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1:02:55 页码:9
最新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模板17篇)
2023-11-23 11:02:55    小编:ZTFB

在生活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反思和成长方式。总结应该突出主题,简明扼要地概括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以下是专家总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一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讨论式教学运用恰当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有助于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近一年的教学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的讨论学习成为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它被语文老师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处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创设和谐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沉闷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设计问题没考虑学生实际,一味追求形式,缺乏适当的引导和调控,课堂往往出现雷声大,雨点小,表面沸沸扬扬,实际一无所获、问题不了了之或教师取而代之的情况。我曾在我校听了几堂初一、初二年新老师汇报课,四位教师均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法,讨论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次数多者四五次,少则两次。形式有小组代表发言,也有小组辩论等。课堂十分热闹,讨论确实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讨论问题设计不合理。为了使讨论收到成效,设计的问题应中心明确、难易适度,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最好是选择教材中的重、难点,或者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说有所得。但有的教师提出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看似热闹,但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例如七年级一位老师在上语文版《第一千个一球》时,问学生“贝利在哪一件事上与父亲发生矛盾?父亲怎样处理这件事的?大家来讨论一下”,笔者认为此问题在文中容易找到答案,缺乏讨论的必要,长此以往,学生对讨论的意义会失去兴趣。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复杂,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望而生畏,三缄其口,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或教师一手包办。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同样以上述教师为例,他让学生讨论另外一个问题是“文中两个小标题《第一千个球》与《慈父与恩师》有联系吗?作者写作的艺术手法有何高明这处?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让七年级的学生谈艺术手法,其结果可想而知。

2、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调控。新课改突出强调的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思想,但决不是听之任之。在合作学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是“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的角色,可有些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东张西望看学生讨论,就是在教室内踱着方步,或者干脆坐着旁听。教师置身于讨论之外,无疑会淡化教师作为课堂环境要素的功能,破坏和谐课堂文化的建构。

3、学生学习个体化。小组合作讨论中,所有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齐心协力解决问题,讨论的成果应该是合作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一些学习小组游离于合作讨论之外,他们有的做学科作业,有的坐得毕恭毕敬,心不在焉,更有的浑水摸鱼,谈笑风生。汇报合作成果时,学生往往是一家之言,小组合作成为优秀学生发言的专利。

4、小组讨论学习形式化。为了应付公开课,有的教师把教学设计中的合作学习结果呈现给参与的小组,汇报成果时,合作小组成了“教师的代言人”。这样师生脸上有光彩,却让合作学习形式化。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讨论学习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成了优生表现的舞台,学困生少有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合作讨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小组合作优化,展现学生特长。

小组的编排十分重要。它可以由前后左右同学为单位组成一个小组,每组一般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比例配编。小组编排可按两种方式进行:

教师分配式:教师把具有不同观点和不同经历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既可以把不同性别和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也可以让每小组中有不同风格的学生。

自由选择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时能相处融洽的伙伴。因为他们互相了解,彼此信任,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过教师应适当把关。

两种组合方式,教师可依据具体情况而自由变化,建立相对稳定的讨论小组。

2、选好讨论内容,提高合作意义。

语文课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课前选准合作讨论的内容。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它往往值得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的印象。难点因理论性较强,或因距离学生认知水平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此可以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进行讨论、各抒已见,然后教师加以点拨,加深理解、化难为易。例如《第一千个球》中:可设计贝利能踢进一千个球,得益于哪些因素?贝利的父亲用怎样的方法劝贝利戒烟?为什么那么奏效?这些重点问题值得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对学生很好地进行了思想教育,而且为理解文章前后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这个难点问题作了铺垫。

教学中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问题。教学中能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学会做人。例如《第一千个球》中:可设计贝利的成功给我们有什么启发?联系我国足球队在亚洲杯赛的表现,讨论获得亚军的原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心。

3、创设合作氛围,教师适当调控。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获得尊重与快乐,在自主思考、真诚交流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合作成果。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来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觉、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感,是小组合作讨论的关键。因此在小组活动之前,我们要学生具备以下理念:每个学生都是小组的一员、都很重要、都能为小组出力、都有责任保障其他组员完成学习任务,只有所有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才算完成任务。激励小组成员的集体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评价的重心放在激励小组集体上,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展示其集体的观点和集体的成果,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小组成果,使每个小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可,体会合作的快乐,提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如果得不到教师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教师必须对小组的合作学习现场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介入,适当的给学生释疑解惑,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对一些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缺席小组讨论的同学,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融入小组学习。对一些浑水摸鱼,爱开小差的同学,应及时纠正并耐心教育,以保证讨论顺利进行。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中我们应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我们应适当运用,不能流于形式,应注重实际效果。教学中只有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继续推进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为工作中心,以现代教学观念为实践指导,切实落实学校在各项工作的要求,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手段,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探索。

以继续创建优秀教研组为动力,团结组员,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语文教研组焕发出更强的生机与活力。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

1、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每三周召开一次全组教师全体会议;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全校语文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

(1)以备课组为单位提高教师基本功。

(2)带好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对子:袁江玲――周炼带教。

(3)教研组长组织骨干教师,配合教务处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督促。

(二)加强对本组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及管理。

1、鼓励全组教师做有追求、有激情、有理想、有阅读习惯、有写作习惯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1)教师应当读四类书:一是经典教育理论,二是教育报刊,三是人文读物和文学著作,四是写中学生或中学生写的书。要求老师必读三本理论丛书《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教师礼仪》以及《如何防止教师职业倦怠》。

(2)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写作!不仅仅是示范,更是因此了解学生写作的甘苦,感受学生的写作心理,尊重学生!不一定写文学作品,最好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手记。写作,就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让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

2、各备课组老师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文学社刊的各项活动,并有意识地将此项工作同自身的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育随笔”“教学案例”真正成为推动语文教学研究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和资源储备。

(1)有计划地组织好本学期的文学社会员发展、文学讲座及“日月星”出刊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学氛围,发掘文学幼苗。并坚持每学期一届,形成传统。

(2)积极向社会报刊杂志及网络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组织本组教师继续进行小课题的实施。

(三)、积极开展语文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改善语文学习氛围。

1、开展全校性文学创作大赛,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文学大赛。

2、由各备课组设计组织,开展具有年级特点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竞赛。(十月份――十一月份开展语文读书背诵比赛)。

3、本学期期末,召开全校性的语文学习与文学社征稿表彰大会,鼓励语文学习优秀学生和文学新秀。

4、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开展周际性的活动如名著欣赏周、读书剪报活动周、演讲话剧活动周、古诗文欣赏周等等。

(四)认真开展赛课活动,并及时评课推出优质课展示,为语文教师提供学习与展示的舞台。

三、其它工作。

(1)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及评卷工作。

(2)鼓励全组教师充分挖掘自身的知识、能力专长,积极开设选修课程。

四、主要工作安排。

1、制订并交流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了解教研活动要求。

2、召开教研组工作会议,布置本学期教研组主要工作事项。

3、发展文学会员,做好“日月星”校刊的投稿工作。

4、暑假社会调查报告评比。

5、组织老师申报课题《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德育策略研究》。

6、组织语文老师积极撰写读书心得,上交读书笔记。

1、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常规检查。

2、组织好课堂教学赛课评课活动并选出展示课。

3、组织进行教师期中分析性检测,并出好各年级的期中测试卷。

4、组织老师撰写年度教育教学论文和电教论文。

5、组织语文老师参加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全市语文赛课。

十一、十二月份:

1、组织学生校刊的投稿工作。

2、督促教师上传资源。

3、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4、语文课文背诵比赛。

5、组织语文老师参加“标兵教师”、“优秀教师”评选等业务提升系列活动。

6、参加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学校验收。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三

(1)21世纪,国际间的交流会更加广泛,跨国合作会更加普遍。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入世将使竞争、合作深入到各个领域,要使未来的主力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因为会合作是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2)近年来,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多地强调了以学生个体训练为主线的发展过程,却忽视了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化过程,而合作意识又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针对当前少年儿童信息发展特征所表现出的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乏与他人合作意识的现状,本课题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期通过课堂合作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3)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被教师广泛采用。如今几乎所有的语文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仔细观察,告诉我们多数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仅有形式而无实质,应用的随意性很大,有时合作学习甚至被异化成教师的表演秀。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调查表明因为教师为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重合作操作技术,轻合作精神的培养,以至合作效果不理想。

(4)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值得教师研究的课题,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提出的一个新挑战。可以说对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在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国外,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已成体系;在国内,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试验过程中出现了有形式而无实质的现象,本课题侧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旨在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拓展延伸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空间,端正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提供区域里可借鉴的合作学习的有效流程。

二、国内外关于本研究的综述

1、合作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在原始社会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证。合作学习在理论上依据于教育社会学、教学心理学和团体动力学。

2、18世纪末,英国的兰开斯特和贝尔两人,倡导采用合作学习团体施教。

3、合作学习观念在1806年传至美国,到19世纪早期,美国出现了共同学校运动,十分强调合作学习的运用。

4、美国教育家杜威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在教学上的运用。他在20世纪30年代自办了一所大学研究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

5、现在合作学习已发展出十几种教学方法,产生了许多流派。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美国的david·johnson和art·johnson兄弟俩。他们建立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理论模式,并以二到三年出一本书的速度不断推进课堂理论的研究。

6、21世纪,合作教育思潮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合作学习被作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予以倡导。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学会共同生活”(或译作“学会共处” )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认为这是今日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

7、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对合作学习的方式是鼓励提倡的。

8、《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进度和质量。

9、《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创设民主平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分享与合作,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三、本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即英文cooperative learning。对学生而言,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它依据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作、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据此可知,合作是至少二个以上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行为,其要义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或完成任务,也就是说生与生,师与生,组与组之间互动均属合作,共同观察,共同实验,提问、讨论、活动都是合作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是本学习方式的重要内涵。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四

(一)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习惯。

在合作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即个别学生对教师和同组的同学有排斥心理,不愿意听从他人的劝导。为此,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逐步的引导,让学生养成乐于倾听的习惯。这样做不但会使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地进行,还可以使学生能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讲述,通过对相关生物信息的整理来完善其自身的思维。在高中生物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其内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一些被学生所熟知和方便探究的.学习任务,在制定学习步骤和实现学习目标之前,应以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为根据;同时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参与到各个小组中,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针对他们的不足给出建议,对学生进行适度引导。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由教师制定任务目标,由学生通过分析、实践、讨论以及推导等得出结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教师所制定的目标,其中有些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应该给予其适当的帮助,引导他们完成教学任务。在高中生物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一些比较简单并且有趣的实验放手让学生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乐趣。例如在讲解细胞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学生则很难想象出细胞是什么样子的,从而对细胞的概念很难准确掌握。同时,枯燥的讲解还会触发学生的厌烦心理,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每一组学生配备一台显微镜,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细胞。通过显微镜,细胞的形象会完全呈现在每一名学生眼前,再加上教师的适当讲解,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制定相关的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实验和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相应的点评。这个过程不但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一)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都延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很难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当出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也不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通过提供一些线索,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时,应该提前设置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目标时一定要以高中生物教材为依据,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真正遵循以学生为本。

(三)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其只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中一个因素。课堂气氛对于教学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压抑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对于教学效果非常不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合理安排一些辩论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加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三、总结。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五

为了改变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在新课改的积极倡导下,我们极力推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体有以下几点应用:

(一)课前准备。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给同学分组,确保每个组间有各个层次的同学,使各组间的学习成绩相当,组间竞争力悬殊不大,然后老师再根据教学课程制定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学。

同学在老师分配下学习任务后独立学习,找出疑问,划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自学效果比较好的同学,老师要给予表扬,激励同学的自学意识,并给予考核加分。

(三)老师导学。

老师根据本课内容和学习任务,设计出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的目标要鲜明,能让同学清楚自己在小组中应该做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时,同学们要互相提问,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记录小组中发现及解决不了的问题。

(五)展示成果。

各小组之间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并提出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虚心接受别的小组提出的不同意见和见解,也要接受其他小组的对本组讨论结果的质疑。

(六)归纳总结。

老师作为主导,通过同学们展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带领同学们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出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合作前要有详细的描述,正确处理异质同学间的关系,以激发同学的自主性,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

教学中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从写、说、议中,我们能感觉到学生在“动”;而从他们的默读、倾听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们是静态的。学生的动态活动的开展依赖于静态活动,在小组学习开始前,老师要给足学生自学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反之,学生如果没有自学就进行小组讨论,那么就会出现讨论不起来的现象。

评价不是为了要对同学进行分等级和互相比较,而是为了激励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教育心理学证明,正确的进行学习成绩评估,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同学的上进心。完善评价机制要从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着手进行,个人评价可以改进我们的不足,提升自我;小组评价的中心从鼓励个人竞争转到共同学习达标上来,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课堂上不分条件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生物课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或者是超出了学生认知能力的知识,比如dna的结构等比较抽象的问题,就需要老师的详细解释,不能因为学生对这种知识陌生,就认为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完全放手的话,根本达不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以上,通过描述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内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具体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并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的教育体制下,对于培养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正是社会所需的全能复合型人才。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六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促教学方式的变革,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贯彻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工作重点:

1、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本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难点。新教材要求学生正确书写汉语拼音,并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识字量大,学生接受的学前教育参差不齐,教学中有难度。

2、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三、实施方法:

1、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渗透趣味性,活化教学内容。通过穿插游戏、编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学、趣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识字教学实行认写分开。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放手让学生借助图认字、猜字、游戏识字等方式,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自己寻求认字方法,使学生从过去的繁重识字负担中解放出来。

3、在识字、阅读教学中,随时把握时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表演、竞赛、游戏、音乐等引进课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形成能力,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七

小学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长期以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着不懈地探索。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从观念、内容到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课堂中以传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时代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中外理论和实践证明具有高效性和优越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也是课堂教学改革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合作学习作为一条重要的理念提出来,认为在语文学习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并在一些地区的试点学校进行尝试性探索;进入21世纪,合作学习在我国得以较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合作学习作为一整套理论和技术如何与各地各校的实践教学完美结合,如何使其在各科教学实践中方便、熟练、高效地操作,以及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一直是广大一线教师疑虑的问题。本人在大量阅读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与广大一线教师积极研讨、共同学习、不断进步。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全班分成若干小组,4-6名学生为一组,围坐在一起,老师分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通过充分交流、讨论、合作来解决问题,展示成果,最后由老师和同学及时给予点评反馈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合作互助,共同实现学习目标,从而获得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向来十分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完美地将这几种训练在交际这样一种平台上结合了起来,让师生、生生之间有足够的交流和实践机会,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和生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专注度,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而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再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真正归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了教师的角色定位,解放了语文教师被禁锢的思维,使教师的教变得轻松、灵活,学生的学亦轻松、主动,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展示自我的可能。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们都充分认识到了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髙效性和优越性。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形像而神离”、低效甚至无效等诸多问题。

比如,从教师层面上看,不少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衷,只是为了迎合听课教师与评课标准的需要,使之成为课堂氛围活跃的一个工具;也有不少老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不放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仍处于犹豫排斥状态;还有一些教师积极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但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疑惑和偏差,导致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根据实践观察、了解和分析,笔者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组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小组建设的优劣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是否高效的前提和关键,但大多数情况下,小组的划分或由学生自由组合,或就近组合,或由班主任按成绩好坏强制分配。成员确定后,小组后续建设也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结果导致小组缺乏凝聚力,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力量不能最优发挥,小组与小组之间力量悬殊,课堂学习沦为少数人的舞台,大多数学生处于依赖、观望的状态,合作学习意义全无。

二是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但离不开教师适时地、正确积极地指导。缺乏对小组长、学科组长以及组员的分类培训,导致小组运行不畅、职责不明、合作不力等问题。另外学生在合作探究某个问题时,教师通常只是在学生间随意走动,等待成果展示,教师成了课堂的旁观者,而不是过程性教学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课堂学习低效甚至无效。

三是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缺乏认知和掌控。目前课堂中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大都以课堂讨论为主,形式单一,许多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讨论,讨论越多越好。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也欠缺思考和筛选,认为只要有小组讨论的环节,即为小组合作学习。不需要讨论的,不适合讨论的,都在讨论,导致小组合作成为了走过场,走形式,让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践过程中,对于小组的学习成果,大多以教师评价为主,并且评价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学习结果的直接表态,同意或是疑惑,赞许或反对,评价语言单一、笼统、抽象、趋于片面化,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也缺少对合作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效果堪忧。

针对以上各类问题,笔者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调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坚定目标。

合作学习能否顺利高效开展,取决于师生之间联动配合机制的优劣。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师生的观念认知要统一、角色定位要明确,目标要坚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合作学习理论进行深入地、系统地学习和把握;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是整个课堂的掌控者,因而要大胆舍弃传统教学中一言堂、一人扛的弊病,还主体于学生,换课堂于学生,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的同时,不放任、不随意,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摆脱传统课堂中懒、等、靠的消极状态,正真作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摆正姿态,不再作高高在上的教书先生,而是深入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建立在了解与信任上的合作才更坚固,也更高效。

小组组建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性格、能力、习惯等个性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切忌随意性。要遵循相对均衡、自愿与调整相结合、相对固定化的基本原则,并要对小组成员角色进行合理分工。组与组之间成员数量、男女性别比例、学习能力要相对平衡,优秀生、中等生与后进生要合理搭配,以利于小组内部的相互帮助及小组间的公平竞争,避免因出现“优优组合”和“后进组合”导致两极分化。另外,小组划分时要充分考虑自愿与调整原则和相对固定原则,对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要及时调整和解决,因为相互了解、相互团结是合作的前提,但要避免“赶鸭子上架”和频繁调整组员。小组组建后,教师要指导小组对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等方面,赋予其相应的身份和职责。如组长、记录员、检查员、评论员、观察员等角色,各成员间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确保小组顺利高效运行。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小组成员构建具有小组特色的核心文化,如组名、组歌、组规、奖惩机制、口号、活动等等。实践证明,具有核心文化的小组更团结,更具有凝聚力,运行也更规范高效。

3.注意对小组成员培训的及时性与长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和高能高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因而,小组组建完成后,教师要首先对小组各成员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其充分发挥特长,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探究任务,教师还要适时给予指导和培训,授之以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对少数懒、等、靠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比如,任务下达后,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仔细观察并适时介入,在小组对任务还不清楚时、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小组合作出现矛盾冲突时等情况下,教师要耐心指导,反复确认,以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性和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4.科学设计探究问题,精心筛选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的成效是由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制定出合理的、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设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难易适中的,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思考价值的探究任务。当一个问题多数成员可独立完成时,问题的结论、思考角度具有相对唯一性时,或者探究问题太易或太难时,那么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必要。另外,学习内容要多元化,听、说、读、写、演各项训练要相互穿插渗透,除小组讨论外,还可采取辩论、竞赛、演出、朗诵、展览等多种方式,让合作多样化地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

5.评价要及时、精准,评价方式要丰富多样。

只要有学习,就要有评价,无评价就没有标准和方向,也就没有效果。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评价要做到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多样性,奖惩有度,奖惩分明。对于学生的展示和成果,做得好的,要及时鼓励,好在哪里,要点评到位,以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发扬;不好的要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问题在哪里,如何改进,标准是什么,一定要明确,具有指向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切忌片面笼统和“一竿子打死”。评价方式要摆脱教师“一言堂”的习惯,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内部互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语言要精准、真诚,注意说话方式。评价的结果最终一定要落实到奖惩机制上,科学合理的奖惩,能在小组内部以及小组间形成一种积极的、热烈的竞争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当今的课改中得到了广泛而积极的运用,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但对于很多地区的很多教师而言,合作学习还属于新生事物,因而在实际的认知和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惑。笔者旨在通过自身的深入学习和实践调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期望与致力于合作学习教学的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靳玉乐.合作学习[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5]胡寅生.小学教育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小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0]刘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6月。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八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看到这段文字,我不由地想到: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就是“共生”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吗?现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次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一直都觉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难免会出现漏洞、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充当“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时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组长进行检查组员监督,不会的问题小组内的同学就得给他讲,大家都等着他,如果每次都这样那个学生自然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大,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小组内的同学共同学习,互帮互助,一起体验探究的乐趣、分享学习的快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然界里的那种“共生”效应。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成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则具有现实性的研究意义。教师要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自主获得新知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索与尝试中寻找乐趣。

1.学生间合作不主动。在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主要的现象是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间缺少聆听与相互分享,不能形成一种良好互助的关系。有的小组甚至经常发生组内争吵现象,小组分工也不明确,这样导致小组学习效率低下,这些都源于教师的“放养式”教学。

2.小组合作注重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注重流程与形式,事实上学生们常常只是围在一起各自做各自的事情,组员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基本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讨论与合作,因而小组合作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得不到明显提高。

3.参与程度不均衡。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不同,在小组合作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自然就形成了“分层”现象。这样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领导者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主要作用,参与度较高,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扮演观众的角色,倾向于静静地聆听而缺乏独立思考,参与积极性也不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形势要求下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需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不断改进,使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合理安排小组人员、注意合作方法的指导运用以及将小组合作渗透于各个环节中。首先,为了使小组内成员能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教师在安排小组人员时要合理,要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安排不同的职责、任务,鼓励能力强的同学积极带动能力差的同学,使能力差的同学能够得到帮助,有所进步。其次,培养小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重要一点还在于对其合作方法的有效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独特的合作方法并适时地奖励以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最后,要注重将小组合作学习渗透于拼音练习、课文朗读、阅读理解以及基础知识检查等各个环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往往习惯于独立学习与一问一答的学习模式,因此往往是应教师要求而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学习,这样就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学生也应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自己作为学习小组的一员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

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情境创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来。教师在进行课文的讲解前,可以准备一些背景资料与相关故事,为学生进行简要的介绍,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将学生逐渐引入主题,为之后的课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教学情境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贴近生活且具有生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注重师生间的合作。学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引导者、指导者与监督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教师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在讲解课文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想法,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其在课前搜集好相关背景资料,在上课时每一小组推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另外,教师要就课文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得出最后的结论,鼓励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探索与合作。教师可以适时地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来,给予建议及意见,这样会提高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在最后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精髓所在。

4.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学生合作技能的加强,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有意地加强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可以在进行阅读理解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强调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在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如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做好课堂笔记以及如何倾听别人的见解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应用于自己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要让学生试着去自己解决问题、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这样长期坚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强化学生的合作技能。

5.有效运用激励模式。教师要将激励模式有效运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中,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其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而对于小组合作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不能使其产生骄傲的情绪,要鼓励其学会谦虚,继续进步。适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可以使学生认可自己的行为并激发其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学生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教师要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学生潜能,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并不断加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的新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使其能够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与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文章以剑桥国际商务英语实际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学习理念,以达到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作者:朱黎明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刊名:素质教育论坛英文刊名:suzhijiaoyuluntan年,卷(期):“”(1)分类号:h319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商务英语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十一

还记得寒风凛冽,还记得雪花飞舞,还记得芽苞初放,还记得桃红柳绿,转眼间已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一个学期在日月轮转中无声的划上了句号,回想这学期的点点滴滴,渐渐在心头浮现出几个词语,那就是:团结和谐、精诚合作、拼搏进取、勇创佳绩;这正是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工作和学习状态的写照。

一、团结和谐、精诚合作。

我们四年级语文组是个快乐和谐的集体,大家有话推心置腹的说,有事齐心协力的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语文节”活动的`前前后后。3月底,学校就布置了该项活动,我和媛媛回到办公室,向大家传达了这个消息后,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热情的出谋划策,这个说可以加个成语竞猜的活动,那个说应该设立个国学背诵比赛,还有的认为要有诗配画的形式反应春天的美丽……根据校领导的指示,经过再三讨论,我们确立了本年级语文节的活动项目:“共读一本书”、“诗词有约”、“国学英雄会”三项;之后,又确立了具体的活动过程和每个内容的展示方式。其中,在古诗词展示这个环节中,首先是100首古诗词不能重复出现,然后是展示成品的大小和形状,既要体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又要顾及展览的效果,我们在办公室反反复复的商量,集思广益,最终有了大家都一致认可的方法。随后,作品展示的环节中,按照我们的计划,分步骤展出了手抄报130余幅优秀作品,古诗词100幅作品,评选出国学精英26名,所有这些作品的评选、张贴全部在工作时间完成,没有一个人耽误自己的一个课时。

这项工作受到了年级领导的肯定,外地来参观学习的客人也对同学们的作品赞不绝口,这其中包含了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的心血,是我们组同志们肝胆相照、精诚合作的见证。

二、拼搏进取、勇创佳绩。

我们组是个和谐的大家庭,更是一个奋进的大家庭,组里的每个成员无不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期待遇到最好的自己。

我组教师杨媛媛,她是我们四年级的年级组长,更是我们语文组的主心骨,无论是日常教学中的疑点,还是“高大上”的理论,她都是我们最可靠的顾问。今年春天,“语文主题学习年会”在林州召开,会前,她和我们一起忙碌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后来,在三天的时间里,又思考设计出“小小新闻发布会”一课,在年会上展示后,受到了崔峦老师的高度好评,也让听课老师眼前一亮:原来口语交际课还可以这样上!

我组教师秦中华,参加工作时间虽短,但成绩骄人,她的班级语文基础不算好,但在她的带领下,成绩稳中有升,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荣获年级第一名。这和她平日踏实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每上新课,她都要在办公室数次问询:这节课的重点是哪儿?学生该实现什么目标?《语文巩固》上的题目,她也都谦虚的和大家讨论,从不说“大致上”是什么的话;她对学生要求严格,从不放任哪些马马虎虎的学生,因此,她的班级中,没有一个不及格的学生。

苏改平老师是一位有近二十年教龄的老师了,她平日不多言语,总是在闷头钻研教材、评改学生日记,检查学生当天的家庭作业,要不就在专心读书、做读书笔记,因此,她不仅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每当我们在一起讨论教育学生的话题时,她总是能一语中的,让人想起“斯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古语。

善应镇、水冶镇老师在我校参观期间,本组教师王向丽、秦中华和我,三人共同设计并做课《普罗米修斯》,受到了客人的好评;在6月份的“课博会”上,我组教师曲丽芳、郭丽霞、原俞慧所做的移植课,体现了课程的结构化和课堂的高效性的特点,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我组老教师张明芳,从不放弃一个学生,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尽量多学点知识,我们年轻教师都无比感动。

三、反躬自省、明确方向。

四年级语文组,是个充满活力的团队,也是个有反省精神、能客观冷静看待自己的团队,学期结束之时,我们组拿到分数册,都能主动明确自己下学期的努力目标:卷面分数低的,确立要抓书写训练的目标;基础知识差的,明确要扎扎实实抓好基础能力的训练;有的老师找出了需要下学期重点督促的几个学生,列出清单,时刻提醒自己对他们要多加关注。

我要说的是,作为这个组的组长,我感到十分惭愧,在四年级的两次考试中,我都位于中间;对教材的把握远没有秦中华、苏改平、王向丽她们那么精准深刻,也缺乏她们那种“拧劲儿”;杨媛媛老师平时气定神闲,从不见她呵斥责备学生,也不见拖堂、补差,但每次考试总能取得好成绩,可见是对语文教学的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这都是我需要向她们学习的地方;此外,我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平日说起尊重学生来头头是道,但是情急之下,还是难免出语伤人,有时甚至愤激难以自制,推搡学生也是有过的,现在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那些言行,如芒刺在背,如骨鲠在喉。子曰:“生无所息”,我更是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十二

1、认真研讨新教材,积极改革课堂教学。

2、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保质完成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日志、作业批改等。

3、完成新教材的修订。

二、高复班及综合高中。

1、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同科研讨,做好充足的复习工作,提高升学率。

3、重视综合高中教学工作,力争在统考中名次有所上升。

三、认真贯彻执行教研室、教务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保质保时完成任务。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组氛围。

1、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时间:每单周五下午。

2、组织好组内公开课,组织老师互相听课评课。

3、加强教学研究,鼓励和帮助老师撰写并发表论文。

4、提高240培训的学习质量,按时参加培训,完成任务。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xx市中专系统组织的各类竞赛,做好辅导工作,争取获奖。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市、区两级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以学校工作中心为工作指导思想,在教导处与教研组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梳理教学思路、反思教学行为、创新方法手段、突破传统模式”贯穿于整个教研、教学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年级学生特征的、适合课改要求的、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落实教学五个环节为抓手,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树立教师专业化目标思想,树立学生人人都是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工作。

1、进一步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新课程标准中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树立改革与创新的思想。学习教育心理学,以理论指导实践,分析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2、强化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的落实,推进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反思上一学期在课堂教学与开展拓展性学习中的得失,经验教训,在教学活动中继续探索并实施既符合二期课改精神、又适合本年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3、为进一步推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反思上一学期课堂教学改进点实施过程中的得、失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每一堂课的得失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改进,努力上好下一堂课,使日常教学工作不断完善;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备课组组认真总结上学期来,在制定并实施课堂教学整改计划的经验教训,以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教学整改。以教学开放日为契机,积扱主动地参与xx区课堂教学各环节的优化探索实践,区教学比武说课,积极探索更有效地优化信科技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切实提高学校数学教学的成绩。

5、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备课组的工作是关键,故备课组须制定出务实的,必须要确立备课组的教学质量责任制。各备课组必须要有“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研修活动,同时,根据备课组工作的特点,组内成员须随时随地交流教学心得,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在开展研修活动时,每次活动都要实质性的内容,及时研究课改实验的进展,共同探讨实施的具体;研究教材、教法,交流、分析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验教训,分析、研究备课组中各班级的教学情况,研讨、制定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相关措施。

6、认真分析上学期期终考试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合格率与优良率。为此,在下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拟采取以下措施。

课前:

1)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过程的分析;

2)加强对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分析;

3)加强预识前提条件的分析研究。

4)加强命题研究,多命有针对性、符合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特点的练习卷。

课中:

1)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不断提醒走神与开小差的学生;

2)注重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易学、能学。

3)注重问题的分析思维的过程,能抓住分析问题的突破口;

4)注重精讲、精练,强化思想、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课后:

1)重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的分析;

2)重视课后的反思工作,反思课中教学形为与效果,改进教学行为:

3)重视训练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完成练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4)重视抓差补缺工作,辅导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加强练习的面批工作,加强纠错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5)根据学生遗忘率高的特点,在日常教学工作应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巩固工作,起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具体而有效的落实之后,期望缩小差距。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帮助所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指导他们如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力争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不同层度的提高。

7、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区、学校和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参加各类教学评比活动。重点抓好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测试反馈、问题纠偏等各项日常教学工作。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对所听的课进行全方位的评议、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案,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听课活动,成为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究的组本研修,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8、努力、高质、高效地做好学校与教研组交给备课组的其它一切工作。

以下是我们下半年的小班舞教学计划了,让孩子们在开心中学习,练习是最好的了,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

目标: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内容。

a、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

根据幼儿步伐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游戏或律动,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内容:小跑步、后踢步、点步。

目标:根据舞蹈和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让幼儿能够在歌表演以及游戏中进一步体会各种舞蹈步伐的特点。

踮步、踏点步、小跑步。

目标:通过幼儿在对这三种步伐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内容:模仿动作:打鼓,吹喇叭、小鸟飞、小兔跳、开火车、摘果子。

目标: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

基本功练习—勾绷脚、地面压腿、一位练习、一位。

手位练习:兰花指、提碗、压碗、双晃手、单晃手、虎口掌、芭叶掌。

目标。

1、训练幼儿手位的同时,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及动作韵味的培养。

2、加强幼儿地面形态动作的`练习,要求幼儿学习正确的吸气、呼气。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十三

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的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像假问题、假热闹、假语文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有的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毫无探究的意义,像请小组合作探究,找出课文中最美的句子。请小组合作探究,当学完《最后一课》,请用你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表达你的爱国之情等。像这样的探究问题根本不能称问题,这只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既流于形式又浮夸,更谈不上课堂教学水到渠成的流畅感。笔者认为要想让小组合作的教学发挥其最大作用就要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有价值的探究问题,以有效促进小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达到知识系统的合理构建。

一、在教学难点处设置探究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教学的难点设置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尤其是矛盾处、冲突处,当这一问题设置出以后,学生们往往很难理解,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们常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谈论探究解决教学难点。比如,在执教《马说》的时候,笔者设置的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解决这一教学目标,笔者是这样在教学难点处设置探究问题的:通过句末的叹词——三个“也”字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中的“也”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及热烈讨论,最终得出了答案:第一个“也”要读出惋惜的意味;第二个“也”要读出不平的意味;第三个“也”要读出愤慨的意味。当学生理解了这三个“也”的意味和含义之后,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教学难点也就突破了。

二、在核心知识处设置探究问题。

核心知识一般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问题,在教授初中文言文时,我们不仅仅让学生能够熟读、背诵课文,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法现象,这样才能够学以致用。在执教文言文时,笔者常常在一些基础的核心知识处设置探究问题。比如,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探究内容:巧编练习——找出文章中一词多义的文言现象。任务布置完以后,学生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去,有的学生负责找一词多义的词,有的学生负责找相关的例句,有的学生负责解释该词的不同含义。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发现了很多这样的词:比如:“于”字就有四处。“欲有求于我也”中是“对”的意思;“皆以美于徐公”中是“比”的意思;“皆朝于齐”中是“到”的意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是“在”的意思。还有,“朝”字,不仅词义不同,读音也有区别。“朝服衣冠”中,是“早晨”的意思;“入朝见威王”中是“朝廷”的意思;“谤讥于市朝”中,这个“朝”指官员集会的地方,市和朝在一起是公共的场合;“朝于齐”中是指“朝见”。这一课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像“闻”、“孰”、“美”、“之”等。如果不让学生去探究,我们根本不会总结的这么详细,做这样的练习的.目的,是为学生做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打基础,当学生自己讨论探究后,他们才能对一词多义的文言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这样才能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在逻辑链断裂处设置探究问题。

文言文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吃力,为了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更好的衔接起来,在设置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时,我们应补充一些资料,为学生的探究与思考做铺垫。比如,在教授《湖心亭看雪》中,针对文章中的疑点与难点,笔者在学生思维的断裂处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张岱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独”字该怎样理解呢?为什么“问其姓氏”回答的却是“金陵人”?这两个问题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明明已经是清朝了,却说自己是“金陵人”,明明有随从,却说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样的问题势必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要想解决种种疑惑,读懂文章的精华内容,就要从作者本人——张岱的身世去探究谈论。通过谈论学生们才发现,张岱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绪,完全和他的身世有关,明亡以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的爱国斗争,后来失败就消极避世,隐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在他的著作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当学生了解到了这些信息,他们的思维就串接起来了,就能更好的把握文章的精华内容了。

四、在思维需升华处设置探究问题。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养,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尤其是小组探究问题时既要设计出具有人文底蕴的问题又要设计出发展升华学生思维情境的问题,让学生在谈论与探究中提升自己认识、发展自己的思维。比如,在执教《夸父逐日》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夸父精神的理解,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我们怎样理解文中的“渴”字,或者说从“渴”字中你品出了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掌握了以后,笔者设置这样的问题,更能使学生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和形象。经过讨论、探究我们得出,正是由于“渴”才有了这个故事,这个“渴”字又与“弃其杖,化为邓林”相照应。另外,“渴”字从侧面高度赞扬了夸父逐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由此可见,小组合作中在思维需升华处设置探究问题,才能引领学生走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历史课堂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设置的路径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08期.

[2]毛海彪.新课标下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第06期.

[3]叶恩.合作探究,语文教学的鸡肋?——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第18期.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十四

根据河大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科说明》的相关说明,根据备课组成员的教学优势,本学期七年级语文备课设计如下。

一、现代文课文备课。

现代文课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绝对的优势。教材中精选了现代文课文,含金量很大。

在现代文备课中,包含很多语文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每课都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在这里要体现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生字词的识记和应用;重点句子和优美句子的理解及仿写句子能力;重点段落和优美段落的赏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论哪一个教学步骤都要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课堂信息反馈,教师及时给与回应。在我校推行“小组活动型”教学模式,在备课中要充分体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的学科,在此要体现学科特点,结合具体课文给学生积极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不仅学得到语文知识也受到美的熏陶,体现大语文的.先进时代理念。

当然在备课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年龄特点,即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现代文备课可以结合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备精讲课文,略讲课文,自读辅导课文。

二、文言文和古诗词备课。

文言文和古诗词在语文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地位,七年级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大多比较浅显。文言文和古诗词是语文的精华,经过历史淘金保留至今,所以很有学习的必要。

七年级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语感,当然每课也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识记和理解一定的文言词汇,尤其是对实词的学习。这便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文言句子的教学,不要仅限于让学生背会为止,应教会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如直译法、意译法。让学生用方法去学习,用方法提高能力。在串通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整体感知和深入点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做讲解,悉心辅导。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要逐步体现逐步实施,不要急于求成。当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小组学习模式的优点,让学生互动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文言文中蕴含着很多高尚的情感,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也要善于结合时代和社会的特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很多名篇:《论语》等,在备课中也要体现背诵的基本功。

三、写作实践、综合活动、口语交际。

写作实践是令很多语文教师困惑的语文教学部分。

为了便于教学,教材进行了精心设计。写作实践的安排贴近单元课文和实际生活。写作实践的难度在于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和体现,所以在备课中要全面考虑,但又不能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紧密结合单元教学,体现单元教学的语文技能。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是写出来的,所以作文课就是学生写写写。其实这样做是很让学生为难的,如同大海捞针。

写作实践的备课同样需要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写作实践的技能是综合性的,要结合单元学习提炼浓缩语文技能,让学生明白在这次作文中应运用什么技能或是如何写作。当然重点要体现出来。如第一单元,侧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学生想象丰富,那就是一篇达标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教师一定把有关的知识点帮学生捋清晰,然后辅导学生写作。这个过程不是模式化的,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如有的学生需要例文,有的学生需要题纲式的辅导,有的学生需要提示思维思路,教师可以巡回辅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作文的情感蕴含在学生的作文里。因此在写作之前要帮助学生酝酿情感,“诗言志”,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表达或抒发什么样的情感,从而在写作过程中亲身体验美的情感。很注重真情实感,让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情商。

综合活动和口语交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备课中体现可操作性,体现趣味性,当然也要能体现语文的技能。

当然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备课组成员共同合作,从众多的阅读文章中精选好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宽。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备课组成员团结协作携手并肩,语文备课的内容一定丰富多彩。在相互的学习中每个人都会有收获的。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十五

摘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策略,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应用策略;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许多学生都会感觉到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讲解方式较为枯燥,因而不能以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生物学习中,而生物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究,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国外已经有着几十年的运用历史,但在国内这个名词的出现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在实践的积累下,国外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果,建立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教学体系,而国内则不然,在教学中的许多地方还需要讨论探究。高中生物作为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其知识点涉及面较广,教学内容较为复杂,而教师在教学中仅仅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机械地将书本中的内容通过口头表述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使得学生产生厌烦、倦怠等负面情绪,其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尽如人意。如果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组内可以与其他组员建立一种非常和谐的交流关系,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在组内进行消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吸收来自其他组员的信息,克服交际恐惧,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一)设计合理分组原则。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分组的原则,要让学生积极地谏言献策,教师再对学生反馈回来的建议进行整合,挑选出认为可行的建议,再加上自己的思想,最后进行合理分组。从大的方面讲,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学习成绩和性别比例几个方面。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分为五至六组,每组五到六人,在这五至六人中首先要同时存在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和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以便于学生相互学习其长处,共同进步;其次,男女比例要尽量保持平衡,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组内同学通过交流的过程会建立起更加深厚的友谊,而这种友谊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注重组内讨论成果。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尽量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即将课堂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学生主要是自主学习,而教师在其中只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会收获自主学习的快乐,能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前引导,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思考和交流,并轮流发表自己对教师所提问题的见解,最后总结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并在课堂上分享。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反馈回来的答案,并加以整合,进行针对性讲解,以加强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的理解,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例如,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概述其内容,将此章节整体框架进行归纳,随后可以提出问题:植物细胞中有哪些细胞器,动物细胞呢?学生要解出此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知道了这个最重要的`区别就不难总结出动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溶酶体、内质网、核糖体;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液泡、核糖体,学生在组内要积极交换意见,充分地体现出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在合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生物学知识更加完善,这便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而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我国现行高考体制的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显然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会考试的书呆子,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健康、有合作意识、有竞争思想的现代化人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快乐。例如,教学《细胞呼吸》一节时,可让学生进行分工协作,将一个大知识点细分为若干的小知识点,如让学生分别解决分类、应用、呼吸链及影响因素的问题,随后组员将各自总结的答案进行汇总交流,表达于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三、结语。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使得学生不再是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能在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他们来说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十六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见机行事去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所选择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在教学“整十数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时,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在出示算式“60÷20”后,直接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然后在学习小组中畅所欲言,交流口算方法。学生有了独立思考,所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在学习小组中得出了好几种办法:生1:60里有3个20,得数是3;生2:根据乘法想除法,20×3=60,所以60÷20=3;生3:根据乘法口诀6÷2=3,得出60÷20=3.随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去理解发现其中最简便的算法。在新知探索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和谐的讨论氛围中收获知识,增长智慧。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课堂教学重点没有已有经验的支撑,直接小组合作学习并不能让大部分的学生理解;有的即使教师教给了学生算理和算法,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掌握。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就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时,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不容易想到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在课前,学生独立观看微课,自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课堂上直接请小老师上台介绍相应的知识。学生的自学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为了让大部分学生进一步掌握,安排了四道同类型的除法算式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每人向组内同学介绍一题的计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在自主欢快的合作氛围中巩固了重点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表达能力。

课堂中的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余数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余数的确定”不仅是本节课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在课前,我设计了微课,利用具体的情境向学生介绍了用简便方法进行竖式计算的过程,并启发学生思考:正确的余数应该是多少?如何来验证余数是否正确?有了课前的自学,在教学中,我直接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积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马上进入状态,在小组中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发现,有的同学会因为组内的想法不一致而据理力争,有的小组发现答案不一样马上举手请我做“裁判”.虽然开始争执不下,但是随着部分同学的充足理由,小组同学慢慢形成了统一想法。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同学们再一次认识到:900÷40表示的是90个十除以4个十,最后余下的是2个十,而不是2个一;更有学生直接指出竖式中最后的余数2是在十位上,当然表示的是20.这时,相信大部分的学生已经能理解简便计算中余数的确定。“余数的确定”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我们要相信孩子,凡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学生从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的活动,能锻炼思维灵活性,开拓解题思路。很多数学问题可以一题多解,但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有时学生一下子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这时如果适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促进学生解题思路的快速生成。

在教学“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我首先出示例题:小花、小芳和小英5天一共写了300个毛笔字,平均每人每天写多少个?学生在独立思考解题后,我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每人在小组内说清自己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有不同方法互相判断和分享。在一个小组汇报中,1出来三种方法:(1)先算出每人5天写的个数:300÷3=100(个),再算出每人每天写的个数:100÷5=20(个);(2)先算出三人每天写的个数:300÷5=60(个),再算出每人每天写的个数:60÷3=20(个);(3)先算出三人每人写5天就相当于一人写3×5=15(天),再算出每人每天写的个数:300÷15=20(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了同一道题目的多种解题方法,学会了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拓展了解题思路,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在单元知识整理复习时,如果教师像上新授课一样,从头到尾再讲一遍,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起不到整理复习的目的。何不把课堂交给孩子,让孩子通过小组合作,把一单元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个单元后,我设计了如下表格。

在知识的整理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敢想、敢做、敢说,实现了信息在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既构建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机会,我们教育者要善于把握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达到真正的有效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简短篇十七

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小组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都能有所提高与进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教师要积极提倡合作学习,争取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1. 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不准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不仅是学习的参与者与组织者,还是课堂气氛的调控者,对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高低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师未能对自身的角色给予精确定位,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学生的事情,在实际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完全置身于事外,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未能给以及时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例如,交流声音过大时,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对后进生的不参与现象也熟视无睹,不给以及时的引导。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向产生了一定的偏差,抓不住学习的重难点,其学习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2.小组的编排不合理

首先, 大多数小组成员中的组长角色都是由教师来安排的,且多数都是由班委干部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缺乏一定的民主性,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在小组成员数量的安排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设置上,也过于随意, 为能结合教学环境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进行仔细考虑,使得设置的学习任务不是过高就是过低,达不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

3.评价体系不健全

首先,评价内容较为单一,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及举手的次数来给以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评价,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并未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评价对象相对片面,即教师对表现十分突出或调皮的学生评价较多,而对其他学生的评价则很少,甚至不评价。

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小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合作学习会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样就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不但浪费教学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也会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明确指出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有重点地讨论,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2.合理的编排、建立小组

首先,按照学生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类,并把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中, 使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同时,小组人员一般控制在四到六人左右,不宜过多,以免各小组成员没有足够的交流机会,也不宜过少,以免交流氛围不足。其次,在每个组中,可以设有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等多个角色,并实行角色定期轮换的制度,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体验不同角色的机会,同时,这种明确的责任分工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合作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3.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要想学习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外界环境也很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时,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很重要,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所以,教师要尽量地让学生感到平易近人,态度谦和。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集中力增强,课堂学习氛围良好。还有就是教师对学生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要问一问为什么,试着让学生讲一下思路,有不对的地方及时地指出,应该怎么去想才更好。

4.通过巧妙发问引导学生交流

有效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产生互动学习的欲望。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提出学生感兴趣的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课时,一上课我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你现在在干什么吗? ”这一下把安静的课堂激活了,学生马上议论起来,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学生说:“我在上课啊。”有的学生说:“我在回答问题。”总之,答案五花八门。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你现在幸福吗? 你的幸福从哪里来? ”学生都呆住不了,不知如何作答。我立刻抓住机会让学生结合课文小组间进行交流学习,这就锻炼了他们的主动思考的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科学分工,优化组合

学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教学现象。在进行小组的分配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 一般来说我们进行异质分组, 其目的就是要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与特长,以做到优势互补。为此在进行小组的分配前,我们要对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等智力因素以及兴趣好等非智力因素, 只有对学生的情况全面而客观地了解, 在进行小组的分配时才能兼顾到学生间的差异性, 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时,才能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实现优势的强强联合,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组合更科学,分工更明确,这样学生才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积极而有效的合作探究。在具体的教学中将四至六人分为一个小组,设有组长,掌握与调整小组的整体学习进程,对组内成员进行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发言人: 选取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对小组合作的结果进行表述。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想要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好,还需要教师在多方面实施和思考后不断进行完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