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母亲的恩情教案(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5:35:06 页码:7
最新母亲的恩情教案(通用10篇)
2023-11-13 05:35:06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参考工具,用于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一

孟郊写的.这首歌颂母爱的诗,真挚感人、流传千古,在这首诗背后还有一个母子情深的感人故事,想知道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母亲的恩情》这一课,齐读课题。打开书,读读课文《母亲的恩情》这一课。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词,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生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师:认识了生字就能更好的理解课文,这些生字谁都认识了?

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去掉拼音谁还认识它们?齐读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生字了,同学们真聪明!

3、师: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心里跟着默默地再读一遍,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评价师评价:你们真能干,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课文读通顺了,可能有些同学读得还不熟练,不要着急,在我们下面的学习中可以继续练习。

1、生读课文。

2、出示插图一:

(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正忙着干什么?)。

从图上你还看懂了什么?

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来?出示句子:夜深了,一句,理解: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对比一针一线)(很细心,很用心,缝的时间很长)母亲把深厚的爱都融入到这一针一线中去了,把母亲着深厚的爱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恩情。

省略号的意义。

她还会想到什么。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b.点出:“深、还在、一针针一线线”

c.你觉得母亲怎么样?(很辛苦,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谁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呢?自由、指名、齐读。

a.指名说说。

b.出示:她一边缝一边在想,孩儿这回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干回来……。

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说,出示:“郊儿,娘天天挂念着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1)自由读句子,想想:这时,母亲的心情怎样?

(2)交流:她非常舍不得儿子,盼望着儿子早日归来。

(3)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点出:天天、挂念、早点儿。

(4)指导读好这句话:指名、齐读。

3.师: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你能换个词吗?他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青丝,想想母亲的青丝是怎么来的?(是为儿子操心,日夜劳累而来的)想到这,孟郊的双眼禁不住——(齐)湿润了。为什么?(他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体会到了母亲的恩情,感激母亲为他的劳累。)。

4、齐读第二段。

第三自然段。

1.出示插图三:孟郊含泪告别母亲动身了。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么生机勃勃?(因为有了太阳的温暖。)。

(1)指名答(……抚摸……注视……心里想……)。

2.出示句子,指名读,此时此刻,孟郊心里在想,齐读,(注意句子最后的标点符号,了解反问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就象小草,母亲就象太阳,母爱就像这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从来不求回报。就象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一样,我们这些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太阳把光和热无私的洒向大地,让小草茁壮地生长,小草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作为子女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母爱的阳光下,我们又怎么能报答得了这么深厚的母爱呢?让我们来听听两个关于母爱的真实的故事。配乐讲故事。

听完了故事,谈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这伟大的母爱确实震撼人心,很多时候我们的身边的母爱就象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细微的母爱同样令人感动,想想你从身边的哪些事中能感受到母爱。生谈,师小结。母爱是床头那杯冷好的开水,是冬夜悄悄掖好的被角,是你生病是焦急的目光,是雨天为你撑开的一把伞。

让我们包括着对母爱的感动再读读此段,指名读。

第四五段。

2.指名读《游子吟》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1、每人说一件家长或长辈关心自身的事,说说你该怎样报答家长或长辈?(尊敬、孝顺,听从他们的教诲……)。

2、齐读《游子吟》。

3、指导背诵:自由、同桌互背,指名、齐背。

对于春天阳光般深厚广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呢?

回家后为家长做一件或几件事。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从小就会背这首诗,听老师讲,孟郊50岁做了官时把自己的妈妈接到自己身边;而写了这首有名的诗。

记得上了初中,我就到街上来读书(因为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是到我的村子里读的)。一个礼拜才回一次家,我每次回到家,都要等到很晚才看到妈妈回来。每次看到妈妈显得更黑,更老了。妈妈每天早出晚归,每天总是辛辛苦苦的。

她每天都来不及整理自己的头发,那双手又粗又糙,总是洗不干净。我每次回家,总先要找一点事做。扫扫地、煮饭和到菜园摘一些菜,因为这总能让妈妈少辛苦一点吧。

过了两天,等我下午去学校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衣服干净了还多了两个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小补丁,口袋里装好了一个月的饭费,我要去坐车了,妈妈就说:我送送你吧,我说:不用,我自己去就可以了,但是妈妈拒绝了,出了门,冷风吹在我脸上,一直凉到耳根,小路上出现了一大一小两行足印。

到了车站,妈妈停住:我不送了,自己会小心。我点点头,强忍即将流出的眼泪,转身走到车站,过了一会儿,我本能地回过头去,发现妈妈还站在路口,望着这里一动不动。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眍而出。

妈妈不但给了我读书的条件,更是给了我刻苦学习的动力,每次一想起妈妈,学习上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文档为doc格式。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朗读中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母亲的恩情》。

教学"恩"。

3、谁来读读课题?突出“恩情”两个字。指名读。齐读。

二、复习课文内容和诗歌。

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谁能完成这个填空。《游子吟》的作者叫(    ),是(  )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  )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

2、这首诗你还会读吗?谁来试一试,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古诗的韵律来。

指名读。齐读。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小朋友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答案吗?对,在文包诗的课文中,诗句的意思就藏在课文里。只要你认真读,仔细想,就一定能读明白。

2、指名说。

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夜深了,

夜深了是什么时候。半夜以后,已经很晚很晚了。

深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1、距离大2、时间长3、深度。夜深了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

这么晚了,其他人都睡着了,母亲在做什么?

(2)比较     。

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着。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写出又细又密,母亲缝得认真仔细)指名读。

(3)母亲为什么要把针脚缝得又细又密呢?

补充:这还与我国古代流传的一个习俗有关。传说每当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总要为出门人做衣服。据说针脚缝得越细越密,外出的人就能早点回来。否则,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

这正是我们诗中所说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意恐的意思是?

指名读这句话。齐读。

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送别图:

1、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母亲舍不得儿子走,希望他早点回来。

出示图:瞧,这就是他们母子分别的场面。看,年迈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走到小村口仍不愿松手。

谁能读好这句话,读出母亲的不舍和期盼,指名读。

2、母亲还会对孟郊说些什么?生说。

说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母亲___________对孟郊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行千里母担忧,总之,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齐读“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4、引读:孟郊听了——。他看到——,眼睛——。孟郊眼睛湿润了。

5、此时此刻,诗人他会说些什么来和母亲告别呢?

出示:孟郊说:

6、小结:母亲担心着儿子,儿子也牵挂着母亲。这正是骨肉之情,痛痒相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7、读到这里,我们就理解了《游子吟》中的两句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简简单单20个字,表达了感受一下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四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二(2)班李君茹妈妈对我的恩情有许多许多,现在,我就来说一说吧!每当我晚上发烧生病的时候,妈妈就会急的唉声叹气。这时,妈妈的爱是“关心”的爱。每当我学习不好的时候,妈妈就会认真的给我讲解。我如果有不会的地方,妈妈还会一遍一遍的跟我讲。她会常常对我说:“你如果真的仔细听了,还不会,我可以教你,哪怕是一千遍都行,可就怕你不听。”这时,妈妈的爱是“严厉”的。我把腿给跌破了,妈妈鼓励我说:“人都是在失败和摔打中成长的,你连这一点痛都受不了,以后还怎么办呢?”这时,妈妈的爱是“坚强”的爱。我有时会说:“妈妈,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你。”可妈妈却笑着说:“你现在认真学习,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每个人的母亲都像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我们就像是那些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我们一定要知道是我们的妈妈把我们辛辛苦苦才养大的。母爱是无私、宽大的。(投稿:xszw于-7-69:45:43编审:)。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五

说教材:

本课是以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的引出古诗《游子吟》。并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展现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表现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全文共五自然段,一到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背景和内容。第四自然段即《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代了《游子吟》的写成。

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本课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形象感知,品读,悟读,并合理处用图片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时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去体会诗人和母亲的心理活动。

说学法:

本课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情而动,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多种形式的朗读、图片观察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象的感知,品读,悟读,并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了想象力、观察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初读课文,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借助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欣赏。

2.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比不上母爱,我们时刻都在感受母亲的关爱,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母亲是怎样关心你的?(生说)。

3.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受到母亲的爱护,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古代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故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出示生字“恩”认读。

3.从课文题目可看出母亲对子女的情意。

4.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句子。

3.再读课文。

4.课件出示:

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

(1)指名试读生字卡。

说说生字在哪里要提醒大家的?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各小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恩、补、针、抚、摸。

2.指名读。

3.分析字形。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临写,师巡视。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孟郊和他的母亲,母亲对孟郊有怎样的恩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会背《游子吟》,体会母爱。

2.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会背《游子吟》,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词语:

恩情、缝补、抚摸、报答、铭记、慈爱。

湿润、一针针、几根白发、迟迟归、寸草心。

小火车谁来开?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板书:孟郊出远门)。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母亲一针针、一线线把衣服缝得很密。介绍:在过去,缝得密,预示着远行的亲人归来得早,可以看出,母亲希望儿子早点回来。所以,夜深了,母亲还在……。指名读,齐读。

3.母亲边缝衣服边会想什么呢?(生谈)。

4.看图说说看懂了什么?为什么?(母亲担心)。

5.看了图,我们更能了解孟郊要出远门,孟母通宵帮他补依,这段内容不就照应了古诗《游子吟》中的哪句诗?讨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谁愿意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之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有几句话?读了一、二句,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盼儿早点回来)。

2.母亲送儿子,都说了些什么?

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女同学来读。

儿子要远行了,母亲牵挂儿子,想让他早点回家……可见母爱就体现在身边的小事上,它是这样的平凡而伟大。

讨论:孟母和孟郊分别时候会说什么?

4.看图2,说说自己的体会。

5.这段正好就是《游子吟》中哪句诗的意思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有感情朗读。

(2)说说“意恐”什么意思。

6.这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结合动作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带着母亲的牵挂,孟郊上路了,(出示挂图)看图上的'孟郊,只见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默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孟郊看到的,用“﹏﹏”划出孟郊想的。(指名读)。

孟郊看到了什么?出示: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

2.生机勃勃指小草长得非常茂盛。

3.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什么句?你能改成陈述句吗?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是什么句?能改成陈述句吗?

4.上面两句话。把母亲的慈爱比作太阳的光辉,把自己比作生机勃勃的小草。为什么要用上面的两种句式?我们来比较一下:

(1)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母亲的慈爱,就像是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2)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是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的啊!

是的啊!小草都不能忘记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样忘记父母的恩情呢?

6.这第三自然段正好就是《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指名读。

7.如果你这个时候想到自己的母亲的时候,请你一起来读下。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是啊!母亲的恩情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永远都铭记在心,孟郊在他五十岁那年,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游子吟》。

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

自由读读,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报答不了,这样深厚的爱要永远铭记在心。孟郊更是如此,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游子吟》深深地记在心里吧!

3、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不仅我们人类存在着至真至纯的母爱,动物也是如此。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

一位猎人进山打猎,见有一只黑熊坐在巨石下,便开枪将其击毙。但这只熊仍然端坐在那里。猎人恐其有诈,不敢冒然进前,又向熊体射击两枪。猎人走到黑熊跟前,发现这是一头母熊,它仍在用身体挡着欲倒的巨石,因为山下有3只幼熊正在玩水。猎人明白了,原来母熊是怕巨石滚到山下,砸伤子女们!

板书设计:

母亲缝衣送儿。

孟郊铭记在心。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背诵《游子吟》,体会母爱,不忘母亲恩情。

2.学习剩余生字。

教学重难点:

背诵《游子吟》,并能表述意思。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

2.分组互背。

3.同桌互背,互评。

4.指名背。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三、读句,写话。

1.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用在居中的什么位置。

2.造句:忙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根、报、迟、寸、永。

2.指导读。

3.分析字形。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临写,师巡视。

五、写话。

1.学生写话。

2.同桌交流。

3.小组交流。

4.请小组中写得最好的上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六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投影片。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细读课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图片。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课堂练习。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七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1、指名读。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

1、看图背诵这首诗。

2、同座位点背。

3、指名读,齐背。

1、比一比,再组词。

补()摸()针()恩()。

扑()漠()什()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着身上的衣服,()着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

4、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八

2老师很羡慕你们,你们都有一个好妈妈,老师更为你们的妈妈感到欣慰,因为你们从小就铭记母亲对你的恩情!而孟郊同样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在他50岁时写了著名的诗篇《游子吟》。千百年来,多少游子吟诵这首诗时心灵震颤,热泪滚滚,他道出了每个游子的心声,哪位同学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

二出示古诗:指名朗读。

这首诗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它蕴涵着怎样的深意呢?让我们带着这首诗走进课文中去细细地品位,去感悟。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2 (出示“忙着”)“忙着”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用忙着来说句话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正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板书(夜深缝补衣裳)。

3 结合词语“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忙着。从这句中同学们还体会到了什么呢?(母亲做了很长的时间了)(母亲做的相当认真和仔细)。

4 出示图片瞧,她就在这盏油灯下为儿子缝制衣服,请同学们看,她缝得怎么样?(母亲缝制非常仔细,针脚细密)。

5 民间有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妈妈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也给孩子的衣服缝上细密针脚。时间就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不知不觉的流逝,此刻夜已经很深很深了,瞧她前倾着身子,依然在为儿子缝补着衣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中间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揉眼、捶背、擦汗)谁愿意把母亲此刻的动作表演出来呢?(动作展示)。

6 看到这位母亲细密的针脚和她劳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生1:夜很深了,母亲还在缝衣,我觉得母亲很辛苦,疲劳!;我觉得母亲为了孩儿出门能穿上又好又暖的衣服而熬夜,她太疼爱自己的孩子;一针针一线线都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我读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

7 这细密的针脚透着母亲深深的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8 此刻妈妈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不知孩子出门是否顺利;我把针脚缝的密密的,你一定按时回来的;儿子啊,你能不能早点回来。……)。

9 是呀!此刻妈妈的心里是多么盼望儿子能早点回来呀!

10  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11 谁能体会此刻孟郊妈妈的心,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好吗?(试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天不知不觉就亮了,一晃眼就是第二天清早了,妈妈早早的起来送儿子上路了。

2 这一路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儿子说,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路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相机板书:清早临行送别)。

3 出示图片(村口送别),

5 儿子转身就要离开了,此刻母亲望着儿子,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6 这句话中包含着母亲的不舍和母亲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7 听了母亲的话,诗人是怎么做的呢?(不住的点头)。

8 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为什么诗人的眼睛会湿润了呢?(母亲这么大年纪还在为自己操劳,把头发都染白了,作为儿子心里很感动)。

9 此时此刻,诗人的心里想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来和母亲告别呢?

(母亲,你放心,儿子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母亲,我一定争取金榜题名,让你过个幸福的晚年;母亲,我不在你身边的日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10 母子俩彼此挂念,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呀!这里,哪句话也特别能体现诗句意恐迟迟归的意思?(“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过渡: 虽然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于是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也带着母亲殷殷期望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自读第三小节。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九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1、读读生字词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1、指名读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

1、看图背诵这首诗

2、同座位点背

3、指名读,齐背。

1、比一比,再组词

补()摸()针()恩()

扑()漠()什()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着身上的衣服,()着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

4、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母亲的恩情教案篇十

一、古诗导入:

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谁来展示一下?同学背古诗,

孟郊写的这首歌颂母爱的诗,真挚感人、流传千古,在这首诗背后还有一个母子情深的感人故事,想知道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母亲的恩情》这一课,齐读课题。打开书,读读课文《母亲的恩情》这一课。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词,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

1、生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师:认识了生字就能更好的理解课文,这些生字谁都认识了?

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去掉拼音谁还认识它们?齐读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生字了,同学们真聪明!

3、师: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心里跟着默默地再读一遍,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评价师评价:你们真能干,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课文读通顺了,可能有些同学读得还不熟练,不要着急,在我们下面的学习中可以继续练习。

三、细读感悟。

1、生读课文。

2、出示插图一:

(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正忙着干什么?)。

从图上你还看懂了什么?

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来?出示句子:夜深了,一句,理解: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对比一针一线)(很细心,很用心,缝的时间很长)母亲把深厚的爱都融入到这一针一线中去了,把母亲着深厚的爱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恩情。

省略号的意义。

她还会想到什么。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b.点出:“深、还在、一针针一线线”

c.你觉得母亲怎么样?(很辛苦,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谁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呢?自由、指名、齐读。

a.指名说说。

b.出示:她一边缝一边在想,孩儿这回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干回来……。

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说,出示:“郊儿,娘天天挂念着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1)自由读句子,想想:这时,母亲的心情怎样?

(2)交流:她非常舍不得儿子,盼望着儿子早日归来。

(3)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点出:天天、挂念、早点儿。

(4)指导读好这句话:指名、齐读。

3.师: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你能换个词吗?他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青丝,想想母亲的青丝是怎么来的?(是为儿子操心,日夜劳累而来的)想到这,孟郊的双眼禁不住——(齐)湿润了。为什么?(他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体会到了母亲的恩情,感激母亲为他的劳累。)。

4、齐读第二段。

第三自然段。

1.出示插图三:孟郊含泪告别母亲动身了。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么生机勃勃?(因为有了太阳的温暖。)。

(1)指名答(……抚摸……注视……心里想……)。

2.出示句子,指名读,此时此刻,孟郊心里在想,齐读,(注意句子最后的标点符号,了解反问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就象小草,母亲就象太阳,母爱就像这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从来不求回报。就象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一样,我们这些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太阳把光和热无私的`洒向大地,让小草茁壮地生长,小草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作为子女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母爱的阳光下,我们又怎么能报答得了这么深厚的母爱呢?让我们来听听两个关于母爱的真实的故事。配乐讲故事。

听完了故事,谈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这伟大的母爱确实震撼人心,很多时候我们的身边的母爱就象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细微的母爱同样令人感动,想想你从身边的哪些事中能感受到母爱。生谈,师小结。母爱是床头那杯冷好的开水,是冬夜悄悄掖好的被角,是你生病是焦急的目光,是雨天为你撑开的一把伞。

让我们包括着对母爱的感动再读读此段,指名读。

第四五段。

2.指名读《游子吟》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五、升华延伸。

1、每人说一件家长或长辈关心自身的事,说说你该怎样报答家长或长辈?(尊敬、孝顺,听从他们的教诲……)。

2、齐读《游子吟》。

3、指导背诵:自由、同桌互背,指名、齐背。

对于春天阳光般深厚广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呢?

六、作业。

回家后为家长做一件或几件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