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0:41:35 页码:9
2023年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通用8篇)
2023-11-24 10:41:35    小编:ZTFB

议论文是一种通过阐述观点、分析问题和提出结论的文章,它能够促进思考和引发讨论。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首先梳理出要总结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篇一

今日我到留守儿童李欣静同学的家,了解到李欣静同学现随外公、外婆生活。父母离异,母亲在外打工,由于母亲很少回来,只是偶乐打打电话,李欣静同学不擅于交谈,性格十分内向。在学校表现总体还可以,就是上课经常走神。而外公外婆年龄较大,身体还不好,难免有时照顾不到她。

我代表社区为他送去一些慰问品,书籍等,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平时多和同学和老师交流,多多参加社区活动。

通过交谈,她终于露出笑容,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对这样的孩子,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吗?我们所面临的“留守儿童”仅仅需要物资上的填补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他们需要的只是---关爱。

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篇二

生态移民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问题的战略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意见,市委组织部、沙坡头区党工委抽调各部门得力人员,在沙坡头区5个移民区11个移民村建立了工作队和工作组,开展驻村工作。即日起,本报特开设“驻村日记”专栏,刊登各工作人员驻村过程中与移民相处、为移民办实事的感悟、感受等,敬请关注。

时间:9月9日。

地点:沙坡头区宣和镇兴海村。

人物:驻村干部李娜。

今天是中卫农村商业银行下村办理贷款手续的日子。早上,我和组长进行了常规入户,对a区房号为31号至75号的移民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和表格登记,随后向临时村部了解了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截至中秋节放假,该银行为207户移民办理贷款手续,放款共414万元;羊圈建成300个,在建20个;羊只补栏380只。

我们走访的移民户中,羊圈有建成的,有墙面建好但未打顶的,有正在建的,还有部分未动工的。从羊圈的建设和贷款的办理情况可以大致分析出村民的经济条件和外出务工情况:一是圈舍建好但无意愿贷款的,一般是村里条件最好的移民户,有意愿养牛羊但经济条件较宽松无需背上贷款负担的,特殊情况是无贷款还款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等;二是圈舍建好或在建的、意愿贷款的移民户,一般为有还贷能力的条件次好的移民户;三是未建羊圈的移民户,一般为条件次好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移民户。而条件较好的移民户大部分因住房紧张而自建房。自建房有着回族特色,用瓷砖拼贴好外墙面和地板,用色彩鲜亮的钢窗框架修饰外观,看起来十分宽敞明亮。部分条件稍差的移民户也纷纷根据自身情况对院落、住房、菜园等进行了一定改良,尽量使居住环境适意美观。一些院落的四周,甚至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映着菜园里郁郁青青的蔬菜,格外有生命力。相信,对生活有着如此浓郁的希望和热情,移民群众一定会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结果。

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篇三

政声人去后。为官一任,尽管能力有强弱,业绩有大小,但只要一心为民,相隔再远,也常能听到历史那浑厚而持久的回音。

公元1742年,27岁的钱塘人袁枚,带着复杂的心情走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溧水代理知县。此前,他少年得志,12岁考中秀才,21岁被当时广西巡抚金鉷推荐参加乾隆元年的“博学宏词科”征召,23岁考中举人,24岁参加殿试以二甲第5名的优异成绩考取进士,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尽管才华出众,但由于“未娴清书”,满文水平不精,在3年后的“散馆”毕业考试中,他成绩名列下等,“三年春梦玉堂空”,不仅没能“留馆”成为翰林,也没能成为京官去六部任职,而是被派往江苏溧水摄理县事。

“初官直似为新妇,满眼何尝有故人。”初到溧水,袁枚满目生疏,既有些力单,也有些孤独。而前任工作交接时“江南最难作”的一席话,更让初入官场的他感到巨大压力,“惴惴殊自怖”。不过,面对“饥黎”“二麦伤”等生产落后、生活贫困、治安不好的现状,年轻的袁枚没有退让,而是振奋精神,勇敢直面,并暗下决心,“愿持吟咏怀,弦歌安士庶。愿持编摩手,搜剔除奸蠹。幸宽大吏嗔,冀免乡人恶。”

袁枚究竟如何初试牛刀,效果怎么样?遗憾的是,《随园先生年谱》记载不详,民间倒是多有一些流传故事。他的父亲曾十分担心他年少“居官力不任”,不远千里,从桂林来到溧水,隐姓埋名,“微服私访”,“召集翁若妪,问某官贤否?”当得知袁枚“折狱最聪强,居心颇慈厚。一村复一村,‘好’字不离口”后,老人尤其开心,骑驴直入县衙,父子久别重逢,“是夕便加餐,齤然笑不休”。

清代学识渊博的孙星衍为他撰写的传记中,有这样两段话。其一,“尝言为守令者,当严束家奴吏役,使官民无壅隔,则百弊自除。其为政,终日坐堂皇,任吏民白事。有小讼狱,立判遣,无稽留者。”这是强调为官者,要严格管理家奴吏役,要勇于面对下属和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勤于事功,不拖沓。其二,“多设耳目、方略,集乡保,询盗贼及诸恶少姓名,出所簿记相质证,使不能隐,则榜其姓名,许三年不犯湔雪之,奸民皆敛迹。”这里讲述了袁枚整治民风的具体措施:利用民间力量多方巡查作奸犯科人员,调查、了解治安状况,为盗贼恶少建立“前科”档案并公之于众,予以曝光,对真心以行动改过自新的,给予出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封建时代,特别在小县城,自然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百姓的勤劳、智慧和老天的“关照”,因而县令工作往往不是抓经济促发展,而是理讼,推进公平正义,使沉冤昭雪,案无积牍,路无拾遗,夜不闭户,最终达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境界。袁枚很显然抓住了关键。

“搜剔除奸蠹”,“奸民皆敛迹”,措施有力,成效明显。袁枚也颇为自得,用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高淳秀才李名世偶听袁枚断案,为其公正严明折服,居然“赁屋居此间,日听一二事,归与父老传”,不久袁枚改知江浦县令,他又特地等在路边,专程送行。由于袁枚治理有方,敢于担当,“离任时,吏民泣送,有以‘万民衣’披我身者,金字辉煌,皆合郡人姓名也。”袁枚又写了两首诗,记述了黎民百姓夹道泣送、留恋难舍的情景。

任延才学种甘棠,不料民情如许长。

一路壶浆擎父老,万家儿女绣衣裳。

早知花县此间乐,何...

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篇四

今年初,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开门搞活动”的原则,要求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走访普通群众,了解民情民生,开展结对帮扶。真正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转变作风,让群众得到实惠,密切感情。

3月12日上午,根据市局党组统一安排,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体乘坐公交汽车赶到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村开展民情大走访和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恰巧3月12日,也是国家确定的“植树节”,所以在这次走访活动中,局里还专门安排全体党员干部参加**村的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活动。由于上午要参加有关会议,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的活动我因故未能参加,多少有些遗憾。会议结束时,已近晌午,我顾不上中饭,急忙驱车赶往村里,与同志们一起汇合。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快一点多了。

**村村委会对我们这次民情走访活动十分重视,专门安排村组干部帮助我们联系农户和带路。在村妇联主任的引领下,我急忙赶到了此次走访活动中的联系对象,困难群众占洪波的家中。大老远就看到门口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门前正忙着做家务活,一见到我们,老人显得十分高兴,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握住我的手不放,连声说着欢迎。村妇联主任介绍说,这是占红波的父亲,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老人说,我知道你一会儿要过来。估计在这之前,与我一起负责联系和结对帮扶这家农户的局水资源科潘金雄同志已经来过这家并进行了走访和慰问。老人可能是从他那里已经知道我马上要过来的消息。

进屋坐下,房子是一栋三层高的旧楼房,好像正在装修之中。占洪波的父亲非常热情,给我倒了杯热茶。老人说,洪波这孩子,卧病在床已经好几年了,至今生活不能自理。这几年,全靠小儿子,在附近靠做木匠,挣几个钱,把这个家撑起来。最近,正在把旧房子装修一下,准备过一阵子把小儿子的婚事办了。这房子装修的钱,都是小儿子打工挣的。老人忙着介绍,因为大儿子占洪波的看病治疗,家里已经花了不少的钱,这些也都是小儿子掏的。他自己年龄大了,加上小儿子的病情,不能外出打工,只好在村子周边偶尔帮一些农户打点短工,以弥补家用,减轻儿子们的负担。

我从身上掏出200块钱,塞到老人手中,真诚地对老人讲,这次到您家走访,主要是来看望一下您们,特别是看望一下占洪波。这点钱,尽管不多,但是我的一片心意,希望您能收下。老人坚一开始坚持不收,正相互说着,老人突然停顿了下来,盯着我的脸庞,显得十分惊喜。他说,你是不是原来来过我家搞过走访慰问?我仔细一瞧这家房子,再看看老人,我也一下子想起来,20xx年开展“三万”活动,局里组织进村走访调查的时候,我好像来过这家的,临走的时候我还留下了300块钱给老人,并从家里给他们带来了一袋子衣服。这时,村妇联主任也想起来这事。此时,老人还一直说着谢谢,都说得我都不好意思。

我对老人解释道,这次我专程到您家里来看看,既是局里面的安排,也是我个人的.心愿。这次来,看到您家庭的巨大变化,赶到由衷地高兴。真诚希望您们家新的一年,一切都会越变越好。也希望您们把我当成你们远房的一个亲戚,多联系多走动。家里面如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需要我提供帮助的,请及时跟我联系,我一定会想方设法,帮助你们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老人再三表示感激。

离开老人的家里,老人有些依依难舍。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惦念着这个特殊的家庭,想着这位善良、淳朴、热情、坚韧的老人和他的孩子,想着我们身边无数个象他一样的普通群众。一次普通的走访,从老人的家庭,我受到了巨大的民情教育与心灵洗礼。在走访的过程中,我更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感恩,懂得了什么是勤劳,明白了什么是自强与自立,看到了一个人在直面困难时的百折不挠和对人生的乐观坚毅。同时,我也更深地感觉到,人民群众永远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爱的人。在每一名普通的群众面前,我们都是一名学生,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从心底真心热爱他们,时刻想着他们、为了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全心全意服务他们。因为,他们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更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工作之的。

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篇五

谁家有“空巢老人”,谁家下水道堵塞急需疏通,谁家邻里矛盾纠纷需要调解……凤凰街办大桥社区3名网格员人人有一本“民情日记”,上面记录着社区里的大小事情。

翻开第二网格网格员吕司琪同志的民情日记,有这样一篇记录:20xx年5月13日,第二网格网格员周春江到金色港湾小区5栋2单元1103室居民谈秀平家,了解物业把他家自来水停了一事,原因是该居民购房时开发商欠她钱没还,她要用物业费来抵。了解情况后,网格员通过对双方负责人协商、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物业答应送水,谈师傅也答应补交物业费…….

一本本“民情日记”,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网格内方方面面的情况,这些来自网格里的第一手资料,成了社区网格员们工作的指向标。“居民们把我们称作‘贴心管家’,这是一种信任。通过记录‘民情日记’,工作更有了针对性,居民反映的问题也能尽快得到解决,这是一种快乐”,大桥社区主任吕司琪这样说道。

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篇六

1月10日,晓峰社区在社区会议室召开网格工作部署会议,对20的网格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一、加强对网格工作的重视。在会上,社区书记再次强调了网格工作的重要性,将网格工作做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希望各位网格服务人员高度重视。

二、具体工作安排。(1)做好年的网格考核工作,做好台账资料、网格宣传等工作。(2)开展网格走访工作。社区各网格成员将网格走访工作落到实处,对本网格内的居民进行走访,特别是困难群众,积极了解群众对网格工作、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3)做好网格平台的信息完善工作。各网格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网格平台信息,及时更新网格居民的基本信息,及时记录民情日志及服务办事。(4)积极及时的解决处理网格居民反映的问题困难,如果社区网格无法处理的要及时的反映给上级部门。

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篇七

为了推进我市城镇人口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步促进网格员深入了解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帮助居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从20xx年2月起建立《介休市人口网格化服务管理民情日记》(以下简称《民情日记》)制度。

确答复,不能推诿,对群众反映一时难以处理的问题要予以登记,并报社区及办事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分析会,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具体承办。三要检查考核,对网格员《民情日记》的记录情况,各街道办事处要进行季度检查或抽查,市人口计生领导组办公室要进行半年检查或抽查。并列入人口计生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介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韩卫东。

1月10日,晓峰社区在社区会议室召开20xx年网格工作部署会议,对20xx年的网格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一、加强对网格工作的重视。在会上,社区书记再次强调了网格工作的重要性,将网格工作做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希望各位网格服务人员高度重视。

二、具体工作安排。(1)做好20xx年的网格考核工作,做好台账资料、网格宣传等工作。(2)开展网格走访工作。社区各网格成员将网格走访工作落到实处,对本网格内的居民进行走访,特别是困难群众,积极了解群众对网格工作、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3)做好网格平台的信息完善工作。各网格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网格平台信息,及时更新网格居民的基本信息,及时记录民情日志及服务办事。(4)积极及时的解决处理网格居民反映的问题困难,如果社区网格无法处理的要及时的反映给上级部门。

求助陆“团长”如吃“定”心丸。

“陆团长,又在走访啊?”

“是啊,走走看看,听听聊聊,这一潮的鱼收成好伐啦?”

这是最近我们在走访过程中经常能听到的对话,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陆团长”的,就是我们朝阳社区第一网格团长陆央定。

陆央定是我们五龙乡工会副主席,早年曾任工办主任,是乡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因为自家就在边礁村第一网格,所以对网格里的家庭和人都十分熟悉。走访时总能听到他用大嗓门热情地跟群众打招呼。“忠元哥,最近身体好吗?”“海平,听说你儿子考上大学了,恭喜啊,以后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可以享儿子福啦。”每每这时,群众们都会开心的跟他聊上几句,有什么事情也会第一时间跟“陆团长”反映:“最近渔船都回来了,其他村的人都跑来给人家织网,我们自己村的反而都在家休息,没人叫我们去做,这叫什么事啊。”“你们自己平时也要留心,事先托好嘛,那人家才知道你们也想做啊。”央定伯一边说,一边就帮忙联系上了,当天下午,那几个闲赋在家的妇女就都去帮忙织网了。

网格内有户情况比较特殊的家庭,户主叫刘阿华,已经卧病在床多年了,每月都需要400多元的医药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靠打工维持自己小家庭的清贫生活,小儿子年近40仍未嫁娶,靠一条小船打渔的收入来补贴父亲的医药费;妻子张伟菊双目失明,除了要照顾丈夫、负担家务之外,抽空还要帮人织网来赚点生活费。我们团队走访入户之日,看到她睁着一双空洞的眼睛一边诉说,双手还一边不停的挥着梭子,大家都深有感触,很想为她做点什么。她希望政府能够每月给他们一些生活补贴,但根据政策限定,他们家的情况不符合低保户或低保边缘户的条件,无法享受政府每月的困难补助。我们陆团长详细又耐心的向她解释了我们的政策,并且表态说一定会帮助他们想办法,也会经常去关注与探望他们。转身,他立刻联系社区,社区相关负责人告知已经让他们家每年享有春荒、冬令补助,但是这种临时性的补助金额有限,他们也在想其他的办法。回到乡政府之后,央定伯将此事与民政部门负责人商量,民政部门负责人建议张伟菊可申报享受残疾人“托安养”政策,但名额有限,不一定能申请的到。央定伯立刻将所需要的资料帮忙填妥,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同时也将他们家的情况到社区刚成立的慈善工作站备案,让他们也多加关注。之后又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张伟菊,她激动地说“只要政府会照顾,都是对我们百姓的福利,谢谢领导的关心,这么积极地帮忙争取。”

央定伯说过:“我们群众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对政府有意见、对生活有抱怨是正常的,我们需要让他们对着我们发牢骚,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所想的,解决他们所需要的。何况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我们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满足了,真的是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和谐就是这么来的。”

而正是我们陆团长如此和善的态度和如此雷厉风行的处事方式,我们群众都特别信任他,都说只要求助陆“团长”,就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网格员民情日记汇总篇八

为了提高社区网格员服务居民水平,第一时间发现居民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居民诉求,达到民需我帮、民求我应的效果,新华巷社区贯彻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使网格化管理真正成为社区管理的好帮手和与居民交流的连心桥。

要求辖区网格员每日巡查后将巡查经过和居民反映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在社区网格员日志中详细记录着走访居民的家庭情况以及需要救助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每天走访入户之后,网格员都要把走访情况记录到民情日志上,通过记录工作日志可以及时掌握居民家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则上报到社区领导。网格民情日志已成为连民心、听民声、解民忧的新的有效载体。网格员工作日程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网格员为居民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理解度和信任度,更有效激发了群众反映社区情况的积极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