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6:09:34 页码:8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汇总17篇)
2023-11-10 06:09:34    小编:ZTFB

散文是一种抒发感情和思考的形式,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为了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我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高效的总结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艺术欣赏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一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

a.b.。

c.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文档为doc格式。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二

1.1-100中含有”2”的两位数有多少个?

2.27个小方块堆成1个正方体(如图),如果将它的表面涂成黄色。

求:(1)3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有几块?

(2)1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

(3)2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有几块?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某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这一年1月4日是星期几?

答案:

1.解答:12、22、32、……、92,共9个。20、21、22、……、29,共10个。而22被重复计算了,因此含有“2”的两位数有9+10-1=18个。

2.解答:如图:

(1)3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有8块;。

(2)1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有6块;。

(3)2面涂成黄色的小方块有26-8-6=12块。

三年级。

1.

解答:a=1,e=6,b=3,f=5,d+g=17,d、g只能为8和9。从第二个算式的百位看,一定往千位有进位,因此d=8,g=9,c=4。a+b+c+d+e+f+g=1+3+4+8+6+5+9=36。

2.解答:一定要让百位最大,然后再让十位最大,最后让个位最大,因此最大为995。

四年级。

1.解答:从百位看,一定向千位有进位,因此“忐”=5,而且“上”一定比“心”大。这时,“心”可以是1或2。

若“心”=1,那么“上”=4,“忑”=6,“下”=5,与“忐”重复。

若“心”=2,那么“上”=3,“忑”=8,“下”=6,“不”=4,个位不能向百位有进位,从而“安”=1,“意”=7。算式为7386+5841=13227。

解答:若b+c+d往前进位为2,那么b-a=2,且b+c+d=20+a,而c+d最多为17,显然不成立。

因此b+c+d往前的进位只能为1,即b+c+d=10+a,b-a=1。十位一定往百位进1位,百位也一定往千位进1位,千位也一定往万位进1位,因此e=1。从十位看,b+c+d+1=10+b,因此c+d=9。

此时a最小为2,b最小为3,c最小为4,d最小为5,c+d最小为9,所以只能是a=2,b=3,c=4,d=5,f=0。算式为2233+3344+4455=10032。

2.略。

五年级。

解答:3本数学书可以看成1本,2本外语书也可以看成1本,因此相当于5本书进行排列,共有5!=120种排法。

六年级。

解答:设甲、乙、丙每件分别为x、y、z元。

3x+7y+z=315。

4x+10y+z=420。

可知x+3y=105,2x+6y=210,x+y+z=105,即三种货物各一件需要105元。

2.某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这一年1月4日是星期几?

解答:画一个日历表,从表中马上看出:1月4日星期一。

说明:根据“有五个星期五”,可知从第一个星期五到第五个星期五之间共有29天。31-29=2(天),这多余的2天是在第一个星期五前,还是在第五个星期五之后呢?如果在第一个星期五之前,那就多一个星期四,这与题中条件不符。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寒雪日内集( ) (2)俄而雪骤 ( )

(3)公欣然曰 (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

小题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昂首观之b.藐小之物

c.心之所向d.下车引之

小题5:谢太傅的儿女们分别对雪作了怎样的比喻?你对雪还可以有哪些比喻?(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家庭聚会(2)不久,一会儿(3)高兴(4)比不上

小题2: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与 儿 女 讲 论/ 文 义。

小题3: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小题4:c

小题5:盐,柳絮 蒲公英、棉花、绒毛......

小题1:试题分析:(1)“内集”属实词,一词多义。“内”指内部,文中指家庭内部,“集”,即集会之意。(2)“俄而”为古语中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今已不用。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词即可。(3)“欣然”一词与今义相同。(4)“未若”系古文中常见的固定词组,“未”表示否定,不;“若”,译成“如”。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分句属主谓结构,“谢太傅”为主语,可在其后断开;“寒雪日”表示时间、天气,修饰动词“内集”,共同构成谓语部分,不易断开。第二个分句“与女儿”表示对象,属介词短语,修饰“讲论文义”,中心语是动宾结构,因较长,可在“讲论”后断开。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公”指“谢道韫”,具体指出何人;“无奕”,为 “太傅大哥谢无奕”,字无奕。“ 王凝之”,指人名,注意不要误解为“王凝”的(妻子),古代常用“之”入名。

小题4:试题分析:题干中“之”附在人名后,无实际意义。a为代词,指蚊。b为结构助词,“的” c心是名词,所向是所字性短语(所和后面的字构成的是名词性短语)。两个名词不能连用,故“之”字是取消两个名词之间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d指元方,代词。故选c。

小题5:梳理内容即可得出,可抓住关键词句,如“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想象喻体一要吻合雪轻、白、梅花状等特点,二要充满美感。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四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商家不断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通过缴纳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诸如《傲慢与偏见》《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这些被认为“高冷”的文学经典,通过这一方式收获了大批听众。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这个数量以计算、以45岁以下年轻人为主体的人群,和知识爆炸的移动互联时代正面遭遇,产生了核爆级的知识需求,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播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延绵不绝的经典作品。

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前段时间,美国一杂志网站刊文介绍中国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泥沙俱下,大部分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成了泥沙。这就需要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书林新叶催陈叶。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正以裂变般的速度更新,人们期待更多经典作品。今天,我们阅读前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需要好好把握,善加运用,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而出。

(摘编自《人民日报》《阅读经典,成就“今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阅读载体虽然不断更新,但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不变。

b.阅读方式的丰富让人们能轻松地接触经典,使得“知识付费”成了互联网最重要的现象。

c.“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的扩大是“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兴起的一个重要基础。

d.中国的文化大众群体数量很大,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很强烈,满足其阅读需求是文化刚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移动互联时代为背景,指出尽管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类对精神世界的守望是永恒的,这也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刚需。

b.文章以美国一杂志对金庸的评价为例,说明成就“今典”需要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和大众的文化参与。

c.本文层层递进、深刻论证了经典作品“经典化”的过程,表明作品保持民族和时代精神气质的重要性。

d.文章多角度举例,论述经典作品的永久魅力,把论证不断引向深入,强调当今不但要阅读经典,更要成就“今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高冷”的文学经典通过收听收看知识讲座等收获了大批听众,说明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会让经典更亲切。

b.大众的参与,使阅读不再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而是变成了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c.如果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能做出正确的引导,“经典化”过程中泥沙俱下的现象就能够避免。

d.知识更新赋予当今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这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从而阅读经典,成就“今典”。

【答案】1.b2.c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使得……”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第二段说的是“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无法说明是“阅读方式的丰富让人们……”使得“‘知识付费’成了互联网最重要的现象”,且“最重要的现象”错误,文中说的是“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选项忽略了“之一”这一词语,夸大其词。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本文层层递进、深刻论证了经典作品‘经典化’的过程”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是从经典作品的魅力到阅读经典,再到成就今典,并非是论证“经典化的过程”;“表明作品保持民族和时代精神气质的重要性”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使阅读不再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而是变成了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错误,“不再是……而是”改变了文章的意思,第四段说的是“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文中是“不仅仅是……,还将是……”,两者都包含。c项,“如果……就”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第五段只是说“‘经典化’的过程难免泥沙俱下,……这就需要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文中说的是“需要……”,但并非这样做了就一定能避免。d项,“知识更新赋予当今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错误,选项偷换概念,最后一段说的是“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选项把“技术发展”换为“知识更新”。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棣花之荷。

徐祯霞。

对于棣花的荷,我好奇着,并疑惑着,因此一直处于隔县观望的状态。天下美荷,多在南方,北方甚少,荷生之地,多是水源涵养之所,棣花乃旱地,何以养得了如此多的荷?更何况是千亩之荷,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说。

可去过棣花的人都说棣花的荷美,有水道,能划船,花开之际,一眼望不到边,只见荷头攒动,绿叶招展,真真是个美煞人也。人如此说,我依然是有些不相信的。我始终以为,不是荷有多美,而是荷因为棣花这片土地而被人高看一眼,荷花长在棣花的土地上,贾平凹也出生在棣花的这片土地上,人因为贾平凹而来棣花,因为贾平凹的大名而仰视棣花的荷,棣花的荷便因为贾平凹而与其它的荷大大不同了。

这些年见的荷多了,有私人庭院的荷,有公园的荷,有水塘的荷,更有南方的荷。尤其是在济南,看到了大明湖的荷,于是,天下的荷在我的眼里顿时逊色,大明湖的荷,那可真真是不辜负传说,石桥、曲廊、画舫、古亭,都是最美的风景画,湖中荷韵飘香,岸边绿柳垂绦,在绿柳婆娑间,远处烟波浩渺,青山如黛,忽然楹联出现在我的面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联是对大明湖景色的概括,大明湖的荷花确实浩瀚无边。

棣花的荷塘开放好久了,我一直没有去,常见之物,也少了去探究它的兴致。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丹凤,同行之人说要去看看棣花的荷,于是便陪同前往。来到棣花,放眼四望,原来,棣花的荷竟是不逊于济南大明湖的荷花的,我诧异,在秦岭山中,这样一个崇山峻岭的县城,也会有如此浩瀚的江南之地,烟波水乡,确实让我吃惊不小,千亩荷塘,真不是一个传说,我不仅诧异了,而且惊喜了,我常常追逐于江南的水乡,而就在我所处的商洛,也一样有着一个水光潋滟荷叶田田的水乡,我竟然几年视而不见,太辜负这片生机勃勃的荷塘了。

来到荷塘边,我放眼望去,荷塘在我的眼前便如铺开的一幅硕大的锦画,绿荷、拱桥、长亭、游船,一眼望不到边,我静静地打量了数分钟,心中顿有豁然之像,总是喜欢江南的开阔,喜欢江南的无遮无拦,喜欢一眼可以看出几里外的视觉,眼前的荷塘,又让我有了找到小江南的感觉,看到那些在荷塘中穿梭迂回的船只,我不禁心动起来,划船去,划船去!

我们上了船,船顺着水道“嗖”地向前驶去。第一次坐船,坐北方荷塘中的船,这种感觉是兴奋且激动着的,我一边用手拍水,一边欣赏着满塘的荷花,突然想起了杨万里的诗:“红白莲花共塘开,两般颜色一船香。疑是汉殿三千女,半是红妆半淡妆。”此诗恰好写出了此时荷塘的景色,水波两边,荷花开得正艳,粉的,白的,竞相在往出窜,共争一池春色。正是赏荷时节,我们在无意之中赶上了一塘荷的盛宴,在这里,观赏到了荷生命中最美的姿态,袅袅婷婷,如豆蔻少女一般的绽放。

蓦然想起了晋乐府《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此时,不是采莲的季节,我也只能臆想一下。我是没有采过莲子的,愈是没有机会体验的事,愈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船依然在行进,我们已经置身在满满的荷丛当中,纵眼四周,全是荷,挤挤挨挨,将我们簇拥着,心也如这船儿荡漾了起来。

自此,对于一个没有考察论证过的事情再也不敢妄下断言。

棣花的荷,注定是与别处的荷不同的,它有着别的荷所没有的成长经历和故事,它有着自己的性格和品格,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人文情怀,它与天下荷是相同的,又与天下荷是不同的。

正如,众生有别。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自己没有探究棣花荷花的兴致,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从而使读者对棣花之们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b.作者没有去棣花观荷,认为棣花的荷花是个传说,原因在于不相信北方旱地能拥有千亩荷塘,认为人们因为作家贾平凹的大名而仰视棣花的荷花。

c.看到棣花的荷塘,让作者感到惊诧和惊喜。为崇山峻岭中的棣花千亩荷塘的美景而陶醉,为对距离自己最近的美景却视而不见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d.通过对棣花之荷的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作者引发联想。由荷花联想到了人,由棣花之荷联想到了贾平凹,认为人的成长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5.文章中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举三例加以分析。

6.作者在结尾说“正如,众生有别”。请根据文章内容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五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d、津津有味

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d、德国

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作者是

a、韩寒 b、素素 c、郁秀 d、田晓菲

a、门子 贾琏 袭人 b、冯渊 板儿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a、金庸 b、古龙 c、曲波 d、查良镛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16、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a、站直了,别趴下! b、有没有下一次,心里还是没有底。

c、成也爱你,败也爱你! d、在我们心里,依然期待你真正崛起。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0-—21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20、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22、××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发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23、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24、公元2004年是甲申(猴)年,那么2008年是

a、乙酉(鸡)年 b、丙戌(狗)年 c、丁亥(猪)年 d、戊子(鼠)年

25、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a、浪淘沙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西江月

26、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27、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28、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是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 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灰姑娘-——《格林童话》

29、朗读下边这首诗该用的感情是

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a、慷慨、悲壮 b、自豪、喜悦 c、悲凉、忧伤 d、愤慨、遗憾

3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徐志摩 c、闻一多 d、戴望舒

3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33、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

a、朝三暮四 b、耳濡目染 c、望梅止渴 d、乐不思蜀

34、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新华字典》 d、《尔雅》

35、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a、信的内容 b、写信人的谦称 c、代指后面的敬礼d、礼貌用语

36、“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汾河

37、世界著名通讯社与所在国家搭配不一致的一项是

a、新华社-——中国 b、合众社-——英国

c、美联社-——美国 d、法新社-——法国

38、下面是有趣的成语之最,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b、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c、最大的被子-——幕天席地 d、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39、下列量词中,不具有形象美的一项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c、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多的目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六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窄窄的小小的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参考答案。

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4.台湾海峡。

5.b。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七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

a.b.。

c.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八

答案如下:

试题2:这是一道常识题,主要考察音序,通过声母可以判断天字应该在上字之后,即1141页之后,可以排除掉c,根据好可以排除d,而习和向韵母比较相似,应该相差页数最近,故在a、b两项中选择。

试题3:20除以3,因为它的答案接近于6.6666,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陆续不断,或者是六六大顺都行,百分之一就是百里挑一,9寸加1寸等于一尺即是得寸进尺,12345609,七零八落,1、3、5、7、9无双数所以叫做举世无双,或者你把它答出天下无双都行。

试题4:1/2米。

试题6:119阶。设阶数为n,对于26的情况,余数总是比除数少1,则n+1可整除2~6,2、3、4、5、6的最小公倍数是60,又n小于150,则n+1可取60或120,60-1=59不能整除7,舍去,120-1=119可以整除7,即为所求。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九

1.b。

2.a。

3.d。

4.c。

二、

5.a。

6.b。

7.a。

8.c。

9.

(1)清洁被污浊的东西,疏通被堵住的地方,补足缺漏的地方。

(2)当官不能清白的原因,大概是家里人喜欢奢侈才使得他这样的。

(3)假如为了子孙而做这件事的,子孙却不能拯救我。

三、10.(1)春江花月夜。

(2)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11.(1)荒忽兮远望。

(2)悟言一室之内。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四、12.发电供电。

13.c。

14.a。

五、

15、(名窑)碗;插叙。

16、反衬/衬托,烘托。以水声摇橹声语声雷声雨声衬托周围环境的宁静(静谧),渲染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17、母亲安慰“我”,并感叹拥有和失去是人生的常态。母亲的最后一句话中有对这样人生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也是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的超然与洒脱,所以说的很淡很轻,又是对我善意的提醒,对于这样的人生中的拥有和失去你应该做好一切心里准备。

18、“我”对家庭教师布置及修改的文章很不满不开心,此时想起老法师赠予我的名窑碗,感到安慰内心愉悦;出行前发现碗忘记放进箱笼里很不舍惦念不忘想回去拿,母亲不让去拿,陷入失望懊悔的情绪;船夫来送碗,内心舒畅愉快;碗不小心掉入水中,无尽的难过懊恼;母亲安慰我,我不知所措,现在想来,终于释怀。

六、

19、

材料一的意思是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方和圆不能合作。

材料二中“割”是分割的意思,“失”是误差,分割到不可分割,方和圆就可以合体而没有误差。意思是圆可以变成方,方也可以变成圆,方和圆是可以互相转化合作的。

20、诗歌语言美丽、纯粹,诗歌可以表达最高的理想,诗歌可以带你走向自由神秘的世界。而青春的我们跟诗歌一样清澈干净单纯,不复杂不世故,我们现在的精神状态跟诗歌的灵魂互相契合,所以青春的我们会被诗歌所吸引,跟它走入诗歌那个神圣又神奇的世界,青春的我们应该多读诗歌,是读诗的旺季,读诗最好的时候。

21、略。符合语境即可。

七、

22、立意一:大树面对飞禽走兽的拒绝,并不灰心丧气,而是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立意二:梦想的实现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十

1、跨、踮、钻、挤。写店里顾客很多,也写出了“我”读书的如饥似渴。

2、突出了“我”对书、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3、在上书店看漫画书时,体验过这种既快乐又惧怕的滋味。

六、心领神会。

“读书好”:读书对自己有益;“好读书”:喜欢读书;“读好书”:读有益的书。

词语接龙。

呕心沥血——血气方刚——刚柔相济——济困扶危。

大显身手——手无寸铁——铁案如山——山清水秀。

悲欢离合——合家幸福——福寿齐天——天下太平。

天长日久——久别重逢——逢凶化吉——吉祥如意。

四、句子乐园,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只有多读课外书,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放寒假后,我不仅要去北京,还要去青岛。

2、我差不多把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都借阅了。

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借阅了。

3、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4、吃饭是身体成长的需要,读书是精神成长的需要。一个人要成长,既要吃饭,也要读书。

活学活用。

1、朋友;故地;书能带给我们温馨的感受。

2、(1)营养;书能充实我们的头脑。(2)阶梯;书能使我们进步。(3)船;书能拓宽我们的眼界。

3、一位良师,能让我们积累知识,了解人生。

口语交际。

张华,这几天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想再看看那本书。你看完了吗?

张华,我有个同学向我借那本书,你看完了吗?

水浒英雄榜。

及时雨——宋江;拼命三郎——石秀;。

浪里白条——张顺;神行太保——戴宗。

仿照下面画线句的句式补写句子。

老师的课堂;鱼的海洋;翅膀的`鸟。

阅读感悟。

1、刻、果然。

2、枯燥、贫乏、着急、无论、还、就。

3、费:花费,耗费;光:只,单。

5、多读,多写,多写。

五、小小修补匠。

芬芳;一位;粉红;舞台;阳;拂过;仔细;优美。

二、我能给下面的词语唱唱反调。

偶然——必然保存——销毁凋零——绽放。

稀罕——普通爱惜——浪费慈祥——威严。

四、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1、闹;2、皱;3、主张、意见;4、意见、建议;5、建议。

第八页。

五、快乐阅读。

1、p、pian、羽、9;r、rou、木、5。

2、底、栽、飘。

3、弯下(身体)。

4、小桥的身体。

六、趣味字谜。

第九页。

三、补全诗句,并选你喜欢的一句加以赏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众鸟高飞近,孤云独去闲。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五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极写大漠、长河的平坦空阔,从而描绘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外大自然的景色。

四、呼朋引伴,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稀奇;2、惟有、珍惜;3、大概;4、特别;5、依恋;6、干枯。

五、改头换面,按要求改写句子。

1、风撩乱了老人的银发。

2、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第十页。

六、写诗作画。

(诗略)宋、王安石、一水间、隔着、欣欣向荣、思念。

七、明察秋毫。

“b、刚,才”改为“b、专一”。

1、一心一意(专一);2、一唱一和(数目一);3、一鸣惊人(一旦);。

4、一视同仁(同一);5、一如既往(完全)。

书呆子丢了什么?

岂有此理。

第十一页。

一、开心辞典。

1、擅长;2、享有;3、另外的,别的;4、叠用,跟“越……越”相同。

二、火眼金睛。

正—郑;样—恙;蜡—腊;峦—恋;宝—保;力—立。

三、词语盘点。

1、腐烂;2、陈旧;3、宽裕;4、放松。

四、小小法官。

1、√;2、×;3、√;。

五、妙语连珠。

1、像甜甜的蜂蜜,让人闻了又想闻。

2、像身处蒸笼一样。

3、像断了线的珠子。

六、写写画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智救故乡。

“陛下,我请求您下令毁掉莱普沙克斯。”

花语。

二月——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月——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月——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九月——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十一

20的春天这一场经历,显然不是平坦的,如同命运行走时遇到的那些艰难险阻,需要一种强大的生命精神,才能够支撑与改变。它更是一种个人品格的情怀历练,而这种情怀在东方传统文化美德范畴内,是一种担当与光芒。

面对生活的突如其来,是激发对生命价值的再一次思考,是重建对于生活的信心,是一颗心对于美好重新认知。美好在哪里?它的美好就在创造奇迹,就在于拉近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

经过生命的光阴,没有败给生活的故事、情节和遭遇,没有败给困厄的磨难、曲折和苍凉,经历生活的波折跌宕,承载的也不是叹息,抱怨的也不是遭遇,感叹的也不是失落。

因为热爱,人格成为一种光辉;因为热爱,情怀成为一种光芒;因为善待,情操成为一种光亮。终究要成为一种精神,终究成就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超脱、坚定、豪迈,而且为此付出生命所有的情怀,努力活成了一个内心可以欣慰、生命可以坦然、对待世界可以呈现从容的生命形象。

人海茫茫,每个人都秉持着善良的信念、生命的信心,让所有的美好与明亮成一片海洋,让所有的信念链接成一种枢纽,让所有的祝愿成为继往开来的生命光环,延续,生生不息,光明灿烂。

就算是在风雨中奔跑,那么也跑出风雨中的洒脱、豪迈和心底的更加明亮;就算风雨加身,也要扛起舍我其谁的担当与责任,活出生命信念的阳光灿烂。经历生活的磨难,没有辜负对时光的热爱,没有辜负对生命的热爱,没有背离对别人的热爱,这是一场力量的接力、信念的拥抱、美好的承载,这是对生命价值最真诚的赞美。

经风雨,见心地,永远不是旁观者;经世事,历胆魄,认同生命的信心与力量。做一个不惧风雨的人,做一个面对风雨、能够善加对待,积极化解的人。经风经雨才能历练志向,经历磨难辛苦才能淬炼心智,经历艰难和麻烦,才能历练自我的选择和内心的靠岸。

岁月付我于风雨,我付岁月以高歌;岁月付我以艰难,我付岁月以拥抱;岁月付我以嘲笑,我付岁月以点赞,经过这段不平凡的时光,传递人心的温情与力量。

2020年春天的这一场考验,注定会汇入华夏精神的时代洪流与时光进程的生动画卷,也必将成为华夏情怀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给未来世界带来福祉与思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十二

咐(  )  侧(  )  眉(  )  贴(  )  坐(  )  纪(  )

附(  )  测(  )  媚(  )  报(  )  座(  )  记(  )

一(  )早晨   一(  )纸团  一(  )少先队员

一(  )照相机  一(  )电车  一(  )摄影师

一(  )杂志社  一(  )记者  一(  )小男孩

摆弄  嘱咐  认真  转告  经常  赶紧

叮嘱  常常  摆布  仔细  转达  立刻

(  )--(  )  (  )--(  )  (  )--(  )

(  )--(  )  (  )--(  )  (  )--(  )

例: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辨字组词。

咐(吩咐)  侧(侧面)  眉(眉毛)  贴(粘贴)  坐(坐下)  纪(纪律)

附(附近)  测(测试)  媚(明媚)  报(墙报)  座(座位)  记(记住)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个)早晨   一(个)纸团  一(名)少先队员

一(架)照相机  一(辆)电车  一(位)摄影师

一(家)杂志社  一(名)记者  一(个)小男孩

三、读下列词语,找出六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摆弄  嘱咐  认真  转告  经常  赶紧  立刻

叮嘱  常常  摆布  仔细  转达

(摆弄)--(摆布)  (嘱咐)--(叮嘱)  (认真)--(仔细)

(转告)--(转达)  (经常)--(常常)  (赶紧)--(立刻)

四、读句子,仿例句用划线的词写一句话。

例: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突然:我正坐在院中乘凉,突然从墙角跑过来一只猫,吓了我一跳。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十三

1.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

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4.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5.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

6.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十四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体会一下这句话中含着的思想感情,写出来。

———————————————————————————————————————————。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三个人登山是怎样做的。

——————————————————————————————————————————————————。

1、只有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知难而进,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2、(1)退下来了感到山陡难登知难而退

(2)登到半山也退下来了气喘吁吁,觉得要适可而止

(3)登上山顶知难而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十五

(一)生字园(17分)。

1、词语每个1分,共8分,同音字每个0.5分,共3分。

2、每空0.5分,共4分。3、每空0.5分,共2分。

(二)美词园(14分)。

1、每空0.5分,共4分。2、(1)(2)小题每个成语1分,(3)小题2分,共10分。

(三)佳句园(14分)。

1、每句1分,共4分。2、题目、作者1分,每句诗1分,共5分。写民间故事,写对一个得1分,共3分。3、每空0.5分,共2分。

(四)阅读园(20分)。

1、消失减少扩大,每词1分,共3分。2、每词0.5分,共3分。

3、树木变成了……天空了。2分4、拟人,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意思正确即可)。5、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写出相关内容也可,有问题酌情扣分)。

6、综合平台。写对三点就可得6分,有问题酌情扣分。

(五)说写园(30分)。

1、口语交际。(5分)无错字、语句通顺,表达清楚、符合人物身份给满分,有问题酌情扣分。

2、习作。(25分)好(23—25),较好(20—22),一般(15—19),较差(10—14),极差,(10分以下)。

注:卷面5分。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十六

一、查字典,按要求填空。(5分)。

“銮”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部,再查____画。

“嘎”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

“凸”字按数笔画查字法,共____画。

二、改病句。(10分)。

1.我们召开了中队委员会,大家一起琢磨了中队计划。

2.王琳眼睛里流着激动的泪花。

3.大家都讲究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4.邓均获得了小学生作文竞赛第一名,他感到非常荣誉和高兴。

5.张延虽然学习成绩好,而且他一点也不骄傲。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10分)。

水落石()风调雨()自()自()。

好高()远()谋()计万丈深()。

奄奄一()五()四()夸夸其()。

千()万()。

四、用三组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分句连接起来。(3分)。

“多观察,多动脑,多读多写”“提高作文水平”

五、读下面的例句,注意每组里三个句子的关系,并仿照例子,把一个句子分解成两个小句子。(10分)。

例句:鲁班请师傅教手艺。

鲁班请师傅。

师傅教手艺。

1.学校组织同学去参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党中央领导我们向四化进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请“五一”劳动模范做报告。

4.桑娜到西蒙家把孩子抱回来。

5.我们到海滨公园去春游。

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本篇十七

古典诗歌鉴赏:首先认真审题,明确在哪一方面进行鉴赏。

1.思想内容方面,要借助诗人写的景、人、事,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经历、反映的道理。

2.形象方面,要找准诗中所写的形象,体会这些形象的经历、心态或代表意义。

3.语言方面,耍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类,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的,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4.表达技巧方面,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借助原诗句进行分析。

5.明确题目要求的提示性因素,严格按要求做题。

6.认真组织答案,如果是语段。则按总分结构表达,要用准有关诗歌创作的概念术语,即要说行话。比如,要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不用第一句、第二句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