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云南印象范本(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0:41:37 页码:11
云南印象范本(精选19篇)
2023-11-11 20:41:37    小编:ZTFB

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喜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还需要关注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确保文章的流畅性。总结是人们对自己一生经历和成长的概括和反思,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摘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云南印象范本篇一

童年是金色的,也是美丽的,而我对童年的印象全在那屋后的菜园里。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坚实的篱笆、飘香的花丛,也不必说蝴蝶在菜田中翩翩起舞,鸟儿在树枝上唱歌,单是园门前老桃树的周围就有无限趣味。苍蝇们在这里乱窜,蚱蜢在这里跳跃,有时还能吃到新鲜的桃子。

每当桃子快要成熟时,苍蝇总会第一个钻在树枝中,品尝还未成熟的青桃。我便总是拿起塑料瓶和瓶盖抓苍蝇。我悄悄地把手移到吸在青桃上的苍蝇,然后“啪嗒”一声把它罩住。苍蝇顿时乱了手脚,在里面不断地发出嗡嗡声,像是在给同伴发出求救信号,偷袭成功,我不禁洋洋得意,可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我又轻轻地把苍蝇撮在手心里,放进塑料瓶,这时我还会放上一根烟嘴,瓶里立刻起了大雾,可苍蝇还是一个劲地反抗着,看到这,我的心里总是乐开了花。

盛夏,阳光炙烤着大地,人们都躲在家里休息,狗儿在树下乘凉,就连蝉也停止了歌唱,整个世界顿时变得静悄悄的,只有我在桃树下用竹竿打桃子吃。随着竹竿挥打的声音,整个老桃树微颤了一下,树叶儿掀起一阵波澜,接着,沉重而响亮的撞击声使我兴奋起来,我捡起地上的桃子,也来不及洗,张口就吃,炎热瞬间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阵阵清凉。老桃树的桃子虽然没有买的甜美多汁,却有一股特殊的香气。

老桃树不仅是我童年的乐园,更是见证了我的成长,使我的童年丰富多彩,正因为这些,老桃树才成了我对童年的印象。

云南印象范本篇二

给人的第一或许是一个人的气场和气质吧?看了看一直很关注的小学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女生的空间照。感慨又来了。

昨天去爷爷那边的时候,一个小时候见面的一个姐姐终于又见面了。那个时候我们还都很小,我也忘了究竟是哪个时候了,但是他们的非常深,他们还在对当初的我们侃侃而谈,但是我早就忘了当初的我们是怎样的,或许当初太小,记忆还太浅吧。

我唯一记得的不过就是当初我们两个出去外面逛,结果迷路了,让得家里人着急的要死,最后是让一辆车带我们回家的。我们当时也没有钱。哈哈哈。

转眼间,她也到了该嫁的年龄了。

我进去房间的时候,开始说话聊天。那个小时候见面的姐姐说:你应该是比较会说话的人吧。我捂着脸说算吗?我可以反对?她说要我自己说我是一个会说的人不,他才肯定啊,反正我给他的第一就是应该口才很好。我在那里说:好吧,我算是一个最不会说话的人了吧。他说是吗?但是感觉我在说话的时候好镇定啊。

最近的我总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傲娇,是不是太任性,是不是太浮躁了。突然有个人说我镇定,真的挺开心的,但是我自己清楚,我还不是那个镇定的人。他的妹妹说应该是和他们比较熟悉了吧。我笑笑不说话。

其实我想应该是还陌生,所以我才说话的时候故意让自己镇定吧,虽然我没有故意让自己镇定,但是我想。如果渐渐地熟悉了,就不会觉得我镇定够了吧。毕竟,渐渐地熟悉,我也会产生依赖,渐渐地,主见就会越来越少。

感觉终究的,还是我自己了解自己。还是我自己了解我自己的那些短处。

朋友的说说这样写:一个完美的人开始变得完美,往往是从他发觉自己不完美的时候开始的。今天突然看到这样的一句安慰的话,感觉,我最近受到的打击都值得了。

云南印象范本篇三

记得小时候快清明时,我总是缠着外婆,让她给我做青团吃,外婆也是满脸溺爱的对我说:“乖囡囡,马上给你做!”

外婆先拿了一个自己亲手编的一个竹篮子,再戴上个竹子做的斗笠,走向田里,熟练地抓起一株艾草,毫不费力地拔了起来,轻轻地放进竹篮子里……就这样,篮子里便堆满了艾草。外婆回到家后,用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打开了水龙头,仔仔细细地将每一片叶子都清洗干净,放在一个石臼里,接着拿起一个石头做的棒子,将艾草全部捣成泥,然后用纱布包起来,用力挤压它,挤出来的汁水,便是艾草的“精华”。

接着,外婆拿出一盒糯米粉,倒在一个碗里,再将艾草汁分次倒入糯米粉中,直到它能形成一个小团子,切成小块,最后,在里面包入提前做好的芝麻馅、豆沙馅,放入大锅中蒸,就大功告成了!

可毕竟这是幼年的事了,不过记忆深处的青团在我心中的重量难以磨灭,沿途走来,时光深处的别样风景美如画,一幅幅交织得错落有致,每一幕,每一刻都值得细细咀嚼,品味其中的平凡与感动,在以后的未来里,放下对价值的执着,专注于自己的梦!

云南印象范本篇四

说起泰国,很多人都会想到:大象、人妖、佛教等很多东西,然而真正去过泰国的人感受到的可不止这些,我就有切身体会。

来到泰国第一感觉就是热,这种热就像《俗世奇人》中酒婆喝的酒,就一股冲劲,不过就因为那股冲劲,足以让一个体制极好的人中暑(说的就是作者本人),更何况这股冲劲还是持久的,就好像你不开空调就要把你蒸发掉。在泰国11月~2月是凉季,可以说是泰国最凉快的日子了,但依然是烈日炎炎,我真想知道泰国人是怎么扛过长达两个月的热季,在我眼里那可是地狱般的生活,不过能在如此炎热的地带生活,可能他们是习惯了吧。

正是因为这里热,所以许多不习惯冷天气的亚热带地区的人都来到了这里,也包括中国,经常会有很多中国人去泰国旅游。然而这次来的中国人可不是只能用很多来形容了,在我里,每到一个地方,看见的中国人不是用一两个来形容,而是成群结队或者黑压压一片来形容,换个说法就是一路上你是看不到泰国人的,即使有也会被淹没。

当然泰国的服务业为了能更多的从中国人身上获得经济利益,这也导致了在曼谷,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里,都可以听见中国话,至少在我的里,中国人是可以直接用中国话与泰国人交流的。

泰国的餐饮业也为了应对中国游客的口味,开设了很多中国餐厅,但泰国人喜欢吃甜的东西,什么东西都是甜的,中国菜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口味偏咸的我来说,吃太多就有点反胃,幸好时间不长,要不然你我一次性得瘦十斤。

作为泰国旅游业及服务业的一部分,人妖们为了多赚钱也发奋工作。在走上暹罗公主号上的时候,我嗅到了一股可怕的杀气,但这种杀气,这股杀气是从人妖身上散发出来的,她们看我们的眼神有点像看着一张张钞票上船的,直觉告诉我的消息让我毛骨悚然。看完人妖表演后是拍纪念照的时间,我并没有打算那么做,但就在这是,一个人妖把我硬拉起来拍照,虽然照片上的我看起来很自然,但实际心里就像被敲击后的锣,在不停地颤抖。

后来我发现,在许多像人妖表演这样的场所、景点,并没有太多的泰国游客的影子,往往能看到的泰国人,都是在忙碌的身影。导游说泰国人喜欢去享受生活,甚至工作半个月赚的钱,马上就去休息和享受生活,但为什么这些享受生活的地方都没有他们的影子呢?或许泰国人都是工作狂,也有可能是他们享受生活的方式与我们不同。

这些就是我中的泰国,一个让我不适应但却带来快乐的国家,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异国风情吧。

云南印象范本篇五

今年暑假我跟随父母来到了成都。说起昔日的成都,人们一定会想到建造都江堰的李冰父子,武候祠里的刘备,还有智慧高于万人的诸葛亮。

成都,虽然没有北京的帝王之气和上海的珠宝之光,但却拥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先说衣,成都有闻名于世界的蜀锦。再说食,成都小吃品种繁多,从各种小吃到川菜宴席;从凉菜到热饮;从煎炸到蒸烤,花色品种琳琅满目,甜咸酸辣各味俱全。成都小吃不仅包括各种糕饼和羹汤,还包括一些肉类食品,如“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棒棒鸡”、“怪味兔”、“老妈兔头”等等。茶更是成都的一绝,没事儿去茶馆坐坐,先不说品茶,单是那盖碗茶具,竹编桌椅便让人有一种清爽的感觉。在随处可见的茶馆里,不仅可以品茶,还可以听评书、川剧。说完了吃,该谈谈住了,一走进成都,就会望见一片片的油菜花,而掩映在绿竹中的院落,则像一顶顶绿色的帐篷。道路两旁的绿树交合在一起,像一条条碧绿的隧道。这儿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插一根扁担也会发芽,所以这儿的花便也格外艳丽繁密,显然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真是一种享受。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成都的。

一些印象读后感。

云南印象范本篇六

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通晓七十二般变化。

上至天堂,下至地狱。

无人能敌,所向披靡。

是恶如仇,心性善良。

你为兄弟两肋插刀。

你一生无怨无悔。

做事尽心尽力。

陪多少人走过青春。

又带多少人走出寂寞。

不管怎样。

你都是我眼中的英雄。

——赠给六小龄童爷爷。

云南印象范本篇七

吃过午饭,姥姥决定带我去捉蝴蝶。因为她知道,我最喜欢蝴蝶了。我们翻过后山,来到了一片苜蓿地,紫色的小花零零星星地散落在“绿地毯”上,黑白相间的老牛,在悠闲地吃着草。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飞舞着,有的采花粉,有的和小伙伴们玩耍,还有的就地休息。突然,一只身穿金色衣裳的蝴蝶从我眼前飞过。我瞬间盯上了它,终于,它落到了一朵苜蓿花上,我蹑手蹑脚地迈过高高的花,轻轻地脱下上衣,纵身一跃,扑了上去,可那蝴蝶用它轻盈的身体躲过了我地捕捉。我失望极了,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站了起来。“咝——”一阵细小的声音从草丛里传了出来,我低头一看,蛇!我顿时脸色苍白,扔了衣服,一溜烟地跑回了家。不一会儿,姥姥拎着蛇和我的衣服回来了,她亲切地说:“孩子,这里是平原地带,只有草蛇,是没有毒蛇的。”听了姥姥的话,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这时,我想到了同班同学翟爽曾经被草蛇咬过,没有中毒。

这就是我的童年趣事,小伙伴们,你们也来分享一下吧!

云南印象范本篇八

在我看来就是某个人某种事物在心里走过的痕迹。有时候完美的第一会给你在别人心中的好感度加分但若第一不是那么好则就相反。第一就是一个人们评判的标准。

但有时候,情况并不都是这样。

初次见他,是在拥挤的菜市场,只见他因为几角钱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我在心里默默地想:这种人在生活中绝对是一个铁公鸡,一毛不拔,还喜欢斤斤计较。总之,他给我的第一有些糟糕。

第二次见面,是在一条街道上,他正在默默、认真的扫着地,身上穿的小马甲让我明白了些什么。或许对于他这种职业来说,生活上会有些许的拮据。那天,在菜市场上看到的那一幕,仿佛都有了合理的理由去解释。

很久没有见,我已经把他渐渐淡忘了。直到那一次,街上照例有一些残疾人在卖唱。可是,大部分人没有理睬,甚至还带着轻视、厌恶、鄙夷的目光从他们身边经过。是他,是那个清洁工,向残疾人走去,往他前面的碗里投了一张皱巴巴的20元。

他还是在我第一中的那个人吗?不,完全不是。此时的他,变得慷慨,大方。颠覆了他在我心中一毛不拔的形象。有爱心,有同情心,或许,那20元钱是他的伙食费,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给了那位残疾人。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所以,我们看人的眼光,不能单单只凭,要深入了解,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本质,因为中的或许并不全面。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云南印象范本篇九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乞丐:他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脸上到处都是黑黑的一片非常不干净,我看他都是冷眼相待。不过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他不好的印象。

有一个深夜,屋外静悄悄的,我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屋内非常平静,可屋外却不同。看是平静的小路旁,一个身影正缓缓的移动着,手上抱着一块东西,走到路旁,就往坑里扔下,发出一声巨响。然后又再重复着,直到天上渐渐泛起白光,这时,农民都出来干活了。那个黑影也不见了。

第2天、3天、4天都没有人发现这个秘密(因为村民没事都不到这条路来的)。知道一个村民走错了路才发现这个秘密。那个“乞丐”也来了,他道出了事情的缘由是他一人把这条路修好的。

从此,我看他的眼神也变啦:从冷眼相待到热情似火,他也在村里住下了。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

“叽叽喳喳”的声音响起来了,人潮开始涌动。这栋高大的青色建筑开始生动起来。

人影倒映在窗上,楼道,走廊,办公室,“嗒嗒”的脚步声和嬉笑声不绝于耳。背着书包,下了楼,在明亮显眼的白色灯光下,与小伙伴分了手,走向那片姜黄色的剪影。在喧闹中,我可以听到我“砰砰砰”的心跳声。

“是1号车,是1号车……”在心里,我将这个号码念了数遍,那红色的圆号码牌,我一直寻找着。5号,7号,4号……啊,1号车!我的心一下子踏实了。踏上校车,熟悉的环境,让我的心平静下来了。这是坐公交车的感觉呢。坐下后,好奇心的驱使,让我不由的四处张望。

后排的学长学姐们谈天说地,欢畅的很,几个与我一样的七年级新生也都打探着,吹着空调风,很是惬意。汽笛响起,要出发啦!几辆校车一同前进,驶出校园,开在前头那条小道上,远远望去,学校依旧灯火通明,初三的学长学姐们仍在奋斗。绿树过去,是那排熟悉的灯,熟悉的大路,那是通往家的大路啊。

一切都是熟悉的,只是这夜色让我感到与平时有所不同。当路边的孩子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校车时,我也打量着他们。灯光、月光、洒在路上,与树影叠在一块儿。内心,是欣喜的。

途经小学旁那条文具街,已是近九点了,仍有学生在买文具,那一家家店铺,是小学时最为美好的回忆了吧……梧桐叶被风吹得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多么美妙的小夜曲啊,家就要到了。

下了车,站在家的路口,目送着校车远去,那抹姜黄色的身影留在了脑海中。熟悉的路,不熟悉的记忆。姜黄色的印象,是家,这样的第一次,挺好的。

我转身走去。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一

一、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于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文化的交流传播让我们看到了其他地区的不同面。对于非洲,以前人们总是认为那时片广袤神秘的大陆,对它的了解却非常少,甚至对非洲产生一些刻板印象,但是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非洲,在众多群体中,我选择了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来分析社会文化视角下的非洲。

二、关键词:经济文化地理制度社会生活。

三、正文: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印象,很多人对于非洲的第一印象是贫穷、落后,这些印象来自于平时所看的新闻书报中,还有在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非洲印象,比如在讲到世界饥饿问题的时候,老师的ppt上总是会有几张非洲的配图,所以给我们留下了非洲贫穷的印象。还有一些人只是感觉非洲一直都是贫穷落后的,但是至于这个印象从何而来也想不起来了,只要提起非洲,脑子中就立刻想到了穷,这可能是在社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印象。还有一些人对非洲的经济印象来自于另一个方面,就是可以去非洲发家致富,很多东南沿海的大学生都提及了这个印象,产生这个印象的原因有三,第一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受商业氛围的影响,对于一个地方总是会首先关注到那里的物产资源,所以对于非洲,这些学生也很自然地联系到当地的石油、矿产资源等。第二是家里有亲戚去了那边并且富了起来,这说明中国与非洲的经济交流越来越紧密,很多中国人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致富,这种经济交流也影响着中非的下一代,第三是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的,比如有位同学提到了《温州两家人》这部剧,里面可能有相关去非洲找油田的剧情,由此也可以看出影视作品对非洲的宣传越来越正面,让更多人正确地去认识非洲,通过访问来看,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受到了这种正面的引导。

其次是文化艺术方面的印象,一些同学提到了非洲的音乐和舞蹈,节奏感强,这种印象来自于他们平时在学校里与一些非洲学生的接触,一起合作表演,感受到了非洲同学身上那种像是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还有一些同学并不是与非洲同学接触而产生的印象,是他们喜欢音乐,比如在r&b中有很多黑人音乐的元素,当代大学生在非洲的音乐和舞蹈中认识了一个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非洲。

自然地理方面,一些同学对非洲的印象是神秘、广阔、动物多,这些印象可能来自于央视的一个节目《动物世界》,里面展示了非洲野生动物和它们栖息的原始森林与草原,让人们从非洲的动物世界中感受到非洲的野性、狂野。同时有些同学说起非洲,首先想到了纪录片,说明关于非洲的纪录片还是很多的,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人们在纪录片里又获得一些非洲神秘广阔的印象。在气候等方面,很多人对于非洲的印象是炎热,形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一些学生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并不熟悉,用一种以偏概全的方法来想象非洲的气候,一般说炎热的人都是联想到了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还有制度方面,一些学生提到了非洲酋长。与非洲的贫穷落后的印象相反,酋长给人感觉特别富有、地位高,并且神秘莫测,脑海中的酋长形象是身上带着羽毛,面上抹着油彩的人,这也体现出当代大学对非洲的政治制度并不十分了解,对于非洲国家的权力机构的认识还是片面的。现在,在许多非洲国家里,实际上存在着两套权力机构:一套是现代国家的管理机关,从中央到地方分别由总统、省长、县长、乡长等官员实施管理;另一套则是传统权力系统,主要在存在酋长领地的广阔的农村,实行酋长制度,这就是“非洲特色”。

最后使社会生活,关于这个方面,很多人对非洲的印象都是不好的印象,比如混乱、危险,一些人说到原因时,都说没去过,但是凭自己感觉,就觉得对那里的印象很差,这些印象可能来自战争,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还有一些人是通过和一些非洲人接触后产生的印象,可能因为一些非洲人做了坏事,就定义了整个非洲群体都是不友善、危险的存在,这种印象的产生来自于偏见,虽然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会以一种理智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但是仍存在一些人坚持着自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不愿意去深入了解。除了混乱、危险外,还有的人认为非洲是个男女关系混乱的地方,由此也会联想到一些疾病,比如艾滋病等。许多学生都由非洲联想到了艾滋病,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有关黑人和艾滋病的新闻,非洲艾滋病感染者占全球感染者八成以上。也正是因为这些疾病、宣传,当代大学生对于非洲存在一种恐惧心理,对于非洲的社会生活方面的印象也并不好。

四、总结: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我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印象以及产生印象的原因,在采访了很多大学生之后发现,现在大学生对于非洲的印象更加客观,不再只是集中在不好的方面,非洲很多的优点正在被我们发现,除此之外,很多关于非洲的刻板印象正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能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对非洲的态度,而当代大学生对非洲的态度会影响未来中非两国的交流,所以从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来看,中非未来的交流向一个很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撇除偏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客观的眼光来对待和看待非洲。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二

转眼间来到南阳已经半个月了,每天晚上都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散步,看一些她的风土人情,看一些她的繁华,当然南阳还是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吃。南阳的饭庄可谓真多,走在大街上,你可以随意看到各种各样的饭庄,饺子馆,牛肉汤,味道名家等等,隔不了多远就会有这样的店,当然,一到晚上,这些地方可真是成了”旅游胜地”,各种各样的小汽车一排排的停在路边,人们边吃边大声的说着,这就是爱吃的南阳人。

其次是玩,说起玩,南阳人可真会玩,在我晚上跑步的那一条接,一个牌摊接一个牌摊,有小孩子,有年轻人,有老头子,老太婆,看他们玩的还都挺尽兴,除了牌摊,还有娱乐场所,什么洗脚城啦,什么御足坊啦,还有蹦k啦,电玩城啦,也多的很,只能说南阳人在吃的同时还会享受。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三

我并不出生于海南,却在海南居住了2019年之久,早就把海南当作第二故乡。对于海南,在我的印象中,她就是海边的日出。

椰风海韵。

说起海南,人们多数会想到街道两边高大的椰子树。海口是着名的椰城,大大小小的街道上,椰子树几乎随处可见。由于海南的热带气候,让秀丽挺拔的椰子树成为海口的独特标志。

椰子树树干挺直,褐色,有环状纹。树冠上的叶子成羽毛状,高达15~30m,如同巨人一般高高挺立着,十分坚韧,这也是椰子树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海南盛产椰子,而椰子也早就融入到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中了。夏天人们喝着椰子汁解渴,早上喝早茶或是喝下午茶的时候总要点几屉椰蓉包和几个糯米花生椰蓉糍粑,舒适而又缓慢的生活,对于居住在高度发达的城市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人们喝完椰汁后留下的壳还能制作成海南民间小吃椰子饭。用糯米,带肉的椰子壳,鲜牛奶等做出的椰子饭,椰肉和糯米紧密结合,色泽白净,饭粒晶莹半透明,状如珍珠,硬软相间,脆糕结合,慢品细嚼,椰香浓郁,清甜爽口。

碧海蓝天。

海南是全国第二大宝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度约为1822.8公里,而海口恰恰位于海南岛的北部,面临北部湾和琼州海峡。海南的空气质量也很好,常常能见到晴朗的蓝天,优美的景色往往带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心情,假期的时候,去海滩上感受一下大海的气息也是未尝不可的,蓝蓝的海水蓝蓝的天空,海与天融为一体的宽广,往往能让人感受的心境的开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景致,令人多了几分向往。如果有条件的话,不妨看看海边的日出。东边的鱼肚白愈来愈亮,一丝红晕给大海染上了淡淡的红,仿佛娇羞的小姑娘,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海面不断的变幻颜色,好似遮了面纱的少女,那种美,不可言喻。

诱人小吃。

海南的街边小吃随处可见,都说:“食在广东”,但身为广东人的我却认为海南的小吃堪比广东。大街小巷,小吃遍地是:清补凉,糟粕醋,抱罗粉,萝卜糕,竹筒饭……说得我都有点馋了。但我觉得最具特色的是海口的海南粉。用大米、番茨粉为原料制成米粉,加上老抽、蒜泥、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牛肉丝、炸鱿鱼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片、碎香菜、竹笋及酸菜等辅料,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海南粉就是这样拌制而成。海南粉虽在海南处处可见,但却只在海南独有,所以我认为它是最具特色的小吃。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四

“我们的家,住在天堂,美丽的湖水…….”这首歌想必大家都听过吧!“我们的家”指的是杭州。杭州称为“天堂”完全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杭州那么有名气。

春天的西湖更是美丽的无法说了,小草笑弯了腰,花儿涨红了脸,喘着燕尾服的硝烟子也急匆匆地从南方回到了这春意盎然的春天,好像给西湖增添了活力。瞧!西湖的水,绿的如一块碧绿的大盘子,静的如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蓝的好像世界上有两个蓝天。西湖最美的地方要数白堤了,那边有着桃花和柳树,一棵桃树,一棵柳树,这真是桃红柳绿啊!桃花是那么美丽,每片叶子上都是粉色的,不光颜色美,还带着一些香味呢!有的柳树种在湖的旁边,春风一吹,柳树姑娘又开始梳起那长长地辫子。

西湖的春风很美,夏天也很美啊!夏天的雨是那么柔美,下雨过后,出现了彩虹,那才叫人间天堂啊!七种颜色的光,衬托着西湖,真是锦上添花啊!夏天的西湖最美的地方要数曲院风荷,夏天一到,荷花仙子就得施魔法让荷花慢慢地钻出来了,那荷花像一个翠绿的玉盘,到处翠色欲流。最可爱的要算那青蛙,夜晚,青蛙跳到荷叶上,开始唱他那美妙的“夏天曲”了。夏天的莲蓬也不赖啊!他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生长在荷花上。

秋天,让人欣赏的是桂花了,那一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扑鼻而来。那么清香,那么迷人,使人如醉如痴。桂花树上有一个个白白的小脸。从远处望去,像一座白色的山。秋天的月亮是最圆的了,要看月亮,还得去平湖秋月。那个是看月亮的最佳地方。中秋节,月亮照亮了西湖,月光洒在西湖上,一片淡淡地金色,美丽极了。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秋天,不管在哪儿,树叶总会落,眉飞色舞的落下了,地上都是落叶,一片金黄,使人流连忘返。

冬天下着蒙蒙的雪,此时的你应该去断桥残雪。从远处看,这桥铺上了一层轻纱好像一座断桥,走近一看,才看清楚不是断桥。冬天,小孩子会去西湖边堆雪人。把胡萝卜粘在脸上当鼻子,把水桶放在头上当帽子,多可爱啊!西湖边,最壮观的要数冬泳了,那么冷的天还在河里游泳。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五

今年暑假,我从生活过12年的上海回到家乡――南部。在我以往听大人们说南部怎样怎样,说他们生活、上学。我对南部没什么好感,特别是学校。大人们一直在说以前学校环境脏、乱、差。所以这次回来报考家乡的学校还是挺紧张的。

一回来没多久,我妈就带我去了号称全南部最好的学校――南部东辰国际学校。妈妈带我去思源校区考试,妈妈带我去思源校区参观,我被眼前的学校所震惊到了,大人们在跟老师们说话,而我便偷偷地去思源校区晃荡,我看见了庞大的足球场和篮球场,而且最使我惊讶的是一尘不染的教室。回家后,我激动的跟妈妈讲这讲那。妈妈跟我说新校区马上就修好了,等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了。

从那时起,我就十分期待上学,盼啊盼,终于上学了,我激动的来到新校区。只见一座宏伟的学校矗立着,我快步拿着生活用品,爬着通往理想学堂的阶梯,来到了大厅,接着学长、学姐们的盛情也让我感到一阵阵激动。接着我们又去了宿舍,宿舍里干净整洁又漂亮,让我赞不绝口。在铺好床铺之后,去了教室一次,教室里的桌椅、柜子、教学设备都是一流的。还有大礼堂,像电影院一样,又大又宽敞,灯光设备都是一流的。其次,还有慈祥的老师,友善的同学,温柔的生活老师……总得来说,东辰给我的印象只有七个字:高端、大气、上档次。我一定会在这么好的学校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六

听外公说,他是在乐清出生的,后来在市区开了一家小工厂,家才慢慢搬过来。从我这一代起,乐清不常去了,一般一年只去两趟:过年去一趟,拜年;清明去一趟,扫墓。

这两趟其实都很好玩。过年时候去,都是早出晚归,可以在乐清呆上一整天。一早到了乐清,先给住在那儿的长辈们拜年,然后有街坊来串门问好。

小时候去得多些,街坊都认得我,每次见了面总要说:“这不就是黄阿婆的曾孙吗?样子一点儿都没变哟。”

中午留在阿太家吃饭,鱼肉早就准备好了,菜却是不用买的。因为老家在农村,家门口就是一望无垠的菜畦,现成的菜拔出几株来洗洗就可以炒着吃了,安全又新鲜。没事时,我也喜欢去帮忙整理菜地,拔杂草时,往往要思考良久才下手,抓了一把,仔细看,却是油菜。

吃完中午饭,阿太会拿出特地准备的(或是去年剩下的)鞭炮给我们玩。长长一串,足有两米多,点的时候都得30厘米长的'香去点,不然会炸伤手。这比城里卖的只会发光不会爆炸的小烟花可刺激多了。

清明去的时候,正是初春,万物复苏,墓地上的野草也长势凶猛。大人们手里都是有工具的,有拿钢剪剪的,有拿铲子铲的。我曾经尝试用手去拔,但这并不容易,那草根生得紧,又长刺儿,一不小心还会被刺伤到手。

扫墓扫完了,不忘带点纪念品回家。在山上满眼的绿里四处寻找,那一点红,正是山茶花,不管长在多高处,也要登上去采几束。下了山,路边是整片整片的油菜花海,与家门口短小软弱的不同,这里的高大粗壮,煞是壮观。

周国平先生在书中写过:一位作家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稻田和星星,可是孩子们对此毫无兴趣,他们听着mp3,打着手机游戏,巴不得早点回到电脑前面去。如今步入少年的我,不再有太多时间去乡下了,虽然对记忆中长串的鞭炮和高大的油菜花想念得紧,但心里却也是最惦记那一大堆未完成的作业。周国平先生还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有童年。生在90年代末的我,还可以偶尔去趟农村的老家,还可以有这样的童年印象,我为自己感到庆幸。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七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离开母校已有五年,现在的我,已经是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在人民路小学,我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从学前班到六年级,整整7年,记载着我的花样年华,现在回想起我的母校,回想起那时的老师、同学、还有发生的童真趣事,有时候也忍不住扑哧一笑,毕竟是童年嘛。现在,我用记忆来翻开我的童年,以及与我朝夕相处的母校。

在人民路小学上学还是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在老校生活和学习了四年,之后在新校学习了三年。靠着印象中模糊的记忆,驾驽着我的时光快车,回顾到我的童年时光。

曾经的老校就坐落在现在的重庆小天鹅火锅食府那一栋楼的地方,有四个教学楼,进入大门正中央是一个花坛,道路两边是两排随风飘扬垂柳,往左是放自行车的车区,然后是一些个体育器材,单杠,双杠和跷跷板。右面是一些个用车胎装饰的体育器具,还有一个小操场,再往右就是老师的家属院,学校和家属院没有院墙,可以自由往来,而当时的校长和教我四年语文的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张翠兰老师就住在那。

再往里走,就是旗杆了,还有主教学楼,最南边的是小学一年级,对面是二年级,然后二楼是三年级,对面是四年级,再往西有一个走廊,穿过走廊往西去就是五年级和六年级了,在五六年级最下方,也就是正对着大门的方向是学前班。最西边有一个往外延伸几米的教室,就是阶梯教室,开家长会或者老师开会时用的。往外来还有一个吊环。这就是人民路小学的老校。

我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五年时光,在这里,我第一次认识了这么多的小伙伴,第一次当班干部,第一次戴上鲜红的红领巾,第一次看到《雷锋》电影……太多太多。

升小学五年级时,学校东面开了一条公路,连学校也要拆迁,暑假过后,就来到了现在的新学校,一整排教学楼显得格外显眼,那时的学校还在发展中,微机室,阅览室等设备仪器都还没有齐全,我的第一堂微机课是在小学五年级下半学期上的,相对于现在的学弟学妹们而言,他们比我们幸福了很多。

怀念老师。

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当属教了我四年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张翠兰,张老师为人和蔼善良,而且在教学上认真负责,学生们都很爱听她的课,每次考试,我们班都是名列前茅,几次语文成绩名列全镇第一。这样的成绩和老师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张老师课上和学生们认真探讨问题,课下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有时候,我们真想张老师是自己的妈妈。那时的我学习不是很理想,老师多次给我开小灶,培养我的写作能力和技巧,让我增加阅读量,还教会我怎样做人。后来到了高二,我申请成为了学校文学社的成员,短短的一个月内,学校文学社社长大选时,我以“辩论、演讲、写作”三项全能摘得实验中学紫薇文学社社长桂冠,并且成为校报《跋涉》主编。

在这光辉的背后,是张老师为我打的地基,为我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四五年间,这颗种子任凭风吹雨打,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成长到现在。

就在前些天,我四处打听,终于和自己阔别五年的张老师见面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老师更没有想到,五年了,还有学生想着自己,并且带着可喜的成绩回来看自己,老师的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我相信我会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论我走到哪里,有多么大的成就,但是,我的文学之基,做人之本,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出发点,我的起跑线。

当年的已成为现在的校长,推行素质教育,成立校园文学社,落实社会实践等行为精神正鞭策着新一任的刘校长。我相信,在刘金庆校长的领导下,人民路小学的明天会更加的灿烂辉煌。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刘校长正用自己的言行践行者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十年树木,百年于人,刘校长的慈孝之心一定会感动着、振奋着、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学子们,努力奋进,顽强拼搏。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八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记述着三国英雄的故事,我一直以为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个演绎这完美的历史瞬间。读后我才明白,完美是不属于历史的。金戈铁马,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那段历史犹如逝去的昨天,在脑海中清晰浮现。

曹操,一个几乎可以主宰天下的英雄,或许称他为一代奸雄会更合适。有人说:“一个人的智慧和狠毒是成正比的。”毫无疑问,曹操就是那种人。从年轻时,他刺杀董卓未遂就可以看出,她的勇气,狠毒,智慧决定了他的一生。后来,灭黄巾,诛董卓,伐袁术,平北方。他的气势,几乎睥睨天下,他的雄兵,几乎踏过长江;他的才华,曾在海边的碣石上回荡;他的狠毒,同样令世人皆知。许攸,杨修,华佗,哪一个不是极尽才能之辈。却都丧命于曹操刀下,令人叹惋。

关羽,一贯千古,能文能武,不可多得的奇才,后人称之为武圣。一生中,过五关,斩六将,一把青龙偃月刀,可堪神勇。即使现在想起,也令人心生崇敬,只可惜,他太傲了,华容道放走曹操,镇守荆州时又不顾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议和,败在他从来看不起的后辈小子陆逊手中,把命也丢了。

诸葛亮,十里耕读,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二十七岁出山,一心辅佐刘备。只可惜刘备早死,阿斗无能,即使他竭尽才能,借东风,入益川,擒孟获,出祁山,收姜维,传兵书,托后事,苦心经营,鞠躬尽瘁,耕尽二十七年的心血,也保不住那一片西蜀之地。五丈原上,就是那盏长明灯不落,也挽回不了那羽纶巾,满腹经纶,仅仅跳动了五十四年就逝去的生命。

与此同时,司马家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代的招兵买马,积累实力,终于吞曹灭汉,扫平江南,一统残破的天下。而那个三国鼎立的时代,也随之终结。

往事如风。千百年过去了,翻开那本并不重的书,依然能感觉到那个剑拔弩张,风起云涌的时代所带给人的激越情怀。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些未遂天下的英雄们。

曹操信奉“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但又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言。关羽忠于旧主,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身在曹营,也不忘旧思。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领略英雄的智慧吧!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云南印象范本篇十九

小时候总想听奶奶讲故事。奶奶不识字,自然讲不了三国、水浒,但她喜欢讲她听到的、见到的事。奶奶说,那都是真事。

奶奶早已走了,但奶奶讲的故事还储藏在我的记忆之中。

红石崖。

我的家乡东有府河,西有北兆山,自古为战略要冲。抗金的岳家军、起义的农民军、抗日的新四军,给人民打江山的解放军,都在那一带拼过命、流过血。

我们那地方,有一座陡峭的石,上十米高。在阳光的照射下,石崖现出血一样的红色。

奶奶说,有一个新四军的小战士在那儿打过恶仗。一队日本兵自安陆北上,一个新四军的小战士据险狙击,那天然的险阻就是那座石崖。

小战士趴在石崖上向下射击,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前进不得。急得嗷嗷叫的日本兵架起机枪和小钢炮,向那座石崖猛扫猛打。

小战士的不紧不慢的枪声,从上午响到下午。傍晚时分,只听见日本兵的枪炮声,听不到小战士的枪声,村里人十分着急。有两小伙子悄悄地爬到石崖背后去增援,只见小战士已无声无息地躺在崖上,身上的血流向石崖,浸入了石崖之中。

从此,那座石崖成了暗红色的。石崖的周围是苍翠的马尾松,红绿相映,分外醒目。

村上人时常念叨,也不知那个小战士姓什么,叫什么,哪里人,也没能给他立座碑。

也有人说,那红石崖就是一座碑。

独石桥。

奶奶说,打走了日本兵后,新四军去了北方。1947年冬的一个风雪之夜,新四军又回来了。

新四军回来的那夜,雪下得大,风刮得紧,只听窗外千军万马踏在雪地上,好像是一种疾风卷地的声音。

队伍不进村,不入户,一步紧一步地往前赶,村里人咬耳朵:看这纪律,像是共产党的.队伍打回来了!

村子前面有条小河,虽说水不深,也有一两米;虽说不太宽,也有十米多。那过河处只有石桩,没有石板,白天还好,晚上行军咋好走?村里人着急了。

有几个急性子,赶紧起床跑到河边,帮大军过河。谁知到了河边一看,石桩上已架起了桥面,不要说队伍,连炮车都能透过。

队伍过了一夜。天亮后,村里人这才发现,村前小河的石桩上铺的不是木板,而是石板,是一块长十多来、宽一两米的整石块。

从此,村前的石桩桥成了风雨无阻的独石桥。

老人们当时就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共产党的运气来了。神仙也帮忙。

50多年了,独石桥已被村人的脚板摩擦得光光溜溜。

连山炮。

南下的大军是神兵,奶奶说。

大部队打仗去了,区干队留下来打土豪建政权。这留下来的区干队长是个北方人,人高马大。奶奶说,乡亲们称他为“白u子”。

白u子威风大。

有一天,白崇禧的部队“扫荡”,队伍黄糊糊一大片,朝随州南部的新解放区压过来。刚刚翻身的贫雇农着急了:我们拿什么抵挡地主老财啊!

这时,我家乡附近的大山上冷不丁的响起了炮声,一忽儿从府君山上响起,一忽儿从仙城山上响起,一忽儿从神农寨响起。炮声虽然有间隔,但听起来从容、连贯,有气势。

结果,白崇禧的部队停住了脚步,掉转了屁股。

奶奶说,那炮是白区干队长白u子打的。她说,白u子人高腿长跑得快,一忽儿跑到这座山上打一炮,一忽儿跑到那座山上打一炮。小诸葛白崇禧的部队怕中埋伏,便扭头撤了。

听着这些故事,我长大了。长大了的我,没忘记走访府君山、仙城山、神农寨。三山拱立府河西岸,连绵数十公里,白区干队长白u子是怎样如同“神行太保”往还飞奔于三山,轮流打炮?再者,白u子队长打的是炮还是枪?此刻已无从考证。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白u子打赢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