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学启蒙读后感(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11:19 页码:9
国学启蒙读后感(优秀9篇)
2023-11-13 09:11:19    小编:ZTFB

读后感是对书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总结和感受。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片段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感受。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难忘的读后感摘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一

《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内容又符合伦理道德,是以极有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二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书名叫《365夜国学启蒙故事》。看到书的封面觉得很好看,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所以我拿起书就认真地看了起来。

里面有个小故事,叫《王羲之教子》,我看了之后感触颇多。故事的内容是这样子的: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读完这则故事,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像王献之这样,学习他的毅力,学习他的坚持。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三

公元6月24日,中原大地河南,传来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消息:某书画学校的校长为了表达自己对一本国学书籍的敬仰之心,双膝跪在地上,把十万本同样内容的书,免费赠送给了郑州市的中小学生。

令校长“顶礼膜拜”的书,就是《弟子规》。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从学校到企业,到政府单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弟子规》的身影。

老师是谁,学历如何?

公元1647的一天,在绛州(现今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用哭声宣告了他的到来。弄璋之喜,让家人充满了期望,取名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希望他有朝一日登科及第,光宗耀祖,稍稍长大一些,就拜当地有名的夫子党成为师。

据史书记载,李毓秀的老师党成,字宪公,号冰壑。家境贫寒,幼年好学聪敏。习《尚书》、精《周易》。但在崇尚八股的科举制度下,虽有才学但屡试不第。二十八九岁还于童生在一起考试。一气之下遂绝意仕途,超然世俗而专志于学问。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寒洁素守,视世俗薰灼泊如也”。著作有《日知录》、《仰思录》、《学庸澹言》、《学思二编》等。是当时有名的大儒。

那么,我们结合古今学历标准来分析一下,党成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首先看清朝的考试制度。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一般士子(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国家正式学校学生资格的,统称童生。童生经过县学考试,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即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国家俸禄,可以做官。举人进而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由礼部举行的考试,称“会试”,考取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人,同时要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将参加考试的贡士分三个等级,称“三甲”。一甲称为“进士及第”,只有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为“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范进中举》很多人都学过: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接着又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中举之后,范进喜极而疯。因为,举人就能做官了,有俸禄了。

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相比,有学者提出,秀才应该与高中生类似,以此标准,李毓秀的老师相当一个初中生。放在今天,不仅想进学校当老师难,估计开个补习班都成问题,但由于他的真才实学,学术著作颇丰,在当地名气很大,很受大家敬重!

李毓秀作为富家子弟,他的家庭完全有条件选择其他有“功名”的老师,但选择了党成,这反映了他的家人及李毓秀本人对真才实学的渴望和尊重!

一生秀才之谜。

还得从老师党成说起。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据《直隶绛州志》记载:“李毓秀师从党冰壑游历近。”

老师党成所住的窑头村距李毓秀所在的周庄村不过两三里地。儿时的李毓秀便求学于党老师门下。根据史书记载,党成生于16。也就是说,李毓秀出生时,老师已经32岁了,当他入学时,当时党成已经快40岁左右了,名气大但却没有功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一气之下,绝意于仕途。”作为党成学生的李毓秀,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可能对科举考试产生不满,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而且他还跟随老师外出游历多年,老师对他的影响比之他人来讲可能更深。

因此,一种说法是考取秀才后,李毓秀不愿意再参加考试,和党老师一样,走上了一条“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道路。

另一种说法是李毓秀曾经参加过两次乡试,但都没有中,最后便放弃了。到底有没有再参加科举现在无法考证,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肯定,李毓秀后来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跟老师专心学术,超然世俗的品格分不开,他从老师哪里得到了做学问的乐趣,而不是把做学问当做求功名的工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认为:李毓秀能够放下功名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境富裕。

在当时,很多读书人求取功名既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高远目标,也有现实中的无奈。许多读书人出生于贫寒之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必须考上功名,吃国家俸禄。作为李毓秀来说,由于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他的求学是人生理想和乐趣,不再是谋生工具,放下功名也就容易。

捐官之谜。

李毓秀的捐官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李毓秀生活的时代是康熙盛世,当时有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也被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库的收入多少是个“死数”,但是花销却不是常数。就说战争,在康熙执政的六十几年中,先后经历了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等重大事件,也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费银无数,开支自然会大幅增加。如果再碰上地震、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国家的财力就会显得十分紧张,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捐官增加收入!因为是官方鼓励的一种行为,所以显得很是“正大光明”,在当时来说并不丢人。在一定程度,还有一部分“为国捐款”的色彩。

据统计,1672年到1676年,清朝共捐了500多个知县,而当时全国才有1300多个知县,清朝靠捐纳做官的比例最多的时候达到60%,也就是60%的官是捐纳,40%的官是走得正途,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一些大家,如李慈铭,这位晚清时期名倾朝野的著名学者。一生读书万卷,著作等身,经史百家无所不涉,而且成就卓越。著作将近50种,总字数约在七八百万以上。在考中秀才之后,又开始了在科场上的长途跋涉,先后辗转南北参加考试十一次,均未考中。最后,在朝为官的诗友周星誉劝说下捐了一个官。

那么,捐官的花费如何呢?据统计,一个地市级的干部,捐银9600两左右,约当于人民币250万左右;副市长级4620两,省级以上是16000两,县长一级需银4600多两,李毓秀的县丞就是副县长,需银980两,换算过来大约需要20多万人民币。由于李毓秀出生地主家庭,经济条件很宽裕,所以就家人就给他捐了一个官。

关于李毓秀捐官,还有另一个现实中的原因。这就是当时读书人的社会困境。

清朝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社会身份有四种:士、农、工、商。作为读书人的士,在其中的地位最高,士进可为官,退可为绅,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其他的为农工商。

一个人特别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人,要想专心致志的读书,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后盾,一是读书时的学费,一是读书时笔墨纸砚等费用的支出。而且一个人一旦走了读书这条路,他从此就可以不再下地劳动,其吃喝拉撒等等一切都由整个家族供养。供养他的源动力就是这个人将来“功成名就”之后必须反哺家族。也可以说,这个家族所有的希望都维系在他的身上,一旦落榜或弃学不读,这个被人仰慕的读书人立刻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从一个读书人的高度降到一个农民的高度。这样还不行,他还要面对同族人的轻视、怨恨甚致侮辱。李毓秀家中富裕,虽然不像其他的穷书生那样放弃仕途被人怨恨和歧视,但肯定会背负一定的精神压力。

从这个角度讲,在经济富裕的情况下,捐官对族人来说是一种交代,也能减轻李毓秀及家人的压力。

不管何种原因,我们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是当时的捐官跟现在个别官员的“暗箱”操作性质完全不同,是一种“拿得上桌面的”的行为;第二,捐官并没有影响到别人对李夫子的敬重,因为据县志的记载,他讲课时,“屋里站满了人,到处都是脚印”。

出生地、生卒不祥之谜。

这就牵扯到李毓秀的政治地位。

虽然秀才身份的李毓秀捐了一个官,但其实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清朝官员的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县丞略高于九品属于八品,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副县长。但是那时的副县长和现在副县长相比,在权力上的区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县里的所有一切只能由知县一人说了算,县丞的权力只能是“建言献策”,在知县耳旁吹吹风,出一点主意罢了。

没有较大的“功名”,获得的官职又低,虽然李毓秀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颇有名气,但生卒和生身之地却被那个非常势利的社会给忽略了。

事实上,史志本身就是很“势利”的。翻开山西新绛县历朝历代修订的史志,一些用今天的话来讲“有头有脸”、有着一官半职的历史人物的生平身世都录的十分清楚,有的甚至已经过了多年仍然十分详尽。比如,像做过晋国大夫的魏绛之八世孙魏文候,在县志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出生于新绛县横桥乡文候村,且注明其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而晋国大夫赵盾,儒家革新派人物荀子等等都精确到了这些人的生身之村。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势利的史志并没有影响子孙后代对李夫子的尊敬和热情,因为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精神上的“万里长城”—《弟子规》,可以防御种种错误和不良诱惑的侵袭,让子孙后代成为栋梁之才,可以给人民幸福,让社会和谐。

那么这部传世之作是如何写成的呢?

弟子规是如何“炼成”的。

学者王俊闳在他的《弟子规密码》一书中提到,李毓秀创作《弟子规》的资料依据和其它依据有三点:一是参考《论语·学而》、《礼记·曲礼》等文章;二是参考《童蒙须知》等书籍;三是结合自身生活。

第一、《论语》及《曲礼》对《弟子规》一书的影响。

1、参考《论语·学而》写成了《弟子规》的总序。

熟读《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李毓秀必定对这些书籍烂熟于心。在著书立说时,要参考圣贤著作,对其进行合理发挥符合封建社会的人伦常理,因此,李毓秀在创作《训蒙文》时没有脱离“圣人训”的大框框,以《论语》为基础,对弟子进行谆谆教诲,符合儒学常理。《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一句,而《弟子规》则将其作为全书总序,成为指导《弟子规》创作的核心思想。

2、参考《曲礼》成就了《弟子规》部分内容。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曲礼》是《礼记》中的一篇。《弟子规》在著述中,许多地方都参考了《曲礼》一文的章节。现将《曲礼》和《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作以比较,供大家参考:

《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弟子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曲礼》:“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弟子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弟子规》:“步从容,立端正。”

……。

第二、《弟子规》部分内容借取《童养须知》一书。

《童蒙须知》系南宋朱熹所作。朱熹是史上有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被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弟子规》中的许多段落都是依据《童蒙须知》改编的。部分内容如:

《童蒙须知》:“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童蒙须知》:“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此三者,要紧束,……”“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童蒙须知》:“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

第三、《弟子规》中部分内容,系李毓秀结合自身所处环境所创。

《弟子规》中部分内容体现着李毓秀所处的家庭环境。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一句,看似写得是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但表现的却是:一个仆人托盘置茶水而入,进门时轻轻的揭开帘子,退出时,绕桌宽转身而去的画面。此句是对李毓秀家庭环境的再现。再如:“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骑下马,乘下车”等等,其中的许多内容均是其实际生活的写照。

李夫子教育事业和对家乡的特殊“遗产”

《新绛县志》“书院、私塾”一篇记载“敦复斋”清初本州李毓秀创办,“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弟子著名者有姚吉士、阎廷玠等内容的记载。阎廷蚧曾是闻名一时的东雍书院的主讲人,该书院有房屋百余间,学田50余亩。房地租银每年35两,为书院膏火之资。生童来自州辖稷山、河津、闻喜、绛、垣曲等县。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自幼闻是言,于今犹深爱。

惟俭足助廉,粗粝胜借贷。

频见贪财俦,天理置度外。

敲骨兼吸髓,逼令众无奈。

但知肥橐囊,哪顾将人害。

毒刑几身遭,子孙作乞丐。

金钱转眼空,恶名传后代。

君去只一清,留得良心在。

安贫久忘贫,升沉且自耐。

况锺与徐缜,焉知未能再。

李毓秀传经授道四十余年,幼时一父两母的经历,个人婚姻因妻子先后病故而造成孩子三个妈的现实,客观历练了他处家理事的能力,也为他写出《训蒙文》奠定了基础,使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著作流传百世。

虽然夫子已经离我们有三百多年了,但他对当地的教化却影响至今,成为当地人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其中的“孝道”,当地百姓可谓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用当地一老者的话来说,在新绛,如果说哪个人最孝顺,说不上来的。因为在当地,奉行孝道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新绛的为人子女者,对父母谈不上百依百顺,但大都能送茶递饭、体贴入微,遇到父母头疼脑热,也都能侍候左右,端屎倒尿,于寻常之中彰显着大孝的内涵。这种蔚成风气的环境,可能与李夫子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的教诲息息相关。虽然,时下的年轻人未能亲耳聆听一代大儒的言传,但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生成的《弟子规》,毕竟滋养了他们的先辈,《弟子规》在这里已深入人心,到了“无须言教而自知”的地步。

引导语:下面小编将带你走近《弟子规》作者李毓秀,体味其人生的酸甜苦辣。

公元206月24日,中原大地河南,传来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消息:某书画学校的校长为了表达自己对一本国学书籍的敬仰之心,双膝跪在地上,把十万本同样内容的书,免费赠送给了郑州市的中小学生。

令校长“顶礼膜拜”的书,就是《弟子规》。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从学校到企业,到政府单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弟子规》的身影。

老师是谁,学历如何?

公元1647的一天,在绛州(现今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用哭声宣告了他的到来。弄璋之喜,让家人充满了期望,取名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希望他有朝一日登科及第,光宗耀祖,稍稍长大一些,就拜当地有名的夫子党成为师。

据史书记载,李毓秀的老师党成,字宪公,号冰壑。家境贫寒,幼年好学聪敏。习《尚书》、精《周易》。但在崇尚八股的科举制度下,虽有才学但屡试不第。二十八九岁还于童生在一起考试。一气之下遂绝意仕途,超然世俗而专志于学问。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寒洁素守,视世俗薰灼泊如也”。著作有《日知录》、《仰思录》、《学庸澹言》、《学思二编》等。是当时有名的大儒。

那么,我们结合古今学历标准来分析一下,党成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首先看清朝的考试制度。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一般士子(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国家正式学校学生资格的,统称童生。童生经过县学考试,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即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国家俸禄,可以做官。举人进而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由礼部举行的考试,称“会试”,考取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人,同时要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将参加考试的贡士分三个等级,称“三甲”。一甲称为“进士及第”,只有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为“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范进中举》很多人都学过: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接着又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中举之后,范进喜极而疯。因为,举人就能做官了,有俸禄了。

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相比,有学者提出,秀才应该与高中生类似,以此标准,李毓秀的老师相当一个初中生。放在今天,不仅想进学校当老师难,估计开个补习班都成问题,但由于他的真才实学,学术著作颇丰,在当地名气很大,很受大家敬重!

李毓秀作为富家子弟,他的家庭完全有条件选择其他有“功名”的老师,但选择了党成,这反映了他的家人及李毓秀本人对真才实学的渴望和尊重!

一生秀才之谜。

还得从老师党成说起。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据《直隶绛州志》记载:“李毓秀师从党冰壑游历近20年。”

老师党成所住的窑头村距李毓秀所在的周庄村不过两三里地。儿时的李毓秀便求学于党老师门下。根据史书记载,党成生于1615年。也就是说,李毓秀出生时,老师已经32岁了,当他入学时,当时党成已经快40岁左右了,名气大但却没有功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一气之下,绝意于仕途。”作为党成学生的李毓秀,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可能对科举考试产生不满,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而且他还跟随老师外出游历多年,老师对他的影响比之他人来讲可能更深。

因此,一种说法是考取秀才后,李毓秀不愿意再参加考试,和党老师一样,走上了一条“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道路。

另一种说法是李毓秀曾经参加过两次乡试,但都没有中,最后便放弃了。到底有没有再参加科举现在无法考证,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肯定,李毓秀后来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跟老师专心学术,超然世俗的品格分不开,他从老师哪里得到了做学问的乐趣,而不是把做学问当做求功名的工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认为:李毓秀能够放下功名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境富裕。

在当时,很多读书人求取功名既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高远目标,也有现实中的无奈。许多读书人出生于贫寒之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必须考上功名,吃国家俸禄。作为李毓秀来说,由于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他的求学是人生理想和乐趣,不再是谋生工具,放下功名也就容易。

捐官之谜。

李毓秀的捐官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李毓秀生活的时代是康熙盛世,当时有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也被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库的收入多少是个“死数”,但是花销却不是常数。就说战争,在康熙执政的六十几年中,先后经历了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等重大事件,也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费银无数,开支自然会大幅增加。如果再碰上地震、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国家的财力就会显得十分紧张,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捐官增加收入!因为是官方鼓励的一种行为,所以显得很是“正大光明”,在当时来说并不丢人。在一定程度,还有一部分“为国捐款”的色彩。

据统计,1672年到1676年,清朝共捐了500多个知县,而当时全国才有1300多个知县,清朝靠捐纳做官的比例最多的时候达到60%,也就是60%的官是捐纳,40%的官是走得正途,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一些大家,如李慈铭,这位晚清时期名倾朝野的著名学者。一生读书万卷,著作等身,经史百家无所不涉,而且成就卓越。著作将近50种,总字数约在七八百万以上。在考中秀才之后,又开始了在科场上的长途跋涉,先后辗转南北参加考试十一次,均未考中。最后,在朝为官的诗友周星誉劝说下捐了一个官。

那么,捐官的花费如何呢?据统计,一个地市级的干部,捐银9600两左右,约当于人民币250万左右;副市长级4620两,省级以上是16000两,县长一级需银4600多两,李毓秀的县丞就是副县长,需银980两,换算过来大约需要20多万人民币。由于李毓秀出生地主家庭,经济条件很宽裕,所以就家人就给他捐了一个官。

关于李毓秀捐官,还有另一个现实中的原因。这就是当时读书人的社会困境。

清朝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社会身份有四种:士、农、工、商。作为读书人的士,在其中的地位最高,士进可为官,退可为绅,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其他的为农工商。

一个人特别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人,要想专心致志的读书,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后盾,一是读书时的学费,一是读书时笔墨纸砚等费用的支出。而且一个人一旦走了读书这条路,他从此就可以不再下地劳动,其吃喝拉撒等等一切都由整个家族供养。供养他的源动力就是这个人将来“功成名就”之后必须反哺家族。也可以说,这个家族所有的希望都维系在他的身上,一旦落榜或弃学不读,这个被人仰慕的读书人立刻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从一个读书人的高度降到一个农民的高度。这样还不行,他还要面对同族人的轻视、怨恨甚致侮辱。李毓秀家中富裕,虽然不像其他的穷书生那样放弃仕途被人怨恨和歧视,但肯定会背负一定的精神压力。

从这个角度讲,在经济富裕的情况下,捐官对族人来说是一种交代,也能减轻李毓秀及家人的压力。

不管何种原因,我们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是当时的捐官跟现在个别官员的“暗箱”操作性质完全不同,是一种“拿得上桌面的”的行为;第二,捐官并没有影响到别人对李夫子的敬重,因为据县志的记载,他讲课时,“屋里站满了人,到处都是脚印”。

出生地、生卒不祥之谜。

这就牵扯到李毓秀的政治地位。

虽然秀才身份的李毓秀捐了一个官,但其实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清朝官员的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县丞略高于九品属于八品,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副县长。但是那时的副县长和现在副县长相比,在权力上的区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县里的所有一切只能由知县一人说了算,县丞的权力只能是“建言献策”,在知县耳旁吹吹风,出一点主意罢了。

没有较大的“功名”,获得的官职又低,虽然李毓秀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颇有名气,但生卒和生身之地却被那个非常势利的社会给忽略了。

事实上,史志本身就是很“势利”的。翻开山西新绛县历朝历代修订的史志,一些用今天的话来讲“有头有脸”、有着一官半职的历史人物的生平身世都录的十分清楚,有的甚至已经过了2000多年仍然十分详尽。比如,像做过晋国大夫的魏绛之八世孙魏文候,在县志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出生于新绛县横桥乡文候村,且注明其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而晋国大夫赵盾,儒家革新派人物荀子等等都精确到了这些人的生身之村。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势利的史志并没有影响子孙后代对李夫子的尊敬和热情,因为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精神上的“万里长城”—《弟子规》,可以防御种种错误和不良诱惑的侵袭,让子孙后代成为栋梁之才,可以给人民幸福,让社会和谐。

那么这部传世之作是如何写成的呢?

弟子规是如何“炼成”的。

学者王俊闳在他的《弟子规密码》一书中提到,李毓秀创作《弟子规》的资料依据和其它依据有三点:一是参考《论语·学而》、《礼记·曲礼》等文章;二是参考《童蒙须知》等书籍;三是结合自身生活。

第一、《论语》及《曲礼》对《弟子规》一书的影响。

1、参考《论语·学而》写成了《弟子规》的总序。

熟读《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李毓秀必定对这些书籍烂熟于心。在著书立说时,要参考圣贤著作,对其进行合理发挥符合封建社会的人伦常理,因此,李毓秀在创作《训蒙文》时没有脱离“圣人训”的大框框,以《论语》为基础,对弟子进行谆谆教诲,符合儒学常理。《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一句,而《弟子规》则将其作为全书总序,成为指导《弟子规》创作的核心思想。

2、参考《曲礼》成就了《弟子规》部分内容。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曲礼》是《礼记》中的一篇。《弟子规》在著述中,许多地方都参考了《曲礼》一文的章节。现将《曲礼》和《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作以比较,供大家参考:

《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弟子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曲礼》:“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弟子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弟子规》:“步从容,立端正。”

……。

第二、《弟子规》部分内容借取《童养须知》一书。

《童蒙须知》系南宋朱熹所作。朱熹是史上有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被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弟子规》中的许多段落都是依据《童蒙须知》改编的。部分内容如:

《童蒙须知》:“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童蒙须知》:“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此三者,要紧束,……”“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童蒙须知》:“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

第三、《弟子规》中部分内容,系李毓秀结合自身所处环境所创。

《弟子规》中部分内容体现着李毓秀所处的家庭环境。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一句,看似写得是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但表现的却是:一个仆人托盘置茶水而入,进门时轻轻的揭开帘子,退出时,绕桌宽转身而去的画面。此句是对李毓秀家庭环境的再现。再如:“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骑下马,乘下车”等等,其中的许多内容均是其实际生活的写照。

李夫子教育事业和对家乡的特殊“遗产”

《新绛县志》“书院、私塾”一篇记载“敦复斋”清初本州李毓秀创办,“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弟子著名者有姚吉士、阎廷玠等内容的记载。阎廷蚧曾是闻名一时的东雍书院的主讲人,该书院有房屋百余间,学田50余亩。房地租银每年35两,为书院膏火之资。生童来自州辖稷山、河津、闻喜、绛、垣曲等县。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自幼闻是言,于今犹深爱。

惟俭足助廉,粗粝胜借贷。

频见贪财俦,天理置度外。

敲骨兼吸髓,逼令众无奈。

但知肥橐囊,哪顾将人害。

毒刑几身遭,子孙作乞丐。

金钱转眼空,恶名传后代。

君去只一清,留得良心在。

安贫久忘贫,升沉且自耐。

况锺与徐缜,焉知未能再。

李毓秀传经授道四十余年,幼时一父两母的经历,个人婚姻因妻子先后病故而造成孩子三个妈的现实,客观历练了他处家理事的能力,也为他写出《训蒙文》奠定了基础,使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著作流传百世。

虽然夫子已经离我们有三百多年了,但他对当地的教化却影响至今,成为当地人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其中的“孝道”,当地百姓可谓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用当地一老者的话来说,在新绛,如果说哪个人最孝顺,说不上来的。因为在当地,奉行孝道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新绛的为人子女者,对父母谈不上百依百顺,但大都能送茶递饭、体贴入微,遇到父母头疼脑热,也都能侍候左右,端屎倒尿,于寻常之中彰显着大孝的内涵。这种蔚成风气的环境,可能与李夫子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的教诲息息相关。虽然,时下的年轻人未能亲耳聆听一代大儒的言传,但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生成的《弟子规》,毕竟滋养了他们的先辈,《弟子规》在这里已深入人心,到了“无须言教而自知”的地步。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四

《诵读古代经典》是我校校本课程,其中我们三年级阅读的是《弟子规》,学校给学生每人发了一本《弟子规》。早就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一直没有仔细读过。所以读起来也倍加细致,感慨颇多。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敬老爱幼,勤思好学,成为品德高,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我们做教师的也不失为一本培训良好师德的好书。

读《弟子规》之前看了《论语》,里面有句话非常精辟,“其身正”,我自己身正了,“不令而行”,我们的学生就会跟着你做;“其身不正”,我们自己都做得不好,“虽令不从”。纵使学校校规订了二百条、三百条,学生也很难成为品行高尚的人。记的有一天刚上班,我在楼上看到了个熟悉的身影,是我们校长,他正在校园里走,沿路捡起地上的垃圾。校长的这个风范留在我的印象当中很深刻,从那时候开始我从来没有丢过垃圾,因为当我要把垃圾丢下去的时候会浮现什么影像?那我太对不起我的校长了!你看,一个“身正”者的行为对底下的影响是很深的,慢慢的我们自己也会效法、也会学习。现在我做了多年的班主任,更是体会到了真正带一个团体的效率就在以身作则是最好的。作为教师我的们如何才能做到“其身正”?《弟子规》正是教我们如何“身正为范”,一本好书。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是一名体育教师。我知道作为小学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弟子”也有“规”,古人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养成教育。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不良社会风气时时侵害着我们的学生,个别学生的行为习惯已经引起我们的担心,所以必须注重孩子们的品德养成教育。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寨里中心小学走出去的学生个个都都是品行高尚之人!

让我们记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五

译文对照。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已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人借物,有勿悭。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

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

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

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

倘掩饰,增一辜。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

人有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

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

抱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

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无言。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

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

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

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是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

《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每句押韵,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九十行一千零八十字,内容浅显易懂,很快流传开来,且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这本不起眼的“儿童普及读物”,成就了李毓秀的文名。

《弟子规》共1080字,分别列出113件事情,其中“孝(入则孝)”24则,“弟(出则弟)”13则,“谨”24则,“信”15则,“泛爱众”21则,“亲仁”4则,“学文(余力学文)”12则。

“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到所有的人,“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

“规”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现代的研究学者指出,《弟子规》的核心内容是倡导通过坚持修己爱人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

大家都知道要导正社会人心、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从教育着手;而教育应该从哪里著手呢?从儿童扎根深化教育教学做起-所谓童蒙养正,首推《弟子规》,在儿童心性最清明的时候,让他们接受最佳的启蒙教育,教材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易于背诵、理解、实行;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堪称是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

目前,也有很多企业近年来多数企业从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当中觉醒,开始重视企业与员工的tem(totalethicalmanagement全面品德管理),其中对品德有关的要求,已经是知名企业普遍的共识。而《弟子规》就是企业管理的良方,是领导主管、员工生活处事的.行为指导,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完全力行落实《弟子规》,确实可以让企业兴旺,家族不衰,企业家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从自身学习、力行《弟子规》做起,涌现出大量力行标兵榜样,有学习后人生幸福、家庭和睦美满的,也有在企业中落实,并实现良性发展的,在学校中推行大力而提升师生道德水平的,还有在税务局、监狱等单位、执法机关学习落实的......

《礼记·学记》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人是可以教育得好的,而《弟子规》就是做人最好的教材,并且整本《弟子规》都是实学指导,只要我们一条一条来落实,真干必定能受益!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指导,是当今净化社会人心的良药,是启迪我们心灵的钥匙,也与当前我国所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十分应机。因此,学习、力行《弟子规》,是做好人的根本、是家庭和睦的根本、是企业社团兴旺的根本、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是世界和平的根本!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六

作者:曹伯韩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经学、史地、诸子、佛学、理学、诗词曲赋等学术门类,评述其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要点完备,条理清晰,是民国以来影响较为深远的国学启蒙教材。《国学常识》读后感今天把这本书读完了,正如书名所说,是一些“常识”。遗憾的是,自己活了28年,竟对所谓国学从未有过完整认识。读完这本初版于1943年的中学生课外读物,有一种打通经脉的感觉。既然只是常识,看后仍不足以向外人言国学,有如跟着一位讲解员参观了一遍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博物馆,出来后不过只剩一张导览图在手。不过,对于社会上各种借国学名谋利的现象,心里多了一些判别或嘲笑的底气。

朋友圈经常有人转发一些号称“清流”的朗读、背诵、领读讲解节目和电台,特地去看去听了一些,实在是有些恶心。看到书里讲“赋”时,作者有一句评论:“(汉赋)这种文学的产生,是由于天下承平,君主想以文字来装饰太平,夸耀功德,并消遣闲暇,而用利禄奖励起来的。”于是会心一笑。

一路走来,不论是某大学,某学院,还是某出版社,某学园,都有太多我不认同的地方和人事,浮夸、功利、欺骗、狡诈、情怀、刻奇、快餐、盲从、附庸风雅……简单吐槽没有意思,我不想做愤青,也不能做怨妇。总有一天要举例细数之,效仿罗兰巴特《神话学》,揭穿各种意识形态真面目。

不能说太多,怕误伤。我的基本原则是,不牵扯个人,只说制度或一时风气。即便我看不惯的个人,也是大环境牺牲品。曾经同学同事大多是朋友圈里好友,说真话越来越不容易了。我这种直白冲动的性格总是在得罪人,又不服他人训诫,只能避之远之。(比如退守豆瓣)我厌恶表演,但自己有时也情不自禁表演作秀,所以也要先自我批判吧。

太平盛世,我们应该感恩戴德。趁现在还有书读,继续找寻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文档为doc格式。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七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读后,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尊敬师长和父母,怎样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做人等等。《弟子规》是我们儿童的启蒙读物,是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我认为它是所有人一生的必读书目之一。

《入则孝》这一章讲的是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孝敬父母,还有兄弟和谐,误要歧视穷人,不能巴结富人等。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这句话: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还有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位叫黄香的孩子。因为他的母亲早逝,所以黄香对养育他的父亲非常教顺。夏日,他见父亲床非常热,他便拿着扇子扇床,直到床凉为止。冬日,父亲床上很冷,他便亲自帮父亲暖被窝。母亲早逝,父亲抚养他长大,他知恩图报,便有了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那时才九岁,古人云:“百善孝为先。”黄香才那么小,就懂得孝顺亲人,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的的人。黄香的孝心,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亲仁》一章中,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这一句话也让我受益匪浅。你能跟高尚的人做朋友,你就会懂得很多,会变得很有爱心,过错也会减少。如里你跟小人做朋友,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坏,麻烦也会自己找上头来。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跟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尽量不要跟德行有缺陷的人做朋友。

《弟子规》这本书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它可以铸就我们的精神灵魂,同时培育了我们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当你细细品味它的精髓,你就会茅塞顿开,平时里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你就有一颗宽爱的心,爱社会、爱祖国、会感恩、会尊重别人、会廉耻、会与人和谐相处。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真正了解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它使我觉得自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生在世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姑姑的儿子,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为人子女,该做些什么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温暖的怀抱;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地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为我们无私的付出。渐渐长大的我们,也应该学着为父母做些什么了。

国学启蒙读后感篇九

雄村位于安徽歙县城郊,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它原名洪村,元末曹姓入迁,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远历史。

进入雄村,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绿树参天,竹林摇曳,碧绿的江水环绕着村庄。雄村最有名的竹山书院就在这如画的风景中。

竹山书院是清代乾隆年间户部尚书曹文植的先祖曹翰屏所建。竹山书院建成后人才辈出。民间流传着“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同科五进士”、“父子宰相”等佳话。跨入竹山书院大门,里面的石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正面是的曹家祖先的画像,上面写着“理学正宗”。

书院的后面是桂花厅,是原来讲学的地方,因厅前的院子中种有桂花树而得名。曹家的族人如果考中了进士就可以在院子里种一棵桂花树。

在桂花厅和竹山书院的走廊中有一块大青石板,上面写着“山中天”三个大字,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石板上的字迹虽然已经有些斑驳不清了,但字“入木三分”是那样的完美。

桂花厅的西边的一座八角亭,叫“文昌阁”。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角下挂着风铃,微风吹过耳边传来清脆的铃声。阁里有朱熹的铜像,他盘腿而坐,手摸着胡子,脸色温和,微笑着注视着前方,好像在说:“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

雄村不愧为“东南邹鲁”之美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