢笨的青蛙也躲在小河深处偷偷观望,很有哄抢的架势。

离开家乡已有数十年了。每每回家乡,都如歌谣般亲切。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路,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每年春节前夕,回到家乡,我都会踏着那些熟悉的小路,去寻访那些似曾相识的儿时的故事,去寻觅那些快乐而悠长的多姿多彩童年时光。那石头,那水沟,那山坳,那洞穴,那绝壁……见证了我童年的精彩华章。

回家过年,是我一年中最愉悦的时光。

那时,父亲健在。他退休后,领着令当地村民艳羡不已的退休金,舒舒坦坦地过着美丽的田园生活。而母亲的身体也棒棒的,在家里喂着几头大大的肥猪,养着一群野性十足的鸡鸭。就等着我们几个儿女回家,过上快快乐乐的春节。

每次放假之后,我将城里的家安排妥帖,携着妻子,牵着女儿,买了些家乡觉着稀罕城里却随处可见的东西。坐上客车,一路欢欢喜喜回老家过年。下了车,一路上遇见亲朋抑或家乡人,递上香烟,问候几句。那亲切的乡情乡音,漫溢在那弯弯的乡间小路上。

那些年,一个农村娃儿,能调到城里工作,那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儿。所以,到得家乡,倍感自豪。也常常因此,怀揣几包香烟,去拜见那些长辈或者相邻。亲切叫上几声,攀谈几句,那幸福洋溢在心间,那喜悦绽放在脸庞。这不是炫耀,也非自傲。那是乡情的自然流露。

这些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递增,家乡的田地许多都已荒芜了,杂草滋长,树木丛生,十多年前那光秃秃的山岩山坡,如今浓荫覆盖,满眼翠绿。虽说生态有了大大的改观,但我的心里似乎有些许失落与怅然。

回到家里,我尽力帮助母亲多做点事。让她在忙碌了一生的日子里过几天稍微轻松的时日。母亲辛苦了一辈子,等待的就是春节期间家人的团聚。我家几姊妹,都结婚在外。所以,春节回家,是母亲最快乐的,最幸福的时光。

记得有一年,过完春节。我们几个儿女,有的远离故土,去省城读书;有的要去城里上班,而爸爸呢,也要离开家乡,去外县工作。母亲早早的起床了,等我们起来的时候,那香喷喷的饭菜已摆好。我们吃了饭,背着已经收拾得鼓鼓的行囊,那里装着母亲准备的腊肉,也装着母亲的牵挂与惦念。我们几个在前面走,母亲却跟在后面。我忽然间回头,看母亲眼眶湿润,默默无语。我的心里酸酸的,涩涩的。我说,弟弟,我们还玩几天吧。弟弟也明白我的心思,我扶着母亲,又回到家里。

那晚,我们耍了很久才睡。可是,我怎么也睡不着了。批了衣服,轻踏半夜那清凉而冰冷的月色,独自一人,轻轻走在屋后那光秃秃的沙岗上。

那沙岗,留下许许多多我童年的美好的足音。小时候,颇为贫瘠的乡村,也只能在的吃饭时候点个煤油灯,更不用说电灯了。每当夏夜来临,人们不约而同的端着凳子,聚集在那沙岗的平地之上。听他们讲那神秘而古老的神话,还有那动人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到长城的悲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牛郎织女的艳遇……听得我如痴如醉。夏夜的山野吹来清凉微风,融融泄泄的月光洒满沙岗。沙岗似乎也沉醉在那些凄迷、温婉的故事中。

然而,那晚的冰冷的月亮却冷眼盯着我走在那冰凉的沙路上,陪伴我的只有那寂寥的夜色。孑然的我游走在沙路。是啊!母亲已然年老,作为儿女,陪伴他们还有多少时光呢?人生短暂,我们不要等待,也不能等待。我常常想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母亲辛劳一生,将我们养大,她有收获什么呢?不就是希望她在有生之年,多多陪伴在她身边么?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常常沉溺在“人际交往”抑或“自顾游走”之中。甚而还有的迷失自我,迷失方向,让他们在牵挂中度日,在度日中悲痛,在悲痛中憔悴。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的根的所在。那里承载我童年的许许多多的梦想与企盼。回忆是美丽而甜蜜的,他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责任,更懂得担当。

我的家乡,被青山拱卫着,南边被一条弯弯河水缠绕着,高高的悬崖呵护着家乡。

站在悬崖之上,家乡的一切尽收眼底。于是乎,坐在悬崖之巅,看家乡,看家乡炊烟,是我的最爱。

特别是在除夕之日,我便会独自一人,慢悠悠的从家乡背后的石级,登上那高高的山崖,看那永远也看不够的故乡。

那石级,呈“之”型,踩在那光溜溜,亮油油的石头之上,说不出的兴奋与欣喜。那也是我童年美好时光的见证。

登山崖之巅,静坐山崖之边。头顶蓝蓝的天空,身体被暖暖的阳光抚着。山野的风,趟过葱郁松林,轻抚我的脸颊。家乡的房屋,就躺在我的脚下,被那青青翠竹罩着。房前屋后,是那翠柏,是那苍松,是那长长逶迤的沙岗。层层梯田,已然失去了春的忙碌,夏的喧闹,秋的成熟。不过,冬正蕴蓄着她的能量,也许是让大地休憩一会吧!

我在遐想着,似乎闻到那稻花的清香,转眼又是那金黄一片;还有那金黄的油菜花。春夏秋冬的家乡,如一张张精美图片,一幕幕在我脑海闪现。

山鹰的叫声,拉回了我的思绪。眼前,一只山鹰正盘旋飞翔,身姿飒爽。双翅伸展,轻微扇动,在盘旋中缓缓下降。一会又振翅高飞,那份自如,那份轻盈,让我的心也随之飞扬。我的目光,随之移动,远望着它飞向山的那一边,才收回目光。

我就这样静静坐着,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觉间,炊烟升起,那是人们在做年夜饭了。袅袅的炊烟,从房顶上冒出来,飘起来,如一幅美妙的写意画。那画里,有母亲甜甜的笑靥,也有鸡鸭在撒欢。

快过年了,有的游子,漂泊在异乡。那悠长的思念,牵扯着日思夜想的故乡。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在除夕之日,陪伴母亲,陪伴家人。我也少了路途的劳顿,更是少了在异乡辛劳。

小时候,一进腊月,就掰着指头,等待过年。因为过年,有白白的大米饭,有那香香油油的菜板肉,还有那嫩嫩的豆腐,那才叫过年的味道。每到除夕之日,我们一大群孩子,早早的把牛羊赶去山上。做着儿时的游戏:打棍棍、丢石子、跳飞机板、抑或荡秋千。荡秋千是我们儿时的最爱,忽高忽低,荡荡悠悠,如鹰临空飞翔。

我的家乡,中间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河的两边,是逶迤相连群山。群山对峙,山清水秀。每每除夕,鞭炮声声,群山回应。当我们听得鞭炮声响,大群孩子,追赶牛羊,一路狂奔。洒下一路欢欣,留下一路烟尘。那狂劲,那喜悦,如今去哪里寻找!

除夕,我看家乡炊烟升起,沉醉那袅袅的炊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