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3:18:06 页码:10
2023年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通用9篇)
2023-11-18 13:18:06    小编:ZTFB

努力是指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奋斗来完成一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了解受众需求,针对性进行总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总结范文,相信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一

摘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尤其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利工具,更是深化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具体探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法信息技术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深入,这种信息技术引发的巨大变革以更加多角度、多层面的姿态呈现出来。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在近年来更是产生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卓越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信息技术扮演了一名“教学助手”的职能:不仅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帮助教师开拓思路与教学视野,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将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起到既改革了教学方法,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就像是无缝不入的空气一般存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不仅改变着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样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化思维成为当代最为具有普适性的概念。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改革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更加呈现出其创新性、灵活性的积极属性,让小学语文教师们越发地感受到信息技术之于小学语文课堂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完成所谓的“填鸭式”教育,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与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调动,完全依赖于教师的个人魅力———肢体动作和幽默语言等,为了能够上好一堂课,优秀的教师在课前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备课,才能够实现自己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而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僵局,重新开启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师不仅可以将课堂准备板书的内容事先写入ppt课件之中,更加可以灵活动脑,将这些教学内容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灵活方式展现出来。这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极大的以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因此,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产生了既深刻又广泛的积极效果。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尚未完全成熟、完善的理解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巨大门槛,对于很多课文、段落、词句,小学生往往只能依靠教师的积极的语言点拨,而教师的这种点拨正是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的年龄段的理解共性上,这种点拨并不能够以点概面地改善所有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信息技术尤其对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等相关知识内容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节选自郑振铎《海燕》的课文《燕子》时,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见过燕子,对于课文中描写的春天里的燕子灵活、可爱的姿态,并不能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具体的影像,因此也就对于课文中的内容谈不上任何理解了。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前准备的燕子相关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燕子的具体形象和飞行姿态,利用具体、形象的动态图像在小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完整意义的燕子形象,从而结合课文的语句内容,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意境。类似这种凭借学生的已有经验无法完成形象建构的内容,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显示出无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在动态的图像和声音的展示下,学生由抽象的想象到具体的观察,加快了学生思维方式的成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更多的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相一致的氛围当中,感受作者描写的词句,以及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多媒体设备,一段旋律,一段视频,一组图像,一首歌曲,等等,都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氛围的建构,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因此,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更多的教学辅助功能是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以此为教学核心目标,经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等教学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教学形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更好的改革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能够凭借已有经验生成相关的教学框架。但是,在今后的多媒体应用过程中,仍然无法忽视这种工具的两面性,有效规避其负面影响,才能够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孙晓莉.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求知导刊,,(21).。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二

摘要:目前,随着意义理论探索的深入,无论是英美语言哲学的语用转向还是欧陆语言哲学的哲学诠释学转向,在意义问题上都显示出明显的语境化趋势——把意义问题哲学化、人文化为语境问题。但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意义”、“什么是意义理论”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鉴于此种现状,本文将围绕“意义”的意义问题做一次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对意义理论的理解上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言哲学;意义;意义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最为显著的一个转变就是语言哲学的产生,即“语言转向”之后产生的哲学。语言哲学企图对语言作出最根本最深刻的反思,它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澄清语词和语句的意义,其核心理论为意义理论。但是对“什么是意义”、“什么是意义理论”的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是众说纷纭,尚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本文仅对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各种对“意义”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意义理论进行梳理,希望能对意义理论的理解上有所帮助。

一、意义释源。

“意义”是一个多义词,不仅是在汉语和英语中是多义的,其它民族语言中的“意义”同样也是多义的。在此,仅以汉语为例作出解释。大体上说来,在现代汉语中,“意义”一词有两种解释。一种叫做sense,即“含义”的意思,是指各种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指语词、语句、话语所表达的内容。这里的“意义”范围不仅包括名词,还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连接词等。“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另一种解释叫做meaning,meaning比sense的内涵要更高一个层次。

1、意义的指称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语词是通过它所指称的对象而具有“意义”。语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并用之命名的那个对象,因此名称和对象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茶水”一词的意义就在于它指称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茶水这种实物。在这种理论中,“意义”一词的含义就是指的前面我们所说的第一种解释,而指称论就是在此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

2、意义的'观念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词都代表着一个观念,它将实物与由此联想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等同起来。比如,当人们提到“书”这个词的时候,不仅仅会想到一本本不同的书籍,有精装的和简装的,有古代的和现代的,这都是由“书”引发的种种观念。而观念论就是认为这些观念才是“书”这个词的意义所在。

3、意义的行为论。这种理论是将一个语句或者语词的意义跟引起这个表述的某种刺激或跟由这个表述所引起的反应等同起来。比如当有人高喊一声:“蛇!”那么“蛇”这一语词在听话者身上就会产生反应,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感到恐慌,那么根据行为论的内涵表述,“恐慌”就是“蛇”这一语词的意义。

以上只是列举了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对“意义”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意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理论会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体现出不同的哲学理论,它们各自都可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但又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而且各种理论有其优点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存在唯一正确的不可超越的意义理论,因此说还没有一种完全一般的意义理论。

参考文献:

[1]张世英.语言意义的意义.北京大学哲学系..

[2]王冬竹.语境与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院,助教,硕士.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领域有两个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一是在经济思想不断涌现、学科分化日益精细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经济学形式化和专业化反思理论整体性问题,―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定位和学科建设问题;二是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和经济学界的影响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社会发生巨变过程中,不走“老路”和“邪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问题,―这关涉到我国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方位和未来走向问题。本文尝试从经济时间层面阐释马克思经济学及其理论整体,并以此为基础和视点,促请广大同仁关注上述问题。

一、真的呈现。

如果把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分为规律体系和真理体系加以考察,前者可以分为浅层经济规律和深层经济规律两个层次,后者则包括前者且不限于前者。

1。浅层经济规律的揭示。

经济现象是感性的现实,存在于时间之流中,要对其进行理论把握,必须把它从活的经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将其静止化和片段化。这需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是使对象出离真实时间,成为“死”的研究材料;二是利用既有认知图式对材料进行加工。经过整理,使经济现象间的联系有序地呈现出来,赋之以形,即形成经验规律。显然,这个意义上的科学规律是对既成现象理析的结果。

马克思借助形式时间,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形成一系列经济规律,诸如剩余价值量(率)计算公式、资本周转次数计算公式、两大部类间社会总产品的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公式、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等。这些公式既揭示出马克思经济学范畴间的客观联系、构成表征资本主义经济概念之网、形成结构完整的浅层经济规律体系,又图绘出资本主义经济表象的图像,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科学地回答了困扰古典经济学家的相关经济问题。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远非仅限于此。

2。深层经济规律的揭示。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诸如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平均利润规律等基本规律,是对隐藏在社会经济表象背后的“本质关系”的纵向透视和理性把握。当然,它们的发现也是基于对经济范畴间横向转化关系进行考察的结果,诸如产品、商品、货币、资本之间的依次层级矛盾运动及转化,又如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剩余价值向利润和利息及地租的转化,再如价值规律向剩余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规律的转化等。这些范畴和规律之间的辩证运动及其转化,显然需要将时间引人经济学本体之中,使范畴由“死”变“活”,流动起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辩证分析,将范畴之间的内在矛盾及其转化建立在现实经济活动基础之上,既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缺陷,又彰显了经济范畴及其理论体系应对现实复杂问题的活力。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本真的揭示还不止于此。

3。非形式化真理性思想的阐释。

在经济认知活动中,要把握对象的本质规律,需要将其置于现实经济环境中,借助技术等中介系统,在历史演进中,通过现实的力量,使本质规律客观抽象出来,进而加以把握和利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真理性思想就是对现实历史中客观抽象出来的真实关系的观念把握,其间自然离不开科学的“抽象力”。但是,真理性思想中相当一部分认识不能完全取得科学规范的形式,对于那些不能以直接科学化的手段加以表述的思想体,只能采取非科学语言加以阐释。这些方式主要有类比、明喻、隐喻、寓言、诗歌等。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思想是同诗的艺术一起出现的。”?因此,《资本论》中运用了诸如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等一系列隐喻、诗性语言和艺术手法,把深奥的经济学思想作为“艺术的整体”?呈现出来。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借助非科学化的语言和手法阐释了一系列非形式化真理性思想。例如,在谈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规律强制性地起调节作用时,采用“房屋倒在人的头上”的比喻加以阐明。又如,在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时,借助雇佣劳动者、物化技术、异化环境等一系列中介手段和衬托手法加以阐述。此外,马克思还运用这种方法阐明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和平均利润率下降等真理性思想。

马克思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运用“革命”后的“科学的术语”和相关的“工艺术语”,对从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发展过程中客观抽象出来的本质关系加以概括和加工,形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和真理性思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马克思持有的历史观内在地要求他把所揭示的经济规律不能看做“永恒的真理”,仅仅将其视作“某种暂时的社会状态的存在条件的表述”。

二、善的向往。

在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视域中,如果说对真的把握,离不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寄望,更多地倚重科学理智;那么对善的把握,则需要将时间之箭侧重于指向未来,离不开价值的牵引,更多地诉诸实践意志。

1。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揭示。

资本主义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只有从这一完整过程加以考察,才能对它予以总体把握;只有对它进行存在论意义上的历史考察,才能把握其完整过程;只有把实质时间引入经济分析视界,才能在肯定其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同时确认其历史暂时性。这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趋势的理论视点和逻辑理路。

把客观对象嵌人其所在的特定环境,使之在时间之流中保持原有活力,必然经历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历程。其中,特定事物一旦在高级阶段上重复出现低级阶段的某些本质特征,就转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而成为它物。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也一样,各种关系在其早期只是以“十分萎缩的或者完全歪曲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后则以各种展开的形式呈现,于是对其把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富。一旦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必然性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就终结了。如果把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投射到思想层面,在观念中加以运演,就呈现出原始返终的范畴运动的总特征。对此,马克思曾以人的成长为例加以说明,并以反问的方式强调指出,人类童年时代“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应该在高级阶段上“显示出永久的魅力”。他对“人”“劳动”“生产”等范畴的分析,都是按照这一理路展开的,且强调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是因为只见一般和特殊及个别之间的统一,不见其差异,从而将时间抽离出资本及资本主义,把它们永恒化和绝对化了。

2。“跳跃”性方案的提出。

马克思所在的历史时期,以劳资矛盾为基础的阶级冲突日益激化。这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体制机制出了问题,集中体现在资本时钟运转的内在速度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关系上。一方面,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要求资本时钟的转速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将劳动时间降为次要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短,大量自由时间被创造出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却要求资本借助劳动时间保存价值,并将由社会支配的自由时间转化为资本家垄断的自由时间,劳动者自身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时间越来越少,生产力发展受到根本限制,为资本时钟运转提供的增幅空间一再收缩。这样,资本时钟运转的速度越快,所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反过来对其运转速度的致命限制就越大,最终必然造成资本时钟运转停滞。这是马克思所谓资本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思想的深层意蕴所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崩溃不可避免,时代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提出来了。就这个问题的解答,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无产阶级经济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所提方案的要点包含三个基本假设:一是人是自私的,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最合乎人的自私性,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永存。其致命缺陷是,把客观经济现实看作抽象范畴的表现材料,把抽象范畴看作永恒的经济规律。其应对危机的基本出发点是,拒斥实质时间进人经济分析视野,以坚持对资本主义的盲目信仰。对此,马克思批评说,西方经济学家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时,总是怀揣“从世界开始存在时起就已安睡在天父心怀中的公式”,并坚信它是揭示所有秘密的“天机”?。无产阶级经济学所提方案,即马克思解答时代课题的主要思想包括:第一,资本主义的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第二,劳动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第三,必要的跳跃是社会历史前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困境由自身造成,资本发展的空间被资本的内在时钟挤占,这是资本的宿命;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提示了资本主义寿命的短暂,当劳资间利益的冲突达到量的调和失效的情况下,政治革命是最有效的选择。

3。”狡狯的精灵”的降服。

三、美的追求。

与立足于理智和意志透视时间思想视域中的马克思经济学,使其分别展示出真和善的理论境界不同,诉诸情感,从审美意义上对其加以考察,就呈现出美的理论意境。

1。内容美。

马克思经济学客观、历史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呈现出真实美。马克思阐明,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古典经济学把“单个的孤立的”人作为出发点,是“缺乏想象力的虚构”,是企图回到“自然生活中去”的“美学上的假象”。接着,他分析指出,越向过去追溯,个人就越抽象和简单、从属而完整;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个人就具体而丰富、独立却片面;未来社会中个人将在更高层次上从属于社会联合体,更加具体、丰富和完整。所以,是历史造就了“合乎自然的个人”。进而,马克思阐明了“劳动”“生产”“资本”等范畴的辩证发展过程,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本真和客观规律。正如英国学者霍奇森所指出的,马克思经济理论是“依据一个实际的对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的,旨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揭示真实、呈现本真的马克思经济学蕴含着激励劳动者团结进取、变革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展示出力量美。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由一系列范畴构成,它们是基于客观历史抽象的科学概括,源于客观,折射真实,由此构建起来的科学理论,指向历史深处,揭示了客观规律,回应了时代召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感召力。正如霍奇森所说,马克思的思想“包含着一套深刻有力的概念体系”?。恩格斯直截了当地指出,《资本论》就是一个“武库”。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保存了“活的历史”,负载了无产阶级使命,体现出意义美。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趋势,科学地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呼吁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解放自己进而解放全人类。这些规律、原理和革命的话语保存了其所在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活的历史,提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契机,对现时代的建设和改革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呈现出崇高的意义美。

2。形式美。

马克思经济学所蕴含的内容美,是通过巧妙的辩证结构、“透彻和精确”的逻辑分析以及清晰明了的科学表述得以呈现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构造起来的通观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不难看出,其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第一,逻辑自洽、首尾一致。《资本论》开篇阐明了价值决定价格原理,第三卷论述生产价格理论时又指出,生产价格决定市场价格,似乎出现“价格决定价格”的循环论,但实际上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仍符合价值决定价格的基本原理。这体现出逻辑结构的一致性。虽然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等人据此对《资本论》的逻辑一致性提出质疑,但历史证明,这种指责是带有偏见的。第二,结构秩序井然。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经济时间思想进行了深人系统的阐述:从经济发展过程看,先后分析了自在之物的自然时间、劳动产品的生命时间、商品的社会时间、货币的标准时间、资本品的规制时间等;从经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分析了客体系统的时间构成、中介系统的时间构成以及劳动主体的时间构成等;就经济运作机制看,分析了资本高效运行的微观层面的时间条件与要求、中观层面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和超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等。这些阐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出逻辑结构的井然秩序。第三,浑然一体、功能一致。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从范畴运演到体系建构、从矛盾运动到结构失衡、从生产调节到分配计量、从财富主导因素到生产力发展条件、从周期性运动到历史性跳跃、从宏观历史条件到微观经济规制等,所有这些逻辑分析和安排都是基于对以劳资关系为轴心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围绕着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核心内容和环节展开。这种逻辑安排使得《资本论》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和“巧妙的辩证的总体结构”呈现出来,体现出马克思关于“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精神产品的思想。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经济时间的剖析是精妙的。仅就对资本时钟的剖析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他的论述表明,资本有一个内置时钟,其转动有一个最低时速和最高时速。最低时速是保证资本实现最低限度的自我增殖,劳动时间必须大于用于补偿劳动力商品价格的生产时间,其前提是资本满足并存性和继起性。这种情况下,资本能够正常运转,却不是最大化运作,个别资本的长期存在仍需致力于平均利润的获得。最高时速是保证资本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增殖,在主客观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需要资本在运作中适时动态调整生产资本的结构和最大限度地缩减资本周转时间。在客观经济环境中,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个体资本家的资本时钟总是在最低时速和最高时速之间摇摆,并根据不同情况适时做出最大化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制约个体资本时钟运转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条件所允许的资本运作的时间就是资本的外部时钟,它客观上要求全社会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保持平衡、社会总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相等。这样,资本在内部时钟和外部时钟的综合规制下,展开实际的矛盾运动。现实资本主义运作过程中,资本时钟必然遭遇双重矛盾,即劳动时间的排斥与利用的矛盾以及自由时间的创造与毁灭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时间结构的双重失衡,即必要劳动时间缩减与剩余劳动时间增加的失衡以及非劳动时间创造与自由时间剥夺的失衡。于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空间的资本运作不能继续,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崩溃。这不仅表明马克思对经济时间思想的分析是“透彻和精确”的,而且体现出他在经济学研究中“辩证综合”艺术的高明。所以,恩格斯说,这种精妙剖析“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看得明白且一览无遗。

马克思对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经济理论的表述美与其科学内容、结构安排和理论分析密切相关。《资本论》中关于语言的运用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科学严谨。这体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中。保证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坚持收集和使用第一手研究资料,并注意及时更新和补充。他表示,要在理论的表述中力求做到“更加科学而严密”。第二,注意修辞润色。经济理论拥有大量专业术语,特别是引人辩证法后,范畴间的逻辑运演关系错综复杂,不易理解。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两次提到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辞润色问题。第三,表述富有感染力。由于注意使用“工艺术语”和修辞润色,理论虽有难度,却富有感染力。所以熊彼特说:“经济理论冰冷的事实,在马克思的文章中用大量热气腾腾的言辞表达出来。”

四、真善美。

把实质时间纳人分析视野,总体性地考察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将展示出科学性、价值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理论整体,呈现出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理论境界,并集中体现在生成论、发展论与和谐论的逻辑一致性上。

1。科学性、价值性、艺术性的统一。

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所把握的资本主义世界和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世界本质上是同构异形体,对其进行多维透视,自然呈现多重世界。基于科学理性的向度,马克思借助形式时间和实质时间,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群和真理性思想体系,阐明了剩余价值论的深层时间结构和矛盾集,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呈现出科学性;基于实践意志的向度,马克思通过实践的翻转,把时间引入经济学本体之中,借助范畴的矛盾运动,解开原始返终的社会历史现象之谜,阐明了资本时钟以浓缩的形式规定了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空间,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提出现实的解决方案,指出劳动者革命的历史正当性与现实合法性,呈现出价值性;基于生存情感的向度,马克思从存在论的高度,在批判资本主义作为现代奴隶制的丑的过程中发现了新世界的美,并通过《资本论》及其手稿体现出来,其经济思想指向了历史深处,承载了历史使命,武装并激发出劳动主体无尽的社会变革力量,透过其内蕴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呈现出艺术性。这三种属性在科学实践观上统一起来,构成呈现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意境的三重视域。

2。真之意境、善之意境、美之意境的统一。

马克思基于未来立场,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追问高于或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否存在,超越了传统认识论的视界。这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真善美三种境界统一的本体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对未来社会的追求,本质上是将无产阶级的目的诉诸革命行动,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完成了使命就实现了善;把资本主义投入到时间之流中加以“总”的把握,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其客观历史过程相一致就是真;对未来社会追求的善和对资本主义把握的真的统一就是美,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美总是相对于过去和现在而言的。可见,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从超越当下的将来的立场即本体论意义上看,真善美三种理论境界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在经济学时间思想视域中本然的逻辑顺序是善真美。

3。生成论、发展论、和谐论的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揭示,旨在唤起劳动者通过革命消灭不合理的“雇佣奴隶制”,建立适合人类发展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善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体性作用。这里,马克思事实上指认了社会的历史生成过程,与达尔文所谓“物竞天择”的自发生成过程不同,也与基督教所尊崇的“兽群道德”牵导下的历史生成过程有别,它本质上由革命阶级主导,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恩格斯曾严正声明:马克思和我是“不断发展论者”。

五、必要的反思。

1。理性至上主义。

当前学术界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存在一种所谓科学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纠缠于既成的经济现象,认为经济研究就是对既成经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探究。研究采取还原主义方法,选择一般不超过两个要素作为经济建模的基本变量,借助相应的经济假设、数理推演和计量检验,诊断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发展。这样做的一个所谓依据是,马克思多次重申他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并致力于“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实证科学”?。借用逻辑、数理和计量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一步专业化和时代化是有裨益的,但如果仅流于把脉既成经济现象而无视“隐蔽背景的各种互相矛盾的事实和实际的对立”,只关注数理模型和几何曲线的形式美而屏蔽制度背景和人文关怀,是有悖于时间思想视域中马克思经济学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这种研究方法无视当下问题聚焦和情愫所系,拒斥未来价值牵引和意志诉求,拘泥于冰冷逻辑和干瘪形式,自觉不自觉地陷入逻辑实证主义的窠臼,本质上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主义、数理主义和技术主义并无二致,是对经济学理性至上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盲目崇拜。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并不拒斥经验事实,更不拒绝形式时间的逻辑推演和经济计量,但其对经济事项本真追求的理论意境远不止于此。

2。意志至上主义。

如果说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科学形态的寻求上,忽视当下和未来研究视角,仅仅聚焦于既成经济现象,寻找在场经济事项间的直接关系和浅层规律,而对不在场的间接关系和深层规律隐去不提,本质上是理智至上主义的,属于科学至上主义的研究范式。那么,在对马克思经济学价值形态的寻求上,忽视过去和当下研究视角,仅仅执著于未来理想主义,把马克思的科学论断当作“烤乳鸽”“张开嘴等着”,面对现实问题,或机械僵硬地比附,或坐而论道地玄谈,甚至以理论裁剪现实,这本质上是意志至上主义的,属于教条主义的研究范式。这种执著于纯粹未来视角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错误定位和理路,是对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研究缺失以致遮蔽马克思经济学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误读、曲解和误导,必然陷入凌空蹈虚的学究型研究模式之中。基于未来视角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其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和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非常必要。但是,缺乏像马克思那样为了解决现实中令其“苦恼的疑问”,“不得不去熟悉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本身以外的实际的细节”的“诚实研究”态度,以及“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科学精神,抽掉过去、无视当下的单一未来视角的研究,将会堕入幻想的无根境地,势必贬损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所蕴含的崇高的善之意境。

3。情感至上主义。

单一过去视角的研究,限于既成现象间关系和规律的把握,将不及马克思经济学应有的理论本真;而单一未来视角的研究,陷入超现实的价值悬设和信仰盲从,又会越过马克思经济学内蕴的善之意境。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构境,把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视线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才能使“过去”与“未来”研究视角相互牵引,并在其矛盾张力中回归治学本位,从而恢复马克思经济学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理论意境,彰显其应有的科学指导功能和理论建构功能。然而,回归现实,关注实践,并不意味着仅盯现在。当前学术界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还存在实用主义的心态和做法,主要表现为缺乏总体视野和战略眼光,执著眼前,用情当下,驻足于流俗的经济物象和问题,纠缠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应景研究;遭遇难题,既不能探赜索隐,又不能补苴罅漏,反而饥不择食,偏执于西方经济学这根稻草。马克思经济学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整体观照,仅仅截取当下时点,通过空间化将其拉伸,把过去和将来强行塞进当下之中,并用现在去透支未来,所有经济事件都被视作可以完全掌控的当下,这是典型的神性思维范式在作祟。这种做法势必陷人“徘徊在倒退想象或反面乌托邦堕落和几乎仅止于完善眼前既有事物的有限进步的观念之间”的学术境遇之中,而这正是马克思所反对的,因为它会造成穆勒认识论的逻辑困境,即在“清楚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甚至在它不存在的时候也总是存在的以后,又完全合乎逻辑地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在它存在的时候也是不存在的”?棘手问题。这种研究方式看似移情众生、用心良苦,实则丧失了理智,驱除了意志,是情感至上主义的。而理智的丧失将导致现实穿透力下降,意志的欠缺将致使价值虚无和信仰失落。这将屏蔽马克思经济学真之呈现和善之意境,进而损及其美之意境,相关研究陷于流俗和尴尬,必将一事无成,甚至贻害社会。时下流行的所谓马克思经济学“过时论”或“无用论”、西方经济学“成熟论”或“实用论”等论调,无疑是这种实用主义研究范式的代表。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经济学时间思想进行深度透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征。从分类依据看,经济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成为马克思划分经济时间的内在依据;从分析模式看,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存在短期、中期、长期和超长期四层次内在关联的经济时间模式;从分析层次看,马克思对微观经济运行机制、中观经济运行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精深且系统;从分析技术看,马克思对实质时间与形式时间、演化时间与可逆时间、过程时间与阶段时间、内在时间与表征时间、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资本主义时间与未来社会时间等进行了辩证分析;从理论特征看,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具有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辩证性和历史性。

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大厦的核心构件,是马克思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标识,是深度系统解读和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绕不开的理论硬核,也是马克思经济学解答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学具有深邃的理论意境,是真善美的统一,其本体论基础构成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立论之基和理性之根,需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过程中不断得到自我反省。而对其准确把握则需要基于经验科学和超验科学、形式时间和实质时间相统一的学术视野,需要基于知性理性和辩证理性、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统一的思想维度。否则,无论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现实运用抑或理论研究,必将有意无意地肢解其理论整体、弱化其理论功能、贬损其理论品格,甚至在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过程中误人歧途,需要我们特别予以重视。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四

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科学而又独特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内涵。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全面建立,金融日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构成要素,可以说,金融业发展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货币资本与金融业的发展向来紧密相联,它是影响金融业发展稳定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正视货币资本,发挥好货币资本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马克思货币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论述关于货币的起源,马克思认为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随着商品交换矛盾的日益扩大,价值形式也开始不断扩大,并最终演进为货币的形式。关于货币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货币就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职能主要具有以下5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最后,伴随着现代信用和金融制度的形成,以银行券、商业票据为代表的银行券产生。

2.货币转化为资本马克思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最后产物,而每一轮新资本重新出现在市场上的过程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六个区别,即:第一、流通形式不同;第二、流通顺序不同;第三、流通中的货币具有不同的特点;第四、流通的目的不同;第五、流通的形式不同;第六、流通的限度不同。资本的总公式是g-w-g,这个公式也表现出来资本运动的基本特征。商品和货币的流通并不能刺激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的首要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而是商品经济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

3.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形成被称为资本化。因为虚拟资本是指企业生产中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价值,而现实资本是指企业股票的资本价值,所以虚拟资本的价值并不等同于现实资本的价值,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作为一种纸质副本,虚拟资本价值的变动与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虚拟资本同货币资金的运动并无关联。

虚拟资本的价值主要通过证券、股票等投机性活动实现,因此,随着虚拟资本的不断膨胀,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也会显着提升。

1.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施行和市场经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的货币资本是“第一推动力”的理论表明:对社会生产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资金。着也就是说货币资金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方向是影响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因为货币资金的投放数量也与资本运动和市场规模紧密相联,所以它也能影响到产品的生产结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速度等,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如果货币投放数量大于实际所需数量,那么加剧通胀压力,造成物价上涨;如果货币投放数量小于实际所需数量,又会造成产品积压、经济萧条。

2.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正确应用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积累理论提出: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既能促进经济增长,也能阻碍经济增长。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m2/gdp都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随着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加快,国外热钱也开始不断涌入我国资本市场,使得我国的货币供应量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资产市场价格的上涨,但是也加剧了通胀压力,对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对于我国新阶段的金融改革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开始进入减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要加强产业结构升级,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统筹城乡发展,但是,这些战略举措都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来进行支撑,由于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来源重要以短期资金为主,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借贷期限错配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尽快完善金融市场,引进更多的长期资本。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起长期资本的投融资体制。

4.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提出:适当的虚拟资本能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同时,它也能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高风险、高利润是虚拟资本的显着特点,当实体经济中的大量资本开始流向虚拟资本时,会导致实体经济投资的大量减少,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虚拟资本也容易引发投机行为,造成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同时还能诱发金融危机,严重威胁到市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货币政策的正确应用、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也并不表示货币资本理论能有效解决我国金融市场出现的所有问题,事物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会有其局限性。因此,在生活实际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理论,要在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建立起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货币制度。

参考文献:

[1]姚华,刘涛.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涵及现代意义[j].山东电大学报,2010(04)。

[2]段文阁,冯继康.马克思货币理论的逻辑内涵及现代价值[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4)。

[3]李振华.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五

本文主要讨论了德里达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作的关于“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之区分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无论是真实话语还是想象话语,首先都是一种“本源的重复结构”.这种本源的重复比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的区分更古老,它是一切话语乃至一切符号的“共根”.本文详细梳理了德里达的解构过程和解构策略,并指出这种解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所确立的本原与替补的差异体系,由此揭示了这种解构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意义.

作者:朱刚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现象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刊名:现代哲学pkucssci英文刊名:modernphilosophy年,卷(期):“”(1)分类号:b565.59关键词:符号真实话语想象话语重复本原胡塞尔德里达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六

[摘要]弗雷格在其残篇《论逻辑的普遍性》中探讨了思想的普遍性问题,他引入了带有单个字母的辅助语言作为研究普遍性思想的桥梁,普遍性思想的结构分析及其真值条件是弗雷格未完成的内容。普遍性思想的构成部分都是不满足的;普遍性思想的真值条件可以通过理解不同层次概念之间的关系而直接把握,一阶量化理论是理解弗雷格残篇的关键。

[关键词]弗雷格;普遍性思想;变元;量化理论。

从19开始,现代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在“逻辑研究”这一标题下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思想》、《否定》、《复合思想》[1]。除此以外,残篇《论逻辑的普遍性》(1923年之后)也处于这一标题之下。依照冯友兰先生“接着讲”的提法,笔者希望在详细解读残篇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文献把弗雷格没有表述完整的关于思想普遍性的轮廓勾勒出来。

一、处于“逻辑研究”标题下的《论逻辑的普遍性》残篇。

《论逻辑的普遍性》与逻辑标题下的前3篇文章《思想》、《否定》、《复合思想》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残篇开头部分,弗雷格提出“普遍性的本质是什么呢?由于我们这里涉及规律,而规律是思想,因此这里只涉及思想的普遍性”[2]。在探讨了思想、思想的否定和复合思想之后,研究思想的性质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普遍性问题的引入。

弗雷格在研究复合思想时已经提出了思想的普遍性问题。在《复合思想》一文中谈到第六种复合思想时,弗雷格解释了他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个主张:虽然句子的涵义总是一个思想,但“一个复合句并非总表达一个复合思想”[2]。他举了如下2个复合句的例子。

(1)“如果约翰是凶手,那么他是罪犯”;。

(2)“如果某人是凶手,那么他是罪犯”。

显然,在第一个复合句中,条件句“约翰是凶手”和结果句“他是罪犯”都表达了思想,它们组合起来表达了一个假言复合思想。

但对于第二个复合句,情况则不同。先看它的条件句“某人是凶手”,由于这个句子含有一个不表示任何东西的组成成分“某人”,因此该条件句不表达思想。同样地,在结果句中,“他”与第一个复合句中的“他”显然不同,后者表示的是“约翰”这个个体,而前者的“他”不是专名,不指示任何确定的个体,因而该结果句实际上也不表达思想。尽管如此,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复合句却可以表达思想,即“‘某人’和‘他’相互暗示,这种相互暗示通过联结词‘如果……,那么……’的联结,使它们共同表达一个思想”[2]。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对于作为第一个复合句涵义的假言复合思想,我们可以从中区分出3种思想:条件句表达的单称思想、结果句表达的单称思想以及由二者所构造出的假言复合思想。而假言复合思想只是一种特殊(单称)的思想,它与普遍性思想有着质的区别。对于第二个复合句,它的组成部分不能单独表达思想,即不能单独以一个思想作为其涵义,只有把这个复合句作为一个整体时,它才表达了一个思想。但在弗雷格看来,恰恰是这种不表达复合思想的假言复合句能够表达普遍性的思想,正是这种假言复合句结构中的不定指部分隐藏着普遍性的表达。

(二)如何考察思想的普遍性。

既然研究思想的性质,理所当然把思想作为考察的对象。而问题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方面,只有感官可感觉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另一方面,虽然思想是客观的,但是它却并不是感官可感觉的。这样在思想与我们考察的对象之间似乎存在着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弗雷格认为“语言似乎能够开辟一条出路,因为一方面语言是感官可感觉的,另一方面语句表达思想,……因此我们可以希望能够将语言用作从可感觉的东西到不可感觉的东西之间的桥梁”[2]。然而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同的东西,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语言的东西的领域和思想的东西的领域之间深深的鸿沟,由于这一鸿沟,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互相对应受到某种限制”[2]。这使得弗雷格在选择把何种语言作为考察思想的桥梁时态度十分审慎,他首先对能够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句子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3)“所有人都是要死的”;。

(4)“每个人都是要死的”;。

(5)“如果某物是一个人,那么它是要死的”。

虽然(3)至(5)都可以表达普遍性思想,但是在弗雷格看来,带有“所有”和“每个”这样的表达式不适合在所有出现普遍性的地方都使用,因为并非每条规律都能以这种形式表述。关于其中的原因,弗雷格在《逻辑导论》中讨论“普遍性”时给出了分析,如下面的2个句子。

(6)“所有事物是与自身相等的”;。

(7)“月亮是与自身相等的”。

其中(6)表达普遍思想,(7)表达单称思想。

“‘所有事物’一词在这里处于专名‘月亮’位置,但它本身确实不是专名,不表示对象,而只用来赋予这个句子内容的普遍性”[2]。

如果将(7)改写为“月亮是与月亮相等的”不会改变思想,因此,“一个专名在句子的一个位置上还是多个位置上出现,是不重要的”[2]。但是将(6)改写为“所有事物是与所有事物相等的”这个句子却不会产生预想的涵义。也就是说在向普遍性过渡时,自然语言中不允许“所有事物”一词在两个位置上出现。这就暴露了自然语言的某些缺陷,因此弗雷格要构造出一种辅助语言,用以实现表达普遍性思想的目的。

对于句子(5),在弗雷格看来“我们有在其他情况下几乎也是必不可少的假言句子结构的形式和句子的不定指部分‘某物’,‘它’;正是在这种结构和部分中隐藏着普遍性的表达”[2]。为了使这种表达普遍性的形式能处理更加复杂的情况,弗雷格将其改写为算术的表达方式,即用字母表示不定指部分,具体如下。

(8)“如果a是一个人,那么a是要死的。”弗雷格强调这里形状相同的字母相互暗示。

这种吸收了单个字母作为不定指部分的语言被弗雷格称为“辅助语言”,正是这种语言充当了从可感的东西到不可感的东西的桥梁。

对于辅助语言的组成成分,弗雷格指出“它包括两种不同的组成部分:构词成分和单个字母。前者相应于口头语言的词,后者意谓不确定的东西。

……我们的辅助语言的本质在于形状相同的专名表示相同的对象”[2]。可见辅助语言中正是包含了形如“a”的单个字母(弗雷格也将其称为不定指字母),才使辅助语言具有了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强大力量。我们用“a”代替(6)中的“所有事物”,得到:(9)“a与a相等”。

这是一个数学规律,它显然表达了一个普遍性思想。

当我们用形状相同的专名代替形状相同的不定指字母时,又可以从普遍思想过渡到特殊思想。

如我们用“拿破仑”这个专名来代替(8)中的不定指字母“a”时,得到:(10)“如果拿破仑是一个人,那么拿破仑是要死的”。

这个句子是一个表达了假言复合思想的假言复合句,其中“拿破仑是一个人”与“拿破仑是要死的”这两个组成部分分别表达了一个单称思想。

弗雷格有着很强的层次观念,在有了带不定指字母的辅助语言之后,他又提出了描述语言,以此作为讨论辅助语言的工具,其实他的这种描述语言就是“通常书写或印刷的德语”,也就是自然语言。

辅助语言与描述语言的关系相当于对象语言与元语言的关系。在文本中我们需要区分这两种语言,前者是带有不定指字母的,后者则没有。弗雷格用引号把辅助语言的句子括起来,并且,辅助语言的句子是没有断定力的,它虽然能够表达思想,但不能认为它所表达的思想就是真的。

在残篇《论逻辑的普遍性》的最后一段,弗雷格改造了德语语法,使得“如果拿破仑是一个人,那么拿破仑是要死的”这个假言复合句中的构成句子与其表达的思想在形式上是一致的。

以上便是弗雷格的残篇———《论逻辑的普遍性》的主要内容,显然,这些篇幅对于讨论思想的普遍性是不够的,充其量只能说是完成了对思想普遍性考察的准备工作,而具体的考察工作尚未展开。

笔者将依据弗雷格的其它文献材料,对其中的关于普遍性的想法给予一种弗雷格式的解读。

二、基于《论逻辑的普遍性》论思想的普遍性笔者认为在残篇的未完成部分中,弗雷格将会讨论以下2部分内容:。

(1)普遍性思想的结构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弗雷格把辅助语言作为其考察思想的桥梁,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我们便能达到对普遍性思想结构分析的目的。弗雷格用以表达普遍性思想的方式有2种:简单句和假言复合句(在本文以下部分中,前者简称为普遍的简单句,后者简称为普遍的假言复合句),它们所对应的普遍性思想是不同的。通过对这2种表达方式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普遍性思想的结构,这显然应该成为弗雷格要完成的首要内容。(2)普遍性思想的真值条件。“真”是弗雷格逻辑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正像‘美’这个词为美学,‘善’这个词为伦理学指引方向一样,‘真’这个词为逻辑指引方向。尽管所有科学都以‘真’为目标,逻辑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研究‘真’”[2]。对于如何研究“真”,弗雷格表示“我称思想为某种能借以考虑真的东西”[2]。“逻辑研究”标题下的前3篇文章都讨论了相应思想的真值条件,相应地,确定普遍性思想的真值条件是弗雷格残篇的另一个应有之义。

(一)普遍性思想的结构分析。

一个句子的涵义(sinn)是思想,意谓(bedeu-tung)是真值,句子与其相应思想的真值是一样的,这是弗雷格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观点。我们首先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即单称句的情况。弗雷格对此有着清晰的论述:“最简单的情况是一个思想有一个独立的部分和一个不满足的部分组成。

我们也可以称不满足的部分为谓述部分。如果整个句子应该有一个意谓,即一个真值,则这些部分一定同样均有一个意谓。我们称独立部分的意谓为对象,称需要补充的部分,即不满足的或谓述的部分为概念。”[3]我们将弗雷格关于单称句的结构、涵义和意谓的对应关系总结为表1。

表1单称句的结构、涵义和意谓对应关系表我们结合表1分析一个普遍的简单句的结构、涵义和意谓。

对于表达普遍性思想的简单句,我们可以不失一般性地选用同一律,即辅助语言句“a与自身等同”所表达的思想。显然这个简单句在构成形式上与单称句(如“苏格拉底与自身等同”)有所差别,前者在专名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不定指部分,由此我们可以把普遍的简单句的构成形式表示为不定指部分与谓词的组合。

在辅助语言中,不定指字母“a”用来表示不确定的对象,正是这个不定指的“a”使得句子整体的内容获得了普遍性。因此,在涵义层面上,不定指部分和谓词相应地对应于该句子所表达思想的一个不满足部分。为什么两个不满足的思想部分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这需要进入到意谓层面的分析。

弗雷格在《函数和概念》中提到,一个普遍的简单句中省去谓词便得到了一个以谓词作为变元的第二层概念表达式[2],这个第二层概念就是该句中不定指部分的意谓,因为该句中只有谓词和不定指字母这两个组成部分。在普遍的简单句所表达的普遍性思想中的两个不满足部分其实是有等级之分的,相对于作为不定指部分涵义的不满足的思想部分,作为谓词涵义的不满足的思想部分其实是相对满足的。

我们可以把普遍的简单句的结构、涵义和意谓对应关系用表2表示。

对于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假言复合句,情况则复杂一些。

一个表达普遍思想的假言复合句,如“如果a是一个人,那么a是要死的”由3个部分组成:“a是一个人”,“a是要死的”和“如果……,那么……”。

弗雷格将前两个部分称为“准句子”,最后一个部分称为“联结词”。

在弗雷格看来,尽管准句子“a是一个人”在语法上具有句子的形式,但是它又不是一个思想的表达式,不表达真思想,也不表达假思想。因为“‘a’既不应作为一个专名表示一个对象,也不应赋予这个部分以内容的普遍性,它对这部分根本没有用,对于譬如赋予这部分一种涵义没有任何帮助”[2]。

另一准句子“a是要死的”也是如此。但是准句子可以是一个句子结构的一部分,这个句子结构表达一个思想,因而应该被称为一个真正的句子。显然“如果a是一个人,那么a是要死的”这个假言复合句的涵义是一个普遍性思想。“a”这个字母将内容的普遍性赋予整体,而不是赋予部分句子。但是这种赋予过程需要其它因素的介入,2个准句子的直接组合不会产生普遍性思想。

从语法形式上看,表达普遍性的复合句子似乎只比准句子的直接组合多了一些诸如“如果……,那么……”这样的东西。弗雷格把这些东西称为“思想联结剂”或“思想构造者”。弗雷格认为正是有了思想的联结剂,这些思想的不满足部分和字母a的涵义结合起来,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没有这些思想构造者,2个完整的思想部分同样不能相互结合。

我们可以把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假言复合句子的结构、涵义和意谓对应关系用表3表示。

表3中联结词“如果……,那么……”没有意谓,这不难理解,弗雷格承认有的符号是没有意谓的,但是它总是有涵义。我们可以从表2和表3中看到,普遍句子的构成部分在意谓层面上只对应了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句子的真值是由概念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二)普遍性思想的真值条件。

弗雷格认为对于一个单称思想,“如果我们是不满足的部分保持不变,而完整的部分发生变化,那么就能出现下面的情况,无论取什么样的完整的部分,我们总得到一个真的思想”[3]。由此达米特得出一个结论:普遍性思想是真的,当且仅当我们用任一专名去替换不定指部分所得到的句子或复合句总是真的,换句话说,如果从普遍性思想中得到的所有特殊思想都是真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是真的”[4]。对于达米特的这种观点,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一个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句子的“真”是出于所有由之而来的特殊句的“真”的合取,因为我们实际上无法进行一个无限合取过程以确定普遍句子的真值。但是在很多种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进行无限合取就能够知道一些普遍句子的真值,进而相应地知道一些普遍性思想的真值。如对于“a与a等同”这样一个普遍性思想,我们并不需要进行无限合取,就可以直接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普遍性思想的真值。

实际上,理解普遍句的真值条件的关键在于理解弗雷格关于概念与对象的思想。弗雷格在《函数和概念》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是一个其值总是一个真值的函数”这一重要主张[2]。如同函数是不满足的,需要变元这个完整的东西来加以填充以产生一个函数值一样,概念也是不满足的,要用完整的东西来补充它。弗雷格认为对象是完整的,可以补充概念,而概念一旦得到对象的补充,就产生一个真值[2]。如对于“x是中国的首都”这个概念,如果我们用“北京”来填充它,所得到的值为真;如果用“上海”来填充它,所得到的值则为假。弗雷格的这种思想对于单称句显然是适用的,但是对于表达普遍性思想的简单句或者假言复合句又如何呢?在这些句子的意谓层面上出现的不是对象与概念,而是概念与概念。同样地,笔者认为,普遍性思想的真值条件其实就是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弗雷格对概念等级的区分使得我们能够把握普遍的简单句的真值条件,“一个普遍的简单句中省去了谓词便得到了一个以概念作为变元的第二层概念表达式”[2]。类似于对象处于概念之下,概念也可以处于概念之下,但是前一个概念必须在层级上低于后者,这样才能作为变元来补充后者。弗雷格把对象与概念的关系称为“第一层关系”,把第一层概念与第二层概念的关系称为“第二层关系”。对于“苏格拉底与自身等同”这个句子,我们知道它的真值,这表明我们理解了第一层关系,当然也理解了“与自身等同”这个第一层概念。因此,根据概念的值由对象决定的观点,当我们把“与自身等同”这个概念当作一个变元处于不定指字母所意谓的一个第二层概念之下时,我们就知道了普遍句的真值,也就知道了“与自身等同”这个普遍性思想是真的。

在弗雷格看来,一个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假言复合句的真值条件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另一种关系,即一个概念下属于另一个概念(概念的包含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实际上还是一个概念下属于另一个概念之下这种第二层关系的变形。一个概念下属于另一个概念表示的是,如果说“f下属于g”,实际上是说“对于所有的事物x而言,如果x处于f之下,那么x也处于g之下”[3]。因此笔者认为,普遍的假言复合句的真值条件是被我们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把握。当我们认识了概念之间的下属关系时,我们也便能够认识到该假言复合句的真值。

三、从一阶量化理论的角度看普遍性。

纵观弗雷格的思想普遍性理论,不难发现弗雷格很重视表达普遍性句子中的不定指部分,认为其隐含着普遍性的表达。弗雷格的这种观点与其著名的《概念文字》是密切相关的,“概念文字”是弗雷格分析思想普遍性的基础。“概念文字”是一阶逻辑的雏形,因此一阶量化理论将会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弗雷格的普遍性理论。

一阶逻辑表达普遍性的方式是对一个非空的个体域进行全称量化,而个体域中的元素是个体,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是个体词,包括常元和变元。全称量化的实质是用全称量词对全体变元进行约束,使之成为约束变元。这是对一阶量化理论的一个简单描述。

《概念文字》发表于1879年,它对弗雷格关于思想普遍性的理解有着重要影响。弗雷格对不定指字母的理解实际上隐含着一种全称量化思想。

弗雷格对于普遍性思想的形成有一段重要的论述:“如果我们是不满足的部分保持不变,而完整的部分发生变化,那么就能出现下面的情况,无论取什么样的完整的部分,我们总得到一个真的思想。”[3]“完整的部分发生变化”表明的是用变元来替代常元,因为如果只是用另外一个常元,如“约翰”来替换“苏格拉底”所得到的新句子———“约翰是有死的”所表达的思想将不会是“部分是真的,部分是假的”。并且,因为这个新思想“部分是真的,部分是假的”,所以这个变元是处在一定的范围中的,用一阶逻辑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这个变元是被约束的。

如果该变元是自由变元,由于开语句没有确定的真值,在弗雷格处处着眼于句子的真的情况下,这种情形显然是要被排除掉的。因此得到的新思想用一阶语言来表示就是衳f(x),即假言复合句中“a”将普遍性赋予了句子整体所表达的内容。所谓“字母a将内容的普遍性赋予整个句子”,实际上是对a的范围的界定,也就是一阶逻辑中量词辖域的表述。弗雷格对于普遍性的论述实际上是对全称量词的详细说明。弗雷格认为一个普遍性句子中量词的辖域应该包括整个句子,所以表达普遍性思想的假言复合句中的准条件句和准结果句并不表达一个普遍性思想。

弗雷格对于量词的分析,突破了自然语言中语法的束缚。自然语言中,通常是以“所有”,“每一个”这样的语言表示全称量词。根据我们在第一部分的论述,弗雷格认为“所有事物”一词并不表示对象,而只用来赋予这个句子内容的普遍性。这表明弗雷格将句子的内容看作一个整体,把量词看作对整个句子内容的断定,即把量词看作与句子内容不同的东西。即他把句子内容看作一个层次的东西,而把量词看作高一个层次的东西。这实际上就是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中建立一阶谓词时所包含的思想。这种关于量词的思想完全突破了自然语言的束缚,揭示了语言中的量词是更高一层的概念。

另外,个体域非空是一阶量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弗雷格也指出“如果并非所有事物都属于虚构范围,那么至关重要的就是有这样的对象。否则根本不能谈论思想的真”[5]。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七

摘要: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生态建筑基本特征的分析与合理设计,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建筑资源的良性循环,并且提高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实践表明,在贯彻环保理念的前提下,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未来建筑的潮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理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绿化;环保。

一、生态理论的概念和在建筑设计中的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生态与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居住理念正颠覆着人们的居住传统,“居家健康”跃升为城市焦点,大量的城市建筑设计都将生态与健康这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森林覆盖率”、“小区绿化率”、“水景房”、“山水房”等热点名词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讲,基于生态伦理的建筑设计,就像一场绿色的革命,提升了城镇化的品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建筑”的含义,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绿色生态建筑应体现出以下几条含义:(1)生态建筑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不破坏整体环境的前提下,对建筑的位置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给予人们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2)生态建筑本身要以“居家健康”为基础,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条件,包括冬暖夏凉型的气候条件、具备自我调节功能的生物气候条件等[1],其主要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的舒适,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人与建筑之间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具备良好的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空间。(3)生态建筑还要考虑到历史文化底蕴,不能一味地追求先进与开放,寻找到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平衡点,建筑设计理念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地的传统特色和人文环境。

二、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理论。

生态理论是从环境系统理论演化而来的,基于生态理论的.建筑设计,对于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具备未受污染的水源、有一定湿度且微生物含量较为丰富的土壤、清新而干净的空气,在安全性方面,能够抵挡一般性自然灾害的侵袭,其建筑资源还可以循环使用。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与合理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并非一味地将人作为核心,而是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众所周知,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所以此处的以人为本,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这两者是对等的,不能只顾一方而牺牲另一方,应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周围要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景色景观,此外还要注重室内环保,围绕人的身心健康这一要素,提升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尽量降低环境带来的污染,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二)对清洁能源的开发。

生态建筑不仅反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还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注重环保”已经成为生态建筑的特色标签。生态建筑中的各种能耗应降至极低的水平,无论是水电、热能还是建筑与装潢材料等,都要得到有效的使用。多开发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在环境保护中多出一分力。节能降耗是“低碳生活”的基础,更是“注重环保”的推力,在保障人们舒适、健康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节省有限的资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

(三)对资源的循环使用。

生态建筑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其建造的资源能够循环使用,该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所认可。当一所建筑被拆除时,旧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钢筋、玻璃、墙砖等,都要尽量回收利用,在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建筑的成本。对于一些内部结构尚未老化的旧建筑,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加固或改造,在满足人们新需求的同时,还能节省下一大笔建造新建筑的费用,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基于生态理论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人、建筑、自然”三大因素,利用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增强建筑物的性能,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加快建筑新技术的钻研速度,大幅度提升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企业要善于创新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提高生态建筑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智能型建筑技术要积极采纳和使用,通过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完成自身的跨越发展,设计与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生态建筑。

(四)降低对生物圈的破坏。

人文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在生态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高度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尽量多保护和打造人文景观,确保人文历史的连续性。设计生态建筑要深入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历史,与地方风情和地域特色融合在一起。建筑并非是死的,在人文景观的陶冶下,它会变得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富有内涵,完全扎根于当地的人文环境中,表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差异,体现出该区域的文化和传统[10]。此外,要促进自然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地形地貌还是湿地植被,都不得任意破坏,生态建筑尽量跟自然环境相融合,争取开发更多的绿色空间,并使生态建筑保持有活力的布局,杜绝废弃物与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跟建筑有关的废弃物及垃圾,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多种植绿树,以改善当地的气候,尽可能降低对生物圈的破坏程度。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与健康的呼声也更强烈。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应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不破坏环境及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多加强绿化工作的开展,打造符合当地历史特色的人文景观,多开发与使用清洁能源,全力提倡节能降耗,并利用合理布局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环保,尽量使用可循环的资源,以降低建筑成本,增加社会财富。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未来建筑的潮流,其“绿色、环保、健康”的内涵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包行健.基于可持续理论下的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节能研究――从国外生态建筑成果看我国的生态建筑及室内空间发展[j].室内设计,2007(2):2-6+24-26.

[3]赵继龙,刘甦,郑斐.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基于新兴生态理念的发展展望[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85-388.

[4]蔺宝钢,徐娅,胡仁锋.生态脆弱区的生物气候学建筑景观设计――河西走廊古浪地区景观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31-536.

[6]赵宏宇,高洋,王耀武.山地水敏性城市设计――基于“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理论的城市设计新思维[j].规划师,2013(4):86-91.

[7]张建新,王立国.生态经济学视角下建筑工程可持续建设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2(10):5-10.

作者简介:

连鑫1991年10月24日生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八

随着社会进步和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们更追求自己的事业成就和人生价值。家庭和事业兼顾的双重角色必然带来双重的时间需求,在时间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必须对自己不同的时间需求作出取舍。家庭、职业、个人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必然形成不同的时间分配方式。本文主要以劳动供给理论为基础,就时间分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是对劳动供给理论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对时间分配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对劳动供给理论的梳理。

现代劳动供给理论始于1930年罗宾斯关于劳动领域收入需求弹性的研究著作(转引自明赛尔,1993:20),此后经过道格拉斯(douglas)、杜兰德(durand)、朗(long)、贝克尔(becher)、明赛尔(mincer)等人的精心研究不断得到丰富发展,现已成为劳动经济学领域的核心理论之一。

“劳动供给”的概念一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界定:在宏观上,所谓劳动供给是指一定的人口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在微观上,劳动供给是指个人的时间利用方式选择,即个体在闲暇与有酬工作(有报酬工作与家庭生产)之间进行选择。(张抗私、周鹏、姜广东,:113)。在经济学中引入时间概念研究人类行为始于贝克尔,但运用劳动供给的相关理论研究女性的劳动参与问题始于明赛尔。所以两人都是运用时间概念研究劳动供给问题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研究是分析时间分配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

贝克尔将经济学理性选择假设延伸到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性别分工上,并首次引入时间概念分析家庭内部性别化的劳动分工,他认为:每个人把时间分配到各种活动上,就如同把货币收入分配到各种活动上,从花在市场劳动的时间中得到收入,从花在吃饭、睡觉、看电视等活动上的时间获得效用(贝克尔,1976:135)。他假设家庭是一个生产单位,通过综合运用市场商品与劳务、家庭成员的时间、教育及其他环境变量生产出健康、声望、精神享受等非市场商品。

家庭产出只取决于商品的总投入和总有效时间,要实现家庭的最佳产出就需要不同的家庭成员在人力资本上专门投资,作专门的时间分配,因此组成家庭的男女两性根据人力资本投资及生理上的差异进行分工。贝克尔指出在居民户中,具有市场资本优势的成员将时间专门配置到市场工作中,具有家庭资本优势的成员将其时间专门配置到家庭部门,通过这种时间的专门化可以实现家庭效用最大化(贝克尔,1981:6-33)所以,个体的人力资本因素及先天性别差异是影响家庭分工和个人时间分配的重要因素。

在时间类型的划分上,明赛尔认为贝克尔的两分法即市场劳动时间和非市场时间过度简化了的时间分配现状,他提出应该从劳动市场中支付报酬的工作、家庭生产时间和闲暇时间三个方面分析时间分配现状(明赛尔,1993:139)。学者格鲁诺也认可时间运用的三分法,指出应该从“工厂生产、家庭生产和闲暇三个方面研究时间运用情况”(reubengronau1,1977)。此后,运用劳动供给的相关理论对时间分配的研究多沿用了这种三分法。

明赛尔针通过经验研究认为:年龄、收入、工资率、受教育程度、参加工作年数、丈夫收入、有无子女、家庭偏好等影响劳动供给,因而影响其在工作、家庭与闲暇之间的时间配置行为(明赛尔,1993:25—233)。

总的说来,劳动供给理论为我们分析时间分配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首先,劳动供给理论对工作、家庭及闲暇时间领域的划分,为我们研究时间分配行为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其次,劳动供给理论对劳动者时间分配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们研究时间分配影响因素提供了量化指标,如劳动供给理论不仅提出了工资增加会对工作时间和家务劳动产生影响,工资的高低对家务工作时间会产生负向的影响性。同时,劳动供给理论指出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其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会对时间分配行为产生影响。

劳动供给理论的不足之处是,虽然人类行为与经济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人类作为复杂的社会性动物其行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性别文化传统,通过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性别意识、社会角色、工作家庭偏好等进行塑造和影响,进而影响个体的时间分配行为。

二、对时间分配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有关时间分配的理论研究。

有关时间分配的研究主要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和人口学领域,其中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国内经济学领域的时间分配研究主要以经验研究为主,朱楚珠认为妇女劳动力市场工资高,她们的时间价值就大,因生孩子中断其就业生涯引致的经济损失就大,孩子的机会成本会增大,因此高工资女性的生育意愿就会降低。

所以围绕就业和形成就业能力所支付的时间与生育、养育子女和维系家庭所支付的时间就成为女性时间分配研究中的重要因素(朱楚珠、王海涛,1995)。石红梅认为,如果社会对女性的劳动参与给予普遍的谅解和鼓励,使更多的女性选择市场劳动,进而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市场领域,那么女性就会减少家务时间,增加工作时间,同时对其闲暇时间也会产生正面影响(石红梅,)。

(二)经济学者对时间分配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贝克尔通过建立时间分配模型发现:报酬的非补偿性增加对工作时间的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前者增加工作时间,后者减少工作时间,但哪种因素占主导不能先验地决定。同时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时间密集型商品和产品密集型商品的消费随年龄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工作收入、年龄及孩子会影响人们具体的时间分配行为。舍特曼的研究表明,不仅工资会对家务工作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家庭中的琐事会对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间断性的干扰,降低家庭中生产重任担负者的市场生产力;如果妻子的时间更有市场价值,丈夫会在家务劳动上投入更多的时间(舍特曼,:296—298),也就是说,工资收入、夫妻市场时间价值的差异、家庭琐事的担负及婚姻中的平等分工都可能对女性的时间运用产生影响。

国内学者王琪延认为,影响生活时间分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宏观方面的时代特征如离婚率、晚婚化、未婚化等、生产力水平、居住环境会对时间分配产生影响;微观方面,生命周期、婚姻状况、孩子有无、丈夫收入、以学历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水平等都会影响到居民的时间分配行为(王琪延,:46-55)。石红梅通过对我国市场劳动供给时间的纵向研究发现:宏观层面的社会技术进步、社会第三产业发展、离婚率的上升及两性工资差等会市场劳动供给时间产生影响。她对时间分配研究进一步发现:社会文化、家庭的人均收入、财产支配能力、家庭所在地、夫妻资源相对差、孩子的数量及年龄、家庭支持、人力资本存量、婚姻状况等都会对已婚女性的时间分配产生影响。

总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经济学者主要以理性人假设和效用最大化假设为切入点,分析经济因素、家庭劳动分工、夫妻资源差异、人力资本因素等对个体时间分配的影响。

本文主要以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理论为基础,希望通过理论梳理和对时间分配研究的文献综述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通用篇九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近年来缺乏关注,面临衰退危机。根据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戏曲种类在1983年有373个,而到剩下了286个。业内专家估计未来戏曲剧种的消亡可能还会加速,传统戏曲传播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这门艺术是去是留?它的当下价值究竟是什么呢?而在笔者看来这门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积累,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而传统戏曲艺术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戏曲艺术本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门艺术需要继承和发展;二是它对社会、对人类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传统戏曲需要继承和发展。

(一)传统的道德感需要继承。

中国戏曲历史若从西汉时期的百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它包含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是中国千百年历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它根植于民间乡土,与人民群众感情深厚。而正如历史学者、文艺评论家解玺璋所说:道德感,就是中国戏曲的价值理念。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不是在学校里上政治课培养出来的,都是在听戏听出来的,都是从剧场里慢慢熏陶出来的。中国戏曲里边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都有。可以说戏曲不单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有着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甚至承载着中华传统文明的传播责任。

(二)传统形式需要发展和创新。

当下的社会娱乐休闲方式太多,分散了人们对戏曲这种传统娱乐方式的注意力,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几乎很少接触戏曲。

虽然戏曲舞台简陋,不如明星演唱会的激情四射或大型晚会的隆重大气,但就因为其简陋和鲜有道具才更能让人注重于演员的表演和剧情,充满了想象空间。传统戏曲声腔繁多,剧目数以万计,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段、美学特征、以及灿若群星的艺术家,它是华夏多样化的文化文明审美观念的集合。我们没有理由去舍弃这块瑰宝,更应该在当下逐渐消亡的趋势下保护和发展这门艺术。

当下的流行音乐中也会加入戏曲元素,如周杰伦在《霍元甲》中有的片段以京剧的青衣唱腔演绎,而陶喆的《苏三说》用到了京剧《苏三起解》的旋律等,还有一些歌词创作会借鉴戏曲剧目的念白。这些都说明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娱乐中还是有地位和价值的,戏曲艺术丰富了流行歌曲的文化意蕴,这是不同艺术的相互碰撞与切磋融合。

所以社会在发展变迁,传统戏曲也需要与时俱进,要有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一味墨守成规只会继续衰退,必须面向现实生活,开出时代的新花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传统戏曲对社会的价值。

(一)提高个人文化品位。

历史上的文人骚客多寄情于梨园,而他们编写的剧目都暗含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爱国情感等,这也就是戏曲剧本的文学性质。戏曲艺术表演有着独特的美感,演员在舞台上三两步便走遍天下,七八人即是千军万马,它用虚拟化、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它的程式、语言、旋律遵循着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这种抽象、写意的表演耐人寻味,这便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演的核心。它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观赏戏曲艺术可以领悟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人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丰富校园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十分重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艺术它包含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哲理思想等构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10月29日国家京剧院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进行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让在场的五千余师生们享受到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文化视听盛宴,感受到了国粹艺术的非凡魅力。这种戏曲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展开,能够普及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世界艺术经典进而更加热爱中华文化,这对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中华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

传统戏曲融合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思想,反应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价值观有着宣扬和教化的功能。古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中说: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是说戏剧有劝善惩恶的作用,这就像儒家提倡礼乐教化一样。当然,戏曲剧目中也有迷信、封建等落后低俗的内容存在,这就需要继承者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优秀向上的戏曲剧目广泛传播。也需要创作者创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好戏,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传统戏曲艺术既是历史的,又活在当下,它是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要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改进,使其精神风貌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中国戏曲永远在世界艺术之林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3]朱恒夫。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国戏曲[n].解放日报,-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