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4:01:22 页码:8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实用8篇)
2023-11-10 04:01:22    小编:ZTFB

在生活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反思和成长方式。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将事物的发展脉络展现清楚。如果你需要一些写总结的启示和帮助,这里有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总结例子。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一

《春》这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读了这篇课文,我仿佛真正看到了春的美。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连续用了两个“盼望着”,写出了人们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心情。后面把春天比作人,把时间临近写成“脚步近了”,把感受实质化,写出了人们在期待中的焦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望。还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里的“偷偷”“钻出来”两个词把句子写活了,作者拟人手法用得恰当好处,“嫩”字写出了初春的季节特点,表现出作者的观察细致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篇课文使我想到: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我爱春姑娘!

2

《童年》是原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书中描写的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而外祖母却是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是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主人公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外祖母还经常讲述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以及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是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阿廖沙这样评价外祖母的。

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悲剧场景上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山东济宁市中区运河实验中学六年级四班六年级:王艺璇。

3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这本书是是写了高尔基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想要什么有会有,但高尔基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快乐的,而是悲惨,凄苦的。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的父亲在他的童年去世了,而且死的很悲惨,这给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的与母亲和外祖母相依为命,后来跟随外祖母来到外祖父的家里。

但在这,阿廖沙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他在这里看到许多丑是,舅父们为争财产而互相反目为仇,愚弄弱者,毒打儿童……但他却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经常给阿廖沙讲许多好听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健康的成长,不像他的舅父们一样。

阿廖沙从小喜欢读书,他渴望读书、拼命读书的精神使人感动,但他也为这吃了不少的苦头,经常为受到的屈辱、欺凌而落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读书。与贫穷的劳动人民接触,深入社会,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养料使他真正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位文学大师。

从这本书中我觉得高尔基小时侯对小市民恶习的痛恨,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才会使他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三

如果我可以活得坚强勇敢酷似爱赚钱的斯嘉丽,也许我的人生就无悔了,第一次看完这本书,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我在以后的人生中可与遇见一个像白瑞德一样言语犀利却爱似柔水的人,我想我的人生也将无悔,第二次看完这本书,我是这么想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想我读一千遍《飘》,就有一千种感悟。现如今,我第三次翻开《飘》,自然也有新的触动。

当然,我绝不会忘了赞美斯嘉丽,要知道她奔放而热烈的灵魂,像一支永不终结的西班牙斗牛舞曲,在数百年的时光中不停的回旋激荡。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并不赞同她对卡罗琳的态度,但正是这一点体现了媚兰的伟大,也正是这一点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缺陷性,这样也就塑造了一个复杂的人物。斯嘉丽在大部分时间里对媚兰都是态度不好的,但却一直帮助和保护着媚兰,说明她虽然怀着强烈的嫉妒心,但还是有善良的一面,正如她母亲所希望的那样。而媚兰则是外表柔弱,内心却很刚强的女子,她在最危难的时候一直是作为周围人的`心灵支柱而出现的。而艾希礼相较之下似乎就是个外强中干的形象,在最后一刻斯嘉丽也认清楚了他的内在,继而发现自己所向往的是白瑞德。白瑞德虽然是个奸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他是个违背道德伦理的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对斯嘉丽确实是一心一意,他这种定下明确目标并且一往无前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而且他内外英勇并存的形象在艾希礼的脆弱烘托之下相形见长。

正如我说,《飘》中的角色都是复杂的,难存绝对的好与坏,但这也就是现实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谋求生存,在南北战争那个动乱的年代更是如此。在那个炮火轰炸的岁月里,一个喜好谈情说爱的少女不得不成长为心狠手辣的商人。这是每个人的辛酸和无奈,于是造就了这些亦好亦坏的角色。

最让我钦佩的其实是斯嘉丽和媚兰这两个女人的坚强。她们为了保护塔拉农场里流亡的人们而杀了一个士兵,她们为了养活这一大口人将纤细娇嫩双手劳作成农妇之手,她们为了艰难度日甚至愿意放低身段。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当中,斯嘉丽一直对自己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并且一次又一次从中拾起希望捱过绝望。这才是女人应有的坚强意志。

每次读《飘》总让我学会坚强,每次读《飘》总让我重拾希望,每次读《飘》总让我斗志昂扬。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四

子君走了,涓生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伤逝”,子君的伤,涓生的伤,也勾起了我的伤。

子君爱涓生,是那样地热烈,那样地纯真。在那个受旧思想束缚的年代,一个弱女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与家人反目。我不知道当她分明坚决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又需要多大的勇气。艰苦的生活,子君没有半点抱怨,她总是用笑容去遮掩她的不乐。为了她爱的人,她倾注着全力去做饭,日夜的操心,她就这样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也粗糙起来。然而最终的最终,她还是没有得到那份本应属于她的爱情,子君几乎付出了全部,然而还是输给了现实。

涓生爱子君吗?我想爱吧!爱开始的子君,爱逝去的子君。如果有这样的女子为你付出全部,爱你多于爱自身,我想你也是爱的。只不过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某种东西蒙蔽了那份纯真的爱吧!生活越来越拮据,油鸡们逐渐成为肴馔,阿随也被送走了,涓生看子君的颓唐,感叹人是多么容易改变呵!当涓生孤身枯坐,回忆从前,竟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吗,—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如果说子君变了,那涓生必然变了,而且变得更加彻底。爱情与生活,为何硬要这样联系呢?子君没有错,涓生没有错,只是爱情太过脆弱,输给了生活。

我同情子君,也为子君感到不值。那样纯真的人儿,只是为了寻求她的爱情,她付出了全部。不管生活多么困苦,她都竭力地呵护着她的爱人,然而结果是他不爱她了。精神上的打击要比物质上的打击更加沉重吧!子君的离开是必然的,她已经没有任何留下的理由。子君死了,她连惟一的希望都破灭了,生存对她又有何意义,活着对她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吧!或许有一天,涓生会明白子君的苦衷吧!他会发现子君没有变,子君一直都是那么爱他,子君的付出是那么地无私,以至于连回报都忽视了。不过,子君等不及涓生的觉醒了,她是那样地,带着悔恨,永远地逝去了。

爱情为何如此脆弱?无辜地被扣上“罪恶”的头衔。当所有的矛头指向爱情,我们也只是悲哀地选择结束。是爱情的错?还是我们不够坚持?当爱情遇上现实,爱情就被扼杀了,怪现实太残酷,还是爱情太脆弱?其实爱情没有错,现实也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身,我们总是主观地把爱情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为了生活,好像就非要抛弃爱情似的,所以爱情输给了现实,是那么地无奈。

得到的总是被当做理所当然,还挑三拣四,为何要等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呢?失去了,再多的悔恨,也是于事无补。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得不到的,那本就不属于你。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你一直挑她的小毛病,就不会发现她的优点。如果你努力发现她的好,那么她的小瑕疵也近乎完美了。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修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相遇,相识,相知,难道还要相离吗?一份爱情,的确来之不易,为什么不能好好珍惜呢?不要用其它的理由去扼杀爱情,爱情真的很脆弱。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要不断地磨合,学会包容,学会理解。

涓生悔恨了,可是子君不在了。珍惜为你付出的人吧,同时要有颗感恩的心,懂得去回报。爱情就是那么脆弱,需要双方的共同的呵护。输什么,也不能输了自己。

在我们身边总是有人被我们忽略,我们应该学会去珍惜他们,不再让他们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五

在著名的敦煌石窟,西方探险家斯坦因错过了一幅意义重大的壁画。这张壁画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公元7世纪之初,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盗匪横行,尸横遍野。

《西游记》说起来都不陌生了。里面三个徒弟一个师傅历劫成仙。我最喜欢里面的孙悟空了,他不仅勇敢还会七十二变。读了这本书后我才认识到我以前的错误。我原以为这本书的开头就是孙悟空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唐僧来救他,可原来是孙悟空和观音大师的赌约输了,才被压在五指山下的。愿赌服输讲诚信。

唐僧的心太善了,妖怪变成了人。孙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出来了。唐僧要孙悟空帮忙,孙悟空不帮。孙悟空真是总不听唐僧的话。但他头上的头环是拿不掉的。就像老师教育同学一样。

孙悟空之后很听话,可能是明白了,唐僧的良心用苦吧!帮助人是好事,但妖也是分好妖和坏妖的呀!可是我们班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总是讲话,我们也太糟糕了。老师说“跟着我走,一定没有错。”我相信,因为陈老师的教育方式的确很好。

猪八戒就像成绩不好的同学,虽然什么事都做不好,但他还是在源源不断的努力啊!他之后不还是成仙了吗?所以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我们要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不管事情有多难,也要努力。

我们不可能连猪八戒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没有。一位老师也希望你能考好,这样不仅父母、老师光荣自己也有很大的成就,老师不会害你的。老师对你的教育都是为了你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六

《魔戒》里有非常多的人物都可以说是很出色的,其中“魔戒队”的人物是必不可少的,有刚多尔夫、阿拉贡、吉穆利、金霍、梅利、皮平、山姆和最重要的弗拉多。他们有着不同的长相,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品质,正因为有了他们才能获得胜利。

刚多尔夫是“魔戒队”的核心,他带领着队伍穿过莫利亚,在过断桥时,牺牲自己让其他队员接着向前,最后回到队里说服冈多国王和索隆决一死战。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名术士而且还是我最崇拜的人。刚多尔夫最大的特点是用他的智慧把他身边的能人集合起来,不让他们争吵,合理的用起来。他组成的“魔戒队”就是团结一心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把魔戒销毁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吉穆利和金霍,如果没有他们俩的比赛和有趣的对话,那整个故事就是死板的。我最喜欢吉穆利的冷静和忠诚,还有对朋友们的友情。我觉得他和金霍不仅是兄弟,还是出生入死的伙伴。他俩为了比赛,杀了许多奥斯克,两人闹得不可开交,让故事充满了幽默。

“魔戒队”里真正改变了整个战局的人是弗拉多和山姆,弗拉多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也是魔戒的携带者。魔戒一天一天的诱惑着他,但他还是把魔戒携带到了毁灭魔戒的那一刻,从这点看出弗拉多是一个内心非常强大,而且还是一个不受诱惑的霍比特人。在弗拉多背后有一个他非常亲密的朋友,也是他携带魔戒完成任务的精神支柱,那就是山姆,他同时也充当了弗拉多的保镖。不论有很多个艰难,山姆与弗拉多一起坚持走过去。山姆真是一个很棒的伙伴。山姆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一路都照顾着弗拉多和保护着他,山姆为什么要拼了命保护弗拉多。也许他心中充满了正义和友谊吧。

魔戒害了很多人,就是魔戒邪恶害才让人们真正的团结起来去反抗他。无论是刚多尔夫还是其他人物都不一定能打败索隆,真正打败索隆的是人们的团结和信念。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七

一年三月日本发生了一场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当我在电视里看到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想起了我书架上那本非常棒的《地震求生记》。要是谁看过那本书,一定会对他如何逃脱地震灾害有所帮助的。

这是一本科学漫画书,它既有惊险的冒险故事又有生动超炫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绝境生存的秘笈。书里有三个主人公,他们是自信的毛毛、漂亮聪明的咪咪和具备各种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爸爸。他们原本开开心心地在冬天前去日本泡温泉,却遇上了当地大地震和可怕的海啸。幸好他们用智慧和坚强的信心,最后奇迹般地获救了。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地震求生的科学常识,比如明显可见的地震征兆,还比如地震对策等,使我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道理,也深深地体会到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最需要的是坚强的意志和充满智慧的头脑。

我很喜欢这本书,经常会从书架上拿下来翻开。大家也赶快去看看这本好书吧,它的名字叫《地震求生记》。

五年级:xxx。

关于雅安地震的作文:四川庐山发生7.0级地震_300字。

4月20日早上8:02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电视上我看到一片废墟,十几名救援人员正在救一对夫妇。当我看到人被拉出来:“啊,真的是人呀!”我尖叫到。

休息地点已经搭起了许多蓝色的帐篷。这时我看到很多在地震中受伤的人,还有很多必须赶快做手术的人。

医生连续工作,有的都累倒在地上。突然屏幕上显示出死亡人数上升到204人,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记者告诉我们,目前重伤的有几百名,要做手术的也有几百名。

我们没有受伤的人或者是没有住在庐山的人,都一起为他们祈祷吧:“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愿可怕的地震不要再来”。如果学校要捐款的话,我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去。

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而他们却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而且有的还死了。我觉得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如果能帮助别人就去帮他,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雅安加油,中国加油!

广东广州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何岳娟。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_3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又令人难忘的书叫《鲁滨逊漂流记》。

故事里讲到鲁滨逊在一座没有生产工具的海岛上了,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的生存了下来,最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故事中,坚强不屈的鲁滨逊凭着自己的力量和在废船上找到的一些工具,在荒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他也不断地遭遇很多困难和险境,自己也负出了艰辛的努力,有失败也有成功,但所有的困难,都被鲁滨逊坚韧不拔的毅力所征服了,在孤岛上鲁滨逊亲手制成的东西,都凝聚着他所有的心血。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再说了,没有一个人讲话,多孤单呀!我准会憋死的!可见鲁滨孙是多么乐观向上!我觉得人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孙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六年级:胡泰龙。

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八

龙应台,之前没有读过她的文字,但是在我的印象中,不知为什么是一个有些激进的女子,也许是因为一些道听途说。后来知道了她的《人生三书》,讲育儿与人生,《目送》是其中第三本。掩卷之后,竟然深为触动。

这一本,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人生,归根结底,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这种生而为人的孤独感,会以各种形式袭来,或和缓,或暴烈。有太多的时刻,我们要目睹太多的人离开,有形式上的,实质上的,或短暂,或长久,或永远。儿女的长大成人,朋友的日久疏离,亲人的疾病缠身,以及尘世最终极的告别—死亡。对这种孤独感,认知应该是第一步,之后就是面对,最终希望可以达到平衡与超越。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仿佛昨天还抱在怀里,嬉戏玩耍的几岁小儿,转眼就成了个头比父母还高的“大人”,从对父母无尽的依赖,到追求精神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是每个身为父母之人的必经之旅。这过程中,做父母的,会有多少的不适应,又会有多少的不舍。

“而愚钝如我会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是因为父亲的死亡,像海上突来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痛彻心扉,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大悲的深渊,如何安渡?“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爱如莲心之灯,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光,而我一直相信,至亲至爱之人,永远不会真的离开。而生命之旅中的爱与陪伴,希望是那一条可以载我们抵达彼岸的船。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心学,讲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以心为本,心物合一。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虽然漫漫无边:“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而湖心亭得遇“痴似相公者”,又何尝不是人生之幸事?正是因为深知人世之孤独为本,才会更加珍重偶遇的知己。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

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不)相信》是很爱的一篇,简而言之,就是“真正的理想主义是在看清真相的残酷之后依然对世界充满希望”。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是月明楼。”李后主的这阙“望江南”,意境竟然与这本书非常相似:孤独沉寂,却又圆阔清朗。而这种孤独,竟是如此美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