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马岭河大峡谷散文(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1:03:07 页码:12
2023年马岭河大峡谷散文(优秀9篇)
2023-11-18 01:03:07    小编:ZTFB

总结不仅能够反思过去,还能够为未来的行动提供参考和指导。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前期的准备和收集资料,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一

科技日报讯大约40亿年前,火星赤道上的盖尔陨石坑曾发生过规模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洪水。根据nasa“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收集的数据,以及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联合进行的分析,这暗示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这项名为《盖尔陨石坑大洪水的沉积物及其对火星早期气候的影响》的研究发表在日前的《科学报告》期刊上。

这场特大洪水很可能是由一次大型陨石撞击产生的热量引发的。热量释放导致火星表面的冰融化,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汽凝结形成的'水蒸气云使这颗红色星球上产生了短暂的温暖而潮湿的环境,进而造成了可能遍及整颗星球的暴雨。这些水进入盖尔陨石坑,然后与从夏普山(盖尔陨石坑中心的一座山)下来的水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山洪暴发,沉积了丘陵平原的砾石山脊和横纹地区的脊槽带。

“这是我们首次用‘好奇号’观测到详细的沉积学数据,发现了特大洪水。”该研究合著者阿尔贝托·费伦说,“以前,大洪水留下的沉淀物没有被探测器的数据识别出来。”

与地球上的情况一样,在水和风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地质特征,在火星上已冻结了40亿年。这些特征传达了过去塑造行星表面的过程。论文主要作者、杰克逊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埃扎特·海达里介绍,这样的地质特征包括盖尔陨石坑沉积层中出现的巨型波浪状特征——通常被称为“巨峰”或反向沙丘,高约30英尺,间距约450英尺。

海达里说,这些反向沙丘表明了大约40亿年前火星盖尔陨石坑底部流动的大洪水,这些洪水与大约200万年前地球上冰融化形成的特征相同。

“好奇号”火星车团队已经证实,盖尔陨石坑在古代曾有持续的湖泊和溪流。这些长期存在的水体清晰地表明,陨石坑及其内部的夏普山可能支持微生物生存。

“从地质学角度来看,早期火星是一颗极其活跃的行星。这颗行星具备支持地表存在液态水的条件——而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费伦说,“所以早期的火星是一颗宜居行星。”

但是火星上到底有人居住吗?下一辆火星车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二

星期六,我们去游玩浙东大峡谷。我们乘上车,过了很久才到白溪大酒店。

我们找了位子坐下来,一位老师便讲起了课,哦!原来是宁海著名儿童文学老师——扬明火老师,他滔滔不绝的讲课使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使我进入神话故事一般,不知不觉结束了,扬明火老师给我们签名赠书,还鼓励大家在写作方面更上一层楼,我把他说的话铭记在心。然后,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晚会,里面有精彩的小品,有优美的舞蹈,还有生动的诗歌朗诵等等,我们还做了许多游戏,在这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星期天上午,我们乘着汽车起程到大峡谷,首先乘快艇,快艇逐渐开了起来,一点点水珠都飞溅起来,像淘气的小娃娃,浪花越来越多,同学们不禁欢呼起来,悠悠品尝山水相融的自然画卷,深深体会“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快艇停了下来,在水飘来飘去,随着波浪上下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又来到了美丽七色潭,五颜六色,波光粼粼,湖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彩色的绸带,看着这山清水秀的景色,我的心和我的情也在其中了。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浙东大峡谷,观赏了祖国大好河山,接受了名作家老师指点,真是不虚此行啊!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三

五月一日,闲得无趣,便随同蒋鲜花、郑阳娇、陈一慧去爬了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境内,处于长江北岸,第一次北上登山,心情不免有些激动。五月,已入夏。外面正热火朝天,但却丝毫没有消磨我们爬山的意志。

经过几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高山脚下。田野间碧绿的菜田,淡淡的香樟味,顿生一种感觉,陶渊明那闲步田间的雅意。

抬头望去,密密麻麻的树,像一帷巨大的幕铺盖着山坡,望不见山顶。高耸的天柱山,就像一根巨大的擎天柱,直入云端。站在这巨人的脚下,才知道以前爬的庐山是那么渺小。

天柱山,不愧被汉武帝尊为“南岳”.等斯山,给人的不仅是一种开阔的视野,而是一种气势磅礴的心境。

李白诗云:“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可谓道出游客的呼声。凡至此者,未登山,则情早已满于心。

登山,不仅仅是一种体力活动,也不是为了看风景,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陶冶,是一种情结。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盛爱登山,他们或结伴而行,或孤身前往,或平道而往,或曲路攀行。而登山必至顶峰,山顶乃是他们心中的归宿,是一种人生的挑战与体念。

人生那能处处得意,失意是必然的,也是人生的必要。心情烦闷时,人生低迷时,喜欢结伴,或者一个人,登山山顶,感受自然的豁达胸襟,那么一切的沉浮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今至天柱山,亦如此。觉得此时的自己像是当年的杜甫,诗人当初登山不也道路险阻,但诗人没有屈服,而是直奔峰顶,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一种大胸襟,于是我顿觉鼓舞,直往山攀。

每攀一步,都勾起我无限遐想。林木葱茏,稀落的鸟声,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这里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

置身于天柱山,既能感受到塞北的戈壁、滩石,又能领略到江南的秀丽婉转。他,是一个多情的女子,自古吸引着文人墨客的心,这种发自内心的情结。

情结天柱山,不仅仅是种行为,而是一种归宿,一种心灵的寄托。他的巨臂可以紧紧给你温暖、安全感;他的素手可以轻轻抚摸内心的伤痛。来到此山,一切的烦恼,便像那山头的白云舒展开来。

当年苏轼仕途失意,孤身一人,爬上这天柱山,不同样饱受险道之苦吗?然而诗人并没有退缩,他心中只有峰顶,这其实是一次人生之旅,诗人乃是同生命攀登,登顶后,那轻松畅快的心境,非诗人而无可会之。于是,东坡眷恋起这里的景致,他仿佛听到了天柱山的脉搏和心跳,是奔放的,豪迈的,就像那山下的长江水,浩浩荡荡。

诸如白居易、王安石、黄庭坚等皆至天柱山。他们不是莫名而来,而是带着一份情结。当白居易置身于天柱山,不禁吟出“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这是多么的豪壮,动魄人心;当王安石登山天柱山的飞来峰时,不禁写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又是多么的`雄心壮志,感染了多少沉迷的人们。是天柱山赋予了诗人灵感,他就像一个懂得人心的巨人,高大却那么谦和。

文人们来此,已经不是纯粹的欣赏自然景物,而是在读一种心的呼喊。渐渐地,随着历史的沉淀,这种呼声,已经成了一种情结,一种心的归宿。

是啊,人生,就是一座高峰,爬山,是最磨练心志的。那经过艰难险阻的登顶之乐,是沁人心脾的。于是,像品一杯酒,浓浓的香醇着整个大地;或是像呷一口清泉,淡淡的滋凉着燥热的心入到心田,就成了一种情结,像就一样,越久越香;像泉一样,越清越凉。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四

星期六,我和爸爸去浙中大峡谷游玩。

浙中大峡谷景点主要有两处,名字叫做十八涡和舞龙潭。我们先去的是十八涡。

我们走着,笑着,一路向前。咦?前面那是什么?啊哈!是一大片绿油油的、挺拔的竹林。路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勿采挖竹笋,采挖一个罚款100元。”我嘿嘿一笑说:“我不采挖竹笋,拍张照总可以吧。”我好不容易爬上一个小山丘,找了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竹笋,爸爸“咔嚓”一声把我和竹笋的合影拍了下来。

穿过竹林,我们来到了十八涡景区。这里两岸的森林郁郁葱葱,溪水清澈,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呢。我们向前走,看到峡谷底部有好多石窟窿,这就是“涡”了。这是由于十八涡这条溪以前河床高,岩石被水冲刷成潭穴,后来河床低下去,就形成了一个个凹坑。我不禁想到“水滴石穿”的故事,石头再硬也禁不起流水长期的侵蚀。

我们再往前走,看到了一个约10——20米深的大石涡。旁边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冰臼”。我说:“呵,口气可不小,不过坑还真的挺大的嘛!”

下午我们去舞龙潭。里面有好几条大瀑布呢。有一个瀑布有好几百米高,叫“飞天连龙瀑”。我用手做了一个“摸”的动作,爸爸拍了一张照,说:“你仿佛摸着瀑布呢!”我又用手做了一个“空心”的动作,爸爸又拍了一张,说:“瀑布好象穿过了你的手。”之后,我们又看了“连天盘龙瀑”、“洞天飞龙瀑”、“罗汉瀑”,它们都很壮观。让我想起了李白的那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得可是一点也不假呀!

这次游玩我还认识了好多植物,有些植物还是少有的珍稀物种呢!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五

从进入大峡谷,我便有着一种沉重感。

这沉重来自于对大峡谷自然变迁的理解,这里是地壳板块活动最活跃的地段,积蓄了上百万年的能量,竟然由海底挤压出一座孤岛来,又在这岛中隆起无数的山峰,大峡谷便是折皱起的两重山。

在这峡谷里行走,人心就受到了压挤,怎么都松弛不开。窄窄的峡谷,两面就是灰色的山岩,悬崖万仞,奇峰插天,直上直下的。谷底有河在流,流着的是灰色的水,从此岩到彼岩,宽不过十来米,能看清对面岩石上的燕子窝,拳头般大的石凹,密布岩面,只是没了燕子。

这狭窄的山涧,竟有着长龙般的隧道,隧道是半圆的,露空处在峡谷里,就像漆黑的山洞中,开了一边的窗户,风景全从这窗里往外看。这里能行车,亦能走人。一走就横穿了一座山脉,贯通了这座岛屿的东西,成为一条中横枢纽之道。

结在一座山峡里实属憾见。而山水对大理石的浸蚀,便是这里的石纹千奇百怪,这又是一大奇观。最为让人动心也最为沉重的,算是那道贯通大峡谷的人工隧道。

这条道全长三百公里,横穿了这条大峡谷,其中有二十公里最为险要,也最为壮观。很难想象在这如此险峻的直壁上,人是如何在岩缝中凿出洞槽,将公里嵌镶在岩石峭壁上,可以认为这个工程是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的印记。而这种力量中是没有掺和机械与自动化的,用的.是人力、十字镐和炸药。可以想见,那种十字镐,一次两次、又千次万次的敲击岩石,凿窝打洞,炸药爆破。以这种弱小的力量对坚韧的岩石,使人想起水滴石穿的功力,这该是何等的气魄和英勇啊。

人们敬畏自然,因为自然的力量时常是不可战胜的,人们也应当敬畏自己,因为人类的智慧常常就战胜了自然,更应该敬畏在这大峡谷中,在战胜自然的战斗中而殉难的二百一十二位生命,这条景观之道可以说每公里便有一条生命献出。所以走在这条大峡谷里,人心不得不变得沉重。根据史料记载,来这里做劳工的皆为将要退役的老兵,人数上万,按说他们该安度晚年了,却又不得不来到这里为人类战胜自然而进行着最终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有的活着,有的却永远留在了大峡谷中。他们是可歌可泣的,是人类的英雄。

正像这条峡谷,当地原住民的语言叫它太鲁阁,是“伟大的山脉”的意思,而战胜这座峡谷的英雄们更是伟大的英灵啊!你那一颗沉重的心,真该为这些英灵们而激动,而呼唤,呼唤人类的精神和智慧永存。

突然就记起我的那些曾战斗在三线建设中的知青朋友们,在那如火如荼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她们以青春赌明天,以激情胜自然,比起大峡谷里的劳动强度,是多了机械化,但那种恐惧和沉重感却少不了多少,也同样有牺牲,有伤亡,有生命的付出,而她们献出的却是年轻的生命啊。

那些代表人类与自然搏斗的战役中牺牲的生命,让我们这些活着的生命想起来,就有着沉重感,有着万千的感慨。要记住:珍惜生命是一条活人的原则,奉献生命是人类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会永世不朽啊。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六

五月初,趁着两日小闲。清晨六点,微风且凉爽。我独自跟随旅行团坐车从安庆出发,来下边的潜山县,在下边就是旅行目的地天柱山。这几年在安庆工作,路过天柱山到有两次,那些零零星星的印象也淡了。一路上,车窗外那一抹淡淡的朝霞真好,温暖干净。坐在车上没多会,一位年轻的女导游面带微笑,开始讲解着天柱山历史悠久的背景,和自然风光的奇绝灵秀。静静听着,颇有风趣。天柱山又名为皖山,安徽简称“皖”由此而来。天柱山自古就有“南岳”之名。公元前1汉武帝刘彻亲临天柱山设台祭岳,封号为“南岳”。被誉为“江南第一山”。天柱山有四十二座奇异的山峰,天柱峰是群山峰顶的最高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登临此山,留下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奇异山石赞叹精彩的描绘。听到年轻女导游这般神秘的推介,这一刻,心情有一种无法掩饰的喜悦,怀有神秘感,暗自扬起,我真有点急不可耐了。

下车后,跟随和我一样的游客走进山脚下。抬头,遥望远山空灵,满眼山峦翠绿,一片绿意盎然。自然万物依在五月的怀抱似躺在母亲馨香的怀里,静谧、温暖、幸福。习习山风,又似母亲轻柔的一张手抚摸着脸颊能让你整个身心仿佛沉入一个酣恬的梦境。

满身轻装进山吧。认真徜徉山水之间,却是我人生朦胧喜悦的第一次。踏进山间一切还没有准备好呢,心都醉了。

人们不是总是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站着一个知情达理的女人吗?那么一座雄壮叠上几层大山的背后,定会有温柔婉约的雾。你看,雾依偎在大山的臂弯内,不落寞,她是大山的精灵,她是大山的故事,山雾总相依。这就是自然界的和谐造就了自然万物的绮丽之美吧。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和几十名旅者走在僻静崎岖石板铺就的小径,因为有雾而显得朦胧和诗意。拾阶而上,偶然碰遇下来的山民,和上去的茶农真是不多见的。瞬间功夫,山民的身影隐藏在山坳里隐隐退去。而远处山间又透出几多茶农晃动的薄影。刹那间,茶农也藏匿在青翠的山间,飘渺了,不见了踪影。

放眼眺望,青山空蒙。这时拿起相机,随便取景,按下快门都是一幅抒情诗意的画面。仔细端详,镜头里面,不时出现三只,四只,或一群白鹭绕山腰轻盈上下旋飞。突然镜头里面又出了婉约拉长的云雾,不时用她轻轻冉冉洁白的拥抱,把自然山石萦绕得深沉含蓄,透显着大山威武健壮的身躯,真是,一片奇影的世界。我感觉伸手就能碰触一缕梦中的发丝,我感觉伸开双臂就能拥抱雾中自然造物的神奇。眼前所有奇异自然山石仿佛伴着云雾在移动,宛如一幅移动的山水画卷,虚的幻蒙如梦,实的静寂的山谷和一群白鹭轻盈旋飞给予的享受,使游离的我不止一次的惊叹!惊叹!还有那一览视野的宽阔,和云雾里涌现精雕细磨的自然山石,还有满山遍野高低错落绿意朦胧无边的树木,怎能不把漂浮心中的无味,慢慢爬了出来给换掉了。不知诱惑了多少看你的诱人。

我们一行轻步走在山间清静的阳光下,五月的阳光真好,阳光透过璀灿的彩云,和山石交映在一起宛如鲜活生命交替的出现。走在阳光耀在路过的山石旁,能让你感觉眼前整个世界都是清静的,静的似乎能聆听到心灵的笛音。只有走在寂静的山间小道,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才能让你感悟那份生命照就的提升,才有宁静心灵的回应。才有神秘,和好奇。

大约十点,我和十几位旅者又走进阳光闪烁的一片林间。不经意间,溜个单,从人群中掉下来。我放慢了脚步倚靠在树边休憩一会。自然吹来一丝清凉,气平和了,汗慢慢收了。懒洋洋的,看郁郁葱葱的树木、看绿荫间折射的一束束明亮的光柱、看天空飘逸的云朵。聆听精灵、顽皮、山雀的鸟啼。就在这一刻,我听到了急促流水撞击岩石的声音。我随身起来,不远的地方,飞瀑顺着自然绝壁,飞泻而下,像一条奔腾的白龙,水花四溅,形成了很多银白色的水柱,十分壮观。紧贴又一瀑布从山顶上越过乱石倾泻而下,犹如白色柔软的绸缎从青石绝壁飘落下来,悠悠然然舒展于天地之间。

午后,气象万千,云雾散去,慢慢露出躲藏在山野林间清静的三祖寺。走进寺院,闯入眼帘却是非凡的殿宇,雅致的楼阁,金辉交碧,塔刹高耸,增添了山水之间的灵性和仙气。三祖寺院,清静风雅,竹秀林幽。突然,身边有风掠过,飞进绿树枝间,有林声,飞进青翠的竹林,竹林摇曳,有竹韵,禅意浓厚。这些年独自习惯上了游离,喜欢独自沉思,和简单的生活。突然想象着,如若能在这里居寺写字读书,晨间,听几只飞禽鸟语。黄昏,嗅咽丛中几株花香。夜下,听风,看山月,小住一些清静的.光阴,修生养性,那该是多好的时日,一生也不足为憾了。突然,年轻的女导游组织我们到另外一处的景点,我无奈从想象的思绪里抬脚迈出寺外。

我们一行在向西沿石阶登山,人在山中,山水一新。再登上一道山岭,向西眺望,入目的皆是山峰迭起,奇异错列,山谷幽深,风光无限好。你看,五月的红霞洒满对面整个岭上,落满整个神秘谷,一片火似的,真美呵!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染红了游离客人的脸颊,也染浓了西边浪漫无际的天涯。难怪明代诗人李庚对天柱山赞叹:“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的赞美诗句了。

沿途,每一次呼吸,都满含着山间草木那清新的气息,和阳光的温暖。每一次眺望都能让人感觉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与和谐柔和之美。在这美好的五月,我一路攀登抚摸遍了有着温度的自然山石。我们终于登临天柱山另一山峰的最高处,遥望天空,我仿佛吻遍了勾勒出颖蓝的天弯。眺望云海峰涌,浮在云海里的奇异山峰真是百态身姿,感觉它们都是鲜活生命的载体。山峰隐隐约约相似茫茫雾海里飘逸的仙子,那儿相似踏云咆哮的飞兽。回眸向西远眺,我看到被潮云雾海缠绕的天柱峰了,它孤身寂寞突起,它凌空耸立,宛如一把利剑,仿佛云中塔楼,展现眼前是一片变幻无穷瑰丽状观的美景,如登临仙界。站在身边的导游说:天柱峰,山峰险峻,难于攀登,至目前为止,登临天柱峰顶也只有两人。遗憾!我却不是他们两人其中的一个。此时,心潮澎湃的游客们异口同声在呼喊:天柱山,我来了,天柱峰,我来了。呼喊的声音在宽阔的山间久久回响。我万般感慨!真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山归来不看峰”之美誉。

我站在山石之巅,感觉可以和自然对语,仿佛陡峭的天柱峰,与我点头迎笑,山谷间白色拉长的云带仿佛为我们婀娜舞姿。仰望碧空翻卷银色的云朵似乎在微笑。还有万籁的山谷中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远树跟随春风也在为我们在歌唱。五月天带给我一份清静山色的光阴。我们的生命都来自世间的尘土,深深的叹息!今天与你相逢却是我人生的半途,才和你紧紧的相拥。

下山的途中,藉着山间的阳光、林间的风声、歌声;藉着山谷间云烟的舞姿,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藉着仿佛有着生命载体的自然山石。我爱你天柱山大自然的奇异山石;我爱你青石绝壁飞泻下来的瀑布,有的像似一条沸腾的白龙,有的像似拉扯在天地之间柔软的绸缎;我爱你,山谷间流来清澈的一溪女人,仿佛承载着从远处流来生命的消息。

我想,定是一时跟随我下山的脚步,在万籁寂静的山谷间,在浩瀚宁静的碧空里,融化在爱的自然界里蒙胧了,远了、看不清明了。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七

盼望着,盼望着,在春天的号角里,我们酝酿了许久的自驾游终于成行了。

这次自驾的目的地是浙西大峡谷。以前曾经跟旅行团来过浙西大峡谷,旅游时间约一小时,就是看了看,没觉得怎么样。当然,看到两侧高山巍峨,中间一条小溪横空而出,感觉也是不同凡响的壮观。这次自驾的组织者问我在浙西大峡谷玩了多久,我如实相告,他讶然而笑:“旅行社的走马观花能叫旅游?来吧,浙西保证值得你一游,你会真正感受它的魅力。”于是在将信将疑中出发了。

来到浙西大峡谷,首选游览项目应该是漂流。虽然没漂流过,但对于我们生活在水乡中的人们来说,多的是木筏小舟,乘坐很多次了,也没多少期待。浙西漂流使用的是充气橡胶艇,有人在前划行,我们只管坐着欣赏两岸景色。初时波澜不惊,忽然艄公要我们全体蹲到划艇内,正不知为何,陡然就看着划艇随着溪流俯冲而下,浪花飞溅,我们不经意间已经处在失重状态,心里都是一震。好在这儿的漂流是随着天然的地势而建,并不像一些水上乐园人工建成,所以俯冲的时间不长,很快到了下面。当然,这儿的俯冲地形很多,在短暂的平面划行后很快来到了第二个俯冲点。这时,我们都已经有经验了,不待艄公指挥,自觉地全部蹲到了艇内。这次俯冲时,同学们已经适应了心理,不再处于失声状态,惊呼声大作。想到我们平时端庄典雅的女神们这时都在放肆地大喊大叫,真的觉得很有趣,于是含笑看着她们。她们也许自己也觉得不太好意思,可没矜持了多久,又到了一个俯冲点,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惊呼连连。就在这一声声的惊呼中,人们逐渐卸下了生活的包袱,忘却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成了如孩童般纯真的人。而同学的情谊,也就在纯真中增长。

漂流结束了,看到同学们被溪水打湿的裤管和渔婆般的装束,不禁相视而笑。旅游,本就是体会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当我们熟悉了平原上平稳缓慢的生活,突然来一次猝不及防急转而下的漂流,感受山间之水的放纵任性,在惊恐中体会顺流直下超越一切的雄浑,真是一次难得的享受。想起在路上看到的“双溪漂流”,脑中突然冒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句,如果双溪也是这样的漂流,那李清照绝不会有载不动的如许愁思。

浙西剑门关。记忆中的剑门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让多少无辜士兵流血漂橹的雄关,是巍峨傲立睥睨一切的巨人,当然,那是在四川。这儿的剑门关,如同兴化水上森林的九寨沟一样,只是使用了这个名称,和真实的雄关毫无关系。沿着剑门关向前行,就一条道路,横架在大峡谷上的两山之间,有时是依山而建的小路,有时就是架在山外的栈道。在这样的小路上俯视大峡谷,透过茂密的林木看到那一泓碧水,如同透过层层包裹看到了精美的碧玉,又如在遮遮掩掩中看到了仙女的玉容,让人感到意外的惊喜。迤逦走到谷底,情不自禁来到溪水边,拾起水中的石子,感受那沁人心脾的冰凉,领略那毫无污染的纯真。在谷底仰望两边山崖,覆盖的满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因光照和植被的不同,分成不同的颜色和层次,那种美,只能是造化的设计,超出了任何伟大艺术家的想象。唯一遗憾的是,看到半山腰的环山公路上不时驶过的汽车,还有路边毫无理由的电线杆,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剑门关的'小道虽然长,但在这样连空气中都带着芬芳的氛围中行走,一点不觉得累。

走出剑门关,乘车来到了老碓溪。朋友介绍,老碓溪景点现在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成为了一个叫峡谷穿越的拓展训练了,所以,现在的老碓溪比较小。在老碓溪的门口,看着景点的介绍,说这儿是民俗文化的展览,有木碓、水碓,都是先民使用的,很想去看看。老碓溪的主要景点就是稻草人广场,广场因为立着稻草人而名,估计景区是想表明丰收的喜悦和农耕文化的主题,可仅有的几个稻草人和莫名其妙的石雕塑,完全感受不到这样的主题。广场中央有一个舞台,正在表演的是苗族民俗风情文化,首先是竹竿舞,然后是苗族婚俗展,正在饶有兴趣地观看,朋友告诉我,这是骗钱的,到处能看到。所谓婚俗展,就是几个装扮成苗女的女孩,拉着几个男观众,演示苗家结婚的仪式,仪式很简单,也是拜天地,喝合卺,入洞房,正在奇怪如何骗钱,发现那几个男观众都苦笑着出来了,每人脖子上挂着一个苗族的小布包,说是苗女送的礼物,每个约50元。估计朋友也曾收到过这礼物,所以才如此清楚,取笑了他一番。心里暗觉不齿,民俗,居然成为了骗钱的工具;文化,居然成了赚钱的幌子,这让我们的民俗文化情何以堪!可悲的是,这几个苗女是低级的行骗,而一些政府主导的以经济为目的的似是而非的民俗建设和展览项目,又何尝不是行骗!只不过这种骗,更具隐蔽性,危害也越大。

走过广场,看到了一个榨油的机器,不知道是不是木碓。这机器实际上就是一密封装置,里面塞得满满的油菜籽之类榨油原料,然后用木头敲击,用外力将其挤压榨油。继续走,看到了水碓,是一个近似水车的装置,利用水力推动前面一个大转盘转动,转盘的转力带动一个大木棒升起,转盘离开木棒后它自己掉下,完成一次敲击。据说这水碓是清朝遗物,我不太相信,难道清朝的木头不怕水的腐蚀?当然,这也许是老碓溪最让人记住的东西了。

出了老碓溪,来到了柘林瀑。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山间立刻感到寒气逼人,奔波一个下午的燥热不翼而飞,反而感到森森凉意。同样蓊郁葱翠的山间小路,同样的呼吸顺畅,心旷神怡。柘林瀑的主要景点就是两个瀑布,可我们这次来得不巧,是枯水期,水量太小,瀑布也太小,很不壮观。我看到的第一个瀑布是花果山的水帘洞,当时被瀑布的壮观漂亮惊呆了,没想到人间还有如此美景胜迹,后来看多了,觉得都大同小异,也不再觉得美不胜收了。想想名气最大的黄果树瀑布和庐山瀑布,可能去看后,感觉也就是不过如此而已。谪仙李白在庐山瀑布面前,惊叹地看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也许是他初次看到瀑布,更是因为他眼中不同凡响的美。他应该感谢庐山瀑布,因为瀑布给了他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庐山瀑布也应该感谢李白,因为李白让它名扬千古,但其实,李白最应该感谢自己,外物就是外物,是李白自己借助外物给了自己最美好的感觉,这是他永远的幸福,是任何物欲都换不来的幸福。同样的美,也许只有幸运者才能发现,才能感受。

晚上住在山里边,四周静谧,蛩鸟无声,唯有清新的空气伴人入眠。虽然旅馆条件一般,但还是感到一种与世隔绝的轻松。想到隐士们餐风饮露,伴花侣鹿,不问经纶纵情长啸,那是何等的神仙境界!当然,我们是俗人,只能艳羡,是无缘尝试的。

第二天,来到浙西最高的白马崖。白马崖据说是因为最高峰的石块形似白马而名,从崖下向上望,经朋友指点,确实看到了马头的姿态,但远望山头,无论怎么看都不是白色。不过想想,似乎叫其他什么马都不如白马响亮,中国人还是有着白马情结的。沿着白马崖的山底拾阶而上,没有坐缆车,耳边传来小溪水淙淙的声音,感受着山间拂面而来的清风,远望层峦叠翠间隐约可见的或红或白的有大有小的花朵,真真有脱离世俗飘飘欲仙之感,人间的烦恼一扫而空。就这样信步而行,间或到溪边洗手濯足,甚至沿着溪中的石块跳跃前行,没有感到丝毫的疲累。在半山腰看到一个尚未建好的寺庙,供奉的既非神佛亦非土地,而是一对父子,感到奇怪。原来此地偏僻,山路不同,求医无门,这对父子以神农尝百草的精神,自己在山里寻找草药,济世救人,百姓为之立了这件祠堂。这对父子颇为人感佩,惜哉金身尚未造就,否则定当礼拜。庙外有一大钟,敲上去声传山间,音达千里,余音缭绕不绝。正好一个旅行团经过,导游告诉我们,敲钟只能敲三下,否则四大皆空,不吉利。暗笑,寺庙能有这规矩?如果敲四下意味着四大皆空,那么在僧人看来,更应敲四下了。走到山顶无路处,仰视更高的山峰,一泓清泉倾泻而下,似乎在展示它的美丽。我们是旅游,不是探险,看到无路可达的山峰,只能望峰兴叹。拍了几张照片,沿着下山路而行,一个曾经来过的同学不死心,自告奋勇地带我们走原来的道路,去领略不一样的精彩。我们被忽悠着随他走上了落叶有几层厚的故道,虽然难走些,但感觉与自然接触更紧了,因为随处是树枝落叶,无人拾扫,正是天然野趣。可惜的是,刚走了一会,那同学垂头丧气走来,说前面走不了了,栈道被截断了。哄笑声中,又回到新建的栈道。新的栈道是坡型,不是石阶型,行走更方便,但其实是没有登山的趣味的。走到两山之间的一个吊桥,俯视万丈深渊,仰视山高林密,溪水在脚下,清风在耳边,真是人间仙境,令人不忍离去。

终于,离开了浙西大峡谷,忘不了那儿的美景,更忘不了同学携手出游的情谊。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八

正是骄阳似火,炎炎夏日,我跟随户外团队去著名的天柱山风景区游玩。我没有去ktv一展歌喉的天资,也没有在麻将桌上驰骋的豪气(不会)。我不屑于此,平生就喜欢游山玩水。正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里写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白了,骨子里多少透着那么一点文人的清雅。

汽车下了高速公路,在潜山的蜿蜒道路上行驶。突然,远处一座白色的大山拔地而起。我们仿佛看到了大雪山,欢呼雀跃。领队告诉我们,天柱山快到了。山峰峻峭,银光闪耀,高耸入云,仿佛近在咫尺,却又梦幻缥缈。

旅游大巴行到山脚下,却不让我们下车。汽车继续在狭窄蜿蜒的山路上行驶,沿途林荫覆盖,郁郁葱葱,一点也看不到裸露的岩石。这让我感到疑惑,甚至怀疑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等到汽车开到山腰上的停车场,我们发现这里才是景区的售票处。我们在领队的带领下,合影留念,拿票依次进入景区。本以为我们现在就可以大展身手,勇攀高峰了。没想到领队却告诉我们,登山还早着呢!我们还需要乘坐景区内的中巴车上山。中巴车在狭窄陡峭的山道上蜿蜒行驶,如同蛇游。我们真心佩服司机的开车技术,在这样崎岖的山道上行驶,竟然如履平地,丝毫没有颠簸之感。

进入景区牌坊大门,验票登山。眼前是蜿蜒而上的整齐石阶,两旁树木葱茏,鸟鸣啁啾。拾阶而上,看不到路的尽头。抬头仰望,浓荫馥郁,烈日的.强光透过树缝,斑斑驳驳地洒满一地金黄。我们拄着登山杖,走走停停,一路欣赏山中风景。虽是七月酷暑,但一路游人络绎不绝。天柱山曾吸引着李白、白居易和李柬之等文人,将此地作为自己的隐居之所。虽最终未能实现,但由此可见,天柱山具有无穷的独特魅力。

正应了那句“看山累死马”的老话。明明看到山峰就在眼前,却远隔千里,遥不可及。一路攀登,小腿已经酸痛。我们坐在路边的凉亭石凳上休息,清风习习,花香四溢。回首来时的路,已隐约在山林之中。询问此时下山的游人,离山顶还有多远。游人的回答让我们惊讶不已,我们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已经无路可退,只好奋力攀登。

越过“龙吟虎啸崖”,我们就看到一座山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这就是飞来峰。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峰顶有一块巨石长约三丈有余,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故称“飞来石”。山峰因石而名,峰顶上的飞来石,像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上。传说天柱山曾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西海,西海里有许多蛇妖鳖精兴风作浪,扰得民不聊生。后来太上老君路见不平,运用法力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一块镇妖石压在飞来峰上,用来镇妖。我以为这就是天柱山的最高峰了。现在我离它已近在咫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循山路而上,其实已没有整齐的石阶了。我们常常是行走在山崖边人工修成的栈道上,或者是浑圆巨石间的缝隙里。在一棵松树下休息,经领队指点,我们看到远处的山崖上有一个颇似人脸的巨石。那就是皖公,安徽人的老祖宗。这也是天柱山又叫皖公山的原因。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转过山石,向上攀登,擎天一柱猛然矗立眼前。原来我错了,这才是天柱山的最高峰。站在观景台上,看这座通体闪亮的玉峰,顶天立地,傲视群雄。山中气候变幻莫测。刚刚还是晴空烈日,万里无云,不一会儿,风起云涌,云遮雾绕。天柱峰如羞涩的少女,轻纱遮面,若隐若现,别有风情。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赞誉“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可见它的雄奇俊秀,美不胜收。这也难怪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不禁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大宋宰相李迪之子,李柬之也与天柱山有着很深的渊源。山上至今还有北宋李柬之题书的“大宋李柬之宿”石刻。我站立洞前,凭眺群峰,干嶂万壑,吞云吐雾,仿佛时光穿越千年,进入了人间仙境。

日落西山,我们顺溪而下。山涧流水潺潺,清凉悦耳。我们临溪掬水,洗净疲惫。清泉石上流,潭影照人心。“上善若水”四个遒劲飘逸的大字刻于石上。我们稍作休息之后,继续下山,远远便望见一湖碧水。这便是炼丹湖了。

炼丹湖的湖水由山泉汇聚而成,清澈见底,冬暖夏凉。湖内波光山影,幽明幻变,气象万千。相传,汉代方士左慈在此炼丹而得名。湖畔有左慈石像、炼丹台和炼丹洞。左慈不仅是一位炼丹家,还是有名的魔术师,古老的戏法钓鱼就是由他创造并留传后世的。左慈字元放,汉末方士,古时庐江人。传说他在莲花洞精思炼丹之法,忽得天书《九丹金液》。他按照书中写的炼丹方法,配好药材,建起了老君灶,在石厅丹房之内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真火,果得金丹数枚,服下之后,忽然成仙。他能够点石成金,被当地百姓誉为活神仙。

日暮苍山远,我们匆匆结束了一天的旅程。虽然感到疲惫不堪,但是心情愉快,收获颇丰。回来之后,我的双腿依然酸痛,上下楼梯都要扶墙行走,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天柱山的喜欢。余秋雨先生认为天柱山是寂寞的,但在我看来天柱山已经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她,理解她。天柱山不再寂寞,她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中,笑迎八方游客。

马岭河大峡谷散文篇九

国庆第四天,天气晴朗,适合出行,早上七点,和邻居们相约奔赴龙潭大峡谷。出城,车一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先是宁洛高速,后转于连霍高速。下高速后进入省道,车在山路间迂回盘旋,渐行渐近目的地。

进入山区,一路上于车内向外眺望,树木繁茂,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叶子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图画。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到达龙潭大峡谷。正值黄金周旅游旺季,景区内是人山人海。我们到达时已是中午,几家人商量后决定先吃饭,因为小朋友们多,吃饱了才有力气走路。吃完饭,孩子们买了捞鱼的工具,一行人向景点大门走去。

看了这些赞誉和美称,心中带着对龙潭大峡谷无限的憧憬,随着人群前行。

整个峡谷全长5.5公里,从平面地图上看,它很像一条东西横卧的巨龙,而且峡谷内处处以龙的传说为宗,所以历来人们都叫它“龙潭峡谷”。对于大人们来说,走完这十几公里也不是容易的事,何况小孩子们。大家就说,且走且玩,且走且停,反正也不是跟团,有时间限制。

进入景区不久,一处设置在水面上的铁锁链、铁索桥吸引大家的目光,都跃跃欲试的。我家的两个孩子率先奔跑过去,选择了一种平板的铁桥,我也紧跟其后。孩子们以很快的速度就过去了,而我走在来回移动的铁桥上,由于铁桥浮板之间的位置差距和人们不断晃动的原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达到对岸,衣服也是汗津津的。不得不感慨体力不如以前,不得不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几个家庭都购买了“熊猫馆”的门票,带孩子们看看真正的大熊猫。虽说熊猫在距离人可观赏的地方两米多深的地方,但终于是近距离的第一次看到活的大熊猫,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仅有的两只熊猫,一只在津津有味的吃竹子,一只在呼呼大睡,都是憨态可掬。女儿给那只呼呼大睡的大熊猫取名“葛优瘫”,看来“葛优瘫”不仅适用于人,用在熊猫身上也是恰到好处呢。

行进的路途中,孩子们一会儿停下休息,一会用渔网捞水里的小鱼。由于水里的石头上青苔很多,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不小心跌到水中,到底是孩子,她身手敏捷的一下子就站起来,并且离开了水里。邻居家的小孩还站在石头上用网捞小鱼,他的妈妈猛然间看到了离他很近处有一条小水蛇,急忙把他抱离了石头,那条小蛇扭动着细细的身躯,进入水中。

穿过“五龙潭隧道”,继续前行。一路上或水流潺潺,或飞瀑直下;间或是幽静的山林,间或是万马奔腾的杀场。

来到“水往高处流”,不由得为这一景观所留步。这一段河谷正好垂直于地层的走向,岩层的倾向与水流的方向相一致,在峡谷里,游客总是把地层的层面误以为水平面,并作为参照物。由于河流的坡度小于地层的倾角,就会产生水往高处流的.视觉误差。

走累了的大人和孩子们,纷纷找了可以落脚的地方,拿出自带的食物和水,补充能量。

行至棋盘格式节理景点的下方,有一个照相点,喇叭里不断传出“回头望一望天碑,过了这里将看不到了。大家都闻声止步,回头望去。一座单碑直立谷中,煞是壮观。大家都急忙拍照留念,想留住这奇观。天碑高达50余米,是一个巨型崩塌岩块。由于崩塌时的位移,原来近水平产出的岩层此时呈直立状,巍然耸峙在峡谷一侧,高大雄伟、气势恢弘,一景多变,步移景换,从不同角度仰望,或苍鹰、或飞鸟、或飞鱼、或刀背、或天碑,大自然赋予其无限美感。听照相馆的人说,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凄美感人的传说:“这本是二郎神斩杀小白龙的大刀,圣母娲皇在安置了小白龙神位之后,又把二郎神丢下的大刀竖立起来,刀背对着无头冤神洞,于是二郎神斩杀小白龙的大刀,成了纪念小白龙的无字碑,人们称其为——擎天刀碑石。”既然是传说,就有真有假,小白龙的故事未必真有,但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颂扬的小白龙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

听完传说,继续行路。行至一处茅草长廊,这里有几家商店,儿子说想吃泡面,我们这里有句话说的是:“山里猴儿,不敢引头。”他这么一带头,几个小朋友全都喊着要吃泡面。问商店里的人,说是此处离峡谷终点还有三公里的路程。大家说既然如此,就在此地休息好,然后一鼓作气走到最后。

休息的过程中,邻居来了一句:“我还纳闷这手鸡、抓蛋是什么稀奇玩意呢,原来是刚才过来时被遮挡了视线,现在才看清楚是手抓饼、鸡蛋饼。”此语一出,泡好泡面还没有吃的一群小孩子们立刻就来了兴趣,把原本竖着念的“手抓饼、鸡蛋饼”也读成“手鸡、抓蛋、饼饼”,读完后一阵哄笑。几个孩子还不过瘾,来了一个石头、剪子、布,说是输了的人必须去向商店老板买手鸡、抓蛋、饼饼。女儿输了,儿子自告奋勇地说他去给商店老板说。我去买矿泉水,他站在我旁边给人家说,老板也是听后笑得合不拢嘴,说:“你们还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呢,有一次一个来旅游的老大爷看到了,也是充满好奇的问,老板,你卖这手鸡是什么鸡,能让我看我看吗?听到这里,忍不住和孩子们一起大笑。看来这闹笑话,这好奇心,是人人都有啊。

后来的行程中,“手鸡、抓蛋、饼饼”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来到峡谷尽头,一处体能挑战项目吸引了孩子们,他们纷纷前去挑战了一番。看着在几十米高空的天梯上行走的人们,女儿也想上去体验一番,无奈年龄不够16岁,只好望而兴叹。80米多高的绝壁攀岩再次把孩子们的目光吸引过去,雕刻在悬崖峭壁上的一个一个攀岩刻度,吸引着游客们。只可惜当天并未开展有攀岩项目,一行人也就无缘体验。

购买了返程的小交通票,坐上车,一路驰行在山间。耳边山风呼呼而过,来时所经过的景点都逆着我们一一而来,落日余晖映照在每个人身上。

此次龙潭大峡谷之旅,由于和孩子们一起,走走停停,游游玩玩,注意力多半放在照顾孩子们了,对于景区的景观,并未有太多仔细的观看。于此,心中也是有些许遗憾的。

记得经过一处绝壁时,看着长满了绿苔、滴着水的崖壁,我用手触摸了石块。瞬间,被那冰冷的温度石化了。

石头本就没有温度,何况是经过了十二亿年的地质沉淀和260万年的水流切割。这些在经历了大风大浪的石头,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坚守。若是人,也早被这世世代代的风吹雨打消磨的热情已尽。

带着些许遗憾,带着对山谷的留恋,带着对大自然的崇敬,我们踏上返程。

此时,已是暮色初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