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1:19:13 页码:12
最新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精选10篇)
2023-11-13 11:19:13    小编:ZTFB

总结是提高自身发展和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不妨试着写一篇总结来梳理思路。善于应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技巧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关键技能之一。这里收集了一些高分学生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总结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一

一、生字新词练习。

1、能掌握课后生字表中生字。

3、填空:

二、读读课本最后几页的生字表,找到你掌握得最不稳定的词语抄写在下面。(以下是错误较多的词语)。

三、成语。

1、一定要掌握的乐园中的成语。

2、成语填空。

3、成语接龙。

熟能生巧——……。

恩重如山——……。

4、成语故事(会写成语,并知道意思):鹏程万里入木三分韦编三绝锦囊妙计。

一、把语文乐园中的名人名言和谚语,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关汉卿)。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只有用劳动换来的面包,吃起来才是最香甜的。(俄国克雷洛夫)。

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居里夫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春秋孔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战国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李世民)。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唐王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青出于蓝胜于蓝。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俄国屠格列夫)。

认识自己就是进步。(丹麦安徒生)。

成功时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败时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刘吉)。

二、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千里之堤,2、长江世上。

3、出于蓝,4、,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5、成功时不要,失败时6、7、冬天来年。

8、雨必晴。

三、古诗、名言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四、标点符号的用法:

1到前面去到前面去。

2、这是我的花园我不准任何人在里面玩。

3、陈红一听气得直冒火便质问他说你竟敢拿我的东西。

4、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5、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6、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7、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8、你在干什么他问。

9、我在为大象担忧她说我喜欢它们而且希望他们康复也许我能帮助它们。

10、指出你想要的奖赏象童王公说。

11、象童他对她说我已没有一粒米了不能再来填这个棋盘了。

12、到棋盘的最后一格,全印度都可以被这些米埋到膝盖那么深婵德拉微笑着回答。

1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14、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五、修改病句:

1、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2、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3、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4、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5、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6、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

7、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8、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

9、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10、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11、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12、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13、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14、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15、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16、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头左右。

17、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

18、《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19、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

20、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21、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

段的复习。

一、构段方式:总分式《秦兵马俑》中第二段;“总分”或“分总”;连贯顺接式如《倔强的小红军》;按时间先后顺序《吆喝》中第四段;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排列,如《卖油瓮》中卖油老人观察陈尧咨射箭;空间变换式如《小英雄雨来》;“因果式”、“并列式”也是较常见的结构方式。

二、课内阅读:

1、“叹为观止”的意思是:()。

2、“它们或象征着幸福,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中“或”的意思是()。

“象征着幸福,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之间是()关系。

3、“它烘托着欢乐,燃烧着热情······”中的省略号表示()。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2、小红军这时的体力真的比陈赓强多了吗?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3、从片断中加点的字词,你能体会到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默写本册书的八首古诗。

综合练习1。

一.把下列词语按要求分类。

头昏目眩不毛之地不知疲倦。

灯火辉煌荒无人烟茫然若失。

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精彩妩媚哺育陶冶愧疚。

竖满不在乎奉为至宝无可奈何。

1.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妩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庚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

满不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能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欣赏()孤独()报酬()。

平坦()害羞()驱走()摇撼()。

口吻()竭力()诞生()信奉()。

四、能弄清词语的分类。

画出下列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钢笔、毛笔、铅笔、彩水笔、硬笔。

2.书、练习本、笔、橡皮、球。

3.走、唱、跳、手、打。

4.教师、爸爸、妈妈、爷爷、弟弟。

综合练习2。

一、能够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熟能生巧目瞪口呆得意洋洋日新月异大显身手。

那么……那么……;好像……似的……。

如果……就……;或者……或者……。

因为……所以……。

二、学会变换句型。

1.会改“被”字句。

(1)清洁工人把马路打扫干净。

(2)小明解出了这道难题。

(3)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2.会用礼貌句。

(1)让一下,我要过去。

(2)您来一下。

三、学会扩句、缩句。

1.扩句。

(1)()人们()呼喊起来。

(2)()全体同学()地参加了()活动。

2.缩句。

(1)一股柔和的阳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雾。

(2)医生转过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

习作。

1、习作参考题目。

《家乡的桥》《森林里……》《我忘不了他》、《他进步了》、《瞧,我们一家子》、《街头见闻》、《雨中》、《放学路上》、《中秋夜》、《夏天的中午》、《童年趣事》、《校园新闻》、《节日的大街》、《参观×××》、《×××游记》、《那是我向往的地方》、《可爱的×××》、《我心爱的×××》、《美丽的×××》、《友谊》、《温暖》、《令人激动的时刻》。

2、优秀习作展评。

归纳本学期学生优秀作文,和学生一起欣赏学生的优秀习作。

3、欣赏一些习作例文。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有人提出魏晋有所谓“人的觉醒”,并把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结合起来,“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影响愈加广泛。实则不同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正如程水金教授所说,“文学的自觉”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念,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存在。

虽然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具有“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

在中国文学发展,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特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提出曹丕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说法,是嘲讽“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其本意在传播中被异化。

b.主张“魏晋文学自觉说”的学者认为,在魏晋时期产生了“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其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广泛。

c.中国古代文学从一开始就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不同,它担负着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

d.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因为新的文体不断涌现,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但其言志载道的传统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答案d。

解析将“新的文体不断涌现”表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代以前没有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文人学习及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经史、诸子、辞赋等,其中六经、诸子只是含有文学因素的作品。

b.20世纪以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对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

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用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来破坏中国文学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否定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及其价值。

d.如果将中国古代经典中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会失去自身特色。

答案a。

解析从原文来看,“六经、诸子只是含有文学因素的作品”并非作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且中外适宜的“文学”概念。

b.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与《左传》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希望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人生理想。

c.魏晋时期并未产生“文学的自觉”,因为如果对文辞之美的自觉追求是“文学的自觉”的话,那么这种自觉从先秦文学就已开始了。

d.中国古代文人都把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中国古代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时代。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文人都”说法错误,文中是“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三

气()山()()机妙()东()西()没()没()。

()如茵目不()心()神()古木()。

()花香()不()口()中送()()于尽。

深情()()师()友()反侧杀气()。

怪()怪()()心长()自若连()()笑。

问()问()()云雾()心悦()()味()长。

()君之()面不()安()乐()()各异。

()如生虎视()久()沙()()战功。

()体壮千里()诗()画()马不()。

()如何断断()微波()()汹涌。

心()手()()喧天波()壮()水平()。

峰()()伟红叶()连()不()恍()惚()。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四

1.《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我们从文章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祖父的爱、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1.是快乐的:“我”在园子里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

2.是充满生机的:园子里的昆虫很多,有蜜蜂、 蝴蝶、蜻蜓。

3.是自由自在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蝴蝶随意地飞。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五

1.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2.买早点的队伍缓慢地移动着。

3.就这么轻轻的几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了小女孩的心上。

4.这20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了曹操的船队。

5.几辆载重汽车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

6.高山上的崖缝里冷得像冰窖一样。

7.一只金色的小蜜蜂嗡嗡地飞来。

8.我家的院子四周围着矮矮的白色围墙。

9.师傅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10.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11.变成村姑的白骨精化成一缕轻烟逃跑了。

12.夜莺的歌声打破夏日的沉寂。

13.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

14.那只可怜的老兔步子艰难地慢慢行走。

15.铁人一把举起了正抱着球玩的小娃。

16.成群结队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17.小河里漂游着一只只红艳艳的小船。

18.天上的星星怕冷似的钻进厚厚的云絮里。

19.晏子受齐王派遣来到了比自己国家强盛的楚国。

20.甜甜的泪水慢慢地流到了我的嘴边。

21.伟大的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22.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众多参观者。

23.我国南方的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24.像妈妈高扬的手臂似的炊烟轻轻飘过了林梢。

25.那天晚上,父亲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心上。

26.五彩缤纷的蝴蝶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

27.扬科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望着挂在门上的小提琴。

28.长期流亡在外,生活穷苦的马克思得到好朋友恩格斯不断的资助。

29.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30.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六

词语积累。

写四个abac式的四字词。

六、古诗背诵积累。

1、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4)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两首)、《渔歌子》、《过故人庄》。

4、诗句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虽然他们不懂耕种和织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附近,白鹭在天空中飞,桃花夹岸的流水中鳜鱼肥美。

七、古代名言。

八、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燕子低飞要落雨。

九、趣味语文-说“信”

确实地相信叫确信。非常地相信叫深信。坚决地相信叫坚信。忠实地信仰叫笃信。履行自己的诺言叫守信。取得别人的信任叫取信。讲究诚实和信用叫诚信。

十、成长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学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千里之行开始于足下。(老子)。

十一、词语解释。

危峰兀立:高峰耸立。拔地而起:从地面高出。连绵不断:接连不断。

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

峰峦雄伟:山峰雄壮伟大。

红叶似火:红叶的颜色像火一样。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梦寐以求:睡梦中也在追求,形容迫切的希望着。迷惑不解: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闷闷不乐:心里烦恼,不高兴。

疲惫不堪:疲劳乏力到了极点,不能忍受。

狼吞虎咽:形容人吃食很快的样子。

骨瘦如柴:形容人的身体非常瘦,像柴一样。

走街串巷:形容四处奔走。

将心比心:用自己所想的来设身处地为别人想。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欲出又止:想出去又停止。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见死不救:看见别人将要死了,也不去救他。

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愚不可及: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很大,传得很远很高。

不折不扣:不打折扣。指事实就是这样。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形容很乱。

枯枝烂叶:树木的枝和叶祜萎,腐烂。

异想天开:喻指想法离奇,难以实现。

垂头丧气:形容失意时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的样子。

聚精会神:高度集中注意力。

以防万一:用来防备意外的变化。

兴致勃勃:形容兴致很浓厚。

不速之客: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

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多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运筹帷幄: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最后的胜负,比喻智慧超群。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声东击西:即表面上或口头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

四面楚歌: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十二、课外书籍。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拇指姑娘》《冰姑娘》《野天鹅》。

格林童话《青蛙王子》《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渔夫和他的妻子》。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

希腊神话故事《金羊毛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

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三个苹果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人教版四下教学重点。

1.背诵:

《古诗词三首》。

1、23课(111页)《桂林山水》《生命生命》。

2.日积月累(16、33、50、80、97、117、136、161)3.趣联(162)。

4.成语故事:手不释卷(97页)鹏程万里(137)。

5.从带点的部分体会到什么?(11页、84页)用上带点词语好在哪里。(6.相同的句式(排比)16页7.拟人句(117页)。

8.比喻句的不同情感色彩(79页)。

9.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第4课)。

10.围绕„„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看出认真、实在?(22页)11.体会句子含义(21、58、71、84、90、96、122、126、129)12.从语句中体会人物心情(143、151)。

13.找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27页、130)14.结尾和开头的联系(首尾照应)(58页)16.引号的作用(136页)17.寓言的启发(143)18.主要内容(160)。

38页、50页)。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七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意思:。

2、为天下唱通,意思:。

3、固以怪之矣通,意思:。

4、将军身被坚执通,意思:。

5、故不错意也通,意思:。

6、仓鹰击于殿上通,意思:。

7、欲信大义于天下通,意思:。

8、自董卓已来通,意思:。

9、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意思:。

二、解释以下多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苟2、次。

(1)苟富贵()(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故不为苟得也()(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3、度4、数。

(1)道不通,度已失期()(1)扶苏以数柬故()。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然数年恒不一见()。

5、怜6、就。

(1)楚人怜之()(1)此人可就见()。

(2)可怜白发生()(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7、用8、诚。

(1)遂用猖獗()(1)此诚不可与争锋()。

(2)贤能为之用()(2)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9、所以10、遗。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1、将12、间。

(1)上使外将兵()(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将军岂有意乎()(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项燕为楚将()(3)在乎山水之间也()。

13、然14、者。

(1)吴广以为然()(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更有痴似相公者()。

(3)然足下卜之鬼乎()(3)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屋舍俨然()(4)陈涉者,阳城人也()。

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

1、卒中往往语古:今: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今:。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今:。

4、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今:

5、长跪而谢之古:,今:。

6、常跪而谢之古:,今:。

7、凡三往古:今:。

8、遂用猖獗古:,今:。

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今:。

10、诚宜开张圣听古:,今:。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

12、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

1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今:。

14、临表涕零古:,今:。

四、以下文言句子中加线的词都是有特殊的用法,请予以说明。

1、陈胜王名词作意思为。

2、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意思为。

3狐鸣呼日名词作意思为。

4、皆指目陈胜名词作意思为。

5、忿恚尉用法,使-----。

6尉果笞广名词作,意思为。

7、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意思为。

8、轻寡人与?形容词作,意思为。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名词作,意思为。

10、此皆良实形容词作,意思为。

五、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八

(1)阅读课内记叙文,课外一般文艺读物,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记叙的特点,分析记叙的要素、了解人称、记叙的顺序。

(2)阅读散文能理解其深刻含义,体会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线索,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特点;体会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3)能运用记叙文的知识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次意,明确详写、略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根据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中心意思。

(4)能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重点段落、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并加以分析体会。

(5)能分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说明文阅读。

(1)了解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能分辨文中说明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其它表达方式,并领会它们各自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2)了解说明文的分类,能依据说明对象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3)理解说明的内容,能正确判断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准确地概括中心意思。

(4)能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理清说明的顺序,主要掌握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等)三种,并能领会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5)了解说明文总分、并列、层进等结构层次,并能结合文章或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6)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说明方法,能从文章中找出这些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3.议论文阅读。

(1)了解记叙和议论的区别,能分辨文中记叙性的语句和议论性的语句;能分辨以记叙为主和以议论为主的段落;进一步理解记叙是议论的基础,有的段落则是议论引出记叙。

(2)掌握论点知识,能从文中找出或概括论点;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会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了解它们在阐明观点方面的作用。

(4)理解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其在阐明观点上的作用。

(5)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感情色彩。

(7)了解立论、驳论两种论证方式,了解常见的反驳方法。

4.文言文阅读。

(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按照教材要求背诵重点篇章。

(3)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4)能够回答课后练习中有关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

(5)了解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九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古义:循,依。

3。一词多义。

(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

(5)歌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b歌曰(名词歌词)c倚歌而和之(名词曲调)。

(6)长a抱明月而长终(永远)b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4。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语文复习资料简短篇十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语文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语文复习:句式,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句子。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例3.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句式:

有的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如:王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有的一个句子中两个词说法不同但表示同一对象。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