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优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9:31:50 页码:8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优质19篇)
2023-11-24 09:31:50    小编:ZTFB

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无限的想象力。总结是对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的过程,能够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请看以下总结参考文献,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写作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一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

12月31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人才的战略资源作用,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以更加开放的政策引进使用人才。

(一)加大海外人才引进使用力度。

1.强化特聘岗位引才作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新型研发机构,可按需设置特聘岗位,聘请具有全球视野、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熟悉国际间商务、法律、金融、技术转移等规则的海外人才。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特聘岗位不受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限制,不对应行政级别和专业技术职务,不占单位编制,可采用年薪制、项目工资、协议工资等多种薪酬分配方式。聘用后发挥作用突出的,可优先入选“海聚工程”,获聘“北京市特聘专家”,并获得50万元至100万元的奖励。(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外专局)。

2.支持创新主体引进使用海外人才。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均可申请引进国外技术和人才项目(以下简称引智项目),对于入选的常规引智项目给予1年、最高5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于入选的重点引智项目给予连续3年、每年不少于5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科技和文化类创新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研类社团组织和科研服务机构等主体引进使用高层次海外人才,聘用“国专家的最高可给予其工资薪金80%的资助,聘用“海聚工程”外国专家的最高可给予其工资薪金50%的资助,聘用“海聚工程”中国籍专家的可为其办理人才引进。(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外专局、市财政局)。

3.鼓励海外人才来京发展。对于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海外科学家、具有重大技术革新能力的海外科技领军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海外投资人、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的海外职业经理人、海外创新创业服务团队等高层次人才,推荐办理5至的多次往返人才签证(r字签证)。为高层次海外人才办理最长期限的工作许可,并在申请办理在华永久居留方面提供便捷服务。高层次海外人才可担任本市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探索建立高层次海外人才担任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制度。(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外专局、市公安局、市编办、市民政局)。

4.创造性地开发使用海外人才资源。设立海外人才寻访资金,依托知名“猎头”、驻外机构、人才联络站、华人社会团体等,在全球范围内寻访人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动态绘制海外人才分布图,为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提供支撑。鼓励各类创新主体设立海外创新研究机构、海外院士工作站或科学家工作站,通过远程在线指导、离岸创新等多种方式共享全球智力资源,打造跨境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外专局、市财政局)。

(二)加大国内人才引进使用力度。

1.建立高层次国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引进高层次国内人才来京从事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聘用的“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国家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可办理人才引进。(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2.支持创新创业团队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京承担国家和本市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工程等任务或进行其他重要科技创新的,经其推荐,团队中的科研骨干、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优秀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等,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获得股权类现金融资较大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创业团队,其主要创始人和核心合伙人可办理人才引进,团队优秀核心成员经主要创始人或核心合伙人推荐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3.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贡献突出的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增设以创新成果评价引进人才的方式,对于“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的发明人、获得3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独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获得6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专利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增设以社会贡献评价引进人才的方式,对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企业聘用的人才,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倍数的.(企业注册在城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为8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为6倍),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对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聘用的人才,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倍数的(机构注册在城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为20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为15倍),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委)。

4.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力度。在京注册运营、近3年年均营业收入3亿元以上(含)且年均税后净利润2000万元以上(含)的文化创意企业,其聘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任职满3年且贡献突出的,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等领域国家级奖项获奖人和国家级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社会贡献较大的知名媒体人、自由撰稿人、艺术经纪人、文化传承人、展览策划人和文化科技融合人才,以及著名作家、导演和编剧等,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5.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天使投资或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实收资本1亿元以上、近3年实际投资本市高精尖产业5000万元以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实收资本3亿元以上、近3年实际投资本市高精尖产业5亿元以上,基金管理人和所管理基金均在京设立并备案,其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和核心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满3年且贡献突出的,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在京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金融组织,服务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效突出的,其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金融局)。

6.破除人才引进障碍。人才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引进人才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或聘用单位所在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集体户办理落户。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可按规定享受人才引进政策。(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

(三)强化人才绿卡引才用才作用。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引进技术研发骨干、文化创意人才、法律服务顾问、投融资专家、管理咨询师、项目运营团队、职业经理人等优秀海内外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以下简称人才绿卡)。持人才绿卡可在本市享受子女教育、购租房屋、小客车指标摇号等方面的市民待遇,外籍人才还可享受出入境、海关通关等方面的便利。(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委、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北京海关)。

二、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四)创新职称评价方式。国家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负责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突出的人才,为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不受学历、职称层级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工程技术系列或科学研究系列正高级职称。在条件成熟的市属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新型智库、创新型领军企业下放职称评审权,由创新主体自主评价人才。打破国籍、户籍、体制等制约,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职称申报渠道。结合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增设创意设计、科学传播、人工智能、技术经纪等新业态的职称专业。(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五)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加大对创新创业团队奖励力度,近3年累计获得7000万元以上(含)股权类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可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近3年累计获得1.5亿元以上(含)股权类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制定优秀人才奖励措施,建立与个人业绩贡献相衔接的奖励机制,业绩贡献突出的可给予每年最高200万元的奖励。设立“青年北京学者计划”,鼓励优秀青年人才积极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入选人才可享受周期性经费支持。设立建言献策奖励资金,鼓励社会各界对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被采纳应用或形成制度性成果的可根据贡献大小给予10万元至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京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高层次海外人才,可不受年龄、学历等条件限制,优先入选“海聚工程”,享受相应奖励资助和生活待遇。(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教委)。

(六)支持科研人才流动。建立科研人才在事业单位内外自由流动双向通道,本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可利用本人及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采取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到企业挂职、与企业项目合作、离岗创业等方式创新创业,获得相应报酬或成果转化收益;创新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可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考核奖励等的重要依据;离岗创业的,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基本工资待遇和社保待遇,情况特殊的可延长到5年。(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

(七)加强知识成果保护转化。健全知识成果保护机制,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人才在专利申请、授权、保护、维权援助、运营转化等方面提供定制服务。支持知识成果转化增值,科研人才领衔开展项目研究并将相应成果在本市落地转化的,成果转化单位可将70%以上的成果转化收益用于领衔人及其创新团队、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报酬和奖励。(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三、以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人才发展。

(八)加强住房保障。坚持以区为主、全市统筹,通过租购并举的方式解决人才住房需求。各区应结合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引才需要,在编制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计划时,确定一定比例的公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面向符合条件的人才供应。进一步优化引进人才购房支持政策,制定人才租房补贴标准。(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国土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九)加强子女教育保障。在“三城一区”、海外人才聚集区域及其他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域配置不同类型的优质学校,满足各类人才子女入学需求。针对就近就便入学、国际化教育等多样化需求,优化国家和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服务。(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外专局)。

(十)加强医疗服务保障。统筹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畅通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诊疗中心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多样化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定比例的商业医疗保险补贴支持。(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外专局、市卫生计生委)。

(十一)加强其他服务保障。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项目申请、法律服务、创业辅导、投融资、办理永久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服务。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配套建立外国人才办事综合服务大厅,构建国际化的工作生活环境。(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外专局)。

四、以更加积极的作为推动政策落地实施。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将优化人才服务作为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密切协作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十三)严格落实责任。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制定人才的认定、引进、评价和激励等相关工作实施细则,并做好各项措施实施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有关政策措施实施的资金保障工作。市编办、市教委、市科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国土委、市卫生计生委、市金融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政府外办等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协同推进相关工作。

(十四)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大力宣传本市优化人才服务的措施,加强宣传解读,扩大知晓度,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社会氛围。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二

摘要:在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构成状况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各产业碳排放现状的描述,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从政策上制订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从机制上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促进陕西省低碳化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提出了约束性碳减排目标。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及减排措施所有不同,有必要深入分析区域碳排放特征,制定因地制宜的区域低碳发展路径,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碳减排整体目标的实现。陕西省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形成了“二三一”的局面。陕西省第二产业产值中工业产值占到80%以上,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同时,第三产业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陕西是中国的能源大省,随着陕西经济在“十二五”期间迅速上升,离不开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其在推动陕西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致了大量的碳排放。深入研究陕西省经济的发展状况,对陕西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陕西省各产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近年来,陕西省能源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促进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环境中co2的排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凸显。-陕西省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碳排放量总体逐步上升。2000-20陕西省gdp平均增长率为17.55%,碳排放量平均增长率为10.62%,碳排放呈现出“高速增长—波动—逐步下降”的特点,其中2000-碳排放量平均增长率18.45%,-期间碳排放增速波动较大,-年碳排放量逐步下降,平均增速7.83%。陕西省能源消费主要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组成。煤炭消费比例在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占主导地位。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改变。有研究表明:天然气能源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石油比煤炭高23%。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造成近年来陕西省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1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随着陕西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温室气体总量的持续增长,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协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兴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都会崛起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陕西省作为国家首批五个低碳试点省份之一,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缓由于经济快速增长、能源需求新增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能够避免陕西省进入资源诅咒的怪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2.2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陕西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支撑陕西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势必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陕西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尤其是煤炭。陕西能源生产企业大多具有生产规模小、能源加工转换率低等特点,增加了陕西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成本,使得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陕西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经济低碳发展围绕能源企业如何应对新技术、新能源的挑战,实现从传统的高碳低增长方式向低碳高增长模式转变。陕西目前所处的工业化具体发展阶段,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2.3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陕西省能源化工高碳排放的产业特征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陕西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面对资源开发强度大和环境容量小的`矛盾,要求企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促进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减少“三废”排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因此,作为国家低碳示范省,发展低碳经济是将其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以低碳理念引领省域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培育低碳竞争力、倡导低碳生活,对陕西省实现低碳转型刻不容缓。

3低碳经济下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

陕西省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突破原有发展路径。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以推进陕西的低碳化进程。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依赖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提倡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兴产业,明确重点发展行业或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将资源有序地引导向低碳经济方向,坚持走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二是从陕西目前发展来看,应结合其经济发展阶段,低碳经济的新路径的另一重要着力点就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平衡全省工业的整体碳排放量。

陕西省从机制上完善技术支撑,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领域创新的支持,新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也正在进行,推进高耗能企业的技术升级,实现节能降耗减排。一方面,应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碳排放预算制度,逐步形成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产了联合技术系统开发及利用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建立低碳经济研究机构,鼓励校企联合进行“产学研结合”,推动有条件的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研发机构。陕西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陕西已经进入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结构碳排放占很大比例。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考虑是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为契机,加快陕西省经济增长转变方式,关中地区要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陕南、陕北利用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围绕各类产业园区,推进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具有可持续性,能够解决陕西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达到减少碳排放的发展目标,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不会导致产业高碳化,反而会进一步增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碳优势。

4结论。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陕西省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省走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必要性。提出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从政策上制订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从机制上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促进陕西省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三

[摘要]介绍低碳经济,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建立低碳理念,然后朝着低碳化的生产结构和能源结构方向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影响我国发展全局的问题中一直都包括农业、农民、农村这三方面问题,近几年来,关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在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已经数次提到。尤其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中诸多弊端层出不断,具有代表性的是不当发展造成的生态严重破坏、滥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浪费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目前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在这一背景下,思考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

1低碳经济介绍。

低碳经济,也就是low-carboneconomy,是以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低能耗、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体系。低碳经济的指导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是以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和新能源开发为手段,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为目的的一种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最早在政府文件中提到“低碳经济”的,是英国能源于2003年发布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提出的背景是在英国受到了能源安全威胁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英国将要面对的问题,对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一样是要面对的。在我国,发改委也于2010年确定开展建设低碳产业的试点,我国也开始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崭新形态,它的主要手段是:创新的工艺、创新的能源以及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制度。低碳经济的发展观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具有的特征是耗能小,污染物排放少,污染少甚至不污染。因此,这种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态可以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减少,节能降耗,既经济又环保。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农业经济逐渐转变为低碳的发展,要求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低碳运行,从原料使用、能源消耗、运行和农业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能绿色、低碳、生态化发展,进而实现整个行业以致整个国家的低碳发展。在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建立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断完善形成体系,这就要求要在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2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效率低下,二是科技水平较低,三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严重。首先,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受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影响,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农民群体,大多数为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的普通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只是以出卖劳动力实现农业生产。而且,在工业和其它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人陆续放弃农业生产,转而去外地打工,从事其它行业,这就造成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都是没有能力外出打工的老年群体。因此,当前,很多农业科技的先进技术都很难在农村进行推广,很难真正的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其次,我国农业科技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虽然历史悠久,农民也有自己的一套种植经验和种植方式,但是新科技和新技术较少。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式还是非常落后的,甚至还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发展方式存在。总体来说,我国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人员相对较少,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能力不足,无法借助科技发展的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我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无法快速提高。最后,我国农业发展中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的问题较为严重。我国农业经济在长期的发展中,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一直占有较大的比例,另外工业的粗放发展也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化肥、农药工业的粗放经营,导致农药化肥品质相对不高,加上农业生产的粗放发展,滥用、错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和农业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另外,工业发展中的废水、废渣等无组织排放,对农业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一直存在着掠夺式发展的情况,造成了自然生态被破坏,土壤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四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污染和低能耗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经济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特性。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严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立环境税收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手段、完善碳交易市场和健全金融支持体系等建议。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污染和低能耗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能够与生态环境相平衡,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开发新能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可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有以下三个特性:第一,经济性。低碳经济追求的是以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治理环境问题。第二,创新性。低碳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技术的创新,通过对能源利用技术等的革新,提高生产效能,从而实现绿色发展。第三,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可持续,既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又保障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五

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也是产业链中产学研协同发展较好的国家。美国出现了硅谷、“128号公路”“研究三角园”等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创新基地,成为世界各地推动协同创新、促进区域发展的典范。目前,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rtp)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园区,也是高校与地区产业链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的后起之秀,与硅谷、德克萨斯研究院并称为美国三大科研中心。本文分析了“研究三角园”的现状、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模式及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的现状。

北卡“研究三角园”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罗利、达勒姆和查珀尔希尔三个主要城市之间的交接地带,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三所知名大学环绕,形状类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被称为“研究三角园”。该“研究三角园”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研发产业园,是美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的代表,堪称美国区域性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典范。园区成立于1959年,占地面积约4.25万亩,在现代医疗健康、农业生物技术、分析仪器、生物制剂与传染病、物流、纳米技术、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研究三角园”总共有200多家企业,其中有170多家是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包括著名的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北卡生物技术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以及ge、ibm、思科和杜邦等大型跨国公司的科研机构。园内除一些大型高科技企业外,还有着大量的小型研发机构。园区内大约有2200万平方米的发展区域以及26所综合性的办公楼,同时还有4个孵化器。这些企业中,40%是生物企业,另外还有20%是信息科技企业,如ibm、思科。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企业,如基金、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类、金融服务业等。“研究三角园”现已是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方。目前园区内大约有180万居民,就业率相当高,且47%的上班族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研究三角园”是美国合同性研究机构密度最高的地区,每年联邦政府投入的资金高达20亿美元。“研究三角园”在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教育培训、专家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经济结构逐渐高级化,高收入人口比例增加,园区多次跻身《财富》杂志“企业最佳发展城市”和“全美最佳生活区”。

二、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的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分析。

1.政校企合作,奠定园区与区域产业链持续协同发展基础。20世纪50年代,北卡罗来纳州在美国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州,据称烟草和纺织服装是该州两个最大的产业。然而,随着美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烟草和纺织服装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研究三角园”所在地区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当地政府为激活当地经济和增加就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北卡罗来纳州尽管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教育却相当发达,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均属美国最好的研究性大学。因此,政府和一些企业、私人机构以及学校联合起来,想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地区发展。因此,成立了“研究三角园”。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三所大学的毕业学生都来到了这个园区工作,城市也逐渐发展壮大。

园区起源于政校企合作。政府非常重视三所大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以“研究三角园”为框架,以该地最著名的三所研究型大学(达勒姆市的杜克大学、罗利市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支撑点,形成“三角形”布局。这种设计理念使得园区与三所大学之间距离最小化,同时毗邻东海岸线,园区铁路、公路、海运等交通极其便利。地方政府对园区附近的大学、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孵化器、非盈利机构等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在政府的宣传和帮扶下,园区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等举措吸引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入驻。

“研究三角园”一开始就积极推动高校融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延伸现代生物、计算机网络等新兴产业产业链。在“研究三角园”内,产业链的上下游、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不同领域的协作伙伴以高度紧密的方式进行协作,园区内某一个企业的创新有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跟进与提升。在“研究三角园”,不同企业、高校之间分享知识、紧密协作、共同创新,政校企合作,奠定了园区与区域产业链持续协同发展的基础。

2.校企互动,区域联动,实现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研究三角园”的成功源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校企互动,构建全新企业与学校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及其周边的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等为“研究三角园”的成功提供了丰富的智力和技术资源,实现了优势学科与区域支柱产业无缝对接。如杜克大学以电子工程和生物医学见长;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有上百个专业,其中工程类专业,如核能工程、工业与制造工程专业在全美大学名列前茅;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商学和新闻学等备受学生青睐。“研究三角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集合三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这是一种企业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挑选企业的过程。企业与学校之间协同研究的领域正是区域明显的优势。再加上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是从作为智力资源密集的大学或科研院所直接繁衍而来,因此它们一出生就与这些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这使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

园内高校的人才和专业优势成为吸引研究型企业的“传感器”,也是“研究三角园”实现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因。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实现产品的创新和技术的改造,高校与区域的协同创新成为新时期“研究三角园”不断走向辉煌的关键路径。大学和企业实验室间的合作使园区成为美国东部技术上的领跑者。1959年“研究三角园”挂牌时,园区委员会把化学、纤维作为发展重点。60年代中期后,电子业成了高新技术的代表。1965年ibm公司加入后,园区进入快速成长阶段。80年代,进一步明确把微电子和生物工程视为最有前途的技术领域,并确定了集中于这些核心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90年代,随着网络工程和生物技术蓬勃兴起,“研究三角园”立即赶上这一时代潮流,经过50多年的建设,该地区成为全球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研发中心。

3.多方合作构建产业链生态系统。拥有大量高科技人才和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吸引大企业的重要资源。在政府支持下,园区建立了大量生活、娱乐及配套设施。政府与基金会合作投入,分担园区内道路建设成本。政府下属的小企业管理局为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其他金融服务,并对入园企业提供10万~50万元的低息贷款,年限长达7年,针对过去主要侧重引进大研发项目而忽视创新科技企业的不足,“研究三角园”在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目前已孵化出1500多家创新企业。

北卡罗来纳州的低消费水平和紧密的社区合作氛围,提供了高质量有价值的操作交流平台和稳定的科研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齐全的环境建设、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从行业构成看,最大的是生物技术和制药产业,其次是信息技术和软件,还包括仪器与先进材料企业、清洁与绿色技术公司、专业服务与管理顾问公司等。这些与园区内相关的政府机构、基金会、研究所、科技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研究三角园”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1.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管理机制:非营利的基金会。“研究三角园”在管理上实行的是政府主导,政、校、企联合管理的模式。通过第三方组织―――基金会实现联合管理。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基金会(researchtrianglefoundationofnorthcarolina)是由政府、大学、企业及行业领袖联合成立的非营利机构。在管理方式上,基金会由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代表11人组成理事会,主要负责园区的建设、维护与管理,以吸引和留住企业。基金会将政府、高校、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商议决策、规划“研究三角园”未来发展蓝图。这种管理模式,既能保障园区稳定的创新创业环境,又使得园区内部企业和单位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为高校与区域自由合作扫除障碍。同时,基金会下设附属公司,辅助其对“研究三角园”进行管理。“研究三角园”作为基金会的附属公司,也是园区的`商业、娱乐休闲、咨询服务中心,园区内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休闲的娱乐环境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得“研究三角园”成为“美国最适合居住的地点”之一。园区的大学安置服务中心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中介服务,是连接高校与用人单位的重要纽带。还设有大量的非营利性研究所,主要开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新产品研究等工作。

2.构建学科-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机制:产-校-园-城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大量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保证了园区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也是园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园区汇聚多所高校,恰好位于罗利(首府)、达勒姆和教堂山三个城市的中心点上;这三个城市中的每一个城市都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大学是园区维持快速与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三角园”内各个高等院校都具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学科,这些学科又与园区发展结合起来,与园区内企业的产业有较高的匹配度。“研究三角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集合三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这是一种企业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挑选企业的过程。

企业与学校之间协同研究的领域正是区域明显的优势。园区内制药、健康服务和医疗设备类企业最多,总数超过了35家,雇佣员工接近7000人。这样的高集中度反映了杜克大学和北卡大学等地区院校的科研实力,这两所学校都开设医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和生物医学相关研究项目。园区第二集中的产业是it、计算机和电信业,超过25家企业,共雇佣2万余人。北卡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工程学院以及北卡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都吸引着企业来到这里。“研究三角园”中的其他产业,如环境科学和生物机构,也占有重要比例,也反映了该地区高校在这方面的实力。

相应的,大学也像企业一样,很重视与“研究三角园”内企业的关系。超过85%的高校校长把“研究三角园”内的企业看作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接近70%的校长认为“研究三角园”的企业是学生实习和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地方。同时,近一半的校长把“研究三角园”内企业看作学校访问学者、支持资金和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大学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科研攻关,研究出的科研成果迅速移交给专门的研发机构进行开发,开发出的新产品很快移植到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便成了高科技产品。这种结合不仅成果快,开发周期短,而且都是高技术产品,经济效益非常好。各高校的学生,有不少在学习期间就在园区内科研机构的工厂实习,毕业后往往就被有关科研机构正式吸收为科研人员。园区内,近90%的公司表示与周围大学建立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超过80%的园区公司重视从周围大学的毕业生中挑选员工;并且,超过70%的公司重视员工的课程和培训;其他的校企合作形式也是被重视的,包括文化、社会方面的合作机会、咨询等。

经历50多年的发展,“研究三角园”正在制定新的发展计划。在新的总体规划中,最重要的理念是要打造一种新型的“创新社区”,即创造一个不仅创新公司愿意在此落户,而且人们愿意在此居住生活的地方。为此,园区将打造成多用途中心,不仅是公司办公和研究的基地,也提供零售、酒店和住宅设施。打造宜居宜商的创新社区。

3.创建多元文化氛围,提升高校创业能力。“研究三角园”具有和谐多元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被誉为是“最适合商务的地区”“最令人兴奋的城市”之一。成立之初,就敞开大门吸引各国和地区的研究型企业入驻,高校与区域之间合作、竞争的意识成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

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也不断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产生了一大批高校企业(spin-outcompaniesfromuniversities)。据统计,2003年三所高校创立了大约20多家企业,大多涉及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许多高校拥有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创业基金等,针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利保护和风险投资。高校创业的形式在“研究三角园”非常普遍,包括技术转移公司、产品研究中心和小型公司等,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学不断向“研究三角园”输送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大学毕业生在当地创立了众多企业,大学研究项目又催生了不少初创企业,为创新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新鲜血液。

建立于大约30年前的北卡州立大学百年纪念校区,本身就是学界与产业界成功结合的产物。为便利与产业界合作,北卡州立大学成立“跳板创新中心”,作为发展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的中枢与入口。该创新中心,旨在为那些来自大学以外的人提供“一站式购物”的支持,让他们知道如何与北卡州立大学合作。北卡州立大学支持师生创业,迄今已经创立100多家企业,资本投资超过15亿美元。目前,该大学每年大约新创立8至10家公司。

园区还为刚起步的创新企业提供孵化器服务。在这个园区中,有4个孵化器,园区负责管理的是第一个(parkresearchcenter),提供基金支持,其他三个是独立的孵化器,也就是由企业独立运作的公司。第四个孵化器是一家国际企业在运营的,专注于在生命科技方面孵化的事情。此外,园区设有“北卡生物科技中心”与“北卡超级计算机中心”,前者由北卡州成立,对园区内生物科技相关厂商提供庞大的、创造性服务。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一般不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管理,而是委托资信等级高的专业机构进行运作。

4.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创新动力支撑。高校与区域实现协同创新,不仅需要人力、物力、技术的支撑,还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高科技产业具有高风险、长周期、高收益的特性,因而资金是协同创新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联邦政府也加大了对“研究三角园”高校和企业创新发展的资助。为帮助一些新创小型科研机构开展业务,政府下属的小企业管理局向在园内的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及其他金融服务。此外还提供10万到5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贷款的期限长达七年,贷款年利率仅为政府债券利率的一半或固定为5%。另外,风险投资公司、独立基金会、私人募捐等也为园区高校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提供了大量支持。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公司黑石集团(blackstone)旗下的黑石慈善基金会联合“研究三角园”的高校―――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中央大学(northcarolinacentral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投资363万美元,成立“黑石企业家网”(theblackstoneentrepreneursnetwork,ben),致力于打造将创新思想推向市场的动态区域网络,提高区域的创新活力。

四、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研究三角园”实现高校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非营利的管理基金会。在“研究三角园”,有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活跃其间。这些非营利机构大多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营利组织、科技团体与政府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研究三角基金会”就是其中之一。基金会负责管理和指导“研究三角园”的建设和规划,对园区内各单位的内部事务无权干预。基金会成为政、校、企合作和园区建设的助推器。目前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口号大、落实少,关键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模式和机制。因此,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过程中,区域首先要明确定位,建立创新机制,设计未来发展模式,借鉴第三方管理模式,带动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

2.明确定位加强优势合作,坚持优势学科与区域支柱产业无缝对接。“研究三角园”的创新依赖区域内三所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三所高校突出的学科优势,成为企业合作的重要根源。目前,京津冀大部分高校与区域内行业企业合作的领域非常有限,根源是很多高校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上求多求全,缺乏明显的优势学科、专业,没有形成与产业链发展协同的优势学科和专业,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高校在抱怨协同创新困难的同时,先要考虑自己的优势何在,深入挖掘专业学科优势,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结合区域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为协同创新搭建桥梁。

3.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较大问题就是资金投入分散。三地政府之间,各高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投入渠道。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首先要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模式,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研究资金,扶持京津冀高校协同发展的重大项目。将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高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京津冀一体化高等教育中来,促进教育与经济、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六

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是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贯彻执行党中央“东扩西进”决策的一种基本战略。但是,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与强盛。因此,透过最终目标来研究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是按照如下四个层面依次递进的。

大凡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往往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贸易顺差的来源就是产品或劳务在国外市场上的大量销售。因此,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大量出售产品或劳务的国家,自然就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家,由此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是优化了的。(注:美国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却存在着巨额外贸逆差。这与美元的国际地位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的。参见张汉林、杨青、王红霞:《论美国贸易逆差》,《太平洋学报》第4期。)以国际经济学的这种基本原理来分析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了,那么它就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这个地区就会形成一种大规模的外向的商品流。事实上,就单个企业来说,其成长过程总是这样的:首先是在当地站稳脚跟,使其产品在当地的零售商店中都看得到,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比如说60-70%;接下来是对邻近市场的渗透,并且在邻近市场中重复在本地市场中的竞争过程,最终在邻近市场中也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最后是以邻近市场为基地,再对邻近市场的邻近市场进行渗透。当这种市场渗透过程重复到一定次数时,这个企业的产品也就覆盖了比较大的市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输出。如果一个地区的这种优势企业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进而产生规模效应,那么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优化。

商品输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论表述――涟漪(波纹)效应。我们知道,把一块石头扔进池塘后,水面上就会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水波。靠近中心点的.波纹要大于远离中心点的波纹,最后在某个远处趋于消失,水面重新恢复平静。从这种涟漪效应中可以看出,商品输出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外部市场的占有率(水波纹的荡漾半径)。因此,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第一,要培育造就一些非常具有市场渗透能力的企业,这相当于往池塘中扔进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产生尽可能大的市场冲击力;第二,这些企业必须具有连续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达到不断地往池溏里扔石头的效果;第三,要研究企业的市场渗透机制,以便使水波纹传达到更远的水面。

第二层面,市场拓展。

商品输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一个层面,其特点是单个企业对外部市场的拓展,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市场拓展并不是单个企业的微观行为,而是基于某种性质而组合的一类企业的共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拓展也就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二个层面。

[1][2][3][4]。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七

为进一步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根据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招商引资工作专项方案的通知》(新政文[]19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市对外开放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政府对外开放工作部署,围绕主导产业,以完善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弥补产业链重大缺项为重点,跟踪研究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方向和对外投资动向,采取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会议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为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提供强大工业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引进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有新的突破,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局引进内资5亿元人民币、外资1000万美元的目标;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签约省外产业转移项目45个、引进省外产业转移资金95亿元人民币的目标。

三、重点工作。

为确保完成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完善产业链薄弱环节及弥补产业链重大缺项,谋划产业转移重点项目。

围绕新型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生物与新医药、现代煤化工、电子信息、制冷、特色装备制造、纺织、食品产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以局电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推进办公室、生物与煤化工产业推进办公室、制冷与特色装备产业推进办公室、传统产业办公室、科技科、国防工业办公室、规划与投资科为责任单位,对所分管的每个产业逐个梳理,找出薄弱环节和产业链重大缺失项目,绘制产业链图谱,谋划产业转移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库。

根据20和“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由责任科室按照所分管产业或职能,每个产业至少谋划10个以上对外合作重点项目。

(二)以重点企业为目标,建立产业转移目标客户群。

按照“引进重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工作思路,对产业链薄弱环节,以引进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先进管理、知名品牌合作为重点,扩大规模、提升产品工艺技术水平;对产业链重大缺项,以引进投资补项为重点,弥补产业链缺失,逐步使我市重点产业形成结构合理,上下游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知名央企和行业领先企业,每个产业转移对外合作重点项目要确定4个以上重点目标客户,建立重点目标客户群。每个责任科室负责对各自负责的重点目标客户进行跟踪研究,特别是对其对外投资动向要重点研究,发现信息及时对接。

(三)做好重大在谈引进项目跟踪、协调、服务,促使早日签约落地。

1、做好市政府关注的7个重大项目的责任落实。

(1)引进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冰箱项目。

目标客户: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领导:张如意责任人:曹友仁。

(2)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投资生产基地项目。

目标客户: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京车装备)。

责任领导:张如意责任人:曹友仁。

(3)引进富士康集团电池生产线项目。

目标客户:富士康集团。

责任领导:张德予责任人:李莉。

(4)与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池新能源产业合作项目。

目标客户: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领导:张德予责任人:李莉。

(5)引进年产180万吨甲醇深加工一体化项目。

目标客户: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责任领导:张广军责任人:谢卫红。

(6)北汽**投资公司参与**起重产业整合项目。

目标客户:北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领导:张德予责任人:朱艳祯。

(7)年产6000万只保温瓶胆及3000万只带壳产品配套工程。

目标客户:重庆天嘉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责任领导:张如意责任人:吴志勇。

2、跟踪项目。

(1)年产3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项目。

目标客户:韩国master株式会社。

责任领导:张德予责任人:李莉。

(2)年产2亿安时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

目标客户:台湾必翔公司。

责任领导:张德予责任人:李莉。

(3)建设中原经济区新能源汽车电源动力系统总成及新能源专用车产业化基地项目。

目标客户:北京科凌电动车有限公司、()**合力达电动车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责任领导:张德予责任人:李莉。

(4)汽车尾气净化器产业化项目。

目标客户:东风汽车。

责任领导:张德予责任人:李莉。

(5)3c电池项目。

目标客户:富士康。

责任领导:张德予责任人:李莉。

(6)60万吨烯烃及其下游产品项目。

目标客户: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领导:张广军责任人:谢卫红。

(7)轨道车辆空调。

目标客户: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领导:张如意责任人:曹友仁。

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下步推进措施,列入月度工作例会汇报内容,由项目责任科室负责人逐月汇报,重大进展及时汇报。

(四)收集整理汇总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优惠政策,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提供指导服务。

对我市所有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基本情况、主导产业定位、投资优惠政策等进行收集整理、汇总成册,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提供指导活动。该项工作由局规划与投资科负责,5月初完成。

(五)创新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承接产业转移活动。

1、开展小分队招商。在深入了解目标客户战略布局调整和投资动向的基础上,由领导和责任科室组成了小分队上门拜访,争取投资我市。每个责任科室对各自重点目标客户的发展动向、对外投资动向每月提供一份动态分析报告。

2、开展网络招商。对谋划的产业转移合作重点项目进行汇总整理,利用市工信局、省工信厅、新乡信息港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予以发布,并根据进展情况及时更新。4月份完成项目谋划,5月上旬汇总整理完毕,5月中旬发布。此项工作由局综合科牵头,责任科室配合。

3、开展委托招商。发挥各类协会(商会)广泛联系企业的优势,每个责任科室,按照分管的产业,每个产业对接1个行业协会(商会),探索委托招商的形式,5月份完成对接方案。

4、开展以商招商。重点关注已在我市投资的外来企业的后续投资动向,每个产业办要确定1-2户重点外来投资企业,进行跟踪,认真研究企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和投资重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帮助企业制定后续产业转移项目单子,积极促成后续转移项目落户我市。5月底前,各责任科室确定所跟踪企业名单,进展情况列入月度工作例会汇报内容。

5、开展会议招商。充分利用省、市组织的各类经贸会、投洽会、交流会客商集中的机会,积极组织相关企业、产业园区参加,寻求合作机会。今年下半年省政府将针对山东、日本、韩国、江苏、东盟、浙江等一系列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为内容的合作交流洽谈会。综合性活动由局统一组织参加,专业性活动由对口责任科室负责组织参加。参会筹备及参会效果列入月度例会汇报内容。

(六)认真开展签约项目落地年活动。

1、开展大回访活动。重点对以来,特别是第一、二届中国**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的产业转移项目认真开展大回访活动。通过回访每一个签约项目,建立健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按照“谁签约、谁负责、谁跟踪”原则,大回访活动以项目所在地工信部门配合当地县(市、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进行回访。

2、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大回访中发现的影响签约项目落实的困难和问题,要分门别类,逐项登记造册,各县(市、区)工信部门要明确责任领导,在职责范围内,集中精力,协调解决,并安排专人跟踪办理。对重大项目的重大问题,需市政府领导协调解决的,报市局汇总整理后统一报市政府领导,需要省政府领导协调解决的,经市工信局汇总报省工信厅后统一报省政府领导。

3、做好省工信厅组织的观摩督导活动筹备工作。

省工信厅将于6月上旬和12月上旬组织两次签约项目落实情况观摩督导活动。要通过扎扎实实做好大回访活动,集中精力解决好签约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落实年活动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为观摩督导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市的观摩督导活动筹备工作,将根据省工信厅的具体工作安排组织实施。

4、做好综合考评工作。对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半年、全年签约项目落实年活动进行总结考评,将签约项目“三率”(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做为活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项目落实好的予以表彰,优先推荐省、市表彰活动,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具体、企业意见大的县(市、区)、产业园区予以通报批评。

(七)做好对县(市、区)、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督导工作。

为园满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2012年承接产业转移任务目标,根据市政府赋予市工信局负责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职能,做好对各县(市、区)、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督导工作。

1、成立市级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成立由主要市领导担任组长、市直和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承接产业转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措施,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负责日常工作。

2、目标分解,明确任务。以省政府下达我市2012年新签约省外产业转移项目45个、引进省外产业转移资金95亿元目标为基数,根据市政府下达各县(市、区)、产业园区2012年引进省外产业转移资金目标占全市引进省外资金总目标的比例,确定各县(市、区)、产业园区相应承担的引进省外项目数、资金到位数目标。

3、加强考核,狠抓落实。制定2012年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产业园区2012年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签约项目目标、承接省外产业转移到位资金目标、合同履约率、省外资金到位率、专项工作评价进行综合考核,年终考核排序前5名的单位及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并优先推荐参加省、市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对工作落后的给予通报批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继续实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局领导负责制度,坚持张树敏局长总负责,钱永恺调研员总牵头,分管副局长具体抓,责任科室负责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分解目标、理顺工作体制。

按照行业分工和工作职能,明确局冷谷与装备产业推进办公室、医药与煤化工产业推进办公室、电池与汽车零部件产业推进办公室、传统产业办公室、规划投资科、科技科、国防工业办公室等7个业务科室为承担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责任科室,将市政府下达我局承接产业转移目标分解承担,完成局下达的产业转移重点项目谋划、重点客户目标确定、跟踪项目的推进协调、引进产业转移资金年度目标。同时做好指导县(市、区)、产业园区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三)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出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考核办法。对市工信局责任科室重点考核“项目谋划完成率、项目签约率、到位资金完成率”指标。并实行月度通报,月度工作例会,季度排序,年终总考核制度。对完成年度目标、年终考核排序前3名的科室负责人,直接评为优秀等次,优先推荐参加省、市先进个人表彰,对未完成年度目标、3项指标完成率均低于50%的科室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对各县(市、区),产业园区重点考核“当年实际签约的省外产业转移项目目标完成率、承接省外产业转移到位资金目标完成率、合同履约率、省外资金到位率、专项工作效果评价”指标。实行季度通报,年终总考核制度。对完成年度目标,排序年终考核前5名的单位及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优先推荐参加省、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对于未完成年度目标、考核指标完成率均于50%、专项工作效果评价落后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八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如何降低资源能耗、治理环境污染又保障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履行大国责任成为全球瞩目的问题。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实严峻。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进一步强调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但是,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依然很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虽快但贡献率仍有待进一步加強。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我国是以煤炭为能源结构主体的国家,且需求量巨大,而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降低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难度较大。同时,我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力等资源的利用和推广需要循序渐进,资金、技术、管理等配置很难一步到位。能源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讲,需要实现技术的创新。而技术的突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长期钻研,我国在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方面尚欠缺长期的投入机制。

财政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环境税收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环境税制,对能源消耗所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缺乏补偿机制。现有的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虽然针对资源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税收调节,但并未突出其补偿能源消耗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功能,且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其环保节能的作用较弱,利用税收手段进行有效调节的目的难以实现。相较而言,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收体系较为完善,不仅能够利用税收收入补偿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成本、利用税收调节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利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进行生产。

财政支持投入不足且手段单一。一方面,通过我国公开的政府预算可以看到,财政支出用于资源和环境治理的金额较少,所占比例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据测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缺口较大。另一方面,财政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单一。在目前我国采取的政策手段中,占最大比例的是财政支出和财政补贴手段,而其他财政税收形式利用的较少,如间接税收优惠、专项基金等手段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我国虽然是世界上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最多的国家,且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但是,由于缺乏交易系统等建设,我国长期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上一直都处于低端位置。,我国全面启动碳交易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和发达国家相比,不仅起步较晚,且相关的金融体系建设较为落后,对碳金融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交易平台尚不成熟,交易价格不合理。这不利于我国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技术革新、发展低碳经济。此外,我国碳交易市场上的碳金融衍生品较为缺乏,金融体系发育不足,不利于多元化的投资。

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支持机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的贷款等支持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绿色金融理念。金融机构需要建立间接融资等多方位的体系支持低碳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并加大支持力度,依靠金融创新服务于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追踪管理,从而保障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管理。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九

摘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农业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损耗,降低农业与农村生产生活的碳排放,保护农业生态循环的速率平衡与生物多样性。基于此,在低碳发展时代条件下,采取多学科交叉及理论分析方法,站在生态学的角度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展开谈论,指出了低碳农业主要是促进环境发展,加大对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宣传,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提升农村能源利用效率等,健全政府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职责,这样有利于农村环境的改进,带动现代农业的健康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责任。

21世界完全是绿色时代,提倡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时代,从人类开始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后,低碳农业是最具代表性。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应当积极面对,这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副作用情况下,导致农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高,山气候变化促使水资源、燃料、能源等方面都造成了粮食安全;同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源中农业包含在内,所以,怎么样固碳降低碳排放是现阶段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1低碳农业的生态学概述。

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每个部分都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相互间的作用,生态系统是在一系列的反馈情况下,针对外界的干扰对内部的架构与作用进行协调,这样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保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要将能量不断地额输入,不然就会面临崩溃,大部分的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而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十分关键,它主要是利用co的`形势在大气环流中流动。在这个整体的循环阶段,co的额定速度与生成的速度要保持一种均衡的状态,但是在现代工业加快发展中,石燃料大量被开采,导致co的生成速度加快,让碳循环的速率失衡,促使大气中的co浓度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

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我国地面积宽广,农业人口比例较大,资源并不是十分的充裕,气候变化较为复杂,生态环境并不坚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怎么样将抵抗风险的能力提升,将农业生态资本的储存提高,这样农业全方面生产能力提升与带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向低碳农业的道路。

2低碳农业的生态发展原则。

2.1可持续原则农业生态系统在一些干扰中还能保持不变或生成率的能力恢复就是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农业资源中永续要一直利用的基础,对人们提出要按照可持续性的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调节;同时,农业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主要是对农业经营活动的消耗标准进行确认。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应当控制在农业生态系统的负荷范围中,这是可持续性原则的关键,农业资源开发主要是通过对排放的废弃物再次利用;同时,该排放量应当掌握在农业生态环境容量中,让农业生态资本存量并无太大变化,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这就是维护农业生产力和发展。

2.2公平性原则在低碳农业发展中追求公平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现代人的公平,主要是目前发达国家的人们在生活满足的时候,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却面临各方的威胁,但是这些国家还不断将自己的资源往外输出,其得到的生活物资并不平衡,导致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难以实现。所以,在食物分配与公平的发展权中应当均衡。二是代际间的公平,也就是所指的代人中的纵向公平。要树立人所依存的农业资源使用并不是没有界定的意识,当代人不能因为本身的发展以及需求侵害后代人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以及农业资源,要合理科学性的运用农业资源与环境。

2.3有序利用原则全部的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全部按照从低到高、简单到复杂,落后到先进的一个发展规律。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所以在我国的每个地区应当落实好低碳农业发展。现今,我国大部分的地区社会经济较为滞后,农业环境发展并不超前,所以,应当意识到该情况,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一步一步来,慢慢的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并累积资源资本、技术还有管理经验。

2.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在低碳农业发展阶段,应当将资源节约的政策让各级阶层都落实后,将开发与节约放平等的位置上,节约优先,根据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施行,加大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绿色消费;同时,循环农业应当往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以及高效率的方面发展,加大资源循环利用以及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应当增强,在农业方面造成的污染应当多采取防范措施,将农村环境质量改进;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对农业生态资源开发活动应当严苛控制,对水、土地、草原以及水生物等农业资源、动植物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调节人口、资源和环境,慢慢实现农业低碳化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3结语。

在生态文明发展中,人类环境不断的受到威胁,为了保障环境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应当增强,在农业方面造成的污染应当多采取防范措施,将农村环境质量改进;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

摘要:。

现代社会进入经济新常态,今年以来,各大行业均出现产业下滑的现象,其中也包括建筑行业。裁员减薪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一名已经学习了四年的建筑学学生,对于注册建筑师在新常态经济下的责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文档为doc格式。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一

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现实中“合宜”的.市场结构的特征是市场集中度很高的寡头垄断市场,从国际上看,这种特征还有不断强化的趋势.我国产业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市场集中度低,优化我国产业市场结构,必须通过政策援助下的企业退出和企业的购并来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作者:陈保启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济南,250014刊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economist年,卷(期):“”(7)分类号:f121.3关键词: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援助政策企业购并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二

文章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从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

作者:闫虹霞刘洁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州,商学院刊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economist年,卷(期):2003“”(11)分类号:f121.3关键词: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产业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三

摘要: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准确的城市定位,大量的招商引资,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升级,不断“调强调优”。目前,廊坊市正重点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现代服务”四大产业,所辖各县(区、市)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引言:京津冀都市圈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八座城市(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该区域城市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廊坊处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市区距北京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所辖1区、2市、6县(1区指廊坊市区;2市指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6县分别为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和大厂回族自治县),全部环绕于京津两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廊坊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概况。

2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三方达成共识,正式确定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思路。京津冀都市圈中长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增长极,三层次发展战略。京津冀都市圈占地183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760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gdp的10.9%,该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的核心地位显著。

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一体化发展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都市圈内隶属河北省的8个城市都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廊坊依靠自身的土地、区位等优势,将与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一起,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大“黄金点”(魏后凯,)。

二、廊坊的自我定位。

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城市定位是否合理,产业定位是否科学。如果一个城市的自我定位本身就不合理、不实际、不科学,势必会严重影响这个城市的发展。

廊坊在上世纪的'80年代的定位为“城效型”,90年代的定位为“外向型”,进入21世纪,将定位调整为“生态型”。应该说廊坊的城市定位在随着周边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着不断地调整优化,十年一发展。“城效型”“外向型”“生态型”三种定位的内涵不同,但相互联系,标志着廊坊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体现着廊坊发展理念的进步和驾驭能力的提高。

“生态型”城市定位的全称是“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凸现集群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定位不但符合廊坊的实际而且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图1为廊坊市的工业发展定位,可以看出廊坊工业发展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发展高新经济、循环经济。

三、廊坊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图2为—廊坊市生产总值及发展速度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十年间廊坊的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6和20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在15%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和20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以上,20逐渐回升,达到12.5%,发展势头良好。

(二)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至年,廊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数量和利税方面均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134家,是的1.66倍,实现利税144.6亿元,同20相比增长了3.5倍。2009年廊坊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0,获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廊坊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为1:2.82:1.5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53:2.93,十年间廊坊市的产业结构获得了较大的调整优化,这主要得益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表1为2001—2010年廊坊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廊坊市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其中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9.0%,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5.1%;年第三产业增长率高达19.6%;2010年廊坊市经济已经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加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四、三河市成功借势京津。

三河与北京仅一河之隔,西距天安门32公里,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廊坊所辖1区、2市、6县中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地区。近年来,三河市经济发展迅猛,综合经济实力常年位居廊坊市首位,是河北“十强”,全国“百强”。2009年,三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亿元,占廊坊市总产值的22.8%。三河市经济能够表现出如此强的活力,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诀窍是一个“借”字,依托区位优势,“借势”京津,三河市通过对接交通、对接基建、对接服务、对接产业成功地打造了与北京的无缝对接。

传统产业如食品、蔬菜、花卉、建材等努力打造京津的供应基地;制造业不断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围绕驻京跨国公司、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总部基地和各类科技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从而促进先进制造产业及高新技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了研发在北京,生产在三河的发展思路;服务业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定位于消费型、服务型城市,努力吸引京津居民来三河旅游休闲、消费娱乐,各类大型企业及经济组织进行商务活动。三河的各类型产业正是通过找准定位,与京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才得以获得蓬勃发展。

三河市“借势”策略的成效已经逐渐显露,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值得其他各县(市)学习借鉴。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对三河的影响远远超过天津,这也是整个廊坊“借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天津牌”尚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与建议。

1、廊坊市准确把握自我定位。通过对城市定位的不断优化,逐渐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找准方向,确定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廊坊市依托区位优势,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工业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稳步加强。

3、三河成功借势京津,经济发展令人惊叹。三河市通过成功打造在交通、基建、服务、产业等方面与北京的无缝对接,全面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外资本,最终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借势经验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柏素敏,刘雪.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廊坊市主导产业发展途径思考[j].职业时空.2009,8.

[2]米新英.优化廊坊市产业结构的对策与建议[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01.

[3]沈方,宋建林.基于区域经济的廊坊市产业结构变革与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05,04.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四

针对上文分析出的问题,本文对财政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四条政策建议:

建立和健全环境税收体系。在资源税改革和环保税推出的背景下,要加紧落实环境税收体系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税收成本的手段促进企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转型,突出环境税种的环保节能的功能。同时,税收收入作为负外部性成本的补偿,应成立专项基金,用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生态恢复的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支持手段。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政府预算中用于资源和环境治理的比例,并整合专项资金、完善资金管理配套措施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的支持力度。同时,要丰富利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优化补贴等支持环节,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对于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也需要提供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以便于企业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提高生产质量和绿色研发。

完善碳交易市场,开发碳金融衍生品。一方面,我国需完善碳交易市场,在排放权交易中加强金融创新,并积极拓展绿色中间业务,开展风险投资基金等。另一方面,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开发各类碳金融衍生品,如碳基金、碳期权、碳期货、碳信托基金等,丰富投资渠道,并完善相关机制降低投资风险,推动市场发育。此外,对于低碳企业上市融资,要加强政策支持,设立绿色通道,促进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绿色生产。

建立绿色金融理念,健全金融支持体系。金融机构应树立绿色金融的理念,积极建立银行绿色信贷、间接融资、信用担保融资、风险投资机制等支持体系,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完善环境评级标准和风险评估机制等,从而发挥金融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对贷款等资金的追踪管理和监督,并通过融资政策引导企业开展能源审计,从而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五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世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而且我国能源紧张、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也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现代能源服务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和加强能源安全。

关键词:低碳经济;现状政策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源于英国在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技术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利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各种低碳技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着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综上所述,广义的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标志的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目标是控制碳排放,维持生物圈碳平衡;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权益、生产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尤其是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更是把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动力。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德国的生态工业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车业改革创新措施以及实行环保教育、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措施。为了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轨,德国除了注重加强与欧盟工业政策的协调和国际合作之外,还计划增加政府对环保技术创新的投资,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筹集公共和私人资金,建立环保和创新基金,以此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法国的低碳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12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一计划有50项措施,涵盖了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除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之外,,法国政府还投资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国能源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国低碳经济的一个重点。

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美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可以进一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核心。202月15日,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该法案将发展新能源列为重要内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车节能。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上,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国,在通过了全球第一个有关低碳经济的法案一《气候变化法草案》,制定了到减少碳排放30%,到2050年减少碳排放60%的目标。日本、丹麦和挪威等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国内对低碳经济的实践则主要集中于碳交易和创建低碳城市。

(1)碳交易。20,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总额达280亿美元,交易的二氧化碳量达到了13亿吨。目前全球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包括欧盟的euets、澳大利亚的newsouthwales、美国的chicagoclimateexchange和英国的ukerrs等。此外,还有很多知名金融机构活跃在这些市场上,包括荷兰银行(abnamro)、巴克利(barclayscapita1)、高盛(goldmansachs)、morganstanley和ubs等。美国的chicagoclimateexchange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唯一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它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开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6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市场。在中国,年兴业银行基于品牌和市场价值与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根据该协议,ifc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分别推出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2)低碳城市的创建。低碳城市是由新能源利用、清洁技术、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绿色消费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0,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自然基金会开始“低碳城市发展”的全面推广,上海和保定成为首批试点城市,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同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肯定了“保定模式”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广东省珠海市也在年邀请专家研究低碳经济,欲申报国家低碳经济区。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和满足就业等仍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任务,向低碳经济转型还面临着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适时适度地创新公共政策,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新要求,创立一种具有积极价值的、适宜的政策安排。

(一)、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倡导产业低碳化。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会产生较大影响,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如果技术水平相同而产业结构不同,则会导致碳排放量相差较大。以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则是能源大户,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一定的时期内还会显示强劲的势头,这也是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根据国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产业低碳化,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增大陆海碳汇。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co2,相当于减少了co2排放,是良好的碳汇。据研究,我国人工造林的固碳率为1.4吨碳/(公顷?年),相当于每公顷林地每年可平均吸收5.1吨co2。.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18.21%,为促进全球碳汇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到20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按照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m(合96000万hm)计算,相当于年比20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每年可新增碳汇430.1万吨,相当于减排1578.4万吨co2.2020年间累计新增加碳汇5.2亿吨,相当于累计减排18.9亿吨co2。另外,海洋也是重要的碳汇之一有研究表明,过去2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co2。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我国在东海进行的大洋碳通量研究也表明,东海是co2的汇。因此,通过加大力度开展研究,尽早比较准确地确定我国邻近海域的碳汇结构和强度.有望进一步增大我国的碳汇规模。

(三)、创新文化政策,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是党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紧要关头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创新,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它奠定国民的品味教养;文化是生活,它决定我们所见、所感、所思的整体环境的真善美或假恶丑;文化是经济,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普遍共识的、绿色的生态文化的构建。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的总和,体现在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与自然和谐相处,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种种措施和手段上。创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在生活中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奢侈文化,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从经济的角度讲,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原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工业化中级阶段,经济发展以投资和科技进步为主要带动力量;工业化高级阶段则以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转型摒弃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路子。公共政策的创新使我们主动融入到低碳经济的实践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中,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技术,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新模式。

参考文献:。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六

社会学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时主要侧重两大理论模式,即结构主义模式和建构主义模式。结构主义在分析环境问题时强调整体性和共时性,更加注重社会制度在形成和应对环境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其理论视角更多的是关注宏观层次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但结构主义忽略了环境本身存在的客观性。换句话说,结构主义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即环境问题形成的社会客观性,它更多强调的是外在的、制度化的因素促成环境问题。而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该理论模式认为,我们要重新思考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环境视作种人类社会表达利益和不同意见的“中介”,因而它启示人们在协调社会发展的各个主体间实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能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其实质可以理解为从环境本身去寻找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对策。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阐释。

“建构主义”一词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一般而言,我们可将建构主义的词源最早追溯到美国学者彼德・伯尔格和托马斯・鲁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论知识社会学》一书。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同样注重该概念的运用,他认为:“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的,也不能看作是客体原有特性预先设定的,认识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断地建构”。建构主义反对只讲主体或只讲客体,而是特别重视主客体的互动,其实质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思想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这种用法没有达到社会学意义的实践层次。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特别是解构主义在美国的流行,间接地赋予了建构主义以新的含义。建构主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模式,它所指涉的是这样一种思考问题的观念,即人类不是静止地认识和发现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经由人的能动性发现不断构造现实世界。在解释社会问题上,建构主义引入“互动”一词,将社会问题定性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产物,并且这种互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它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对该问题所持的态度。社会问题本身是各个不同群体表达自身利益的符号,是他们之间利益竞争的暂时结果。此外,社会建构主义主张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社会问题往往需要动用政府机构的权力,政府能够将不同群体的利益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关于解决该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总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现象的问题性质,不是或不仅仅是被客观状况所决定,它同时也是被社会性地建构出来的。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建构。

著名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hannigan,j.a.)认为,群体对于环境的关注不是基于环境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是被人们定义为环境问题。不同群体在不同时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不一致。事实上,环境问题并不能物化自身,它们必须经由个人或组织的建构、被认为是令人担心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的情况,这才构成问题。[6]58-62我们至少可以从汉尼根关于环境问题的阐释中得出建构主义理论的五大要点。

1.建构主义是从动态的角度看问题。它主张环境问题的形成有其历史演变过程,即环境问题具有历史性。它告诫人们在环境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发展的意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要关注后代的生存需要。也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树立大生态发展理念,把生态、经济、社会、文化融为一体,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创新。

2.建构主义强调群体的主观性,认为环境问题其实质是不同群体之间表达自身利益的共同符号。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地位、文化,因此不同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自身的利益趋向。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他们利用权力、财富甚至是政治斗争毫不留情地向环境索取所需的一切;而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群体在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时也在竭尽可能地去获取环境的给予。但是二者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前者更多地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后者则是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建构主义特别注重人的能动性。能动性表现为群体对内外刺激或影响做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建构主义认为环境问题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们之所以对环境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是因为环境自身所导致。虽然这种观点有为人类辩护的嫌疑,但它也在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合理地将环境的负面影响转向有利方面。

4.建构主义意味着对社会事实的重新解构。后结构主义开创者雅克・德里达认为解构的目的是分析那些被隐瞒、被掩盖、能够揭露事物内情的要素。因此,建构主义主张环境问题不再只是某种应该加以改正的客观情境,它启示人们思考隐藏在环境背后的某些问题。我们与其宣称环境出现了危机,不如分析谁在强调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到底是由谁引致的。由此,才能找到环境治理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并强化责任主体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义务,推动环境关注主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立法和依法处置环境污染行为。

5.建构主义将环境问题引入公共领域,赢来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政府机构的关注。这种关注使得政府部门认识到只有解决该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也从而使得许多对策真正进入了政府的工作议程,并有可能获得政策安排。

根据建构主义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阐释,我们可以且应该充分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合理地协调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分配,加强大众传媒、政府、民间组织等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和监管,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利用科学技术减少环境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人类早期时代由于科技水平低,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单位能耗高以及综合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的连带效应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提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上的重要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科技的运用不是只注重在环境污染后的处理,而应该在对环境资源进行规划、开采直到生产都要把好关。要摒弃传统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在发展中就要做好环境保护。2.政府要加大对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重视基础性、公益性的科技工作。鼓励科技研发公司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对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组织予以经济支持。3.稳妥推进资源环境领域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减少企业能耗,加大循环经济的开发力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4.在各个区域开展技术合作,实行区域联动制度,加大环境科技成果分享,共同实施区域性重大环境科研研发工作。

(二)正确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对环境资源的诉求。

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各个群体对于环境状况的认知不尽相同。在某些环境问题中,环境本身虽然是利益群体纠纷的导引线,但这不是根本的争论点。比如在我国某些煤矿地区时常出现资源争夺现象,一些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小企业为了本群体的生存利益不顾实际地承揽发展任务,不断扩大生产,结果使得煤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污染了当地环境。因此,环境的持续发展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使环境资源创造出社会财富的同时兼顾社会公正。鉴于我国资源分布区域性不均匀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状况做好合理规划和科学生产,使人们能世世代代享受生态环境的恩赐。其次,要科学调配资源。对于缺乏迫切需求资源的地区要优先供应,并实行价格补偿机制。最后,国家要大力实施区域性资源调配工程。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保证相对公正的社会福利,从而避免大规模的群体利益纠纷事件,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发挥大众传媒在约束人类不合理行为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从而成为约束人类不合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大众传媒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警示人们的作用。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作为媒体的监督公器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效率。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大众传媒不仅要监督和曝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还要善于向受众传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对环境危机的忧虑,从而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大众传媒应向受众及时报告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增强受众对环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满足受众求知、求新、参与的愿望。其次,媒体应肩负自身的责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众传媒应该尽量向广大受众多传播绿色资讯、普及环保知识,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倡导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新风尚。新闻媒体要多报道关于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和正面形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最后,媒体的环境宣传只有与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只有媒体与政府、企业建立起联动传播的合力机制,通过设定公共环境保护议题、开展大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专题培训等手段面向全体公民进行公益性环保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因此,大众媒体应该率先垂范,实践绿色行动宣言。

(四)加强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于出版了《气候变化的政治》一书,提出了“保障型国家”概念,认为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参与式国家”中的政府的辅助功能难以面对复杂的风险型社会。特别是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政府的战略地位尤为显著,政府应该更加积极而有力地承担起不可推卸的环境立法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因而,政府应在发展生态经济中始终起主导作用。政府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首先,政府一方面需要引导人们清洁生产,另一方面在治理工业企业污染事件时要严格执法,不让违法分子有机可乘,要以行政手段强化环境保护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地位。其次,政府要加快环境保护的立法进度,明确各类社会主体在生产生活中应履行的环保义务。再次,政府部门应投入充足的财力、物力、人力积极处理已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建立环境问题的'预警机制,确保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最后,政府要加强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国际合作。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果我国政府在环保技术上能寻求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协作,环境的治理工作将从整体上得到较大提高。在这个知识产权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技术共享可以让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中少走弯路。

(五)广泛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生态治理。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仅仅依靠政府是很难实现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服务组织,能够弥补政府作用的不足。既然政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提供所有的服务,就必须依靠社会的其他领域贡献他们的力量。非政府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非政府组织能够很好地发挥自身的宣传教育优势。它通过各种有组织的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具体的环境问题,能够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如互联网,非政府组织机构越来越多地采用在网站上发布公众服务信息的方式号召广大民众关注环境问题的影响。2.非政府组织能够反映基层民众的心声,就群众关心的、涉及群体利益的重大环境问题与政府官员进行交流,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构建和谐的沟通桥梁。3.非政府组织能够协助政府研究和制订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方案,同时还能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帮助环境受灾区的居民。4.非政府组织能够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某些个人、企业等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会提出警示,在必要时会考虑提起诉讼,迫使他们遵守法规。此外,在解决某些全球化环境问题中非政府组织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全球性的大气变暖就需要非政府组织积极搭建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商议节能减排的平台,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性变暖带给不同区域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生态环境是全球关注的重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实践证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索取,应当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回馈相平衡。我们必须控制、约束自身的非理性需求和行为,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绊脚石”,虽然它是存在的客观事实,但建构主义并没有将环境问题当作一成不变的事实,人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逐步减少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利生态环境因素。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七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旅游业在该种环境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出外旅游的人们愈来愈多。而基于此低碳旅游则成为了现今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低碳旅游大发展趋势下景区酒店也应该顺应该种发展趋势不断地调整自身管理模式。本文从低碳旅游实际内涵进行着手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酒店实际管理中应该坚持的几项低碳观念,最后就基于低碳旅游层面上的酒店管理模式构建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后续关于酒店管理方面以及低碳旅游方面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上的参考。

一、前言。

我国早在就已经出台了关于绿色旅游的相关规定,目的就是要促进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向低碳化以及环保化的道路发展。而在旅游过程中酒店可以说是旅途中必要的住宿设施,作为影响旅游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绿色旅游的号召,将低碳旅游理念与实际酒店管理融合在一起,进而为后续景区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初探低碳旅游实际内涵。

现今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受到了社会大众的热捧,而该种旅游方式相较于传统旅游而言主要是强调了“低污染”以及“低碳排放”和“低能耗”.也就是说在整个的旅游过程中更加追求旅游的无污染性。具体来讲所谓的低碳旅游主要是指旅游者通过低污染以及低能耗的绿色旅行方式进而完成的一种旅游活动。而从该种低碳旅游本质上来讲其从属于低碳生活范畴之内,低碳旅游也是现今以及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三、探析酒店管理中需要坚持的几项低碳观念。

(一)合作低碳观念在现今景区酒店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坚持的首要低碳观念就是合作低碳观念,所谓的合作低碳观念主要是指将酒店以及旅游者和景区紧紧联系在一起,三者之间共同合作。而成功低碳旅游则是酒店以及旅游者和景区三者有效协调的一种良性结果。

(二)自然低碳观念在现今景区酒店实际管理工作中除了需要坚持合作低碳观念之外,还需要坚持自然低碳观念。而所谓的自然低碳观念则主要是指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贴近自然来实际降低碳排放,促进旅游者有效践行低碳旅游的一种观念。可以说践行自然低碳观念是加强酒店以及旅游者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之一。

(三)学习低碳观念在现今景区酒店实际管理工作中除了需要坚持合作以及自然低碳观念之外,还需要坚持学习低碳观念。低碳旅游从本质上来讲并非是一种“倒退”旅游,而是通过先进的科技来实现的一种“前进”旅游。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景区酒店都需要学习新旅游观念和新旅游科技,而这种学习的过程本身就从属于低碳观念,通过学习和宣传进而不断加深低碳观念。

四、探析基于低碳旅游层面的酒店管理模式构建。

(一)清洁化管理基于低碳旅游层面来实际构建酒店管理模式首先要从清洁化管理来讲,所谓的清洁化管理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能源清洁以及生产过程清洁。

首先从能源清洁来讲,酒店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煤气等相关供热燃料进行有效利用,避免能源燃料的浪费;不使用排放有害物质氟利昂的相关制冷系统;通过引进先进节能技术进而将酒店能源实际利用率进行有效提高;多利用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等进而发挥能源环保功能。

其次从生产过程清洁来讲,酒店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中间产品以及原材料的实际处理设置相应的循环回收系统,如将废油进行统一回收以及将酒店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处理等等。

(二)生态化管理基于低碳旅游层面来实际构建酒店管理模式除了要从清洁化管理着手之外,还需要进行生态化管理。而生态化管理主要是体现在三方面:产品生态化以及食品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

首先从产品生态化来讲,酒店中实际产品主要是集中在客房方面,因而酒店就应该推出具备了生态化的客房,如客房从建设方面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在客房装饰上也同样采用天然生态装饰物,类似竹藤椅以及天然石料等等。

其次从食品生态化来讲,酒店应该为旅游者提供绿色食品,尤其是酒店餐饮部门需要在菜肴以及饮品方面下功夫,确保旅游者在入住阶段中日常饮食的'无污染以及无公害性。

最后从环境生态化来讲,酒店应该为前来的旅游者真正的提供绿色休闲环境,例如酒店可以在饭厅以及迎客厅增加喷水池以及绿地、鲜花和假山又或者是树木等物体,进而为游客营造一种绿色休闲环境。而这些添加的物体需要是具备环保性的建筑材料。进而通过绿色环境的良好营造为旅游者带来低碳旅游的实际体验。

五、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景区酒店作为旅游者重要的休息场所,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角度,积极响应国家低碳旅游的号召,将低碳旅游的理念真正的融入到自身实际管理工作中。实现酒店管理的低能耗清洁性生产,同时为旅游者提供生态化绿色服务。而只有建立在低碳旅游基础上的景区酒店管理才能真正的获得良好发展空间。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八

摘要:本文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结合滇黔桂三省的统计年鉴数据,从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对滇黔桂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滇黔桂地区间只在三次产业部门这样的宏观层面上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而在工业内部行业间相似水平大大降低。因此,滇黔桂地区产业结构间只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不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并且这种趋同现象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滇黔桂地区;相似系数;产业结构趋同。

一、文献综述。

滇黔桂地区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下,滇黔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且该经济区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地方政府的关注。与近年来人们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出现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表现出的忧虑一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滇黔桂地区是否存在类似的产业同构现象,是否存在由于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困境。

产业同构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间的产业组成类型、数量比例、空间分布、关联方式等方面演进变化趋于一致,结构差异逐步缩小的现象。目前,测度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方法主要有:结构相似系数法,结构差异度指数法,krugman结构差异度指数法,区位商法等。本文采用了结构相似系数法。结构相似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地区i和地区j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是i区域k行业增加值占所属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j区域k行业占所属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其中的值在0-1范围变化,系数越大,则表明两地区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当=0时,表示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不趋同,当=1时,表示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趋同。根据经验判断,一般在评价国家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时,以0.85为标准来判断相似程度的高低,然而由于一国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没有国家之间的差异大,所以在对评价时,将相似系数判断标准提升到0.90。

(二)滇黔桂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状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产业高度和合理化程度。本文采用层面结构相似系数来考察该地区的产业同构性。把20滇黔桂三省统计年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代入上面的计算公式,求得滇黔桂三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

表1:滇黔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数据来源:《云南省年统计年鉴》、《广西省2010年统计年鉴》,《贵州省2010年统计年鉴》。

从表1中三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看,三省产值结构相似系数非常高,均高于0.99,其中云南—广西两省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998;贵州—广西次之,云南—贵州的最低为0.991。从产值构成角度分析,20滇黔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995。如果按照0.9的标准来判断,滇黔桂三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层面均存在严重的同构现象。由于是在一个非常宽泛的三次产业层面上进行的相似系数的测算,这本身会导致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因此,并不能仅此而草率地判断滇黔桂地区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现象,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结构层面进行分析,这里对单个产业深入分析其内部结构是否相似是有必要的。

(三)工业内部行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研究产业同构问题需要相把稳定的产业作为分析对象,由于第一产业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第三产业又具有无形性、消费与生产同时性等特点,因此,一般会把工业结构作为分析区域产业同构的主要对象。本部分主要采用结构相似系数方法,从工业内部行业结构来分析滇黔桂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三、结论。

从上述研究来看,虽然滇黔桂地区在三次产业结构上存在高度相似,但仅在工业经济中,产业同构现象并不显著,尽管有些产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在多数情况下,竞争是良性的,很少存在由于重复建设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因而可以缓解人们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严重趋同给滇黔桂区域经济发展造成资源浪费、过度竞争等严重不利影响的担忧担心和忧虑。

不少学者(王志华,;冯邦彦,2010;王永锋,)在分析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时,认为区域间的产业同构并不一定是区域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其内在必然性。同样,我们认为滇黔桂地区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和相应的政策制度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直以来,滇黔桂三省均以传统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工业的发展也主要依靠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因此,虽然滇黔桂地区存在一定程度上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但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里有经济发展和产业水平分工的必然性因素,同时也有统计分析上的原因。

从滇黔桂地区产业布局的特点看,要解决该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应突破地域分割的旧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从宏观产业布局出发,统一调整工业布局,以期实现区域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以后的产业布局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模式。目前滇黔桂地区产业布局的模式应该是:以昆明、南宁、贵阳为产业辐射中心,以周边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为依托,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任兆璋,王晓燕桂滇黔国有企业结构趋同合意性和非合意性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27卷第6期,11月。

[2]王志华,陈圻,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与同构的关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1)。

[3]王永锋,华怡婷,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8,(2)。

[4]冯邦彦,邵帅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2)。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汇总篇十九

人民币外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政策收紧;劳动力成本上升、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煤电油运力紧张……在国内处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重重压力之下,我国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大户”悄然加快向中国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

作者:杨绍福作者单位:刊名:西部大开发英文刊名:westdevelopment年,卷(期):2008“”(8)分类号:关键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