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秋的月(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2:19:16 页码:11
中秋的月(汇总10篇)
2023-11-11 12:19:16    小编:ZTFB

读书是一种享受和提升自我的方法,我觉得读书的快乐无穷无尽。总结时要注意避免的一些误区有哪些?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选,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中秋的月篇一

一年一度的团圆佳节中秋节又到了,在此我用一首不是形容中秋节的诗来表达海外游子的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天,天公有点不作美,好端端的打翻了砚池,然后下了场雨,可能是天公想在今晚作一幅《中秋赏月图》吧!也罢,在这里我仰天长啸:“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大雨!”

晚上,我们和舅舅去吃晚饭,餐厅里客满为患,可见中秋佳节出来吃饭喝酒赏月光的人还真不少,有好一些喝醉了的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嚷嚷也要让月亮喝一杯,可我没听说过月亮上那个谁会喝白兰地啊!真是可笑可笑!而我和表哥在这边有说有笑,品尝着各种美食,品味着橙味饮料,可谓是:“山珍海味存腹中,琼浆玉液过喉咙”了,这一桌“团圆饭”可真不枉吃。

在回家的路上,一轮明月穿梭于云层之间,一会躲躲藏藏,一会露出真容,连群星也黯然失色,尽皆躲起来了,这多有诗情画意呀!似乎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不能形容它的美,不知天公是否在创作《中秋赏月图》。远处孔明灯与莲花灯交相辉映,近看天上与人间浑然一体,真乃天上人间是也!

中秋的月篇二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就到了我最喜欢的节。

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团圆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在超市里买了许多又香又甜的月饼,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到外婆家。到了这里,我发现平时十分繁忙的舅舅、舅妈都暂时放下手中的生意,也特意赶到外婆家来过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外地读书的姐姐也乘车回家过节了。我们一大家子相聚在外婆家,平时十分安静的小屋,发出了一阵阵热闹的欢笑声。

晚上,吃过外婆烧的色香俱全的美味大餐后,我急忙跑到顶楼上去看圆圆的月亮。想看看月亮里面是否有爷爷讲的美丽的嫦娥仙子、砍树的吴刚、可爱的玉兔和孤独的桂花树。可是到了顶楼,天黑压压的,调皮的小星星们也不知跑到哪儿贪玩去了。害羞的月亮姐姐也故意躲藏在云里不肯出来。不一会儿,天空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失望地下了楼,虽然今天没有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但我相信明年的今天,月亮会露出圆圆的笑脸的。

中秋的月篇三

以往的中秋节,我们总会一大家子人在饭店好好吃一顿,顺便聊聊天、赏赏月,简单而温馨的度过。今年中秋,我们在婆婆家简单聚餐后,女儿为大家表演了中秋诗词,然而我们早早回到自己的小家,投入到“汉字英雄”家庭赛的赛场,在写字比赛中,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回味无穷的中秋节。

“汉字英雄”的游戏是模仿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节目而设计的。我们的游戏规则是:孩子爸、女儿和我三个人,各持一摞彩色卡片,按年龄从小到大依次、循环写“月”字旁的字,因为中秋节和“月”密不可分。每次写字的思考时间不能超过10秒。这个游戏从年龄上来说对女儿很不公平,但是女儿没有一点疑议,欣然接受。

女儿选了粉色卡片,我选了黄色,孩子爸选了蓝色。游戏开始了,月字旁的字在字典里有362个,看看我们能写出几个吧。

女儿第一个写了“脸”,我写了“青”,孩子爸写了“肿”,哈哈,合起来就成了“鼻青脸肿”,太有意思了!

然后,女儿写了“胖”、“期”、“腰”,我写了“朗”、“朋”、“胃”,孩子爸写了“肥”、“刖”、“明”,开篇比较顺利。

第五个回合,女儿写了一个“胄”字,我们眼前一亮,孩子爸问:“这知道这个字怎么念吗?”“zhou,我看到妈妈写了胃想到的。”女儿回答。我想起来曾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个字,因为和胃很相似,所以顺便给女儿讲了讲,女儿记住了。女儿得到了我们的称赞。

然后,女儿又写了“月”字,对,月本身就是月字旁的字,这还是我们在看《汉字英雄》的时候恍然大悟的。女儿再次得到了表扬。

游戏继续进行,又两个回合下来,女儿想不出字了,略显焦急起来,“妈妈,你写了我想写的字!”“爸爸、妈妈,你们肯定比我会的字多。”而此时,我也竭尽所能地在想还有什么字,我的脑子也一瞬间空了。只有孩子爸还显得游刃有余,偷偷地提醒起我们来。

月字旁的字好多和身体有关,或和天象有关,往这方面想。“常用字、常用字,”我不断地给女儿,也给自己这样说。《汉字英雄》节目里面,三个评委经常这样提醒参赛选手。

然而十来个回合之后,我们三口人大脑中的字典都被封住了。我忍不住首先打破了游戏规则,从书架里翻出了活生生的字典。“哦”、“哦”、“哦”,接下来,好一会都在听到这样的感叹声。“有”、“育”、“肖”、“肯”,这些常见的、笔画也很少的字都是月字旁!

我们一共写出了36个字,是“月”字旁总字数的十分之一。而且,有些字,我想起是有的,但却记不清楚怎么写,面对7岁的女儿,在这次比赛里,我并没有多么多的优势!(孩子爸另当其说,我觉得他一直在让着妻子和孩子)。

中秋的月篇四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大大甜又香啊,送给爷爷一片情啊......“伴随着儿时的童谣,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如期而至。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团圆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摆上水果,月饼,欢度中秋。

抬头望向黑布笼罩着的天空,咦?那蓝宝石般明亮的月亮去哪儿了?或许是因为太累了,想要休息一下吧......我正想着,一股月饼的香味弥漫开来。哦!原来爸爸已经开始切月饼了。月饼的外皮金灿灿的,上面印着圆形的图案,整个的轮廓像是一个花的形状,四周还刻着精致的花边,看着真让人舍不得吃掉。吃着月饼,看着电视,我突然想起了月饼的由来:唐朝的时候,唐太宗陪杨贵妃一同过中秋,赏月吃胡饼。吃着吃着,唐太宗突然说:”这胡饼的名字怎么这么难听啊?“一旁的杨贵妃为讨太宗欢心,望瞭望天上的明月,随口回答说:”那就把它改为月饼吧!“就这样,”月饼“的名称在民间流传开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作者:肖瑶。

中秋的月篇五

一天和先生聊天,笑问他;不管男人,女人,一辈子和谁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最多?开头他答和父母,孩子,最后略思索了一下说;认真算下,几十年的光阴,夫妻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多。

学生的数字题让我明白了一点,不管一生和谁生活一起的时间多或少,,在共同拥有的日子里尽量使大家快乐,幸福,这才算得上一个完整且不觉的遗憾的人生。

不要当时光精确到数字的时候,我们才恍然醒悟,原来以为可以大把挥霍的生活,竟然少的令人·心跳加快,他就如一把锋利的刀,划开皮肤,让你疼痛不已。

原来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人很多,要在有生之年好好对待的人也很多,但最值得珍惜,最值得关爱的人,我想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养育的恩情是一生都报答不了的。所以要在有限的时光里,多回家看看,多回家陪陪他们!

正值中秋盼团圆的日子,好好的和父母和家人团圆吧!

中秋的月篇六

月呀,一头睡在了离别人的心中。

月呀,一头睡在了相思人的梦里。

月呀,轻洒一地银光。

月呀,轻披一件白色梦之衣裳。

在高高的天上疯狂的散发银光。

把黑黑的夜驱逐到远方。

把整个团圆的喜写在脸上。

嫦娥借着你的光华。

照亮吴刚乘风归来的行程。

身边无数的星星围绕你欢歌。

惊醒了天堂仙子的睡乡。

清风吹皱了千池月影。

圆月照欢了万家笑声。

丹桂的香。

在天空疯狂的弥漫。

让整个秋天醉在了你的怀里。

蟋蟀的歌。

在夜晚疯狂的传唱。

把整个秋夜迷在了你的心里。

地上万家灯火。

比不上你娇羞。

攀不上你美丽。

在半夜的钟声中。

悄悄的逝去。

寂寞了远方。

孤独了远方。

把月亮当作饼。

甜了心房。

燃烧了离别的情。

燃烧了相思的梦。

西楼扶栏。

相思一壶。

断桥守望。

浊酒几杯。

梦牵愁肠。

中秋的月篇七

眼下正临近节,每当那一天,抬头望去,一个白色的“玉盘”和它周围的“小玉石”在眼前萦绕。那些“小玉石”与“玉盘”相隔千里,终在这天,跑入“大玉盘”的怀抱。在这一天,它们团圆了,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年轻小伙在外打工,到了过节也不能与家里人团聚。他们看到这轮圆月时,会想起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北宋词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想到这里,一阵酸楚涌上心头。

节是我们的传统佳节。“”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有了“与尚书镇牛淆,夕与左右徽服泛江”的记载。唐朝初年,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一书中便有八月十五节的记载。从此,人们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节。寓意着团团圆圆。让无数游子与家人过上这最美好的一天。宋朝的时候,节盛行,贫穷的人就陪家人在家聊聊天,谈谈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富商大贾则在湖边放花灯,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他们还专门建了一个赏月台。在这月圆之夜与家人一起赏月。这是多么温馨,多么温暖,多么难忘的场面啊!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节目之一,仅次于春节。

节,按照历法计算,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恰处“仲秋”之中,所以被称为“”。因为之夜,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又叫“团圆节”。

“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祭奠月神的祭品,最早出现在《梦粱录》里。是一种花状的食品。月饼就像是一根绳子,把家人的爱与游子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永远不断开。不管你身在何处,这份爱会永远陪伴着你。

如今月饼口味繁多,有豆沙味的,蛋黄味的,花生味的等。它们虽然口味不同,但是它们有存在的共同意义——寄托思念,象征团圆。

我将把祝福寄托在这圆月上,正是因为承载了爱,月亮才会每天都陪伴着你,为你的成长助力,照亮你前进的道路。朋友,我愿与你同行。

中秋的月篇八

一段时间前,还在学校的时候,就一心盼着中秋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心情也一点一点地激动起来,想尽快奔回家里。一方面是因为真的想家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时间久了,也觉得有些疲乏了,想找个机会让自己放松一下。中秋节就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心里乐滋滋的,计划着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往年,都是奶奶买好两个大圆月饼,等我们几个小孩回去吃,今年我主动地去买几个小的,然后等到夜幕降临之际,就搬出几个凳子,把月饼放在一张高的凳子上,迎着月光而坐,大人们说,要先给月亮吃,然后我们再吃,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也是一种民间风俗吧!然后,在明亮的月光下,家人围着坐,一边吃饼,一边谈笑风生。还记得,小的时候不知道“月食”是怎么一回事,大人们管这现象叫“天狗吃月”。意思很明显就是天上的一条狗在吃月亮,于是大家就拿着锅碗瓢盆,走到坝子边上,卖力地敲着,有的人甚至大声地吆喝着来吓走天狗。这群吓天狗保护月亮的人中,最努力的就要数无知的小孩了。我也曾经很卖力地敲器物来吓天狗呢!整个院子里是沸沸扬扬的,各种声音混为一体,非常热闹。而后来,月食就很少见了,随着人们对月食的认知逐步科学化,院子里就没有敲东西或吆喝着来吓“天狗”的人了。

总算放假了,匆匆忙忙地收拾完,便和同学一起去买了些月饼,然后向车站奔去,人很多,但我们很幸运,很快就上了车,车上很拥挤。没位置了,一些高一的新生脸上十分得意,非常开心,我暗自笑到他们的不矜持,回想一下,自己高一时也不和他们一模一样么?来学校前还信誓旦旦地说放假也不回去,结果呢?还不到半个月就已经想家想到“疯”了。由于晕车,我和同学就提早下了车。在路上走了一会儿,结果天又下起雨来了,原本就未干的马路上又满是稀泥了,走回去就更难了。

一路踩着稀泥到家了,看到奶奶和妹妹的笑脸,方才压抑的心情一下子就消散了,虽然还飘着细雨,但站在门口时却分外温暖。几句亲切的问候盖过了一路的风尘。

次日,正是我所期待的中秋,但是和我所预料的截然不同的一点是,今天竟下起了雨,早晨是这样,上午也没停过,但我还是对晚上抱有一丝期望,“也许晚上雨就会停住,月亮也可能露面。”终于“黑夜”降临了,只是一片黑色的天空,没有星星,也没有我所期待的圆月。伸出手,丝般的雨还是不停地下着,我感觉有点可惜,今年的中秋竟没有月亮。没有月亮的中秋节,似乎没有了灵魂的人,一点节日的氛围也没有,甜甜的月饼也不是那样怡人可口了。真觉得有点失望。

第二天,一个同学说他们那边月亮又大又圆,很美,那一瞬间我笑了,突然明白,其实月亮一直都在,只是云层挡住了,看不见而已,只要心中常常有它,那它就永远亮在那里!

中秋的月篇九

月圆是中秋节的象征。可今年的月亮,却被一层厚厚的乌云遮住了。连日的阴雨也没有因中秋这个特殊的日子而停下,薄薄细雨笼罩了天空,似乎连月亮都在为那些无法团圆的人哭泣。褪不去的阴霾让中秋的忧思更加沉重。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我求学在外,没有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不仅是我,许多在外打工的人,在他乡求学的人,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来传递对家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每个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是小家,是一个人的思念。不能回家的我不禁想到了“游子”台湾,那个至今未归的“游子”台湾。六十多年了,台湾依旧漂泊在外,没能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不知道它是否像我一样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两岸本是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却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团聚。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祖国现在等待的是台湾,是她刁蛮任性不肯听话的小女儿。好在“三通”已经实现,统一已经不远。我希望有一天,两岸人民可以亲切的握手,肩并肩站在一起,响亮而骄傲的喊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又是一年团圆时,却总有人不能享受团圆的喜悦。利比亚的动乱还在持续,虽然卡扎菲已经下台,但反对派与其斗争还没有结束。连续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许多青年被迫参军,也许一去就不返。更有无数的人颠沛流离,家破人亡。没有空闲停下来赏一赏月,没有闲暇坐下来,吃一块月饼,逃难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月虽圆,人却分散,无法与家人欢度中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纵然身在外,心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只引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一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我对那些分离的人们的祝福之情,希望来年月圆之时,他们可以与亲人共同赏月,没有烦恼,没有优思。

中秋的月篇十

日暮在不觉中降临,夜深沉。

悬垂的月光,孤清,如银。

我开始想念那些日子,你在身边。

老房子在身边,母亲在身边。

还有那些中意的景色,在身边。

思念在月光上站成你的影子。

星际闪退的流星,将廋弱的梦圆了又圆。

期待一段小日子,挑水劈柴。

煮饭烹茶,你白滑的额头。

我汗湿的背心,把生活擦亮。

父亲一样。

高瘦的不只有东边的柳树。

还有悬垂的月光,以及老屋檐燕窝的遗迹。

它们锈迹斑斑,该被敬仰。

当岁月的风低吼着穿过老屋。

故乡和母亲都颤颤巍巍。

贫瘠并不可怕,相反,贫瘠中长出的.日子。

才如故乡般厚重、踏实、深沉。

我读过的诗句、背过的书章。

字节高亢、声音浑圆。

相较于老夫子的抑扬顿挫。

自带着几分阳刚,父亲一样。

又能怎样。

不管怎么说,夏天总算退让。

秋天丢失的营盘。

秋蝉嘶哑的嗓音让人心颤。

开始猜测,要不了多久,这颤抖的嘶鸣也会消失。

柳叶枯黄,几分失落的美,开始凋零。

同时凋零的还有月色,它惨白。

战败在吴刚的斧头下,诉说相思。

谁把月亮磨圆了,又把它擦亮。

钱塘江蓄积着泪水,准备与加固的堤坝。

生死一搏,六合寺的钟声敲响千年的沉寂。

爱也爱了,恨也恨了,又能怎样?

过往如烟。

从那场雨开始,我的不安逐渐放大。

我担心月光就此消失,或者变暗。

思念的人也会消失。风声吹透黑夜。

穿过朦胧,和藕断丝连的爱情。

昨天、今天,过往如烟。

薄如蝉翼的思念,撑不住低垂的眼睑。

和酒吞咽的泪水,苦涩、苦涩、苦涩。

何曾拥有过强大的内心,预留的空间早已不足。

等待删除、遗忘、弃之如敝履。

再一次说起故乡,月亮圆了的时候。

彼时,故乡也圆了。你的脸圆了。

母亲的脸圆了,邻里乡亲一个个站出来,彼此问候。

生活的场景也圆了。老房子升起炊烟。

晨间的咳嗽声、鸡鸣、犬吠、羊咩。

该去放牧了,隔壁的癞头虫等了很久。

抱怨我老是拖延,我说妈妈呀,不吃饭了。

你追出很远,给我送来两块烧饼。

饼上的芝麻粒,雀斑一样,一笑便挤在一起。

挤出了你的笑容,和忘不了的昨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