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4:01:25 页码:7
最新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汇总14篇)
2023-11-12 14:01:25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总结不仅关乎事实的陈述,更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培养自己的独特的写作风格,可以让文章更具个性。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一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从下面三方面下手。

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3、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4、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学思想和运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生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等等,都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并受其指导。如果忽视这些过程就意味着失去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的水平,才能备出适合自己教学的高质量的课。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二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尝试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通过讲课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较成功:

一、新课的引入新颖,一上课,先听一段图文并茂的故事,学生的兴趣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三个和尚要饼,提出问题,老和尚应该怎样分呢?他们谁分到的多呢?学生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探究讨论,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环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得出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老和尚分饼的想法,并回答如果小和尚向老和尚要8块饼,老和尚该怎么分呢?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帮老和尚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

1、在合作、交流这个环节学生们参与率不高,好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普遍是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2、由于时间关系验证的方法也不多。学生们只应用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在这方面有过多的停留,显然,验证得还不够透彻,部分同学还有疑虑。

3、没有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准备的纸上画一画、折一折、或剪一剪,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以后如果再上这节课,我想在这这些环节上作一些处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三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本工程。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似乎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中职教学。

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更好地在工作中得到应用。

一、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意义分析。

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有助于为国家更好、更快地培养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国家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因此,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2)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拥有一定的优势与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差、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低是一种普遍现象,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现状。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阶段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其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解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的场景与情况。例如,在进行excel教学的过程中,有一节关于公式与函数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将这节课的教学与某公司与某阶段的销售计划相关联。让学生计算公司内年度各产品的销售总量以及各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这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布置任务,提高自主学习。

布置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计算机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内容比较多,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消化新学到的知识,教师要根据当天所教的内容布置相关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消化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练习。

中职计算机教学包含的内容与方向比较多,不同方向的教学虽然基础内容相似,但是更深层次的学习是存在很大差别的,所以,想要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因材施教、分层练习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帮助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然后指定相关的学习计划,逐步地、有层次地推动活动的开展与进行,从而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效果与成绩。

(四)设置竞赛,开发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争强好胜、竞争的心态,因此,想要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定期设置一些竞赛。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会比以往加倍的努力,并且会为了夺得竞赛的胜利,不断地散发自己的思维,开拓创新,使自己的设计更加新颖。

(五)阶段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想要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还有进行阶段复习,巩固学习成果。计算机教学涉及的知识多并且复杂。如果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进行系统的复习与总结,很可能发生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事情。因此,有计划地进行阶段性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分模块教学。计算机教学虽然涉及的知识比较多,但是连贯性和衔接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强的,彼此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模块地教学,这样可以为后期的阶段复习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然后,每一模块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一次阶段性的复习,复习的重点在于模块精华知识的掌握与细化理解;接着,教师需要开展与上一模块紧密相连的新模块,在开展完新模块的教学之后,需要再一次进行阶段性的复习,这次复习的重点在于两个模块的结合应用。这样每个模块开展下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

(六)多元化教学,全面发展。

多元化的教学是各种教学学科都追求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中职计算机教学也不例外,所以,想要更好地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可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多元化教学,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更加优秀。新时代的教育不仅需要以人为本,更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计算机教学也是如此。中职计算机教学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才能够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霞.浅析计算机教学的个性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廖伯琴.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02.。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四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将一个完整的数学认识呈现给学生?课改以前往往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究其原因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依据有效教学理论,我认为,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提供一个实现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备课方式势在必行。

教师备课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人人发展。教师在备课中要将这个大目标进行细化,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传统的备课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的或效益很低。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有层次,实现师生相长,因此教师要把备课的有效目标定位在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为提高教学效益做好准备。

新教材为多样化教学创造了条件,教师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努力拓宽数学知识面,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方法。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让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联系,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因此备课要设计课堂的动态过程,主动设想学生这个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课前预先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或提出一个有很强的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一种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的例题,为学生总结数学方法与思维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帮助。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在作业布置环节可安排a、b两组习题,在习题中带有“*”号的题目和b组题,作为基本要求的拓宽,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课堂教学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新课标把旧大纲中延续多年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还把“培养创新意识”新增入教学目的之中。

因此,教师的备课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数学课改的重点,要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的始终。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无视数学知识的应用,要注意设计能应用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中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注意提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二是注意从实际引入概念,从实际提出问题;三是结合相邻学科,进行学科整合,强化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备好“补习作业”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备课形式要求教师写详案,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冥思苦想、单打独斗,或照抄参考资料,且每个过程都要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相悖,使教师吃力不讨好。新课标精神要求教师备课要因课程内容、教师个性的不同,呈现出丰富、灵活的新形式。为了集中群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提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备课可以进行全校教研组备课,也可以采用年段备课组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有共识,也允许有不同见解;教案可以写成详案,也可以写成简案;可以写成“共案”,也可以写成个案。集体备课可以使不同程度、不同个性的教师通过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课程研究能力,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服务。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教师们一起“充电”,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认为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以下原则: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定,过程思路有特色,学生发展是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学研究的重点都放在“课堂教学及其评价”等课题上,而对备课的研究不太重视。备课是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必须花气力研究备课,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提倡以“有效备课”为主题的备课研究实施活动。根据备课侧重点的不同,可组织“不同类型课的备课形式”、“特色备课”、“备课个案研究”、“备课评价”等不同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只要更新观念,坚持不懈,一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路。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五

(一)研读教材,品味语言认真研读教材,要把研究的点集中于语言的表达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美,“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与中小学其他课程相比,语文有其独特的存在理由,培育和提升学生正确地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素养,这重任是其他课程承担不了的,这也构成了语文课程的质的规定性。如果教师想上课时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教师就要在备课时先自己好好品味语言,这样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二)熟读教材,烂熟于心备课时,教师要对教材烂熟于心,最好能熟读成诵,如此学生对每一处文字的解读,教师都能迅速捕捉,甚至学生对文句理解上一点细微的错误,都能敏锐地觉察到,从而帮助学生上下勾连,正确解读文本。

(三)细读教材,全面把握教师要对文本进行细读,越细越好,越全面越好。这样无论学生分析课文的那一处文字,教师都能帮助学生走向深入。

(四)研读相关资料,深入理解教材教师需要大量研究和课文相关的材料。对文本解读的文章,创作背景知识,相关文艺批评著作等,都可做阅读的资料,这些知识很多时候会使课堂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变得厚重而丰盈。

了解教材内容,如何将自己的感悟变成学生自己的学识,内化成学生的精神素养,健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合一的特点。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语文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相当严重。这种思维方式典型特征就是极端化,即提倡新的就极力排斥否定旧的。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强势介入,传统的讲授法遭到冷遇。一线教师常常努力追求少讲乃至不讲而让学生交流活动。他们迷信老师讲多了就是“教师中心论”。事实上,专家认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并非适切所有学科的任一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事实上只是横跨在所有学科间的公共方式,无法体现各个学科自身对教学方式的应有规定性,如若不顾语文学科的自身特性,不顾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一味地崇尚张扬“自主、合作、探究”,这样语文教学定然是非常盲目的。语文教学方式失策失当,除了由于我们传统积习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我们对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缺乏必要的学理认知。公允的讲,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情境。语文教学方法很多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等等,上述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优缺点,都有各自最佳的使用情境。关键要看这个方式用在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用在什么样的学生上。

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如果对所述事项没有充分的了解认识,对采访者的要求没有认真地准备,到时可能会出现尴尬的冷场局面。课堂上有时也如记者招待会,思维活跃的学生就是记者招待会上的记者,老师就是那新闻发言人。学生能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步骤。他们的提问往往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课堂质疑变为教学契机,化被动为主动。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因势利导,及时点拨,点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形成有价值的生成,演绎课堂的精彩。备课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内在需要学习心理来研究文本,多几套预设方案,以应对学生生成。语文教学开放性强,学生思维也经常旁逸斜出,当意外不期而遇,对于能促进教学或经过处理能促进教学的质疑,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慧眼识别,灵活调整预设,因疑讨论、对话、揣摩,使其成为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资源。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巧妙引导,深入挖掘学生的质疑,学生往往能欣赏到文本顶峰上的无限风光,领悟文本主旨。课堂教学将充满鲜活与灵动。

此外,备课时把握好教师讲与学生阅读的尺度、独立备课和团结协作的尺度、短期备课与提前备课的尺度等,总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必须认真而充分地备课,把握好各种关系,以成就语文课的精彩。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六

语文公开课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展示语文教学过程的细化的一种教学示范课,它比之平时的语文课课堂教学要求得更严谨、更细腻、更充分,因此,其课堂内容的广度及深度应是提前预测和设计时要注意的。目前的语文公开课,大多有课件华丽、活动繁多、形式新颖、课堂容量大等多方面的闪光点,让师生获益匪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公开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笔者通过对大量公开课的研究及总结自身上公开课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公开课的质量:

一、注重平时积累,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很多教师在公开课上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根本上就来源于他们比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要学会设计教案,注意三维目标的编写,注重教案的高效性,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反思,不断提升教学基本功。其次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教师对人类的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再次还要有积极的心态。有很多教师日常教学水平很高,但一遇公开课就手忙脚乱,这就是心理问题。教师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最后要有良好的沟通艺术,这直接决定着这节课的成败。教与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个沟通中的互相作用,课前的沟通(包括大家的互相认识――不在自己班)、开课中的沟通(最重要)、课后的沟通等都需要教师注意。此外,沟通中教师要讲究艺术,“沟通从心开始”,要注意言简意赅、贴近学生。教师的语言也依个人风格,可以侃侃而谈,可以幽默风趣,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设计简洁美观的板书,注重要点的识记与书写的示范。

在公开课上。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采用多媒体授课,所有的内容都通过电脑展示,这对于提高课堂容量具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多姿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也确实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里的内容,最终会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从屏幕上消失,往往不能给学生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不管多媒体演示多么漂亮、直观,它似乎缺少了板书的灵气与便捷。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还是要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该板书时要板书,切不可完全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取代板书。好的板书就像是一份“微型教案”,能勾画出本节课内容的结构体系和知识要点,使新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上课时的注意中心。

教师边引导,边讲解,边板书,能灵活清晰地展现老师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且好的板书还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无形之中也增加了老师无穷的魅力。因此,板书不应该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中一道奢侈的风景。

三、设置简洁精练的思考题,重视层级思维的训练。

《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突出了思考的重要性。但是,在公开课上,如果教师设计的问答题、讨论题太多,文字不简练,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视觉疲劳,而且还会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有的公开课上,教师把问题一个紧接着一个地抛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有的甚至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就干脆直接地抛答案给学生,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层级思维的训练。须知,中学语文教材处理的三个层级的第一个层级,就是思维训练的智力层级。这个层级要求学生必须成为阅读的主体,教师只能引导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读懂教材,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替学生读懂教材。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什么都讲到了,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是被动地接收,就等于什么也没讲,因为学生的思维是空白的。要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在思维训练的层级上狠下工夫。教师应把思维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设计的思考题要有思维的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题目的文字宜简洁,题目不宜太多,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养成阅读的悟性,形成思考钻研的良好习惯。

四、采用有文采的言语,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公开课上,学生能说会道,语言富有文采、哲理,往往折射出原班教师的语言功底和平常对学生说话训练的积累铺垫及时、到位;相反,如果学生在回答一些主观感悟题的时候,语句成分残缺不全,或语言苍白、缺少文采,至少也说明教师给学生的语言积累铺垫少且滞后。因此,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好词、好句、好段的积累时,可以结合即将要上的课文内容或即将要写的作文进行,也可以增加课外文质兼美的文章给学生阅读。

例如,上课内容如果涉及要热心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的(例如八年级的《老王》、七年级的《猫》等)、要奉献爱心的,就可以提前一周或几天,引导学生摘抄这方面的名言(包括古诗词)、歌词等;或者在开课导入时直接用相关的名言(包括古诗词)、歌曲导入,都可以为学生“说得漂亮”、“写得生动(或深刻)”做好语言的累积铺垫。还可以在上这些课前引入同样话题的课外文章《一个婴儿的拥抱》、《真正的慷慨》(选自《青年文摘》)等,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从思想修养方面得到熏陶,从选材、布局、文采等写作方面得到借鉴。如果平时教师能这样指导学生,那么,在公开课上学生就能“说得漂亮”、“写得生动(或深刻)”了。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七

首先,我们语文教师在向名师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先模仿名师的课堂。有句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我们抓住名师的某一堂课,反复模仿几次,如果成功,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他们的一些教学策略。如果失败,我们也可以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悟出其中的道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课也会越上越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模仿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名师课堂的模仿,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名师的教学艺术。

其次,我们应该学习透过名师外在的“形”学到内在的“神”,即名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我们还要学习名师的“形”“神”是如何结合的。对于名师课堂,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学其形。

如果我们仅仅将目光盯在名师的外在招数上,那么我们就永远都跳不出名师的框框,甚至会出现东施效颦的结果。“成就在课内,工夫在课外。”每一位名师,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与他们的教学风格相互映衬,他们的课堂行为是教师内在素养与外在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在感受他们教学艺术、智慧魅力的同时,也要博采众长,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勤于钻研,热爱读书,苦练自己的基本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前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路,成为一名智慧、阳光的人民教师。

二、语文课要鼓励学生多说。

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其总归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引起学生的注意、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等。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高―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有效的提问应该包含有效的提问与评价。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有效问题的提出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预设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启发与引导。如我们要重视学生课堂的插嘴现象,善用追问。

对于一个问题的提出,我们要抓住一个学生辐射整体,引起共鸣,让大家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说,并且自己的讲解时间不超过课堂时间的百分之七十。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予以肯定、鼓励、表扬,但表扬必须要明确。其实,有效的问题具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问题的预设性、启发性、明确性、简洁性和少量性。尽管课堂具有生成性特点,但不意味教学的全然生成,否则我们会被课堂出现的问题“牵着鼻子走”。

总之,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探究是问题的主要解决方式。有价值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会让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简洁而不简单,平淡而不平庸。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八

广东省和平县教育局谢国平。

每当评职称的时候,有些中小学教师总是愁眉苦脸:拿不出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匆匆忙忙赶出一份教学经验总结,又往往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缺乏个性。笔者曾在小学、中学和教师进修学校摸爬滚打,品尝教书育人的甜酸苦辣,教学之余舞文弄墨,写一些教学论文,发表于省内外的教学报刊上。我写教学论文,比较注意下面几点。

一、选题要小。

教师在课堂上读错学生姓名的情况是不难见到的。这说明一些教师的普通话语音还不很过关。我抓住这个问题,写成《注意姓名的读音》一文,分析读错姓名的三种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两个办法。本文发表在国家语委主办的《汉语拼音报》上。这是写小题目容易成功的一个例子。

教师们写文章的多发病之一,就是题目定得过大。比如:有个中学政治教师写一篇论文,题目是《论中学政治教学的客观规律》,有个小学语文教师写的一篇教学总结,题目是《论全面贯彻小学语文的基本教学原则》,这些题目的“吨位”颇大,有点吓人。

写教学论文要讲实事求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因此,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涉及面广的大课题。教师从工作实际出发,选一些小题目写教学论文,才是切实可行的。

我常常翻阅中小学生的作文,看到部分同学写错或用错成语,便动手研究他们使用成语的情况。我把研究的心得写成教学论文,题为《注意成语的音形义》,被《广东语文报》采用了。

二、立意要新。

喜新厌旧决不是一个贬义词。市场上有新鲜蔬菜和枯萎了的蔬菜,你选购哪一种?商店里有新衣服和旧衣服,你中意哪一件?单位分配新房子和旧房子,你愿住哪一套?我看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放弃后者。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总是喜欢读那些有新意的文章。老生常谈,陈词滥调,人见人憎,嗤之以鼻。

某年一月省教育厅举办广东省第二届中学政治课教改论文评选活动。写什么题目好呢?我一时感到左右为难。政治课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有人探索过、总结过。似乎无论写什么内容,都有与人雷同之虞。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政治课如何预习这个问题,是中学政治教研中的一块撂荒地,值得开垦。于是,我认真总结自己和同行改革政治课预习方式的经验,撰写了教改论文《改革思想政治课的预习方式》,参加省级评比,结果获三等奖。

三、篇幅要短。

大家看报纸杂志,总是挑选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先看,而将长篇大论撇在一边。《羊城晚报》原总编辑微音说,写文章的要诀就是“短些,短些,再短些”。他主笔的“街谈巷议”栏目是该报最受读者欢迎的专栏,特点之一就是语短心长。

有的教师写文章,动辄洋洋数千言,甚至上万言,以为不长不足于言大事。其实,教学工作犹如一部运转不停的巨型机器,它的每一个零件都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这些小零件,写出有血有肉的经验总结,其价值是不能用“小”字来概括的。《谏逐客书》、《师说》、《陋室铭》、《岳阳楼记》等名篇佳作,虽然字数不多,却因质量上乘而千古流芳。所以,中小学教师不要小看篇幅短小的教学论文,相反要花大力气去写好它。

近几年来我发表的文章,长的二三千字,短的几百字,一般都是千把字。如《品字形结构汉字的特点》、《把语文知识运用于政治课教学》、《劝君上课莫拖堂》等等,因为短而新,都一一被报刊编辑采用了。

四、笔精于勤。

老祖宗韩退之说得好:“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操觚为文也是一种“业”,要达到“精”的境界,它的桥或船就是一个“勤”字。

有的教师教学水平很高,教学经验丰富多彩,可就是不能很好地加以总结,形诸文字。他们说:“要我拿粉笔教书没问题,要我拿钢笔写文章不好办。”

原因所在?就是少磨练。笔锋的利与钝,不是爹妈给的,而是笔耕勤奋的结果。这几年来,我发表了几十篇教学论文,但我的习作远远超出这个数。每年写教学论文,少则十余篇,多则二三十篇,从来不敢偷懒。

笔要勤用,除了上面说的多写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要多动笔修改,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现实生活中,倚马可待的文人寥若晨星,改而后工的作者则不胜枚举。教师写论文,不能忘记多改这一环。

作者邮箱:xieguopingaaa@。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九

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学时欠缺等问题,集体备课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总结独立学院集体备课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集体备课模式对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集体备课模式。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型、独特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给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创新独立学院集体备课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们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认真阅读教材,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拟定教学计划,交流教学方法,撰写教学教案,制定教学课件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所以,集体备课就是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来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这种博众家之长的备课方式正是解决独立学院思政课诸多问题的需要。

1.1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需要。

独立学院思政课的师资队伍一般由母体学校委派教师、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教师往往来源复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以统一,教学效果也有高有低。集体备课就为协调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研讨教学重点和难点、查找教学漏洞、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1.2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学学时欠缺的需要。

“05方案”实施以来,多数独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05方案”的要求,把规定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实际上,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几门课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学时和学分减少的问题。在教学学时欠缺、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1.3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师经验不足的需要。

独立学院专任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体,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应届硕士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生,这些青年教师大多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学习时间有限、培训机会较少、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集体备课把有经验的教师和没有经验的老师安排在一起,为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管理方法、教学技巧提供了机会。集体备课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便捷、最持久又最现实的一种方式。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现在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都或多或少地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总的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体备课活动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比较随意的阶段,有的学校的集体备课甚至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综观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体备课,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学校重视不够,缺乏管理机制制定。

科学合理的集体备课制度对规范集体备课活动,提高集体备课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独立学院由于经费缺乏、管理经验相对落后、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等原因并没有制定集体备课制度。在没有政策支撑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们只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全凭一个人的力量从事教学研究。有的学校尽管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的随意性也很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缺少对备课效果的检查与监督,导致集体备课很难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2.2教师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集大家之智慧来弥补各自存在的不足。但是,由于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理解和认识,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集体备课只是少数人的事,“与我无关”。有的学校采取的“轮着来”的备课方式也让一些老师产生了误解,认为一人一次,就是轮着的人备,没轮着的人就可以袖手旁观,甚至可以坐享其成。因此,教师们参与备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导致很多学校仍然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

2.3备课模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虽然集体备课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但大部分学校都把集体备课的重点放在备教材、备教案方面。在许多学校看来,集体备课只要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案就完成了任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则很少纳入到备课的范围,对如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针对文理科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如何“因材施教”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也很少涉及。具体到如何备课,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备课就更不重视了。年复一年的采用单调乏味的集体备课模式直接导致教师参与备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传统的备课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必须突破这种单一的备课模式,创新灵活多样的备课模式以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团队合力。

3.1专题型备课模式。

专题型备课模式是指教学团队在集体备课时预先选定一个专题,大家围绕这一专题仔细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学参考书,搜集、选择教学案例,补充教学资源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最后在集体备课会上展示自己的专题教学内容,由其他教师进行集体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特别适合教学学时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的独立学院。通过专题备课,教师团队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了教学体系,还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3.2案例型备课模式。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视和广大学生的喜爱。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与各种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添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经典教学案例。案例型备课模式就是教学团队以一个专题或一个章节为教学核心,大家一起挑选、编写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研讨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如何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合力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资源库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的能力,最终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

3.3问题型备课模式。

问题型备课模式是指教学团队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的备课模式。传统的问题型备课模式往往把重点放在组织教师集体讨论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事实上,仅仅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只是起到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某一知识点的作用。从当前独立学院思政课的现状分析,思政课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如何解决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不感兴趣的问题。所以,问题型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首先应该是备学生目前的思想问题,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想法及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其次,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共同研讨解决方案。最后才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知识点的问题。学生思想困惑的解决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只有解决了根本的问题,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新备课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因此,除以上三种集体备课模式,独立学院还可以选择视频学习型、文件学习型、优秀教师示范讲座等模式对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方式进行创新。

总之,独立学院通过创新集体备课的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教学优势,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持续的发展。还可以起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1]赖平。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思路之坚持集体备课锤炼教学团队[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院,2009,(3).

[2]姜勇。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初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10).

[3]姜勇,朱新翔。拓宽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内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1).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十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一节阅读课来说,课外的功夫直接决定着其成功与否。一个优秀的教师,常常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设计教学方案上,而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则是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以及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得当的验证。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节语文课呢?我认为,最起码要做到扎实,切实,朴实。“扎实”是就教师钻研教材而言,是不是真正“扎”进课文里去了,已经成了文中的角色;是不是“扎”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技巧运用的实处了,自己已经被“文”化了;是不是扎到学生现有基础,接受能力的实处了,已经首先成了学习主体的一员;“切实”就是要“切”教师个人对教材驾驭之“实”,要“切”学生对教材乐于接受且能够接受之“实”;“朴实”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风格,不搞花架子,不追求形式主义,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深入钻研教材,在“透”上作文章,为台上的四十分钟而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现行的新教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综合型,训练型的编写路子,突出了各个学段语文三维目标的循环和层进。符合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认识规律,体现了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能力的过程。我们在备课时要做到以课程标准为纲,以实验课本为主要教学资源,以兴趣和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弄清楚自己所教的内容在整个大的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担负的作用,弄清楚本单元训练项目赋予它的具体任务。尽管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些篇幅不长的文章,但是要准确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和溶入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以及遣辞造句的妙处,不下一番功夫是难以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难以迅速而正确地捕捉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因此,反复阅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不是一遍,两遍地看,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必要时还得朗读教材,甚至背过所教的课文,在上面批批划划,圈圈点点,真正做到烂熟于心,以教师之昏昏,何以使学生昭昭?通过钻研教材,教师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一致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已成了作者的代言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选定和学生交流的话题,选定比较好的教法。

二.充分的了解学生。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皮亚杰也说过:“教师试图加速学生的发展,这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问题只是去发现符合于每个阶段的有些什么知识,然后用有关年龄阶段的心理结构所能吸收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学生。”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务。而教材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重要的材料,教师就要在二者之间发挥媒介的作用,不断的激励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力求用最少的时间,花费较少的气力完成学习任务。相对教材来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按照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原则,较好地掌握目前学生的一些基本状况:比如学生总体状况如何,某一个体又有哪些差异,从他们的基础,能力看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对于老师及其将要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否乐于接受等等。只有研究和估计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达到成功地教学的目的。

三.要准确运用教学原则。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符合教学原则,在小学阶段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阶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等,语文教学是一个大的整体,各个年级段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每个年级段又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整体,一篇篇文章则又是整体中的一个个部分;一篇文章是我们教学的整体,而一个个段落又是其中的一个小的部分。教学课文时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再分而治之,最后才能达到从整体上掌握的效果。我们在考虑阶段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渐进性这个方面,第一学段以字和句作为训练重点,第二学段以段的学习作为训练重点,第三学段主要进行篇章的训练。当然,前两个学段也要进行课文的阅读,第三学段主要进行字词的训练,但同样的内容却要采取不同的教法,这种呈螺旋状上升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了解教学原则,遵循教学原则,在心中确立按原则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步入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

四.设计的教学方案还要时时更新。

通过写教案以前作的大量工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应该说基本形成,但这也并不能说教案已经定型,我们还要跳出自己的教案,去翻阅一下教学参考资料和别人教学的先进经验,只有这样做,才能既保证自己的特色,又能博采众长,它为我用,进一步丰富完善教案。为了使自己用心血凝成的教案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有必要再在心中进行一次整体模拟演练,对自己的教学节奏,教学语言,非言语性的行为和教学时间的把握进行最后的推敲,推敲的过程也是进一步修订教案的过程。即使在上完课,我们仍不能有“马放南山”的想法,还很有必要根据课堂上的实践再增删教案的内容。可以说,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要常教常新,不断钻研,不断吸纳,不断向新的目标冲击,才有可能在课堂上站稳脚跟,并把教学青春永葆下去。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十一

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阶段。可是,由于传统的升学理念,初中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可是还没有实现美术课程的最大化关注,并且应用着不同的教学技术,使得理想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同时,存在着形式化的教学评价,直接关系到培养美术素养方面,导致初中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没有积极性。这一系列的不足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目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活动顺畅进行。就现阶段的美术教学现状和不足而言,初中的美术教学当中需要严格关注教学效率和目标管理,采取与时代同步的美术教学方式,才可以将初中美术的教学效率提升,从而将美术教学质量提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十二

备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像校本教研一样,它也分为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引领式的备课。在《小学教学管理规范》中提到备课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备课已经远远超过这些内容。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中,我发现教师们在备课时多是采用个人备课的方式,集体备课的时间往往成了教师写教案、批改本簿的时间。备课成了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实际上,集体备课发挥的是集体的智慧。它的着眼点就在集体这个词上。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我们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

实际上,每一名教师都在教学的实践中、反思中有很多感悟、体会、经验和教训,集体备课正是为大家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但是受时间、地点或者意识的制约,领导和教师们往往忽视了集体备课,有的流于形式。为此,我在本学期开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教师要做到三会:会备课,会上课,会听课。乍一听,感觉这要求是不是太低了?当教师的有几个不会备课,不会上课,或者不会听课的?少说也都工作十来年或者几十年了。但是,如果细思想起来,会的含义可是十分深远的。谁敢说我现在已经完全会了?我已经达到了至高点了?在学习与研究的领域中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所谓研究无止境。因此,就集体备课而言,我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平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本学期开展了语文、数学学科的集体备课研讨,我认为如果要切实解决教师备课方法不当,上课效率不高,研究问题跑皮的现象,就必须探索高效的备课方式及方法,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在集体备课中,首先应明确本次备课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相应的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先设定整体的目标,即单元的目标,因此在集体备课之前,教师必须通览教材,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再设定具体某一课的教学目标。目标就是导向,目标决定行动。只有目标设定准确,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选择恰当的策略,避免使课堂出现偏差,真正做到务实高效。如果目标本身偏离了,那么研究方向与重点肯定也就偏离得越来越远。因此,千万不要忽视了目标的确定。

在集体备课中,可以采用多种备课方式。常用的是以一课为例,选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就本课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然后全组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然后再形成教案。因此,在中心发言人提出了设计方案后,参与备课的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具体的问题,如关于情境创设的,或是关于某一个教学设计问题的,或是关于某一个练习题的,或是关于学习方式方法的等等。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策略。

问题提出以后,针对一些重点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全组成员共同商议,寻找最佳的解决策略。如我校在上次数学备课中大家提出的情境不适合学生的问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例题中设计了一个买2.5千克香油需要装几个瓶子的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家庭一次买这么多香油并且还需要分瓶装的。可见这个情境不适合。在研讨中,王老师就大胆将其改变为让孩子们做10道数学题,每页做八道,要用几张纸的情境,这个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肯定易于被孩子接受。他的观点得到大家的赞同。因此,这些策略不能仅局限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教学重点或难点。

集体备课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们应该利用这个空间尽情地交流一下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可能是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是失败的教训,都是难得的,对同行有益的。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还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课例与其他教师分享。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充实到自己的教案中,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

备课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集体备课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做好一些记录,更是大家交流思想与智慧的平台,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让头脑在风暴中吸纳营养,让教学在务实高效的备课后实现目标。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十三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的深刻变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都针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对教学内容设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对历史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内容含义进行接收,之后对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历史课程;集体备课。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高中课程的改革,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师向学生教授课程之前,会进行备课,教师备课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备课内容会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高中历史课程也是如此。备课的程度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备课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计版图,会展现教师的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师教学的专业素养和对整个课堂的把控力。传统的备课环节,通常是每个教师分别的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课堂设计,完成备课教案,这种方法可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可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样能够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下面将会对高中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指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所有教师采用集体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备课过程中会对一些关键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对一些重点教学方法的意见进行交流。在交流过后,会形成共识,进而创建集体教案。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仅通过教学参考就可以上课,有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上课时可以不用教案。但如果想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为学生上一堂有新意的好课,就一定要有备课这个环节,而集体备课能够更好的诠释课堂要点,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各学校的青年教师较多,相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讲,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如老教师丰富,对知识点的把握,教材内容的处理上不如老教师,但青年教师更有活力,思想更有创新意识,这对老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补充和扩展,所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模式,每个历史教师都能在备课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成长,这也使促使年轻教师快速进步的重要手段。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使教师把教学精力更多的转向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上,这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教育的发展。

(一)教师要分工明确。在备课过程中,备课组首先要安排好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进度表,各组长根据教材将任务到人,采取每人主备一章或一单元的教案、学案,做到提前一周印发给组内教师。教学组的各位老师在经过开会讨论后,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明确好在备课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在备课开始后,就按照分工进行备课,这样能够使备课过程更加有序的进行。

(二)注重新资源的收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对课本内容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更强调突出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收集资料和相关资源时,就要注重资料和资源的出处,保证得到的资料是准确的,无误的,之后再对资料进行整理。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后,就可开始构思教学思路。

(三)把握好教材的整体框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理解,之后有备课组的各位老师一起探讨,积极讨论得到一个统一的处理意见。比如《专题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教师要根据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后面课程中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联系来进行相应的分析,在讲述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中引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在授课时,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以便后续课程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前后课程相关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课程内容。

(四)集体研讨。在上课之前,历史教师要进行课堂设计,针对不同的备课内容,相应负责的教师要对备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向同备课组的教师介绍自己备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在经过集体评审后,形成意见稿,以便对备课内容进行调整。教师由于认真研读了教案,在集体备课时间研讨氛围深厚,并在原教案上作好了记录,形成的集体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教师根据本班学情在集体智慧基础上作出了个性化的修改并书写在原教案上。

(五)修改完善。各个专题的教师需要根据集体的意见进行后续备课内容的修改,最后将整理出的电子文档进行文件共享,各任课教师得到共享后的电子文档后,可根据课堂具体的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集体备课在不同课堂都能保证一定的适用性。真正上好一堂高中历史课,集体备课必不可缺,集体备课的内容也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也发生着改变。随着集体备课的观念提出以后,通过不断的实践,集体备课已经逐渐被历史教师应用到教学准备中。集体备课不仅能够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亦有着促进作用。本文从历史课程立体备课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取向入手,着重探讨了集体备课的方法和模式,本文的研究为历史集体备课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1]贾金媛。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潘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何林。高中集体备课实施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推荐教师论文怎样备好一节课通用篇十四

前一段时间内,我连续上了两节公开课。一节是校内的公开课,另一节是南昌市的探究课。两节课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节采用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事先完全设计好的:包括哪个问题该怎么回答,会有哪些可能的变化,会请哪位同学回答等等。这一节课学生完全按我所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而我自己也是不敢多提一个问题,不敢把学生的思路拓展开来。一堂课下来,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学生呢,根据我的课后调查知道,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理解好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评课时,也因为时间不够而没有得到应用的效果。

另一节是为了配合新课标的实施所上的一节探究课。这一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整节课从头到尾都有点“乱”。我没有再用那种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去授课,整节课都是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去解决,而后又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大家一起去探究怎么解决。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各种让人意料不到的新问题,连我自己都有点招架不住,同时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甚至有些“乱”,以至于不得不出现几次提醒学生停止讨论。事后我有些担心,可结果正好相反,这次上课的`同学们都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认为基本弄清了所学的问题,而且有些不喜欢上物理课的同学也说学习物理也挺有意思的。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的鲜明对比,我深深地体会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要按照课本给出的知识点,进行一些学生实验就可以了。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而是要塑造适应二十一世纪国际人才需要的新人。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是关键。按照过去的检查、验收课,课前总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即上所谓的预备课,课上学生与教师都“循规蹈矩”,配合得一定天衣无缝。这样的课,教者安心,听者舒心。课的评价自然是一堂难得的“好课”。但在准备这节课时,我们没有给学生做任何的课前“准备”,学生是完全的自然状态。说实话,我们完全有时间来进行所谓的“准备”。这样做就完全违背教改的宗旨。教师只有彻底地摒弃过去的旧有教育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学中以人为本,不放过教学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不怕出现“乱”局面,敢于让学生“乱”起来,同时有机地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才能把新课程的精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