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1:26:55 页码:11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精选8篇)
2023-11-13 01:26:55    小编:ZTFB

教案的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及时检查和修正教案,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以及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通过阅读这些教案范文,希望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篇一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一)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字词情况

1.出示生词

盲婆婆 乐呵呵 滚动 捉住 您好

清波 鼻子 齐鸣 得到代替

(1)指名读生词,相机正音

(2)去拼音读词

(3)齐读生词

2.指导读较难读的长句子

(1)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借助已有识字方法分析记忆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1.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读诗歌,检查朗读情况

3.请学生谈谈自己这2分钟的'感受

二、理解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

2.多媒体展示蝈蝈的实物图,播放蝈蝈的叫声,让学生感受蝈蝈的可爱

4.“我”面对这样一只可爱的蝈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此时“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指导读出词语“乐呵呵”、“喜滋滋”的语气(自读、指名读、师生共评)

(二)学习第二节

1.“我”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节

3.此时你看出图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小学生?

6.让我们再次把光明带给盲婆婆(指名读,师生评价,全班齐读)

7.盲婆婆此时欣赏着蝈蝈美妙的歌声,会说些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节

1.听老师范读第三节,你知道小男孩的心意了吗?说一说

2.谁愿意读一读:学生个别读后,相互挑战指导读好“蝈蝈儿,蝈蝈儿,蝈蝈蝈……”

三、奉献爱心,升华感情

1.学生谈感受你想对“我”想说些什么?

2.说说你自己以后该做些什么?

3.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四、作业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篇二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察、昆、曼、拙、抛、弃、羡、慕、辰、盈”等10个生字;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察、昆、拙、弃、辰”,做到字迹工整,结构匀称。

2、能正确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轻歌曼舞、抛弃、笨拙、挪动、尽心竭力、悲观失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词句。

4、懂得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

1、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2、能通过读课文来理解有关词句。并懂得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

多媒体课件、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美丽的蝴蝶有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3、指名读句。(学生字:盈)

4、齐读句子。说明:根据儿童思维形象直观的特点,采用“图片引入”的方式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时让他们用眼看,用嘴说。学生用以前文中所学的词语、句子说话,将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随后引出文中句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5、揭题。(齐读课题)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3、重点读三句话,正音。(媒体出示)

4、学生读句。(随机学生字:拙、辰)

5、齐读三句话。说明:这是一个课堂预习的环节,要给学生充足时间准备。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再利用接龙读课文、同桌读等形式让学生逐步做到文熟字悉。又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抓住文中较难读的句子,引导学生将难读句子读正确,读通,读顺,在朗读句子同时随机学习生字“拙、辰”,生字教学重点落在字音上。

6、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出示()的小毛虫

7、交流反馈。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你怎么会觉得小毛虫可怜而又笨拙哪?

2、交流反馈。(随机出示句子)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3、读句思考:这句句子中哪里看出它很可怜?

4、学习生字:抛弃

5、动画演示:昆虫们热闹的场面。

6、理解省略号意思,说话练习。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抓住课文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感悟昆虫们的快乐,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感悟必须要以语言训练为依托,没有语言文字训练为基础的感悟必然是空洞的。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语言训练点,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发展他们的多元思维。通过让学生观看昆虫热闹场面的动画,朗读加深印象,最后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昆虫们还在干什么。

7、(出示句子)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8、学习生字:察(书空)

9、指导朗读

10、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

11、根据提示,背诵第一节。

12、(交流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13、动画演示理解“挪动”。说明: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会自然体现在对文本的朗读中。

14、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5、小结

师:尽管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介绍小毛虫。出示:小毛虫真可怜,――――――。

小毛虫真笨拙,――――――。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层用意:一是进行说话训练;二是让学生将上节课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

1、理解“悲观失望,羡慕”。

2、默读3、4节。思考:小毛虫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交流

4、你现在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说明:这两节虽短,但是它是揭示课文中心的主要段落,运用引读的方法,读中让学生感知小毛虫的坚强,体验它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和尽心竭力做好自己工作的心情。

5、动画演示:小毛虫破茧而出变成蝴蝶。说明:利用动画,加上配乐朗诵,形象的将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即帮助学生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渐渐地把学生带入文本,为小毛虫而高兴。

6、自由读第五节,用直线划出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样子。

7、交流反馈。(出示句子)说明:让学生边读书,边圈化,是培养学生注意力自觉读书的好办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8、配乐朗读

9、出示词语,背诵有关句子说明:词语的朗读能够达到复习巩固和积累词语的目的。如此美文不背实在可惜。教师应创设情境,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读、背的积极性,在积累中获得语感,得以美的熏陶。

10、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游戏,词语搭配说明: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游戏。形式生动多样的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词语搭配这一游戏,能够积累课文中准确、规范的语言,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行词汇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2、写字

师: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最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下面小朋友也来尽心竭力写好字吧。

说明:学习写字,应当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二年级,使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写字兴趣,教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让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让课堂学习更扎实。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篇三

教学重难点: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课前准备:小蝴蝶和毛毛虫头饰、课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小动物,(板书“蝴蝶”、“毛毛虫”)发现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来具体了解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三、再读课文,找出两者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汇报交流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朗读。

2.齐读。

二、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

三、细读课文: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2)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齐读、指名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家安徒生写的《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相信大家读了那篇文章,一定会有更多的想法!

五、板书。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篇四

课前准备:小蝴蝶和毛毛虫头饰、课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小动物,(板书“蝴蝶”、“毛毛虫”)发现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来具体了解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三、再读课文,找出两者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汇报交流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朗读

2.齐读

二、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

三、细读课文: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2)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齐读、指名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书推荐:

作家安徒生写的《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相信大家读了那篇文章,一定会有更多的想法!

五、板书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篇五

《小毛虫》这篇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下册书中的一课,作者是意大利的艺术家达芬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描写了一条笨拙可怜的小毛虫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轻盈的蝴蝶的故事。同时也让同学们明白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比如“生机勃勃、笨拙、九牛二虎之力、轻盈”等词的理解。教学目标中还有阅读方面的要求,正确朗读课文是基本要求,每位学生都应该努力达到。在教学时,我通过比较朗读,激励性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有该做的事情,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的道理。

一、课前做足功课,让学生感悟文本。

本文是一篇短文,只有五个生字,要求一课时完成。课前,我做足了准备工作,让学生对生字和新词有了准确的理解,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还比较高。

二、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

首先,我通过一个美丽的图片引入,让学生仿佛来到了昆虫的王国,听到了昆虫们轻快的歌声,看到了昆虫们优美的舞姿,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生机勃勃,及他们的的快乐,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对比,为更好的理解小毛虫的可怜做好铺垫。在体会蝴蝶的灵巧、轻盈、美丽时,我创设情境,出示蝴蝶图片,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与上文小毛虫的可怜、笨拙形成对比,那么小毛虫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引出了下文。

三、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让学生明白了小毛虫当前最要紧的事是纺织织茧屋,同时也让学生思考自己当前最要紧的事情是努力学习,通过顺势联结的方法,使学生联系到了自己的当前,有效的进行了一次学习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总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不管别人怎么样,自己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不悲观,不气馁,就一定会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词语,明白了课文中的道理,表现很不错,下节课我们继续努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篇六

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5、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

“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

指名开火车读。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篇七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指名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篇八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语言活泼明快,富有童趣。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伙伴们的建议,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烂泥塘,最后让泥塘变成环境优美的好地方。故事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一切美好事物。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十分感兴趣,课堂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生字“蛙、卖、籽、倒”。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生字“蛙、卖、籽、倒”。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准备:ppt。

活动一:揭课题。

1.我猜你演。

动作篇:大摇大摆。

表情篇:生气、高兴、惊讶。

2.出示课题《青蛙买泥塘》,齐读课题。(强调“买”和“卖”的区别)。

3.学写生字“卖、蛙”。

(1)观察需要注意的书写要点。

(2)师范写,生描一写一。

(3)展评。

活动二:我会演。

1.出示步骤。

第一步:分好角色。

青蛙老牛旁白导演。

第二步:了解要求。

青蛙:会吆喝,做好“想”的表情。会表演“采集”“播撒”等动作。

老牛: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会表演“走”“看”等动作。

旁白:读好提示语,做好动作提示。

导演:指导表演,负责介绍角色,谢幕等。

第三步:合作表演。

2.小组合作表演故事。

3.推荐小组上台表演。

4.大家评议。

活动三:我会写。

1.认读生字“籽、倒”。

2.观察生字,提示注意点。

3.生描一写一,师巡视指导。

4.展评。

5.师范写,生再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