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38:29 页码:13
最新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精选13篇)
2023-11-12 21:38:29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能力。总结部分是对整个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专家为您推荐的相关书籍,供参考。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一

20xx(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20xx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二

高鹏禄同志作为一名遵化市职教中心教师及班主任,他克服家庭困难,勇于担当,彰显了一名班主任教师的担当。

从接到封校通知第一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人,义无反顾搬着行李住到了学校,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值班,从第一节课到下午第八节课、晚自习全程陪同学生们在一起,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已经晚上9点多了。学生在校封控期间,他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状态,针对本班学生出现的问题,每天及时召开班会,做好心理疏导,稳定学生情绪。在巡查宿舍时了解到有位学生得了甲沟炎,他立刻回到办公室将自己平时准备的消毒药水和指甲刀送给学生,并且亲自为该生消毒,修剪指甲,他切实做到教师职责,关爱关心每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在做好班级管理的同时,还担任着机电专业钳工专业课的网课教学任务,他针对学生上网课容易枯燥无味的弊端,他精心备课,收集资料,优化上课内容,力争每一节课都生动形象,让学生对上课内容充满兴趣。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芳香,高鹏禄老师身处校园抗疫一线,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立足本职,竭尽全力助力校园防疫“攻坚战”。始终相信胜利属于我们,胜利的号角终将吹响。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三

12岁的雨来在芦花村生活,他的游泳技术高。

雨来在夜校中学到了爱国的教育。

一天,鬼子来“扫荡”了,民兵都要去区上集合并要妈妈告诉他舅舅。第二天。妈妈和爸爸都不在家,雨来掩护李大叔,然后,就往后院去了,但被鬼子捉住了。

日本鬼子软硬兼施地对待雨来,但雨来宁死不屈,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处。鬼子气要得雨来枪毙。

枪声响了,全村人都很惋惜雨来。

但雨来在未开枪之前跳下水里逃走了。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四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许许多多抗疫英雄,如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辛劳的方舱医院建设者、勇往无前的军人、忙碌的社区工作者、风雨兼程的外卖骑手……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捍卫着无数的`生命,心无旁骛地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

检测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明确部门内各岗位的职责,协调部门内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部门职能的履行。作为综合管理部部长,如何立足岗位建功?从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中,我学到了“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

疫情期间,专家院士们在危急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关键性的决定,在疫情阻击战中力挽狂澜,这既是担当也是能力。在岗位上,想要有担当有作为,就必须具备真功夫和真本领。综合管理部职能涉及方方面面,想要立足岗位建功,首先必须精学本职业务,广学各科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打造过硬的“金刚钻”,另外要勤于思考,思考带来思想,有思想就会有担当的力量。其次,要将思想付诸实践,不断总结和改进,勇于担当的落脚点始终是在行动中,要敢于创新、敢于作为,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直面矛盾,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岗位赋予责任,责任赋予成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每一环都很重要,平凡岗位也是抗疫英雄。检测公司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在检测公司发展关键期,全体员工应团结一心,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共同奋斗。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五

__,52岁,1999年从部队退役后,担任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专职消防队队长。

19年来,他始终以军人的韧劲和毅力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公司连续19年未发生火灾事故。

1999年,__到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后,主动请缨负责筹建公司专职消防队。受领任务后,他一有时间就到当地消防部门跟班见学,每天抽出至少3个小时学习消防业务知识,半年不到就整理出4大本读书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专职消防队很快就成为了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敢打敢拼的优秀队伍,他自己也从消防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队里每次来了新同志,第一课就是学习刘队的笔记,这些快被翻烂的本子是队里的宝贝,是我们战斗精神的传承!”队员们如是说道。

在2000年至2010年的时间里,三河市燕郊镇尚未组建专业消防队伍,__带领队员们主动担负起燕郊镇的灭火救援工作,累计出警1529次,营救被困群众462人,保护财产价值8500余万元。

2010年4月3日,燕郊镇一火锅店发生火灾,__带队到达火场后,只身冲进火海,将液化气罐抱出,避免了一场爆炸事故的发生,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带训练上,__的要求近乎“苛刻”,制定了详细的训练和学习计划,坚持用专业消防救援人员的标准来锤炼队伍,部队的实战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先后8次被评为全省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先进个人,所在专职队8次被评为全省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专职队、全省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先进单位。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六

近日,新型肺炎疫情每日增长的确诊人数和,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阻击战”不单是一道如何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答题,更是一套加强组织领导、严明工作作风、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综合性试卷。

聚焦党建,加强基层组织领导,以党建引领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疫情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是党的工作基础,抗击疫情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在这场阻击战中每个党组织都是一个堡垒,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飘扬。要压实压紧责任,运用各级党组织工作优势,把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层党组织要坚决站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党员干部要在党组织引领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找准站位、立足岗位,冲锋在前,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聚焦作风,严明干部工作纪律,以实绩识别干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战“疫”既是一块“磨刀石”,历练了党员干部的能力,也是一块“试金石”,检验出了干部的工作作风。疫情防控开始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和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但同时,多地纪检部门也密集通报问责了作风不实、履职不力和严重失职的党员干部。例如,武汉市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违规发放口罩问题、湖北红十字会有关领导和干部失职失责事件,还有黄冈“一问三不知”的卫健委主任等,都是工作作风不实、不硬的典型表现。还有近期基层干部吐槽“走访花了6小时,填表却要2小时”的形式主义抗疫,都是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敌。疫情当前,中组部明确指出对于纪律意识淡化、工作作风不严不实、行动虚化弱化、推诿扯皮以及触碰法纪“红线”的干部要坚决严肃问责处理。打硬仗必须要有硬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领头雁、顶梁柱的角色意识,加强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勇挑重担、敢于作为,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铁的纪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聚焦民生,解决百姓生活困难,以民生稳定“民心”。“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考虑到病毒传播的特点和速度,为尽快打赢疫情阻击战,老百姓纷纷自觉居家隔离,“宅”在家里过春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集中精力严格防控疫情时,依然要记着守护老百姓的“菜篮子”,尽可能降低疫情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要切实考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基本生活物资,尤其是粮油米面肉及蔬菜的供应,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暖心地“宅”在家里防控疫情。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工作中要切实做到隔离不割爱,及时掌握村社区每户老百姓的家庭基本情况,在隔离期间,对于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及其他生活有困难的家庭根据实际需要及时给予帮助。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稳民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民生”难题,打赢抗击疫情的硬仗。

“时代是出题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0年来中华民族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答出了一份又一份优秀的答卷,相信这次我们必将不负众望,答好这份阻击疫情的“综合卷”,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七

xxx,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2020年1月28日23时50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十几天的`xxx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据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蒋医生就主动请缨上一线,成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因为单位只有一名专职司机,蒋医生还自愿担任兼职司机,和同事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各高速路口设卡点、大型商场等进行防疫指导。从1月15日到28日,蒋医生没有申请过休息,在28日下乡完成消杀工作后,倒在家中。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八

芝罘医院外三科医生单浩鹏,每天早晨6点就到达采样点,为了保持防护服的防护效果,穿戴好防护服后就不再喝水,争分夺秒地进行采样工作,每采完一人就要重复一次手消,寒风一吹,手都被冻麻木了,而这样简单的动作每天要重复数千次。

为了做到核酸检测全覆盖,单浩鹏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进行上门核酸采样,一天下来自己都记不清爬了多少层楼。

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单浩鹏每天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中午与其他工作人员轮流吃饭时,他也是匆忙扒上几口,就继续上阵。他坦言:“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疫情面前,我们应该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份职责与担当。”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九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一场人间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承受了莫大的痛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所幸的是,我们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于这场灾难,地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动人事迹,这些事迹让我潸然泪下,让我激情澎湃,激励我奋勇前进。我时常被这些平凡人的英雄事迹感动着,被他们的精神感动着。如果要我用什么字眼来表达这种感受,那就是:

4个小时,他用双手刨出同学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面对巨大的灾难,埋在废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

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始终守护在垮塌的教学楼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武警用手扒开废墟。直到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聂晓燕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自救,势在必行。入夜,几十人相互扶持着挤在一座小山顶的小块平地上,两位导游和驾驶员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牵挂。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

就让我们永远为这些事迹感动和激励着,偕起手来,化悲痛为力量,为了祖国更加强大,为了人民更加幸福,为了世界更加美丽,贡献我们的热血和力量吧!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十

卢驰文老师所在的街道为做好防控工作,在4月5日招聘志愿者,志愿者服务队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居委每天共同做好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上门垃圾收集、小区巡逻、物资派送等。卢老师运用上网课的空隙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第一次任务是当日到小区公寓楼住户门口收集垃圾,并把垃圾放在公寓楼下指定的地点,不停来回上下楼梯是一次次的体力的消耗。但为了保证居民们足不出户,减少居民流动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志愿者始终秉持着使命必达的信念。

第二天他又再次上岗,到居民住户门口分发与收回抗原检测自测试剂。一次次爬楼和一次次折返是卢老师积极做志愿的决心,也是他对这个城市抗疫必胜、一切都早日恢复正常的希望。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十一

3月1日早上10点,刚到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的周朝辉和周海文,给理发工具和座椅喷了一遍消毒液,为当天的志愿理发做准备。

“你有什么需求,是要剪短一些还是留长一些?”每次理发前,周朝辉和周海文都会这样问。周朝辉说:“虽然是在疫情期间,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会尽量满足不同人对发型的需求。”

周朝辉今年41岁,周海文今年33岁,两人来自湖北赤壁,都是武汉渼树理发店的理发师。2月14日,周朝辉看到同济医院招募志愿理发师的公告后,马上报了名。“我想为武汉疫情防控尽自己一份力。”周朝辉说,他随后在理发师的工作群里发起号召,周海文看到信息后也报了名。

周朝辉和周海文第一次出门当理发志愿者就是服务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由于要近距离接触,他们坦言当时有些紧张。但随着防护认知提高,两人的心态也平稳起来。“我们每次出门都会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服务对象。”周朝辉说,如果去医院,他们还要戴好护目镜。

只要抗击疫情前线的人需要理发,周朝辉和周海文都会开车前往,提前一天预约好之后,他们会在早上7时50分左右出门。每次给一个人理发大概要10到15分钟,为女性理发需要更长时间。一天下来,周朝辉和周海文平均要服务60个人,回到住处往往已经晚上八点。摘下护目镜和口罩后,他们的脸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勒痕。

2月29日,许久没回家的周朝辉收到了9岁儿子的一封信:“我们能保护好自己,你只用保护好自己就行了,不管多少天,我们在家都会很开心……”看完信,周朝辉哭了:“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抗击疫情一线的人群,为了家人的安全,我们一直在外面住。”

“疫情只要不结束,我们就不收费。”周朝辉说,抗击疫情一线的人更辛苦,能为抗击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觉得很有意义。周海文说:“等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好好去吃一顿火锅。”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十二

在新冠疫情危重症患者治疗当中,关口前移,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可以减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汉的重症医院里就有这样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队,冒着风险与死神赛跑,一次次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麻醉医生。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支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17个重症病区。来自同济医院和各医疗队的18名麻醉医生混编成一支插管小分队,两人一组,24小时三班倒。

病床上的新冠疫情患者60岁,有心脏病,几天来在高流量吸氧的条件下,氧饱和度还始终处于低位,如果短期内得不到改善,就会因为缺氧造成多器官损害。

待麻药起效后,王晶晶摘去患者的吸氧面罩,此刻,患者只能靠体内储备的氧气维持循环,她必须要在30秒内将一根导管从患者口腔插入气道。

平时这样的插管动作王晶晶已做过几千次,但此刻,防护服、手套减缓了她的动作,眼罩、头罩模糊了视线。

精准快速,几乎在同一时间,护士在导管近端接上呼吸机,患者的氧饱和度迅速提升至100%。监测仪器上的数据变化和声音提示,插管成功。这次操作她们用了不到20秒。

王晶晶是个85后,她总说自己是个迟到的战士。春节前因为曾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位新冠疫情疑似患者,进行了14天的隔离。所幸,最终核酸检测为阴性。还在隔离期时,王晶晶就发出了请战书。

随着危重症患者治疗关口的前移,这些天让王晶晶高兴的是,有更多的病人可以拔管,脱离呼吸机的'辅助。

身边的英雄事迹汇总篇十三

29岁的xxx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岁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

当天,xxx刚下夜班,交接班后准备回家,临时接到任务,便通知丈夫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xxx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有做防护,没想到还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发起高烧,经检查,发现肺部ct磨玻璃影改变,高度疑似,便在协和江北医院隔离治疗。曾与丈夫商量康复后一起上一线。“刚开始病情比较平稳,我们还商量,等她好了,我俩一起上一线。”xxx的.丈夫、武汉市普爱医院骨科医生吴石磊哽咽着说。2月7日半夜,xxx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骤停,医院连夜组织抢救,命虽然保住,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专家组决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马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icu,xxx病情、血压波动大,各大医院专家都在为其想办法。无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抢救无效离世。夏医生,一路走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