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3:00:23 页码:8
最新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优秀8篇)
2023-11-18 03:00:23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在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表达得当,避免冗长和啰嗦。以下是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篇一

我们上学期学的《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从本质上揭示资本,而第二卷则是从资本的运动中揭示资本的性质。

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我们直观得到感觉是钱是可以生钱的,如大老板有钱开工厂,在经营顺利的情况下他就能不断地赚钱。用《资本论》中的公式就表示为g—g′。但学过《资本论》一卷的同学都知道,所谓的“钱生钱”只是表像,资本家是通过剥夺工人的剩余劳动来获得剩余价值的。然而,一卷中只是抽象地给我们揭示这个本质,那么在实际当中资本家怎样才能顺利实现预付资本的增殖呢?在阅读了第二卷的第一篇以及结合老师的讲解后,我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阅读第二卷,我首先学习到的是货币资本的循环——。这种单个资本自始点g(货币资本)出发,顺利经过上述轨迹的各个环节,最后实现增值后重新回到始点货币资本形态的一次运动过程就是货币资本的循环。资本循环抽象地概述了资本的一次完整运动过程,从过程中可清晰地看出,产业资本只有依次完成购买阶段(g—w)、生产阶段(w…p…w′)和售卖阶段(w′—g′)三个阶段组成的资本循环才能实现预付资本增值的目的。其中购买阶段(g—w)是货币资本执行购买生产要素职能,为资本增值运动的准备阶段。

但是g—w从形式上看就是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是价值从货币形式向商品形式的转化。为什么说这是资本运动的一个阶段?为什么说这里的货币是货币资本呢?经过了学习第一章,我知道了,是因为货币所购买的商品的特殊性,这里货币购买的是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可以创造剩余价值的。所以不是行为的形式,而是它的物质内容,是那些和货币换位的商品的特殊使用性质使得这里的货币是货币资本,是资本运动的一个阶段。从生产过程(w…p…w′)中也可以看出,以货币形式预付的价值,现在正处于一种实物形式(w)当中,在这种实物形式当中,它作为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的价值存在,即作为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存在。而与w交换的是价值量相等的只是形态不同的g,所以就再次验证了这里的g也就不是普通的g,而是货币资本。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在实际生产当中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一定量的资本分配到a和pm上的问题。经过学习我知道了,要购买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必须足以使所有工人的劳动量得到充分的利用,是由一定数量的工人所要耗费的超额即剩余劳动的量决定的。因此,如果我们以后有机会开工厂做老板,在与工人签订的劳动契约生效前必须购买好充足的生产资料,因为如果没有生产资料工人的剩余劳动就无法吸收,可能会造成用来购买a的资本的不到很好的补偿,使得企业盈利水平低甚至是亏损。

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篇二

这真是一本经典经济论著。要读懂它很难,虽然马克思尽量用最通俗语句和严密科学逻辑,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政治经济学里念。这一点从《资本论》全书很少用复杂公式和晦涩难懂词汇就可以略见一斑。而我说他难懂也仅单单指马克思在本书中,运用了几乎涵概了当时社会各领域最新科学知识,既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两大宏观领域几乎所有科学知识。详细广泛研究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可以考证各种现象,并创造性阐明了未来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篇三

《资本论》的第一次阅读完成于大约2019年6月,“现代经济学”素养的缺乏,并不妨碍理解这样的文本。但是哲学素养的缺乏显然成为极大的阻碍,文本谈论了太多抽象的“形态”、“形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当时的主要收获可以概括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曾迫使我不得不转而开始阅读一些辩证法方面的材料。时隔4个月,在依然缺乏自信的情况下,我想稍微检验我在此前在两个方面的阅读。部分地,也可以作为年终时重读《资本论》的一个提前的准备。

作者写道:“除了价值形式那一部分外,不能说这本书难懂。”又写道:“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

此前我的理解却是:从商品、货币到资本化的商品和货币、虚拟资本,所有这些属于价值形式的范畴。柄谷行人在《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中讲理解“价值形态论”是理解《资本论》的关键。我的第一次阅读没有给“价值形式”以足够的重视,更未发现什么“价值形态论”。这将是我的第二次阅读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作者写道:“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象是近于一些琐事。”指的是“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这样的“经济的细胞形式”。柄谷行人在他的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表面的同一性和本质的差异性同在,后者是关键的。琐事并非琐事。

作者写德国“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这并不是作者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进一步发展,作者写《资本论》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是刻画事实,而不是表达对资本主义的喜爱或者憎恶。作者说:“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是对苦于发展和不发展的解释。

作者接下来写道残酷的剥削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在有着统计数字的英国,也在于德国和西欧大陆其他国家。“决不要在这上面欺骗自己”。紧接着写道“正象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起了警钟一样,十九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给欧洲工人阶级敲起了警钟。”由于欧洲工人受到激励从而起来抗争,首先是英国发生明显的变革,这“已经十分明显”,作者认为将“一定会波及大陆”。“在那里,它将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那要看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而定。”资本家是逐利的,“所以,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除去。”

并非统治阶级由于某些思想家的启发而领悟到了更为人道的形式,统治阶级随时都可能领悟,时机取决于“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因此”,作者紧接着写道,“我在本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无疑,这里是说希望借助于叙述(使得统治阶级采取较人道的剥削形式的)英国工厂法的之所以发生,来启发其他国家的工人去采取相似的斗争。“一个国家”、“其他国家”这里指的当然都不是笼统的整体,不是统治阶级,而是指工人阶级。我认为,作者本可以明说,但是他莫不是没有摆脱泛灵论的影响?一个“国家”怎么能是进行“学习”的主体的呢!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里的叙述上继续着文学式的、泛灵论的缺憾,一个“社会”怎么能是进行“探索”的主体呢,作者无疑是应该说工人阶级(或其思想家)探索到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认识到了规律无法但是无法改变它,却可以“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分娩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给工人阶级带来的痛苦。

“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作者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固然在感情上,革命者马克思憎恶剥削者,但是具体的剥削者个人,在他看来却仅仅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这种认识造成一个豁达的人道主义的精神,但是也导致一种逻辑上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唯有消灭“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才能消灭剥削者;只消灭生产关系,而不消灭肉体。

所以,工人阶级的革命是暴力,但绝不能同于血腥的屠杀。工人阶级的革命者既憎恨敌人,却可以毫不矛盾地爱着敌人。

“……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那里坦率地说,在德国,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现有的劳资关系的变革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可避免。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威德先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会提到日程上来!这是时代的标志,不是用紫衣黑袍遮掩得了的。这并不是说明天就会出现奇迹。但这表明,甚至在统治阶级中间也已经透露出一种模糊的感觉: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奴隶制得以废除以及资产者为什么废除奴隶制,其缘由在于他们主张一种于资本主义有利的变革。其次,尽管统治者(以及他们的辩护者黑格尔)惯常于反对变革(主张稳定),但统治者的反对变革也无非也是出于利益的考量,而不因为任何抽象于利益之外的理念本身的正确。

记得以前看到某个西方政治著作家的话,说集权和极权的区别在于,集权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专制,而极权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专制,因为它深入人心,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从心里认同这种专制独裁。而现代社会,正是一个资本所统治的极权社会。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看作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资本家用一定量的预付资本,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从而以工资的形式取得自己劳动的报酬。这一过程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公平的:资本家和工人,分别作为劳动力的买方和卖方,平等的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的交易;资本家可以选择雇佣这个工人,也可以选择雇佣那个工人,工人可以选择受这个资本家雇佣,也可以选择受那个资本家雇佣。表面上看来,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完全符合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

但是,在这表面之下,掩盖了事实的真相,那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它的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资本家所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大秘密,就隐藏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差别之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比如,在一个10小时工作日内,工人以10000元的原料,生产了20190元的产品,那么,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10000元(20190元减去10000元)。劳动力的价值,是指劳动力的维持费用,即: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体力和脑力,在一天之中所要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比如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了一天,获得5000元的工资,那么,这5000元就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

工人为资本家劳动10小时,创造了10000元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平均每小时劳动创造1000元价值。而他实际上获得的工资却只有5000元,也就是说,他只有5小时在为自己劳动,而剩余的5小时,全部是无偿的为资本家劳动。这剩余的5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的利润的来源。——如果没有剩余价值,则资本不可能增殖,资本家不可能获得利润。

在雇佣劳动中,劳动者(工人)的所有劳动都表现为为自己的劳动;他为资本家提供的无偿劳动(剩余劳动)掩盖在他的工资的面具之下。在奴隶劳动中,奴隶的所有劳动都表现为为奴隶主的劳动;即使是奴隶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也表现为奴隶主的财产。在徭役劳动中,农民在一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劳动,在另一段时间内在地主的土地上为地主劳动,即服徭役。

在雇佣劳动和奴隶劳动中,劳动者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点仅在于,雇佣劳动的成果表现为劳动者自己的财富,而奴隶劳动的成果表现为奴隶主的财富;前者是隐蔽的剥削,后者是赤祼祼的不加掩饰的剥削。在徭役劳动中,劳动者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

典型的奴隶劳动,如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和内战以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奴隶制。在奴隶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奉“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和其他的劳动资料一样,都是奴隶主的财产的一部分。在雇佣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奉自由、平等。我在稍后会论及,为什么这种自由平等的理念,落实到现实中,会成为它的反面,甚至形成现代社会中资本的极权统治。

通过对雇佣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平等的商品交换规律,会演变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买方和卖方在对等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交换,起初并没有产生任何问题。但是,当交换的商品变成劳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时,异变便开始了。劳动力的使用形成劳动,而劳动创造价值,因此,劳动力便可以与资本进行交换。(劳动力本身不是价值,它不可以与代表价值的资本进行交换。)这里的欺骗性在于,工人天真的以为资本所购买是他的劳动,他得到资本所付的工资,他与资本间的交易就算完成了、两者就扯平了。而实际上,工资所购买的,并不是他的劳动,而是他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只是他的劳动的一部分,即他的劳动力的维持费用。而他在自己的劳动力的维持费用之外所创造的价值,则无偿的为资本家所占有了。

因此,在劳动(劳动力)的买卖这一特殊的商品交换过程中,拥有资本的一方,日益富裕,享受着社会进步的果实,而拥有劳动力的一方,日益贫穷,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一切历史必然性的悲剧皆落到了他们的头上。正如在奴隶劳动之中,物质生产过程的所有血泪都是奴隶的血泪一样。

命运是否真的存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说是有命运的。奴隶不能摆脱他作为主人工具的地位,(注意,不要把个别奴隶的解放,甚至跃升为奴隶主,等同于奴隶地位的改变;横扫罗马本土二十年的汉尼拔,也曾是奴隶哩。)这是奴隶的命运。而奴隶的现代后裔,雇佣工人,则再也不会重复祖先们那种直接隶属于人、作为工具而存在的命运了。他们变成了隶属于资本的奴隶,但在面对他人时,他们可以有权宣示自己的独立了。

宗教把命运神化为永恒,正如资本把它的剥削权力神化为永恒一样。在基督教,现代的资本家打上了上帝选民的印记,而雇佣工人,则等待着末日审判那未知的命运。说白了,资本就是现代社会的上帝。

现代社会,就其性质而言,是排斥多神教的。一元化的基督教,是最适合资本的宗教。

顺便提一下,关于财产继承权的问题。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曾经饱含人类同情的善意关怀,说过这样的话:政治权力的继承已经成为过去,经济权力的继承是否也有一天会消失呢?父亲把政治权力传给儿子,是不合法的,那么,父亲把经济权力传给儿子,又为什么是合法的呢?罗素说,我看不到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两者之间的区别。他认为,或者说他希望,经济权力的继承,也终有一天会消失。

除了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二者之间的对比,他找不出本质的区别外,罗素没有给出任何关于这个论点的论证。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为什么经济权力的继承会走政治权力的继承那条老路,走到最后全社会都认为它是非法的。——除了惊叹罗素这种天才的类比和想象力外,就是一串问号了。

但在马克思这里,我找到一点线索。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资本家和工人,一个拥有资本(劳动资料的所有者),一个拥有劳动力。劳动不再像文明初期那样,是劳动力对劳动资料的主动、自觉的占有,而异化为了后者对前者的强制的、有计划的压榨。资本家把财富传给子孙,实际上是把剥削他人的权力传给了子孙。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改变,“财富的继承直接意味着剥削权力的继承”这一规律便不会改变。资本从父亲的手中传给儿子,换一个角度来看,更易于理解事情的真相:资本把自己的代表从父亲换成了儿子;人的生老病死丝毫不会影响资本的增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继承权背后所隐藏的真相,那就是:这仅仅只是一个资本所有者变化的过程,就像a把手头持有的股份转让给b一样,问题的实质没有任何改变。

因此,即使现代社会的法律规定废除继承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会有丝毫影响。

但是,历史的来看,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时,继承权才会消灭;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继承权就会自然随之消灭。在现代社会,要强制的消灭继承权,只有带来反面的效果,正如罗刹国曾经搞的集体农庄、老毛曾经搞的人民公社一样。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样的政治权力传承模式,可以在古时候获得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即使实行选举制、规定领导人任期的古罗马,在其灭亡之后的一千年岁月里,其民主制会被西欧人弃之如敝屣。

即使有传说中尧舜禅让制的光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也没对皇帝的家族继承问题提出过疑问。不要据此断定中国古人愚昧、中国古代思想家没水平,连民主都没人提。今人笑古人政治权力的继承,而后人也将笑今人经济权力的继承。今人笑古人不知政治领域的民主,而后人也将笑今人不知经济权力上的民主。某些借此贬低中国文化的所谓教授学者,只不过是落在世界历史的资本主义角落里坐井观天的可怜虫罢了。

当然,从马克思(1818-1883)的时代到今天,虽然仅仅一百余年,但现代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曾说,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现在看来,事实并非这样简单。马克思的估计有点儿乐观了,他低估了技术进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促进。

20世纪的技术进步,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这种技术进步,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有可能,(有人说二战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二战可以说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但绝不是反应物本身。)而技术进步反进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它焕发青春活力。普通人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变得更加富有,主要是得益于技术进步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增长一方面减少了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在其总的劳动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大大的加强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另一方面使得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在量上有巨大的增长。即是说,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相对的增长了,但绝对的减少了。

要更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需要论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机器对人类劳动的保存(只有在大工业中,在机器生产中,人类才得以保存过去劳动创造的价值。),这里暂不打算涉及。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论中很大篇幅便是对大工业生产的研究。绝不能说马克思没有观察到技术进步的作用,只是他当年看到的技术进步,相比起20世纪的来,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些以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否定19世纪马克思的研究的人,只能说明他们没有认真的阅读过马克思。观察一个人对另一个论著的批评是否恰当、水平有多高,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翻看另一个人的论著,只看看这个人的批评本身就够了。大部分人的批评是自说自话,连对手的观点都没搞清楚就开始瞎掰。比如,把现代经济学与马克思的理论直接对立起来的人,一定就是在玩盲人摸象的把戏。

在本质上,现代社会并没有变。虽然它自19世纪以来在生产力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它仍是资本主义的。

关于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是水平最高的。比如马尔库塞写过《单向度的人》,提示现代人的所谓自由的虚伪性,一方面是自由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限制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完整的阅读过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虽然大学里曾十分钟情于他们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属于社会文化批判,与马克思的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批判不同。但是,正是有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文化批判才有可能。要深入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马克思是不可不读的。理解了《资本论》,对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就更易理解了。

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篇四

洋洋205万的思想巨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简称《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一部改变世界面貌的著作。马克思在这部作品中对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理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同时吸收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方法,也受到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里叶、圣西门等人的影响。他以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论述了(原始)个体资本经济增长方式运行的规律,揭露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剩余价值的秘密,是对原始个体资本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性批判,是产业劳动阶级弱势群体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明辨自己劳动价值,争取社会利益的锐利思想武器。

本文主要涉及的《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在《资本论》第三卷完成的时期,股份公司和股份经济的发展,使资本关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马克思对此也做了相当篇幅的论述。首先他认为,股份制的出现能有效提高资本的集中度,“积累,即由圆形运动变为螺旋形运动的再生产所引起的资本的逐渐增大,同仅仅要求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的集中比较起来,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行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其次,他在《资本论》将股份制当做资本主义社会的潜在否定因素,“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也就是说,股份制是一种与私人资本相对立的社会资本,是对私人产业的扬弃,代表了“生产的社会化”。在高度评价股份制的历史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也指出:股票的“票面价格往往与市场买卖价格相背离,因而,它们必然成为投机的对象。”

从上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股份制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股份制对于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也指出:“有不少人担心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所以让你们深圳和上海先搞试验。看来,你们的试验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可以搞股票市场的,说明了资本主义能用的东西,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事实上,《资本论》中并没有将股份制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来描述,相反地,马克思将其作为生产社会化的重要促进因素来看。股份制企业作为一种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性质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性质,不是它本身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形式赋予的。由此,在学理上来分析,我认为股份制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形式。

事实上,在实施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后,国有经济呈现良性发展。有关数据表明:从1991年到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从65%下降到42%,但同期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却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利润从402亿元增加到2048亿元,增长近5倍。以广东丝绸集团为例,2000年,广东丝绸集团下属市县两级的丝绸进出口公司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行业面临全线亏损。实施股份制改革以后,到2006年时,广东丝绸以233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成为我国最大的丝绸进出口企业。因此,经过多年的理论完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然而,关于国企股份制改革的尺度争论很大,有人认为股份制改革过快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公有制面临挑战;也有人认为股份制改革过慢,政府对国有控股企业干预太多阻碍企业自身良性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有论述到:“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而经营的企业。它的建立离不开信用制度。”就是说股份制将社会的分散资本集中起来,因而在国有控股的前提下,股份制并不是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出现国有资产,主要是在股权转让的环节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导致国有股份被私人侵吞。而这恰恰说明了应该加强各方股东的互相制衡,实现有效监督。“就是政府制度与企业制度同时改革,避除以前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使政府成为一个与现代制度相适应的机构。”与此相对的,我们应该重视国有控股企业的垄断问题,外国资本很可能参股垄断国有企业从而转移巨额利润。恩格斯就在《资本论》中补充道:“竞争已经为垄断所代替,并且已经令人鼓舞地为将来由整个社会即全民族来实行剥夺做好了准备。”我们在国企股份制改革中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竞争性国有企业,应该彻底改变国有资本产权单一,“一股独大”的现象,通过引进非国有资本使之真正变成混合制企业,形成企业内部多元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格局。

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企业制度与信用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本身的经济性质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国有控股企业其性质仍旧是公有制经济。在实施国企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依旧要以《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全球化及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同时抓好宏观调控与配套改革,将国有企业改造成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篇五

马克思18出生,距今2,1883年去世,享年65岁。

20岁开始发表第一篇文章,47岁出版第一卷《资本论》。

这本书当年出版后卖的很快,在德国工人阶段中很畅销。

为了写作,摘抄了很多笔记,可谓呕心沥血,由于多年疾病困扰,一再中断了写作。

2

序言中写到“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资本论》第一章比较难以理解。可能有些读者看了前面就看不下去了,这也是马克思在法文版出版序言中提醒的。

他认为法国人总是急于追求结论,渴望知道一般原则同他们直接关心的问题的联系,因此,他很担心读者不会继续读下去。

他的名言是: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上学时抄写过很多遍。

3

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政治经济学研究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情感,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例如,英国高教会派宁愿饶恕对它的39个信条中的38个信条进行的攻击,也不愿饶恕对其现金收入三十九分之一的攻击。

4

1848年,资本主义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正是欺诈盛行的时候。

无私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文丐就是那些思想陈腐,只会套用旧体写作来讨好世俗,借以谋生的文人。

精明、贪利的实干家。以教授资望而自负。

德国官僚阶层擅长各种知识杂拌的官房学。官房学是16-18世纪德国有关行政、财政、经济和其他学科组成的统一的课程,是当时德国官僚候补人员必修训练科目。

5

在自然科学上通用的是公制度量衡,在世界市场上通用的是英制度量衡。这就是经济实力催生出的话语权。

你做生意用的计量单位都是人家的,好比现在美元计价,汇率损失,汇兑成本自然是弱者承担。

1825年至1867年,每十年反复一次出现停滞、繁荣、生产过剩和危机的周期。

马克思毕生研究英国经济史和经济状况。

财富和实力这种令人陶醉的增长,完全局限于有产阶级。

6

马克思是具有分析能力的思想家。他去世后,连反对他的人也拜服他的伟大了。

他历经20多年文坛争论、战斗,久经历练后,再无人敢否认马克思写作上的认真态度了。文坛战争中获胜。

他经常批评有些学者怀有偏见、不学无术、追逐名利。

打笔墨官司,文字对决,文章对战,像一个绝顶高手,横扫当时的欧洲文坛,把那些教授、学者、新闻从业人员,辩驳的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

可谓荡气回肠,有料有能量,文能提笔著文章,武能投笔战群伦。

7

人身上的社会角色(将军和银行家)显得重要,而人本身极其卑微。

一切劳动都是脑、神经、肌肉、感官等生理上的耗费,健康、精力、活动正常是前提。

劳动时牺牲了安宁、自由和幸福。

人生下来没有带镜子,是从别人身上来反映自己的。以某种方式彼此为对方劳动。

我们的体力和智力是我们唯一的原始财富。

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篇六

“只是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f·a·哈耶克语——哈耶克也是伟大的哲学家与演说家。

马克思只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那么他决不可能写出《资本论》,这是我从哈耶克语中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一点。

刚刚接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主编时,就纯粹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论分析、图表分析等等来说,还能接受,但书中大量引用《资本论》中的话来分析微观中的概念、理论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时,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无知。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

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

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些罢了。换句话说,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着《资本论》思想的痕迹,试以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两例以作说明。

马克思在简短的论述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提出了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后来又提到了国际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新技术的普遍化,超额剩余价值又要小于这个差额,直到这个差额为零,即超额剩余价值为零,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归结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由于时代的限制,问题论述到此,但若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既由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追溯到了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而这样一追问产生了现代西方经济许多理论的理论基础。

为此,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衬衫生产厂商进一批货,根据衬衫生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情况为每件10元,而作为要进货的我必想低于10元一件购货,而只有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厂商才能满足我的要求,而厂商为了赢得客户,压跨竞争对手也愿意低于10元向客户供货,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超额剩余价值要小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接下来的问题是超额剩余价值比差额要小多少呢?这逻辑的推理必然是取决于客户对生产厂商个别价值的掌握情况,对于社会价值每件10元,这是厂商与客户都十分清楚的。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而个别价值,厂商是完全了解的,但客户并不知道厂商的个别价值到底是多少,厂商为了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可能接近差额。

在交易中占尽优势,会全力隐瞒自己的个别价值,由于客户对厂商的个别价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据不完全信息。猜测想一个个别价值作为参考,——9元一件。因此,给自己规定了进货的波动范围——9.4—9.6元一件,对厂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个别价值是8.9元一件,厂商也不会不断的根据客户的不完全信息,猜想客户猜想个人别价值。(厂商与客户利润的分成应是假设不变的),假设厂商的判断为9.1元,这样生产厂商与客户都高估了“个别价值”,对客户的估计,厂商取得了优势,同时,客户对厂商的估计客户占了优势,在交易中,两种优势趋于抵消,以社会价值为标准,以对个别价值的水完全判断为基础。厂商与客户很可能以偏离9.45元一件不大的价格成交(假设厂商与客户名义利润分成是1:1,取决于社会生产水平)由于厂商与客户都认为自己占了优势,因而厂商与客户之间的交换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厂商实际个别价值为9元,厂商猜想客户猜测想的个别价值也为9元。

因而交易时为9.5元,谁也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说不上愉快,但公平,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假设的个别价值列出无数种情况,看到厂商与客户悲伤、欢乐、公平与不公平各种排列组合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种组合情况,取决于厂商与客户猜想的个别价值的值的组合情况,而个别价值的组合情况又取决了厂商与客户根据对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又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一句话谁了解的信息多,谁就能在交易中取胜,显然,就一般情况而言,生产厂商总是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绝不是某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总有一定的问题根源、思想根源,对“0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的分析,它完全可以作为住处不对称原理的问题根源与思想根源。

如果说把“超额剩余价值”与“信息不对称原理”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的话,那么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与马克思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g—w的分析联系起来,后者只能相当于体力劳动。实在没有太多比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处,或者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抄袭,当然,这是值得鼓励的一种抄袭。

“从内容来看,g—w是表现为g—w,……货币额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g—w际事表示g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这种是的关系实际上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是以吸收劳动量,是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即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将怎样选择一定的资产组合(资产结构)以实现利益的极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资产怎样分配于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前者是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后者是能通有对资产怎样占有获得最大价值的非生产过程,前者论述的只是怎样分割货币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论述人是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而且还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通过三者的分配情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总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比前者有了很大发展,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了这天是为了适应时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论创新,而思想上,完全没有何独到之处。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即是,马克思对货币分割的分析是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基础的,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从前人那继承过来的,并不是对托宾的偏见,主要在于说明《资本论》的思想性。

对此两个问题的分析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遍阅读之后的一点感受,第一遍阅读明显比第一遍有了很大进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是还是由于思维的缺陷,还有许多看上去不流畅之处,思维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维速度。我想也坚信。通过第三遍、第四遍……的阅读,问题一定会慢慢的解决。

以上是本人读《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点感受,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一步体会到了怎样阅读,仅仅为了读一本《资本论》,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本论》。

欢迎大家的阅读。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述挑战做出回应,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结构时,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c+v+m。c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c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新价值m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

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非常直观而且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工人接受。

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罗宾逊的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为劳动成果的积累而发展成为资本家,她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对立,又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转化。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劳动者同时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许多人已经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尤其是可以解释贪官污吏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剥削是以一定社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确立起来的经济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象。这是因为,在决定市场价格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包括自然垄断因素、历史形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都包含着对垄断条件的利用,因而从利用垄断条件进行竞争这一点上,不能区分剥削与非剥削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必然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价格通过正当的垄断和竞争获得一定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利润作为商品的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时也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无须否认,肯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承认劳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象,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劳动不该成为商品的问题,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任务。剥削作为对我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一定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判断剥削行为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市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的现象,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者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剥削现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一定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说的消灭剥削现象,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把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起来的实际运动和发展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资本论读书笔记如何写篇八

洋洋205万字的思想巨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简称《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一部改变世界面貌的著作。马克思在这部作品中对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理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同时吸收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方法,也受到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里叶、圣西门等人的影响。他以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论述了(原始)个体资本经济增长方式运行的规律,揭露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剩余价值的秘密,是对原始个体资本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性批判,是产业劳动阶级弱势群体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明辨自己劳动价值,争取社会利益的锐利思想武器。

本文主要涉及的《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在《资本论》第三卷完成的时期,股份公司和股份经济的发展,使资本关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马克思对此也做了相当篇幅的论述。首先他认为,股份制的出现能有效提高资本的集中度,“积累,即由圆形运动变为螺旋形运动的再生产所引起的资本的逐渐增大,同仅仅要求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的集中比较起来,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行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其次,他在《资本论》将股份制当做资本主义社会的潜在否定因素,“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也就是说,股份制是一种与私人资本相对立的社会资本,是对私人产业的扬弃,代表了“生产的社会化”。在高度评价股份制的历史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也指出:股票的“票面价格往往与市场买卖价格相背离,因而,它们必然成为投机的对象。”

从上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股份制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股份制对于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也指出:“有不少人担心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所以让你们深圳和上海先搞试验。看来,你们的试验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可以搞股票市场的,说明了资本主义能用的东西,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事实上,《资本论》中并没有将股份制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来描述,相反地,马克思将其作为生产社会化的重要促进因素来看。股份制企业作为一种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性质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性质,不是它本身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形式赋予的。由此,在学理上来分析,我认为股份制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形式。

事实上,在实施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后,国有经济呈现良性发展。有关数据表明:从1991年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从65%下降到42%,但同期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却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利润从402亿元增加到2048亿元,增长近5倍。以广东丝绸集团为例,20,广东丝绸集团下属市县两级的丝绸进出口公司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行业面临全线亏损。实施股份制改革以后,到时,广东丝绸以23.3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成为我国最大的丝绸进出口企业。因此,经过多年的理论完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然而,关于国企股份制改革的尺度争论很大,有人认为股份制改革过快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公有制面临挑战;也有人认为股份制改革过慢,政府对国有控股企业干预太多阻碍企业自身良性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有论述到:“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而经营的企业。它的建立离不开信用制度。”就是说股份制将社会的分散资本集中起来,因而在国有控股的前提下,股份制并不是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出现国有资产,主要是在股权转让的环节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导致国有股份被私人侵吞。而这恰恰说明了应该加强各方股东的互相制衡,实现有效监督。“就是政府制度与企业制度同时改革,避除以前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使政府成为一个与现代制度相适应的机构。”与此相对的,我们应该重视国有控股企业的垄断问题,外国资本很可能参股垄断国有企业从而转移巨额利润。恩格斯就在《资本论》中补充道:“竞争已经为垄断所代替,并且已经令人鼓舞地为将来由整个社会即全民族来实行剥夺做好了准备。”我们在国企股份制改革中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竞争性国有企业,应该彻底改变国有资本产权单一,“一股独大”的现象,通过引进非国有资本使之真正变成混合制企业,形成企业内部多元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格局。

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企业制度与信用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本身的经济性质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国有控股企业其性质仍旧是公有制经济。在实施国企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依旧要以《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全球化及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同时抓好宏观调控与配套改革,将国有企业改造成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