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文化寻根散文(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3:46:33 页码:7
最新文化寻根散文(优秀11篇)
2023-11-18 13:46:33    小编:ZTFB

如何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让自己既能有事业又能有家庭?写总结需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推进。以下是一些精彩总结的范例,供您借鉴和参考。

文化寻根散文篇一

寻根文化是一种回归本源的文化,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更能够拓宽人们的思想和视野。在我参与的寻根文化活动中,我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一段:寻根之旅开启,探索文化之美。

在参加某地的寻根文化活动中,我首先参观了当地著名的古城墙遗址和博物馆。这个古城墙建于明朝,是当时城市建设的代表之一,深得当地人的喜爱和青睐。在博物馆内,我了解到这座城墙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听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让我深感当地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第二段:走进传统手工艺之道。

随后,我前往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村。在那里,我看到许多老师傅正在耐心地雕刻、织布、陶艺等,他们的技艺非常高超,让我叹为观止。通过观察和交流,我了解到这些传统手工艺是怎样一步步传承下来的,以及它们在文化传播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这让我深感当地文化的人文关怀和传承意义。

第三段:走入民俗文化,窥见生活之美。

在寻根文化之旅的第三个阶段,我前往当地的民俗文化村,了解当地的传统习俗、节庆和民俗文化。在这里,我见识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手工制作、篝火晚会等。这些活动都非常有趣而富有特色,让我更深入地体验和了解当地文化的魅力所在。

第四段:领略地域文化,感悟人文历史。

在寻根文化之旅的最后一个阶段,我前往走访当地的历史名胜和自然景观。在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之间,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地域文化和历史人文的故事。经过这段旅程,我深刻体会到地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这包括了地域的地理位置、环境、习俗等,这些元素在构建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塑造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和情感。

通过这次寻根文化之旅,我深入了解了本地文化的底蕴和传承,也更加认清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根源。同时,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我也从中收获了许多具有启示意义的体验和心得。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尊重和传承,这不仅是对文化传播和保护的负责,也是对历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总之,寻根文化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体验和探索,它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体会自己的文化底蕴,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同时,在寻根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能获得许多文化知识和历史人文的启示,这对我们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寻根散文篇二

现在,不少姓氏在寻根认祖,编修宗族谱书,我们高姓也不例外,且已修成总谱。

首先,从姓氏的形成来看:有以地域为姓的,有以国名为姓的,有认同战争胜利一方首领为姓的等等,当时就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认同为一个姓。这一姓人就不可能是一个民族,更不可能是一个祖人传下来的后裔。

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姓氏形成的不一致性,就以某一个祖人的后裔——族人称为亲支的人而言,也因时代变迁,地域变更,婚姻变故,族别从父从母等等诸多因素,一个祖人的嫡系后裔也会有多种民族。就以我们从江西入黔的始祖明兴公来说,到我才第十一代,可我们这个支系中就不仅是汉族了,亲支中还有彝族等,这是有根有底的,谁能说入黔始祖明兴公是汉族,其他民族就不是他老人家的后裔了?据我所知,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中的傅有德大军中有陈有亮之弟陈有德是汉族,他就墓葬在我们贵州大方县原六龙区五凤公社的'小尖山麓,他的五世孙陈恩为水西罗甸国总理,葬于六龙凰山(民称母鸡山)麓,有碑记,人称石羊坟,系县(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来为他扫墓的后裔中,就有汉、彝、苗等几种民族。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

可在清谱寻宗的实践中,有人对另一民族的同姓来找就心存戒备,其实是大可不必的。要相信,一般人是不会乱认祖宗的!

鄙人肤浅之见,未必正确,仅作引玉之砖,还盼方家指正!

文化寻根散文篇三

帘卷西风时,哪堪凛冽?无语低询,只道秋意无限。

我抬头,猛然,远处玻璃墙反射的光之万箭刺破了我的视神经。没有茅店,没有荒树,支离破碎的天空,夜晚找不到萤火虫……诗韵失去了滋养它的土壤,城市的灯红酒绿,繁管急弦喑哑了它的声音,它沉默了。

也许,冰心、巴金的去世已割断了五四运动给我们最后的`血脉,于是,捧读张爱玲的小说,竟有莫名的韵味涌上心头。买那些经典的章回小说,线装书的沉香,绮丽了她的眼角眉梢,勾勒出她的冷艳之笔,每一个回廊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哀伤。哀伤,胡琴的调子,不是低低的倾诉,而是冷静的表白,读来没有眼泪,但觉得无边无际的悲伤流言似的蔓延,无可救药。

然而蔓延到了当下呢?韩寒、郭敬明的“新概念”大行其道,莫言、贾平凹少见其踪,那些所谓名流学者一顿饭时间便能勾勒出一篇长篇小说的框架,文字成了把玩于手中博人眼球的珠玉,像是安插了重金属的民乐,说不上是纯粹的搭配还是简单的调和。

意象已逝,环佩声遥。

当有人质问我们皓首穷经到底为何时,那么牛虻,有谁来做?

秋的萧瑟隐退在夏的聒噪中,冬后有春。我知道,那是希望,我正在追寻。而它,或许正在月牙泉底、鸣沙山上,默默注视着沧海桑田。

文化寻根散文篇四

从记事起,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蒙古部落后裔家庭的父亲就经常给我们讲关于蒙古族历史和传说的故事,在他那充满自豪的表情和语句里,我开始了对自己民族的了解。蒙古族人的发祥之地“室韦”和与她相伴千年不离不弃的额尔古纳河,一直是让我向往的地方。

今年八月,在草原最美的季节,我开始了我的寻根之旅。汽车在呼伦贝尔草原上行驶,如绿色地毯般的草原一望无际,繁花似锦,牛羊一群群、一片片洒落在草地上,如幅幅美丽的画卷。坐在车里眺望远方,心中温暖而激动,这颗颗柔弱的小草,经过无数凛冽狂风和寒冬暴雪,千百年来在草原上茁壮依然,她们不仅装扮着草原,也如母亲般哺育了我的民族。

经过一路颠簸,忽然一个急刹车,汽车停了下来。在迎面的交叉路口,赫然立着一块巨石,石块上面刻着几个大字“蒙兀室韦”!字用红色的颜料描染上了,耀眼醒目,我盯着那矗立在路口的巨石,心怦怦地跳起来,缓缓推开车门下了车,几乎是踉跄着向那块巨石走去,当我站在巨石面前,看着那四个大字,血液在我的身体里沸腾了,蒙兀室韦,我祖先发祥的地方!就是这里,蒙古族的先人曾经艰难的繁衍生存;就是这里,孕育了我坚强、神奇的民族,他们“烧山化铁”走出深林,沿额尔古纳河发展壮大。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时的心情,只觉得一腔热血撞击着胸膛,又奔腾着涌向了头顶,我有些眩晕,不觉中弯腰深深下拜,拜祭这块养育了我祖先的土地,拜祭这土地里曾经掩埋的先人,拜祭这片土地上祖先曾经留下的印记。泪水蒙上了我的眼睛,让我不能自已。

人们常说“叶落归根”,我常常问自己,我的根在哪里?当有一天我也要像一叶飘落的时候,该归向何处?当来自草原上的微风轻裹着我这个寻根的游子,带着来自草香的空气吸入我肺腑的时候,我的心生出一种不曾有过的踏实和归属感。我明白了,我本是草原的孩子,草原就是我寻觅已久的根!

室韦位于额尔古纳河右岸,来到这里我不停地寻觅,试图找出我祖先留下的那些千年不曾解开的谜底。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有很多河流都汇入到这里,她蜿蜒970公里,滋润着草肥水美的呼伦贝尔草原,也养育着靠水而居的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我们的祖先世代尊称她为蒙古族的母亲河。

傍晚时分,我们到了额尔古纳河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都不会想到额尔古纳河竟是这么柔美,清澈透明的河水在傍晚蓝天的映衬下,发出蓝色的幽光,如一条蓝色的带子,弯弯曲曲的飘落在草原上,河水静静的,没有急流,没有喧闹,有如那高贵的蒙古族妇女,端庄秀丽,静谧如处。

站在河水前,我感叹着她的宁静。这从大兴安岭一路走来,流淌在草原上的千年河流,接纳了来自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的近千条河流入,像海拉尔河、激流河这样波澜激荡的河水,一旦流入额尔古纳河便收敛了自我的激情,安静地融入她的温雅,同她一起轻轻地滋养着这块土地上的生灵,也可能就是她的这般宁静,让两岸蒙古民族人性格豪放、粗犷却又不失多情。站在这里我似乎看到祖先“以束薪为筏,以兽皮为小舟”,生活安乐祥和,也似乎看到那金戈铁马和辉煌的`帝国,风云变幻,千年已过,额尔古纳河却依然故我,也就是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水,才能真实记录下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兴衰,并用她的安详保守着那些历史的秘密,默默地不露出一丝痕迹,并用她那博大和坚韧铸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站在河边,我沸腾的血液亦如汇入额尔古纳的河水,渐渐平静下来。细读这蓝天白云下的流水,我似乎读懂了她的宁静与厚重。多想饮一口额尔古纳河的水啊,让这千年的河水滋润我的血脉;多想捧一掬河水掷向我的头顶,洒满我的全身啊,任凭河水借着淋湿的衣服拥裹我的身躯,亦如失散了多年的母亲,紧拥久别的女儿;多想对着额尔古纳河高歌啊,唱出我一个草原游子对母亲的情怀,对草原的挚爱!

额尔古纳河,在傍晚的蓝天下默默地向草原深处流去。河边,站着和我一样激动不语、久久不愿离去的人们。

文化寻根散文篇五

我叫云苓,妹妹叫茯苓,我们是同一味中药。

据母亲说是怀我的时候妊娠反应特别厉害,呕吐得几乎不能吃东西,当时一位老医生给她开了一剂专治妊娠反应的中药,其中有味药叫云苓,那剂药效果非常好,母亲的身体很快恢复,能正常饮食了。生下我的时候,父亲出差不在家,姑姑问起个什么名字,母亲就想起了那味中药云苓,感觉像个女孩的名字,就顺口说:“那就叫云苓吧。”

等怀上妹妹的时候,母亲同样有妊娠反应,但没有当初那样厉害,还是那个老中医给开了个止吐的药方,把其中的那味药换成了茯苓,母亲本身也是个医生,知道这两味药药性一样,只是茯苓普通些,而云苓是产在云南的茯苓。母亲说,后来为了叫着方便就给妹妹起名叫茯苓。

或许和起的名字有关,我长得比较高大,而妹妹则长得比较小巧。再加上似乎我各个方面都比妹妹顺当些。有时候娘仨一起开玩笑,妹妹总说是母亲偏心,说她查过资料,茯苓和云苓其实是一种药,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有宁心、安神、利尿的功效。云苓为云南产的茯苓,叫云茯苓,简称云苓,中医认为云苓为茯苓中的上品。“难怪好事都让我姐给占了。”妹妹经常这样责怪母亲,母亲也就说顺着妹妹说,茯苓说的对,其实最好的茯苓是生长在云南的一种野生茯苓,就叫云茯苓那是药性最好的。

“哈,姐姐你看,妈妈自己都承认了吧,看来妈妈是偏向了吧……”看着妹妹调皮的样子,往往我们娘仨相视一笑,只当是一种调侃。母亲常常会说,等你们长大了,带你们去云南去寻根去,我们娘仨一起去。

那时,对生长在关中平原的我们来说,云南是个遥远的像天边一样的地方。可是每每说起这样的话题,妈妈总会说着类似的话。这样的玩笑说多了,我们就在彼此的心里保留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云南。

转眼快到母亲77岁的生日了,那天,我和妹妹都想妈妈了,就把老妈约出来在小城的咖啡屋小聚。说起来过几天就是老妈77岁的生日,我们想送老妈一个惊喜,于是姐妹两人同时想到了我们多年未成行的云南之梦。便邀请老妈一起去云南丽江玩几天,一切费用我们姐妹负担。已经77岁高龄的母亲,听说了我们要送她这样特别的生日礼物,也欣然同意。于是我们坐飞机转火车就到了云南。

一路上,我们娘仨那个高兴,就像是久被关在笼子里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尤其是老妈,高兴得像个孩子,说着说那。看着路边盛开的金黄的油菜花,看着远处匆匆而过的群山,我们姐妹和妈妈一个诌起了打油诗。望着田野里的油菜花,我随口说了句:“一地菜花黄,”老妈连了个:“农人耕种忙”。妹妹来了句:“碧野依青山”。妈妈来接连了:“转眼是他乡”!这样的一首打油诗就凑成了。我们一致认为,老妈的“转眼是他乡!”把这首打油诗的层次提高了。受到肯定的老妈,开心的像个孩子,白发下的笑脸让我的心暖暖的。

因为带着老妈一起出行,我们采取的'是自助游的方式,一路上我和妹妹都是在网上购买飞机票和预订客栈。在火车上我们就联系好了丽江云鹰阁客栈的人,一到丽江,云鹰阁的司机就到了车站接上了我们。云鹰阁是个雅致特色小院,房间干净整洁,小院里花草根雕别有特色,小主人是个戴眼镜的纳西族小女孩,她亲亲地喊我们姐姐,喊老妈奶奶,让我们有种回家的感觉。

我们一路根据老妈的身体状况和兴致,玩了丽江古镇,茶马古道。大理的苍山、洱海、蝴蝶泉边、三塔寺等景区,又在昆明玩了几天。

丽江到大理的山路陡峭和多弯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虽是卧铺客车但颠簸的比较厉害,妹妹有些晕车,我也不太舒服。可是老妈表现得出奇的好,她饶有兴趣地看着窗外的景致,不时地评论着,并随着车子的转动转换着身子的方向,很惬意的样子,这样让我很欣慰。

我的调侃一出,谁知老妈和妹妹眼里都泛起了泪光。我也一时语塞,望着未知的山路,感受路边匆匆而过的景致,我在心里庆幸有生之年我们娘仨能有这样的一次属于我们的云南之行。或许,冥冥之中我们三人和这个神奇的地方是有着某种难以割舍的情缘。

文化寻根散文篇六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化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逐渐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我有幸参加了文化寻根活动,深刻感受到了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归属感。

第二段:体验文化活动。

文化寻根活动的开展让我有机会走进许多名胜古迹,了解更多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我们走访了许多著名的古迹和寺庙,学习和欣赏了文化艺术的精华。尤其是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大英博物馆。在那里,我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明的杰作,可以感受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壮丽历程。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刻认识到了文化的厚重和精髓,也让我更为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第三段:与文化使者的交流。

在这次文化寻根活动中,我们也有幸听到了一些文化使者的讲解。他们为我们讲解了许多文化的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眼界宽广、谈吐深邃的文化解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在他们的引领下,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富足的意义。这让我们产生了反思,思考自己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文化寻根活动是一次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而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呼吸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丰富文化内涵。我更坚信传统文化必将在当今世界得到更大的重视和普及,更好的引领我们前行。在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中,我也将更加努力的了解和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它的重要性。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次文化寻根活动,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找到了自己与文化的关联。我深切地期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推广,在全社会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希望文化寻根活动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让更多人在活动中领会到传统文化之美,进而加强对自己的认识,更自信的创造美好未来。

文化寻根散文篇七

二零零三年的金秋十月,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地处东北的辽宁省义县留龙沟乡下高家沟村迎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此人四十开外,身高超过一米八,体态丰满。他身背着简单的行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走在山路上,两只眼睛不住的欣赏着田野上的丰收景象。

当他走近村头的时候,遇到了正要下地去收获玉米的高家老大,便急忙上前一步,问道:“您好,请问这个村子是叫下高家沟村吗?”高老大上下打量了一遍眼前站着问路的陌生人,回答道:“不错,这里正是下高家沟后村。”只见此人闻听正是下高家沟村时,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我不远万里来寻根,今天总算找到了你,终于踏上我日思夜想、几回回梦中梦到过的古老土地上。”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两行热泪流下了面颊。

“请问先生,您贵姓?”陌生人问高老大。

“我免贵姓高。”高老大回复到。

“那么请问您叫什么?”陌生人追问着。

“我叫高仁志。”高老大继续答道。闻听此言,陌生人忙屈膝跪地,“叔叔在上,请接受小侄一拜。”冲着高老大纳头便拜,叩了三个响头。高老大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还要大两岁的陌生人给自己叩头,立即被这一幕弄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十分纳闷。只听陌生人开口说道:“叔叔,我也姓高,我叫高中元,按照我们高家的辈分,我是您的侄子。我家祖父早年从军离开了老家,后来辗转到了台湾。他老人家在弥留之际仰望着北方,口中反复念叨着故乡的名字——辽宁省义县留龙沟下高家沟村。他告诉家父,如果可能,一定要回到大陆,寻根问祖。然而现在家父已年老体衰,不能亲自回到老家探望家族和亲人,只好委托小侄我无论如何也要回到大陆,回到家乡,寻找我们高家的根。没料到今天实在凑巧,竟在半路上就与叔叔相遇,实乃万幸。”高中元向高老大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来由,高老大不禁喜出望外。他放弃了下午要去收获玉米的计划,两只手紧紧地握住高中元的手,许久、许久不愿松开。

“走,大侄子,快跟着叔叔进村、回家。”高老大满脸喜悦,拉着高中元回到村里,回到了自己家中。

晚上,高老大在家里摆起了酒席,做了一桌子地道的家乡菜肴。美味佳肴,香气扑鼻。高中元左顾右盼,两只眼睛环视四周,看个不停。高老大请来了族中年长者高奇贤,请来了高家的知名人士高仁忠等十几人,大家聊起了高家祖先、聊到了两岸骨肉离散之痛,相互倾诉了今日相见的喜悦心情。大家在席间频频举杯,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高家子孙。

吃过晚饭,高中元说:“家父说过,我们高家人相认可以用一个特别的方法,确认到底是不是高家的子孙。”

“脱掉袜子,看脚趾。”高老大与高中元几乎异口同声。这一刻,高家的男人们纷纷脱掉了鞋子,坐到炕上,大家不约而同的脱掉了袜子。大家你看着我的小脚趾,我看着他的小脚趾,大家都看到了对方小脚趾上那个不太惹人注意,但确实存在着的标志——小脚趾甲旁边的一个形似痣的小叉。此一刻,大家面面相觑,沉寂了片刻。突然,高家老少几辈人紧紧的相拥而泣。不管你身在何处,不论你在天涯海角,高家的血脉是相通的,高家的亲情是永恒的。

小住几日的高中元每天都在马不停蹄的拜访高家族人,到高家坟地上去祭奠。“各位列祖列宗,远方的游子高中元我回来了,我代表祖父、家父来看望各位先人了。”

随着签证日期的.临近,那一天下午,高中元拉着高仁志的手,“叔叔,我明天就要返回台湾了,请您给我几样东西,我要带回台湾,带给我的老父亲,带给我逝去的爷爷。”

“侄儿,你想要啥,尽管和叔叔讲。”高仁志大方的对高中元说道。

“我想要您一把小米,一把黄豆,一把蘑菇,再别无他求。”高中元点出了想要东西的名字。

“什么一把啊,侄子,你想要多少就自己去抓。”高仁志指着地上放着的粮食袋子和过梁上挂着的蘑菇说。

高中元离开下高家沟那天,高仁志帮助高中元整理好他所要携带的东西,爷两个对视着,谁也没有说话。闻听高中元即将离开老家,高家的族人纷纷前来相送。大家默默的走着,好多人眼里噙着泪花。

高中元走到村头时,突然他双膝跪倒,亲吻着大地,此刻他已是泪流满面。接着,他从随身携带的箱包里取出一块手帕,捧起一捧土,小心翼翼的用手帕包裹起来,又取出塑料袋,将这捧土包裹得严严实实。

他站起身来,走向送别他的高家族人,他与他们拥抱、握手,然后倒退了几步,面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人们依依不舍的含泪挥手,“中元,记着常回家看看啊!”

“高家的亲人们,我一定会常回来的,这里就是我们的根啊!”高中元含泪告别了下高家沟,高家的族人目送着高中元登上了返程的汽车,久久不愿离去。

文化寻根散文篇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文化寻根之旅,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我最近也有幸能够参加一个文化寻根之旅,亲眼见证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通过这次旅行,我收获了很多,让我更加热爱我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在这次文化寻根之旅中,我有机会走进了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址。参观了一座千年古刹,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古刹内的佛像金碧辉煌,殿内弥漫着沉静庄严的气氛。在佛家寺庙的修行体验中,我学到了佛教宣扬的勤奋、忍耐和谦卑的精神,深深感受到了平和与宁静的力量。同时,我也参观了一座传统的宅院,这里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生活方式,使我对祖辈们的勤劳、智慧和坚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这些古老的遗址的参观和学习,我更加了解和珍视了我所属的文化。

除了参观传统的文化遗址,我还有幸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和当地人一起分享他们的传统美食,我不仅品尝到了美食的美味,更是体会到了他们对美食的热爱和传承。他们对于传统饮食的坚持,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食物背后的文化精髓。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们的自豪和自信在我身上也激发出了更大的热情和动力,让我更加有信心地传承和发扬文化。

在这次文化寻根之旅中,我还有幸参与了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和表演。在一个古镇的传统戏曲表演中,我欣赏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也发现了自己对戏曲表演的喜爱。我在表演中体验到了舞台魅力和角色扮演的乐趣。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和发展,也让我对自己的兴趣做出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传统艺术的激情。

通过这次文化寻根之旅,我深刻领悟到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了解、学习和传承文化,才能够让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创新。同时,我也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同和自信。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还能使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将这种自信传递给下一代,才能够让我们的文化在未来得以继续发展和繁荣。

总的来说,这次文化寻根之旅让我获益匪浅。通过参观古刹、与当地居民交流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文化根源,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热情和动力。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我的文化身份。我相信,只有通过对自己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发掘,才能够让我们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并将其传承给后代。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化寻根之旅,感受文化的魅力,传承文化的火炬。

文化寻根散文篇九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文化寻根之旅,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旅行体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次寻根之旅中,我不仅领略到了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也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朴实与守望相助的力量。下面,我将根据我的体会和感受,分享一些关于文化寻根之旅的心得体会。

首先,文化寻根之旅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在寻根之旅的途中,我们参观了一座古老的文化遗址,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导游向我们介绍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被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洞察力深深吸引。在听完导游的讲解后,我意识到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注重个体的品德修行。这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如“仁爱”、“孝道”、“忠诚”、“礼义廉耻”等。通过这次寻根之旅,我明白了这些传统价值观的宝贵意义,也深深感受到了它们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和指引。

其次,文化寻根之旅让我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朴实与守望相助的力量。在我们走访的一个古老山村里,我亲眼目睹了当地人民的淳朴生活和互助精神。这个村子的人们热情地接待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历史。在他们的讲述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乡村对于彼此的牵挂和关心。无论是社区的活动,还是个人之间的互动,都展示出了他们之间相互扶持的情感纽带。在这个忙碌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但这个山村的人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乡村文化中这种朴实与守望相助的力量是多么的重要和可贵。

此外,文化寻根之旅也让我意识到了文化遗产的珍贵与保护的重要性。在参观古迹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文物和艺术品,它们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仍然保留着当时的独特风貌。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遗产的珍贵和不可再生的特性。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它们记录着历史和传承着文化,是我们的根和灵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珍惜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展示,让后代子孙也能感受到这份无形财富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文化寻根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在旅行的途中,我们观赏了一场精彩的传统表演,这些传统表演如舞蹈、音乐、绘画等,展示了民俗文化的独特之处。通过这些表演,我感受到了丰富的艺术之美和民俗文化的独有魅力。传统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独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正是通过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这次文化寻根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体验。通过参观古迹、与当地人民的互动和观赏传统表演,我感受到了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乡村文化的朴实与守望相助的力量、文化遗产的珍贵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这些体验让我深深明白了文化寻根之旅的重要性和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并爱护我自己的民族文化。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寻根散文篇十

中国的姓氏产生至今有五千年的历史,纵观中国姓氏的发展史,据最新资料统计,第二个村庄全姓杨。据考证、崔。炎黄两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种自称村落的姓氏带有排他性,那么我们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范文吧!

1、知识与技能

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调查为前提,以探究学习为原则,以点拨为主线,

形成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追宗溯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1、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

2、了解姓氏寻根现象

探究中国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调查法、归纳法、探究法、点拨法

1、将学生按朝鲜族、满族,班级四大姓、小姓和其他姓氏分成五个小组。

2、师生共同查找资料,填写下列表格。

自己的姓氏

 

姓氏的由来

 

姓氏的郡望

 

姓氏的历史名人

 

3、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熟知的《百家姓》是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这么多不同的姓是如何形成的?你的姓又有怎样的来历?下面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本组归纳代表姓氏的来源,并作出简要说明。

朝鲜族姓氏常见的有70 余个, 其中使用的频率最高的有朴、金、李,其他还有申、太、昔、卢、千、文、承。

(1) 【朴】据《咸阳朴氏世谱》载:“先是朝鲜遗民,居东海滨为六村,各有部长。六村长忧其无君长,会阏川祷于天三日,五色云下,杨山麓罗井林间有仙人,跪拜状。高墟村长苏代公往观之,有一大卵如瓠。剖得婴儿……辰人以瓠为朴,而此大卵如瓠,故遂为姓。”这就是朴姓来源。

(2) 【金】《忠州金氏世系》载:朴赫居世“王夜闻有南金城西始林间有鸡鸣声,遣瓠公视之,有金色小椟挂于树梢,白鸡鸣于下,五云葱笼。还告王,王下临取椟开,见儿在其中,姿貌奇伟。王喜曰:‘此必天祚我其胤乎?’遂收养之,名曰阏智。因出生于金椟,故姓金氏。”

为避免血亲内部婚配问题,形成了“骨品制”和 “本贯制”等姓氏方面严格界限和传统习惯。

满族人的姓氏是多音节的,入关后,其姓氏逐渐向单音节过渡,即与汉族单字姓氏相同。满族的姓氏来源:

(1)以部落为姓,如叶赫部落称叶赫(又为“那拉氏、纳兰氏”)

冠以汉字姓为那、郎

(3)使用女真旧姓,如 “钮钴禄氏”等;冠以汉字姓为南、郎

(4)以意相同相近的汉字为姓。毕拉氏,毕拉,汉意为江河,即以“何”为姓。

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傅)、那、郎。

【李】 1、出自嬴姓。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2、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王】 1、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2、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第四组:班级小姓(牟、滕、朱、耿、曾、项、齐、吕、程、施、潘、庄、邱、贾)

【邱/丘】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程】 1、出自风姓,以国为氏,为重黎之后。建立程国 ,称程伯。其子孙后以国为氏,称程氏。即河南或陕西程氏。

2、出自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伯符乃重黎之后,曾向周王献“三异之端”,即“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 穗之禾”,遂被封于广平 的程地,后世子孙以邑为氏,是为河北程氏。

教师小结:中国姓氏的来源几千年来变化多端、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方面:

1.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如:姬、姜、牛、熊、龙等。

2.以分封的土地为姓氏。如:苏、屈、卫、潘、邢等。

3.以国名为姓氏。如:齐、鲁、晋、宋、秦、楚、卫、韩、赵、魏、陈、蔡等。

4.以官职为姓氏。如:上官、司空、司徒、太史、帅、尉等。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东郭、南宫、西门、池、关、池等。

6.以从事的职业为姓氏。如:陶、匠、巫、卜、屠、优等。

7.以先人名或字为姓氏。如孔、皇、公、侯等:

8.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带来的姓氏。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

9.以兄弟行次为姓氏。如:伯、仲、叔、季等。

10.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 庆姓因避讳刘庆(汉安帝的父亲)而改为贺姓等。

【管】 1 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三子。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把叔鲜封在管,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后管叔叛乱被杀。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

2、 来源于管仲。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是周穆王的后代,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1) 姓与氏是一回事吗?

明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迄今约一万年。今天我们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 ……因生以为姓,从姓生。”上古的原始氏族以母系为中心,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字偏旁, 黄帝长于姬水,以姬为姓。炎帝长于姜水,以姜为姓。” “氏,木本也。”《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夏商周之时,“封邦建国,胙(祚)土命氏”,“氏”大量产生。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别婚姻,氏明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秦汉以来,姓氏才合而为一。

从姓氏合一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由母系到父系的过渡,婚姻的习俗,民族的发展壮大,更看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2)范徐丽泰,陈冯富珍中的“范徐”、“陈冯”是复姓吗?

港台地区已婚妇女的姓名格式:“夫姓+父姓+名”的格式。如香港临时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范”是夫姓,“徐”是父姓。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长陈冯富珍,“陈”是夫姓,“冯”是父姓。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大多没有自己正式的.名字,她们婚后的称谓格式是“夫姓+父姓+氏”。如王二姐嫁给姓孙的,就叫“孙王氏”。可见,港台地区已婚妇女的姓名格式与中国古老的姓名称谓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近些年内地年轻的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采用 “父姓+母姓+双名”的格式,与港台地区已婚妇女“父姓+母姓+双名”的格式,从外在形式上很难加以区分;容易产生误解。如港台人士看到“张杨舒仪”小姐之名,会误以为名花有主;同样,看到港台“姚林秀琼”之类名字,内地某些人士会误以为此人父亲姓姚,母亲姓林。这一现象需加以研究。

姓氏从最早的随母姓到后来的随父姓,再到现在既可以随母姓,也可以随父姓,还可以把父母的姓合起来作姓,这说明了男女地位的变化,人们崇尚自由独立之精神,这也是一种时代社会的进步。

(3)阿q说 “五百年前是一家”对吗?

对,我们来看“中华姓氏源流树状示意图” 。伏羲氏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被列为三皇之首,《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黄帝姓姬,炎帝姓姜,虞舜姓姚。 代代繁衍,姓氏众多。例如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为12“姓”:姬、姞、酉、祁、己、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说,黄帝的子孙衍生成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他们开枝散叶,分成不同的姓氏。追本溯源,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数典认祖,追宗寻根,中华子孙,万姓一家。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每一个姓氏中的杰出人物都以其骄人的业绩照亮了历史的长空,令我们高山仰止。请说出与本人姓氏相同的历史名人。

以擂台赛的形式进行,要求:每组限时30秒,举例最多的一组为胜

教师小结:“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当我们再次重温先人的圣名时,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一定要把祖先的精神流传百世,把他们的优秀传统发扬广大。

明确:(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由三皇五帝等中华祖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追朔自己的根,中国人唯一可以凭籍的线索就是自己的“姓氏”了。

(3)姓氏寻根所寻觅的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之根,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4)举行寻根祭祖活动,发扬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海内外同胞互动、联谊、团结,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要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源在哪里,统统都是在祖国!根在这里!

(5)满腔热血洒故里,灼热的乡情,化作满腔的热血,为故乡的公益事业真诚相助,报效桑梓。它凝成一所又一所学校的教学楼,一座座治病救人的医疗机构,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乡村大道。他们的丰公显绩,刻在雪白的石碑上,刻在父老乡亲的心坎上,抹不掉,忘不了。

教师小结:姓氏文化寻根的意义。

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海外华人寻根问祖、有效地招商引资、增进了民族融合,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欣赏歌曲:祖海《百家姓》)

中华堂堂,民族皇皇,文物典章,辐射光芒。圣哲相传,代有辉光,文明古国,礼义名邦。

1、阅读《百家姓》,掌握各姓氏的正确读音并了解其渊源。

2、你的家族中有没有寻根问祖活动?

3、延边有没有可开发的寻根游人文景观?

文化寻根散文篇十一

文化寻根活动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根、懂得自己的文化,并从中汲取力量,走向更加豁达的人生。本文将从活动背景、体验过程、感悟内容、实际意义和建议改进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活动背景。

文化寻根活动是近年来,为了提高人们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而开展的。这种活动通过观察传统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多种文化方面,让大众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增强对本民族本地文化的自觉和“自我意识”的高度。

二、体验过程。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文化寻根活动,主要是以寻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这一次活动我认为特别精彩,因为引导我们去寻根的导师是一位富有经验的考古学家教授,他领我们参观了一些至今还保留着传统人文风景的景点。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遗址等,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渊源,更重要的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亲身体验了其中一部分文化遗产的精华之处,比如说制作陶器和面点,参与民乐演出等等。

三、感悟内容。

在参加文化寻根活动之后,我感到我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发生了一些变化。文化寻根活动使我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宏伟气息和不凡内涵,同时也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不再局限于当下的生活和常规操作上。通过活动,我对中国文化、历史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自己所深处的文化背景,就连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洋溢着文化的气息。

四、实际意义。

文化寻根活动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因而可以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识和传承,而且可以加强人们对本地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增强了人们的心智观念,使得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更有优异表现。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亲密感,拓展人们的眼界和关注角度,使他们形成一个文化相通、共同成长的社会共同体。

五、建议改进。

在实施文化寻根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思考加强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比如说可以在寻根后方便地反复了解文化、历史的资料。此外在激发活动的专业性上更进一步深化,以便参与者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体验。此外,对于希望参加此类活动的人们,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以使得更多人有机会参加到文化寻根的行列中。

总结。

文化寻根活动正是在让人们认识到,混沌中的人文典故是深深根植于自己的文化意识中,而以积极的心态和认识去寻找自己的文化根达到文化心灵的愉悦,在追求新的物质文明的同时,重拾传统文化精髓,为自己的文化自尊心再添色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