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3:12:53 页码:10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模板16篇)
2023-11-23 23:12:53    小编:ZTFB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准备,提高教学效果。教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学习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下是一些教案实例,给大家提供借鉴。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一

指导思想: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4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9人。学生们比较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良好的课堂记录习惯。但是,部分孩子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这部分学生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特别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常常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许多学生的作业态度不够端正。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教材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教材分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二

新学年已经开始,根据上学期的教学经验与教训,我认真的分析了自身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的情况,根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从容的面对课堂的各种突发的状况,与学生的相处也更加的融洽,初步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能积极的在课堂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我讨论,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在这学期一定要继续的保持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能有更大的提高。

上一学期四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下降了,学习好的学生的成绩有很多也是毫无起色,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与态度也不好,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知自己该干什么,这与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尖子生少,两级分化较突出的状况依然存在。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在下一步的教学上要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常见的实力或实验,了解重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b、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三

本学期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学期,学生即将面临着严峻的中考,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拔考试,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迎接好这次中考就成为本学期教学的一个中心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内化,即进行综合、应用、创新和中考思维的升华,把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要有一定的时间作强化训练,通过训练,锁定差距,然后提出弥补弥补差距的可操作性对策措施,千方百计缩小差距、消灭差距。实行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复习,实现零距离的奋斗目标。在学生的处理上则分批分层地辅导和督促,让他们实现最佳的成长理想,实现取得好成绩的愿望。故特作如下计划:

一、本册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

议论性的散文,要求要仔细品味,找准散文的线索,把握其中心,真正体味它的“形散神聚”的特点。诗词,要充分体会诗歌充沛的感情、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以及蕴含的哲理。要重视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口语交际能力和审美意识。议论文则要掌握文章的论点、论证的方法、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和对文章中具体内容的理解。

学习时应在朗读中细细体会。小说,要求掌握小说的三要素、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描写人物的几种方法和自然环境的铺衬作用。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的精炼、准确、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洞察能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言文单元,要求:

1、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2、根据老师讲解的写作背景来感知课文,能够理解、体悟文中蕴涵的作者的情感。

3、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默写、朗读、思考、积累。

4、让学生了解我们所遵循的做人的道理和古代哲人讲的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提高文化素养。总课时为28课时。

二、复习工作安排。

1、作好复习前的动员准备工作,协调好与其它科目的关系,弄清各班级突出的不足,找准复习的重点。

2、4月份之前完成下册的语文教学工作,转入全面的复习工作。4月份则重于从面上进行复习,狠抓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5月份则重于从纵向深入复习,依然是抓好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

3、4月份进行一次摸底考。锁定差距,然后提出弥补弥补差距的可操作性对策措施,千方百计缩小差距。对得分率低的几块、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4、5月份进行四次强化训练式的考试,突出重点,抓不足,对难以把握的知识点,要从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则重于从方法上去把握知识。

5、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期分批进行辅导和督促。注重复习的效率,进行必要的考试技巧的训练。

6、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注重分类和积累,把书读薄;不能贪多,特别是在课外阅读方面,力求典型和精要,从方法上多给予指导。

周次课时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25课时,完成九(下)的新课教学。重点放在文言文,议论文的教学上。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35课时,第一轮复习,包括:分册复习;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进行分项作文训练。完成smj上面的部分练习。进行三次综合训练。第一次全区模拟考试。

第十周。

五一长假。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10课时,查漏补缺,调整性练习,注重考试心理,考试方法的辅导。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四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这首词。

3.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体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词包含的革命豪情,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心态。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

1、复习导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记得第九课辛弃疾写的那首《清平乐》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茅檐低小……”

2.“清平乐”是个词牌名,它表示填词的平仄、韵律、节奏格式。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也是这样的词牌。

3.板书课题:21.清平乐·六盘山。

4.课题质疑。

这首词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盘山又在哪里?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听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9月带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有感之作。正式书写是在1935年12月。)。

3.自由读课文。

4.自学生字及词语。坐姿端正,自由出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字词多读几遍,读不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音,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5.汇报交流。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缨、缚、梁、眺、陕、诵。

读准后鼻音字:缨、梁。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适时评价。

3.课文有几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是毛泽东写的词《清平乐·六盘山》,第二部分是介绍这首词产生的过程。)。

四、创作背景。

五、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并非“无人会登临意”,诗人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诗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在诗人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2.此时的红军,此时的毛泽东主席,心情怎样呢?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1)找出两个带有“一边……一边……”的句子。

“毛泽东同志一边和身边随行人员谈古论今,一边观赏着六盘山的风光。”

“他坐在一块石头上,习惯地用右手摘下帽子,伸开双腿,一边休息,一边眺望远方,高兴地说……”

(2)说说从这两句话中,你感受到毛主席什么样的心情?

(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悦,一种苦尽甘来的激动,一种历尽艰辛的轻松,一种大局在握的豪情……)。

学习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1)、指名读词额上半阕和下半阕,想一想,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

(2)、指名反馈:上半阕,作者看到了什么?

(3)、师导: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把词中的句子画出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词。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朗读。

(7)引导背诵。与辛弃疾的《清平乐》相比较,看看有何异同。

七、课堂练习。

1、这首词的作者是——,他是在——年——月,在——写的。

2、不到长城非好汉,使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表达了——————————。

3、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苍龙指——,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板书设计:

21.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9月。

毛泽东。

(革命乐观主义、壮志凌云)。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五

本学期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学期,学生即将面临着严峻的中考,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拔考试,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迎接好这次中考就成为本学期教学的一个中心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内化,即进行综合、应用、创新和中考思维的升华,把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要有一定的时间作强化训练,通过训练,锁定差距,然后提出弥补弥补差距的可操作性对策措施,千方百计缩小差距、消灭差距。实行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复习,实现零距离的奋斗目标。在学生的处理上则分批分层地辅导和督促,让他们实现最佳的成长理想,实现取得好成绩的愿望。故特作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1

2

从以上数据看出两个班级语文水平存在不大差距。这差距主要是历史原因。

二、教材分析:略。

三、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了解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最后,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中考的要求。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

2、加大信息技术与课件整合力度,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教学提供服务。

3、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2。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六、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学过程中,做到及时总结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成绩和问题,并且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七、教学进度。

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具体安排如下本学期复习工作进度安排:

1、作好复习前的动员准备工作,协调好与其它科目的关系,弄清两班突出的不足,找准复习的重点。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六

一、读拼音写生字。

二、形近字组词。

狭()汁()眨()。

峡()计()泛()。

脱()叼()吮()。

锐()叨()允()。

三、写出带有下边部首的字各三个。

夂_________贝_____________。

冫________心_____________。

口________刀______。

四、解释下边句子中画线的字。

1.(1)熟透了的杨梅,还是有酸味。()。

(2)雨水湿透了我的衣服。()。

2.(1)杏儿熟了。()。

(2)班里的情况她可熟了。()。

3.(1)杨梅遍身生着小刺。()。

(2)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

五、读下边一段话,写出画线词的意思。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伸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

六、1.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2.看了这部电视剧,我受到了很大教育。3.除了王成外,全班其他同学都去植树了。4.小华看到明明没有伞,把伞塞给他,自己跑了。

七、1.观赏好像爱护2.前三句是第一层,层意是仙人球的样子、特点。从“由于”到本段结尾为第二层,层意是仙人球的样子、特点,引起了我的好奇。3.世界上的植物的形状,除了供人们欣赏和利用外,对它自身来说,是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条件,才长成那种样子的。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自然现象。

八、略。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七

一、读拼音写生字。

二、形近字组词。

狭()汁()眨()。

峡()计()泛()。

脱()叼()吮()。

锐()叨()允()。

三、写出带有下边部首的字各三个。

夂_________贝_____________。

冫________心_____________。

口________刀______。

四、解释下边句子中画线的字。

1.(1)熟透了的杨梅,还是有酸味。()。

(2)雨水湿透了我的衣服。()。

2.(1)杏儿熟了。()。

(2)班里的情况她可熟了。()。

3.(1)杨梅遍身生着小刺。()。

(2)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

五、读下边一段话,写出画线词的意思。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伸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

六、1.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2.看了这部电视剧,我受到了很大教育。3.除了王成外,全班其他同学都去植树了。4.小华看到明明没有伞,把伞塞给他,自己跑了。

七、1.观赏好像爱护2.前三句是第一层,层意是仙人球的样子、特点。从“由于”到本段结尾为第二层,层意是仙人球的样子、特点,引起了我的好奇。3.世界上的植物的形状,除了供人们欣赏和利用外,对它自身来说,是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条件,才长成那种样子的。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自然现象。

八、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八

一、会读词语。(熟读)。

相得益彰管中窥豹一叶障目泰山水到渠成葫芦藤盯着邻居。

枣树深浅光秃秃忍受好呗虽然抽水继续行驶无影无踪。

责怪酸甜葡萄迫不及待生硬泡茶吃饱长袍鞭炮。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彰障忍乘抽驶示筝伤串茶。

2、平舌音:踪枣虽思责酸。

3、后鼻音:功藤乘筝硬。

三、听写。

寸有所长取长补短拔苗助长徒劳无功无边无际自言自语。

一串串落后相信井沿抬头青蛙错过回答还有每次。

治病一棵牵挂好哇奇怪快慢怎么意思穿衣服弯曲。

对比浅海漂浮好啊纤夫表示口号汗水伤心呼吸。

极点兔子告诉狐狸猴子颗粒。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解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预习学案。

1、我知道。

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就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3、我了解。

读完课文后,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4、我不知(预习课文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

三、导学案。

(一)朗读课文,仔细品味。

1、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2.课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把你最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二)探究课题,深化中心。

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课堂检测。

按要求改句子。

1、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缩句)。

――――――――――――――――――――――。

2、青山是不会老的。(反问句)。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双重否定)。

―――――――――――――――――――――――――――。

4、我们有了这片绿树。我们会守住了这片土。(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主题丛书《爱护我们的家园》。

六、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恶劣险峻。

创造奇迹。

小环境――简陋艰苦。

回顾拓展四。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2、读读背背,感悟并积累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二、预习学案。

1、熟读本组课文的四篇。

2、知道表达方法有哪些?

3、预习日积月累。

三、导学案。

1、学生回顾本组课文,全班同学交流本组课文的特点。

2、回顾本次综合性学习,全班同学交流活动的感受。

3、学习日积月累。

四、课堂检测。

1、听写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2、学生背诵日积月累。

五、课后作业。

读主题丛书中的,增强环保意识,为地球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四。

联系实际进一步思考读书法。

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成语故事:竭泽而渔。

口语交际习作四。

1、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加深学生对本组课文的感悟。

2、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掌握的资料,谈谈珍惜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珍惜资源,写一份建议书。

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预习学案。

1、自读口语交际各版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学生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

3、自己确定一个主题。

三、导学案。

1、生活中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2、建议书有一定的格式: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再写称呼,然后些建议是的具体内容,最后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日期。

3、如果你对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漫画感兴趣,在看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你的感受和理解。

小组自选,交流。

四、课堂检测。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其余的学生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话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

针对身边的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十

九年级的教学工作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经过上学期的工作,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技能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本学期打算针对上学期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解决与改进。并且认真全面地作好复习工作。

一、指导思想。

如何开展语文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为此,我们经过集体备课,认为在复习阶段我们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递进复习,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分册复习(3月初——3月底):全面复习课内篇目和相关知识;二、分专题复习(4月初——4月底);三、模拟冲刺(5月初——6月);四、梳理调整(考前一周)。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十一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三、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投影邓小平爷爷的照片)。

师:大家看看这照片上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师: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师: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卓越贡献。他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提出者。他一生为我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临终前,还再三叮嘱,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

师: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生齐说:邓小平爷爷)。

(投影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解题:

(1)师:“永生”是什么意思?

(2)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扬,并把重要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澳门舷窗震撼爱戴奔流不息波翻浪涌。

a、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

b、齐读生字词。

2、请七位同学分别读七段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给对这七位同学读书的情况做出评价。

3、指导难读的小节:

师:在读书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让大家来帮你。(估计学生对第1、第3小节有困难,重点指导)。

(1)指名读第l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

a、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b、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2)指名读第3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

a、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b、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四)再读课文:

1、自己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看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2、讨论分段情况:(总结归纳段意并板书)。

一(1)飞向大海。

二(2—4)撒向大海。

三(5—7)告别大海。

(五)再读生字,指导易错字。

1、齐读生字,读准字音。

2、师:(重点指导)你觉得哪个字写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舱:舟字旁的一横应该是一提崭:上小下大。

呜:右边是个乌,不是鸟咽:左窄右宽。

悼:右下的十字的竖上短下长超:走字上的短竖上长下短,一撇要长。

3、学生在书p126上的描红。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活动:

理解操。

(二)沟通理解。

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对高尔基有所了解吧?谁先来谈一谈呢?(指名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语文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探究性准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出示儿子的图片)(板书:和他的儿子)。(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如果你觉得读一遍不够,可以多读几遍。如果你有困难,你还可以跟你的同桌一起商量商量。

学生自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读完后指名答。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巧妙的教学设计能体现清晰的教学思路。

(三)实读,读出愿意。

对,儿子去看望父亲时,种下了花,(板书:种花)儿子走了,父亲高尔基看到儿子栽下的鲜花盛开了非常高兴,于是,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板书:写信)在信中,高尔基把儿子栽下的鲜花称做什么?(美好的东西)是啊,高尔基在信中说,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课文的4~5自然段就写了春天鲜花盛开时的情景,你能读好它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指名学生朗读,读后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评价:

(1)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朗读时眼前出现了春天鲜花盛开的迷人景象)(2)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象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读了这句话,不但能体会到高尔基很高兴,而且我们还读懂了儿子对父亲的关爱。)。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这鲜花盛开时的美好情景。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带动第4、5自然段的教学,从中体会到那些花的美,感受到它们的确是美好的东西,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中深深地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

(四)创读,读出新意。

瞧,傍晚时分,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出示鲜花的图片)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些盛开的鲜花多象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同学们,儿子在岛上种下了花,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内容想想,假如你就是儿子,此时你会说些什么?你可以先自己在心里练习说一说。

指名说。

小结:是呀,儿子留下的不仅仅是鲜花,还留下了对爸爸的一份浓浓的情意,留下了一份深深的祝福。

[设计意图]设计这次创读,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的体验。

(五)实读,读懂原意。

高尔基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请同学们认真读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这封信,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读完后跟学习小组里的伙伴交流交流。

重点指导:“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自己也是快乐的。)。

师指导:是啊,儿子留给了高尔基鲜花,高尔基很高兴,儿子也很高兴;这样的体验,你有过吗?(指名两个学生说)。

是啊,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是多么愉快啊!)到了那个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会需要你,这就是“给”永远比“拿”愉快(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小结:这是一封简单的信,却意味深长,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好好地来朗读这封信。

[设计意图]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载体。在这过程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就显得尤为要。这样的实读设计,通过学生谈自己理解的句子含义,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六)创读,读出新意。

请你把这封回信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练说、练写,将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营造了情感。这种这次创读的处理,使得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不仅给高尔基留下了美好的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快乐,不单半日属于当初在岛上栽花的高尔基的儿子,也不仅仅属于高尔基,每个知道这个故事的人都应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并且也由此深深体会到:给别人快乐,自己就会更快乐!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十二

教学内容:

一次有意义的体育比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记叙一项活动的经过,注意语句完整通顺。

2、懂得写好一项活动首先要自己参加过这项活动,并且在活动中留意观察这事物,从而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活动经过写完整写清楚,难点是指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活动经过写具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谈谈你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或一种游戏谈谈在这项活动、游戏中让你影响最深的地方。

二、审题。

看课题,这次习作规定了我们怎样的写作范围?这个课题是不是作文题目?(只是写作范围,题目待内容确定后再定。)。

三、写作思考:

1、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学习第一自然段(要求有条理地记叙一项体育活动或游戏。注意语句完整、通顺。)。

2、写好一项活动,有什么条件?学习第二自然段(亲自参加,留意观察)。

3、习作时,要注意什么?

1)、要把活动过程分解成几个步骤?

2)、写清每一步同学们怎样活动,自己是怎样参加的?(抓住活动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

四、选材定题,拟好提纲。

同学们,我们活动开始经过(分几步)?结果如何?

五、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六、写完作文后,自己修改,在小组里互相修改。

(习作讲评)。

教学内容:点评本次习作优缺点。

教学目标:

1、学生是否有条理地记叙一项活动的经过,语句是否完整通顺。

2、自己是否参加过这项活动,在活动中是否留意观察这事物,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否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活动经过写完整写清楚,难点是指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活动经过写具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学生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三、教师点评本次习作。

1、肯定优点:

2、指出不足: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1、学生:

2、学生:

3、学生:

四、小组讲评。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3、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

4、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五。修改习作。

1、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

2、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十三

1、认识2个新单词,读好课文。

2、理解文中的叙述顺序,想象文中描述的场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与可爱。

3、体验作者表达的感受,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孩子们,你们见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的特点?(清澈,细细的水,顺着山势流淌),这节课老师会带领大家领略珍珠泉的美。

第二,举例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

(一)老师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并阅读。

(1)自由阅读,将文章分成小节。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第二段(2—4个自然段)。

第3款(自然第5—6款)。

(2)指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

第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的?

(2)读第二段。

2、泉水有什么特点?(青、暗、清),你能说出哪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句型?(并行)。

3、泉水是怎么出来的?"扑哧一笑。"这是关于泉水写的什么?(人)。

4、讨论:这个泉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四段中的这句话在这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3)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我洒了多少珍珠!”你什么意思?

第五,总结拓展。

第六,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场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美景中。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十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即1――9年级应达到的语文总目标。分五个方面: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倏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三)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国内外大事,就共同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后,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

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9、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0、课前一分钟演讲。

11、认真组织采访调查,以乡土风情、民俗为主题。

12、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

13、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14、每期完成一篇小论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15、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16、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了怎样的服装。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相关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

1、出示“雷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2、师:雷鸟与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更迭,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3、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等方式检查。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师配乐读第一段文字。

2、师:喜欢这白雪世界吗?

3、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二段。

1、渡: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读。

3、反馈。重点体会第四句“……又清凉,又香甜……”

二、学习3—7段。

1、过渡: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生自读——反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练习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生再次表演。

三、学习8——9段。

1、过渡: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听录音)。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10——14段。

4、生反馈。

5、师小结。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自读15——25自然段。思考:春天到了,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反馈。

3、小组活动:配合读15——25段或试演此情景。

4、师小结。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一)。

冬:白色大衣。

春:白色带有棕色斑点的大衣。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简短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1.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知道,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应联系生活,扎根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把课堂内外的知识加以整合,取得应有的成绩。

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目标:

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在现代文上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文言文上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够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目标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倏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三)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大部分男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增强,如王亚斌同学,头脑非常活跃,数理化解题能力很强,但对语文学习一直提不起劲儿。经过半年时间的`引导、辅导,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测试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全班成绩比刚进九年级时大有进步。期末文化素质检测,我班总平均分居11个班第一,优秀率达38﹪,合格率100﹪。

但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四周,共计7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有时阶段测试与县、区的模拟测试还要占用课时。二是预计到学生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a、我不想读书了,搞不搞好复习无所谓;b、我基础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弃算了;c、我的语文在小学没学好,也一直没兴趣,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我喜欢的数学题等。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势必会使他们本身学不好,甚至会波及周围的同学,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后段复习还要注意培优工作。我班男同学偏科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时应多关注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与复习方法,针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一一攻破,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全册内容仍分为六大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及课文后面的“补白”。全册共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1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为主,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导读:本册推荐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及泰戈尔的诗歌。

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