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2:11:05 页码:12
最新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优质11篇)
2023-11-23 02:11:05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总结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下面是一些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一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教师内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思维的转变,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者:申立英作者单位:河北藁城市廉州镇第二中学,河北,藁城,052160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2010“”(18)分类号:g623.2关键词:语文教学三个转变两个优化适应课改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二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老师德育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小学生思想单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该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会给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充分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本文对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策略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然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作为一名班主任,本人深刻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抓住教学中的德育契机,适时渗透德育教育。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向,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所以进行德育教育,就要尊重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三

第一,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德育总体目标。

想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必须制定适当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目标设定必须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为具体的目标比空洞的、笼统的说教更有激励作用。

班集体的目标可以由班主任和班委会事先设定,然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补充,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易操作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行动的方向,是一个集体形成向心力的核心所在,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任何人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如果没有正确的目标,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目标指向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说,当人们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所以激励学生需要有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例如体育课上的跳高,若要跳得高,必须以一定的高度为目标,有没有高度的要求,跳的高低是大不一样的。很多人把目标激励比作摘桃子,我也喜欢这个例子:桃子吊在空中,坐在地上举手可得不行;站起来便可摘到也不行,因为这样的目标缺乏“挑战性”,只有当跳起来方能摘到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说:目标的设置要恰到好处,只有恰当的目标,才能具有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班级德育激励机制。

全班同学认可班级的奋斗目标以后,我们就应该激励同学们去实现这个目标。当每个人对组织及其目标有了认同感,就会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形成个人乃至集体的内驱力。这样,我们的班集体就能够实现目标,就会成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和谐的集体。

人的需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按需要的对象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本质特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它对于人来说,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其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为持久、深远。因此,我们针对人的需要的特点,也针对德育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可以给学生一点物质激励,但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使用赞美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德育评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而自我评价又是德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任何人都处于一个评价环境中,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体系、评价体系之中。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体系。学生的自我认识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他人或集体对自己带有倾向性、经常性的评价,对个体自我认识有着极大影响,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增强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思想评价,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真正使他们明白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校纪校规,班级制度来指导、约束和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可能自觉地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同学们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

第三,全心全意关爱学困生,实现班级总体目标。

对学困生曾有这样界定的:在班级中不愿学习或不会学习、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可见,学困生主要是思想品德、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学困生的教育是实现班级总体目标的关键,是德育工作的难点。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我经常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关爱学困生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人总是有差异的,总存在长处和不足。我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人,都会在不管多么优秀的群体里找到相对落后的个体。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同时,我们还要具备科学的智能观——将是否聪明转化为如何聪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取的一面;其次,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事实上每个学困生的自尊心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尤为重要。我们帮助学困生不在于“补短”,而在于“扬长”,不但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还要善于诱发其闪光点,多进行正面教育、因材施教,促使他们把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他们多交流、让他们多活动。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和学困生交流的契机。例如:本学期,我班的学生孙瑞杰天生好动,上课不停地左顾右盼,做小动作,不用心听讲,不做作业,一天到晚满不在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有上进心,爱听表扬的话。有一天上课时,他又在玩纸画,我走过去,拿起他的纸画看了看,问到:“这上面的字写得这么好,是谁写得呀?”孙瑞杰说是他自己写的。我对他说:“以后多练习,会越写越好。”从此,我经常鼓励他,他也改掉了不少坏习惯,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班级的德育活动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的:方法是桥或船,没有桥或船,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我的桥或船就是这样,希望同行们多加指导,希望我们都能够拥有的最好的桥或船,建设和谐共进的优秀的班集体。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四

第一,德育定位不准。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存有误区,德育脱离了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其他各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出来,仅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学科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学校里所教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德育实际有一定差距,学校德育脱离了活生生的人际关系,学生很难形成实际的道德体验,因而对现行德育很难产生兴趣。第二,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价值取向偏移,德育手段和方法单一,德育目标不明确等。传统德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道德规范知识,忽视学生德行和品格的培养。往往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不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学生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使学生把口头的道德言说和自己的生活行为相分离。既往的德育不是激励引导学生,而是设法约束防范学生,对学生过多地控制,导致学生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德育很难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道德自律。第三,德育主体对德育影响缺乏协调性。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中,德育教育不一致,缺乏协调性。学校和家庭相分离。家庭是进行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儿童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领域,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生活所进行的活动都对道德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德育课时得不到保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校,课时被压缩、被忽视,甚至在期中、期末考试前被挤占的现象更严重。一课时的内容利用半课时讲完,剩下的课时时间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者不上直接上班主任的课,课时得不到保障。

第一,教育者对德育认识不清,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教师及学校领导对德育过程的生活化、活动性、情感性等特点认识不够。学校德育仅通过学科德育课程讲授或灌输德育内容,所讲授的德育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相脱离。在德育过程中,主要以空洞的说教为主,学生没有产生道德体验,德育要求很难达到内化,因而德育实效不高。第二,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的影响,大多数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科教师为了学生考个理想的分数,导致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过于强调考试分数,孩子在家、在校整天忙于学习、写作业、上各种辅导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忽视了德育、体育等其他各育的培养,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偏重智能的训练,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形成。第三,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没有可行的评价依据,也没有有效的评价措施,学校既不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领导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导致任课教师应付上课,德育教育放任自流。第四,德育教育资源有限,德育教育教师队伍不健全。有一些学校,德育教师是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有的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有一部分是有班主任授课。兼任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育精力有限,教学方法单一,致使课程目标的实施力不从心。聘请专门从事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师,学校认为是浪费经费,浪费人才,不愿过多投资;目前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教小学,感觉委屈,大材小用。因此,造成师资力量严重欠缺。第五,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小学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节。小学德育应实现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以提高课堂效果,组织以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丰富学生德育情感,让小学德育在生活化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一,提高对德育的认识。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提高认识,明确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途径,认清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中的重要性,认清德育和其他各育的关系。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抓德育,不仅德育课上讲德育,所有课程中都要渗透德育。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三个方面,应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第二,大力推进创新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时不用考虑,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被无形泯灭,懒于思考问题,遇事依赖于家长和教师,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特别是刚刚进入校园的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应该是探索新知的开始,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第三,完善德育教育评价制度。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考核德育,实行教学评价。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不断关注德育教师教学状态,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依照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作出评价;对教师教的如何,学生学的怎样作出评价;对课堂教学、德育活动作出评价。目前,德育内容的“假大空”和德育方法的形式单一,是小学德育普遍存在的现象。道德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于生活。强调育人为本,首先要重视实践性,摒弃片面的纸面德育,让学校德育紧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五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进行。开学初,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一小学生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我班还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如:

一、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六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教导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作风刚正,自身优秀,在校园教导学生的时候就算你不管理他们,他们也会以教师为榜样来自我督促地去好好学习。如果教师在校园带头犯错,那么你就算再认真地管理,教育、督促,学生也不会去努力地学习。

在高中校园因为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留校学习,学生接触最多的长者就是教师。这时候一个优秀教师的出现,就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则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做到言传身教。

(1)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时刻保持自己的良好风范,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让班集体充满正能量。(2)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言语粗俗,举止不正,则不仅不能教书育人,还会使学生不尊重老师,继而放纵自己,对班级的管理造成诸多不便。(3)作为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对学生和自己一视同仁,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坚决做到,学生不应该、不能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如此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继而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4)时刻注意充实自己,学海无涯,不断地学习不仅可以充实自己,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更好、更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的榜样树立是对学生无声的教育,是对学生默默地鼓励,是对学生无声的鞭策。

二、师生同心共进取。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一个没有灵魂,没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就如同一盘散沙,切不谈学习,单单是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就会让我们心力交瘁,疲惫不堪。而一个有向心力,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则无论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一个团结的班集体想不取得优秀成绩都难。那么如何做到师生同心,如何完美地让班集体有凝聚力、向心力。

(一)多多组织活动,增进班级每个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活动前鼓励学生,阐明我们代表的'是我们这个班集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咱们班在学校在同学间的形象。如:学校组织的拔河运动,只有班级真正地凝聚成一股绳,所有力量都往一处使我们才会获得胜利。这时候参赛的学生就会努力配合,而拉拉队的同学则满腔热情地大声呼喊,为参赛同学加油。这样获胜后大家都会感觉到,胜利是我们共同取得的,而失×嘶箍梢苑治鲈因,激起学生的好胜之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活动学生之间更加熟悉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相处融洽从而可以更好、更积极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二)细化班级的各项日常工作,力求做到物以致用。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在班级中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如何做到呢?作为班主任应当让学生自由发言,详细地自我介绍,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管理制度。如选择各科成绩优秀的做一门课程的课代表,多才多艺的可以负责起黑板报。认真负责的学生可以担任班长、卫生委员等。如此人尽其责,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更好地为班集体做贡献,更好地形成向心力。

只要师生同心,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了,那么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必然可以“兴风雨,生蛟龙”。

三、子曰“因材施教”

高中生的年龄多是16―19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状况尤其复杂,独立性增强且极具叛逆心理,这段时间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他们不再像小学、初中一样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这给高中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这时候就应扮演起心理医生的角色,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世界,常常给予必要的关注、多多聆听他们的困扰、时刻观察他们的神情。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他们引导。

如何更详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这就需要班主任走到学生中,多多亲近学生,聆听学生的困扰,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然后根据掌握的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朱熹曾说:“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可以让班集体充满活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动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发展其自身的潜在能力和特长。

未来高中教学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必然是加强德育教育,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只有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才可以让他们在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且注重德育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高中生自身的要求与特点,在高中生思想重要的启蒙阶段,不仅可以提升其自身思想道德境界,更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而影响其在未来的成长过程。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让高中生以更高的要求规范自我,拥有全面、健康、发展的身心,真正意义上成为综合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再论“教师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10).

[2]张艳红.德育资源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3]陈垠亭.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七

前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了解体育课结构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3、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4、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2、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3、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4、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去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八

一、指导思想: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本期我继续担任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实验班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六、教学进度。

1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新授。

2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新授3单元小结。

复习。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新授5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授6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

7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

新授。

11期中检测。

12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九

首先,要塑造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我们都知道,除了父母等亲人,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了。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看成是这个班级集体的一分子,更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这样你的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学校的“眼保健操”与“阳光体育课间操”,教师首先必须让学生知晓学校这“两操”长存的意义和目的,教育学生做“两操”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锻炼身体。每一次做操时,教师应率先垂范,带学生一块儿做。而每当此时,同学们看着老师认真做操的样子,他们也都会认真地做着每一节动作。“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教师是学生的一杆标尺、一面透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甚至有的会是一生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每位教师都必须做到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用良好的行为、高尚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净化孩子的心灵,如日常生活中要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以微笑回报每一个向自己问好的孩子,让学生倍感老师的亲切从而也去问候、关爱身边的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切不可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要民主、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每一天的校园生活都因此而感到幸福,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次,要加强学生常规德育的渗透。由于德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着眼,不断地强化、深化、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然而,国旗下演讲、班队主题活动等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教师要坚持制定好学期德育工作计划,根据德育工作重点,围绕安全教育、卫生教育、文明礼仪、理想道德、行为人格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会、庄严的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对学生加强校风、班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常规教育,从道德、行为、习惯等培养入手,坚持不懈地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深刻的熏染、形成共鸣,从而逐渐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尊师守纪、助人为乐、团结进取、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行。其实,大家都深知“五加二等于零”的道理。学生光周一到周五的学校德育教育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拓展延伸学生的德育教育到家庭里、社会上,结合本校实际,精心搭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把学生置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环境教育”的家务活、社会实践、征服大自然等活动中去自由发展,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充分挖掘、整合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共同来完成学生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力求学生做到“在校内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其三,要做好学校宣传主阵地的建设。学校、教师应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每一个橱窗都有育人的功能,每一个角落都是发展人的场所。学校、教师要利用好红领巾广播站时刻传颂身边的好人好事、可利用橱窗展粘贴名人名画及名人的历史故事、可利用黑板报出刊活雷锋的感人所作所为、可利用学习园地让学生轮流抄录激人奋进的格言等,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及时更换出新,要让宣传阵地上的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成为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要让宣传阵地的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不断闪亮,辐射他人,影响并连成一片;要让宣传阵地的教育资源每一正确舆论时刻牵引孩子纠正身上的不良行为,使不良的行为没有成长的土壤;更要让宣传阵地的教育资源每一粒火种在孩子的心灵里燎原,从而使孩子在健康的道路上快乐地成长。还可以说,好的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展、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主阵地不仅是学校德育教育渗透的好场所,还是学生学习流感、消防、防震、防溺水等知识的场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培养了学生的`读、写、画、悟等各种能力,教育效果应该非常明显。

读书征文竞赛、经典文化诵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极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促进了思想品行的再提升。再次,学校、教师要抓住学生爱表现的欲望开展多方面竞赛活动,如:学生“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的展示,“庆元旦、闹六一、祝国庆”等歌舞活动的进行……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时空,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弘扬个性,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还有,学校、教师可以开展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在活动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如:田间地头,品尝劳动的艰辛;路道清扫,体验净化的需求;街头募捐,感悟人性的温暖……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争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其五,要抓好课堂阵地教师的育人。课堂教育教学的灵魂是教书育人,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抓住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中的有关德育渗透教育的资源,在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在学生自主探究中都要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到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贯彻在每一堂课的始终,以达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品行、人格等。如:体育课上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不怕失败的勇气,从小养成刻苦锻炼、努力奋进、积极面对的精神;还有,教师在其它各学科教学都可适时、相机挖掘爱祖国爱人民、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等因素激发勉励学生……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学科育人的“闪光点”,点燃学生生命的激情,利用一切机会推动学生参与竞争,培育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合作、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渗透才会寓于教学活动之中,才能正真让学生悟出其中的真谛;只有这样,教师才没让课堂教学这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天长日久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耐心的、系统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持之以恒,才能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十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小学德育论文如何写篇十一

摘要:德育工作在高中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而“以生为本”则是推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的重要理念。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以生为本”的内涵,然后从意识不足、平台欠缺、模式陈旧三个角度分析了德育工作的现状,最后立足于“以生为本”视角,就如何完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树立生本管理理念、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等。

德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德育工作自然也就成为班主任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以生为本”内涵。

“以生为本”,顾名思义,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为了更好地发挥“以生为本”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中的作用,下面从地位、目标以及手段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以生为本”的内涵。首先,就地位而言,“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为根本,要求学校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既要将学生的存在作为学校存在的依据,也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切实凸显出学生在学校的关键地位。其次,就目标而言,“以生为本”主张一切为了学生,要求学校将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确保学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最后,就手段而言,手段也就是“以生为本”的实现机制。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教育多依托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缺少主动性,“以生为本”则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个性与创造性,以自主发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途径。

1.德育意识不足。

德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贯穿学生从小学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然而,正是在高中阶段,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最多,其效果也令人堪忧,这固然和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年龄阶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更多的则是归因于教育者德育意识的欠缺。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问题,很多班主任在高中教育阶段,一切向高考看齐,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高中教学的唯一追求,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有沦为形式之虞,这是当前德育工作现状中的首要问题。

2.德育平台欠缺。

高中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高中生的成长发展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一般而言,高中生德育工作包括以下三个平台:专业化的德育课程,如思想政治课程;班会制度;学校以及班级举办的各种以德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只有综合发挥好这三个平台的德育价值,才能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事实上,德育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三个平台的运转效能。但受当前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这三个平台的德育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比如,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德育作用式微,而德育实践活动更是寥寥,很多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参加过的德育实践活动仅有一两次,效果可想而知。

三、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策略。

如前所述,高中德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改革德育管理势在必行。如何改革,是摆在所有班主任教师面前的难题。对此,“以生为本”理念有着相当积极的价值。教师需要从“以生为本”的视角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1.树立生本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指教师在德育工作管理中所秉持的基本信念,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效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德育工作管理中,教师多以“事”为中心,比如考察德育课程的开展效果、德育活动的实施现状等,虽然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对此,班主任教师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时需要重树管理理念,以“生本”理念取代“事本”理念,将管理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学生身上。首先,教师需要从高中生的心理现状出发,制定相应的德育措施,避免德育工作与学生现状相脱节的尴尬情形,提升德育工作针对性;其次,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德育效果作为衡量德育工作管理效能的唯一依据,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调整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目标。

2.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既是推动高中德育工作稳步开展的前提要素,也是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管理的有效手段。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班级管理中的事务非常多,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与生活状况,工作较为烦琐。德育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管理制度的建设便成为其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在制度建设环节中,教师需要落实以下两点原则:第一,全面要求原则。德育工作是针对班级内部所有学生的,管理制度面对的自然也是全体学生,对此,教师在德育管理中要做到一视同仁。第二,个性差异原则。学生受主客观各种因素影响,在德育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结合制度内容制定针对性的管理规划。

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以生为本”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而言,有着多重的要求,其中基本的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展德育工作。当前高中生大都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性格上普遍存在着自私、独立性差、集体荣誉感薄弱等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德育工作中所不得不面对的。第二,教师必须以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换言之,既从学生当前的不足出发,制定针对性的矫正策略,而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提则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学生除家长外接触最多的群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管理中要保持“爱生”之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与思想状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提升其班级归宿感与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德育工作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则是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与思想水准,从而培养其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而这也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班主任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中以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生成作为最高目标。首先,班主任要落实好班会制度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班会德育作用的同时,丰富班会的内容,为学生的德育打造坚实的平台。其次,实践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工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实践水平。对此,教师需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型的课外活动,诸如参观烈士陵园、走访敬老院、社区义务服务活动周等,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培养其正直、善良的品格。

四、结语。

德育工作在学生教育中有着相当突出的价值,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环节。德育工作管理是保障德育工作稳步推进的有效手段,对此,班主任需要从当前德育工作现状出发,立足于“以生为本”的理念,逐步矫正德育工作中不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力男.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研究[j].考试周刊,(13):1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