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06:55 页码:8
2023年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优质16篇)
2023-11-24 11:06:55    小编:ZTFB

总结是对生活的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体会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写总结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表达清晰,让人一目了然。这篇范文通过逻辑合理的结构和清晰准确的语言,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总结的本质和目的。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一

《梯形的面积》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索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没有给出操作的材料和方法,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提出“小组合用,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要求,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的机会和更大的探索的空间,这一内容为后继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作必要的铺垫。

学生已经认识了梯形,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学生已经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的活动经验,了解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对于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小组讨论及课前铺垫应该能够得能顺利完成。但对于选取从两腰的中点进行剪切、旋转的割补法学生未必能够想到,这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困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探索梯形面积公式、交流及应用的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数学思考:在参与操作、观察、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问题解决:会利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4.情感与态度: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愉快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感受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条理性。

(二)教学重点: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分析、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梯形割补成长方形的推导方法。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自主分析总结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课件辅助推导过程。另外,对于割补的方法,如果学生不能呈现教师要采用课件演示。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二

1、通过对煎饼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择优求简的能力。

3、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

能在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煎3张饼的最优方案,经历运用运筹数学方法思考的过程。

理解煎3张饼所用的最少时间的方案,探究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方案。

一、呈现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吃过煎饼吗?你知道煎饼是怎么煎的吗?

引导学生用手掌的正反面演示

2、呈现部分主题图: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什么有关煎饼的信息?

强调:煎两张饼要用多长时间?

师:同时煎两张饼比一张一张地煎要节省时间(板书:节省时间)

3、引导并揭示课题:

看来煎饼时也是有学问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煎饼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初步探究

1、呈现完整主题图

(1)引导:你认为煎三张饼可以怎么煎?

引导生说想法并尝试用手掌演示

(2)自己的手掌不够,促使产生合作需要:师生合作或同桌合作

(3)合作探究: 3张饼可以怎样煎?

2、合作演示,比较想法:

(1)学生演示说明想法,注意全体学生倾听

(2)引导讨论比较:怎样安排更节省时间?时间省在哪里?

(3)初步认知:合理安排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板书)

三、深化探究,形成认知

1、引导:你认为煎几张饼时也要像这样只安排?

(1)猜测

(2)选单数与双数各一个进行研究

引导:前面可以先怎样煎?剩下几个饼时再用煎三个饼的方法呢?

(3)学生以煎饼张数尝试边动作演示边叙述:教师板书呈现

注意:点出关键并质疑:煎单数、双数张饼的煎法。

(4)以同桌为单位任选一个数字再验证,后汇报

2、师生一起完成10以内的情况分析并板书

引导:观察这些情况,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3、观察结果,明确规律:

4、再次强调:合理安排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四、拓展与应用

1、挑战:如果全班每人吃一张饼,那怎样安排?要多少时间?

2、安排炒菜问题:

先让学生观察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再考虑怎样安排可以让每位顾客都能最快吃到菜?

4、课外延伸: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对运筹的推广

五、结语:

这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学会了在解决问题时怎样合理安排、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的数学方法,如果在生活生产中遇到了问题,我们要像华罗庚爷爷一样把知识应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还能帮助别人更好地解决问题。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三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一套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学习互动活动;它也是一门艺术,必须融人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1,学生的知识储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2.学生的思维能力。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的是“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3.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起始数学素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关注他们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教学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四维目标,只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不是每节课设计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分解、细化,生成具有导向性的具体目标。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的重点。对于教材中那些后继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来就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创设有效的探索场,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要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的探索场。当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不同教学阶段创设不同的探索场,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经常创设不同的探索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合作交流。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通常组建研究小组,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主要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在知识易混淆处,在概念、公式、规律的探索与归纳的过程中,而且要对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与估计,为它们预设好通道,预留足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任何新知的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程序应体现所教知识的特点,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显然,教学程序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程序,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叶澜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课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重在大环节的策划上,让过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改变过去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格局,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让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使课堂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舞台。

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单调、生硬的一面。组织开放性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探索中成长。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要优化课堂导入,重视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快乐的身心交流中学习、成长。设计的评价过程,要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润滑剂”。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四

教材第67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1、2题。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并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1.提问:什么是方程?等式有什么性质?

2.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形列出方程吗?

3.填一填。

4.导入新课:前面两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师演示:先在左盘放上一个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请学生到台前操作:天平右边的砝码加到250g时,天平平衡。

提问: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0+x=250。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办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反馈。

方法一: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

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方法三:根据等式的性质。

讲解:当x=150时,100+x=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出示课题)。

(2)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提问: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汇报。

(3)即时巩固。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小题。

(1)出示例1题图。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在天平两边同时拿走相同的物品,天平仍然平衡的道理,即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仍然相等。

追问:为什么要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是其他数?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x+3=9。

x+3-3=9-3。

x=6。

提问:解方程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讲解:求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时,要先写“解”,表示下面的过程是求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再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3,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写出这一过程时,要注意把等号对齐。(示范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解:x+3=9。

x+3-3=9-3。

x=6。

引导: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可以通过检验来判断:把x=6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提问:如果等式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说明答案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等呢?(说明答案是错误的)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试着检验一下。(随学生的回答扼要板书检验过程)。

(2)即时巩固。

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x+4.5=9100+x=100。

师强调:解方程时注意等号要对齐,检验时过程要写清楚,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1.完成课本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2.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不是递等式。

完成课本练习十五的第1、2题。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五

1、训练正确划找课文的中心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知道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性。

3、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重点:正确划出文章中心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难点:划出文章的中心句,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性。

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理解书后第4题的词语大意,划出不懂的地方。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词。

2、初知大意,理清各自然段意思。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从班级中数学尖子对语文学习不重视造成的问题导入揭题。

2、自学课文。

(1)生字词学习

(2)通读课文,划出问题。

3、初知大意,试划中心句。

初步青写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学生试划有可能不统一,出现好多句,可安排延时反馈。)

复习回顾:

什么叫中心句?为什么要找中心句?

怎样找中心句?第一单元三课的中心句各有什么特点?

(1)出现在开头,如《别了,我爱的中国》。

(2)出现在文章中间,如《一夜的工作》。

(3)出现在文章结尾,如《养花》。

(4)中心句反复出现,如《别了,我爱的中国》。

4、自读课文,概括自然段意思。

5、作业练习。

(1)做书后第4题

(2)摘录书上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中心句,体会中心思想,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性。

2、会用“无论……都……”“非……不可”“不仅……还……”等句式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定向。

2、细读讨论。

(1)灯片出示课后第3题句子。

(3)哪些证明苏老是体会到学好语文的重要的?

(4)苏老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从没学好语文的反面例子讲,讲来讲去目的是什么?

3、重划中心句。

再划中心句,讨论第1课时试划时的分歧,说清为什么应将“我希望大家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也要把语文学好,这对青年人的成长一定有好处的。”划出中心句。

在说理中加深对中心句特征的认识,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4、师生总结。

这课的中心句和哪一课的相类似?在划中心句的两次变化中,有什么新的收获?

用“无论……都……”“非……不可”“不仅……还……”等句式(可用一句,也可用两句连用)说说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5、延时作业。

任选一题作业(写200字左右的片断)。

(1)我吃过语文水平不高的苦头。

(2)苏爷爷,您放心吧!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六

英国著名绘本作家安东尼?布朗写的《我爸爸》,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用最有力而新颖的方式,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教育。古今中外,讲述父子亲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本书一样,以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着孩子稚嫩的心灵。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绘本故事,特别是书里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更让他们喜爱不已。因此在教师领导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让孩子通过图画感受隐藏在其背后的东西,这对孩子永远有着一种无法抗拒的魔力。《我爸爸》这本书文字简洁有趣,图画幽默夸张,精彩处更让人捧腹大笑,最后两页又让孩子在笑后感受到浓浓的父爱,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阅读。本设计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中的人物表情,演一演,猜一猜,说一说自己的爸爸等阅读策略,让孩子在看故事、展开想象力编故事的同时,体会对爸爸的亲情之爱。

三、学习目标。

1、反复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图画的能力。

2、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模仿说话的能力。

3、学会倾听故事,从绘本故事中体会作者对爸爸的亲情之爱。

四、学习重点。

学会倾听故事,从绘本故事中体会作者对爸爸的亲情之爱。

五、学习难点。

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模仿说话的能力。

六、学习准备。

绘本幻灯片。

七、学习流程。

课前交流:

上课之前老师要给你们描述一个人,看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他是谁?

学生猜出是爸爸。

板书:我爸爸(指导朗读)。

那我们的爸爸棒不棒?

(一)观察封面,设疑导入。

1、出示封面上爸爸的图片,光看外表,谁能来说一下,你看到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出示第一页――“这是我的爸爸,他真得很棒!”爸爸棒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二)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1、第一组图――教师导读。

(1)出示第一幅图:

爸爸叉着腰,用手指着前面。(你来做一做)爸爸在干什么呢?谁来学学大野狼怎么往外走的?咱们送个词来形容一下它――垂头丧气。

仔细观察一下图画,你还能发现什么?(指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图,找到太阳图案和三只小猪、小红帽)。

(2)出示第二幅图:

你看到爸爸在干什么啊?

“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指导学生读出自豪的语气。)。

(3)爸爸不但敢跟月亮比高低,他还敢干什么呢?快看看。出示第三幅图:

你看到我们伟大的爸爸在干什么啊?

老师发现袜子上藏了一个小秘密,谁能发现?(引导学生找到袜子上的太阳。)。

(4)下一幅图,你们看了一定会很惊讶,想不想看。出示第四幅图:

看一下图里的大力士,你们敢跟他比摔跤吗?但是爸爸敢。

“他敢跟大力士比摔跤”,指导学生读出惊讶、崇拜的语气。

(5)爸爸还敢干什么?谁来说一下?然后出示第四幅图。

2、第二组图――看图说话。

(1)出示第一幅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现爸爸一直穿着的黄色格子睡衣,以及温暖的笑容)桌子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有什么啊,说一说。看着桌子旁边贪吃的爸爸,你感觉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出亲切的语气,强调我爸爸像??一样??)。

(3)出示第三、四幅图:

用上:我爸爸像??一样??(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小结:那你觉得现在的爸爸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啊?(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亲切)。

3、第三组图――故事续编。

接下来,我的爸爸还怎么样呢?先不看书,咱们先来猜,你觉得爸爸还像什么?老师看一下谁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能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学生编故事)。

4、第四组图――深入体会。

下面还剩下几幅图,带着“棒”字往下看,爸爸还“棒”在哪里?

(1)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找到太阳的光芒。)。

(2)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3)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

(4)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鬼脸,体会哈哈大笑的感觉。)。

师小结:看了这些图,你觉得爸爸又怎么样呢?为什么这么写?

(三)品味细节,升华感情。

重新播放幻灯片,跟老师一起回顾故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发现一:很多图里都出现了的图案。

发现二:爸爸一直穿着。

课件出示: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七

“连在一起”是幸福的起源,绘本《连在一起》是作者从育儿过程的感悟中诞生的。整个故事由两条金鱼的相遇开始,接着连在一起的是四种幼儿熟悉的动物的不同部位,最后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妈妈温柔的脸和宝宝粉嘟嘟的脸紧密地贴在一起,由此获得与亲人浓浓的亲情依恋。

连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衷心希望有更多的父母和子女能够连在一起。

本书从指认常见的动物开始,每一幅简单的画面中都能让幼儿感知同类事物可以连在一起,也就是一样的动物能一一配对,积累集合的经验。另外隐藏在故事画面背后的还有不同的事物逻辑关系,它们并不需要在阅读中被揭示出来,不用语言表述,但却能在阅读中被发现:相向——面对,朝一个地方;相遇——分合,连在一起。

1、感知同类的事物可以连在一起。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ppt、小图片。

一、理解故事(目的:引导幼儿观察,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金鱼和金鱼:

(1)这是什么?

(2)这条金鱼朝着这里游过来,那条金鱼也朝着这里游过来,金鱼和金鱼是一家人,连在一起了。

鸭子和鸭子:

(1)这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这只鸭子朝着这边游过去,那只鸭子朝着那边游过去,它们会连在一起吗?

(3)鸭子的什么连在一起?

大象和大象:

(1)这是一头大象,这也是一头大象,大象和大象是一家人,它们会连在一起吗?

(2)它们怎样连在一起呢?大象和大象是一家人,伸出长鼻子,连在一起了。

猴子和猴子:

(1)猴子和猴子怎样连在一起呢?(幼儿猜测。)。

(2)猴子和猴子是一家人,伸长两条手臂连在一起了。

妈妈和宝宝:

(1)他们是谁?

(2)宝宝和妈妈可以怎样连在一起呢?(宝宝和老师用动作表示。)。

(3)还有爸爸,也连在一起了。

二、阅读故事(目的:乐意用故事中的句式讲,感知同类的事物可以连在—起)。

小结:因为它们是一家人,一样的东西可以连在一起。

三、找找讲讲(目的:进一步感知同类的事物可以连在一起)。

1、找找一家人的图片,把他们连在一起。

2、用故事中的句式交流分享。

1、情感的升华,体验学习乐趣。

各种不同的动物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连在一起,表现出了一种相连的快乐。在绘本的最后,爸爸妈妈还有宝宝一起脸贴脸连在一起,再次让孩子们在情感上获得了满足。于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模仿绘本中的各种方式连在一起:头和头连在一起;鼻子和鼻子连在一起;手和手连在一起还有脸和脸连在一起等等。各种各样有趣的肢体连接,让孩子们感受了无限的乐趣,也增强了与老师的亲密感,从而提高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2、朴素的画面凸显活动重点。

这本画面看似简单的绘本,非常适合刚入园的小班孩子阅读。他们的视觉感知范围十分有限,对一个复杂事物,他们既不能整体感知,也难以关注到每个细节。所以观察对象越简单,孩子注意力越可能集中在主要的内容上。本书画面除了各主角外,就是安静的底色。素净的画面,保证了图文的高度结合,所以孩子很容易看懂画面,他们会准确命名,也会描述身体的主要部位,但是对于同类事物的集合感知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模糊意识到清晰意识,朴素的画面更如一位无声的教师凸显出活动的重点,那就是同类的事物可以连在一起。

3、上口的儿歌助推语言表述。

小班幼儿的特点就是喜欢重复,并在重复中练习和巩固正在发展着的行为模式。这种反复的句式,孩子自然地看图跟读,融人到阅读情景中,并且能快速学会固定的句式。尽管绘本中的文字朗朗上口,但是为了提升活动的教育价值我们稍作改编。将原先的“金鱼和金鱼,连在一起了”改为“金鱼和金鱼是一家人,鼻子和鼻子连在一起了”。这样的改编更凸显浓浓的亲情,也进一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描述身体的部位。完整的诵读就是一首儿歌,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感知其中蕴含的规律,帮助幼儿积累儿歌中排列的规律性,有助于幼儿在创作儿歌的过程中进行运用。儿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通过儿歌促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相关的集合经验。在发展幼儿数学能力的同时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八

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以发展为本,营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课件、学生尺、长方形纸条、小棒等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能帮小蚂蚁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才能知道扶手有多长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尺子量,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你们有尺子吗?

生:有!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观察尺

1、让学生观察尺子,仔细瞧瞧,你发现尺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与同桌分享一下。

2、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线、“0”刻度、1大格,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3、当学生说到尺子上有“cm”时,介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二)感知1厘米

1、师:那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我们来听听小蚂蚁的介绍(课件介绍一厘米的概念)

2、找一找,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学生找一找,指一指)

3、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回答: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学生边说边指)

4、你发现1厘米其实就是什么?(一大格)

5、除了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外,你们还能找到不同的1厘米吗?

生1:从1刻度到2刻度是1厘米.

生2:从2刻度到3刻度也是1厘米

……

6、比一比,请小朋友再用手在尺上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举出来看一看,1厘米长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长。

师:1厘米很短,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7、找一找,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生举例、课件展示:图钉、牙齿、小正方体、小纽扣……)

(三)感知几厘米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厘米是1大格,那2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找一找吗?(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

2、2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2厘米是从0刻度到2刻度。

师:有不同想法的吗?

生:从1刻度到3刻度之间也是2厘米。

……

师:你们怎么能找到这么多2厘米的?你们有什么法宝吗?

生:2厘米其实就是2大格。

指名回答:5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

不管从哪儿到哪儿,5厘米就是几大格?

5、你还想知道几厘米的长度,指名说一说。

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计一下,再拿着尺比划给同桌看一看。

(四)量一量

1、猜一猜纸条有多长。(学生猜一猜、估一估)

2、课件展示量纸条的方法,学生细心学习。

3、学生自己动手尝试量纸条。

4、集体交流用尺子量纸条的方法。

(纸条的左端对齐0刻度线,把尺子与纸条放平,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5、唱一唱。

《测量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

物体要放平。

用尺子两物体,

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那现在是时候帮小蚂蚁的忙,测量一下小桥扶手的长度了。

1、 量一量扶手的长度。

(1) 学生动手量一量。

(2) 指名上台展示测量的方法。

2、 闯关游戏。

(1) 第一关:眼明手快(填一填)

(2) 第二关:火眼金睛(判断测量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第三关:心灵手巧(同桌合作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这里长方形的宽是接近4厘米,引导学生像这样接近4厘米的可以说它是大约4厘米。

四、 回顾全课,总结延伸

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九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1.通过对图形(或实物)、数排列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发现规律。

2.学习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美化教室、排队及认识数等。

3.在找规律中初步感悟规律存在的普遍性,为发现与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打好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导语:同学们,“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这天××学校的同学举行了庆“六一”联欢会。他们找来彩旗、灯笼、小花,把教室布置得特别漂亮。现在他们正在漂亮的教室里唱歌跳舞呢!

2.多媒体播放动画:彩旗、灯笼、小花布置的教室,小朋友们边唱歌边跳舞,伴着歌声《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灯光由暗变明,最后静止于主题图。

3.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室的布置并思考: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1.教学例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小旗、灯笼、花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排列是否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根据小旗、灯笼、花、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说一说最后一个应是什么?小旗、灯笼的排列规律比较简单,不难发现,教师应着重让学生说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先看男女生围成一个圈,再以某个具体的男生(或女生)为观察的起点,看一看排列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说出规律。

2.想一想。看,谁来啦?(多媒体出示老师来参加“六一”活动,并带来西瓜、桃、香蕉三种水果。)根据前面我们学到的“找规律”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三种水果的排列是否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

3.教学例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例1)发现找规律时既可以从形状又可以从颜色入手,说出各自遵循什么规律。

三、巩固新知,运用规律。

1.涂一涂。学生完成涂色卡(根据第89页例3、“做一做”改编)后,引导学生对每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再认识,多角度思考。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卡。

2.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按一定规律摆放图形。

3.请部分小组展示摆出的有规律的图形,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规律,相互对摆出的图进行点评。(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可以从颜色或形状入手找规律;可以从前往后观察,也可以从后往前观察找规律。)。

四、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1.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地方运用事物的排列规律美化环境。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江边的石柱、斑马线、马路护栏、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有规律的花柱、花钟……)。

2.同桌交流、分组汇报。(对说得好的重点引导分析,使认识得以深化。)。

3.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让我们鼓掌表扬自己。(连续响起三次掌声。)。

师:你们发现掌声有什么特点?(我们的掌声有“慢慢快快快”的规律。)。

师:掌声有规律,有的乐声也是有规律的!你听。

(教师播放有规律的音乐,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有规律地做动作或表演。)。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照张相。照相要站队,请你想想我们可以怎么有规律地排队?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

(我们可以按高矮来站,可以按男女相间来站,可以按照衣服的颜色站;还可以一个人朝前,一个人朝后来站……)。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真不少啊,我们就按同学们说的办法挑几种试试。

(整队出教室,按学生说的方法试着站队。)。

设计思路:

设计“拓展延伸”,让学生找“生活中有规律的设计”、“发现有规律的声音”、“设计有规律的动作”、“进行有规律的站队”。这些练习的设计,既使学生有兴趣,又能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十

会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的数的排列顺序。

探究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回答:接受。

激发兴趣:好多的数字朋友想考考我们,咱们接不接受他们的考验呢?

教育家第思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呼唤、激发。”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创设数字朋友考学生的问题情境,既新鲜又有挑战性,符合争强好胜的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与体验。

学生打开书48页,自己在空格处填数。

全班订正。

学生先自己认真的观察,然后小组研讨,发现规律。

全班交流。

可能有:

竖着看,上一个数都比下一个数少10,下一个数都比上一个数多时10;

横着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

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相同;

每一竖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除第一行外),每一横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等。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汇报。

1、师:好,我们看看他们给出的第一关。

实物投影出示表格,说题目要求。

第一关我们已经顺利闯过。

2、咱们来看看第二关。

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发现的规律少,教师可进行引导。

三关:

1、师说生答。

教师和学生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说一说。

2、我说你答。

同桌互问互答。

注意:一般六十几不包括六十。

3试一试。

引导学生思考竖行有什么规律,横行有什么规律。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自己找到了很多规律,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及时体验、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实践与应用。

学生做题。全班订正。

让学生将1题独立写在书上。

将2题写在书上。

先观察,再交流,最后将答案写在书上。

四关:

完成练一练的1、2题和数学冲浪。

1、游戏:将苹果放到合适的筐里。

2、看谁分得清。

学生口述66的个位、十位各表示什么。34、88、62呢?(以竞赛的形式进行)。

3、看谁脑筋转得快。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进行巩固练习,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练习充满了生机,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进一步巩固新知,也促使学生乐学、善学。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十一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是幼儿非常熟悉和亲近的人,观看ppt照片,能够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已有经验。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自己的爸爸,体现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的生活化。

本节活动通过分组讨论,为幼儿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地想象与讲述。并结合《指南》培养幼儿说的兴趣,使幼儿愿意说、想说、敢说。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愿意表达;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像…一样…”固定句式说一句话;

3、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意义,增进幼儿对爸爸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幼儿自主表达能力;

2、有固定句式“我爸爸……像一样……。”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幼儿说“我爸爸像……一样……”固定句式。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ppt)、《我爸爸》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表达。

1、出示爸爸照片(ppt),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呢?

2、请幼儿自由描述自己的爸爸像什么。

师:小朋友介绍了自己的爸爸,谁能说说自己的爸爸像什么呢?

二、猜想、讨论。

(一)将绘本故事《我爸爸》分成三部分,幼儿进行讨论。

(二)教师巡回指导,请个别幼儿示范说。

师:刚刚老师发现有一位小朋友说的特别好,我们请他到前面来说说吧!

(三)幼儿倾听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都说了爸爸的本领,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爸爸吧!

三、自由表达。

(一)复习巩固故事中“我爸爸像…一样…”。

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觉得故事里的爸爸太棒了!

1、师:(出示马的图片)因为我爸爸像…一样吃的多!

2、师:(出示鱼的图片)爸爸又像谁了?因为我爸爸像鱼一样…(做鱼游动作)。

3、师:小朋友们一起说说故事里我爸爸像…一样…(相继出示大猩猩、河马、房子、泰迪熊、猫头鹰的图片)。

以上1、2、3环节为接下来幼儿自由表达“我爸爸像…一样…”做铺垫。

(二)引导幼儿说自己的爸爸“像…一样…”固定句式。

四、结束语。

师:小朋友长大后你们要像爸爸一样做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回到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并请他们帮忙记录在纸上,明天带到幼儿园来分享!

五、活动延伸。

将绘本图片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继续阅读讲述。

六、附故事《我爸爸》。

第一部分:

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我爸爸什么都不怕,

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

还会走高空绳索,

他敢跟大力士摔跤,

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我爸爸真的很棒!

第二部分:

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

游得像鱼一样快,

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也像河马一样快乐,

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

有时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

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

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傻事,

我爸爸真的很棒!

第三部分:

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

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

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爱他,

而且你知道吗?

他也爱我!(永远爱我)。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语言活动的教学活动实践,使我对教育于教学受益匪浅,在幼儿语言教学生活化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收获,同时也看到了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到之处。

1、为幼儿语言学习,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生活环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地想象与讲述。

2、尊重幼儿的天性与情趣,在教学中以幼儿的实际生活内容为载体,以鼓励、激励、启发等方式,调动全班幼儿积极参与整个语言活动,使幼儿积极而快乐地提升了语言能力。

3、教学活动中,能够适当、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提高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视觉、听觉的有效信息与感观素材。有效增强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4、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没有体现幼儿家园生活方面的联系。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将再次让幼儿观察图片,让他们更多的表达对爸爸的爱的情绪情感,并且为幼儿创造更多与爸爸接触的机会,举办一些亲子互动的活动,让幼儿充分的感受爸爸的高大、强壮与勇敢。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十二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十三

1、理解总体与样本的关系,认识并体会统计估计的意义,实施办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用样本平均数、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与方差。

体会统计思想,并会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一、旧知回顾:

1、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总体是xxx,个体是xxx,样本是xxx,样本容量是xxx。

2、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3、方差的计算公式是。

二快乐自学:

阅读教材p140—144完成下列练习。

1、在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去推断总体的情况,这就是思想。

2、用样本平均数、方差去估计总体的xxx然后再对事件发展做出决断、预测。

3、在“说一说”及“动脑筋”中,分别是可以用样本的。

去估计总体的xxx、

4、例题是通过计算零件直径的方差来得到机器两个时段的运作性能是否稳定正常的。

三、巩固练习。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三、教学过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3、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

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实物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略)3、(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3cm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比一比: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67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综合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运用”的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知识的热情。

教学难点:研究普通自行车的前、后齿轮数与它们的转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提出问题

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

分析问题

方法一:直接测量(误差大)

方法二:计算法

解决问题

自行车行进原理

探究车轮转动的圈数与什么有关?

探究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合作探究

前齿轮转动一个齿,后齿轮转动几个齿?前齿轮走过2个齿呢?5个齿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汇报交流

前后齿轮转动的什么数是相等的?

结论: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数

后齿轮转数=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建立数学模型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车轮周长

运用知识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出多少种速度

观察变速自行车

变速自行车一般有多个前齿轮多个后齿轮,例如这款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合作探究

出示书上表格,小组合作交流,并完成表格填写

思考:蹬同样的圈数,前、后齿数比是( )的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为

什么?

汇报交流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 齿数比 ×车轮的周长,当车轮周长一定时,前齿轮数齿数:后齿轮数齿数的比值最大时,自行车走的最远。

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数学绘本课教学设计篇十六

2、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入

1.如图,怎样说明数轴上点a和点b的位置,

2.根 据下图,你能正确说出各个象棋子的位置吗?

二.明确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或纵轴,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 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 应的数值。

例1写 出图中a、b、c、d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

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你能说出例 1中各点在第几象限吗?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3,4);b(-1,2);c(-3 ,-2);d(2,-2)

问题1:各象限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练习:教 材43页:练习1,2。

三.深入探索

识别坐标和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坐标判断两点的关系以及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巩固练习:教材44页习题6.1——第1题;教材45页—— 第2,4,5,6。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课本p45第3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