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国传说故事范本(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3:51:11 页码:14
最新中国传说故事范本(大全11篇)
2023-11-12 23:51:11    小编:ZTFB

总结是沉淀经验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怎样在总结中准确把握重点,避免过多的废话?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一

有一细长黑鬼,常出没于山西王遥家,有时作歌长啸,有时学人说话,还有时将粪秽投入人食物当中。王遥家人苦不堪言,请道士做法捉鬼也是不行。一日,王遥吃饭,鬼将猪粪投入王遥碗中,王遥泰然而食之,曰:以粪投我,我不怕。我最怕的是将金钱投我屋中。于是,每日鬼以钱投王遥家中,前后十余此,得银钱百余两。后鬼钱空而走。不复有鬼。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二

很早以前的一天傍晚,有个状元郎考取了功名,正踌躇满志、想着自己的美好前程。忽然一阵敲门声,状元郎掌灯开门。仔细一看是一女子,便问:“你是何人?为何敲门?”

“你是阿女!”状元郎走近阿女紧握抓阿女的双手问;。

“正是!我找你找的好苦啊!”阿女委屈地回答说;状元郎再仔细打量了阿女一番:布衣裙钗,平民之女。心想,自己身为状元郎,功名得手,前程锦绣。芳香吐艳争相笑,何愁秀女找不到。要与这布衣裙钗结为琴瑟,岂不是……。状元郎想到这里,脸色突变,厉声吼道:“根本没有此事!休要胡言乱语。”

“你给我滚出去!”状元郎狠狠地用力一下子把阿女推到了门外,将门猛地关闭。阿女悲愤万千,踉踉跄跄地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走去。

夜沉沉,秋风凉,阿女遇到负心郎,负心郎不吉祥,最终你看啥下场!

状元郎实在于心不忍,从门缝里瞧着阿女在黑夜中消失了。

没过多久,状元郎旧病复发,寻遍医,吃尽药,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状元郎忽然想到了阿女,后悔万分,到处打听阿女的下落,丝毫没有阿女的踪迹。状元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后来人们便传着四句话:

病愈牢记伤疤痕,

忘恩负义万不能,

怀揣良心大道走,

老天在上看得明。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三

粱武帝想要在他父亲的陵墓旁边修建寺庙,但是没有好木材,于是粱武帝便命令负责官员出去寻找。

当时有一个姓弘的曲阿人,家中非常富有,他和亲戚携带着许多货物,前往湘州经商。一年后他们造了一个木排,约有一千步长,木材粗大美观,世间少有。

当他们驾排回家走到南津港时,南津校尉孟少卿为了讨好朝廷,便以执法为借口对弘氏进行刁难。弘氏的衣服绸缎等商品,有些还没有卖完,孟少卿便诬陷说是在路上抢来的,并说这些衣物的制作超出了规定,不是商人应有的东西,结果判处了弘氏死刑,没收了他的木材,把这些木材用来修庙。孟少卿把这一判决上奏朝廷之后,便立即对弘氏执行死刑。

弘氏在被杀的那天对妻子说:“你把黄纸和笔墨放进棺材里,假如死后灵魂不灭,我一定要向阴司起诉。”又在纸上把孟少卿的姓名写了几十遍,然后把纸吞进肚子里。

过了一个月,孟少卿正在家坐着,突然看见弘氏向自己扑来。开始孟少唧还能边躲闪边抵挡,到后来就只好俯首认罪了。他只晓得不断地喊“饶命”,鲜血却从口里喷了出来,不久就死了。所有承办这个案件的官吏,以及在有关这个案子的奏章上签过名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不到一年,就全都死光了。

粱武帝父亲的寺庙刚刚修好,就无端被一场大火烧掉,烧得连一点踪影也没有了,连那些埋在地下的木柱的下端,也都变成了灰烬。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四

谢端,是晋朝福建侯官这个地方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又没有亲属,邻居们就轮流照顾他,把他养大。

谢端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自己独立谋生。他生性忠厚,勤劳规矩,彬彬有礼,性格恭顺谨慎,从不涉足不道德的事,乡亲们都夸他是一个好后生,很喜欢他。

但是因为家境不好,所以一直没有娶妻。乡亲们都可怜他、惦念他,共同谋划给他娶媳妇,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所以有时候,谢端就很羞怯的说:“我如此贫穷,怎么能够讨得起老婆呢?”

因此,他一直一个人过着孤单的生活。不过,这样也有好处,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他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谢端每天很早起床,去田里干活,直到太阳下山才收工,一日三餐就凑和着吃,晚上很晚才睡,在家里收拾家务。

有天,他耕田回来,在城下发现一个大田螺,像三升的壶那么大,金光闪闪,十分耀眼夺目。他觉得这个田螺是个稀奇的东西,就把它拿回家去,放到瓮中,用清水养着它。

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

谢端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谢端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这以后一连十几天,谢瑞每天起来到野外种田,等他回到家,就看见自己家中摆着热气腾腾的食物,有吃的有喝的,有汤有水,好像是有人特意给他做的。

他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心里想:“这一定是好心的隔壁大妈给我做的,我一定好好去谢谢她。”

谢端为了感谢大妈,就特意去向邻人道谢。邻居们都觉得受之有愧,纷纷说:“我们为你做的一切并不是要你感谢我们,大家都是邻居,应该互相帮助。”

谢端觉得邻居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又不好直接说,于是多次跑到别人家里,表达自己的谢意。

两边都不明白所以然,终于谢端直接说清楚,想问到底是谁每天给自己做饭,请他不用再费心了。

邻人们都笑着说:“你这个孩子,真是奇怪。你明明自己已经娶了媳妇,藏在屋里给你做饭,不但不让我们看她一眼,还说是我们帮你的忙,说我们给你做的饭呢,你给我们开什么玩笑?”

谢端无话以对,心里纳闷,难以释怀。

谢端感到十分的蹊跷,万分的惊讶,又找不出话可说,心里云山雾罩的,却不知其中缘故。他决定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为了弄清事情的端倪,有一天,天刚拂晓,谢端就像往常一样,出门去干活,天亮时悄悄地回来,在篱笆外偷偷地窥视自己的家,观察屋里的动静。

他看见一个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子从养田螺的瓮中出来,到灶前,点起火,做起饭来。

谢端看得真真切切,连忙飞快跑进门,直奔那个瓮边去看那个大田螺。

可是瓮里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他就又跑到到灶下去找那个女子。

那个女子没想到谢端会突然回来,一下子措手不及。她急忙想要回到瓮中去,却被谢端拦住走不了。

谢端问那个女子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给我做饭呢?”

女子回答说:“我是天河中的白水素女,是天帝的女儿。天帝知道你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你,又见你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我下凡来帮助你。派我暂且给你看守房合,做饭做菜。十年之内,使你家中富裕。等你将来找到妻子时,我自当回去。那时我再回到天上去复命。可是现在我的使命还没完成,却被你如道了天机,我的身份已经暴露,就算你保证不讲出去,也难免会被别人知道,我不能再呆在这里了,我必须回到天庭去。”

谢端再三请求她留下,她始终不肯。这时,天上忽然刮起风,下起雨,白水素女瞬间身形一收就离去了。

白水素女留下的螺壳,有非常神奇的作用,放一点米谷在里面,就是满满一壳,不管用多少,米谷总不见少。

谢端感激神女的恩德,特地为她造一座神像,逢年过节都去烧香拜谢。而他自己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神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家里丰衣足食,只不过没有大富大贵而已。

几年之后,有个乡人看中谢端为人,就把女儿嫁给他。他娶了妻子,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日子。后来谢端做了官,官至县令、郡守。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五

从前,大黑山有一对老夫妻,以种瓜种豆糊口。他们六十开外,还是无儿无女,过着冷冷清清的日子。无花的野地蝴蝶看不起,无儿的夫妻受别人的气。可怜的老夫妻常常对着地里的蛤蟆叹冷气:不求好男,不想美女,有一个蛤蟆样的儿或女也叫人心里欢喜。

一年,老夫妻的瓜地里结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南瓜。他们把这个南瓜抱回家里,用刀一砍,南瓜里“咚”地跳出了一个碗大的蛤蟆。蛤蟆落地,没有“咕——呱”的叫声,却说起了人话。这亲亲热热叫了一声“阿爹”,又叫了一声“阿妈”,还对老夫妻说:“我就是你们的儿子,我就是你们的娃娃。”老夫妻不嫌蛤蟆丑陋,也不认为蛤蟆难瞧,他们把蛤蟆抱在怀里,你抱过去,我抱过来。

妥底玛依开了十八回,蛤蟆长到了十八岁。天下的事情,它样样懂;地上的活计,它件件会。老夫妻哟,老倌像喝了米酒心里醉;老妈妈像吃了蜜糖,乐得合不拢嘴。

不料,一天蛤蟆对老夫妻说:“阿爹阿妈,我要讨媳妇。让媳妇给你们端饭送水,好让你们享几天清福。”老夫妻忙说:“乖儿,你就丢了这个念头吧。哪家的姑娘会来我们家做媳妇!”蛤蟆笑了笑,说:“听说国王家的公主非常漂亮,我要讨国王的公主哩……”老夫妻着急地说:“哎哟,乖儿莫说了,担心给人听到,传到国王耳朵里,会惹下杀头罪哩。”蛤蟆满有把握地说:“你们放心,不会杀头的。只要我亲自去说,国王会把他的公主嫁给我的。”说完,就一蹦一跳地走了。

蛤蟆来到了王宫,向国王说:“尊敬的国王,请你把公主嫁给我做媳妇吧。”国王一听,气得暴跳如雷:“你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给我拉下去,把它剁成肉酱!”

蛤蟆说:“尊敬的国王,担心我用太阳烤死你们全家。”

国王又冲着卫士大吼道:“别听他瞎说!快拉下去!”

不等卫士冲过来,蛤蟆朝天“咕——呱”地叫了声,霎时,太阳就变成一个大火球,把整个王宫烤得滚烫,国王、王后、王子、公主都热得泪如雨下,张着嘴巴直喘大气。

国王只有答应把女儿嫁给蛤蟆,边喘气边说道:“哎呀呀,蛤蟆饶了我吧,我把公主嫁给你。你三天以后来娶亲好了。”

蛤蟆朝天又:“咕——呱”地叫了一声,太阳又恢复了原样。

过了三天,蛤蟆骑着高头大马,来到王宫娶亲。国王便立即派了一队人马,前拥后簇,把新娘护到了蛤蟆家。没想到,揭开黑帕纱一看,新娘不是国王的公主,而是一个独眼丫头。于是蛤蟆气急了,骑上高头大马,冲进王宫,质问国王:“哼!你堂堂国王,竟敢骗百姓,把一个丫头当公主嫁了我!”

国王见没有骗过蛤蟆,便说:“蛤蟆呀,你不想想,你一身癞浆泡,七丑八怪,活像魔鬼,怎么配娶我的公主?好了好了,我再给你些金,再给你些银,作为陪嫁礼物,你就娶了那丫头吧。”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六

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小白兔要送给外婆一些新鲜的白菜。

在路上,小白兔遇见小山羊。

小山羊哭着说:“我的腿跌断了,没法找食物呢!”

小白兔见山羊这样伤心,就把白菜送给小山羊吃。

到了外婆家,小白兔把事情告诉外婆,它低着头说:“对不起,我没有礼物送给你呢!”

外婆笑着说:“好孩子,你能帮助别人,这比什么礼物都好呢!”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七

他跟这女孩一同住在大山中的一个村落里,两家隔了一条河,他每天都跟这女孩在这不深的小河里戏水玩耍,他还对天发誓长大我一定娶你做我的媳妇,伴随着日升日落他俩从孩童玩耍到要上学的年纪,一天他在这女孩的家门外听到了女孩的哭声,原来这女孩的父亲一直患病花了许多钱,在这女孩父亲的印象中女孩长大了迟早要嫁人的,能不能读书并不重要。可是这女孩非常非常的想去学校读书,因为她知道要想一辈子不待在大山里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是这女孩的父亲执意不允许,毕竟去山外读书是需要一定费用的。这男孩走到了这女孩跟前,握紧小拳头对她说:不要紧,我有力气我砍柴卖钱让你读书,从此以后这小男孩每天干完家务后都要去山上砍一担柴,尽管他还背不了许多的重量,女孩没有辜负男孩的心意,她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终于考上了重点高中,随后是知名大学。这男孩也一直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直把赚到的钱交给女孩让她能够读书,尽管工地很累,尽管有时还要受到别人的欺负。但他都忍受了下来,因为没有文化知识打工的人只能在城市中靠出大力来赚到钱,而他却不舍得多花一块钱给自己买件好点的衣服,一年四季他总是穿着工地的工作服。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八

元载,出身贫寒,官做到唐朝的丞相时,权力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的欲望无休无止。直到他被绞杀灭门之后,从他家中抄出有金银珠宝、钻石玛瑙、古董玩意……可是最让人难以置信的还有800石胡椒。据有人计算过,唐时1石重为现在的79320克,那么800石就是现在64吨。胡椒是唐朝人喜爱的调味品,只有国外天竺生产,也就是现在俗称的舶来品,属于高级消费品。对此,许多学者大为不惑。元载存这么多胡椒做什么?卖?怕是不缺这些钱;囤?又占地方,还得操心不要发霉变质,这些胡椒怕也不是一日之功能积蓄起来的。

宋朝时的贪官蔡京,是个断送了北宋江山的权相,他喜欢吃一种腌的食品,于是抄家后发现他家中有三间房子里放着满满的都是此物。

明朝中期,张佳胤在滑县任县令,有两个名叫任敬和高章的大盗。假称是锦衣卫派来的使者,前来见张佳胤。

两个“使者”径直走上公堂的台阶,面向北面站立,张佳胤心里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任敬厉声说:“这是什么时候,你这个县官就这么傲慢地对待朝廷派来的使臣吗?”张佳胤的脸色这才略有改变,离开了座位来迎接他们。任敬说:“我们奉皇帝御旨,恕我们不能施礼了。”张佳胤说:“圣旨涉及到我吗?”于是派人备下香案准备听“使臣”宣旨。这时任敬附耳对他说:“这圣旨不涉及到你,是关于没收耿主事家产的事。”当时滑县是有个耿随朝,在任职的地方因草场失火案件而受牵连入了狱。

张佳胤心里十分怀疑,便把他俩请入后堂。这时任敬牵持张的左手。高章推着张的后背,一同进入内室,坐到炕上。任敬掀开胡子笑道:“您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吧?我们从霸上来,听说您的府库里有一万两银子,希望您借给我们一些。”说罢,同高章一起拔出了匕首,放在张佳胤的脖子上。

张佳胤毫无惧色,从容地对他们说:“你们图的是钱,而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也怎么会因为吝惜钱财而看轻。

生命。

呢?即便你们不拔出匕首,我这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又能把你们怎么办呢?再说,你们既然自称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为什么又自己轻易地暴露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呢?如果让别人偷看到了,可不是对你们有利的事啊!”两个大盗认为他讲得有理,便把匕首收进了衣袖中。

张佳胤说:“滑县没有多少油水,哪能有这么多银子?”任敬拿出了他们的记事本,如数地说了一遍,由于知道他们掌握了内情,张佳胤就不再辩白,只是请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连累了自己的职位。张佳胤反复给这两人讲明利害关系,讲了好半天,这两人说:“我们有同伙,一共五人,您应该给我们5000两银子。”张向他们致谢,说:“这太好了,可你们两人的钱袋中能装得下这么多银子吗?再说,你们又有什么办法能走出我这衙门呢?”两个大盗说:“你考虑得确实有理,应当给我们准备一辆大车,把银子装在车上,我们按照奉圣旨逮捕犯人的老规矩,给您戴上刑具,不准许有一个人跟从你,如果有人跟上来,我们就先刺死你,等我们平安地带着银子骑上马逃走时,便把您释放了。”张佳胤说,“你们要是白天押着我在大街上走,县城里的人必定要阻拦你们,即便杀死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不如夜间行走方便。”两个大盗互相商量后,认为这个办法好。张佳胤又说:“府库里公家的银子上有印记,容易辨认,一旦有人辨认出你们手里拿的是府库里的银子,这对你们也没好处。这样吧,县城里有许多富户,我想如数从他们那里借出这5000两银子,交给你们,这样,由于不是从府库里取来的,既不会连累我这个县官丢了官职,你们也可以高枕无忧,岂不两全其美?”两个大盗更是觉得他的主意高明。

于是他写了一道公文,并传下话去,召县吏刘相来见。

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刘相到了后,张佳胤就对刘相编瞎话说:“我不幸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灾祸,如果被他们抓走,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如今锦衣卫来的官员很有能耐,能解脱我,我心里十分感激他们,我准备拿出5000两银子作为谢礼。”刘相吓得一吐舌头,说:“哪儿去筹集到这么多银子?”张佳胤暗中踩了一下刘相的脚,说:“我常见本城中的有钱人富而好义,我派你去替我借贷。”于是,拿过纸笔,写上某大户应当出银子多少两,某大户又应当出多少,等等,一共开列了九个人,正好凑足5000两的数目,而实际上这九个人都是捕盗能手。

张佳胤嘱咐刘相说:“朝廷派来的使者在这里,这九位应当衣冠整齐地前来拜见,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了银两,就故意装出一副穷相。”刘相领会了他的意思,出了衙门。张佳胤取来酒食,招待这两名大盗,而且自己还先动手吃喝,以消除这两人的怀疑,并且告诫这两名大盗不要贪杯,以免喝醉了坏事,这两个大盗对他更加相信了。酒喝到一半,刚才张佳胤招呼的九个人各自穿着鲜亮的衣服,打扮成富翁的样子,用纸裹着铁的兵器,亲手捧着,陆续来到了门外。

这九个人谎称:“您所借的银两已经送来了,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实在拿不出您要求的那么多银子。”一边说,一边还作出苦苦哀求的样子。两名大盗听说银子送到了,而且看到来人都像富豪的样子,不再怀疑。

这时张佳胤呼唤拿秤来,他又嫌桌子小,要来了府库中的长桌子,横放在后堂。在抬进桌子时,又随之进来了两个县吏。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桌,一个处于主位,一个处于宾位,高章则始终不离张佳胤的身边。这时,张佳胤就拿起砝码对高章说:“你不肯代我来看看够不够分量吗?”高章稍稍靠近长桌,那九个人捧着手中裹着的兵器,竞相来到长桌前,张佳胤乘机脱身,大声高喊:“捉贼!”任敬起身去扑他,没扑到,便在厨房中自刎。人们活捉了高章,经严刑拷问,又获知王保等其他三名强盗,于是就立即通缉追捕,但这些强盗已逃亡到了京师。张佳胤给主管京师治安的陆炳呈上公文,陈述此事,陆炳把这些强盗全部捉拿归案,并处以极刑。

战国中期,著名军事家乐毅率领燕国大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齐国只剩下褛莒和即墨这两座城了。乐毅乘胜追击,围困褛莒和即墨。齐国拼死抵抗,燕军久攻不下。

这时,有人在燕王面前说:“乐毅他不是燕国人,当然不会真心为了燕国,不然,两座城怎么会久攻不下呢?恐怕他是想自己当齐王吧。”燕昭王倒不怀疑。可是燕昭王去世,继位的惠王马上用自己的亲信名叫骑劫的大臣去取代乐毅。乐毅知道于己不利,只得逃回赵国老家。

齐国守将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家田单,他深知骑劫根本不是将才。虽然燕军强大,只要计谋得当,一定可以击败。

田单首先利用两国的士兵都具有迷信心理,他要求齐国军民每天饭前要拿食物到门前空地上祭祀祖先。这样,成群的乌鸦、麻雀结伙地赶来争食。域外燕军一看,觉得奇怪:原来听说齐国有神师相助,现在真的连飞鸟每天都定时朝拜,弄得人心惶惶,非常害怕。

田单的第二手,是让骑劫本人上当。田单派人放风,说乐毅过于仁慈,谁也不怕他。如果燕军割下齐军俘虏的鼻子,齐人肯定会吓破胆。骑劫觉得有道理,果然下令割下俘虏的鼻子,挖了城外齐人的坟墓,这样残暴的行为激起了齐国军民的义愤。

田单的第三手,是派人送信,大夸骑劫治军的才能,表示愿意投降。一边还派人装成富户,带着财宝偷偷出城投降燕军。骑劫确信齐国已无作战能力了,只等田单开城投降吧!

田单最绝的一招是:齐军人数太少,即使进攻,也难取胜。于是他把城中的1000多头牛集中起来,在牛角上绑上尖刀,牛身上披上画有五颜六色、稀奇古怪图案的红色衣服,牛尾巴上绑一大把浸了油的麻苇。另外,选了5000名精壮士兵,穿上五色花衣,脸上绘上五颜六色,手持兵器,命他们跟在牛的后面。

这天夜晚,田单命令把牛从新挖的城塘洞中放出,点燃麻苇,牛又惊又躁,直冲燕国军营。燕军根本没有防备。再说,这火牛阵势,谁也没有见过,一个个吓得魂飞天外,哪里能够还手。齐军5000勇士接着冲杀进来,燕军死伤无数。骑劫也在乱羊中被杀,燕军一败涂地。齐军乘胜追击,收复70余城,使齐国转危为安。

田单可以算是善于运用各种因素壮大自己声势的典范。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九

春秋时期,虢国屡次侵犯晋国,晋献公便决定灭掉虢国。大夫荀息想了一个计策:“虢国与虞国唇齿相依,我们可以先从虞国借道讨伐虢国,等灭了虢国,就能顺道灭掉虞国。”

晋献公认为虞公未必会答应借道。

荀息说:“虞公很贪婪,如果我们把垂棘的美玉和屈地的良马送给他,他必然见利忘义,痛快地答应我们的要求。”晋献公也很珍爱美玉和良马,不愿轻易予人,因而沉吟不决。荀息便说:“这只是权宜之计,等我们灭了虢国之后,就去讨伐虞国,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取回美玉和良马了。”晋献公权衡之后,同意了荀息的提议,派他带着美玉和良马前往虞国游说。虞公见到这些珍贵的礼物,喜出望外,当即允诺借道给晋国。

虞国的大夫宫之奇是位有识之士,他对虞公说:“有一句谚语说:‘唇亡齿寒。’如果嘴唇不存在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我们虞国和虢国就是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旦虢国灭亡,那我们离亡国之日就不远了。所以坚决不能允许晋国借道。”虞公心里只有美玉和良马,根本不理会宫之奇的意见。

宫之奇见忠言不被采纳,无奈之下率领族人逃往国外以求自保。他在路上感慨道:“虞国就要大祸临头了,只怕到不了新年就会沦为晋国的附庸。”

晋国的大军穿过虞国国土直抵虢国都城,虢国人做梦也没有料到晋军竟然会从虞国的边境冒出来,还没来得及抵抗,就成了亡国奴。晋军班师回国时,经过虞国国都。虞公毫无戒备地到城外犒劳晋军,祝贺他们凯旋。晋军乘机突然发难,擒住了虞国君臣,之后进城夺回了当初贿赂虞公的美玉和良马。直到此时,虞公才如梦初醒,后悔自己不该贪财而不听信良言,但为时已晚。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十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对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特别是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除了在艺术界深得敬仰和追捧,他在对待朋友和做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和谦逊,也同样被人所尊敬。

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是张大千的好友,二人也都以擅长画马闻名,而徐悲鸿的名声却始终比赵望云大,赵望云就有些不服气。有一天,赵望云单独问张大千:“人家都说徐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我们俩到底是谁画得好?”张大千不假思索,说:“当然是他的好。”赵望云听了很是失望,追问为什么,张大千笑着说:“他画的马是赛跑的马和拉车的马,而你画的则是耕田的马。”一句看似玩笑的大实话让赵望云不得不点头认同。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学生设宴为他饯行,邀请着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举杯先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众宾客莫名其妙,梅兰芳也不解其意。张大千忙笑着解释:“你是君子,唱戏动口;我是小人,画画动手。”一句话引得满堂大笑,也让梅兰芳对张大千的为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不断学习各种传统绘画技巧、赴敦煌耗时三年描摹石窟壁画……长久以来,张大千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一个痴迷艺术的画家形象,然而,幽默的张大千却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他更真实的一面。对赵望云询问的坚持事实,当面说真话;对梅兰芳的不摆架子,恭敬尊崇之心,则充满了谦虚、低调的人生态度。通过幽默的话语,让人看到一个大师的风范,如此坦荡的胸襟和谦逊品性,和他的作品一样值得敬仰。

中国传说故事范本篇十一

清朝年间,实行八股取士,众多文弱书生都前往京城赶考。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那场禁锢了思想脱离了现实的应试期间。

当时岭南之地有个举人,名叫胡云,应试八年都没有高中,这一年是他参加考试的第九年。此时的胡云年已而立,背影佝偻,满脸沧桑,尚未娶妻生子,生活的压力逼迫着这个落魄的书。胡云想如果今年再不高中,那他只能弃文躬耕,劳作于田野中了。

应试的前一天,胡云背着偌大的包裹准备找一家借宿的旅店,他在京城的大街上挨家盘问,不是价格太贵就是掌柜的嫌弃他一身的穷酸模样。但天无绝人之路,最终胡云在京城的郊区找到了一处客栈,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气氛淡雅,适合于读书,虽然离贡院比较远,却不会误了考试。

客栈的掌柜是一个精悍的中年人,身材高挑秀雅。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姿态娴雅,是个有品位有涵养的人。胡云第一眼见了掌柜就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最后一问才知,掌柜的也曾参加科举考试多年,多次不中,郁郁寡欢之下,找了这样一处僻静之地做起了生意。

掌柜感慨二人相似的遭遇,顿时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免了胡云的住宿,将他安排在了一间上好的客房中。

胡云住下之后,开始认真地温习起随身携带的四书五经来,不知不觉间,夜幕四合,天已经暗沉下来。这时胡云陡然感觉到一丝困倦。便摊开了被褥,正准备入睡时,忽然外面狂风巨作,一阵劲风吹过,将窗户掀了开来。借着微弱的灯光,胡云看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飘飘然地从窗子中飘近来,身材婀娜,体态轻盈。

思忖到这里,他一边后退,一边哆嗦地说:“姑娘,我与你平素无怨无仇,你为什么找我?”

那姑娘听完后,幽幽地说:“公子你不必慌张,小女子早就幽居再此,一直再等你。昨天承蒙阎王大赦,说在今晚你会迁住在此,让我前来助你金榜题名。”

胡云听了,刚才惊惧的心稍安了下来,又听女孩谈吐温雅,面色亲善不像是厉鬼幻化而成,纳闷地说:“我与姑娘平生素未谋面,姑娘何故要祝我夺榜?”

那姑娘听胡云这样问,缓缓地移步到房子正中间的客桌前坐下来,轻声说道:“公子,你不认识我了?”

胡云定定地看了姑娘一眼,一脸茫然地摇头,说道:“姑娘,这话从何说起。”

那姑娘怅然叹息了一声,说道:“看来公子真是忘了我,好吧,你听我慢慢叙来。公子你还记得十二年前的那个月朗星稀冬日漫雪的夜晚吗?你途径周云道的时候,恰好碰见一个年幼的小女孩瘫坐在路边。当时天气阴冷,那个女孩只穿了一件薄薄地红棉袄,冻的脸色铁青,公子你怕小女孩有事,将自己身上的唯一一件较厚的冬衣,披在了她的身上,并问她何故在此,怎么不回家?女孩后来告诉你,她家境窘迫,父母又深受封建思想毒害,重男轻女,眼看生活每况愈下,无计可施之下,那女孩的父母将她遗弃在路边。”

胡云听女孩说起这事,才隐约想起自己十八岁那年,拜访完好友之后,在大雪飞舞的夜里是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只不过最后他将自己身上的一件冬衣留给女孩后,自己就匆匆回家了,以后再没有女孩的讯息。

那女孩看胡云舒展开的神色,猜想他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接着说道:“公子,我就是那个你以前帮助过的女孩。”

胡云看女孩眉眼之间确实跟十二年前的那个女孩颇为相像,不禁叹息道:“时光荏苒,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姑娘还能寻到我,可见姑娘是一个心肠积善,懂的知恩图报的人。”

胡云又看眼前的姑娘已是魂灵之身,感伤不已,心想,她最后还是命途多舛,没有逃过命运的轮回。

第二天,天气清爽,胡云起床收拾了一下,便向贡院赶去。前来赴京赶考的人很多,大街上人潮如海,摩肩接踵,胡云费了很大劲才穿过茫茫人海赶到了考试地点。可还是迟了一步。主考官嘴上流着两撮山羊胡,身体富态,一脸的奸诈伪善像,看胡云迟了,愣是不让胡云进考场,将他堵在门外。胡云好言相求,最后主考官说,要进去也可以,只不过要留下三十纹银作为开路钱。

胡云听到是昨晚那个美貌女子的声音,顺手向身后摸去,不知何时,一个大大的钱袋挂在了自己的腰带上。胡云打开来一看,正好是三十两纹银,而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那女子的身影。

胡云大喜过望,急忙赶到主考官前将银子递到了他的手里,进了考场。

二个时辰之后,胡云和一众考生都出了考场。正当他走在路上时,耳边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问:“恩公,你考的怎么样,这场会试有没有把握考取到功名。”

胡云向身后望去,发现还是看不到那女子的身影,只得朝刚才声音发出的地方苦闷地回答道:“八股取士,限制了应试者的思维,格式严格,文章空虚,我恐怕很难有大的作为。”

那姑娘听了,安慰道,恩公大可不必失落,小女子自当助你考取功名。

胡云听后,心中一喜,正准备向那姑娘道谢,喊叫了几声,都没有人回应。想必那姑娘早已经离去了。就一个人匆匆回了客栈,收拾好行装,转身回到了岭南老家。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这天胡云正在房中看书,有俩公差进来道贺,说,胡云,你已高中榜眼,请速收拾行装随我们一道回京受职。

胡云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是那个美貌姑娘帮了自己,心中感激不已。他当官后,一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从不做徇私枉法的事,他还时常告诫手下:“在世为人,要多行善事,广积福德。”因为他知道帮别人就是再帮自己。而那个以自己的公职之便,为难考生借机敛财的主考官最后也被胡云一纸弹劾,罢免了公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