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3:53:08 页码:11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优质13篇)
2023-11-12 23:53:08    小编:ZTFB

规划是制定目标、实现梦想的关键步骤。学会运用丰富和准确的词汇,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一

您好!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所有人都向他致敬,灵车经过之处,人们夹道相送,他就是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在人们饥肠辘辘的时候,是您把颗颗饱满的大米无私地奉献出来。在中国偏远的山村,四亿多个家庭因为吃不上饱饭为生计发愁时,是您把一粒粒“生的希望”送给了他们。当您看到非洲贫困的人们时,义无反顾地留在非洲,忍受着炙热,把经历千辛万苦研制的杂交水稻留给非洲人民,立志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吃上饱饭。

曾经我看过这样一段视频:您顶着炎炎的烈日,戴着一顶破旧不堪的草帽,蹲在田间的试验田上研究杂交水稻的长势,豆大的汗珠掉下来,汗水浸湿了您的衬衫,您随便一揩,继续和周边的人研究着水稻。您的手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不知不觉中已经起了一层层老茧,处于耄耋之年的您依旧站在田间的垄上,望着面前的一片片杂交水稻发出无尽感慨。您似乎忘掉了身体的一切疼痛,忘掉了劳累,也忘掉了时间。那一刻,我的心被一缕阳光融化了,泪水不自觉地掉了下来。

我知道,我只是中国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公民,谈不上什么鸿鹄大志,但我知道: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人是靠食物来维持生命的。正是您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不放弃,我们中国虽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中国14亿人口却再也没有吃不饱饭的时候,是您把我们从吃不饱饭的深渊带到了衣食无忧的世外桃源。

虽然您已逝去,但您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却让世人铭记:“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饱饭。”

祝您在天堂没有烦恼,万事如意,一路平安!

您的崇拜者:郭xx。

20xx年12月11日。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二

5月22日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双星陨落,第一个是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岁。第二个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享年91岁。而他们的逝世时间仅仅只隔了五分钟。这件事情对我们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件非常伤心的事。甚至有的人还认为应该降半旗为这两位英雄致哀!

袁隆平爷爷生前为国家做了重大的贡献,让全中国十四亿人口都吃饱了饭。在袁隆平爷爷小时候他经常看到有很多人因为吃不饱饭而失去了生命。所以袁隆平爷爷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人们都吃饱。之后袁隆平爷爷就专心研究杂交水稻,就是因为袁隆平爷爷研究出了杂交水稻才让中国十四亿人口都吃饱了。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段袁隆平爷爷生前的采访,采访中袁隆平爷爷说到自己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袁隆平爷爷一次做梦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有扫帚那么宽,穗子有花生仁那么大。他和助手在水稻下面乘凉。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因为他特别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袁隆平爷爷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而且有一次国家奖励给袁隆平爷爷的豪宅,袁隆平爷爷活生生的把他改成了办公室。他还曾经说过钱够用就行,多了都是包袱。

袁隆平爷爷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他明明早都到了退休的年纪了,但是知道他去世的几天前还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以袁隆平爷爷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三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当我知道了袁隆平爷爷的事迹以后,深深的震撼、感动了我!您是我们的骄傲,是您让我们吃上了美味可口的米饭,让我们中国人不再饿肚子。

妈妈告诉我:是袁隆平爷爷让我吃饱饭的。可是这位可爱的爷爷今天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可敬可爱的爷爷。

妈妈带着我查阅资料,我终于知道了这位让我吃饱饭的爷爷。

经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原来人竟然还有吃不饱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为吃的发过愁,我想吃的妈妈都会满足我。

袁隆平爷爷从小的理想竟然就是为了让大家吃饱饭,我猜应该也包括他自己,连做梦都是梦到自己在一人高的稻米下睡觉。为了“吃饱饭”的理想,爷爷几十年如一日投入到水稻新品种研究当中,扎根农村,扎根水稻田中,经过不懈努力,他实现了当初做的梦,将水稻亩产再提高,如今向着1200kg/亩发起冲击。袁隆平爷爷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解决了全中国的饥荒问题,包括我和我的家庭。

爷爷是您用一把稻谷养活了中国数十亿同胞,是你满怀信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靠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位让我们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把杂交水稻当做理想和终身事业为之奋斗的,正是他的努力和坚持,今天才能人人有饭吃。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是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他是一位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的英雄!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作者:董博宇。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四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有的人的偶像是能歌善舞的明星,有的人的偶像是威风凛凛的军人,有的人的偶像是技艺精湛的医生,而我的偶像是在稻田里挥洒汗水的袁隆平老爷爷。

当你在吃饱饭的时候,也许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我却想到让全国人民都吃饱饭的袁隆平老爷爷,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所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几亿人的粮食问题。

我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国点科技工作者””中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仅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相当于每年解决了3500万人的粮食问题。

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梦寐以求的荣誉、名利、金钱对于袁隆平来说,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他依然穿着朴素,每天只惦记着实验田的水稻,他依然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去实验田里,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实验田里的阳光。即使再去北京领奖的途中,他也依然惦记着实验田。

2019年阳光炽热,土地温暖,90岁高龄的袁隆平依然在实验田埋头苦干,他希望全世界的耕地都可以种上杂交水稻,为当地人解决粮食问题。

这种不懈奉献的精神是有良知的科学家身上所具备的品质,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也许没有获得财富,没有获得名利,但是他们的奉献却造福了人类千秋万代,为人类文明开疆拓土。

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没有闲情逸致去看云卷云舒,他们精确的估量生命的意义,没有时间去计较生命的长短,他们在模糊的泥土上捡拾细小的沙粒,使这些美妙的晶粒绽放开来,给了我们方向,使得世界更加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时才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成为大片绿荫,歌颂那些为我们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去回馈他们对我们做出的奉献,去感恩他们的一颗真心。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向伟大的科学家学习,我们的时代一定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五

20xx年5月22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也是个悲伤的日子,我们亲爱的袁隆平爷爷去世了。

袁隆平爷爷出生于1930年,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袁隆平爷爷看到了太多吃不饱饭的人,与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农业,他把让全国人民吃饱饭做了终生理想。他在31岁那年在湖南田间工作时,偶然和同学一起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她想如果能把这株水稻作为种子去培育,那是不是第二年也也能如此饱满呢?从此他便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科学研究,在这几十年里,他经历了人为的破坏,经历了外界的质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3年的十月,袁隆平43岁那年,先行的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了,这一年也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元年,在袁隆平的带领,亩产普遍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十几年间,中国的产量就增加了上亿吨,解决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也让整个世界为之一振,凭借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中国的杂交水稻遍布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我们敬爱的袁隆平也成为了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杂交水稻之父。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致敬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我能和您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骄傲。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长忆袁爷爷。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六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觅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

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歇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寻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他的行动让人不解,无数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荒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降,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弱小的发展中得到鼓舞,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七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的学生,我乐观开朗,是个爱笑的孩子。

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姜宇珊。

20xx年10月30日。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八

袁隆平爷爷,在2021年5月22日中午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我国著名水稻专家,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他在稻田里发现了一株鼓励大多籽粒饱满的野生水稻,他把这这些稻穗采集的回来,并进行了杂交实验。

经过多年的选育,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的新品种,是粮食产量大,不不提高,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究难题。2018年2月,他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级科学技术奖”。

默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今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曾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共和国勋章。感谢袁隆平爷爷一生奉献。给国家的粮食事业,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记住这位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水稻杂交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也应该努力学习袁隆平爷爷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很多中国人在端起饭碗的时候,口中都会念起这个名字,眼中都会带着泪光。我以后也绝不浪费粮食。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九

在今天下午大概1点左右的时候,我们整个中国迎来了一个比不幸还更不幸的一个日子,因为被我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去世了,对,没错,就在今天下午1:07左右的时候,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走了,他一生只活了91岁。

袁隆平爷爷,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几乎贡献给了中国,自己只留下了短暂的几分钟来让自己歇一会儿。

袁隆平爷爷他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梦想,他希望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饭,这几乎是他一生中最希望实现的梦想了,袁隆平爷爷说过:他等待的是考试。

而考生就是水稻,分数就是亩产,通过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袁隆平爷爷是多么厉害啊,袁隆平爷爷也希望能够活到100岁,这样,他就有足够的力量来研究了,可是他却只活了91岁。袁隆平爷爷还有最后一个梦想,那么他就是希望大家也都能吃上饱满的米饭,全国77亿人都不再因为没有饭而感到挨饿了。

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这就是我们中国为什么偏偏把袁隆平被给评为杂交水稻之父,就是因为他很厉害,为中国做了很多贡献,这就是我们中国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十

袁爷爷,一路走好!

天下最感动的是国之脊梁献出重大贡献,而最悲痛的是悼念国家之脊梁!

世界可以没有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因此,为了他百年梦想,袁爷爷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在稻田里,经过半个世纪的水稻研究,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可是,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不仅是成功籼型水稻培育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他为了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仰之弥高,称为交杂交水稻之父。

今天上午刚刚看了课本93页,又看见了那张春风十里微笑的脸,感受着他发出来的脊柱精神,为他骄傲。但下午才2点,却得知了袁爷爷已经走了。当时我已不知道在想什么了,国家的栋梁,袁爷爷,健康美好的,怎么……晚上再次看到袁爷爷的慈祥的脸是,他的脸上,眼睛里,面容,心里,都有一种感情。

一穷二白时,他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名满天下时,他却淡泊名利只爱守望稻田!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带着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国家的希望。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英雄人物总屹立在眼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更好看!

功在当代,惠泽千秋。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爷爷,一路走好。

文档为doc格式。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十一

你若是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袁隆平爷爷,他就是一个为世界创造了价值的人。袁隆平爷爷说过,“人就是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爷爷就是将他那粒种子深深地埋在稻田里,长熟了,芳香就在稻田里来回荡漾。

当冰雪退去,万物复苏,所有都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稻田里也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位老人和他的稻苗,那暖洋洋的春光打在的这位老人脸上,身体上,也打在了绿的发亮的稻苗上。绿油油的苗子在老爷爷手中,熠熠生辉,衬得老爷爷格外的慈祥。

爷爷拨动着水稻苗子,在他手中拨弄了一遍又一遍,眼角似乎溢出了些许期待,希望今年比去年收成要更好。

知了的叫声,爬上了树梢,阳光变得更加的'猛烈,如开水一般,狠狠地浇在了到稻苗上。爷爷轻轻地俯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土,搓了又搓,土块一点一点的掉落,但他扬起的嘴角从未落下,看着眼前的一派景象,爷爷更是满意地笑了又笑。

终于,第一片枫叶落下,随着风跑过了一片稻田。金黄色的麦穗映着红褐色的枫叶,金黄中飘过一抹红,是格外的显眼。风又跑了过来,它溜入了稻田里,不由得让稻田翻起了一朵朵金色的波浪。

爷爷便站在这一朵朵浪花之中,脸上的皱纹堆积在了一起,被岁月打磨的留下的痕迹,也被印在他的眼角后。他抚摸着麦穗,扒拉了一遍又一遍,空气中泛起了阵阵稻香。爷爷也沉浸在这片稻香之中,久久不肯离去。在稻田里走过一次又一次深厚的每一块泥土上,充满了他的脚印,这应该也是岁月为它留下的另一抹痕迹吧。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十二

5月22日,一位年龄高达91岁的爷爷去世了。他,就是我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上午时,微博官博号散布了虚假信息,只因袁爷爷去了医院,就为了蹭热度说袁爷爷去世了。但当下午一点半时再次看到这个信息时,我不知道是应该怎么办,手足无措。

袁隆平爷爷一直有两个梦,第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高产更高产的梦。爷爷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爷爷始终都还在努力追求着他的两个梦。

袁爷爷说:“年纪大没关系,但是自己还没有痴呆,今后要向1300公斤冲刺。”爷爷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个饭碗牢牢的端在中国人的手中。

为什么要立下这个梦呢?他1930年出生,那时很多人还吃不上饭,每天都要忍饥挨饿。“我真的见过满大街饿死人的情景”——于是,袁爷爷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农业。袁爷爷从一开始就把让更多人吃上饭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

他在研究杂交水稻这十几年,他经历了失败,经历了人为破坏,经历了外界的质疑,也经历过田间山野的极端气候。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袁爷爷31岁的那一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了。这一年,也是中国杂交水稻元年。

这几年袁隆平爷爷也拯救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袁爷爷的梦想之路从未停过,袁爷爷他一生奋斗在田野。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杂交水稻产量甚至达到了1100公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在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时代的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华民族的拓荒人——袁隆平爷爷,与世长辞了,享年91岁。这是一代巨星陨落,但民族的梁永生。

我们要永远记住袁爷爷,能让十几万人吃上饭的袁爷爷。我们也一定要原爷爷那种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冲向目标而努力!

致敬袁隆平爷爷范本篇十三

20xx年5月22日下午,一辆灵车从医院里缓缓驶出。周围的车辆都滴着喇叭以此表示致敬。许多人们涌上街头,齐声高喊,袁老一路走好。

杂交水稻之父袁爷爷,为了让全国14亿人吃饱饭。他就开始研究水稻,让全国14人都可以吃饱。是他把这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研究水稻上,也因此取得了很多成就。

他有两个梦,一个是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爷爷临走前说过这样一句话,看到大家吃好午饭,我就可以安心的走了。他这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研究杂交水稻上,就是为了让全国14亿人都吃饱饭。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班同学浪费粮食这件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原本以为食物饭菜是很容易就得来的,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我们现在吃饱饱饭都是袁爷爷换来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为艰。是袁爷爷从原来我们的吃不饱饭到现在每一顿饭都吃饱。都是因为他。

袁爷爷,您虽然走了,但是我会学习你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这种精神给传递下去,我也抱着我会吃好每一顿饭,不浪费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也会好好珍惜,用这一件事来纪念您。

袁爷爷,您不求回报,当国家为您颁发勋章时,你却还是在实验室里研究着杂交水稻,你这种精神一定会发扬下去,不断的传递。您的这种精神让我们铭记于心。

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珍惜粮食,好好吃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