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高中文言文的虚词(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16:36 页码:7
最新高中文言文的虚词(优质10篇)
2023-11-12 21:16:36    小编:ZTFB

大多数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努力为之奋斗。列举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增加总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生活技巧和小窍门,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一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如: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二

1.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一)表假设,”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三

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五)表反问语气,“吗”“呢”。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六)表婉商语气,“吗”。如:

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七)用于祈使句,可不译。如: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战国策·齐策》)。

2.介词,相当于”于“。

(一)在。如: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秋水》)。

(二)对、对于。如: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三)比。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3.此外,可作词尾。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四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五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八)表示目的关系。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助词。

(一)相当于“以”,表范围。如: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

(二)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岂”。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4.动词。同“如”,好像,如同。如: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荆人夜涉》)。

5.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六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一)。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3.”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七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怎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三)“无何”,意为“不久”。如:

如: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八

1.图穷而匕见《荆轲刺秦王》——连词,表承接,“来”、“就”

2.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连词,表承接,“来”、“就”

3.温故而知新《论语》——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连词,表转折,“却”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连词,表转折,“却”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而且”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连词,表递进,“而且”

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连词,表递进,“而且”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连词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连词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因果,“因而”

二.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作定语。译作“什么”“哪”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9.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11.何以战《曹刿论战》——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1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1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1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三.乎。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

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

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

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介词,相当于“于”。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介词,相当于“于”。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形容词词尾。

8.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形容词词尾。

四.乃。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副词,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副词,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只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只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五.其。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六国论》——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

5.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

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第一人称代词“我”。

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指示代词“那”“那些”。

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那”“那些”。

9.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那”“那些”。

1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那”“那些”。

11.“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解释加点“其”)《祭十二郎文》——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

12.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

1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示祈使语气“应当”。

14.竟以此而陨其生乎《祭十二郎文》——代词,他的。

1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

1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形容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17.苍天者,曷其有极《祭十二郎文》——形容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18.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句中无实义,凑足音节。

19.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句中无实义,凑足音节。

六.且。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况且,表补充说明。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表并列。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表并列。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尚且,表让步。

5.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复音虚词“犹且”,还。

6.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将要。

7.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已经。

8.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暂且。

七.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如同、像、相似。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如同、像、相似。

3.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比得上。

4.以为莫己若者《庄子秋水》——比得上。

5.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你、你的。

6.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你的。

7.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你、你的。

8.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假如,如果。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假如,如果。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假如,如果。

1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

12.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秋水》——海神的名字。

八.所。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名词,场所、位置。

2.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名词,场所、位置。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

4.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信陵君窃符救赵》——“所”字结构做定语。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为……所”表被动。

6.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为……所”表被动。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8.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9.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1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11.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九.为。

1.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动词,做、干。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献。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

4.古人以俭为美德《训俭示康》——动词,当做、作为。

5.霓为衣兮风为马《梦游天姥吟留别》——动词,当做、作为。

6.君既为府吏《孔雀东南飞》——动词,身为、成为。

7.十七为君妇《孔雀东南飞》——动词,身为、成为。

8.自名为鸳鸯《孔雀东南飞》——动词,叫做。

9.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动词,叫做。

10.非为织作迟《孔雀东南飞》——动词,是。

11.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介词,表被动。

1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介词,表被动。

13.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语气助词,呢。

14.公为我献之《鸿门宴》——介词,替、给。

15.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介词,替、给。

16.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介词,为了。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连词,因为。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九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斥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可译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译为“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表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1.做,作为,当成,成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到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置于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1.表示工具,可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1.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可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界限。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

1.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1.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5.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

(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邹忌讽齐王纳谏》)。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1.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1.给予,授予。

生二人,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2.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对付。

庞煖易与耳。(《史记·燕世家》)。

4.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并列关系,用在分句中,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使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1.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篇十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五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担忧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竭尽了。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