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苍山洱海的散文(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2:34:05 页码:9
苍山洱海的散文(大全14篇)
2023-11-23 12:34:05    小编:ZTFB

具体的实践是我们完成任务的关键。怎样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探索自然界中的一些奇妙现象,你会发现它们是如此美妙而神奇。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一

关于洱海,这也许算是一种难得的奇思妙想,是我所见所闻过的古往今来许多比喻里,从来没有过的。譬如,把云贵高原上的洱海比作大地明媚的眼睛,我佩服这样的想象。这想象,让我钦佩,也让我遐思。其实,洱海水,就是眼珠,盆地和沙滩,就是洱海的眼窝,山峰和森林,就是洱海的眼皮,芦苇和茭草,就是洱海的眼眨毛。再就是,虽然这个想象似乎有些俗气,不过,我想到了莽莽苍苍的高原上洱海的秀丽和神奇。的确,洱海就像是一只眼睛,苍山的十九峰脚下,虽然洱海透明如玉,但,洱海充其量只是大地上的一只独眼。因为孤独的洱海所承载的一切都是孤独的,白云、蓝天,游轮、帆船,以及水草、水鸟,还有味道鲜美的许多鱼类。这是洱海孤独的美。有时孤独是一种美得不能再美的意识,没有孤独,洱海就不是洱海。孤狼,是自然界最勇敢的孤独者。在孤狼的世界里,世界就是孤狼的,荒野上,孤狼是孤独的舞者和强者,迸发出的力量,凶悍的傲然,是同类无法理喻的。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两个洱海,那么,洱海的美就不会是独一无二的美,而是成双成对的美。

洱海四面都是山峰,下面是坝子,即使有沙滩,那也只是生长芦苇、杂草的地方,或者叫湿地。如果真有一对洱海就好了。一对明亮晶莹的眼睛,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那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致。然而,世上只有一个洱海,不可能有第二个洱海,只有一只孤独的眼睛望着遥远的天空,不可能再有另一只眼睛来取代洱海。就这么一只独眼,也已经足够,无论怎样,它都注视着天空以及太阳、月亮、云彩和星星,抚慰着属于大地的所有景象。

我曾在一首《洱海吟》的诗里这样吟咏过洱海:“从海浪涌向沙滩的潮声里/我读到了童年最美妙的快乐/老屋上筑巢的家雀/呢喃着归帆的祝福/光着脚丫的日子/叠映着少年时光的深深浅浅/青春被海风掀动的某一天/我却与故园挥手而别/梦中一回回与洱海亲近/思念凝结成沉重的乡愁/洱海边翠鸟鸣叫着季节/由远而近的海浪//在我的枕畔响起/当我手拍洱海的水波/当我将手掌植入水影/一张张飘走的农历/在海岸线飞旋/许多沉入水底的旧事/电影画面般在眼前展现/我对洱海情深无限/我对洱海依恋永恒/洱海,我的洱海/我的生命因你而存在/我的岁月因你而精彩……”

千年一个样站立在洱海边的苍山,有十九峰,从上关到下关,依次叫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而其间的十八溪,像一条条银链子,注入洱海。或者,更像是十八根琴弦,拨弹着洱海的歌谣。至于三塔,那也是洱海衍生出来的奇观。从唐朝开始,就像三支箭镞,深深地扎进洱海畔,任凭风风雨雨,依然直插云天。洱海湿润的风,日日夜夜吹拂着三塔,因而三塔虽然已经一千多岁了,依然傲然如初,俯瞰着遥远而临近的洱海。也只有这时,洱海的波浪,在轻轻拍岸,或者,猛烈地击打着沙滩。其实,在苍山洱海的天地间,哪怕一草一木,洱海都滋润过,抚慰过,就像滋润自己的孩子,就像抚慰自己的恋人。

“苍山无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情”。这副对联,在大理人的心里是永恒不变的感悟,是永远铭心的记忆。这一切都基于苍山和洱海的大风景,苍山列如画屏,洱海涛涌不息,而大理人就世世代代繁衍其间。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是大理的骄傲,而大理的山山水水,是大理人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苍山和洱海就像是父亲和母亲,风花雪月就像是四姐妹,在画山绣水之间生活了千百年,用青山绿水展示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这还用我多说吗?文献名邦,四个字就都包涵了。

洱海的风光妩媚,有岛、有洲、有曲、有湖等景观,湖光山色、渔村、海舌更是天然画卷。难怪南诏诗人杨奇鲲在一首诗里这样描写:“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我想,在唐朝,这洱海一定是最蓝的,像一方蓝披肩,悬挂在南高原上。多少世纪过去了,这方蓝披肩,仍然还蓝得逼眼,在苍山和鸡足山之间飘荡。

洱海是神圣的。我常常以一种敬仰的心情去靠近洱海。这样,我在静夜一个人在洱海边徘徊,感受洱海的博大和精深。或者,让灵魂在海风中沐浴,净化心灵世界。我相信洱海给予我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我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因而,我把洱海比作母亲。我的一切与洱海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我这一辈子与洱海已经不离不弃了。

还有就是,我对洱海神祠里神的敬仰。敬仰洱海神祠里供奉着的神,是因为从小敬仰白族杀蟒英雄段赤诚。一个神话故事里,段赤诚被尊为神。洱海神祠始建于隋唐,段赤诚是南诏时绿桃村人,他因为为民除害,杀死了恶蟒,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一年中,洱海神祠有三次庙会。一次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二是农历七月二十三日龙王诞辰节,三是农历八月初八耍海会。这三个会,非常热闹,到时,到洱海神祠赶庙会的人很多,人山人海,龙灯歌舞丰富多彩。洱海神祠又名龙王庙、洱水祠、龙凤村本主庙,在大理古城东边龙凤村,地处洱海畔,是一块风水宝地。那里,我去过几次,也曾在哪里徘徊和思索过,好多年前,我甚至在那里住宿过。记得,那夜,一轮明月照耀在苍山洱海之间,洱海寂静得就像是一个温顺的女人。我在洱海边倘佯、徘徊,构思着我的某一篇文学作品。这时,白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的心灵久久沉浸在一种激动里,就像近在咫尺的洱海的波浪一样,一声一声敲打着我的心鼓,回声是那么的缥缈,那么的久远。

我对洱海的感恩,永远难以述说清楚。我的老家就在洱海边,小时侯,我在洱海边牧牛、放猪,在洱海里洗浴、撑船和打鱼,与洱海亲近粘乎在一起。即使是做梦,我也做着蔚蓝色的梦。那时的我,就像是洱海的一朵浪花,或者就是其中的一滴盈盈的水。洱海的水,是那么的清澈,就像是一面镜子,将苍山的倒影映进水里,揽进怀抱。洱海,南北的长度也就只有百里,宽呢,十多里,蓝莹莹的水,就像是一杯竹叶青酒,只要风一起,那杯酒,就会无休止地晃荡、晃荡。好多次,我多想端起这杯透明的竹叶青酒,一饮而尽,醉倒在洱海边。我对于洱海的依恋,一直无法割舍,即致长大以后,也常常回到老家,在洱海里游泳、撑船和摘菱角,寻觅童年、少年遗落的梦。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是响起一支遥远而临近的古歌。那支古歌里,有我的祖先追寻过的东西,沙滩上留下的是深深浅浅的足迹。

洱海的历史是那么古老。白族是个伟大而又神秘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洱海边留下了不少奇迹,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是多么的贴切。古滇的青铜文化,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一切的演绎,是在洱海边完成的。唐时的南诏国、宋时的大理国,数百年,一代又一代白王,在洱海区域经营着繁华的王国之梦。多少王侯将相、普通子民,在洱海边,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业绩,多少金戈铁马、岁月如歌,将洱海的故事,讲述得生动迷人。千年前,唐王朝曾派特使在洱海边的苍山上,与南诏国设坛会盟。这之前,穷兵黩武的奸相杨国忠,前后派遣二十万兵征讨南诏,全军覆没在洱海之畔。白居易有一首《蛮子歌》这样歌咏此事:“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关于这次战争,大理如今仍遗留下几处可贵的文物可佐证。座落在大理下关城中的数万人合葬的“大唐天宝战士冢”、祭祀阵亡的唐将李宓的“将军洞”、记录战争始末的“南诏德化碑”,无一不向人们昭示着洱海文化神秘的一面。再就是,石宝山石窟、鸡足山、巍宝山和崇圣寺,都是道教、佛教的圣地。这些古董文物,如今在洱海近畔已僻为旅游景点,供游人感受洱海涛声的起伏翻腾。

在洱海里,撑着船儿,在微波荡漾的水面缓缓前行,那船就像是一支利箭,划开水面,将平静的水面分为两半,船尾,激荡起一圈圈涟漪,渐渐消失在迷迷茫茫的远处。但见东海岸的水中,金梭岛好似一支金梭,在洱海里织来织去,在编织着蓝玉般的布匹。如果去小普陀,一路上,洱海帆影、鸥翔,尽收眼底。碧海中倒映青山,青山上漂动白云。这一切,无异于一幅人间美景图。弃船登上小普陀,观音阁立在上头。亭阁式的建筑令游人叹奇。阁的下层塑有如来像,上层塑有观音像。细细观看,观音玉颜生辉,目秀慈祥,面如凝脂,显得端庄威仪。分上下两层的观音阁,阁虽不大,却展示了佛界的大慈大悲的意境。缘阁边临水悬崖攀援,才知观音阁建在一块庞大的礁石上。民间说,观音南来时将镇海神印置于石上,从此,洱海不再四溢成灾。听阁上风铃摇荡,观洱海波光闪闪,更容易使人领会民间传说的现实性和浪漫性。我曾游览过位于南海普陀山的蓬莱仙境,往东望,大海茫茫,不知所终,而洱海小普陀确实有南海普陀山的神韵和感觉。在观音阁的楼台上观景,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那山,那水,那波,那帆,那鸥,妙不可言。如若早晨登临,雾霭薄雾笼罩中的小普陀,如临仙境。观音阁的门、窗涌动着缕缕雾气,仿佛在佛界仙乡“游仙”,俗称“岚霭普陀”。小普陀的得名缘于南海普陀。传说南海普陀是观音的住地,而洱海小普陀也有关于观音的传说。

洱海岸边的渔村,星星点点,散落在山脚,只要登上渔村,就会品尝到味道极其鲜美的酸辣鱼。白族姑娘或许就在岸边织网,或者就在餐馆里烹煮美味佳肴。那笑容里,荡起的或许就是洱海细微的浪花。

我深信洱海这只独眼的目光定能穿透历史,给每一个后来者一种启迪的思想光彩。我是洱海的儿子,在洱海母亲面前,一切所谓的名利和头衔,在我的心里,如浮云般飘过洱海上空,可以说,我根本就不在意,我在意的是,洱海给与我的一切,包括生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洱海母亲的感恩。因为,洱海能沉淀一切,包括那些不值一提的琐琐碎碎的记忆,即使这些记忆早已沉没在洱海深处。当碧波荡漾,风雨同舟,或者,静静的月夜,一轮明月,高悬在头顶,沉思的瞬间,得到升华的东西,是会让人一辈子铭记在心的东西。其实,洱海记录下了,发生过的一切,即将发生的一切,洱海在聆听。在洱海面前,半点的虚伪和骄傲,都将无济于事。

洱海是孤独的洱海,那有什么不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才是最值得珍爱的东西。不是有孤本、绝品、极品的说法吗?不是常常听到某某“独居慧眼”这样的词语吗?孤独是创造一切的动力。当世界知晓洱海的伟大和厚重后,就会加倍的对洱海顶礼膜拜。在我们重复而泛滥的仿制之潮中,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能复制的。洱海的美,就在于它是不可复制的美。

这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事来。是啊,这么多年来,是有不少值得一提的文化名人不远千里万里来看过洱海。老舍、曹靖华、冯牧、费孝通、迟子建、白桦、季康、琼瑶、金庸,他们在洱海面前,都发出了惊叹,洱海征服了他们的灵魂,使得他们在洱海边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即使不得不离去,也会在不经意的一刻,怀念洱海。

再就是,洱海月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景观之一。洱海浩浩荡荡,烟波无垠,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泛舟洱海,万籁俱寂,月色朦胧,月光荡漾在平静的水面,天上月和水中月,相互辉映,水天一色,这时的洱海月真是令人消魂。

为什么洱海千百年依然那么的碧绿,依然那么的迷人,湖光山色,田园风光,人们看重的是,洱海的永续利用。保护洱海,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只要眼睛清澈明亮了,洱海也清澈明亮了,就能看清水底的世界,那些五光十色的美丽,才是最迷人的美丽。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沙坪的那一块块湿地。过去,洱海水位高,不需人工去培植什么的,岸边就有密得不透风的芦苇和茭白。那鱼更是多得满海都是,什么珍贵的鱼种也很多,人们嫌鲫鱼刺多,很少有人吃。记得,那时栽插季节,往田里放水,白花花一片,满田都是鲫鱼。弓鱼则有几条鱼沟,每逢鱼摆子的季节,就有很多。油鱼则有油鱼洞,那洞就在我的家乡沙坪的一个石洞里,捕到油鱼煮食时,不需放油,那油亮亮的,漂在锅面。还有丙穴鱼也在我的家乡沙坪的另一个石洞里,每当雷雨季节,丙穴鱼就会出现,最小的都有几斤大,大的则有十多一二十斤。可惜现在有的鱼已经消失了,譬如弓鱼、油鱼、鳔鱼、丙穴鱼。不过,洱海也有焕发生命的时候,看现今,我的故乡沙坪,一大片一大片湿地正在形成,湿地里繁衍生息着许多年少见的鹭鸶、翘鼻麻鸭、灰鹤、秧鸡、红胸田鸡、黑水鸭、彩鹬、凤头麦鸡、灰鹬、红嘴鸥、银鸥灰背鸥、水獭等水鸟和动物,也生长着不少菱角、芦苇、海菜等水生物,有人甚至见到过有锄头棒粗的水蛇。这一切,预示着洱海必将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传说在洱海的海底生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玉白菜,这碧波莹莹的海水,就是一滴滴从玉白菜的心底沁涌出来的玉液。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洱海的确绿得就像一块无瑕的绿玉。其实,洱海躺在南高原上只是晶莹的那么一滴,有如一粒明珠,它必将千秋万代闪耀下去,即使它闪耀的是孤独的光芒。

在孤独的洱海碧波荡漾的波涛之上,我看见那些飞翔的海鸥,用翅膀煽动着历史的久远,带给人们心中期待已久的对生命感悟不尽的美好时光。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二

不仅有几十种杜鹃,而且有珍稀的茈碧花和绣球似的马缨花等。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西临点苍山,山麓为大理平原,属断层湖。它南北狭长,像耳朵一样,也因此得名。湖面海拔1980米,面积i246平方千米。最深21米。湖水由下关市流出,汇合漾濞江注人澜沧江。

苍山也称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境内,因其山色苍翠而得名。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共分为19个单峰,马龙峰是其中的最高峰,海拔4122米。苍山的云、雪、泉、石是十分著名的,每年都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来此观赏。苍山的云,变幻莫测,婀娜多姿,时而薄如羽纱,时而浓似泼墨;苍山顶终年皑皑白雪,晶莹而耀目;苍山的潺潺泉水,清澈甘甜,叮咚悦耳;苍山的石,更是苍山之魂,传遍大地。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三

暑假里的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我和爸爸一起去动物园游玩。

进了大门没走多远,就看见了一大群动物。有雪狐、大象、鳄鱼、乌龟……我爬上楼梯,往下一看,好多猴子呀!有公的、母的、小的、老的,气势壮观。我对爸爸说:“爸爸,那座陡峭的山峰,那只就是猴王吧!”爸爸说:“没错,他就是猴王。”下了楼梯之后,又看见许许多多的动物。

我和爸爸就一起买了几根胡萝卜,喂给小兔子吃,它们吃得很开心呢!下午我们要回家了,下次再来这里玩吧!

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四

今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把大地照得热气腾腾。人们稍微一运动,就会大汗淋漓。我大叫:热呀,热呀……,爸爸闻声过来:“我有个好提议,我们去括苍山避暑如何?”大家一致举手赞同。

我们准备了帐篷及一些零食兴高采烈地出发了。括苍山真是名不虚传,一条弯弯的小路像一条长龙盘踞在山上,一眼望不到头。爸爸沿着山脚小心翼翼地朝山顶驶去。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在向我频频招手,一阵微风吹来,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来到了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山顶的十多个风力发电机,像威武的.战士一样迎着狂风,“呼飒呼飒”地旋转着它的大风叶。风力发电站周围是一片绿毯似的草坪,草坪旁的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曙光碑,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就照在这里,雄伟的曙光碑仿佛淹没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

我们搭起帐篷,抬头是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峰峦叠嶂,我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一觉醒来,只见一轮红日仿佛从汹涌澎湃的大海中喷薄欲出,一跃而起,顿时红霞满天,景色好壮观哪!

括苍山美不美?同学们你们也不妨来这避暑,领略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吧!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五

自从有了讨厌头发肮脏蓬乱卷曲的癖好后,我对风和尘埃非常敏感。

三十年前我时常进出横断山脉考察真菌资源。每一次路过洱海,不管是在邓川、喜洲、洱源、大理还是下关,柏油马路上被风吹起来的弥漫尘埃,总是让我不敢下车小便,购买路边的乳扇,大理石做成的笔筒和花盆。

到过大理之后,这种敏感与日俱增。只要刮风,或者别人提到风这个字眼,我就会联想到下关(大理市前称)的风,就会勾连出尘埃把风当成舞台,把我的头发当成虐待我的刑具的景象。

尘生于风而灭于水。洱海就是尘埃的坟墓。那个时候我就在幻想,如果柏油马路是洱海的堤坎就好了。

大理的柏油马路是我进出横断山脉的通道,也是我迁徙生活的载体。我无法像洱海上空飞翔的白尾鹞,可以鸟瞰洱海鸟瞰人。我只能想象在白尾鹞的眼睛里,我就是随风迁徙的一粒尘埃。在我经历过的迁徙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情况不多,常常遇到的还是被风卷尘埃肆虐的日子。

刮风的日子里我特别留恋洱海。哪怕洱海不在身边,只要想想洱海的样子,都能够减轻风和尘埃带给我的敏感与肆虐。

留念洱海,与其说是我的一个夙愿,还不如确切说成是我迁徙生活中的一个宿命结局。洱海的一个波浪,一抹暗绿的水色,一只水鸟的投影和一株水草的摇曳,都昭示了尘埃毁灭式的隐遁。

我已经记不清路过洱海的次数了。我只记得走上一条路,就会失去另外一条路上的风景这句话。它是我迁徙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实在不同的时间里走同样的路,也会失去这条路上原有的风景。时隔三十年再次到洱海,曾经熟悉现在陌生的大理古城景象就是一个佐证。它们如同风停后降落在我脑袋里的尘埃,覆盖了我的记忆。

只有洱海是我在这条路上看见的不变的风景。洱海的样子基本没变,是有河水雨水雪水源源不断的补充,是有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相互交融的湖盆地势保障。这还是其次。关键的是过去居住在洱海边的白族人,靠水吃水捕鱼为生,自然而然把洱海当成了他们心目中虔诚敬畏的神灵,不敢轻易对洱海造次,怕伤天害理遭五雷轰顶。

我经南华、祥云到洱海,三十年前开在路边的杜鹃花、茶花、兰花、松柏和竹子,还有开满野百合及龙爪花的草坡和裸露的岩石,都被三十年后填充在苍山与洱海之间的高速公路、立交桥、铁路、密密麻麻的高楼和汽车尾气、喧嚣、广告牌等取代了。它们在车窗外漫延,展示出不同的侧面和纵深度,仿佛这里天生就是它们的领地。

单独看建筑物,它们很宏伟。无论线条还是轮廓,都散发出了刚性的美感。要是把建筑物放在苍山洱海构成的背景中看,它们就成了苍山上崩塌下来的岩石,梗在苍山脚趾缝里,伤害了苍山的肌肤也伤害了洱海风光的许多细节。

不知道山水相连的苍山洱海,有没有因为滚滚红尘而感到痛楚与悲哀?

苍山太高,加之时间匆匆,我从来没有上去过。洱海我倒是遥望过好多次了。洱海是天空的倒影。三十年前在阳光明媚的下午看洱海,三十年后在阴霾的天空下看洱海,洱海留给我的都是这个印象。

是说大理人把洱海当成了自己的神灵,原来洱海就是天堂投下来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倒影。

过去我是从途经大理的汽车上看洱海。因为距离远,感觉洱海就是一幅静止的时间画面。天有多蓝,洱海就有多蓝。天上的白云有多悠闲,洱海中的白云就有多悠闲。除了颜色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外,看不出潜伏在倒影里的层面、动感、线条和野性这些细节。

蓝天白云可以掩埋洱海本来的水色,地理和时间上的距离也可以掩埋环境,尤其是环境中尘埃和人的细节。没有了细节的纠缠与阻扰,大片大片富有油画质地的美感和美韵,就顺着苍山的走势和洱海的轮廓裸露出来了。虽已不是单纯的南诏历史时光,苍山的山腰上也嵌合了大量的商住房,但洱海和苍山原始的质地还在,三十年前它们留给我的轮廓、线条和原生的味道,还是像一曲无声的交响乐。

三十年后的今天就不同了。我离洱海更近了,它就在我的脚边。看脚边微波簇拥的洱海就是看摇晃的天空,看迂回的时间漩涡。虽然水质的天空比我头顶上的天空更深沉、更厚重、更颠簸。漩涡里的时间比手表上的时间更黝黯、更立体、更野性。然而,水质的天空和时间里除了鹅卵石、鱼、水生植物和漂浮的绿色藻类外,没有喧嚣,广告牌,拥挤的汽车摩托,飞舞的尘埃,油烟或者汗臭的气味。即便有,它们也早就沉淀在了水底的淤泥中了。

坐在礁石上看阴霾的天空和洱海,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追踪乌云坠落到洱海里的过程,观赏我叫不出名字的水鸟,在漂浮的水葫芦上边跳边把头伸进水里觅食的细节。水鸟站在水葫芦上抖动羽毛的样子像是一个驻足的逡巡者。贴着弯弯拐拐的水岸线飞起来如同一个精灵。从水葫芦上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就成了洱海里的幽魂了。

整个下午,我与洱海的关系,应该就是水葫芦上那只水鸟与水的关系。也算是我这个肉质的尘埃被水淹没的关系。

我很喜欢这种关系,寂静而不孤独,有在水中沉沦的快感。大理古城的拥挤和喧嚣,还有洱海岸边卖油炸鱼的商贩吆喝,特别是梭织往来的游人大呼小叫的声音,都在一个失水的世界中运行。虽然跌宕起伏,但是少了水的韵致和旋律,显得干巴巴的。想象一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洱海水哪天漫过河堤将岸上的世界淹没,让喧嚣停滞,拥挤消失,钢筋混泥土不复存在,把尘埃弥漫的岸上世界变成湿漉漉的天空倒影,应该是一件诗意的事情。

随波起伏不定的水葫芦,增添了水鸟的灵性和洱海的画面感。遍布在湖滨地域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树木和远处白族人用色大胆的民居,又让洱海显出了丰腴的情调。这个时候脱掉鞋袜把脚杆伸进水里,我体验到了身体向着洱海沉沦的快感,比洱海显露出来的画面和情调更瓷实更诗意。洱海水来来回回抚摸我的脚杆,像是温存之中一次次的难舍难分,极尽柔软慵懒的慢节拍韵致。

脚杆伸进水里,水也淌进了我的心里。三十年前我在洱海边的歌声中,用精神向着洱海沉沦的记忆,渐渐浮现在我的脑袋里。

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结束横断山脉的阶段性考察,投宿在邓川洱海边不远的一家客栈里。川大化学专业毕业的女才子,晚饭后生拉活扯要我陪她去洱海布满了鹅卵石的滩涂走走。习习凉风和黝黯的水色相互交融,让洱海显得特别阴柔也让女同事显得特别风韵。从她嗓子里跑出来的歌声,也因为身边的洱海显得特别潮湿。晚风拂洱海涌,歌声就生出了倒钩刺,钩住我的魂魄飞了起来。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他对这樁事情一点不知道,

少女为他思恋天天在心焦……。

当时我没有明白她歌声背后的心思。只是忽然觉得这首凄婉多情的歌,不适合俄罗斯人唱,不适合在尘埃弥漫的世界里唱,只适合她在洱海边唱。

天色越来越黝黯,水面上什么也没有,对岸也模糊不清。等她的歌声停下来,我才看见她双脚站在洱海水里,头发随风摇曳遮盖了她的脸颊。不清楚她知不知道,我在告诫她不要滑倒在洱海里的时候,我自己的灵魂,已经被她的歌声牵引,滑进了洱海中。

月夜的洱海比白天看上去更像一个阴柔的女人。如果上苍给我选择死亡之地的机会,我真的很想死在如阴柔女人一般的洱海怀抱中。

一个小孩在鹅卵石堆上捡好看的石子。洱海在他的一侧涌动,他的轮廓就多出了沙砾的`味道,线条上也散发出了洱海的水色。我横看竖看他简直就是一枚肉质的鹅卵石,沉浸在被水淹没的陶然中。可惜好景不长,一条水蚂蝗在小孩惊恐的大叫中爬上鹅卵石,终结了他的好奇心。细碎波浪的涌动可以抚平成人心里的皱褶,却无力安慰小孩的惊恐。

我儿时也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我的小表弟带领几个比他更小的娃娃,跳进田边的河沟里逮鱼。一边打水仗,一边弯下腰杆在水里逮鱼。篾巴篓子里数量不断增加的鲫鱼,见证了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和对我这个小表哥的敬意。如果不是水蚂蝗的出现,说不定就是到了吃完饭的时间,他们也不会上岸的。被水蚂蝗叮在腿肚包上的娃娃,使劲涮了几下脚杆也没有把水蚂蝗甩掉,慌忙爬上岸裂开嘴巴大哭起来。沾在腿杆上的淤泥浆混着血水,弯弯拐拐从腿杆上汩汩流淌下来。

洱海边的这条水蚂蝗浑身黝黑,像一截橡皮筋不断把身体拉长成线条,又不断收缩回来形成一个团状。它用这种运动方式朝水的方向爬去。鹅卵石堆是水蚂蝗路途上绵延起伏的山峦。它每一次身体拉伸和收缩的过程并不急促。我可以想见它向水而行的坎坷。也相信它这一路跋涉锲而不舍的动力,是来自于洱海的召唤。它看上去有些惊恐,大概是岸上的肉质沙砾太多,移动太紊乱,霸占了它的活动空间。

岸上的世界对水蚂蝗来说只是一个伺机吸血或者临时逗留的地方。它真正的生存世界还是洱海。它一生都在洱海和洱海边的岸上穿梭,简简单单的,不像我还有更多的地方想去。

洱海与岸上的尘埃世界有千丝万缕的牵连,水蚂蝗就是洱海与尘埃世界互通款曲的一个通道。我的目光,油炸鱼的气味,小孩惊恐的叫声,还有岸上风刮起的尘埃,都可以被水蚂蝗带进洱海。但水蚂蝗从洱海里爬上岸的时候,洱海只托它给尘埃世界捎来了水分。

无论岸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除了委托水蚂蝗捎来水分外,洱海都不会予以评论。它只在乎自己波浪涌动的姿势和角度,还有在我眼前四下漫漶的趋势。这就是天空倒影的实质,也是洱海水时间的实质。

几株光秃秃的树丫长在洱海的浅水处。隔着树丫看洱海上拖着马达声的铁皮游轮,游轮就多出了木筏子的柔性。铁皮游轮与洱海仅仅构成了场景关系而非鱼水性命攸关的联系。

没有看见木筏子,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木筏子不是用来捕鱼就是用来捞人的,对水对鱼对人都是一件伤感的事情。几年前我在岷江边上看见,有人在雨中用竹竿撑了木筏子打捞溺水而亡的尸体的记忆,迄今还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尘埃向水沉沦的另外一种形式。

溺水者的沉沦并不悲哀,悲哀的是木筏子上打捞尸体的人。悲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打捞者接触到的水世界,没有溺水者接触到的水世界更具体更深刻。

我现在看见的洱海,包括它的水色,细碎波浪,还有在岸边上下晃动的弯曲水线,仅仅是洱海的一个局部细节,也是尘埃灭于洱海的一个片段。和这个局部细节相连的,是鹅卵石、水草、鱼、水鸟以及河床中的淤泥组成的场景。在这个场景的背后,是那些溺水者,以及更早的时候就沉沦在了洱海里的高原断陷而成的湖盆地势和南诏国的整个历史时光。湖盆地势和南诏国的历史时光,也仅仅只是整个澜沧江水系的一个转瞬即逝的过场。和这个过场相连的,则是青藏高原,以及在青藏高原的头顶上奔流不息的广阔无垠的浩瀚银河。高蹈与深邃的银河,是洱海也是我置身在洱海边的尘埃世界所无法企及的。

天更阴霾了。贴着洱海水面掠来的风凉飕飕的。我背后的苍山和洱海对面的山峦起了乳白色的雾。水里面冒出来的光秃秃的树丫,反差性地衬托出了洱海的朦胧与寂静。先前来洱海边时我脑袋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此刻也随了水面朦胧与寂静的格调沉沦下来了。

这世上就该有阴霾的时刻和洱海这样的地方。空寂玄奧,包罗万象。游鱼萤光般的踪影,水草扭曲的身姿,水鸟一头扎进水中留在水面上不断扩散的涟漪,还有朦胧的山水带来变化莫测的诡奇元素,正在与洱海腾挪参差动静互理。

水中沉沦的灵魂,包括南诏时期的祖先,三十年前的歌声,几年前的溺水者,现在的水鸟与水蚂蝗,还有此刻与我的思绪一道被洱海淹没的尘埃,都有了妥帖的归属。

我们都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肉身再度出场的机会到来。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六

去年国庆节,我终于圆了彩云之梦。妈妈和我到第一站——大理。据导游介绍,大理的自然风景可以概括为一幅画——风花雪月图: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我迫不及待地想跳进画中。

上午,我们直奔苍山。仰望苍山,山势陡峭,拔地而起,山上怪石嶙峋,绿树成阴。我们乘坐索道车,一口气到了海拔三千多米处。远眺山间,传说中的玉带云神奇地出现了:山峦之间一条乳白色的云带,长长一片,像仙女织就的锦缎,飘在半山腰,我们仿佛进入了仙境。我们继续攀登,乘着风,踏着云,不时有几声小鸟的鸣叫,好似在为我们加油。

走着走着,远处隐隐传来哗哗——哗哗声,我们赶紧都加快脚步,我更是一路小跑,充当急先锋。突然,我眼前一亮,一股洪流顺着山崖直冲而下,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是空中的彩练,珠花迸发,犹如巨龙吐珠,冲入潭里,激起沸腾的浪花。满是青苔的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洗马潭。我把手伸入潭水里,一种冰凉的感觉瞬间遍布全身,爬山的劳累顿时踪影全无。说话间,我们来到了苍山顶峰。蓝天下,周围的山峰连成一片,像一支阵容强大的军队。远处山脚下的洱海,犹如一条银丝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洱海又像一面梳妆镜,满天的白云和青山,都尽在镜中,云影在徘徊,山峦倒立在水中,一色青青透出诗情画意。围在洱海四周的白族民居,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水,此间山水顿时添了几分人气与活力。此时,我突然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随后的几天,下关山口,神清气爽的风吹着我的面颊;在上关,我躺在广阔开满鲜花的草原上,望着蓝天白云“发痴”;洱海边,一轮玉盘般的圆月下,我觉得世界是那样静美……我爱苍山洱海,我爱云南的好风光。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七

暑假里的一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进了大门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座假山,假山前是一个圆形的水池,蓝蓝的水里有许多活泼的小鱼,有红的、黄的、黑的、还有花的。它们有的在乱跑;有的在玩捉迷藏;还有的在悄悄地说话……玩得可开心了。

我最喜欢的是玩碰碰车。我一坐上去就很舒服,我开了一会儿,就觉得刺激。我看到一个按钮上写着“发射”,我一按,前面的轮子上就发射子弹到远方,好刺激呀!

夕阳西下,该回家了,我们下次月底还来公园玩!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八

在白族人的心中,苍山是圣山,洱海是圣湖。孩提时候,常听到没有到过洱海边的老人讲述苍山洱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伴随着对观音的崇拜。这些老人尽管没有去看过苍山与洱海,但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洱海边迁居到云龙的深山中,故事口口相传。于是,苍山与洱海的名字就这样烙在了心底。

初见洱海,是在1988年9月,我考上了大理师专中文系,苍山与洱海就这样嵌入到生命的血液中。出发前,父亲让我看了他抄录的《永登李氏家谱简序》:“自始祖公由南京应天府募游大理授职巡检土司,落籍太和,所生二子,长曰福升,次曰福俊,福升袭职而迁往邓川大邑里,福升长子智带家丁平夷住居云龙关里豆寺村,宗子袭职,累世有功,载在云龙志书中。伯琳公加封将仕佐郎,应朝公加封将仕郎,传至世凤兄弟四人,分为四支,世凤生二子,长曰衙龙,袭父职,次曰秀龙,迁居永登,忠贞抱效,官至明朝亲军铁旗大将军随征游击之职,福俊公之裔元阳中进士点翰,官至道台御史,是二公一时媲美,文武显著也,爰及本朝,宗子袭职数代,民土归州,不复承职矣,秀龙公堂侄恪由外翰而任蓝井学博,其子若孙皆游庠,小小功名代代不惟,愿世世子孙,交相鼓励,立志青云,克绳祖武。”告诉我:“我们家族与明代白族文学家李元阳同祖,要以前人为榜样。”接过父亲给的生活费,我就一个人到了洱海边上的校园。

学校在斜阳峰下,站在校园就可以看见湛蓝的洱海。自小在山里长大的我,第一次见到湖内心就有一种震撼:“原来水还有这样的蓝!”第一次到洱海边,是在一个周末的中午,特意准备了几枚五分的硬币,想以白族敬水的方式去喝一口洱海的水。一到湖边,我就脱下鞋子,把裤脚卷起来,往湖水中走了几步,将那几枚硬币使劲往里抛,然后双手合拢,掬起一捧洱海水,低下头慢慢吸,洱海的水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身体,清凉,微微回甘,我在满足中慢慢退出湖面。喝过洱海水,在丝丝的甜味中欣赏起洱海的碧波,水是那样的清,又是那样的亮,是那样的圣洁。远处,不时有几只水鸟从身边飞过,远处可见刚转黄的稻田,还有一个个在云下洁净的村庄,正秀着家园的美丽。不由回望了一下苍山,树木葱郁,如屏如画,云在低垂想亲近洱海,似在倾吐恋爱的情话。这样和谐美丽的风光,如此安宁的家园,难怪已经离开这片地域的子孙永远忘不了根。

苍山的奇,洱海的灵,无数次出现的不同时代文人的篇章中。我们学校当时的文学社就叫“洱海”文学社,许多同学都把笔触伸向了苍山于洱海,将风花雪月的景致铺陈无边。一个同学曾这样描绘:“摇闪在海上的点点渔火,似一颗颗跳动的心。”的确如此,洱海就这样将人的内心包裹在脉脉的温情中,浪花的溅起一阵阵如下关风一样的微笑。“苍山无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片山水相依的白族人的发祥地,就是因为有绝美的风景,还有白族人在渔猎耕读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璀璨文化,才名扬世界。水是山之眼,如果没有洱海,这一切都不一定存在,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乐生活,当真要感谢大自然绝妙造化。

洱海月,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月让人无限遐思,洱海并不张扬,涟漪但不浩荡。这是一种内秀的美,美的让人心跳。很多时候,我是在图书馆翻阅历史的记录,或在传说的凄美中感受爱的力量。传说天宫的公主羡慕人间的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嫁给一个勤快的渔民,为人们的丰足,将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让人们能清楚地看到鱼虾,得到更多的收获,却被父亲强行带回天公,她便将宝镜永沉海底,宝镜变成了金月亮,永远照耀着这里的人们。洱海边这样的传说很多,比如蝴蝶泉的传说,望夫云的传说,这样的爱情看起来是悲剧,但体现了人类心灵中的至善。几千年来,白族的先民逐水而居,从干拦式草棚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用渔樵耕读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将一个民族的淡然与包容、平和而谦虚、明德而至善、务实而奋发的民族性格展现给世界。“洱海清,大理兴”,这是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永远的祈愿,也是天地湖人和谐各一的真实图景,洱海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的源头。

还记得是在三月,我们一伙人登上苍山中和峰的山腰,往下一看:桃红柳绿的古城下,就是那弯蓝蓝的洱海,点点的白帆在自由穿梭,一个个村庄围绕在洱海之边,在菜花中显得格外古朴。当时我是在想,几百年前我们祖先,一定是在洱海风的吹拂中滋生出一股无声的力量,将渔猎农耕的方式带到苍山之外,将洱海边的建筑样式移植到深山之中,还将洱海的灵气传递给每一个子孙,让耕读之风代代相传。“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这是李元阳对苍山神奇的歌颂,却也是洱海流波的浩然,先人中有这样诗意栖居的人,足见苍洱间气韵的流溢,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草木花香。忽然间,我明白为什么移居到山里的祖先为什么都在口头传述洱海边传说的原由了,那是永远的根,枝叶必须永远连着,才能枝满叶圆,万代长青!

求学终要结束,离开的时候,我又一次到洱海边,掬起了一捧清冽的水,一滴一滴咂入口中,想将苍山洱海的味道永远带在身上,祈愿:洱海永远碧蓝,海水永远清冽!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九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

现在我们的游船正行驶在洱海的泄水河道——西洱河之上。游船的航行方向是由西向东的,再往前行,大家便可以看到烟波浩淼的洱海了。

洱海,是云南著名的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的西北,为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形成于冰河时代的末期,其主要成因是沉降侵蚀,属构造断陷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虽没有滇池大,但蓄水量比滇池要大很多。这是由于洱海的平均深度有10米,最深处可达到20米。古称“叶榆水”、“昆弥川”。但是小徐呢,更喜欢它现在的名字——洱海。因为这个名字更加的贴切可爱。从空中往下看,她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像极了一只可爱的大耳朵。这也就是大理“风花雪月”中的‘洱海月’了。

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行驶在碧波荡漾的洱海了。

大家看,湖水清澈见底,就像无瑕的美玉,秀丽无比,它正以广阔的胸怀欢迎各位来自远方的宾朋。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到这儿,月亮会特别的圆、特别的圆,那景色,我也是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仿佛才从湖里沐浴过。水天辉映,都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洱海月为什么如此明亮呢?科学的结论是:一、洱海水质特别纯净,透明度相当高,反光极强;二、洱海海面尘埃较少,空气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这一大奇观。

在我们的前方,大家所能看到的这个玲珑剔透的小岛,就是洱海中最小、但又最负盛名的岛屿——小普陀了,在介绍大理的画册中少不了它。小普陀周长只有200多米,全由石灰岩构成,总面积约有70平方公尺。这里为什么叫小普陀呢?普陀,是梵文普陀珞伽山的缩写,意思是小白花山或小花树山,传说是观音在印度修行的地方。因此啊,凡是传说中观音显圣地大都称为普陀山。比如,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由于小普陀的外形比较像传说中观音的道场,但又因为它的规模和地形都比较小,所以得名“小普陀”。大家可以看到,小普陀这么远远的望去,就像一个天然的盆景置于洱海当中。在白族人的心目当中,小普陀可是最富灵气的一个小岛,附近村庄的白族人民,每到逢年过节,或者是遇到任何喜事,都要到小普陀进行祭祀,以示庆贺或者是以求平安,每当新郎新娘结婚的这一天,新郎还要用小船载着新娘绕岛三圈,希望小普陀能为他们带来:幸福、吉祥。

今天,各位嘉宾不远万里来到大理,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那我们也希望这小普陀能给各位带来幸福和平安。下面呢,各位做好登岛准备,让我们一起领略这座小岛的风采。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十

随后我们迎着海风,顶着太阳苦等20分钟后,船终于像蜗牛一样缓缓发动了,这可真把我气得彻底。值得欣慰的是迎面而来的美景,它们就像美丽的少女抚摩着我受严重创伤的心灵。

云虽然气势磅礴,但洱海却异常温柔。就算对外来人说这里是湖,我想也会有人相信吧。的确,这里很平静,谈不上像镜子,但也没台风,龙卷风,或者海啸之类的。就算偶尔有点小风小浪,看到的洱海依然很温柔。那连绵起伏的,却高低一样的波浪,有秩序的往前走着。“沙沙沙”的声音陶醉着我的心,我的心也随着这样的节奏跳跃起来,真是一种享受。一阵风吹过,节奏被打乱了,浪花相互撞击着,海中出现了很多的小海龙。它们在海中穿梭,顽皮得像猴子。可是,洱海笑着,容下了小海龙的顽皮,就像一位母亲――温柔的母亲。这时,我侧着头,看着妈妈的侧脸,看到她满足的笑容,和那向往的眼神,伴着海水陷入沉思。温柔的洱海,带动了我的心。

船缓缓前进着,我,在一幅画里畅游!

保护母亲湖――洱海。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它位于云南省西部的苍山东麓,西面有苍山十八溪入湖,湖水面积约有246平方千米。因为它湖形如耳,浪大如海,因此称之为“洱海”。

以前的洱海如一位美丽绝伦的仙女:白天,远处一片绿茵茵的树木随着湖边那沁人的微风轻轻的摇曳;近处墨绿色的湖水像一块翡翠倒映着蓝天白云;一叶叶轻舟穿过,划破了静静的湖面,荡漾起一串串细小的波纹,就像一朵朵盛开在湖面的花儿……晚上,洱海令人陷入神秘的遐想。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泻在洱海上,洱海宛如笼着一缕晶亮的轻纱……可现在的洱海有了很大变化。

洱海母亲终于忍受不住,发怒了。它打破了往日的温柔,在湖面上卷起了令人发指的巨浪。那些正在捕捉它的宠物――――鱼类的人们统统卷入了洱海的漩涡,大家也意识到了严重性。

洱海的子孙们啊!难道我们保护自己的洱海母亲就这么难吗?我们保护洱海母亲时,洱海母亲同样也会对我们报以甜甜的微笑,大家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大家如果细细的聆听,会听见洱海母亲在轻声哭泣,它渴望子孙们关心它,照顾它,不再破坏它美丽的容颜与华丽的衣裳。人们常说:“洱海清,大理兴。”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保护洱海其实就是在我们保护自己。

身为洱海的子孙,我们应该记住:保护母亲湖――――洱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去过许多风景美丽的地方,可是只有大理洱海的美景让我情有独钟。

洱海是一个风光秀丽的高原湖泊,素以“高原明珠”著称。因为它的形状像人的耳朵,所以人们称之为洱海,又被称为洱河,是世界第二大湖。

我们坐在车上,远远就看见群山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一条蓝色绸带飘落在山谷间,上面是一望无际的高原,山脚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看着就让人舒坦。太阳渐渐升升上天空,远处的海与天融为一体,海天一色,让人眼前一亮。山上树和花“印”在水中,水中的倒影和山上的树相映,让人瞬间的糊涂,分不清真伪。随着太阳的移动,光线的变化,洱海突然变成了一条巨型的变色龙,海面时不时由蔚蓝色变为乳白,由乳白变成草绿,又由草绿变成蔚蓝,让人摸不清到底它是什么颜色。

这时,洱海安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镶嵌在高原上,微风轻轻拂过湖面,镜面荡起了细细的波纹,慢慢地一圈圈向外移动,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别以为它很平静哦,其实它也很爱热闹呢。当我们走近岸边,只见浪花一个接一个地“敲击”着岸边的岩石,仿佛在进行跑步比赛,你追我敢,争先恐后,当第一个浪头击中岩石时,那“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是胜利的欢呼“我胜利了!”浪花们边比赛跑步边把海里美丽的海螺和贝壳送到岸边。小孩子们欢呼雀跃,奔向岸边,攀岩石、拾着浪头送来的海螺、贝壳,哼着欢快的小曲,惬意极了。大人们忙着把如画的美景装入相机,带回家慢慢欣赏。

青山、绿水,欢乐的人群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卷。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木如眉,洱海好风光,叫人多沉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十一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大理四景,如雷贯耳。

想象中,“下关风”该是在春天里为最佳,其状况可能是异常别致的风便风情万种地吹来了,使人不得不在吹来前就好生期待。致于怎么个“别致”跟“风情万种”,大约只有到了大理才会知道,属不可言传那种。“上关花”则要武断地以为那是夏天中的美事,但到底如何美法,却又是着实不知,是满山、满岭、满大衔、满小巷、家家户户都是花?致于“苍山雪,洱海月”当然得是在冬天和秋天里才会有的故事。杜甫说“窗含西岭千秋雪”,是的,我要坚定地以为,“苍山雪”该是在大理古城的或轩窗或回廊或东门西街或北集南市中,于侧头抬眼处便可看见的美妙。而“洱海月”是实在不必赘言,当然是桂香满天、藕荷遍池之时,邀一位知己,驾一叶扁舟,或卿卿我我,或寥落惆怅,抑或壮怀激烈,荡进洱海,于清波细浪的拍打声中,漫饮那壶中佳酿,静待那皓月当空。

此次滇中之行虽车船劳顿,但到达昆明时,并未觅店打尖,而是马不停蹄地继续奔向大理古城。

当大巴车到达大理下关,拖着行李甫一出站,正张望着感觉这处的“风”到底能是怎样个“风”时,一个当地小伙就凑上来征询是否要去上关古城。见说是,便热情地帮我把行李往他车里塞,说是顺道,车费随便赏,不然空车也要跑。上他车前,我还惦着这下关的“风”,一直踟蹰着不上车,还是想着要再感觉下这下关的“风”,却到底也未觉出怎么样来,便忍不住问那正诧异地看着我想紧着开车走人的小伙:“这下关的风是怎么个风?”

他先是愣了下,等明白了我的意思后就回道:“就是风大。”

原来只“就是风大”。这简单得使我有点失望,感觉该再复杂点才对。但想来人家是本地人,该不会错的。况且,从昆明来大理的路上,确见过那道道的山岭上立着不少白色的风电,巨大的叶片在风中转动,可见,这“就是风大”的解说,也只好于心下默默承认了,然而在心里,却有种“花瓶”被打碎的感觉。

车行时,又问那小伙“花”的事。本以为应是茶花:“抓破美人脸”与“十八学士”啥的。不料那小伙却说是“朝珠花”,并说此花每月开一朵,一年十二支,花大如莲,花香很好。本还想问是不是满山、满岭、家家户户全是这花之类的“闲话”,无奈那小伙好像只对我们住店有兴趣,总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住在他家,若住,出游时可以车接车送。闻此心想:这小伙,此刻只有住店一事,其它皆无心情。本来,除这“风花雪月”外,原本还关心苍山跟洱海,还想趁行车路上左右无事问上一问,现在觉得还是不问的好。况且,一句“就是风大”,已经打碎了我对“风”的美好感受,若继续再问,这大理指不定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人啊,都只愿听好的,哪怕胡说八道,比如此刻的我。

不问还是对的。因我对苍山确是有过一番想象,那苍山:远看时,群峰巍峨,连绵曲伏,着青含黛地苍茫而去。走进去,林木葱郁,峡谷幽深,绝壁眩目,涧水跌荡而来。其中有一条山路,一条弯转曲折仅容马帮才可通过的山路。这山路,时而穿行在密林缝隙,湿漉漉的技蔓在阴雨里打湿行路者的衣裳;时而悬在深不见底的峡谷绝壁,山风猎猎劲吹,又吹干湿了的衣衫;时而通向或风雪漫天或鸟语蝉鸣的大山垭口,继续奔向另一架山岭而去,奔去时,伴着马铃声脆,马蹄声碎……是的,这是一条茶马古道,它古老又悠长,它美丽更艰辛。它北上黔、川、康、藏,南下滇、老、缅、泰。在这条路上,它承载了多少人的生计?穿插了多少人的梦想?又发生了多少说不清也道不白的故事?而它,就掩隐、穿行在这茫茫苍山之中。

此刻,这条茶马古道,离我是这样近,近得仿佛已经听到了那马铃声脆与马蹄声碎的回响,并且,回响中,已经不尽是马铃与马蹄响声,更多的却是一种意境,一种清幽跟玄远的意境。

登临苍山时,走的当然是一条茶马古道。因为上山的每一条路,都是当年马帮踏出来的,而且,是骑着马上去。我知道,我这样的上山其实是在作戏,状况宛如神游侠侣抑或大将军出征:“苍啷啷,拔出宝剑;哗啦啦,马踏连营。”实际上,除了省些脚力,并没有多少大将军或大侠的意味,因为马主人一直在前牵马而行,还时常将伸出路旁的枝杈折断,并不停地提醒骑稳和低头,小心别被树杈扎脸。那马主人近七十了,瘦瘦的脸上满是热情,这使我心里有些不适,觉得他这大岁数,反为我牵马,心里总有些别扭,虽然付了钱。骑在马上,看他殷勤牵马,就会以为自己既非将军出征也非侠侣游历,分明是老爷、太太上山烧香的模样。

实际上,老人牵马只走到山半就已然到站了。那地方叫“中和寺”,因位于苍山中和峰而得名,始建于明朝,有康熙赐匾“滇云拱桥”。中和寺虽称作寺,但也像是处道观,因为庙内不仅有降龙伏虎,佛祖如来,还有玉皇大帝,也在其中。

就在中和寺的背后,有一条横挂在苍山半腰的石板路,石板路沿山势向南北延伸,路上有“龙眼”“凤眼”等中和寺以外的景观,据说,“龙眼”“凤眼”险要得很,看后也确是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姿。

还是在山下的时候,仰望苍山,常见一团团浓厚且巨大的云朵,棉花似的'堆在苍山山半。当时就觉这苍山着实雄伟高矗,没有铺垫,也没有拖遢,猛的一下,就兀自矗立而起,高矗得使天上的云朵只能打山腰驻停或绕过。眼下,我正在苍山之半的石板路上自在行走,想到此处,不禁停靠在一段石栏,迎着猎猎山风,俯看下去,只见大理古城就在山下,而洱海,则泛起微蓝的颜色,泊在这群山之中。

当返回中和寺时,见一伙人在竖立一支巨大的火把。其实,这火把,在我甫达中和寺门前,就见着一些人在鼓捣一段木头,那是一根又粗又长的巨大松木,躯干已不知用什么方法被鼓胀暴裂开来,人们正在那些暴裂处插幡、挂旗、贴咒语。而现在,是正喊着号子欲将其立起,立起在中和寺门前这小广场上。见状,便也上前入伙帮忙,插在人群中使劲拉绳索,大声喊号子,忙得不亦乐乎。直到在快乐中将火把立起要离去时,却被人拉住,那人像个领导,是来致谢的。能被人表扬,总是快乐的,而且可以借此问事时心里不必存有怯意:“费这么大劲竖这东西,这是要做什么?”我指着刚立起且上下插满在山风中“哗哗”作响的幡儿的这根巨大松木问。

“这是火把,今天是火把节,我们白族的火把节。”他热心向我介绍,并自豪地又说道:“火把节本是彝族的节日,但我们白族人很开放包容,所以我们也过火把节,只是推后他们彝族一天过,并且,在整个大理,这根火把是要第一个点亮,山下包括下关新城,都得看我们这里,这里不点火,谁也不能点,只有这里升起火把,大理的火把节才算开始,这是规矩。”我这才知道,原来是“火把节”,原来这立起的大松木,是支巨大的火把。

听后,心里很是期待这火把节。我知道,在云南南部,傣家人有泼水节,极为热闹,可是己经过完了;火把节也听说过,但不知竟是今天。这可真是“择日不如撞日”,今儿真真是撞上个好日子。

下苍山时走的仍是原路,那条古老的茶马古道。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十二

洱海因气势如海而形状如人的耳朵而得名,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断层湖。她是我们云南省的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公里,东西宽3到9公里,平圪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洱海的水域辽阔,周长为116公里,面积约为251平方公里。洱海属澜沧口水系,北有弥苴河注入;东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此外.海底断层中还不断有潜水涌出,因而形成永不枯竭的湖泊,水原丰富,汇水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濞江汇合后注入澜沧江,最后注入太平洋,由于洱海水的流入与流出,使得洱海水质优良,适于各种鱼、虾以及贝类的繁殖与生长,同时,也使得洱海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

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行驶在碧波荡漾的洱海了。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洱海,是大理风景区的主要风景资源,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发祥地。迄今为止,在洱海及其周围的山坡台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达30多处。海东金梭岛就是一个着名的新石器遗址:最近又发现双廊玉几岛也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除了出土大量生产生活用的石器、陶器之外,还有青铜器山字形格剑、铜柄铁刃剑,以及铸造这些兵器的陶范。由此可以推断:它或许还是古代白族先民冶炼铸造青铜器直至铁器时代的生产基地。在这里每个时代都有历史的遗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白族祖先从远古一步步走向文明时代的足音。因此,也可以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

现在我们的游船路过的是观音阁,观音阁在大家的导游图中标的名孛叫天镜阁,古时候称作罗荃寺;这罗荃寺,与我们苍山的一朵云——望夫云有着密切的联系。望夫云的传说,在我们大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在这儿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望夫云的传说。

相传,南诏国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公主,她在“绕三灵”的盛会上,遇见了一位年轻英俊的猎人,两人互相爱慕,暗订了终身。公主向父王吐露真情,请求答应这门婚事,国王听后,非常气愤,把公主关进深宫。公主伤心极了,整天闷闷不乐,不思茶饭,盼着猎人来救她出去。公主让贴身侍女去苍山找到猎人,转告自己的处境和思念之情。猎人得知后,非常着急,但公主禁锢深宫,他无法接近。他在苍山上狂奔,高声呼唤着公主的名字,他们纯洁的爱情感动了山神,山神送给猎人一对翅膀,猎人有了翅膀,便悄悄飞进王宫,带着公主从宫墙飞了出来。这里,南诏王找不到女儿,又气又急,请来了海东的罗荃法师。罗荃法师用天镜照出来公主正在玉局峰的岩洞里,就作法用大雪封山的毒计来威胁公主回宫。猎人冒险飞到罗荃寺偷来了罗荃法师的八宝袈裟,准备给公主御寒,当他飞到洱海上空时,可恶的罗荃法师将他打落到洱海中,把他变成一块礁石——石骡子。公主在玉局峰上久盼丈夫不归,当她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悲哀忧郁而死。公主死了之后,她的精气变成一朵白云,每年到了严冬腊月时,这朵白云就升到玉局峰的顶上向洱海眺望。而这朵白云一出现,洱海上就会狂风大作,一直要到现出海底的石骡子,风浪才会停止。据说这个时侯就是公主要把海水吹开,看一看海底的情人。不过确实,一旦望夫云出现,即使是再好的晴天,顿时也会狂风大作,惊涛骇浪,所以渔船也就不能够在海上行驶了,所以,当地的渔民也把望夫云称为“无渡云”,也就是不能渡船的意思。

其实望夫云只是一朵气象云而已,它一般出现在冬春时节比较晴朗的日子里,是由于空气的高速流动而形成的。这与苍山洱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玉局峰的山势陡峭有关。它的出现,预示着印度大陆干燥强烈季风的来临,它是洱海船只安全航行的报警器。石骡子则是洱海中的一块暗礁,民间也称它为定海桩,现在这块礁石已经露出海面,被船家当作航标。但是富于想象力的白族人民赋予了它那么动人的一个传说,使得望夫云、海上的礁石,以及罗荃寺很自然的联系到了一起。把一云、一石、一寺变成为生动、形象、实体的美,也使得望夫云在大家的心目当中变得更加神奇,也更加有趣了。

在我们的前方,大家所能看到的这个玲珑剔透的小岛,就是洱海中最小但又最负盛名的岛屿一小普陀了,在洱海里,小普陀可以说是“袖珍小岛”。岛虽然小,但名气很大,在介绍大理的画册中少不了有它。

小普陀周长只有200多米,全由石灰岩构成,总面积约有七十平方公尺。这里为什么叫小普陀呢?普陀是梵文普陀珞伽山的缩写,意思是小白花山或小花树山,传说是观音在印度修行的地方。因此,凡是传说中观音显圣地大都称为普陀山。比如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就是由于小普陀的外形比较像传说中观音的道场,但又因为它的规模和地形都比较小,所以得名“小普陀”。

小普陀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天然的盆景置于洱海当中。传说观音当年来到大理,看到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白族人民勤劳、善良,她非常喜爱这块土地。另外,她还看到洱海里面蛟龙很多,常常掀起狂风恶浪,于是就把一枚镇海大印置于洱海当中,希望它能永保大理的平安。这块礁石就是观音菩萨用来镇住蛟龙的大印。所以,“小普陀”也被称为“海印”,那么附近的渔村也就因此而得名“海印村”。

小普陀是洱海里风光明媚的景点,也是佛教文化浓郁的地方。大概是在明朝崇祯年间,这附近的渔民捐资在岛上修建了这座两层歇山顶的楼阁,楼下供的是大肚弥勒,楼上供奉的是观世音。大理佛教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亲近菩萨甚过亲近佛陀,所以大理白族在寺庙中供奉的也大多数是观音。观音有男相也有女相,洱海小普陀里供的是女相观音。这是大理与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信奉的小乘佛教明显的不同之处。

在白族人的心目当中,小普陀是最富灵气的一个小岛了,附近村庄的白族人民,每到逢年过节,或者是遇到任何喜事,都要到小普陀进行祭祀,以示庆贺或者是以求平安,每当新郎新娘结婚的这一天,新郎还要用小船载着新娘绕岛三圈,希望小普陀能为他们带来:幸福、吉祥。

今天,各位嘉宾不远万里来到大理,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那我们也希望这小普陀能给各位带来幸福和平安。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十三

在白族人的心中,苍山是圣山,洱海是圣湖。孩提时候,常听到没有到过洱海边的老人讲述苍山洱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伴随着对观音的崇拜。这些老人尽管没有去看过苍山与洱海,但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洱海边迁居到云龙的深山中,故事口口相传。于是,苍山与洱海的名字就这样烙在了心底。

初见洱海,是在1988年9月,我考上了大理师专中文系,苍山与洱海就这样嵌入到生命的血液中。出发前,父亲让我看了他抄录的《永登李氏家谱简序》:“自始祖公由南京应天府募游大理授职巡检土司,落籍太和,所生二子,长曰福升,次曰福俊,福升袭职而迁往邓川大邑里,福升长子智带家丁平夷住居云龙关里豆寺村,宗子袭职,累世有功,载在云龙志书中。伯琳公加封将仕佐郎,应朝公加封将仕郎,传至世凤兄弟四人,分为四支,世凤生二子,长曰衙龙,袭父职,次曰秀龙,迁居永登,忠贞抱效,官至明朝亲军铁旗大将军随征游击之职,福俊公之裔元阳中进士点翰,官至道台御史,是二公一时媲美,文武显著也,爰及本朝,宗子袭职数代,民土归州,不复承职矣,秀龙公堂侄恪由外翰而任蓝井学博,其子若孙皆游庠,小小功名代代不惟,愿世世子孙,交相鼓励,立志青云,克绳祖武。”告诉我:“我们家族与明代白族文学家李元阳同祖,要以前人为榜样。”接过父亲给的生活费,我就一个人到了洱海边上的校园。

学校在斜阳峰下,站在校园就可以看见湛蓝的洱海。自小在山里长大的我,第一次见到湖内心就有一种震撼:“原来水还有这样的蓝!”第一次到洱海边,是在一个周末的中午,特意准备了几枚五分的硬币,想以白族敬水的方式去喝一口洱海的水。一到湖边,我就脱下鞋子,把裤脚卷起来,往湖水中走了几步,将那几枚硬币使劲往里抛,然后双手合拢,掬起一捧洱海水,低下头慢慢吸,洱海的水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身体,清凉,微微回甘,我在满足中慢慢退出湖面。喝过洱海水,在丝丝的甜味中欣赏起洱海的碧波,水是那样的清,又是那样的亮,是那样的圣洁。远处,不时有几只水鸟从身边飞过,远处可见刚转黄的稻田,还有一个个在云下洁净的村庄,正秀着家园的美丽。不由回望了一下苍山,树木葱郁,如屏如画,云在低垂想亲近洱海,似在倾吐恋爱的情话。这样和谐美丽的风光,如此安宁的家园,难怪已经离开这片地域的子孙永远忘不了根。

苍山的奇,洱海的灵,无数次出现的不同时代文人的篇章中。我们学校当时的文学社就叫“洱海”文学社,许多同学都把笔触伸向了苍山于洱海,将风花雪月的景致铺陈无边。一个同学曾这样描绘:“摇闪在海上的点点渔火,似一颗颗跳动的心。”的确如此,洱海就这样将人的内心包裹在脉脉的温情中,浪花的溅起一阵阵如下关风一样的微笑。“苍山无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片山水相依的白族人的发祥地,就是因为有绝美的风景,还有白族人在渔猎耕读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璀璨文化,才名扬世界。水是山之眼,如果没有洱海,这一切都不一定存在,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乐生活,当真要感谢大自然绝妙造化。

洱海月,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月让人无限遐思,洱海并不张扬,涟漪但不浩荡。这是一种内秀的美,美的让人心跳。很多时候,我是在图书馆翻阅历史的记录,或在传说的凄美中感受爱的力量。传说天宫的公主羡慕人间的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嫁给一个勤快的渔民,为人们的丰足,将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让人们能清楚地看到鱼虾,得到更多的收获,却被父亲强行带回天公,她便将宝镜永沉海底,宝镜变成了金月亮,永远照耀着这里的人们。洱海边这样的传说很多,比如蝴蝶泉的传说,望夫云的传说,这样的爱情看起来是悲剧,但体现了人类心灵中的至善。几千年来,白族的先民逐水而居,从干拦式草棚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用渔樵耕读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将一个民族的淡然与包容、平和而谦虚、明德而至善、务实而奋发的民族性格展现给世界。“洱海清,大理兴”,这是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永远的祈愿,也是天地湖人和谐各一的真实图景,洱海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的源头。

还记得是在三月,我们一伙人登上苍山中和峰的山腰,往下一看:桃红柳绿的古城下,就是那弯蓝蓝的洱海,点点的白帆在自由穿梭,一个个村庄围绕在洱海之边,在菜花中显得格外古朴。当时我是在想,几百年前我们祖先,一定是在洱海风的吹拂中滋生出一股无声的力量,将渔猎农耕的方式带到苍山之外,将洱海边的建筑样式移植到深山之中,还将洱海的灵气传递给每一个子孙,让耕读之风代代相传。“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这是李元阳对苍山神奇的歌颂,却也是洱海流波的浩然,先人中有这样诗意栖居的人,足见苍洱间气韵的流溢,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草木花香。忽然间,我明白为什么移居到山里的祖先为什么都在口头传述洱海边传说的原由了,那是永远的根,枝叶必须永远连着,才能枝满叶圆,万代长青!

求学终要结束,离开的时候,我又一次到洱海边,掬起了一捧清冽的水,一滴一滴咂入口中,想将苍山洱海的味道永远带在身上,祈愿:洱海永远碧蓝,海水永远清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苍山洱海的散文篇十四

早就听闻临海括苍山峰峦迭嶂,日出云海,水瀑流泉。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6米,系浙东南第一高峰,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射点,这里还有台州四大风力发电场之一括苍山风电场呢!

车子行驶了一小时左右,来到了括苍山脚下,抬头仰望,括苍山气势磅礴,山峰连绵不断,一座紧挨着一座,好像大海中的波澜。我们沿着蜿蜒的公路盘旋行进,终于到了山顶,极目远眺,层峦叠翠的山峰,云雾缭绕,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一大把来,这些云朵为括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衣,山脚下,一层层梯田像一级级翠绿的楼梯,半山腰,茂密的竹林满山苍翠,将蜿蜒曲折的山路掩映在其中,山顶上36架大风车错落有致,犹如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守护着括苍山,硕大的风叶在自然美景中交相辉映,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啊。

来到了括苍山,最不容错过的自然景观当然还有日出。第二天早上,我们四点不到就起来了,四周一片宁静,只有晨风呼呼吹过,等到四点左右,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我们开始耐心等待,眼睛都不敢眨,就怕错过日出奇观。突然远处地平线越来越亮,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慢慢地升起,红点越来越醒目,小半个,半个,整个太阳终于从云海间彻底跳了出来,冉冉地升上了天空,顿时光芒四射,整个天空被照映得红彤彤,如火似霞,那一刹,我们震憾了,由衷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啊,括苍山,多么美好,虽然离开了,但上那一幅幅美景仍历历在目,如果你也想体会括苍山的神秘与美丽,请到括苍山一游吧。

一次卖烧烤的体验。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超级黄金烤鸡翅,流动小摊,仅此一天,挡不住的美味诱惑”......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一声接着一声,怎么回事呢?原来今天是中山小学五(5)班帅哥、美女们的露营大会,帅哥美女们自制烧烤,因为产量过多,自产自销改成了出口外销。这可是我们人生第一次营销体验,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啊。

香喷喷的鸡翅,吱吱冒油的羊肉串,色泽诱人的烤鱿鱼......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烧烤新鲜出炉了,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我们大眼瞪小眼,谁也不好意思第一个开口吆喝。后来,应育成妈妈提议男女生大pk,看看究竟是帅哥厉害还是美女厉害。男生怎么能输给小女生呢,大男子主义作崇,男生们斗志昂扬,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第一个帐篷的门敞开着,真是一个好机会呀,我们把头探进帐篷,结结巴巴地问:“哥哥、姐姐们,要不要来串美味烧烤”。“可以免费试吃吗?”免费试吃,为了表现我们的诚意,我们满口答应,殷勤地递上一串烤翅,看他吃得满嘴留油,我们满怀期待地看着他。很快,一串鸡翅被啃得只剩骨头了,哥哥们开始玩他们的扑克,就好像我们不存在一样,没戏,我们悄悄地退出了帐篷。

第一次主动出击失败,不过倒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继续向下一个帐篷走去,这次我们总结了经验,再也不提供免费试吃。这个帐篷的主人是一位慈眉善目的伯伯,看上去很亲切,当我们问他要不要来串烧烤时,他笑了,我大胆地说:“伯伯,来一串吧,新鲜出炉,保证你意犹未尽。”伯伯爽快地买了两串烤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们乐得一蹦三尺高。我们乘胜追机,绕着山顶转了半圈,手上的烧烤所剩无几,手上的人民币却多了起来,数一数,快30元了,再一看,那边的女生还没开始行动,我们得意得向她们炫耀了起来。女生们被“激怒”了,她们跑向了另一边的帐篷,这一晚,男、女生pk以平局告终,战利品就是200多的人民币。

这一晚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和劳动赚到了钱,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我们心里别提有多乐了,当然,我们也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大胆、主动,不要被胆怯而束缚。

大米颂。

它很普通,也不引人注目,因为它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大米。我想你家的墙角也一定静静地躺着这样一袋大米吧,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每户人家、每个人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

大米雪白的颗粒,尖尖的,小小的,饱满而有光泽,呈半透明,闻着一股清新气味。大米蒸熟后米粒油亮,香味沁人心脾,越嚼越有味;熬成粥,雪白透亮,入口即化。米饭也好、米粥也好,再普通不过了,但是这普通中却满载着父母浓浓的爱,因为他们是用心地为我们准备这每一餐。

大米普通至极,它的作用就和它的外形一样,实在、不张扬。我们淘米后的水,可以用来洗脸,洗了之后可以洁净肌肤,煮开后饮用,对胃壁粘膜有保护作用。在淘米水中加入食盐,还可以清火解毒。熬粥时加些绿豆,清热降火,加些银耳,滋阴养颜.....

每年的春节前后,小区门口总会摆着一个小摊,我们盛上一碗大米交给摊主,摊主将大米倒入容器,再把容器封上,加热,没几分钟,砰的一声响,摊主打开容器,大米的体积就膨胀了好几倍,变得雪白膨松,抓一把放入口中,脆脆的,带着甜味,妈妈说,现在的孩子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在她们小时候这满满一碗的`炒米就是他们最美味的零食了。

有些时候,我们不懂得珍惜,一碗雪白的米饭或粥,被我们无情地浪费,谁能知道,一粒大米是怎么来的呢?播种、长苗、插秧、浇水、施肥、割稻、碾米。当珍珠一般的大米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可曾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呢。

他的身材圆滚滚,胖乎乎,一米四五的身高却足足有53公斤,一双肉乎乎的小手,一张开,十个小坑就像酒窝一样深陷进去,他比我晚24天出生,你看我们俩的身材比例就能知道这24天的营养吸收真不是盖的。当然,他这身材也不完全是与生俱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拜那张口无遮拦的贪吃嘴所赐,因为他每天需要摄入的食物是一般孩子的两倍,所以家人赐他大胃王的称号。

下面我就偷偷地告诉你他保持球形身材的秘方吧。每天放学一回家他就会直奔餐厅,满满一碗米饭一大盘菜花和一大盘酸辣土豆丝,还有一碗鲜美可口的蔬菜汤已经在等着他,只见他风卷残云一般,桌上的美味佳肴霎间消失殆尽,这时,他一边摸着肚子,一边咂咂嘴巴,意犹未尽地离开了餐桌。别以为他弥勒佛一般的大肚子已经被撑饱了,好料还在后头呢!只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冰箱,取出了500克的纯牛奶,“咕咚”一声,奶瓶见底了!这可是500ml的牛奶啊!他的奶奶想阻止也来不及。在大人诧异的目光下他离开了餐厅,躲进了书房,不要以为他是躲在书房里“啃”书去了,没一会儿,书房里响起“悉悉”的声音,我们推开门一看,只见桌上一只饼干盒子已经空空如也,他的手里还抓着一包刚撕开的薯片,看着这一切,他奶奶无奈地叹了口气,戮着他的头说“你这个小吃货,这个胃怎么就这么填不饱呢。”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胃王”,也是我的好兄弟兼好朋友——鲍星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