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0:19:46 页码:10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实用8篇)
2023-11-24 00:19:46    小编:ZTFB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对所总结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把握。接下来是几篇关于总结的经典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借鉴。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篇一

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城市距离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成因举例。

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沈阳。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篇二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水平;。

(2)历史因素;。

(3)种族或宗教因素;。

(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篇三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挤压形成。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岩浆。

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概括: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分类主要来源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形式其它。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使地表趋于平坦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基本形态地貌表现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备注。

空间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

水循环周期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其它。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补给类型汛期时间影响因素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雨季(我国为夏秋)雨量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夏季气温(冬季断流)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p70图3-3。

(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p71图3-5。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c垂直海温的变化——p70图3-4。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注意图中曲线变化趋势);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保持低温状态。

海水盐度。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p71图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

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

c补偿作用。

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

洋流的地理意义。

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

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纵向的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例p90图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上升流:秘鲁渔场。

d航海。

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表现来源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水循环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

(1)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2)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

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动物。

环境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表示无机质流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篇四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摘要。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对地球的影响。

a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知识摘要。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知识摘要。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篇五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篇六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篇七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对地球的影响。

a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篇八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对地球的影响。

a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