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1:26:53 页码:9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实用14篇)
2023-11-23 21:26:53    小编:ZTFB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许多选择和抉择。需要充分了解总结的要求和目的,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总结。以下是一些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一

一是创建“学习型”机关,要求组工干部要率先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模范;鼓励组工干部通过自费等方式参加学历教育,力争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二是创建“数字型”人才,建立部内局域网,使科室100实现计算机连接上网;进一步建好“澄江党建网页”,加大对外宣传;重点加强对组工干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力争100的.组工干部取得中级上岗证。

三是创建“创新型”团队,确定“组织工作创新年”,把组织工作的创新列入党建经济双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并设立“创新奖”,对创新工作进行奖励;要求组织部机关各科室、各镇党委每年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出2条以上的创新思路,并运用到实践中,做到实施一批,储备一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四是创建“调研型”集体,要求组工干部带头执行中央规定,从繁忙的事务工作中摆脱出来,把调查研究摆在突出位置,要善于调研,乐于调研。

五是创建“廉洁型”组织,要求组工干部树立“一身正气、勤政为民、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廉洁自律、真抓实干”六种作风,做“政治坚定、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通业务、争创一流,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联系群众、转变作风”五个表率,真正创建“廉洁型”组织。

六是创建“信用型”部门,要求每个组工干部公公道道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二

去年乘机构改革的东风,我满怀新奇地来到了人劳部门,走上了组工岗位,开始了新的工作。在近一年的学习和工作的历练中,从这个朝气蓬勃、成熟稳健、团结合谐的团体里,我学会了做一名党员、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必须具备五心,要有默默奉献的平常心,埋头苦干的事业心,严谨认真的细致心,一视同仁的公正心,团结协作的大局心。

默默奉献的平常心。做一名组工干部首先要保持平常心,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到人劳部门工作才知道,组织人事工作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多,程序性、指令性的工作多,尽管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但总的说来默默无闻;尽管看起来很神秘,其实在更多的时候很单调、很枯燥,而且这些工作都是“为人做嫁衣裳”,只能做在背后,不可张扬,不可卖弄。我们本部门的同志,有的一参加工作就在人劳部门,一干就是十七八年,为多少人的升迁、晋职工作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智慧甚至一切,但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不求赞扬,不求掌声,默默地做着这些幕后工作,乐此不彼,枯燥中能演绎出快乐,烦琐中能摸索出简洁,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我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同时也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组工干部,“矜持不苟,舍己为公”,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甘当无名英雄,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得失,不争名、不揽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埋头苦干的事业心。一个人有了埋头苦干的事业心,才会奋发向上、一往无前,才会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才能干事,干成事。有了事业心,哪怕工作条件再困难、再艰苦,也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一番事业来,没有扎扎实实的“事”,成就不了“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必定一事无成。所以做任何工作,尤其是组织工作,要有一种“无功便是过”的意识,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组工部门的同事,每位同志都干一行爱一行,“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有紧要任务时,自觉加班加点,大部分同志在单位是中流砥柱,在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家事、单位事、事事脱不得身,但他们以工作为重,以单位为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忘我的拼搏精神,尽自己最大努力,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使我认识到做一名组工干部,必须埋头苦干,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养成求真务实、勤奋敬业、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严谨认真的.细致心。一个单位没有认真精神就不可能兴旺发达,一个人没有认真精神就不可能事业有成,一个组工干部没有认真精神就不可能有所作为。组织人事工作在具体事务中,繁琐杂乱,而且每一件具体工作,甚至一个数字、一个词语,可能涉及其他同志切身利益,影响到其他同志的荣辱升迁,这就需要组织人事干部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件实事,容不得一点的马虎,容不得一时疏忽,任何纰漏和草率都会使工作陷于被动,给工作带来损失,“组织工作无小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而组工干部要时刻“严谨”,说话不能口无遮拦,甚至泄露机密;做事更要严谨,认真坚持原则,准确把握政策,严格履行程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切实把每一件事考虑得更周全,处理得更妥善。

一视同仁的公正心。对人公正,就是客观公正地考察、评价和使用干部,公道合理地了解、看待和处理问题,处人处事都要出以公心,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讲真话,主持正义,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刚到人劳部门时,领导就要求:“做人劳工作只能严格按原则办事、按规定办事,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坚持工作原则不动摇,坚持做人准则不动摇。”人事组织工作,特别是在干部选任工作中,要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无论对谁,都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办事,该解决的解决,不该办的不办,宜宽则宽,该严则严,决不厚此薄彼,更不能分亲疏、论远近、讲互利。这样组工干部才能树立立党为公的形象,才能使人服,让人信。

团结协作的大局心。历史和现实,一次次地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智慧,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组织工作即要求每位同志都是精兵强将,又要求树立集体观念,相互学习、帮助,协同作战,相互团结和谐,相互补台不拆台,相互帮忙不添乱。培养顾全大局的党性原则和公道正派的人格力量。一要真诚,真心实意,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它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同事之间团结和睦的前提,只有真诚,才有理解、尊重和真情,才能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彼此虚伪造作,互不信任,疑心猜忌,是不可能团结的,更不可能干好工作。二要宽容,古人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同志之间要多一些理解信任,多一些宽容大度,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要相互谦让,相互体谅,真正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要善于与人合作共事,包括要善于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事一道工作,善于协作,合心、合智、合力、合拍推进工作的整体发展。

在人劳部门工作的日子,使我多了一种别样的人生经历,使我对组工干部形象有了新的认识,我也将把这次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作为终生的激励,时时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锤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人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三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扰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渗透,因此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要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其次是为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搭建平台,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就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渗透,中学语文课的人文特点决定了它对中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是写人的,写人的生活状况、生存状态,写人的思考和价值,写人生的迷惘和困惑,写人类的探索和追求。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自然要通过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关照自我,认识社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从课文中莽出论据去论证教师观点的正确,从而接受其观点,而这个观点恰是教参书上的`定论。这种解读文本的图解式教学,使学生整体上成为被指示和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学生的主动性被抑制了,在课堂上,教师是权威,教参是准绳,语文课就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层次,顺着教师的提示去理解文章。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定式,被动地接受分析、被动地接受观点,被动地接受课堂模式的安排。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于教师的说教,模糊了主体意识,在课堂上他们不敢同教师争辨,或不愿同教师争辨,学生丧失了主体人格。

要培养学生主体人格,首先要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学,为学生主动学,教师帮助学。教师怎样帮助,采用什么形式组织教学呢?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采用自我阅读—合作讨论—教师参与的形式。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在每个章节、每篇课文前都有解说和提示,学生根据解说和提示,一般能够大致读懂文章的大意,作品风格,这只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学习即可;初步学习课文之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心得,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见解,教师适时参与到合作讨论中去,抛砖引玉,做一个指点迷津的智者。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主动探究者,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学友对话,达到习得知识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探究者,他们的内心感受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他们的自我认知的信任度得到了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

二、为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搭建平台。

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必须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给学生充分信任,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学生有创新的意识,把课堂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文章,理解作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大脑和眼睛去分析、去辨别、去认识、去玩味,因为课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翻开自己的生活阅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发挥他们的无限想像力,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潜质。

如在教授《人的境界》一课时,让学生先充分阅读课文,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心得,互相补充,互相提示,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人生境界的理解和看法。结果学生阅读十分认真,小组发言积极踊跃;在提问、讨论、辩析之后,各小组形成了本组一致的看法,然后每组出一名代表讲一点看法或认识:学生们论及“自然境界的无知和愚昧”,谈到了影视镜头中出现的因贫困而不能受教育的偏远山区的儿童那借懂、迷茫的眼神,谈到了放羊一卖钱一娶媳妇一生娃一放羊的无奈故事,谈到了鲁讯笔下麻木的老年润土。也有以“孔繁森一道德境界的典范”为论题,热情赞颂人民公仆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高尚情操。还有论题是“摒弃功利,力求道德”、“我们能到达宇宙境界吗”。学生们的发言真是耐人寻味,其中有着思辩的力度和经过了主体再创造的愉悦,这无疑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人格特征,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

2.畅所欲言,不拘一格。

由于文学作品的内涵是丰富而且厚重的,也由于学生个体特性的差异,必然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不同,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主阅读和体验的权力,也就有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看法的权力。作为教师,对作品的解读和认识不要拘泥于教学参考书上的定论,只要言之有理,有一定的合理性,就不要轻易否定,要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在学了《阿q正传》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评论阿q精神,有的写《精神胜利法要不得》、《阿q精神是自欺欺人》、《屈辱、失败的阿q》、《奴性的阿q》,也有的写《还是要点阿q精神》、《不妨自我安慰一下》、《麻醉一下,立刻警醒》,当然他们各自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通过思考、辩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既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思维,又养成了想说、敢说、能说、会说的自我表现意识,在此基础上,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创造力,从而形成主体性人格。

3.深人探究,发散思维。

主体性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创造性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抓准深人探讨的切人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使课内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生活,用教科书中的作品去关照自我,关照社会。例如,教学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师生可共同探究如下问题:。

(1)“套子”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你认为什么是套子?

(2)社会生活中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的规矩是不是“套子”?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怎样认识“套子”?

(4)现实生活中(思想上、习惯上)有没有这样那样的“套子”?

(5)列举自己(生活中、学习中)的“套子”。

(6)怎样才能冲破“套子”,获得开放的眼光和自主的意识?

如此探讨,不单单是就作品中的人物和写法作一番分析,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多层面的剖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教材的讨论、辩析中,加深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四

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明确指出:课改的理念和灵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新的形式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等更为强烈地影响着聋校的教学。我认为,为了促进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以下“三个转变”:

一、变“居高临下”为“平等融洽”

聋生入学前以目代耳去认识周围事物,以手代口地模拟见到的各种形象,以手势作为交际工具,与人们通情达意,因为不能完整地认识各种形象,所以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基于这点,在聋校教学中,教师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严重地存在着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和灌输的情况,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1.“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耳聋学生主要凭视觉来感受周围世界。―个轻蔑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都有可能伤害到他们敏感又脆弱的心灵。因而,在教学中,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微笑、鼓励、赞赏,让他们从这些显而易见的动作中体会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关注和赏识,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如答对了问题多伸出你的大拇指,如批改学生的作业时,除了打对号外,另加“”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努力把字写好的信念等。

2.“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课堂应该成为“生活的课堂”,教师应该把课堂构建成学生生成发展的良好空间。聋哑学生也有着喜怒哀乐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因而,教师只有在重视学生认知活动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达到“师生情感交融”,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课堂上就常说“同学们,今天你的心情好吗?”“需要我帮你们什么?”“这节课你们过得快乐吗?”“你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等富有情感的话,让学生感受到我是他们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伙伴、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由原先的“惊奇地对视、沉默”到如今的微笑和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在日记中由衷地写出对我所上的语文课的喜爱之情。

二、变“单向信息交流”为“综合信息交流”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而产生了“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信息交流和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这四种方式。按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好,尤其以第四种为最佳。

长期以来,聋校语文教学很注重根据聋生听觉缺陷而采用“演示法、参观法、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比较直观的方法,这主要是前两种信息交流方式。我在教学中,除合理运用上述方法外,还尝试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立体信息交流网络。

1.开放时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学习的能力。因而,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高年级聋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教《赵州桥》时,我首先让学生质疑:看课题,你已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有的说知道是写一座桥的,有的说想知道赵州桥在哪儿?有的说想知道赵州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我让学生带着疑团读课文,要求在读中感知、自悟自得。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环节的完成需给学生足够的自学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交流信息,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要儿童解放出来,小孩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建立多向通道,增加信息来源,教学效果远比讲解提问方式要好。因此,我把学生编成小组,把个人学习、同桌商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团结合作、友好竞争的精神。

如在教学《我和企鹅》第二段时,我让每组从文中找出企鹅岛上有几种企鹅,是什么样的?然后把这些语句读一读,再选择本组成员都喜欢的一种来画一画,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评一评,议一议,读一读。这样,课堂讨论好比“新闻发布会”,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多向传递,信息渠道畅通,学生不仅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课文,同时也享受到了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三、变“重结果”为“重过程”

重结果指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的结果,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dd概括dd应用”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由于聋生认知水平差,有些知识的理解又“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而教师回避或缩短教学过程,而直接呈现答案的例子很多,却不知道这违背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认识过程,其结果只能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记得,亲手做过的才真正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发挥聋生各种器官的补偿功能,让他们多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参与到揭示知识内在奥秘的过程中。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五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xx年又过去了,转眼之间迎来20xx。在新的年度,我需要总结自己的工作,为新的学期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接下来,我将以学校大事记的形式来进行反思汇报。

20xx年3月份:新学期开始,教学小组内的学期展望,教学目标确定,以及进一步规划教学进度。

状态:基本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在组内进行校正资料的轮流替换制并确定名单。

满意:更加细化教学内容,并且规范附加内容,任务布置体现了科学性与合理性。

需改进:由于有组员请假,没有做好登记,导致安排上虽然可以调整,但是时间紧有疏忽,快一unit1-7复习资料校正时出现附加内容朝纲未删除的状况。

改进意见:

1、再次重视轮流制的名单,务必做到人手一份,并且通知个人责任到位。一旦出现请假事件,可以两种方案解决:要么往下轮换〔请假情况务必在两周前确定〕;要么就自行提前完成。

2、向初中组学习,以学期为单位,细化每周大概的工作,让组员能够工作早知道早安排早解决。

20xx年4月份:口语大赛宣传。

状态:完成自己所带班级及小组宣传工作。

满意:宣传力度较大,自己所带的三个班级都完成学校的任务量并达到50%的必例。

需改进:暂无。

20xx年5月份:口语大赛培训。

状态:依照学校安排,完成规定的培训课;另外针对自己的班级,另外补了10课时。

满意:规划牛津2a班为小学a组,补课4节;牛津3a和3l为小学b组,补课6节。补课过程中,学生们都兴致高昂,对自己的参赛信心满满。

需改进:在小学a组培训课中,重视了图片描述等活学活用的环节,但是忽略了基本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改进意见:

1、越是年龄小的年级,越需要重视基本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2、对于孩子的成长,尽量遵从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要施加过大的压力。

20xx年6-7月份:口语大赛。

状态:经过培训与辅导,孩子们基本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满意:幼儿组8人参赛,6人参加复赛,4人进入决赛,最后4人优秀奖。

小学a组16人参赛,15人进入复赛,4人进入决赛,分获三等奖以及优秀奖。

小学b组39人参赛,35人进入复赛,28人进入决赛,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以及特色奖。

需改进:忽略了小学a组,直接导致了小学a组成绩不够理想。

改进意见:尽量帮助和辅导。

20xx年8月份:暑假班招生宣传,假期班。

状态:遵照学校安排,完成布置的发传单和上假期班工作。

满意:假期班的结业考试成绩比较理想,后期的报名率达到80%。

需改进:暂无。

20xx年9月份:新学期开始,教学小组内的学期展望,教学目标确定,以及进一步规划教学进度。

状态:基本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满意:组员们合作完成了上学期的教学任务,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需改进:由于假期班紧接新学期开始,预先预计细化名单与责任等改进意见并未实施。

改进意见:

1、新学年一定要贯彻改革。

2、力争小组各位成员的理解和配合。

20xx.11:英文书法比赛。

状态:号召全部班级参加,并不断规范孩子们在日常中的书写。

满意:动员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并引起孩子们对于书写的重视,日常作业的书写有改观。

需改进:比赛的评选由于是在小组内由任课老师评选,自我感觉不能保证完全的公正公平。

改进意见:评选机制有待改进,可以交叉评选,比如三年级选取五年级组等;或者经过海选后由书写好的老师进行最终评审,这样既能保证筛选尺度的一致性,也能体现出公平公正。

20xx年12月份:圣诞晚会。

状态:发动学生的积极参加,完成学校任务,担任小班组别的晚会主持任务。

满意:动员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基本完成主持任务。

需改进:由于是第一次担任正式主持,经验几乎可以说没有。在活动衔接环节有报错节目的问题,组织节目时也存在变通不够灵活,配合不够默契等状况。

改进意见:

1、要学会不段总结和反思,学习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

2、把每一次尝试当成自己的锻炼,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成长奠定自信。

20xx年1月份:寒假招生宣传,假期班,年终资料整理,总结,假期资料整合,假期作业安排。

状态:基本完成学校安排任务。

满意:很紧的时间里基本完成各项任务。

需改进:感觉时间很紧张,这个月基本每天都在忙相关的工作,特别是有关小组的相关资料整合,假期作业,学生档案与成绩反馈样版,人数虽然只有五个人,但是类别有四份,具体内容又各不相同,所以光是这一块的工作处理大概就整整耗费了三周。

改进意见:

1、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做事效率。

2、提前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了解学校的相关要求,然后针对这些要求做出相关的工作安排。都知道年末是学校最忙的时节,那么更有必要做到早准备早处理。

回首20xx,点点滴滴尽在心头。从自己来说,我有一个最大的需要自己改进的地方,就是不能再把工作环境当游乐场,作为一个在环球工作了6年的老师,一切必须慎言慎行。20xx年,学校里发生了一些小波动。事情出于偶然,但是由于自己不够深思熟虑,很失败的处理方法让自己在工作的这片乐土上,失去了某些朋友。吃一亏,长一智,我要记住这个教训,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后果会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才能避免自己工作的心情收到影响。十分怀恋以前刚刚开始在学校学习的时光,那个时候大家就像一家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学校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彼此之间坦诚相待,以信做事,以诚对人,大家既是同事也是朋友。所以交流任何问题,没有觉得任何不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人做事都很轻松。但是时光是不可能往后逆转的,做人必须向前看。那么,改变不了环境,我就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从这篇工作总结里,我看到了自己的知足与不足。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为了自己更大的进步,我会继续努力的!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六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段精辟的文字告诉我们: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是分为两大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第二阶段: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上述内容的。完成这个从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过程就是走完阅读的全过程,俗称走完“来回趟”。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有来无回”,忽视后半个阅读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突出读写训练重点。事实上,从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来看,只重视了一般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读写基本功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依据教材编排特点来进行训练组的训练。因此,要突出读写基本功训练,还得从认识训练组教材的特点开始。作为读写例话这样一种形式,它是训练组教材中的一部分,更必须立足整体来考虑它的教学。下面以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二组为例,谈谈训练组教学的大致过程,而读写例话的教学就可窥见一斑。

现行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材是按读写训练组的形式编排的,每一个训练组又是一个什么特点呢?从编写来看,读写成对,相互对应;从训练来看,有一个训练体系,前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发展的结果;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它有导读、预习、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六部分,包含着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它是重点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既然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当然应该按这样的教材特点来教。我觉得,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改革,至少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过去,在教学设计时,目标的确定是多元化的,由于主攻方向不明了,多是只完成半个阅读过程,只能是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得到一些有关字、词、句的训练,而读写能力却得不到提高。怎样才能较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该由一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来定向,这是因为一组教材中的导读、预习、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都是受读写训练重点所制约的。导读,介绍该组重点训练项目;预习,提示学生怎样学好重点训练项目;课例,是举例、感知重点训练项目;读写例话,理解重点训练项目;基础训练,运用重点训练项目发挥其功能。这个功能实际上都指向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种整体功能。从这一点来考虑一组读写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所当然的是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共有的教学目标,共有的训练重点。

第二,要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训练组的结构不同于单篇教学的教学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

(一)它发挥整体功能,旨在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二)结构形式。以重点读写训练项目作为核心和依据,贯穿于一组教材的全部内容。

(三)整体训练。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在一组教材的阅读过程中不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出现。

(四)整体效应。整个教学是一个学生由悟到懂到实践的自学训练过程,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一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悟”的阶段。这是第一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对所学的重点训练项目有所领悟。

其主要活动为:

(1)由导读引出教学目标;

(2)由预习导出操作步骤;

(3)由课例中的思考、练习找到默读思考的“纲”;

(4)以思考题为导向,自学阅读课文,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

那么第七册第二组的教学,就是先要知道本组学习的目标是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再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方法的`步骤,然后按照提纲边读边想。经过反复揣摩,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个初步认识,最后按照课后提示,用学到的方法去学习阅读课文。

(二)“懂”的阶段。这是第二大教学环节,也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例”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这一环节先是重温课例有关内容,分析其特点,然后再归纳其共同特点,最后达到理解的境界。

(三)实践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是放手让学生练习,这个练不是盲目地练,而是按读写训练项目的要求定向练;这个练也不是少量地练,而是大量地练。通过练,将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化为技能技巧。由上述各环节的教学安排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结构是一个以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以练为主的训练过程,是一个适应训练组教学的一种训练结构,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第三,要重视时间的再分配。要把教学课时变为可用课时,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随着教学组训练的需要,教学课时要进行一个较大的调整。总的趋势是,压缩阅读教学过程中第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增加第二阶段的课时,即减少教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练的时间,做到真正的由扶到放。在实验班里,教师根据其经验强调讲读课从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的教时不超过一课时,强调要打通课时,统筹安排,并且对课时进行一个原则规定。如一课时教完的课文,上半堂为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下半堂为第二阶段;两课时教完的课文,第一课时为第一阶段,第二课时为第二阶段;三课时教完的课文,第一课时教第一阶段,第二、三课时教第二阶段。这样的安排,为读写训练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如第七册第二组的教学时数由11节压缩为7节,这7节中,用之于第一阶段的只有2节,用之于加强读写训练的就有5节。时间宽裕了应该怎样利用?我认为,只有按照训练组的过程来练,才有可能使这些时间成为有效时间,达到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的目的。

为什么必须以训练组为单位进行整组训练呢?我们可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系统论认为:结构是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是要素的组织形式,是从系统内部反映系统的整体性。而功能主要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反映出的能力,是从系统外部反映系统的整体性。这个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否可以理解为教材结构外的教师和学生。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中间,教材起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功能总是一定结构的功能,如果改变系统的要素就会影响系统的功能,如果改变其结构也就会改变其功能。单篇单教之所以不好,就是任意改变了一组教材的要素,改变了一组教材的结构。单篇单教不利于打好基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须加以改革,建立起一套与教材相适应的整组训练体系。这样,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才能深化,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才能发挥训练组的整体效应。

读写例话的研究,只能放在整组教材的训练中去研究,只能作为阅读教学过程的一个教学环节去处理。如若不然,仍然孤立地去做,就会影响到整体功能。读写例话在一组教材中形式上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教学中切不可孤立地去做,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七

组工部门是各级党委(党组)抓干部队伍建设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培养、考察、管理、招聘干部的职能。组工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党,为*事业把好选人,用人,管人关。在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组工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公道正派,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做职工信赖,组织放心的合格组工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世界观建设,做到政治上清醒。权力观的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的问题解决不好,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出偏差,也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主要讲话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牢牢把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切实解决好“为谁当官、怎样用权”的问题。组织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对组工干部的政治素质,要求也就更高、更严。组工干部一定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政治上合格。这些是对组工干部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正确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二、要增强宗旨意识,做到掌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组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弄清权力来源于人民,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佧,心里有没有群众是衡量一个组工干部权力观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唐代诗人白居易穿上新做的一件棉袄,想到的是“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寒亦何情”。我们组工干部都是共产党员,思想境界应该比封建时代诗人要高,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摆正个人与职工的.关系,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掌权为民,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间,真心实意的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三、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严格自律。组工部门是一个被职工非常关注的部门,一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会利用各种关系,各种方式与组工干部拉关系,套近乎,如果从事组工工作的干部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提醒自己,就容易在形形色色的“公关”和“陷阱”面前丧失警惕,做出有损于组工部门和组工干部形象,有悖组工干部职业道德的事来,从而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从事组工工作的同志,对自己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讲修养,严治家,慎交友。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都能廉洁自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组工干部一定要增强自律意识,防微杜渐,固守防线,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树立起公道正派,洁然正气的组工干部形象。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八

[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段精辟的文字告诉我们: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是分为两大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第二阶段: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上述内容的。完成这个从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过程就是走完阅读的全过程,俗称走完“来回趟”。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有来无回”,忽视后半个阅读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突出读写训练重点。事实上,从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来看,只重视了一般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读写基本功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依据教材编排特点来进行训练组的训练。因此,要突出读写基本功训练,还得从认识训练组教材的特点开始。作为读写例话这样一种形式,它是训练组教材中的一部分,更必须立足整体来考虑它的教学。下面以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二组为例,谈谈训练组教学的大致过程,而读写例话的教学就可窥见一斑。

现行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材是按读写训练组的形式编排的,每一个训练组又是一个什么特点呢?从编写来看,读写成对,相互对应;从训练来看,有一个训练体系,前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发展的结果;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它有导读、预习、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六部分,包含着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它是重点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既然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当然应该按这样的教材特点来教。我觉得,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改革,至少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过去,在教学设计时,目标的确定是多元化的,由于主攻方向不明了,多是只完成半个阅读过程,只能是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得到一些有关字、词、句的训练,而读写能力却得不到提高。怎样才能较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该由一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来定向,这是因为一组教材中的.导读、预习、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都是受读写训练重点所制约的。导读,介绍该组重点训练项目;预习,提示学生怎样学好重点训练项目;课例,是举例、感知重点训练项目;读写例话,理解重点训练项目;基础训练,运用重点训练项目发挥其功能。这个功能实际上都指向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种整体功能。从这一点来考虑一组读写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所当然的是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共有的教学目标,共有的训练重点。

[1][2]。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九

新时期背景下,语言的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人才不可缺少的社会技能,实际上表达能力不仅只是说话那么简单,它蕴含着许多表达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思想行为的体现,而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然而语文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够重视对初中生表达能力的训练。由此本文对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针对于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人的外在素质表现为自身的表达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即为语言表达,所有的交流方式均是以表达进行传递的,在现代信息发展的过程中,人才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因此表达能力是个人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必须品。主要是一种在谈话交流过程中传达自身情感,想法,意志的能力、表达能力直接体现个人的外在素质。人后天的表达能力可以依靠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表达能力能够体现出人的`系统能力。

在一定意义上表达能力能够体现出个人的综合系统能力。人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语言轻松的优势,才能够不失自然的表达自身的情感,能够在人际交流中灵活运用自身的语言。由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需要井井有条的对学生能够进行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科学合理且较强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使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

二、针对于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语文教师不够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自身的思想观念意识里已经树立了考试成绩即代表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文教师更注重在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以保证自己的教学达到高成绩的教学任务,基于此没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面对着较大的升学压力,使学校为学生进行课程安排时没有安排足够的语文教学时间,而且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尽管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却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相悖,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高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需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生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认识不够。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要较多,但是高校培养出适合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数量较少,这一现象的产生于中国落后的教育体制有关,同时也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关。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技能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这是中国大部分学生还未意识到的一点,学生不够重视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头脑意识中没有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其自身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低下,依据语文教师的教学安排进行学习,难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与家长的对于分数重视的影响,产生表达能力不重要的想法。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的口语训练。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工作,可以从语文的口语训练着手。首先,积极利用好口语的基本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增设一门口语训练的课程,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运用好该课程,做好提前的准备,设计好课程细节,使学生能够利用课堂上的口语训练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其次,增设阅读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做好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语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朗读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最佳的朗读方法是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提高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

(二)积极展开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想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不仅需要进行课堂教学,还需需要做好学生的实际训练。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展开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培养学生面对突发情况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自身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由此组织与社会有关的课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发言,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表达自己的心理想法,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与人际环境。

(三)积极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较多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课堂中学生实际情况与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更新改善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积极的表达自己对于学习的想法与问题,这既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语言表达力的提高。

结束语。

表达力不仅是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并且它能够顺应社会与经济的未来发展。由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工作重视起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其能够在立足于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以及人际关系中。

参考文献: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十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计算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枯燥无味。然而,好多教师认为计算教学仍然是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本文拟从情境创设、教材使用、算法优化、练习设计和习惯培养五个层面来阐述如何让计算教学彰显活力。

关键词:计算教学彰显活力。

引子:3月20日,在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备课会上,聆听了陈基国老师作的讲座,从中涉及到的有关计算教学的一些理念,令我感触很多。我想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从课堂教学入手使计算教学变得有滋有味。本文就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和听课中遇到的一些案例来谈些粗浅的想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索,更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点。

正文:

一、创设情境突出实效性。

“怎样的情境是好情境,是有效的呢?”我想,首先它应是为教学服务的,再者它是真实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所以创设计算学习情境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计算学习,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人为编造。如在教学乘法加法混合运算时,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示了肯德基的几种商品单价图表,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我要买两个翡翠汉堡和一杯牛奶用多少钱?从而引出算式十乘二加四得多少的混合运算式题,并对运算顺序合理性进行理解。在课堂临近结束让学生谈学习感受时,有的学生说我会用学到的知识了,还有的说我知道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了等等。

计算教学只有在有效的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数学问题,才会体现计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使用教材突出灵活性。

在校本教研中,时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在埋怨新教材的计算教学编排不如老教材的好,原因是实验教材关于计算教学的编排是例题少,练习少,跨度大,学生不好学。我想作为教师不能埋怨教材,毕竟教材是许多专家共同制定的结果,它必定体现着科学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钻研、把握编写体系,领悟教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的起点,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儿,把握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不能完全受教材文本制定的内容、思路所约束,根据学习需求,从微观上对有些内容进行生活化、个性化的加工,合理地进行增删与归并,这样才能实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譬如,这几天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时,教材安排小朋友装相片的情境图,只安排了一个百位不够除,商要写在十位的例题: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一共有238张,每页可插6张。要插多少页?然而我班学生的学情是基础不是很扎实,如果按照书上的编排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的话,会造成好多学生对百位够除与不够除两种题型的较高错误率。所以,我就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本地的实际,改变了教学情境,并增加了一道例题:由于本学期学校食堂吃午饭的学生有较大增加,学校总务处陶老师就购买了一批餐桌供小朋友就餐。他用了984元添置了8张长餐桌,608元添置了8张短餐桌。然后让学生根据以上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比较这两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通过这样调整教材,从课堂反馈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算法优化突出合理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不要优化的争论已渐趋平息。在计算教学中不少教师已经改变了课改初的一味追求多样化,都在实践中实行了优化。然而在如何优化的处理上又出现了不少的困惑和反思。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让学生尝试“9+6”是多少。学生一的算法是:从6里拿出1放进9里边凑成10,10+5得15;学生二的算法是:以9为基数加上6,即9,10,11,12,13、14、15一共有15,学生三的算法是:从9里拿出4到6里边凑成10,10+5得15,学生四的算法是:5+5+5=15,学生五的算法是:(9+1)+(6-1)=15;学生六的算法是:从9里拿出4放进6里边凑成10,10+5得15。等到学生做练习优化算法时,老师就规定统一用“凑十法”,理由是“凑十法”计算起来最简便。我想,所谓优化不是等同于统一一种老师心中或教材推荐的算法。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差异,“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好的方法。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为什么一定要凑成10呢?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自由选择,可以用想加做减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用破十法来计算。

具体怎样才能在优化这一环节上体现合理性呢?其一,在时间上把握合理性。譬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在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中学生的笔算方法有的从个位开始计算,有的从高位开始计算,这时我们不必急于优化算法,因为这一课时学生无法体验从高位算起的方法不如从低位算起的方法简便。当第二课时学习进位加法笔算时,就可以把这两种笔算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优化就顺理成章了。其二,在优化策略上体现合理性。在上述“9加几的口算”案例中,口算的多种算法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的,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教师要适当优化,但是优化不是老师包办代替,更不能强制统一算法。否则,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探究算法的多样化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因为在他们的感觉中算法多样化只是摆摆样子,并不能在实践中运用,真正的算法还得由教师说了算。要实现算法多样化到算法优化,不是教师寥寥几句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教师创设一定的练习情境,练习中舍得化时间让学生去交流、体会、感悟各种方法的优势,并进行合理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差距,找出自己计算方法的不足,自然产生了优化自己算法的内在需求。从中让学生感悟出看大数拆小数的凑十口算方法是好的一种口算方法。

四、练习设计突出发展性。

练习是计算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对计算技能和算理的形成与真正消化、理解、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解决,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感悟、优化算法。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计算练习往往是机械的反复操练,注重方法的巩固,追求计算的熟练与正确率。那么新课程的计算教学究竟呼唤怎样有价值的练习设计呢?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练习设计的关键是面向全体,体现差异,突出发展性,既能照顾两头(好生、学困生),又能发展中等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练习。其一,练习形式注重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其二,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譬如,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1、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并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学生进一步感知先把个位上的数先加,算得的'结果再与整十数相加和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这两种较好的算法;2、接着又开展摘星比赛做6道题,做好后找好朋友交流哪一道题目算得最快最巧妙。通过设计这样两个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经历交流、梳理、反思、改进、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主动改进自己的算法,从而实现算法优化。其三,在练习的内容上注重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譬如,有位教师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课练习设计中,创设了为小鸟找家练习情境。提出:“把玩了一天的小鸟送回家”,“给没家的小鸟造个家,再给他找些伙伴”,“根据房子的编号组成算式”等问题,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想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渗透了函数,集合等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其四,练习突出针对性,追求实效。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的典型错题,分析错题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练习,以减少练习中的盲目性,从而使练习效果事半功倍。

五、习惯培养突出一贯性。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然而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标准中强调尊重学生情感,提倡激励性评价,因而课堂上他们就不敢批评在计算中因为习惯问题而出错的学生,经常以“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计算的教学效果。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课堂教学必须继承传统教学中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包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解题后验算的习惯,错题及时更正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等等,并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有所创新。其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估算是日常生活、测量中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判断时所采取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促进数感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增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新教材十分重视估算内容。教学时,除了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外,最有效的培养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中提高。同时,我们教师在平时注意起示范作用,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逐步掌握、优化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其二,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与交流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开展算法讨论与交流时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室顿时热闹非凡,学生们抢着各说各的,全然不顾别人说了什么,生怕自己落了后……卡耐基说:“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就要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倾听与交流是现代人所必需的一种品质。只有学会倾听,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从细节着手,着重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与交流的良好习惯。

当然,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在一节课中能培养的,我们教师要有耐心,恒心,坚持不懈,常抓到底。

让新课程改革在继承和创新中扬帆远航。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又要发扬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实效中彰显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构建有效的计算教学课堂》《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6年02期。

3、《新理念下计算教学应关注啥?》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陈华忠。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十一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但在四十分钟的具体教学中,能真正科学的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的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却并非易事。不少老师往往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常常使学生陷入无谓的思考,进行繁琐的分析,加上过多的毫无价值的问题回答,表面上看,一节课学生参与其中,活动不少,而实际上学生是在瞎子摸象,跳跃思维。由于没有整体的感知,没有完整的思路,要不了多少天,课堂上零乱不堪的发言,支离破碎的回答,谁还能记忆犹新呢?即便是记住了,对于训练学生积累词汇,锤炼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又会有多大帮助呢?曾听一位新教师上汇报课,讲到课文《老山界》中红军连夜登山的片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红军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新教师先通过“之”字形与“s”形的对比,分析了路如何陡;接着,通过“一直追到天上”、“浑身紧张”等词句,分析了山如何“险”;然后,再与红军风趣幽默的对话,“哈哈大笑”的神情对照,从而得出红军乐观豪迈的结论。但是学生们除了偶尔眉头紧皱地盯几下课本以外,就是呆滞地朝前望着,眼睛里充满困惑。显然,学生对那种以苦为乐的生活情趣缺乏实际的体验,教师理性的分析很难使他们走进作品的境界。像这样尴尬的课堂局面不只是那位新教师会遇到吧?琐屑的理性分析会湮没语文课堂的美,长期享受不到课文美感的学生,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学语文的兴趣。怎样才能进行有机的、系统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的位置多么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学生就会更加事半功倍,受益终生。深感遗憾的.是,我们在教学中并没有特别重视读的训练,而是把功夫都化在了对课文的分析上,以讲代读,以答代读,造成了学生不会读书,害怕作文的严重后果。培养良好的语感更无从谈起。教学中,我大胆改进课堂教法,十分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愿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共商。

一、读书读书,贵在读熟。

书声琅琅是古人传统的教学形式之一。因为它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是理解和记忆的先导,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试想,一个人读起书来,结结巴巴,吞吞吐吐,它能对课文内容心领神会,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使课文的“外部语言”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内部语言”,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沟纹,一般要经过20遍以上的朗读实践。在反复读,把书读熟的同时,学生眼睛看,心里想,嘴里念,耳朵听,许多器官同时并用,就容易把课文记得牢固,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大家知道,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是专家苦心孤诣的典范之作,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从遣词造句,到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情感产生思考,从而受到品德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对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在讲读课文中,我们都以读为先,将读贯穿教学始终。一篇新课文,首先给学生正音范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语气、感情,掌握字里行间的抑扬顿挫,然后让学生自读,并要求他们认真读,把书读熟,做到发音准,咬字清,声音响亮不重复,理解意思带感情。在此基础上,老师掌握火候,趁热打铁,对于疑难问题给学生以适当点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意思,深深地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巧妙之处,不知不觉中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老师再也不用为绞尽脑汁的提问,学生拐弯抹角的回答而浪费时间了。

二、熟读精思,心知其义。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充分说明读书一定要勤于思考,二者不可分割。为此,我们总是在学生做到了对课文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地读,不过这时是带着问题而读,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哪是重点词,哪是重点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呢?通过一读再读,从而加深印象。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这篇课文以情感人,催人泪下,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无限爱戴,无限怀念的思想感情。但对于学生年龄小,了解总理事迹不多,所以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在读中思考:首都人民为什么不分男女老少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长安街两旁迎送总理的灵车?他们等了多长时间?为什么用“焦急而耐心”这样的一对反义词哪?作者在向我们说明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边读边想,情不自禁的回忆起自己学过的《一夜的工作》、《一个降落伞包》等课文。周总理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日理万机,艰苦朴素,关心下一代的高大形象随之跃然纸上,也肯定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一下子把自己同总理的感情拉近了,原来总理就是这么一个为国为民操碎心的人。学生对周总理的爱戴,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三、方法科学,形式多样。

多读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地读,要讲究方法,形式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应认真的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训练中,教师要明确训练目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3.2教师以身作则,范读引领。“打铁还要榔头硬”,一名语文教师要使学生钟爱朗读,那么自己还真需是把硬硬的榔头,不然怎么能使那一位位试与天公比高的调皮小子们信服呢?教师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唤起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让学生达到忘我境界,从而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3.3创设氛围,进入情境。首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春笋》一文时,学生对于春笋的生长过程是很生疏的,春笋生长时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样子他们从未见过。指导朗读时,我边用多媒体放出春笋生长的过程边动情地朗读。学生在视觉、听觉的记忆中感悟到了语言之美,并读出了那种感觉。其次,可以搞一些配乐朗读,选择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也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

3.4边读边想,再现情境。文章是表述作者感知到的客观情境,要让学生理解课文,重要的一环是使学生大脑中再现这种情境。这个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视听神经的协同活动,接受文字符号的音形复合刺激,从而形成对语言意义的整体组合,产生再造想象,实现再现。朗读是一种好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课文写得生动有趣、有声有色,儿童又长于形象思维,还原并不难。一般地说,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即可入情入境,将课文读出感情来。《关怀》一课第二段,写周总理走进教室听课的情景,提示学生:“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脑子里就会出现许多画面,总理是什么样的?他的表情怎样?动作怎样?不信你们试试看。”带学生看完“电影”后,我又说:“下面你再根据想象的画面读,看谁读出感情来。”果然,学生们都读得亲切柔和,感情表达得十分充沛。通过读,学生不断调动自己的表象积蓄,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出作者所表述的情境(画面),通过读,又不断调整,使之更清晰、更准确。

3.5重点地方反复读,品词品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重点地方一般指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例如:《落花生》一课,抓住父亲的话指导朗读,体会话中含义,总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可扣住“伟大”一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环境描写的句子,人物外表及内心活动描写的句子,体会邱少云的“伟大”之处。

3.6自读批注,边读边悟。读书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中进行边读边想边批注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阅读批注应先交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反复实践练习,练中提高批注的质量。

3.7读写结合,相互渗透。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则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在语文教学,“读”实际上是作者“写”的逆向活动过程。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打开文章的字、词、句、篇等外在语言材料入手,像剥竹笋一样,层层进取。读一次有一次的认识、所得、进展。在读书的过程中,由表及里逐步引学生入书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弄清作者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并探索写作脉络,积极吸收别人的长处。教学生朗读和熟读了许多课文以后,课文里许多词句,许多语言的表达方法,以及课文的篇章结构等,不断地被学生吸收、积累和掌握,说话、写作就能够做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熟读了课文,词汇多了,语言丰富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从读学写,以写固读,强化练笔。借读之力促轻松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要占一定量的时间,教师要重视读的训练,要把学生读课文作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这样,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抄写、组词、拼合词语、组装句子,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们通过熟读背诵而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悟,是乐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满了激情的有价值的创造。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十二

“融”字部首是(),总笔画是()。

“伐”字的读音是(),第二笔是()。

“剩”字的音序是(),读音是()。

“煤”字共有()画,第三笔是()。

二、缩写句子。

1、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

1、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十三

摘要: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羽毛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课程。随着素质教学的改革,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羽毛球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当前的教学水平,积极优化羽毛球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的体能和技能从多方面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应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论文主要探讨了中职体育羽毛球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羽毛球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职体育羽毛球教学水平。

一、引言。

羽毛球是中职学校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运动,羽毛球运动的参与门槛比较低,学生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自费购买羽毛球设备,同时羽毛球运动受场地、空间等局限性较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羽毛球运动。基于羽毛球运动的优势,中职学校纷纷开设丰富多彩的羽毛球教学活动及比赛活动,有效地扩大了羽毛球运动的参与数量。但当前中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水平整体偏低,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往往限制了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二、中职体育羽毛球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不同,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在中职的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选课时对羽毛球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但是对于羽毛球有真正了解的学生还是极少数,多数学生对羽毛球的比赛规则、注意事项等问题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同地区的学生也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有自己不同的基础和认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往往都是顾此失彼,教学效果不好,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训练。

2.重视形式教学,轻视基础训练和教学。

羽毛球运动是在一个35平方米的场地中进行比赛的项目,只要羽毛球落在制定的范围和区域内,就可以实现得分。因此,为了让学生实现羽毛球的精准落地,现在的中职羽毛球教学主要进行技巧的教学和训练,只让学生学习技战术动作。但是高手pk,不仅仅在于技战术,基础动作的要求甚至比高超的技术更重要。基本步伐不扎实,很容易导致在快速移动中摔倒,甚至受伤,而且大大浪费体力。挥拍动作不规范,导致击球无力,球速太低,角度太高,而且使得手腕容易酸痛甚至出现劳损现象。所以,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再多的技术也不可能学好,从而导致学生的羽毛球水平一般。

3.以教学为教学,忽视了教学即比赛的意识培养。

中职院校羽毛球教练进行教学时,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动作技术的传授。而很少进行羽毛球竞技比赛。虽然运动在于提升身体素质,而且一直强调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但是如果没有竞赛意识,没有比拼意识,那么羽毛球运动员的水平提升速度将大幅度降低。竞赛竞技使得学生之间存在竞争,通过竞赛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1.需要全面的去采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教学。

通过将多媒体的技术全面的应用到羽毛球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仅仅可以更好的去帮助教师人员对羽毛球的教学技术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也能够全面的对羽毛球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提高,使其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行提高。教师人员主要是可以通过对多媒体的技术进行应用,使其能够为学生去播放一些具有着代表性的羽毛球比赛,对其比赛之中的各种运动技巧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将学生可以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的技巧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更让学生对一些运动细节进行了解,保证学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去掌握一定程度的运动要领,使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

2.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

心理素质是影响体育运动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赛场上,心理素质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羽毛球运动虽然是一项体力上的运动,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训练。在羽毛球运动训练教学过程中,心理素质的训练主要通过各种心理引导方式来进行,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方式。(1)进行自我暗示。在运动员上场之前,可以在心里进行默念:这项运动是我擅长的。或者在比赛前,可以进行暗示:这场比赛我会赢的。通过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强运动员的信心,使其有较好的发挥。(2)努力排除外部干扰因素。在运动训练中,应该加强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训练,这样的话可以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排除外部的'干扰因素,集中于自己的比赛。(3)培养积极的心理能力。羽毛球运动员的积极心理在比赛和运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在运动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积极鼓励,排除负面情绪,从而保障比赛运动的正常进行。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中职羽毛球教学的全面发展和改革的推进,离不开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羽毛球专业教师队伍。因此,建立一个具有专业基础的羽毛球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是中职羽毛球发展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高層次教师的选拔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重视对于该项人才的引进和招聘。其次,本身作为羽毛球专业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收新的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教学内容应合理规划,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将娱乐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结语。

总的来说,羽毛球教学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前提是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羽毛球是一项比较专业的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因此教师在羽毛球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体育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羽毛球理论与实际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羽毛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学习先进的羽毛球教学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为羽毛球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雯娴.苏锡常地区普通本科院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郝保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设计和应用辅助练习的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杨光.终身体育教育视域下大众羽毛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刘振涛,许水生,吴立新,蕾蕾,晋炳坤,魏来,刘玉婷,杨甜甜.哈尔滨市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01):63-65+69.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语文论文通用篇十四

1.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

人的表达能力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后天因素则对表达能力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是后天表达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提供有力的支持。

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让人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使自己的表达恰当、自然,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文化底蕴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作为基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和路径。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育对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留出相对长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对教学内容的某个环节进行设计,自然地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寓言四则》中有一篇是《塞翁失马》,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认为自己或者是身边有哪些事情是“塞翁失马”。这样自然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十分有益。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依据教材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堂发言,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切不可强制着学生发言,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造成不利的影响。

2.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表达思维。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是良好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采取措施对学生的表达思维进行强化。首先,教师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有力素材,并将其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融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对自己的表达思维能力进行自我训练。其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对课文教学的逻辑思维有着明确的认识,然后再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逻辑思维强化。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和强化,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的表达能力获得明显的提升,除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外,语文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常规的教学实践活动,常规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指常见的辩论赛、知识竞赛、语文口语大赛等课外训练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大有益处。其次,教师应当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和组织一些新颖的课外教学活动,如脱口秀大赛、相声小品表演赛、舞台剧演出等,这些新颖的课外教学活动可以与语文教学进行紧密结合,如舞台剧演出可以与《皇帝的新装》《成长的烦恼》等教材内容紧密结合。采用这种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情境中训练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对学生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既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语文教育本身的使命。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