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汇总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4:08:22 页码:12
最新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汇总12篇)
2023-11-13 14:08:22    小编:ZTFB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许多改变和便利。怎样保护环境,营造一个绿色、宜居的家园?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一

[论文摘要]。

在当今的计算机世界,因特网无孔不入。为应付“不健全”的因特网,人们创建了几种安全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认证表,以及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防火墙。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网络的安全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保护内部网免遭外部入侵比较有效的方法为防火墙技术。

一、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是一个系统或一组系统,在内部网与因特网间执行一定的安全策略,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

一个有效的防火墙应该能够确保所有从因特网流入或流向因特网的信息都将经过防火墙,所有流经防火墙的信息都应接受检查。通过防火墙可以定义一个关键点以防止外来入侵;监控网络的安全并在异常情况下给出报警提示,尤其对于重大的信息量通过时除进行检查外,还应做日志登记;提供网络地址转换功能,有助于缓解ip地址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当一个内部网更换isp时需重新编号的麻烦;防火墙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理想位置,即在其上可以配置相应的www和ftp服务等。

二、防火墙的技术分类。

现有的防火墙主要有:包过滤型、代理服务器型、复合型以及其他类型(双宿主主机、主机过滤以及加密路由器)防火墙。

包过滤(packetfliter)通常安装在路由器上,而且大多数商用路由器都提供了包过滤的功能。包过滤规则以ip包信息为基础,对ip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进行筛选。包过滤在网络层进行。

代理服务器型(proxyservice)防火墙通常由两部分构成,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客户端程序与中间节点连接,中间节点再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实际连接。

复合型(hybfid)防火墙将包过滤和代理服务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新的防火墙,由堡垒主机提供代理服务。

各类防火墙路由器和各种主机按其配置和功能可组成各种类型的防火墙,主要有:双宿主主机防火墙,它是由堡垒主机充当网关,并在其上运行防火墙软件,内外网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堡垒主机;主机过滤防火墙是指一个包过滤路由器与外部网相连,同时,一个堡垒主机安装在内部网上,使堡垒主机成为外部网所能到达的惟一节点,从而确保内部网不受外部非授权用户的攻击;加密路由器对通过路由器的信息流进行加密和压缩,然后通过外部网络传输到目的端进行解压缩和解密。

三、防火墙的基本功能。

典型的防火墙应包含如下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以及链路层网关。

(一)包过滤路由器。

包过滤路由器将对每一个接收到的包进行允许/拒绝的决定。具体地,它对每一个数据报的包头,按照包过滤规则进行判定,与规则相匹配的包依据路由表信息继续转发,否则,则丢弃之。

与服务相关的过滤,是指基于特定的服务进行包过滤,由于绝大多数服务的监听都驻留在特定tcp/udp端口,因此,阻塞所有进入特定服务的连接,路由器只需将所有包含特定tcp/udp目标端口的包丢弃即可。

独立于服务的过滤,有些类型的攻击是与服务无关的,比如:带有欺骗性的源ip地址攻击、源路由攻击、细小碎片攻击等。由此可见此类网上攻击仅仅借助包头信息是难以识别的,此时,需要路由器在原过滤规则的基础附上另外的条件,这些条件的判别信息可以通过检查路由表、指定ip选择、检查指定帧偏移量等获得。

(二)应用层网关。

应用层网关允许网络管理员实施一个较包过滤路由器更为严格的安全策略,为每一个期望的应用服务在其网关上安装专用的代码,同时,代理代码也可以配置成支持一个应用服务的某些特定的特性。对应用服务的访问都是通过访问相应的代理服务实现的,而不允许用户直接登录到应用层网关。

应用层网关安全性的提高是以购买相关硬件平台的费用为代价,网关的配置将降低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但增加了安全配置上的灵活性。

(三)链路层网关。

链路层网关是可由应用层网关实现的特殊功能。它仅仅替代tcp连接而无需执行任何附加的包处理和过滤。

四、防火墙的安全构建。

在进行防火墙设计构建中,网络管理员应考虑防火墙的基本准则;整个企业网的安全策略;以及防火墙的财务费用预算等。

(一)基本准则。

可以采取如下两种理念中的一种来定义防火墙应遵循的准则:第一,未经说明许可的就是拒绝。防火墙阻塞所有流经的信息,每一个服务请求或应用的实现都基于逐项审查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它将创建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当然,该理念的不足在于过于强调安全而减弱了可用性,限制了用户可以申请的服务的数量。第二,未说明拒绝的均为许可的。约定防火墙总是传递所有的信息,此方式认定每一个潜在的危害总是可以基于逐项审查而被杜绝。当然,该理念的不足在于它将可用性置于比安全更为重要的地位,增加了保证企业网安全性的难度。

(二)安全策略。

在一个企业网中,防火墙应该是全局安全策略的一部分,构建防火墙时首先要考虑其保护的范围。企业网的安全策略应该在细致的安全分析、全面的风险假设以及商务需求分析基础上来制定。

(三)构建费用。

简单的包过滤防火墙所需费用最少,实际上任何企业网与因特网的连接都需要一个路由器,而包过滤是标准路由器的一个基本特性。对于一台商用防火墙随着其复杂性和被保护系统数目的增加,其费用也随之增加。

至于采用自行构造防火墙方式,虽然费用低一些,但仍需要时间和经费开发、配置防火墙系统,需要不断地为管理、总体维护、软件更新、安全修补以及一些附带的操作提供支持。

五、防火墙的局限性。

尽管利用防火墙可以保护内部网免受外部黑客的攻击,但其只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不可能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事实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防火墙不能防范的安全威胁,如防火墙不能防范不经过防火墙的攻击。例如,如果允许从受保护的网络内部向外拨号,一些用户就可能形成与internet的直接连接。另外,防火墙很难防范来自于网络内部的攻击以及病毒的威胁。所以在一个实际的网络运行环境中,仅仅依靠防火墙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显然是不够,此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采取其他相应的安全策略。

文档为doc格式。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二

[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而其安全问题也是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已经成为商家和用户都十分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安全管理监控审计安全构架。

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处理和传递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电子贸易和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商品拍卖、合作设计和工程、在线资料、公共产品获得等内容。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非常惊人,但它的产值在全球生产总值中却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一个调查机构通过对23000名因特网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由于担心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而不愿意进行网上购物。因此,从传统的基于纸张的贸易方式向电子化的贸易方式转变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已经成为影响到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信息的安全,包括静态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全。从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心、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因此为保证网络的安全,必须保证一下四个方面的安全:

1.运行系统的安全;

为了保证这些方面的安全,大家通常会使用一些网络安全产品,如防火墙、vpn、数字签名等,这些安全产品和技术的使用乐意从一定程度上满足网络安全需求,但不能满足整体的安全需求,因为它们只能保护特定的某一方面的,而对于网络系统来讲,它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安全策略,这个策略不仅包括安全保护,它还应该包括安全管理、实时监控、响应和恢复措施,因为目前没有绝对的安全,无论你的网络系统布署的如何周密,你的系统总会有被攻击和攻破的可能,而这时你会怎么半呢?采用一些恢复措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使网络系统恢复正常工作恐怕是最主要的了。因此在构筑你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一定要注重一个整体的策略,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整体的安全构架。

二、电子商务安全的整体构架。

我们介绍的电子商务构架概括为“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安全管理为中心,四个基本点是保护、监控、响应和恢复。这样一种构架机制囊括了从保护到在线监控,到响应和恢复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层层防御的机制,因此这种构架可以为用户构筑一个整体的安全方案。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就是通过一些管理手段来达到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它所包含的内容有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安全策略的制定、实施、评估和修改,以及对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等。

2.保护。保护就是采用一些网络安全产品、工具和技术保护网络系统、数据和用户。这种保护可以称作静态保护,它通常是指一些基本防护,不具有实时性,因此我们就可以在防火墙的规则中加入一条,禁止所有从外部网用户到内部网web服务器的连接请求,这样一旦这条规则生效,它就会持续有效,除非我们改变了这条规则。这样的保护可以预防已知的一些安全威胁,而且通常这些威胁不会变化,所以称为静态保护。

3.监控/审计。监控就是实时监控网络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是任何一个网络管理员都想知道的,审计一直被认为是经典安全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是通过记录下通过网络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分析这些数据包,帮助你查找已知的攻击手段,可疑的破坏行为,来达到保护网络的目的。

监控和审计是实时保护的一种策略,它主要满足一种动态安全的需求。因为网络安全技术在发展的同时,骇客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网络安全不是一层不变的,也许今天对你来说安全的策略,明天就会变得不安全,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网络安全的发展动向以及网络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以便及时发现新的攻击,制定新的安全策略。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样就不需要基本的安全保护,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安全保护是基本,监控和审计是其有效的补充,只有这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够满足动态安全的需要。

4.响应。响应就是当攻击正在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响应,职向管理员报告,或者自动阻断连接等,防止攻击进一步的发生。响应是整个安全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呢?因为即使你的网络构筑的相当安全,攻击或非法事件也是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的,所以当攻击或非法事件发生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机制对此做出反应,以便让管理员及时了解到什么时候网络遭到了攻击,攻击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攻击结果如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修补安全策略,弥补这次攻击的损失,以及防止此类攻击再次发生。

5.恢复。当入侵发生后,对系统赞成了一定有破坏,如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系统数据被破坏等,这时,必须有一套机制来及时恢复系统正常工作,因此恢复电子商务安全的整体架构中也是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恢复是归终措施,因为攻击既然已经发生了,系统也遭到了破坏,这时只有让系统以最快的速度运行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否则损失将更为严重。

三、安全架构的工作机制。

在这处安全架构中,五个方面是如何协调工作的呢?下面将以一个例子一介绍。假设有一个骇客欲攻击一内部网,这个内部网整体安全架构就如前面介绍的一样,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安全架构是如何工作来抵制骇客的。

1.当这处骇客开始缶内部网发起攻击的时候,在内部网的最外面有一个保护屏障,如果保护屏障可以制止骇客进入内部网,那么内部网就不可能受到骇客的破坏,别的机制不用起作用,这时网络的安全得以保证。

2.骇客通过继续努力,可能获得了进入内部网的权力,也就是说他可能欺骗了保护机制而进入内部网,这时监控/审计机制开始起作用,监控/审计机制能够在线看到发生在网络上的事情,它们能够识别出这种攻击,如发现可疑人员进入网络,这样它们就会给响应机制一些信息,响应机制根据监控/审计结果来采取一些措施,职立刻断开断开这条连接、取消服务、查找骇客通过何种手段进入网络等等,来达到保护网络的目的。

3.骇客通过种种努力,终于进入了内部网,如果一旦骇客对系统进行了破坏,这时及时恢复系统可用将是最主要的事情了,这样恢复机制就是必须的了,当系统恢复完毕后,又是新一轮的安全保护开始了。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领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是推进电子商务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但是因为安全问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解决安全问题的手段也会不断变化,但变化中有不变,所以应用这种架构来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无疑是有效的。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三

摘要: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正在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中包含国家和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信息数据,一旦泄露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防火墙技术是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对于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新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探索防火墙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在新环境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各国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渐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存在,与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息息相关的联系。但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窃取用户数据,给用户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人们的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为此,需要不断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才能够保障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防火墙技术,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安全防护技术,能够有效针对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控制和隔离,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影响因素。

1.1自然因素。

外部设备是计算机实现信息存储功能的主要部件,其损坏后对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就会造成威胁。比如水灾和火灾等自然因素,都可能使计算机外部设备造成损坏,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造成丢失。

1.2开放的互联网。

互联网的开放性,将世界各地的人联系在了一起,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用户在互联网中能够完成资源的共享,极大的提升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效率。但是,开放的互联网也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性,对于用户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进行窃取,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互联网的tcp/ip协议防护能力相对较弱,这就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更容易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受到威胁。

1.3攻击。

近年来,攻击用户计算机的事情常有发生,有时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也给用户造成了经济损失。攻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展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在攻击中,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通过恶意软件的安装、病毒的植入等等,对于用户的计算机造成严重威胁。攻击是威胁计算机网路信息安全的关键因素。

1.4系统漏洞。

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也会对于其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是保障计算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如果计算机操作系统出现了问题,那么将会对应用软件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造成威胁。对于计算机的网络系统没有进行合理的架构,这是导致其网络系统容易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

防护墙将网络分为外部网和内部网两个部分,防护墙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发挥作用,保障网络使用安全。防火墙能够有效对外网进行监控,将外网中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阻截,保障内网的网络环境。

2.2包过滤技术。

包过滤技术能够监控和过滤流动出入的ip包,当ip包出现可疑特征时进行有效拦截。在ip包的拦截选择方面,提前设置源主机ip地址,能够对拦截情况进行灵活掌握。当数据包出入进来时,其源地址会被路由器进行检查,如果其源地址与设置的源主机ip地址不一致,那么系统会将此数据包进行拦截,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在运行过程中,路由器在ip层发挥作用。包过滤技术是对ip地址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中,需要结合其他防护技术,才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

主机在内外网络连接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网关的作用。应用代理程序的运行,是在应用网关上完成的,客户与原服务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会对用户合法性进行判定,保障因特网资源的合法应用。应用网关技术能够对于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检查,是防火墙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结语。

在计算机应用如此广泛的当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成了人们密切关注的首要问题,只有保障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才能够为社会生产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的重要保障。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攻击、系统漏洞以及互联网的开放性。防火墙技术是一种有效防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其主要通过包过滤技术和应用网关技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进行防护。

参考文献。

[3]叶军.基于防火墙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探讨[j].硅谷,(23):8.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四

风险管理的概念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是一门现代化的新兴管理学科。西方国家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早,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就曾被许多美国企业加以利用,来应对经营风险。反观国内,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主要应用于商业机构。

1.2血站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血站系统中,风险管理的理念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更不用说在血站系统中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了。血站这种机构,由于采供血工作的特殊性,运行过程中会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的突发事件经常让人措手不及。然而,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近年来与血站采供血相关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这些纠纷的出现,就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采供血工作环节中的任何疏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对日常工作程序进行严格管理,预见风险,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化解。

血站的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说是医用血库,它的效率是医院能否挽救生命的关键。在传统的血站管理模式中,信息闭塞,效率低下,存在着许多弊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端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为血站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管理信息的透明化、准确化、及时化和全面化,能够极大地优化血站风险系统的管理工作。因此,所有的血站都应该采用这种网络化的方式,加强风险管理。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网络化管理系统对风险管理的作用。

3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管理对血站风险管理的作用。

由于所涉行业的风险性,实行风险管理的行业都是高风险的行业,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突发事件的风险,风险管理必须融入到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不能将其视作孤立的管理活动,它应该是与整个管理系统相适应的动态管理过程。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全方位、全过程地覆盖整个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整体的风险管理构架,使风险管理产生长效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实际效用。

3.1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血站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行风险预警,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整个评估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就在于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能够帮助血站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机制。

3.1.1风险识别。

这需要收集大量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最好的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网络化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能够识别出血站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分析出风险故事发生的可能原因,力求在损失发生之前改变危险局面。血站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错综复杂,要在这种条件下甄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实属不易,因此必须实行主动防御的机制,选择一种适当的方式来控制风险漏洞的形成。显而易见的是,血站的风险可能来自于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例如血液采集或血液检测、血液储存、血液运输等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就体现在全面防御每个工作环节,监测工作过程、分析数据进行趋势判断等等,来识别潜藏的风险,这是人力所无法比拟的。

3.1.2进行风险分析。

摸清现存风险的性质,分析判断风险的损害程度。根据处理大量信息的结果,可以找到潜在的风险以及风险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采取措施使风险降低到最小,在行动之前,还有一项工作是不能省略的,那就是充分理解风险的类型和性质,以及判断最坏的损害程度。计算机系统能够获得的信息以及信息结果进一步识别风险类型,对风险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得出风险的成因、风险的源头、风险形成的过程,还有不加以阻止的最坏结果,这些结论都是作为风险评价和对策措施的重要输入条件。

3.1.3风险评价。

自血站的风险管理开始的那一刻起,血站就应该根据风险管理的方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应对风险的准则,并将它作为评价风险的标准。风险评价就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应风险准则来确定风险等级。以此来决定哪些风险需要处理以及如何处理。计算机系统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结论,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确定,过滤掉不需处理的无大碍的风险,警示需要严肃处理的重大风险。

3.2计算机网络化系统包罗了整个风险管理的信息处理。

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信息的收集、流动和处理工作在风险管理中贯穿始终。血站的采供血工作结构复杂、流程繁多,相关的内外部信息十分庞杂。例如血站职工的信息、科室日常工作的信息、献血者和用血者信息、临床用血单位信息等,传统的管理模式依靠人工来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归入档案,他们不能保证工作不出现失误,不能保证信息不会遗失,也不能保证这琐碎的工作的`效率,整个过程既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又缺乏时效性。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后,这些收集、分类、更新等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都能够得到保障。在高质量的管理信息下,风险沟通才能够得以实现。正是由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时效性,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沟通和协商才能贯穿于风险管理的每个阶段,提前沟通并设计出应对风险的合理方案,不断降低风险的破坏程度。

3.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监督和检查风险管理的过程。

想要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方式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审视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明确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对血站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监测,将风险管理绩效与管理目标作出比对分析,找出现实工作与理想预期之间的差距;还可以根据监测到的血站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和改变风险管理的框架,保证框架的实时效力。图1为风险管理框架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关系结构。3.4计算机网络化系统能够追溯风险管理中的文件管理风险管理活动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记录在案,这样能够在风险处理过后进行工作总结和反思。日后再出现类似的风险状况,还可以引以为例,借鉴成功的做法,规避无用或起反作用的做法。风险管理中的文件所涉种类多,数量大,人工整理保存起来十分琐碎麻烦,效率也很低,对人力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系统能够极大地解放管理人员,让人力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且保证文件管理工作的稳妥性。

抽取建设血液管理信息系统,20xx到20xx年,仅两年时间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下表格,分别抽取20xx年和20xx年20xx名献血者的档案进行管理情况分析。由表1可见,使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后,献血者资料的保存度、更新速度、完整度和准确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紧急情况下,采血的速度和血量、人次都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反映血站的应急能力和工作效率,下表为20xx年和20xx年采血环节在紧急情况下的对比。由表2可知,自从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血站对应急情况的处理效率大有提高。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管理对血站的风险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血站正在逐步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虽然还存在着不足,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革新,血站的风险管理一定会越来越有成效。

参考文献:。

[2]孙振宇,陈玲,白月武,关鹏.血站现代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网络化的应用[j].中外医疗,20xx(21):47.

文档为doc格式。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五

论文摘要:文中就信息网络安全内涵发生的根本变化,阐述我国发展民族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论述了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其主要技术特征。

1.概述。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

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如果采用一种统一的技术和策略也就不安全了;第二,网络的安全机制与技术要不断地变化;第三,随着网络在社会个方面的延伸,进入网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集团联合研究开发。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产业将来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

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防火墙。

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手段,但也有明显不足:无法防范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它途径的攻击,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自从1986年美国digital公司在internet上安装了全球第一个商用防火墙系统,提出了防火墙概念后,防火墙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内外已有数十家公司推出了功能各不相同的防火墙产品系列。

防火墙处于5层网络安全体系中的最底层,属于网络层安全技术范畴。在这一层上,企业对安全系统提出的问题是:所有的ip是否都能访问到企业的内部网络系统?如果答案是“是”,则说明企业内部网还没有在网络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墙是最先受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产品之一。虽然从理论上看,防火墙处于网络安全的最底层,负责网络间的安全认证与传输,但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变化,现代防火墙技术已经逐步走向网络层之外的其他安全层次,不仅要完成传统防火墙的过滤任务,同时还能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另外还有多种防火墙产品正朝着数据安全与用户认证、防止病毒与黑客侵入等方向发展。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六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影响到各个领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然而威胁信息安全的各种入侵也随之而来。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事关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必要且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

对于信息系统的非法入侵和破坏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威胁。面对不容乐观的网络环境,无论是国家,网络管理人,乃至个人,都应该掌握基本的网络攻防技术,了解网络攻防的基础技术,做好自身防范,增强抵御黑客攻击的意识和能力。

1.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拒绝否认性,其中前三项是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保证网络安全实质就是要保证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安全,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但网络安全具有动态性,其概念是相对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具有潜在的危险和安全威胁,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程度也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安全策略下,系统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随着时间变化和环境演变,如攻击技术的进步、新漏洞的暴露等,使得系统遭遇不同的威胁,系统就变得再不安全。

人们在网络攻击的分类上已经做过不少研究,由于这些分类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为此,分类着眼点一级原则、标准也不尽相同,分类的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著名安全学家amoroso对分类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他认为攻击分类的理想结果应该具有六个特征:互斥性、完备性、无二义性、可重复性、可接受性、实用性。虽然分类研究中还没有一个分类结果能够真正满足以上六个特征,但对于分类研究和安全防御方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已有的网络攻击分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基于经验术语的分类方法。

(2)基于单一属性的分类方法。

(3)基于多属性的分类方法。

(4)基于应用的分类方法。

(5)基于攻击方式的分类方法。

在最高层次上,按照攻击方式进行划分,可以将网络攻击分为两类: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主要有窃取、篡改、假冒和破坏等攻击方法。对付主动攻击的主要措施是及时发现并及时恢复所造成的破坏。被动攻击主要是收集信息,主要有嗅探、信息收集等攻击方法。由于被动攻击很难被发现,因此预防很重要,防止被动攻击的主要手段是数据加密传输。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因此网络安全存在很大的风险和脆弱性。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使得网络合法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被非法占用和利用。入侵者破坏网络安全的属性,从而获得用户甚至是超级用户的权限,进行不许可的操作。入侵者(黑客)可能是友善的,只是为了试探一下,或者了解一下网络战其他机器上的内容;也可能是恶意的,企图获取未经授权的数据,或者破坏系统。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反应出当今网络的安全隐患非常严重,面临的网络风险非常严峻,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性更是不可估量的。网络具有的脆弱性是指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各种潜在的威胁通过利用这些漏洞给系统造成损失。脆弱性的存在将导致风险,而威胁主体利用脆弱性产生风险。产生这些安全隐患的因素有很多,没有一个系统是绝对安全、无脆弱性的,我们只能尽量保证网络的安全。

拒绝服务攻击即dos攻击是目前黑客经常采用而难以防范的攻击手段。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最常见的dos攻击有计算机网络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带宽攻击指以极大的通信量攻击网络,使得所有可用网络资源被消耗殆尽,最终导致合法用户请求无法通过。连通性攻击指用大量的连接请求冲击计算机,使得所有可用的操作系统资源被消耗殆尽,最终计算机无法再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

2.冲区溢出攻击。

缓冲区溢出是指向固定长度的缓冲区写入超出其预先分配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中数据的溢出,从而覆盖缓冲区相邻的内存空间。就像个杯子只能盛一定量的水,如果倒入太多的水到杯子中,多余的水就会溢出到杯外。

3.b应用安全攻击。

web应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将传统的client/server应用程序转变为三层brower/server结构,即客户端浏览器(表示层)/web服务器(应用层)/数据库(brower/server/database)三层结构。三层结构的划分,在传统两层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用服务这一级,使逻辑上更加独立,每个功能模块的任务更加清晰。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通过www浏览器实现。然而,易于开发的web应用却有许多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4.毒、蠕虫与木马。

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蠕虫是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恶性病毒,它具有病毒的一些特征,同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如不需要宿主文件、自身触发等。木马专指表面上是有用、实际目的却是危害计算机安全并导致严重破坏的计算机程序。

主要的防御技术有pki网络安全协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目前广泛采用公钥基础设施pki技术。pki是一种新的安全技术,主要功能是对秘钥和公钥进行管理。

防火墙技术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一种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的网络设备,它能够保护内部网络信息不被外部非法授权用户访问。但是防火墙技术只能防外不防内,不能防范网络内部的攻击,也不能防范病毒,且经伪装通过了防火墙的入侵者可在内部网上横行无阻。

3.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是对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和判断的处理过程,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手机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和危及系统安全的行为。

[1]杜晔、张大伟、范艳芳.网络攻防技术教程.2012,8。

[2]姚永雷,马利.计算机网络安全.2011,12。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七

摘要:。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网络犯罪也逐渐出现,因此信息安全的保密工作成为网络建设中的关键点,而防火墙技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技术。防火墙相当一个屏障,竖立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保护内部网络安全。本文阐述了防火墙的功能,实现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对防火墙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防火墙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防火墙主要是用来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和控制,以防止安全策略中禁止的通讯,从而保护计算机安全的一种硬件或软件。它和建筑之中的防火墙功能有些类似,通常外部的网络用户以非法的手段从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窃取数据。为了保护计算机的安全,防火墙对两个或者以上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进行的通讯是否安全从而决定是否放行,同时也监视者网络的运行状态。设立防火墙的主要目的是出于信息的安全考虑,防止外部的用户任意的浏览计算机内部信息和窃取数据,以达到保护计算机安全的目的。

防火墙的功能主要有,隔离内外网络,增加保密内容,防止信息被有意盗窃。建立检查点,强化安全策略,记录一些入侵途径的日志,监控网络情况,为预警提供方便等。

2.1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入侵检测是对一些有害的信息进行监测或者阻止,它可以对信息安全提供保障。根据检测系统监测的对象是主机还是网络,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主要分为两种。

2.1.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这类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运行关键应用的服务器。通过查看日志文件,可以发现入侵或者入侵的企图,并迅速的启动应急程序,从而到达避开检测系统的目的。

2.1.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这种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在共享的网段上对数据的监听来收集数据并分析可疑的对象数据,这种系统不要严格的审计,因此对主机的要求不高,而且还可以提供对网络通用的的保护,不必去担心不同主机的不同架构。

2.2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挑战。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安全防范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看行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这也是一种集检测、记录、报警、响应的动态安全技术,它不仅能检查外部的入侵行为,也可以检测内部的行为,这种检测技术主要面临着三个挑战,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来提高检测数据的速度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网络通信要求;。

(2)如何来提高检测系统的检测安全性和准确性;。

(3)如何来提高整个检测系统的互动性能。这些挑战在以后的信息安全问题中将继续凸显出来,所以只有继续提高检测技术来应对这些方面的挑战。

从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防火墙是一种对入侵比较被动的防御,而入侵检测相对来说是一种主动的防御。防火墙作为第一道防线,阻止了网络层的攻击,拒绝了一些明显的攻击数据但是还是放入了一些隐藏攻击的数据,这时就需要入侵检测技术的支持。如果防火墙加入了入侵检测技术那么很快就会确认入侵者,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防火墙的整体防御效力。下面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紧密的结合。这种结合就是把入侵检测技术配置到防火墙中。这种结合使得所有的数据在经过防火墙的同时也会接受入侵检测技术的检查。来判断数据包是否有入侵嫌疑。从而达到即时阻挡。第二种是两者之间拿出一个开放接口给对方调用,并且按照一定的协议进行交流。这种结合方式是在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后研究建立的模型,实现了功能上的优势互补。无论是哪种方式,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火墙的结合都很好的解决了防火墙可以阻挡但难发现入侵的弊端,同时也解决了入侵检测技术容易发现进攻但难阻挡的劣势。这样的结合型防火墙不仅能快速的发现进攻而且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来阻挡进攻。同时高效的收集有关入侵信息也给了入侵很大的威慑力。

3防火墙发展趋势及前景。

防火墙的一些安全问题暴露出防火墙的一些不足,防火墙开始出现了一种更高级的防火墙,这是也是防火墙一种设计理念的升华。这种较为先进的防火墙带有检测系统,它通过过滤数据来检测入侵,这也是现有防火墙的一种主流模式了。在未来防火墙的检测技术中将继续聚合更多的范畴,这些聚合的范畴也很大的提高了防火墙的性能和功能的扩展,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展望未来的防火墙必定是向着多功能化、高性能、智能化、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现在防火墙已经出现了一种聚成多种功能的设计趋势,入侵检测这样的功能很多出现在现在防火墙产品中了,这样的设计给管理性能带来了不少的提升。甚至会有更多新颖的设计出现在防火墙中,比如短信功能,当防火墙的规则被变更或者出现入侵攻击的时候,报警行为会通过多种途径将消息发送到管理员手中,包括即时短信,或者电话呼叫。以确保安全行为第一时间即被启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在防火墙产品上看到更多更出色的功能设计。

另外一种趋势是性能的提高,未来的防火墙在功能上的提高一定会伴随着性能的提升,特别是数据的流量日益复杂更需要性能的保障。如果只是要求性能的提高必然会出现问题。单纯的流量过滤性能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与应用层涉及越密,性能提高需要面对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大型应用环境中防火墙规则库有几万的记录,这对防火墙的负荷来说是很大的考验,所以一些并行处理技术的高性能防火墙将出现在人们的眼中。

网络中的一些以垃圾电子邮件的发送,恶意性网站网页的弹出问题等,这些已经不是简单的防火墙技术可以解决的。传统防火墙解决的效果差而且效果也不好,所以智能防火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也必定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所以不论是从功能还是性能或者其他方面来说防火墙在今后都将会迅速发展,这也是反映了信息安全对防火墙的要求,同时也是防火墙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彦保.防火墙技术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xx.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八

使用汽轮机设备时,在对汽轮机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仪表,以确保汽轮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汽轮机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功能,必须重视仪表的调试以及安装工作。本文详尽描述了在施工过程中,6000kw的汽轮机设备仪表的安装和监控。

1转子轴向位移测量。

在进行测量汽轮机轴位移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电感式测量方法,对比传统的电容式测量方法,该方法的测量结果更为精确,测量过程更为稳定。该方法进行测量的思路是,凭借磁饱和稳压器、显示仪表、控制器以及变送器4个设备,其中,变送器所发挥的作用是,把转子位移机械的量转化为感应电压的变量,同时凭借控制器进行测量,并且将测量的部分显示给仪表,仪表所显示的值为轴向位移值,但是,如果轴向位移值的波动范围大于0.8mm或者小于0.88mm的时候,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关机,防止烧瓦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确保轴向位移对汽轮机的实时监测工作。

2轴向位移变送器的安装。

安装轴向位移表的过程中,需要凭借千斤顶把汽轮机的转子移向固定的一侧,通过发电机的侧紧靠工作面或者推力瓦块的非工作面将转子的推力盘固定在汽轮机轴的承座上,然后再凭借变送器,将其安装在支架上,以确保汽轮机的轴中心和变送器的中心可以保持垂直的状态[1]。调整间隙,并且凭借塞尺测量转子凸缘以及变送器端头中间的铁芯之间所存在的间隙,如果间隙值不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可以通过在轴承与支架之间垫片的添加进行调整,并且凭借钻铰定位,对已经调整的间隙数值进行销孔,从而达到可以全面对间隙进行调整的目的,通过磁性千分表进行相应数值的读取。在数字读取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千分表的安装位置为变送器的端头处,在接触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方向处于垂直方向,逆时针进行机械指示手轮转动的过程中,调整的螺丝和已经退出的螺丝顶杆必须紧靠,这样才能使得转子的凸缘和变送器的侧铁芯的位置才能紧靠,进一步锁紧螺钉,如果调整千分表的指数为零的时候,必须顺时针旋转手轮,进一步进行调整。因为变送器在调节的螺丝杠杆的推动作用下,会以弧形的状态进行移动,直至转子的凸缘和变送器的铁芯处于紧靠状态,才能重新将千分表进行调整至零位,逆时针旋转手轮,同时观察千分表,旋转至读数等于0.65。这时,就要对间隙值进行调整,用总的间隙值减去0.65mm,可以得到另外一个间隙值,然后调整千分表,当千分表的读数为零时,可以当作轴向位移的零位值,然后进一步调整手轮的机械指示,使其处于零位上。

3指示仪表校验和保护动作值整定。

3.1指示仪表的刻度。

顺时针转动手轮,可以进一步减小间隙,使得仪表的下限值等于千分表读数,全面彻底地调整控制器的电位器,旨在使得千分表读数和仪表指示值能够完全重合,逆时针进行转动手轮的旋转,使得间隙进一步加大,使得千分表读数和千分表指示值能够互相符合,然后,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手轮的旋转,确保千分表读数和指示值能够一一对应。

3.2汽轮机相应的膨胀测量。

启动汽轮机时,不论是运行工况发生变化还是停机的过程,都会因为温度发生变化,使得气缸和转子发生一定程度的热膨胀,但是这类热膨胀的程度并不一致,因为工况有所不同,所以膨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这个差值也被称为胀差,如果气缸的膨胀量小于转子的膨胀量,那么胀值为正值,如果气缸的膨胀量大于转子的膨胀量,那么胀值为负值。启动汽轮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由热变冷,气缸因为受热会发生一定的热膨胀。气缸在发生膨胀的过程中,因为滑销系统的死点处于不同的位置,可以向低压的一侧或者高压的一侧进行伸长[2]。热子发生膨胀的过程中,因为热子会受到推力轴承一定的限制作用,伸长的方向只能侧向低压的一侧顺着轴向进行,因为转子的体积相对较小,而且转子会因为直接受到蒸汽的冲击,所以转子不管是温度的升高还是发生热膨胀的速度都会较快。然而气缸的体积相对比较大,不管是温度升高的速度还是热膨胀的速度都相对较慢,在气缸以及转子的热膨胀反应还未达到稳定之前,转子和气缸之间具有较大的胀差,这时的胀差为正值。在汽轮机停止运行工作的过程中,气缸进行冷却收缩的温度较转子冷却收缩的时间段,这时,气缸和转子之间的胀差较大,这时的胀差为负值。汽轮机如果增加了一定的负荷后,随着气缸和转子受热状态越来越稳定,热膨胀值也越来越饱和,气缸和转子之间的胀差也会越来越小,直到保持某个特定值不变。动静片和汽轮机轴封之间具有较小的轴向间隙,如果它们具有过大的胀差,这个胀差大于动静片和转子轴封之间的间隙,那么就会促使动静部件发生一定的摩擦,继而会造成机组剧烈的振动,导致机组发生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所以,胀差如果达到一定的允许范围,应该立即发出信号,方便专业的人员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机组安全的保护工作。

3.3汽轮机转速测量。

在汽轮机运行的过程中,汽轮机的运行速度通常是根据调速系统进行保持,如果发生事故,通常是因为汽轮机的运转速度严重超过了极限速度,这就使得汽轮机出现十分严重的损坏,所以,应该格外注意机组安全的保护。想要实现保护机组的安全,必须严格地、实时地监控汽轮机的转速,另外6000kw汽轮机的测量速度装置中需要设置超速保护装置,通常所应用的是磁性的转速传感器,在进行传感器探头的安装过程中,必须确保探头的位置位于齿轮的正对方,调整齿轮和测速的探头之间的间隙,保证间隙在1mm左右,在旋转轴的过程中,旋转必须带动齿轮进行,依据磁钢的磁路分布进行齿轮上的测速头的分布,在进行分布的过程中,线圈两端处产生电压的脉冲信号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功率为6000kw的汽轮机在进行运行的过程中,通常凭借sqs书型的磁性转速传感器进行,这种类型的传感器具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这类传感器不需要和外接电源进行连接,在信号输出的过程中,可以较为顺利地将较大的信号输出,这种类型的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也能和其具有的主要的干扰性进行匹配,可以显示出汽轮机的转速。

3.4汽轮机的测温测压。

不论是测温方式还是测压方式,都可以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行,温度和压力如果出现过高的现象,汽轮机就会自动将主汽阀进行关闭,使得汽轮机在停机检测并安装测温测压传感器的过程中,确保压力和温度可以满足一定的安装方式,如果在一根管道上同时进行压力和温度的安装,需要依据介质的方向将测压的装置放置在测温装置的前方,在进行压力取值的过程中,不可以在变径弯头的位置进行取压,使得测温的元件感温探头会逆着介质的方向进行插入。

4结语。

在对汽轮机各项参数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在正确的安装方式的前提下,进行精准的取点,汽轮机仪表安装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失误操作,严格确保每一项工作参数的实际测量值足够精准,为确保汽轮机稳定的工作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保证汽轮机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仪表的调试以及安装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日后的工业生产做出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九

用户只要使用计算机网络就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网络漏洞,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些漏洞在设计计算机软件设计之前就设定一些后门,有了后门不法分子就会通过后门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攻击,从而威胁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

其实所谓的网络安全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网络的信息安全,计算机在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时,会致使用户的重要信息外泄或者计算机数据被破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更,网络攻击的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攻击的方式也越来越复杂。怎样能更好地预防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今的网络攻击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一些木马病毒也日益猖獗泛滥。网络安全预防工作受到严重的威胁。现在的网络发展还不够成熟,黑客很容易实施网络攻击,网络结构不紧密也造成网络信息传递严重受到威胁,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的不成熟也大大加深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预防能力刻不容缓。

3.1防火墙和防毒墙技术的建立。

作为一种网络隔离技术,防火墙是所有安全策略中的根本基础,防火墙会对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实施强制性的主动控制,它一般分为三种技术手段: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网关技术。所谓的过滤技术是指运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过滤与筛选,就是通过先前预订的过滤逻辑,检测每一个通过数据的源地址、目标地址和其适用的端口来确定是否通过;所谓状态检测技术就是防火墙通过一个网关执行网络安全策略的检测引擎而获得非常好的安全检测,状态检测技术中一经出现链接失误就会停止整个运行操作;所谓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是指系统利用数据安全查杀工作站将用户的网站给隔离保护链接,通过这种保护以便实现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一般来讲是指过滤用户网络的入口与整个网络的传输过程。防火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局域网与互联网的交接地,防火墙虽然可以清除网络病毒,对用户信息实施安全保护,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严重影响了用户的网络速度,为用户带来了不便。

3.2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的建立。

目前来讲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计算机网络会通过对使用者身份的辨别来确定使用者的身份。这种技术在计算机使用中被频繁运用,不同的操作权限设定不一样登陆口令,以避免不法分子非法使用相关重要的权限实施不正当的网络攻击。一般情况下登录口令是由字母与数字共同组成的,用户定期地对口令进行更改与保密以便对口令进行正当的维护。用户应当避免在邮件或者传递信息中将口令泄露,一旦被黑客得到相应的信息,就会带来一定网络安全隐患。由此看来,口令认证并不是绝对安全的,黑客有可能通过网络传播与其他途径对口令进行窃取,从而危害网络安全。这时我们可以运用访问控制来有效阻止黑客,这种控制根据用户本人进行身份限定,确定其权限,按照确定的规则来确认访问者的身份是否合法,通过注册口令、对用户分组、控制文件权限来实现。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技术不停地更新换代,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计算机安全防范技术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考验,我们应当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身防范技术,以保证用户网络安全不受侵害,使得信息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状态下进行传递,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网络资源。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十

摘要: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同时,它在传输和共享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情况下,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作为依托于各类先进安全技术而构成的坚固屏障,硬件防火墙在规避风险、抵御非法入侵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如何保护数据安全、规避并抵御入侵、查杀病毒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表明,使用硬件防火墙能够获得相对良好的防护效果,于是,硬件防火墙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对网络中引入并应用硬件防火墙的意义进行明确,而后对其所具有的功能展开详细论述,最后就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明确,以期本文能够为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0引言。

作为保护内网安全的坚固屏障,硬件防火墙自身安全性、稳定性会对内网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它主要指的是将防火墙程序嵌入至特定芯片内,通过硬件来执行特定功能,降低cpu的运行压力,提高路由的运行平稳性。在避免信息外泄露、阻挡入侵等方面,硬件防火墙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网络安全策略的主要构成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内网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为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网络安全,能够阻挡入侵和不法用户的恶意攻击。当前所应用的防火墙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软件防火墙,另一种是硬件防火墙。相对来讲,软件防火墙的安全保护性能较差,通常要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够彰显效用。但是当前所应用的操作系统或多或少地都有其固有不足或者缺陷,即便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操作系统,亦存在一些漏洞,无法有效保障安全。对操作者而言,防火墙的第一要务是确保自身绝对安全,很明显,软件防火墙并无法做到这一点,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于硬件防火墙,当前应用热度较高且备受用户青睐的产品主要包括firewall-i、netscreen-100以及网关防火墙等,大体可将其划分为下述三类:。

(1)网络安全屏障。安装防火墙能够大幅改善内网的安全性能,可将一切具有潜在风险的服务阻挡到“墙”之外,以此避免网络受到入侵或者损害。

(2)能够完善并优化网络安全策略。基于防火墙的安全方案配置,可将每一个安全软件(比如加密、审计等)合理地布设于防火墙之中,相较于其他方法,此方法不仅安全系数高,并且更具经济性,有利于降低安全维护成本。

(3)能够对网络的存取和访问活动进行动态化、持续化监测。防火墙不仅能够对操作者使用网络所开展的存取、访问活动进行准确、实时地记录,还能够对其具体应用情况进行高效、准确地统计,为网络后期更新、升级提供了可靠参考。在察觉到异常时,防火墙能够向操作者发出相应的提示,并且会对网络有无受到入侵、监测等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在对各种防火墙进行研究和分析之后发现,其应用模式大体分为:(1)透明工作模式;(2)路由工作模式;(3)混合工作模式。

对于中小型公司的用户来说,最好选用路由方式,因为此时的防火墙不仅可以被看作是路由器,发挥路由功能,同时还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混合方式的使用频率也比较大,用户可将同一子网设置成透明模式,不同子网设置成路由模式,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防火墙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安全,不过这种操作过于复杂,对内部网络结构会产生一定影响,一旦发生故障,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查找故障源。

2.1构成。

为了克服软件防火墙的一些缺陷与不足,于是对其作出了相应调整。采用硬软件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设计了硬件,还专门设计了软件,并在硬件中嵌入软件。由于采用的是独立的操作系统,因此就加大了对系统安全漏洞攻击的难度。就软硬件的要求上来看,能够使硬件防火墙的真实带宽与理论值无太大出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在网络中安装硬件防火墙,既能够从源头上保证内网有外网连接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对各网段的'内部网络安全起到强大保护作用。

2.2功能。

硬件防火墙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上,还能对一些危险性的服务进行有效过滤,以此从源头上降低网络安全风险。由于只有提前定制好的规则才能穿过硬件防火墙,所以使网络环境的安全系数大大提升。例如,防火墙可将来源不明的nfs协议拒之门外,对于外部攻击者来说,由于无法侵入网络内部,所以就无法实施攻击,进而提高了内部网络安全性。与此同时,防火墙还能使网络免受路由攻击。

防火墙可对安全策略进行集中管理,克服了之前策略部署每台设备的缺陷,将部分安全软件的相关配置添加到防火墙中。这种管理模式最显著特征是提高了经济性,也增强了每台电脑的网络安全性。

(3)对网络中访问行为进行监控审计。

凡是穿过防火墙的数据,都可以被完整的统计与记录,由此生成访问日志。通过日志分析可进一步发现不安全操作,防火墙能及时向管理者发出警示,同时还提供较为详细的监测日志及攻击信息。为了确认过滤策略是否能够正常执行,还要收集网络运行情况。只有对防火墙的抵挡外来攻击情况有全面了解,才能够更好地改进过滤策略,避免引发安全风险。

(4)防止内部信息泄露。

为大大提高重要网段的安全性,需通过防火墙对内部网络进行优化调整。这种调整能够避免某网段因安全问题而使整个网络受影响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保障网络隐私安全也是网络管理员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finger指令可完整显示每个用户的登录及使用信息。不过该命令显示的信息容易被他人截获。一旦被他人非法截获,他就会对网络联网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对于侵入者来说,用户的个人隐私就会直接曝光。要想防止地址等相关信息不被他人截获,就需要对内部网络中的dns信息进行堵塞。

3硬件防火墙的不足及应注意的问题。

3.1能阻断攻击,但不能消灭攻击源。

科学设置防火墙能够抵挡部分攻击,但无法彻底清除攻击源。即使对防火墙进行了合理设置,将攻击全部抵御在外,但攻击源一直在,时刻都会发出攻击。比如,某网站的带宽为一百兆,日常攻击行为流量占十兆。即便正确设置防火墙,成功将这些攻击挡在门外,但仍无法使这十兆的攻击流量减少。

3.2不能抵抗最新的未设置策略的攻击漏洞。

市场上的杀毒软件都是在病毒出现之后才会将其纳入病毒库,之后才能发挥查杀病毒、处理病毒的作用。防火墙的各种策略,也是经专家学者们通过系统性分析确定出它的特征之后制定的。倘若发现了一个新漏洞,而攻击者正好又把攻击对象锁定了这条网络,那么防火墙就很难阻止这种攻击。

3.3并发连接数限制容易导致拥塞或者溢出。

在发现异常情况时,由于要对穿过防火墙的所有数据包进行分析与处理,防火墙就容易被堵塞,影响整个网络的安全,导致性能下降。当防火墙溢出时,其策略功能均无法正常发挥,之前被禁止入内的连接也能够顺利通过。

3.4对内部的主动攻击一般无法阻止。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是抵御外来攻击,对于内网破坏是有心而力不足。有时网络攻击并不是恶意行为,可能因监管或协议漏洞致使问题频繁出现。要想内部网络不受攻击,只能对各终端的网卡进行防空拦截,将arp攻击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事实上,硬件防火墙也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也配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所以它也会存有漏洞。自身也会出现故障或被攻击。防火墙只是保障网络安全的一种手段,还需其他策略相结合才能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4结束语。

硬件防火墙是最常用的一种网络安全保障方法,需不断改进其性能以提高网络安全。只有网络安全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才能够在安全的网络世界里畅游。因此,设置科学、合理的安全策略,实施有效的管理及监控制度,才能大大提高防火墙的防攻击能力。

参考文献。

[3]刘威.试论计算机网络维护策略及病毒防治技术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十一

(1)面向业务操作者的业务工具。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使用应用局域网络管理软件平台进行器具收集、器具发放、证书制作、证书审核、证书打印、财务收费和证书领取等操作。(2)面向客户的器具送检工具。应用局域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实现了局域网上送检业务受理功能,可以及时了解送检客户计量仪器检定情况。(3)高效的证书制作流程。应用局域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充分考虑了制作证书环节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关联匹配关系的设置,最大化减少了人为操作,提高了检定员制作证书的工作效率,同时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合并多个器具到一张证书。(4)完整的财务管理。应用局域网络管理软件平台有到账确认、证书领取、发票关联等财务模块,成功地解决了证书领取不规范、到账确认不严谨、收费统计不准确等问题,实现了规范和灵活的高度统一。(5)方便的内检委托单生成功能。对于内检计量器具,应用局域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可以自动生成相关的单据,规范和简化了工作流程。(6)有效的监管功能。通过建立和计量监督机构的数据共享,应用局域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可以实现监督、检定(校准)的联动,提高了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加强了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针对性。(7)资料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计量标准、计量仪器信息及时补充,实现了业务管理部门对各种考核、认证资料电子化管理和自动生成、更新,从而降低了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8)高效方便的操作体验。批量录入送检仪器、检定任务自动分配、鼠标滚轮滚动加减数字输入,系统尽最大可能减少了用户操作键盘的输入强度。

应用局域网络管理软件由九大模块构成,分别为:基础信息、计量标准、标准器、仪器收发、检定业务、证书制作、统计查询、系统管理和消息平台。

2.1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模块包括专业类别信息、人员管理信息、格式模板管理信息、数据模板管理信息、规程规范管理、开展项目信息、授权签字人权限、客户管理、个性化设置等,为系统的运营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1)专业类别信息。对检定专业以及对应的证书序号进行管理。(2)人员管理信息。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对人员所使用的规程、设备、模板、开展项目和专业类别进行管理,并且可以设置人员是否为登录用户。(3)格式模板管理、数据模板管理信息。对证书的首页模板和续页模板文件进行管理。其中首页模板文件根据国家对检定证书的统一要求来管理。续页模板是指输出检定数据的模板,是采用word文件形式制作的模板,方便用户自己设置模板文件。(4)规程规范管理。对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信息进行管理,可以保证使用的是现行有效规程规范。(5)开展项目信息。对机构可以开展的检定项目进行管理,并对其相关联的规范、设备和模板进行维护。(6)授权签字人权限。对科室中规定时间段内具有审核权限的人员进行管理。

2.2计量标准。

计量标准模块包括计量标准名称分类、计量器具名称与分类代码、计量标准三个部分,主要是为制作证书提供必要的计量标准数据。根据jjf1022—1991《计量标准命名技术规范》,jjf1051—2009《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对命名进行规范。计量标准主要对所建的考核标准进行管理,并对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和考核复查信息进行记录。建标时对其中所规定的标准器、配套设备、配套设施和规程都建立了对应关系。

2.3标准器。

标准器模块包括标准器分类、标准器管理、标准器维护、上级溯源单位和制造厂商五个部分。(1)标准器分类。对标准器分类信息进行管理。(2)标准器管理。对标准器的基本信息、标准器对应的参数、附件和附件的参数信息进行管理。(3)标准器维护。对标准器的动态信息,包括对过期或报废的标准器进行更换、修理记录、量值溯源信息、期间考核计划、使用记录进行管理。

2.4仪器收发。

仪器收发包括委托单管理、器具分发、退检管理、器具返回、证书打印、发放证书和报价单管理等。(1)委托单管理是指对客户送检器具所填写的委托协议书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客户器具信息的管理、客户单位的添加、送检器具的信息一览表,实现了对送检过的器具的管理,方便快速录入和查询相关信息。委托单中的“流水号管理”指的是仪器收发室的手写单上的流水号;信息“是否连续”指的是手写单上的流水号是否连续没有断号。在手写单多页的情况下能自动生成相应的流水号,不需要录入人员输入每个流水号。用户可以通过流水号对送检器具信息进行查询。委托单中,将计量器具分到相应科室的一系列信息,如“检定科室”、“到样日期”、“客户要求”,“附件”、“备注”自动变为可编辑状态。系统可以对多条信息的列(如“检定科室”、“客户要求”、“备注”等)设置相同内容,方便用户录入。根据客户实际要求在“客户要求”中选择相应的选项,“附件”用于记录客户送检器具的附带物品。(2)器具分发是指对客户的送检器具指定相应的检定科室,系统会根据委托单的信息进行自动分发。(3)证书打印、发放证书是指证书的打印以及给用户发放的记录。(4)报价单管理是指打印用户送检器具的报价单信息。

2.5检定业务。

检定业务包括分配任务、个人任务管理、领取器具、规程规范领用记录、报价管理和证书费用修改。(1)分配任务是指科室负责人把科室任务分配给相应的检定人员。(2)个人任务管理是指检定员对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进行查看和管理。(3)领取器具是指检定人员从仪器收发室领取个人任务中的客户送检器具。(4)证书费用修改是指对没有生成缴费单的证书,检定员自己修改证书的费用。

2.6证书制作。

证书制作包括证书管理信息,制作证书信息,证书的核验、审核和审批,证书废弃审核,这些均应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应用局域网络管理软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计量技术机构对日益增长的业务管理的需求,满足了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对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要求,完全实现了检定、校准各个环节工作的信息化、统一化、规范化,保证了机构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将计量机构业务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范本篇十二

主要阐述计算机网络攻击和入侵的特点、步骤及其安全防御策略。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任何事务都象一把双刃剑,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将不断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虽然计算机网络安全已被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所重视,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中,都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等诸多因素的潜在威胁以及计算机网络自身的脆弱性,致使计算机网络易受黑客、病毒、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因此若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可靠,则必须熟知计算机网络攻击的一般过程。只有这样方可在被攻击前做好必要的防备,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攻击”是指任何的非授权行为。攻击的范围从简单的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到完全破坏、控制服务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攻击者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本身存在的缺陷或因安全配置不当而产生的安全漏洞进行计算机网络攻击。目标系统攻击或者被入侵的程度依赖于攻击者的攻击思路和采用攻击手段的不同而不同。可以从攻击者的行为上将攻击区分为以下两类:

(1)被动攻击:攻击者简单地监视所有信息流以获得某些秘密。这种攻击可以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或者基于系统的。这种攻击是最难被检测到的,对付这类攻击的重点是预防,主要手段是数据加密。

(2)主动攻击:攻击者试图突破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线。这种攻击涉及到数据流的修改或创建错误信息流,主要攻击形式有假冒、重放、欺骗、消息篡改、拒绝服务等。这类攻击无法预防但容易检测,所以,对付这种攻击的重点是“测”而不是“防”,主要手段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入侵者对目标进行攻击或入侵的目的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目标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失效或者服务的可用性降低。为达到此目的,入侵者一般采用主动攻击手段入侵并影响目标信息基础设施;第二种是监视、观察所有信息流以获得某些秘密。入侵者采用被动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对开放的计算机网络产生影响。因此,入侵者可以主动入侵并观察,也可以被动手段观察、建模、推理达到其目的。无论入侵者采用什么手段,其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干扰目标系统的正常工作、欺骗目标主机、拒绝目标主机上合法用户的服务,直至摧毁整个目标系统。

1.2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一,tcp/ip的脆弱性。因特网的基础是tcp/ip协议。但不幸的是该协议对于网络的安全性考虑得并不多。并且,由于tcp/ip协议是公布于众的,如果人们对tcp/ip很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来实施网络攻击。

第二,网络结构的不安全性。因特网是一种网间网技术。它是由无数个局域网所连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当人们用一台主机和另一局域网的主机进行通信时,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互相传送的数据流要经过很多机器重重转发,如果攻击者利用一台处于用户的数据流传输路径上的主机,他就可以劫持用户的数据包。

第三,缺乏安全意识。虽然网络中设置了许多安全保护屏障,但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从而使这些保护措施形同虚设。如人们为了避开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的额外认证,进行直接的ppp连接从而避开了防火墙的保护。

网络入侵是指网络攻击者通过非法的手段(如破译口令、电子欺骗等)获得非法的权限,并通过使用这些非法的权限使网络攻击者能对被攻击的主机进行非授权的操作。网络入侵的主要途径有:破译口令、ip欺骗和dns欺骗。

口令是计算机系统抵御入侵者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户的帐号和口令登录到目的主机,然后再实施攻击活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先得到该主机上的某个合法用户的帐号,然后再进行合法用户口令的破译。

ip欺骗是指攻击者伪造别人的ip地址,让一台计算机假冒另一台计算机以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它只能对某些特定的运行tcp/ip的计算机进行入侵。ip欺骗利用了tcp/ip网络协议的脆弱性。在tcp的三次握手过程中,入侵者假冒被入侵主机的信任主机与被入侵主机进行连接,并对被入侵主机所信任的主机发起淹没攻击,使被信任的主机处于瘫痪状态。当主机正在进行远程服务时,网络入侵者最容易获得目标网络的信任关系,从而进行ip欺骗。ip欺骗是建立在对目标网络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的。同一网络的计算机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地址,它们之间互相信任。由于这种信任关系,这些计算机彼此可以不进行地址的认证而执行远程操作。

域名系统(dns)是一种用于tcp/ip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数据库,它提供主机名字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信息。通常,网络用户通过udp协议和dns服务器进行通信,而服务器在特定的53端口监听,并返回用户所需的相关信息。dns协议不对转换或信息性的更新进行身份认证,这使得该协议被人以一些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当攻击者危害dns服务器并明确地更改主机名―ip地址映射表时,dns欺骗就会发生。这些改变被写入dns服务器上的转换表。因而,当一个客户机请求查询时,用户只能得到这个伪造的地址,该地址是一个完全处于攻击者控制下的机器的ip地址。因为网络上的主机都信任dns服务器,所以一个被破坏的dns服务器可以将客户引导到非法的服务器,也可以欺骗服务器相信一个ip地址确实属于一个被信任客户。

(1)计算机网络监听攻击:计算机网络监听是一种监视计算机网络状态、数据流以及计算机网络上传输信息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接口设置在监听模式,并且可以截获计算机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取得目标主机的超级用户权限。作为一种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监听在协助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监测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排除计算机网络故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监听也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当信息传播的时候,只要利用工具将计算机网络接口设置在监听的模式,就可以将计算机网络中正在传播的信息截获,从而进行攻击。计算机网络监听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位置模式下都可实施进行。而入侵者一般都是利用了计算机网络监听工具来截获用户口令的。

(2)缓冲区溢出攻击:简单地说就是程序对接受的输入数据没有进行有效检测导致的错误,后果可能造成程序崩溃或者是执行攻击者的命令。unix和windows本身以及在这两个系统上运行的许多应用程序都是c语言编写的,c、c++语言对数组下标访问越界不做检查,是引起缓冲区溢出的根本原因。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用户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应用程序给定的缓冲区,就会覆盖其他数据区。这就称“缓冲区溢出”。

(3)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或资源访问。这些资源包括磁盘空间、内存、进程甚至计算机网络带宽,从而阻止正常用户的访问。最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有计算机网络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带宽攻击指极大的通信量冲击计算机网络,使得所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都被消耗殆尽,最终计算机无法再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这是由计算机网络协议本身的安全缺陷造成的,从而拒绝服务攻击也成为了攻击者的终极手法。攻击者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实际上让服务器实现两种效果:一是迫使服务器缓冲区满负荷,不接受新的请求;二是使用ip欺骗,迫使服务器把合法用户的连接复位,影响合法用户的连接。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在物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种种漏洞构成了系统的安全脆弱性,尤其是多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资源共享性使得多种技术组合应用变得非常必要。攻击者使用的是“最易渗透原则”,必然在最有利的时间地点,从系统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因此,充分、全面、完整地对系统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进行分析、评估和检测,从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进行技术防范是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必要条件。目前采用的技术要主要有加密、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安全协议、漏洞扫描、病毒防治、数据备份和硬件冗余等。

2.1建立安全实时响应和应急恢复的整体防御。

没有百分之百安全和保密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因此要求计算机网络在被攻击和破坏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反映,尽可能快地恢复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减少损失。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应该包括:安全防护机制、安全监测机制、安全反应机制和安全恢复机制。

安全监测机制是指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对系统进行的各种攻击;。

安全反应机制,能对攻击作出及时的反映,有效制止攻击的进行,防止损失扩大;。

安全恢复机制,能在安全防护机制失效的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和尽量及时地恢复信息,降低攻击的破坏程度。

2.2建立分层管理和各级安全管理中心。

建立多级安全层次和安全级别。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应用分为不同的级别。包括:对信息保密程度的分级(绝密、机密、秘密、普密);对用户操作权限分级;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程度分级;对系统实现结构的分级等。从而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对象,提供全面、可选的安全算法和安全体制,以满足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各种实际需求。

保证网络安全和保密涉及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网络安全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集技术、管理、法规综合作用为一体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多种技术的融合和相关的管理措施,防止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

[1]刘占全.网络管理与防火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2](美)kevink,william.入侵的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张仁斌.网络安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4]卿斯汉.安全协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