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文言文词类活用(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4:48:09 页码:12
2023年文言文词类活用(模板15篇)
2023-11-13 04:48:09    小编:ZTFB

总结是提高自己的必经之路,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优化自己的行动策略。总结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的纠正,保持书面语的规范性。以下是一些总结写作的佳作,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一

1、项伯杀人,臣活之(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

3、李牧连却之(课文宋苏洵《六国论》)。

4、外连衡而斗诸侯(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5、既来之,则安之(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

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这种活用,变为使宾语怎样,成了动词的使动用法。概言之,动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活用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2)动词的为动用法。

1、等死,死国可乎(课文《陈涉世家》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伏清白以死直兮(课文战国屈原《离骚》)。

3、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

4、巳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这种活用,变为为宾语怎样,成了动词的为动用法。概言之,动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活用二:动词的为动用法。

(3)动词活用为名词。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

2、追亡逐北(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4、住近湓江地低湿(课文唐白居易《琵琶行》)。

5、贾家庄凡为巡徼所陵迫死(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动词活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主+状+谓+宾。

动词不管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还是不该处的位置它都能活用,动词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必定活用为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有两种情况:动词的为动用法和动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二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动用法。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

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

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动用法。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

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

6.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三.动词活用为为动词。

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离骚》死,为……而死。

2.而世不能与死节者比。《报任安书》为……而死。

3.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用作动词:游水)《劝学》。

2.或师焉(“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

3.族秦者秦也(“族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

4.义不赂秦(“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

5.由山以上(“上”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師》军,驻扎。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師》鄙,把……当作边邑。

8.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師》盟,结盟。

9.鸷鸟之不群兮。《离骚》群,合群。

10.则耻师焉。《师说》师,学习。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师,学习。

1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礼,礼遇。

13.德何如则可以王?《齐桓晋文之事》王,称王。

1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齐桓晋文之事》树,种。衣,穿。

15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使眼色。

16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焦土,成为焦土。

17魏其,大将也,衣赭色,关三木。《报任安书》衣,穿。

1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祖,效法。

五.名词作状语。

1.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2.既东封郑(“东”作状语,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作状语,每天)《劝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和“下”作状语,向上、向下。《劝学》。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是项伯复夜去。(夜,充当状语,当晚)《鸿门宴》。

6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充当状语,每日、每夜)《鸿门宴》。

7.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日、时作状语。天天。)《归去来兮词》。

8.雄洲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

9.下临无地(“下”,作状语,向下)《滕王阁序》。

10..辇来于秦(“辇”作状语,用车子)《阿房宫赋》。

11.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

六.形容词作名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师》乏困,缺少的'东西。

2.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明,视力。

3.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甘肥,甘美的食物;轻暖,轻快暖和的衣服。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惑,疑难问题。

5.志不在小(“小”用作名词:小的方向)《鸿门宴》。

6.圣益圣,愚益愚(圣,圣人。愚,愚人。《师说》。

7.而大遗(“小”“大”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

8.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坚硬的兵甲。锐,锐利的兵器。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老,长辈。

10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明,明智。

七.形容词作动词。

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好,喜欢。

2.火尚足以明也(“明”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老,尊敬;幼,爱护。

4.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顷襄王。《屈原列传》短,揭短。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用作动词:用尽)《鸿门宴》。

6.齐彭殇为妄作(“齐”用作动词:看作相等)《兰亭集序》。

7.亲贤臣,远小人。《陈情表》亲,亲近。

8.不能独完(“完”用作动词:保全)《六国论》。

9.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用作动词:用到底,坚持到底)《六国论》。

1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用作动词:走到头)。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三

(一)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二)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7)。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2、乃丹书帛(用朱砂)。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四

1.但微颔之(《卖油翁》)“颔”转化为动词“点头”。

2.每至晴初霜旦(《三峡》)“霜”转化为动词“下霜”。

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转化为动词“用蹄子踢”。

4.妇抚儿乳(《口技》)“乳”转化为动词“喂乳”。

5.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转化为动词“说出”。

6.其夫呓语(《口技》)“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7.会宾客大宴(《口技》)“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

9.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

10.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转化为动词“保佑”。

1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寇”转化为动词“入侵”。

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转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毒”转化为动词“怨恨”。

16.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雨”转化为动词“下雨”。

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转化为动词“腰佩”。

(二)名词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天天”。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

4.下见小溪(《小石潭记》)“下”是“向下”的意思。

5.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6.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

7.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

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3.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4.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转化为名词,“飞奔的马”。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动词转化为名词,“产出”“收入”。

6.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故”“新”,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旧知识”“新收获”。

(四)意动用法。

1.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

2.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

3.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

4.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是“以我美”。

5.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是“以之为异”。

6.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耻”是“以……为耻辱”。

(五)使动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劳”是“使耳乱”“使形劳”。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

3.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之生”。

4.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心息”。

5.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五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4)。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4)。

3、天雨墙坏(雨,下雨,34)。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42)。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42)。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21)。

8、愿为市鞍马(市,买,45)。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57)。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220)。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二)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7)。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2、乃丹书帛(用朱砂)。

(一)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16)。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

3、跳往助之(跳,跳着)。

(二)动词作名词。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eee迷乱”))。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9、忿恚尉(使尉愤怒)。

10、凄神寒骨。

(四)意动用法。

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

3、闻寡人之耳者(闻)。

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

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11、

(五)为动用法。

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

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5、念悲其远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

(一)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49)。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6)。

3、披坚执锐(坚、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

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

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9、心乐之(以之为乐)。

(二)作状语。

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36)。

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75)。

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

(三)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36)。

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21)。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42)。

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42)。

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66)。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

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心乐之(乐,喜欢)。

10、凄神寒骨(凄、寒)。

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

15、毕力平险(毕,用尽)。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

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

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24、香远益清(远播)。

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姚宝强。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六

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烛之武退秦师》)。

伯说,与郑人盟盟:结盟(《烛之武退秦师》)。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荆轲刺秦王》)。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朝服:穿上朝服(《荆轲刺秦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左右既前,斩荆轲。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沛公军霸上。军:驻军(《鸿门宴》)。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于项羽曰:言:告诉(《鸿门宴》)。

沛公欲王关中。王:为王、称王(《鸿门宴》)。

不可不语语:告诉(《鸿门宴》)。

吾得兄事之。事:侍奉(《鸿门宴》)。

籍吏民。籍:登记(《鸿门宴》)。

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

刑人如恐不胜。刑:施加肉刑(《鸿门宴》)。

道芷阳。道:取道(《鸿门宴》)。

仕宦于台阁仕:任官(《孔雀东南飞》)。

头上玳瑁光光:发光(《孔雀东南飞》)。

映带左右带:环绕(《兰亭集序》)。

一觞一咏觞:喝酒(《兰亭集序》)。

歌窈窕之章歌:歌唱。(《赤壁赋》)。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东:向东进军(《赤壁赋》)。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打渔砍柴(《赤壁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游褒禅山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名:取名(《游褒禅山记》)。

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向上走。(《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识其本名(《游褒禅山记》)。

名词活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向东(《烛之武退秦师》)。

秦将王翦破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北:向北(《荆轲刺秦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上:向上(《荆轲刺秦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箕:像簸箕一样(《荆轲刺秦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鸿门宴》)。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的翅膀一样(《鸿门宴》)。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鸿门宴》)。

头发上指。上:向上(《鸿门宴》)。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间:抄小路(《鸿门宴》)。

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孔雀东南飞》)。

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孔雀东南飞》)。

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孔雀东南飞》)。

晚成单罗衫晚:在晚上(《孔雀东南飞》)。

西望夏口西:向西(《赤壁赋》)。

东望武昌东:向东(《赤壁赋》)。

有泉侧出侧:从旁边(《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损害(《烛之武退秦师》)。

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鸿门宴》)。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加高(《离骚》)。

长余佩之陆离长:加长(《离骚》)。

固前世之所厚厚:推重(《离骚》)。

千万不复全全:保全(《孔雀东南飞》)。

正襟危坐正:调整(《赤壁赋》)。

渺沧海之一粟渺:渺小得像(《赤壁赋》)。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露出白色(《赤壁赋》)。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游褒禅山记》)。

火尚足以明明:照明。(《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定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远:远方(《荆轲刺秦王》)。

群贤毕至贤:贤士(《兰亭集序》)。

少长咸集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兰亭集序》)。

死生亦大矣大:大事(《兰亭集序》)。

不知老之将至老:年龄老的时候(《兰亭集序》)。

入之甚寒,问其深深:深度。(《游褒禅山记》)。

常在于险远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游褒禅山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惑的地方。(《游褒禅山记》)。

动词活用作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留待作遗施遗施:遗施之物,纪念品(《孔雀东南飞》)。

往往有得得:心得。(《游褒禅山记》)。

而其见愈奇见:见到的景象。(《游褒禅山记》)。

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叹:感慨。(《游褒禅山记》)。

副词活用作动词。

极视听之娱极:穷尽,尽情享受(《兰亭集序》)。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游褒禅山记》)。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1、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听到(《荆轲刺秦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鸿门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鸿门宴》)。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止,制止(《鸿门宴》)。

樊哙侧其盾以撞侧:使……斜侧着(《鸿门宴》)。

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兰亭集序》)。

所以游目骋怀游:使……纵展;骋:使……开畅(《兰亭集序》)。

舞幽壑之潜蛟舞:使……起舞(《赤壁赋》)。

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哭泣(《赤壁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孔雀东南飞》)。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错误,弄错。(《游褒禅山记》)。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孔雀东南飞》)。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于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于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用于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数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于意动。用于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认为……晚(《荆轲刺秦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怪,认为……奇怪(《荆轲刺秦王》)。

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兰亭集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把……当作边邑(《烛之武退秦师》)。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以……为王,称王(《鸿门宴》)。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赤壁赋》)。

3、数词的意动用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兰亭集序》)。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七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2、遂命酒.(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作动词:摆酒席.)。

3、商人重利轻离别.(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作动词:看重,轻视.)。

4.浔阳江头夜送客在夜晚;名词作状语。

5.梦啼妆泪红阑干做梦;名词作动词。

6.歌以赠之唱歌;名词作动词。

7.钿头银篦击节碎敲碎;形容词作动词。

8.江州司马青衫湿沾湿;形容词作动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八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年中考语文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词汇总,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25、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

26、而竖其左膝。(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

27、居右者椎髻仰面。(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28、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2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

30、故外户而不闭。(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

31、虽乘奔吁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

3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3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4、每至晴初霜旦。(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3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

36、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3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

38、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动词用作名词):马。

39、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

40、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41、与余舟一芥。(同上)(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亲的微小。

4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43、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4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a指(争着往)高外;b指(争着往)远处。

4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传》)(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46、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47、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

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

48、一食或尽粟一石。(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

49、策之不以其道。(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

5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51、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5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腰间挂着)

53、余则袍敝衣处其间。(同上)(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54、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动手。

55、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笔。

5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57、如鸣环,心乐之。(同上)(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8、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5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60、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使……凄凉;b使……寒泠。

6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

6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即"做……太守"。

6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6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6、泉而茗者。(《满井游记》)(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

67、泉而茗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而歌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

68、红装而蹇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69、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

70、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

7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名词作动词):下大雨。

72、置人所罾鱼腹中。(同上)(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

7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同上)(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7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75、将军身被坚执锐。(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坚固的铁甲。b锐得的武器。

7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同上)(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77、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

78、天下苦秦久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79、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或以……为怪。

80、忿恚尉,令辱之。(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1、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睢不辱使命》)(名词用作动词):白色丝织物,指丧服。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

82、(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

8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

8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同上)(名词作动词):a用箪盛;b用壶装。

85、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同上)(形容词用作状语):a对外;b对内。

86、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a(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87、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长庄稼(长草木)

8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

8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亲近。

90、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疏远。

9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9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

9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

9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95、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

96、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9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98、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99、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10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10、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102、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

103、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104、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105、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10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10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108、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

109、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110、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

111、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九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十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文档为doc格式。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十一

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例如。

(1)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名”带宾语“其一处”,活用做动词“说出”。

(3)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宾客”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以宾客之礼相待”,可以翻译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招待”。(意动用法)。

(1)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例如。

(1)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中“诚”原为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感”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诚心之意。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废”原为形容词这里作“兴”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这里作荒废的事情讲。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中“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

(3)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中“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3)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7、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例如。

(1)邑人奇之(《伤仲永》)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十二

1.一狼洞其中(名作动,打洞)。

2.不能名其一处(名作动,说出)。

3.稍稍宾客其父(名作动,以宾客之礼相待)。

4.香远益清(形作动,远播)。

5.亲贤臣,远小人(形使动,亲近?远离)。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形作动,“使……苦”,“使……劳”、“使……饿”)。

7.此皆良实(形作名,善良老实的人)。

8.帝感其诚(形作名,诚心)。

9.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形作名,荒废的事情)。

10.其妻献疑曰(动作名,疑问)。

11.前人之述备矣(动作名,记述的`文字)。

1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名作状,用手)。

13.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名作状,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

14.山行六七里(名作状,在山上)。

15.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16.忿恚尉,令辱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17.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18.邑人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1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2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十三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某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固有词性,进而表达新的意义的'语言现象。掌握词类活用规律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能力。下面按照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分类将初中语文16册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归纳。

(一)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二)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7)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2、乃丹书帛(用朱砂)

(一)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16)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

3、跳往助之(跳,跳着)

(二)动词作名词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9、忿恚尉(使尉愤怒)

10、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四)意动用法

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

3、闻寡人之耳者(闻)

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

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五)为动用法

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

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5、念悲其远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

(一)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49)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6)

3、披坚执锐(坚、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

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

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9、心乐之(以之为乐)

(二)作状语

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36)

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75)

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

(三)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36)

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21)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42)

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42)

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66)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

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心乐之(乐,喜欢)

10、凄神寒骨(凄、寒)

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

15、毕力平险(毕,用尽)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

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

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24、香远益清(远播)

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十四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智子疑邻》。

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口技》。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口技》。

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口技》。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陋室铭》。

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狼》。

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狼》。

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狼》。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狼》。

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石壕吏》。

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三峡》。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

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观潮》。

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出师表》。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醉翁亭记》。

18、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满井游记》。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陈涉世家》。

21、攻、、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陈涉世家》。

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陈涉世家》。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陈涉世家》。

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陈涉世家》。

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陈涉世家》。

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木兰诗》。

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木兰诗》。

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桃花源记》。

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桃花源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唐雎不辱使命》。

31、{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子相梁》。

3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曹刿论战》。

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曹刿论战》。

36、驴不胜其怒,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踢。《黔之驴》。

3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童趣》。

38、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观刈麦》。

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行舟绿水前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次北固山下》。

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伤仲永》。

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核舟记》。

44、造化钟神秀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望岳》。

45、浑欲不胜簪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春望》。

46、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石壕吏》。

47、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湖心亭看雪》。

48、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湖心亭看雪》。

49、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

50、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岳阳楼记》。

52、歌以咏志歌: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观沧海》。

(二)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名词作状语,对外。内:名词作状语,对内。《隆中对》。

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小石潭记》。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

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愚公移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黔之驴》。

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夸父逐日》。

16、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两小儿辩日》。

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狼》。

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核舟记》。

20、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三峡》。

22、手自笔录手:名词作状语,亲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送东阳马生序》。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伤仲永》。

24、夜篝火,狐鸣呼曰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陈涉世家》。

25、四面竹树环合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小石潭记》。

26、中军置酒饮归客中军: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名词作形容词:

1、宜乎众矣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爱莲说》。

2、其色墨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核舟记》。

3、道阻且右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蒹葭》。

(一)动词作名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三峡》。

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与朱元思书》。

3、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隆中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木兰诗》。

5、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6、选贤与能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大道之行也》。

7、照无眠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水调歌头》。

8、入则无法家拂土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止增笑耳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狼》。

(二)动词作副词:

寻病终寻:动词作副词,不久。《桃花源记》。

(三)动词作状语:

忽啼求之啼:动词作状语,哭着。《伤仲永》。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1、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陈涉世家》。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陈涉世家》。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

6、乱花渐欲迷人眼迷:动词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钱塘湖春行》。

7、清风半夜鸣蝉鸣:动词使动用法,使……鸣叫。《西江月》。

8、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爱莲说》。

9、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与朱元思书》。

10、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马说》。

12、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唐雎不辱使命》。

13、因屏人曰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隆中对》。

(二)意动用法。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伤仲永》。

2、父利其然也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伤仲永》。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伤仲永》。

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大道之行也》。

5、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大道之行也》。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醉翁亭记》。

7、先主器之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隆中对》。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唐雎不辱使命》。

10、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子疑邻》。

11、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子疑邻》。

1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桃花源记》。

四、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陈涉世家》。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3、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论语十则》。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知识。

4、众妙毕备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口技》。

5、二男新战死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石壕吏》。

6、亲旧知其如此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五柳先生传》。

7、百废俱兴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岳阳楼记》。

8、落红不是无情物红:形容词用作名词,花。《己亥杂诗》。

9、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愚公移山》。

(二)形容词作动词。

1、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伤仲永》。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五柳先生传》。

3、如鸣珏环,心乐之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小石潭记》。

4、日光下澈澈: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小石潭记》。

5、吾义固不杀人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公输》。

6、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公输》。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出师表》。

9、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出师表》。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

1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口技》。

12、而日中时远也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远。《两小儿辩日》。

13、而日中时近也近: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近。《两小儿辩日》。

1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热。

凉: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凉。《两小儿辩日》。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陋室铭》。

16、惟言德馨馨:形容词用作动词,香气远播,美名远扬。《陋室铭》。

17、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尽。《桃花源记》。

18、明月别枝惊鹊惊:形容词用作动词,惊动。《西江月》。

19、香远益清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清: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清香。《爱莲说》。

20、既而渐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逼近。《观潮》。

22、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与朱元思书》。

23、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用作动词,清楚的知道。《五柳先生传》。

24、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光,吃尽。《马说》。

25、低绮户低:形容词用作动词,低照。《水调歌头》。

26、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渗湿或沾湿。

《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

27、波色乍明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发出亮光。《满井游记》。

2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怪。《陈涉世家》。

29、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用作动词,为……所苦。《陈涉世家》。

30、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陈涉世家》。

31、人恒过过:形容词用作动词,犯过失,犯错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形容词作状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小石潭记》。

(四)形容词作副词。

1、宾客意少舒少:形容词作副词,稍微。《口技》。

2、良多趣味良: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的。《三峡》。

张誉凡。

文言文词类活用篇十五

1.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25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