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鸣翠谷游记怎么写 鸣翠谷风景区图片(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2:28:54 页码:14
鸣翠谷游记怎么写 鸣翠谷风景区图片(五篇)
2022-12-22 02:28:54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鸣翠谷游记怎么写一

由银川市南门广场附近出发,经南薰东街、银横公路一路向东南约10.5公里即至鸣翠湖。而若由此继续向东,不到3公里便是黄河西岸。追溯这处湖泊的起源,便与它身边的这条大河密不可分。

宁夏地理学者汪一鸣对银川湖泊形成颇有研究。在他看来,黄河流经地势平坦的银川平原,无论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河道均曾在平原上来回摆动。这种摆动,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有迹可寻——由黄河故道形成的湖泊,便是证据之一。

查看银川地图,在黄河西侧,惠农渠与汉延渠之间,有一些湖泊,如鹤泉湖、周家湖、阎家湖、清水湖、福家湖……它们大小一不,呈南北一线分布。在汪先生的研究中,它们均为黄河故道遗迹。鸣翠湖,也在此列。

同时,根据汪先生对这一线黄河河道历史上迁移情况的考证——自明代末期之后,河道主流才最终东移,迁至河床位置。可知,鸣翠湖水域,至迟在明代末期才最终定型。约420xx年左右。

历史:从古井遗址说起

“定型”之后的鸣翠湖,又经历过哪些变迁?我们不妨从园区内一处“古井”说起。

古井,是曾在这里存在过的一处名叫“道祖庙”的寺观的遗迹。我区已故文史专家贺吉德先生曾作《鸣翠湖道祖庙碑记》一文。文中叙述“鸣翠湖为古长湖中段,据方志记载,昔日长湖南北迤逦十余里,至明末清初,长湖淤竭为三,自南至北取名杨家湖、岛嘴湖、清水湖,长湖之名遂失。湖之西南有长湖村,即其遗孑……”

所谓“古长湖”,由上述引文可知,这是一个至少在明代还存在的湖泊。

宁夏明代志书中,“长湖”之称最早见于弘治《宁夏新志》“长湖:在城(即银川原老城区)南十五里。”此后的嘉靖《宁夏新志》、乾隆《银川小志》也持同样说法。乾隆《宁夏府志》的内容详细了一些“长湖:在张政堡,去城一十五里……”

鸣翠湖,位于银川原老城区东南约10.5公里,汉延渠之西。若以明清时里数折合今里制计算,志书中的“一十五里”约为8公里多。以今银川南薰楼(古时银川城南门)为起点,向南或东南方向延伸此距离,均无法达至鸣翠湖区域。而若以东南方向为准,这8公里多距离的终点,倒是可以落到一处名为“长湖村”的地方。

考辨:清代属“连湖”一部分

长湖村,位于青银高速之南,汉延渠之西,且在这一带南北分布着一系列诸如“长湖沟”“长湖一队”“长湖三队”等很多与“长湖”有关的地名。询问当地的村民,他们说过去这里曾有个长形的大湖,后来逐渐干涸变成了现的田地。

再考证明代张政堡位置,《银川地名志》(1988年版)在今掌政镇“史家庄”条目下记载“庄北为明代张政堡遗址”。其位置在汉延渠之西。对照《宁夏水利专刊》中一张1936年绘制的“宁夏全省渠流一览图”,张政堡的标注也是在汉延渠之西,与其紧邻的一处南北长的大湖,明确标示着“长湖”之名。

明时湖泊地图无考,但由上述证据推断,且有古今走向基本未变的汉延渠作为参照,明代的“长湖”,更可能是在今长湖村南北一线,而非汉延渠之东的鸣翠湖一线。

那么,古时的鸣翠湖有何名称?或者说属于哪一湖泊水系?这一点,在成书于1780年的乾隆《宁夏府志》中可以找到一些踪迹。该志所附“舆地全图”中,在汉延渠与惠农渠之间,今鸣翠湖所属区域,有着一片连绵、密布的大面积水域,上面标注着“连湖”的名称。若以此图为据,倒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说,鸣翠湖,属清代这处“连湖”的一部分。

往事:“打芦柴”的记忆

明清之后的鸣翠湖,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史料中也可找到一些踪迹。

查看《宁夏水利专刊》所附1935年的渠流图。昔日宁夏省城(今银川)周围湖泊远比现众多,由省城南关东门开始的宁盐路(今银横路前身),向东南方向蜿蜒伸展,穿行于诸多湖泊、河渠之间。当经张政桥过汉延渠,快至惠农渠上的永固桥时,道路由两处紧邻的湖泊间穿过,路北为“蒋湖”,路南为“陆家湖”。与地图比对,这片水域便是鸣翠湖所在。

53岁的顾维城是掌政镇本地人。他记得他年少时,还有一条被老人们称作“官道”的路,从道祖庙遗迹(今鸣翠湖观塔附近)南侧穿过。此处所谓“官道”,应该就是昔日宁盐路。也就是说,鸣翠湖,其实是由民国时期的“陆家湖”和“蒋湖”的一部分组成的。

顾维城的记忆里,他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去湖区“打芦柴”。这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及更早时期里,鸣翠湖于当地人的最大功用。昔日的鸣翠湖,芦苇长满湖区。每到冬季结冰,人们便走上湖面收割芦苇。芦苇夜间被冻至最脆硬时,最易收割,于仕维城和家人常常在凌晨3点左右就开始了冰面上的劳作……

也是因这“芦柴”的效益,旧时的湖区常被整个或“切割”成部分归为某户人家所有,也便有了冠以姓氏的湖名。查阅昔日地图与资料,这处水域,除了“陆家湖”、“蒋湖”,还有过“刘家湖”、“卢家湖”等名称。

后记:古老湖泊的今日命运

岁月更替中的鸣翠湖,经历了诸多历史与变迁。上世纪90年代,穿湖而过的青银高速(时称银古一级公路)建成,鸣翠湖被一分为二。20xx年起,鸣翠湖开始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并正式更为现名。经过退田还湖、湖泊清淤、恢复植被等措施后,鸣翠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0xx年6月,鸣翠湖被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如今,这里自然生态体系完整,人文历史景观丰富,成为塞上湖城的一处美景佳地。新的时代里,鸣翠湖开始了它另一种全新的命运。

2023年鸣翠谷游记怎么写二

1. 结合xx区“3,20百分百计划“,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关注同学核心素养,强化“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培养同学健康的情趣爱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让我校同学更多的亲近自然,普及自然知识,让同学更好地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感知自然发展规律,探索自然奥秘,学会热爱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

3、更进一步了解宜昌城市建设与发展,感受“绿色宜昌”的“森林城市”魅力。

4.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的团队合作,在共同合作中陶冶性情,感知文化,了解源远,丰富积累,开阔眼界

5.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了解宜昌解放来之不宜,让同学们懂得珍惜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我爱家乡春光美

xx全体同学

2015.、3.31(星期四)

一年级:三峡森林公园,二年级屈原祠,三、城市规划馆,四年级官庄,五年级、鸣翠谷,六年级三峡森林公园

1.活动前两天各班组织全体同学开展春游活动安全教育,针对安全、卫生、文明、理财四

个方面进行相关教育,确保同学出行必知安全文明常识,强化同学行为常规。做好相关安全防范提示,确保同学活动安全,信息组制作主题活动ppt,指导同学了解相关内容。各班按要求在周一整理课集中进行。

2.各班语文老师向全体同学推荐一篇游记、推荐5—20篇(低段5首,中段10首、高段20首)春天的诗词文章组织同学积累、阅读、学习,并组织相关竞赛,同时指导同学于春游结束后撰写一篇春游活动习作参与学校评选。

3.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树叶画、绘画写生的相关工具、准备现场主题队会内容。

4.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春游活动流程,明确职责及相关注意事项。

5、随行各班教师及年级负责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同学、随行家长的安全教育及监督工作,做好家长同学分组安排,并随时加强对同学的安全意识及安全行为的提醒,遇紧急情况由年级负责人员及时向校长汇报,做到及时排查解决。

6、各班认真做好同学分组,保证活动时不散队,同学能进行自我管理。

7、做好同学携带物品的检查,杜绝同学自带刀具。要求同学每人准备20元以内食品,自备水一瓶,杜绝浪费。

8、各年级遇到同学意外伤害等情况由各班随行教师及时与随行校医、年级负责人联系,由随行校医、年级负责人与随行医生根据同学伤情做好及时处理,并安排上报学校。随行校医电话在出发前告知全体教师。

9、同学统一着春季运动校服,统一着运动软底鞋,晴天时可戴太阳帽,可根据天气携带折叠伞。

10.同学可分组携带风筝,进行风筝比赛。各班可由同学分组进行联欢活动。

11.体育组提前一周组织同学开展1-2团队游戏,让同学明确游戏要求。

1、接送车辆

2、随行导游

3、急救药品:棉签、碘伏、创可贴。

4.提前与相关景区做好联系,确保安全

1、每生一瓶水、

2、中午就餐同学配发干粮和水果。

1.本着同学自愿原则,学校统一组织做好分组安排。收费标准

(含交通费用、门票费、)

2、各班活动结束后,4.月1日上交优秀习作1-3篇(配图)至同学处孙桃桃老师,低年级可1篇,中年级2篇,高年级3篇。格式要求word电子文档,a4版面,字体要求标题黑体小二号,正文宋体4号。标题下方班级姓名。

1、领导小组:杜心华、王玉茜、

2、安全保卫组:黄玉俊、王磊、李琼

3、活动调度组:周拥军 新闻组:王华(中段)、唐淑娟(低段)何苗、孙桃桃、各年级安排随行人员拍照

2023年鸣翠谷游记怎么写三

成因:黄河故道遗迹

由银川市南门广场附近出发,经南薰东街、银横公路一路向东南约10.5公里即至鸣翠湖。而若由此继续向东,不到3公里便是黄河西岸。追溯这处湖泊的起源,便与它身边的这条大河密不可分。

宁夏地理学者汪一鸣对银川湖泊形成颇有研究。在他看来,黄河流经地势平坦的银川平原,无论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河道均曾在平原上来回摆动。这种摆动,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有迹可寻——由黄河故道形成的湖泊,便是证据之一。

查看银川地图,在黄河西侧,惠农渠与汉延渠之间,有一些湖泊,如鹤泉湖、周家湖、阎家湖、清水湖、福家湖……它们大小一不,呈南北一线分布。在汪先生的研究中,它们均为黄河故道遗迹。鸣翠湖,也在此列。

同时,根据汪先生对这一线黄河河道历史上迁移情况的考证——自明代末期之后,河道主流才最终东移,迁至河床位置。可知,鸣翠湖水域,至迟在明代末期才最终定型。约420xx年左右。

历史:从古井遗址说起

“定型”之后的鸣翠湖,又经历过哪些变迁?我们不妨从园区内一处“古井”说起。

古井,是曾在这里存在过的一处名叫“道祖庙”的寺观的遗迹。我区已故文史专家贺吉德先生曾作《鸣翠湖道祖庙碑记》一文。文中叙述“鸣翠湖为古长湖中段,据方志记载,昔日长湖南北迤逦十余里,至明末清初,长湖淤竭为三,自南至北取名杨家湖、岛嘴湖、清水湖,长湖之名遂失。湖之西南有长湖村,即其遗孑……”

所谓“古长湖”,由上述引文可知,这是一个至少在明代还存在的湖泊。

宁夏明代志书中,“长湖”之称最早见于弘治《宁夏新志》“长湖:在城(即银川原老城区)南十五里。”此后的嘉靖《宁夏新志》、乾隆《银川小志》也持同样说法。乾隆《宁夏府志》的内容详细了一些“长湖:在张政堡,去城一十五里……”

鸣翠湖,位于银川原老城区东南约10.5公里,汉延渠之西。若以明清时里数折合今里制计算,志书中的“一十五里”约为8公里多。以今银川南薰楼(古时银川城南门)为起点,向南或东南方向延伸此距离,均无法达至鸣翠湖区域。而若以东南方向为准,这8公里多距离的终点,倒是可以落到一处名为“长湖村”的地方。

考辨:清代属“连湖”一部分

长湖村,位于青银高速之南,汉延渠之西,且在这一带南北分布着一系列诸如“长湖沟”“长湖一队”“长湖三队”等很多与“长湖”有关的地名。询问当地的村民,他们说过去这里曾有个长形的大湖,后来逐渐干涸变成了现的田地。

再考证明代张政堡位置,《银川地名志》(1988年版)在今掌政镇“史家庄”条目下记载“庄北为明代张政堡遗址”。其位置在汉延渠之西。对照《宁夏水利专刊》中一张1936年绘制的“宁夏全省渠流一览图”,张政堡的标注也是在汉延渠之西,与其紧邻的一处南北长的大湖,明确标示着“长湖”之名。

明时湖泊地图无考,但由上述证据推断,且有古今走向基本未变的汉延渠作为参照,明代的“长湖”,更可能是在今长湖村南北一线,而非汉延渠之东的鸣翠湖一线。

那么,古时的鸣翠湖有何名称?或者说属于哪一湖泊水系?这一点,在成书于1780年的乾隆《宁夏府志》中可以找到一些踪迹。该志所附“舆地全图”中,在汉延渠与惠农渠之间,今鸣翠湖所属区域,有着一片连绵、密布的大面积水域,上面标注着“连湖”的名称。若以此图为据,倒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说,鸣翠湖,属清代这处“连湖”的一部分。

往事:“打芦柴”的记忆

明清之后的鸣翠湖,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史料中也可找到一些踪迹。

查看《宁夏水利专刊》所附1935年的渠流图。昔日宁夏省城(今银川)周围湖泊远比现众多,由省城南关东门开始的宁盐路(今银横路前身),向东南方向蜿蜒伸展,穿行于诸多湖泊、河渠之间。当经张政桥过汉延渠,快至惠农渠上的永固桥时,道路由两处紧邻的湖泊间穿过,路北为“蒋湖”,路南为“陆家湖”。与地图比对,这片水域便是鸣翠湖所在。

53岁的顾维城是掌政镇本地人。他记得他年少时,还有一条被老人们称作“官道”的路,从道祖庙遗迹(今鸣翠湖观塔附近)南侧穿过。此处所谓“官道”,应该就是昔日宁盐路。也就是说,鸣翠湖,其实是由民国时期的“陆家湖”和“蒋湖”的一部分组成的。

顾维城的记忆里,他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去湖区“打芦柴”。这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及更早时期里,鸣翠湖于当地人的最大功用。昔日的鸣翠湖,芦苇长满湖区。每到冬季结冰,人们便走上湖面收割芦苇。芦苇夜间被冻至最脆硬时,最易收割,于仕维城和家人常常在凌晨3点左右就开始了冰面上的劳作……

也是因这“芦柴”的效益,旧时的湖区常被整个或“切割”成部分归为某户人家所有,也便有了冠以姓氏的湖名。查阅昔日地图与资料,这处水域,除了“陆家湖”、“蒋湖”,还有过“刘家湖”、“卢家湖”等名称。

后记:古老湖泊的今日命运

岁月更替中的鸣翠湖,经历了诸多历史与变迁。上世纪90年代,穿湖而过的青银高速(时称银古一级公路)建成,鸣翠湖被一分为二。20xx年起,鸣翠湖开始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并正式更为现名。经过退田还湖、湖泊清淤、恢复植被等措施后,鸣翠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0xx年6月,鸣翠湖被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如今,这里自然生态体系完整,人文历史景观丰富,成为塞上湖城的一处美景佳地。新的时代里,鸣翠湖开始了它另一种全新的命运。

2023年鸣翠谷游记怎么写四

成因:黄河故道遗迹

由银川市南门广场附近出发,经南薰东街、银横公路一路向东南约10.5公里即至鸣翠湖。而若由此继续向东,不到3公里便是黄河西岸。追溯这处湖泊的起源,便与它身边的这条大河密不可分。

宁夏地理学者汪一鸣对银川湖泊形成颇有研究。在他看来,黄河流经地势平坦的银川平原,无论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河道均曾在平原上来回摆动。这种摆动,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有迹可寻——由黄河故道形成的湖泊,便是证据之一。

查看银川地图,在黄河西侧,惠农渠与汉延渠之间,有一些湖泊,如鹤泉湖、周家湖、阎家湖、清水湖、福家湖……它们大小一不,呈南北一线分布。在汪先生的研究中,它们均为黄河故道遗迹。鸣翠湖,也在此列。

同时,根据汪先生对这一线黄河河道历史上迁移情况的考证——自明代末期之后,河道主流才最终东移,迁至河床位置。可知,鸣翠湖水域,至迟在明代末期才最终定型。约420xx年左右。

历史:从古井遗址说起

“定型”之后的鸣翠湖,又经历过哪些变迁?我们不妨从园区内一处“古井”说起。

古井,是曾在这里存在过的一处名叫“道祖庙”的寺观的遗迹。我区已故文史专家贺吉德先生曾作《鸣翠湖道祖庙碑记》一文。文中叙述“鸣翠湖为古长湖中段,据方志记载,昔日长湖南北迤逦十余里,至明末清初,长湖淤竭为三,自南至北取名杨家湖、岛嘴湖、清水湖,长湖之名遂失。湖之西南有长湖村,即其遗孑……”

所谓“古长湖”,由上述引文可知,这是一个至少在明代还存在的湖泊。

宁夏明代志书中,“长湖”之称最早见于弘治《宁夏新志》“长湖:在城(即银川原老城区)南十五里。”此后的嘉靖《宁夏新志》、乾隆《银川小志》也持同样说法。乾隆《宁夏府志》的内容详细了一些“长湖:在张政堡,去城一十五里……”

鸣翠湖,位于银川原老城区东南约10.5公里,汉延渠之西。若以明清时里数折合今里制计算,志书中的“一十五里”约为8公里多。以今银川南薰楼(古时银川城南门)为起点,向南或东南方向延伸此距离,均无法达至鸣翠湖区域。而若以东南方向为准,这8公里多距离的终点,倒是可以落到一处名为“长湖村”的地方。

考辨:清代属“连湖”一部分

长湖村,位于青银高速之南,汉延渠之西,且在这一带南北分布着一系列诸如“长湖沟”“长湖一队”“长湖三队”等很多与“长湖”有关的地名。询问当地的村民,他们说过去这里曾有个长形的大湖,后来逐渐干涸变成了现的田地。

再考证明代张政堡位置,《银川地名志》(1988年版)在今掌政镇“史家庄”条目下记载“庄北为明代张政堡遗址”。其位置在汉延渠之西。对照《宁夏水利专刊》中一张1936年绘制的“宁夏全省渠流一览图”,张政堡的标注也是在汉延渠之西,与其紧邻的一处南北长的大湖,明确标示着“长湖”之名。

明时湖泊地图无考,但由上述证据推断,且有古今走向基本未变的汉延渠作为参照,明代的“长湖”,更可能是在今长湖村南北一线,而非汉延渠之东的鸣翠湖一线。

那么,古时的鸣翠湖有何名称?或者说属于哪一湖泊水系?这一点,在成书于1780年的乾隆《宁夏府志》中可以找到一些踪迹。该志所附“舆地全图”中,在汉延渠与惠农渠之间,今鸣翠湖所属区域,有着一片连绵、密布的大面积水域,上面标注着“连湖”的名称。若以此图为据,倒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说,鸣翠湖,属清代这处“连湖”的一部分。

往事:“打芦柴”的记忆

明清之后的鸣翠湖,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史料中也可找到一些踪迹。

查看《宁夏水利专刊》所附1935年的渠流图。昔日宁夏省城(今银川)周围湖泊远比现众多,由省城南关东门开始的宁盐路(今银横路前身),向东南方向蜿蜒伸展,穿行于诸多湖泊、河渠之间。当经张政桥过汉延渠,快至惠农渠上的永固桥时,道路由两处紧邻的湖泊间穿过,路北为“蒋湖”,路南为“陆家湖”。与地图比对,这片水域便是鸣翠湖所在。

53岁的顾维城是掌政镇本地人。他记得他年少时,还有一条被老人们称作“官道”的路,从道祖庙遗迹(今鸣翠湖观塔附近)南侧穿过。此处所谓“官道”,应该就是昔日宁盐路。也就是说,鸣翠湖,其实是由民国时期的“陆家湖”和“蒋湖”的一部分组成的。

顾维城的记忆里,他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去湖区“打芦柴”。这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及更早时期里,鸣翠湖于当地人的最大功用。昔日的鸣翠湖,芦苇长满湖区。每到冬季结冰,人们便走上湖面收割芦苇。芦苇夜间被冻至最脆硬时,最易收割,于仕维城和家人常常在凌晨3点左右就开始了冰面上的劳作……

也是因这“芦柴”的效益,旧时的湖区常被整个或“切割”成部分归为某户人家所有,也便有了冠以姓氏的湖名。查阅昔日地图与资料,这处水域,除了“陆家湖”、“蒋湖”,还有过“刘家湖”、“卢家湖”等名称。

后记:古老湖泊的今日命运

岁月更替中的鸣翠湖,经历了诸多历史与变迁。上世纪90年代,穿湖而过的青银高速(时称银古一级公路)建成,鸣翠湖被一分为二。20xx年起,鸣翠湖开始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并正式更为现名。经过退田还湖、湖泊清淤、恢复植被等措施后,鸣翠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0xx年6月,鸣翠湖被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如今,这里自然生态体系完整,人文历史景观丰富,成为塞上湖城的一处美景佳地。新的时代里,鸣翠湖开始了它另一种全新的命运。

2023年鸣翠谷游记怎么写五

成因:黄河故道遗迹

由银川市南门广场附近出发,经南薰东街、银横公路一路向东南约10.5公里即至鸣翠湖。而若由此继续向东,不到3公里便是黄河西岸。追溯这处湖泊的起源,便与它身边的这条大河密不可分。

宁夏地理学者汪一鸣对银川湖泊形成颇有研究。在他看来,黄河流经地势平坦的银川平原,无论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河道均曾在平原上来回摆动。这种摆动,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有迹可寻——由黄河故道形成的湖泊,便是证据之一。

查看银川地图,在黄河西侧,惠农渠与汉延渠之间,有一些湖泊,如鹤泉湖、周家湖、阎家湖、清水湖、福家湖……它们大小一不,呈南北一线分布。在汪先生的研究中,它们均为黄河故道遗迹。鸣翠湖,也在此列。

同时,根据汪先生对这一线黄河河道历史上迁移情况的考证——自明代末期之后,河道主流才最终东移,迁至河床位置。可知,鸣翠湖水域,至迟在明代末期才最终定型。约420xx年左右。

历史:从古井遗址说起

“定型”之后的鸣翠湖,又经历过哪些变迁?我们不妨从园区内一处“古井”说起。

古井,是曾在这里存在过的一处名叫“道祖庙”的寺观的遗迹。我区已故文史专家贺吉德先生曾作《鸣翠湖道祖庙碑记》一文。文中叙述“鸣翠湖为古长湖中段,据方志记载,昔日长湖南北迤逦十余里,至明末清初,长湖淤竭为三,自南至北取名杨家湖、岛嘴湖、清水湖,长湖之名遂失。湖之西南有长湖村,即其遗孑……”

所谓“古长湖”,由上述引文可知,这是一个至少在明代还存在的湖泊。

宁夏明代志书中,“长湖”之称最早见于弘治《宁夏新志》“长湖:在城(即银川原老城区)南十五里。”此后的嘉靖《宁夏新志》、乾隆《银川小志》也持同样说法。乾隆《宁夏府志》的内容详细了一些“长湖:在张政堡,去城一十五里……”

鸣翠湖,位于银川原老城区东南约10.5公里,汉延渠之西。若以明清时里数折合今里制计算,志书中的“一十五里”约为8公里多。以今银川南薰楼(古时银川城南门)为起点,向南或东南方向延伸此距离,均无法达至鸣翠湖区域。而若以东南方向为准,这8公里多距离的终点,倒是可以落到一处名为“长湖村”的地方。

考辨:清代属“连湖”一部分

长湖村,位于青银高速之南,汉延渠之西,且在这一带南北分布着一系列诸如“长湖沟”“长湖一队”“长湖三队”等很多与“长湖”有关的地名。询问当地的村民,他们说过去这里曾有个长形的大湖,后来逐渐干涸变成了现的田地。

再考证明代张政堡位置,《银川地名志》(1988年版)在今掌政镇“史家庄”条目下记载“庄北为明代张政堡遗址”。其位置在汉延渠之西。对照《宁夏水利专刊》中一张1936年绘制的“宁夏全省渠流一览图”,张政堡的标注也是在汉延渠之西,与其紧邻的一处南北长的大湖,明确标示着“长湖”之名。

明时湖泊地图无考,但由上述证据推断,且有古今走向基本未变的汉延渠作为参照,明代的“长湖”,更可能是在今长湖村南北一线,而非汉延渠之东的鸣翠湖一线。

那么,古时的鸣翠湖有何名称?或者说属于哪一湖泊水系?这一点,在成书于1780年的乾隆《宁夏府志》中可以找到一些踪迹。该志所附“舆地全图”中,在汉延渠与惠农渠之间,今鸣翠湖所属区域,有着一片连绵、密布的大面积水域,上面标注着“连湖”的名称。若以此图为据,倒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说,鸣翠湖,属清代这处“连湖”的一部分。

往事:“打芦柴”的记忆

明清之后的鸣翠湖,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史料中也可找到一些踪迹。

查看《宁夏水利专刊》所附1935年的渠流图。昔日宁夏省城(今银川)周围湖泊远比现众多,由省城南关东门开始的宁盐路(今银横路前身),向东南方向蜿蜒伸展,穿行于诸多湖泊、河渠之间。当经张政桥过汉延渠,快至惠农渠上的永固桥时,道路由两处紧邻的湖泊间穿过,路北为“蒋湖”,路南为“陆家湖”。与地图比对,这片水域便是鸣翠湖所在。

53岁的顾维城是掌政镇本地人。他记得他年少时,还有一条被老人们称作“官道”的路,从道祖庙遗迹(今鸣翠湖观塔附近)南侧穿过。此处所谓“官道”,应该就是昔日宁盐路。也就是说,鸣翠湖,其实是由民国时期的“陆家湖”和“蒋湖”的一部分组成的。

顾维城的记忆里,他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去湖区“打芦柴”。这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及更早时期里,鸣翠湖于当地人的最大功用。昔日的鸣翠湖,芦苇长满湖区。每到冬季结冰,人们便走上湖面收割芦苇。芦苇夜间被冻至最脆硬时,最易收割,于仕维城和家人常常在凌晨3点左右就开始了冰面上的劳作……

也是因这“芦柴”的效益,旧时的湖区常被整个或“切割”成部分归为某户人家所有,也便有了冠以姓氏的湖名。查阅昔日地图与资料,这处水域,除了“陆家湖”、“蒋湖”,还有过“刘家湖”、“卢家湖”等名称。

后记:古老湖泊的今日命运

岁月更替中的鸣翠湖,经历了诸多历史与变迁。上世纪90年代,穿湖而过的青银高速(时称银古一级公路)建成,鸣翠湖被一分为二。20xx年起,鸣翠湖开始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并正式更为现名。经过退田还湖、湖泊清淤、恢复植被等措施后,鸣翠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0xx年6月,鸣翠湖被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如今,这里自然生态体系完整,人文历史景观丰富,成为塞上湖城的一处美景佳地。新的时代里,鸣翠湖开始了它另一种全新的命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