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6:43:27 页码:7
2023年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优质15篇)
2023-11-13 06:43:27    小编:ZTFB

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总结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改进。可以结合举例和实际案例来加深总结的可信度和针对性。这些总结范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总结。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一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6.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1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1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于说:“由,教给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是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伤仲永》。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整个乡的秀才观赏。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以欣赏的地方。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泯然众人矣。

译:完全变成了普通人了。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

译:他的聪明是从先天得到的,远远超过有才能的人。但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达到要求。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木兰诗》。

1.愿为市鞍马。

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译:到东南西北各处街市去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战具。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战士们的铁甲。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和壮士征战了很多年,经历了很多场战争,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了。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译:打开每间屋子的门,到每间屋子的床上坐坐。

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

《孙权劝学》。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用军中多事务来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历史罢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怎么了解事情这么晚啊?

5.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你说事务多,谁像我?

《口技》。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在这个时候,妇人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间一起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短文两篇》。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就像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

《狼》。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正想要上路,转身看到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意图要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有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1.世人盛爱牡丹。

译:世人大部分都喜欢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

译: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他们的两膝相互靠着,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佛印很像弥勒佛,袒露胸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应当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所以人们不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

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人们)憎恶货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憎恶那种在公共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所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常常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答谢中书书》。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猴、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3.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月光照在院子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湖心亭看雪》。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湖上的影子,只有隐隐露出一道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片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与朱元思书》。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使人看了产生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像鸢一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五柳先生传》。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译: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之后就回家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译:简陋的房屋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的样子。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马说》。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送东阳马生序》。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向他求教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可以享用。

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他们的意思。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石潭记》。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岳阳楼记》。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各种景象的.变化多端,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的,为什么呢?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7.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醉翁亭记》。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玩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6.苍颜白发,颓然乎期间者,太守醉也。

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满井游记》。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译: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得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3.麦田前鬣寸许。

译:麦苗像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

4.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译: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

5.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译: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

《陈涉世家》。

1.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译:曾经跟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他停止耕地走到田边的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对同伴说:“如果以后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穷哥儿们。”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译:正碰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斩头。

4.天下苦秦久矣。

译:全国人民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已经很久。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现在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译: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

7.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9.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译: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

10.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译: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

11.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译:在这个时候,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涉的号召。

《唐雎不辱使命》。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而安陵君却凭借着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亦头抢地耳。

译: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7.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译: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了。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隆中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译: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同意这种看法。

2.将军岂愿见之乎?

译: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呢?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这个人只可以去拜访,不可以委屈召他上门,将军您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4.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译:如果能在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

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出师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3.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之间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6.先帝不以臣卑鄙,枉自猥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译:希望陛下托付给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大任,如果没有成效,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译: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深深追念先帝遗诏的旨意。

《公输》。

1.夫子何命焉为?

译: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吾义固不杀人。

译:我坚持道义,本来就不杀人。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译:楚国有的是土地,却缺少民众,如今去杀自己缺少的民众而去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

4.胡不见我于王?

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了攻城的巧妙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了他。

6.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译:我知道用来抵抗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7.我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我知道你用来抵抗我的方法了,我不说。

8.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孟子》两章。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管理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要降临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的体肤饿瘦,使他们受到贫困之苦,使他们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强,增加他们所不具备的才能。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译: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鱼我所欲也》。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够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庄子故事两则》。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的快乐’的话,既然你已经知道鱼的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也一定是根据实情判断。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6.小惠未扁,民弗从也。

译:这种小恩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译: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愚公移山》。

1.甚矣,汝之不惠!

译:你太不聪明了。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译:我和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于是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三

1.用言语刺激:你别将他的火儿了。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姓。

7.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1.兽类生子:将驹。将小猪。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刚,刚刚:将将。将才。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6.将:且;又。表顺承。例句——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1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5.将:搀扶;扶持。例句——《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6.实是欲界之仙都。

27.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2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0.愿为市鞍马。

31.将: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例句——《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3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8.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39.蒙辞以军中多务。

40.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4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5.将:使……为将军。例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4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7.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48.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9.将:想要;打算。例句——《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

50.将:把;用。例句——《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

51.将:统率;率领。例句——《项羽本纪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

5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53.拿,持:将心比心。

5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55.将:将就;随顺。例句——《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5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5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8.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5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0.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61.将:和;与。例句——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6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63.将:通“锵”,见“将将”。

64.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65.将:假若;如果。例句——《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66.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67.把:将门关好。

68.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0.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1.将:带领;携带。例句——《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7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73.将:将领;将帅。例句——《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7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75.世人盛爱牡丹。

7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7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9.将:请,愿。例句——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

80.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将出来。

8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8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84.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85.夹岸高山,皆生寒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8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87.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88.将:将要;就要。例句——《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8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9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1.天下苦秦久矣。

92.将:拿;持。例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将来。”

9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94.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6.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9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8.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9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00.又,且:将信将疑。

10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

10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0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06.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07.卿言多务,孰若孤?

108.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10.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1.带领,扶助:将雏。扶将。将军。

112.快要:将要。将至。将来。即将。

11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5.泯然众人矣。

116.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17.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1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119.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20.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2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123.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2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四

1、背、抄识字1。

2、aabb:许许多多高高兴兴进进出出花花绿绿快快乐乐说说笑笑。

3、背、抄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4、写动词(背、抄识字2):练书法()()()。

5、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

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

6、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

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

赞许地()沉着地()。

7、动词:扫地提水搬桌子推车挑土抬木头捕鱼捉虫抓小鸡()()()。

8、除去部首有几画:计()实()饭()浪()。

除()刻()枝()烂()。

9、读读记记。

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瓜果飘香十分茁壮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兴致勃勃引人注目科学技术百花盛开各种各样金光闪闪。

秀丽神奇四海为家无影无踪川流不息迫不及待叫苦连天自言自语。

10、连线。

堆雪景飘着银装。

打雪人披着雪毯。

看雪仗铺着雪花。

11、近:美丽—漂亮有名—著名中央—中心。

非常—特别。

反:进—退买—卖快—慢正—反安全—危险。

12、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北京()啊!我多么想()。

()真()!我()。

13、抄写、背识字4。

14、否定句改陈述句。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吗?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15、扩句。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6、写写记记。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17、标点符号的掌握。

18、写拼音。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百花齐放春满园。

19、闻了闻一个比一个好。

瞧了瞧一棵比一棵壮。

()了()一()比一()。

()了()一()比一()。

20、写句子。

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吧。

21、神奇极了可怕极了()极了。

荡来荡去跑来跑去()来()去。

立刻喊起来立刻欢呼起来立刻()。

22、一只()一个()一把()。

一块()一条()一盘()。

23、抄、背识字6。

24、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可爱的:()。

科里亚望着窗外高兴地笑了。

高兴地:()。

25、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

26、写拼音。

()()()()()。

昨天妹妹学校书包帮助。

()()。

读书少年儿童。

27、背、默《回乡偶书》《赠汪伦》。

28、健康的(身体)羡慕的(眼光)寒冷的(北风)。

遥远的(地方)心爱的(裙子)火红的(太阳)。

快乐的()机灵的()翠绿的()蓬松的()。

29、组词。

从()户()己()。

丛()护()记()。

30、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像()。

31、“把”字句换“被”字句。

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

——————————————。

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

32、抄、背识字8。

33、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一块块()一条条()。

一颗颗()一棵棵()一只只()一头头()。

一双双()。

34、漂浮飘扬。

云在空中(),碰到冷风就变成小水珠落下来。

彩旗迎风(),广场显得更加美丽。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五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屋,以突隙之*焚。

2.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没个下梢。(《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4.小人之过也必文。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6.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欧阳文忠公文集·朋党论》)。

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9.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离娄下》)。

10.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女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小雅·伐木》)。

11.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尚书·洪范》)。

1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译: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

13.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1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1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16.夫圣人之为心也,必有道而已矣,非于神也,盖于人也。(《柳宗元集》卷一六)。

17.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礼记·中庸》)。

18.翻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19.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

20.(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1.贤者小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为昏。(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一)。

22.覆盖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

23.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立则政立矣。”(《法言·先知》)。

2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25.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下》)。

26.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27.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9.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陆九渊集》卷三五)。

30.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荀子·君道》)。

3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2.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则弃。其止其往,皆在我不在人也。(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3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34.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3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6.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周易·乾卦》)。

37.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38.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40.曾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41.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4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裁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4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46.圣人因时制宜,文王之时与周公异,故文王以其时而方,周公以其时而变也。(《李觏集》)。

4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48.方今中国所短者,不在智谋而在贞信,不在权术而在公廉……则惟有道德者可以获胜。(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49.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父母是人的根本。

50.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他们的两膝相互靠着,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51.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52.(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周易·系辞下传》)。

5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由,教给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5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58.崔九堂。

59.翻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6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全集·已亥杂诗》)。

61.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花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氏家训·勉学》)。

62.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资治通鉴》卷二)。

6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6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5.翻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6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

6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68.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69.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7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1.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译:他的聪明是从先天得到的,远远超过有才能的人。但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达到要求。

72.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7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74.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7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76.先验身过,次验心过,悔其前非,断其后续,亦期至于无一念之不纯,无一息之稍懈而后已。(李顒《二曲集》卷一)。

77.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譬如树木,须先有个根本,然后培养,能成合抱之木。(谢良佐《上蔡语录》)。

7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集·赴戍登程门口示家人))。

7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8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8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8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8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广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杨雄《法言·学行》)。

85.子曰:“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86.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7.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泰誓下》)。

88.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梦得文集·天论上》)。

89.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9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9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9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9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9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5.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96.夫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道可行矣。(王通《中说·魏相》)。

9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9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他们的两膝相互靠着,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9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荀子·修身》)。

100.子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

101.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10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03.志不立,如无柁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全集》卷二六)。

10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105.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慕贤》)。

10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7.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请励工艺奖创新折》)。

108.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09.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1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11.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112.读书本意在元元。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113.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114.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1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教子书》)。

117.诚之则是人,伪则是禽兽。(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

118.书有刚柔比偶,乐有声器,礼有威信,物有规矩,事有度数,而性命、道德未有超然遗物而独立者也。(叶适《水心别集》卷七)。

11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20.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21.生民之大要者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性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不备而生民不忧,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振也。(严复《原强》)。

122.alon。

123.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124.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

125.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12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之任者在师儒,宏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宋史·胡瑗传》)。

127.彼株守一隅,自画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身外之有地,适如井蛙、蜗国之识见,自小西部而已。(魏源《海国图志》卷七六)。

128.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12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六

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2.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氏家训·勉学》)。

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4.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贾谊《新书·修正语上》)。

5.(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9.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0.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12.(子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13.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朱子语类》卷六九)。

14.此言得之。(《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

15.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

1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全书》卷一四)。

17.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

1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19.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0.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

21.(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2.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离娄下》)。

23.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24.子曰:“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25.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26.(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

27.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荀子·修身》)。

2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29.子曰:“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3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1.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2.仁、义、礼、智四者,动、静、言、貌、视、听无违之谓纯。心纯则贤才辅,贤才辅则天下治。(周敦颐《通书·治》)。

33.(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5.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教子书》)。

37.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38.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3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40.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礼记·中庸》)。

41.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4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44.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朱子语类》卷一三)。

4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46.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坊记》)。

47.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49.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50.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51.不可自暴、自弃、自屈。(《陆九渊集》卷三五)。

5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53.(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54.(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55.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颜氏家训·涉务》)。

56.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欧阳文忠公文集·朋党论》)。

57.(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5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全集·已亥杂诗》)。

60.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6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2.君末也,民本也。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6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

6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乾卦》)。

65.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传》)。

66.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67.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明道语录》卷一)。

68.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裁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6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集·赴戍登程门口示家人))。

70.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7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2.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3.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花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氏家训·勉学》)。

74.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75.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7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77.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78.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79.自古未有不遵民心而得天下者。(薛瑄《读书录》卷三)。

8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81.彼株守一隅,自画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身外之有地,适如井蛙、蜗国之识见,自小西部而已。(魏源《海国图志》卷七六)。

82.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8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8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8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七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危险。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吠的声音。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只喜欢莲,(它)从淤积的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用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因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因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6、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么?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因此大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8、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我)曾经跑到百里外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穿不如人。

10、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八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

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

做任何事情就要讲方法,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学习也是一样。微观具体的做法叫做学习方法,宏观整体的做法叫学习策略。语文学习有具体的方法,也有整体的策略。我们先来谈学习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未来社会里,“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语文的学习方法,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

关于对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

如:字词的学习方法有:运用汉字的构造规律来理解字的方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白处,把一些字、词、句的读音及所表达的意义记上去,空白不够就采用卡片式记好了粘贴上去。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识记知识的优越性凸显在以下方面:

第一,笔记的益处是只要课本丢不了,写在“笔记”上的知识一辈子丢不了。

第二,省去了重复作业,节省了时间。尤其在学习多音多义字,近义词等知识方面,一目了然。

第三,使学生学会了积累知识的方法,日积月累,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便形成了,从而掌握了自学的规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九

1.夫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道可行矣。(王通《中说·魏相》)。

2.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6.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礼记·表记》)。

7.无乃尔是过与?

8.此言得之。(《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

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全书》卷一四)。

1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1.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12.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13.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贾谊《新书·修正语上》)。

14.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班固《白虎通义·三教》)。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集·赴戍登程门口示家人))。

16.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17.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扶社稷者,天下之公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

18.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9.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2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1.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22.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忠经·天地神明章》)。

23.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2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5.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2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2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30.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31.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没个下梢。(《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32.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则弃。其止其往,皆在我不在人也。(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3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34.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礼记·大学》)。

36.(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3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濂溪集·爱莲说》)。

38.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39.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装句(主谓倒置句、

40.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4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4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3.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4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

4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47.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48.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大禹谟》)。

49.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5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51.表疑问: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等)。

5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5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5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文: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5.项庄拔剑舞,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5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7.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阳明大全·传习录下》)。

58.大王来何操?

5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

60.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61.(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62.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63.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6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6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66.人皆可以为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已者,皆自弃也。(《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

67.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礼记·中庸》)。

68.表设问: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

69.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传》)。

70.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请励工艺奖创新折》)。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十

1.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2.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助词“所”的结构:所以(译为“……的原因”“用来……的凭借”)。

4.崔九堂。

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荣辱》)。

6.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乾卦》)。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阳缺,此事古难全。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9.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10.君末也,民本也。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11.(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

1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3.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5.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8.(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19.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20.xxx烟则食妖也,与人病魂魄,逆昼夜,其食者宜缳首诛。(《龚自珍全集·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21.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2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

25.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26.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尚书·洪范》)。

27.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31.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

3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33.读书本意在元元。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34.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注意。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35.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朱子语类》卷六九)。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7.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38.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魏源集·默觚上》)。

39.书有刚柔比偶,乐有声器,礼有威信,物有规矩,事有度数,而性命、道德未有超然遗物而独立者也。(叶适《水心别集》卷七)。

40.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

41.安民则惠,黎明怀之。(《尚书·皋陶谟》)。

4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3.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4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45.日日而省之,日日而改之,是之谓日新又日新。(吴澄《草庐学案》)。

46.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词语、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47.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4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荀子·修身》)。

49.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50.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颜氏家训·涉务》)。

5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系辞下传》)。

5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53.(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5.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56.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57.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5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60.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61.卿言多务,孰若孤?译:你说事务多,谁像我?

62.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63.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6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衣物食品使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6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6.(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6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9.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70.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裁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71.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2.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7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74.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7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76.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是以国家务重实,使凡州县守倅,皆以劝农为职。(《朱子大全》)。

7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8.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二程文集》卷五)。

79.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广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杨雄《法言·学行》)。

8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8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82.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陆九渊集》卷三五)。

8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4.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85.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父母是人的根本。

86.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译: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87.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88.精神爽奋,则废俱兴;精神怠弛,则百兴俱废。(吕坤《呻吟语·治道》)。

89.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集·海国图志序》)。

90.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尚书·咸有一德》)。

9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92.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

9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94.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说命中》)。

95.项伯杀人,臣活之。

96.有容,德乃大。(《尚书·君陈》)。

97.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98.生民之大要者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性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不备而生民不忧,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振也。(严复《原强》)。

9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00.(子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101.安身以安家而家齐,安身以安国而国治,安身以安天下而天下平。(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

10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03.满招损,谦受益。——《尚》。

104.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05.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106.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十一

《孝经》是一本讲究孝道的经典著作,古代封建时期,臣民可以通过研读《孝经》来立身理家,君王可以通过研读《孝经》来治理国家。《孝经》被列入“十三经”之一,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孝经》中的10句经典古语,教会你如何为人,受用终生。

1.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章》。

所谓的礼仪,就是一种恭敬人们的态度。

能够敬爱自己父母的人,他便不会去厌恶其他人。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便不会去侮辱其它人。

3.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孝经·开宗明义》。

但凡一种事物的兴起,一定会有其一定的根源。荣辱俱来,一定会和这个人自身的品德有着对应的关系。

4.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孝经·开宗明义》。

鲜肉腐烂之后,便会生出蛆虫,鱼死了之后,便会生出蛀虫。懈怠散漫便会忘乎所以,这样灾祸便会到来。

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章》。

身体和头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要去轻易的去损伤他们。

6.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三才章》。

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如古言说“兽尤如此,人何以堪?”,在生活中,父母是我们最应当感恩的人。

7.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

在天地万物之中,要以人最为尊贵。

君子教人孝顺,并不是挨家挨户地、天天去当面教导。教人孝顺,使天下为人子的都知道尽侍奉父亲的责任,这等于让天下做父亲的人都得到尊敬。

9.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孝经·诸侯》。

身处高位的人,而不骄傲,这样才能够居高而不危险。懂得节制,懂得把握好度,这样才能够杯满而不溢出。

10.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十二

1、分别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态度等角度设问,出两道主观题。如南通市古诗阅读《春雪》:诗歌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两首同题材诗词比较评价,这种题型往往要求比较阅读两首诗词,对其内容、情感、观点、手法等异同进行比较,如扬州市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作比较赏析,既体现了开放性,又体现了选择性。

二、命题角度。

1、概括内容主旨、感悟诗人情怀。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古人云“诗言志”,这里的“志”主要指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有直接抒发和间接抒发两种,但诗贵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绝大多数考那些耐人寻味的情怀。如:连云港市陆游的《游山西村》: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南通市《春雪》: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无锡市杜甫《绝句》: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遥,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黄冈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在备考中应注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

2、把握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

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方面指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即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因为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衬托对比、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如昆明市的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请对本诗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就涉及到拟人的修辞手法。由于被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3、理解整首诗意、体味意象意境。

4、体会炼字炼句,品味语言特色。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诗是语言的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出了炼字炼句追求的境界。品味语言类试题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学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如无锡市杜甫《绝句》: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湖北恩施市赵师秀《约客》:第四句诗(“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同样是陆游的《游山西村》赏析,徐州市从炼字入手: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而连云港市则从炼句入手:简要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的哲理。黄冈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这一问没有规定回答问题的角度,考生需要从语言欣赏、情感体悟、内涵探究这三方面中的任两方面作答。这类试题命题常见的角度有: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词中某个词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最有意味、特色的一句或一联。

做阅读理解的步骤。

1、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于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第一部。

2、要知道全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这个脉络要搞清楚,否则很不好做。

3、要找出全文的重点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是最重要的。

4、根据题目的要求,锁定段落寻找答案,让自己的题目做正确。

5、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提高不能局限于阅读练习题,应该在平日里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

6、对于阅读要怀着自己兴趣,不断的思索,读出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的.水平。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十三

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10.《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1.《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的思想家、教育家。

13.《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14.《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5。《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16.《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

17.《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8.《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

19.《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20.《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十四

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文言文句子翻译范本篇十五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7.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8.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9.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10.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1.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4.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15.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18.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9.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

2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出洞以后,于是就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22.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2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7.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8.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0.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3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味。

3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3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3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