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言文重点实词实战演练 文言文重点实词实战演练总结(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18:38:37 页码:12
文言文重点实词实战演练 文言文重点实词实战演练总结(2篇)
2022-12-22 18:38:37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文言文重点实词实战演练一

1、去 (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2、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3、耳(止增笑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4、股(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屁股

5、盖(盖以诱敌)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6、弛(弛担持刀)

古义:卸下

今义:放松、松弛

7、薪(场主积薪其中)

古义:柴草

今义:工资

8、暴(屠暴起)

古义:突然

今义:强大

一词多义

止:

1、通“只”。例句:止有剩骨。

2、停止。例句:一狼得骨止。

意:

1、神情、态度。例句:意暇甚。

2、意图。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情趣。例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敌:

1、攻击。例句:恐前后受其敌。

2、敌人。例句: 盖以诱敌。

前:

1、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2、向前。狼不敢前。

积薪:

1、堆积柴草。例句:场主积薪其中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例句:转视积薪后

1、复投之 ( 代狼 )

2、又数刀毙之 ( 代狼 )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主谓之间,不译 )

4、久之,目似瞑 ( 助词,不译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的)

以:

投以骨(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介词,来)

盖以诱敌(介词,用来)

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

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

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关于文言文重点实词实战演练二

顿首先生、*总足下:

岁末请辞,或属不敬,然吾已思索良久,挣扎月余,终决意就此辞去,另就他途,期与准许。

回顾往昔,初蒙高逸不以余卑鄙,收容门下,此知遇之恩者,于今不敢稍有或忘,是故吾之劳作此司两载,尚可曰尽力尽心也。又忆当初愚钝少年也,空怀一腔之热血、虚兼踌躇之壮志,欲与高逸共升大业,且求殷实生活,以达上不负父母养育之恩、下不负青云之壮志;然今既拜别,思之唏嘘。

今请辞,可为原因者三。

吾实乃高逸一寒士,才浅识陋,幸横蒙高逸诸君发以错爱,荣宠并臻,使吾竟忝列宁波高职,然吾陋识鳏见,弱德少识,驽蹇凡品不称驱驰之辇,楶棁劣材难堪栋梁之柱。 虽戒慎兢业,实已身心俱疲,惟职之相关工作复杂难为,包袱日重,内心压力,有增无减,实难言喻,职虽尽心竭力,然疲乏之心满矣,虽承蒙各方包容,仍有诸多缺憾。尝闻扬雄公《法言r26;吾子》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今吾居斯位,有似于此。吾岂敢尸位素餐,致分公司不兴而祸延高逸光大事业以蹉跎欤?此吾请辞其一也。

劳苦双载,东奔西顾,未曾少安,绩或无表,无功亦苦,至今年宁波事,吾之惟穷思竭虑,任劳任怨以为,不舍昼夜,未敢有怠慢心。欲以此行以得上君青睐,乃求褒奖,并此后能教吾以丰技、托吾以重事;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公司陟罚臧否,却为异同;吾在工公廉,而俸给淡薄,心悲矣,更兼劳累以至目迷气吁;吾向日与众人论及于此,无不叹息于少年气象之易逝也,呜呼!今始,余之激情当不复见于诸事之中耳,吾之志向亦模糊于理想追求矣。于今思之,以吾之倦怠之躯,往既无益于公司,再处亦有损于己身,是请辞者二也。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期或近之;盖因上亦有高堂,慈严皆过半百。忆吾生时,双亲襁褓提携,历涉艰时,孕哺垂情,躬亲竟日,贞勤坚忍,擅工明理,恺恻博爱,诚实守志。于前月深圳拜见家母,其鬓见白发,垂垂若花甲矣,见之此情,吾落泪矣;思之吾二十岁时,曾对父母诺:吾定当好生发展,以期供奉父母安享晚年;父母年老畏寒,吾二十三岁又诺:待他日殷实之时,爷辈百年以后,迁家于羊城,以求僻寒。吾今日处境,于殷实生活远矣,吾今时处地,离家亦远矣;吾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恐岁月如梭,吾失信于双亲也;此吾请辞其三也。除其而外者,书不尽言,无叙也。

吾今以私虑弃高逸,颇多忐忑,去意生时,悲从心起,心路历程,刀剜爪撕。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草木含情,人岂无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般情境,感受同身。然"嘉树北植,盘桓何益?"?。所幸高逸人才济济,余之离去,料不为大碍也。旬日之间,自可使一切停当,此亦吾所愿也。谨祝诸公事业日新,时有进境,而公司更盛,犹比往昔。呜呼,今当请辞,百感莫辩,为文错乱,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恳赐 钧复

xx 拜上

时丁亥年十一月六戌时

( ) (2)项燕为楚将,有功 ( )

(3)以为死 ( ) (4)诸兄之 ( )

【小题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3分)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⑵此教我先威众耳。

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4分)

【小题1】(1)逃走(2)屡次(3)有的人(4)觉得……惊奇(奇怪)

【小题2】d

【小题3】(⑴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⑵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⑶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贫困反而更加坚持,年龄越大越有雄心壮志。

【小题4】【甲】文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1分)。【乙】文侧重写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反应出他的谦逊不傲(1分)。两人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 “亡”是古今异义字, “数”应读shu,为屡次,多次的意思。“或”根据语境可知是“有人,有的人”, “奇”根据语境可推知是奇怪,感到……惊奇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文下注解里面的词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另外根据语境去推断也是一种极佳的方法。

【小题2】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之”是动词,只有d项中的“之”是动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以”“威众”‘ 益’等。“以”是因为的意思,“威众”是威服众人的意思,‘益’是更加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

试题分析:第一问都是对文字主要内容的概括。【甲】段文字主要写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谋划、和准备。【乙】两段文字主要写马援与孟冀的对话,表明自己虽已小有成就,但仍想干一番抵御匈奴的大事的志向。

从两段文字可知,两文的主人公都是有抱负的,有献身精神的人。找到关键语句即可概括出来,如陈胜“等死,死国可乎”,马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并概括的能力。

点评: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提取文中信息时,一定注意文中的关键语句或语段.可以将段落大致划分一下层次,再将各层意思连缀起来即可。主要内容概括可以看语段详写了什么,将其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寻找人物的共同点,一定要抓住关键语句,做到有根有据,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概括就可以保证准确全面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